2018年天津中考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名著阅读
摘抄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读书任务卡
摘抄1选自 ________(作品集),作者________(人名)
赏析划线句子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摘抄2: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简.爱》
(1)《简爱》是________(国籍)女作家________(人名)带有自传色彩的一部小说
(2)从摘抄2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这篇小说叙事角度有何特点?你认为什么样的女性值得我们敬佩学习?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阅读给予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它是一种最好的心灵涵养方式。

阅读可得良师益友,________;阅读让人心生安宁,________;阅读亦能怡情养颜,________。

①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对镜觉面目可憎。

”多年沉淀积累,琢颜如玉
②李涉语:“偷得浮生半日闲。

”静坐一隅捧卷而读,内心澄澈
③于谦有诗:“书卷多情似故人。

”穿越时空倾情交流,酣畅淋漓
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3.与下面句子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句是()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般的著作;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集《兄弟们》和小说《在光明的非洲》;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漫步,写出了许多优美的散文。

A、说起科学家,就不能不联想到文学家。

B、文学作品并不都是文学家创作的,卓越的科学家差不多都是卓越的文学家。

C、凡是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文学方面的传世之作。

D、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4.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总不会忘了江南那架在水上的圆拱桥。

桥是江南水乡停住的梦,奇巧的身姿就是精灵飞舞的轻灵的翅膀,在阳光下透明而朴直,在细雨中清雅而迷离。

大块的青石砌就出wǔ mèi()的弯眉,荡漾的水波yǎn yìng()着含情的美目。

真的觉得江南的圆拱桥就像美人的眉,青色的弯弯的一瞥,轻巧而温婉。

淡淡的,斜插入鬓的,有着风情万种却又任性娇憨的眉。

那么随心所浴轻轻舒展便成了一道风景,跨过liàn yàn()的水纹,掩入整副水墨中。

5.中小学生的视力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学校视力防控中心向同学们发出了爱眼护眼的倡议,请你帮助完成下列任务。

关于爱眼护眼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眼睛被誉为心灵的窗户,它带给我们外面的精彩,它映射我们内心的美丽,它让光明常驻心间,它让生活缤纷多彩。

为了更好地把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要求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在此,我们诚挚地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

(1)树立健康意识。

主动学习用眼护眼知识,积极关注自身的视力。

(2)保持两姿端正。

时刻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端正坐姿。

(3)避免持续用眼。

读写时不要持续用眼,切忌时间不超过40分钟。

(4)(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均衡膳食营养。

不挑食、不偏食,少吃甜食,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全
面。

同学们,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吧!(B)_______ ,
校视力防控中心
2022年3月15日
(1)文中有一处标点错误,请选择其中一处改正。

(2)文中有一处病句,请修改
(3)在文中A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

(4)在文中B处横线上填写一句爱眼护眼的宣传语。

要求:符合语境,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熟食店等销售大剂量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

B、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

C、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D、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忆,散向峰头望故乡。

1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海畔尖山似剑铓”描写柳州四野群峰的峻峭。

“似剑铓“真是形象可怖,令人惊心动魄,实写登山所见的景象。

B.第二句紧承上句,触景伤怀。

秋天万物由盛而衰,古人多有悲秋之词,诗人此刻更是如此。

“割愁肠”一语,是由“似剑铓”的比喻所产生联想。

C.三、四两句写诗人奇特的幻想:他希望能有一个变身法,将一身变化作千万个身,以便“散向峰头望故乡”。

这就把诗人怀念亲友,寄情山水、消极遁世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真切强烈,形象生动。

D.这首诗前两句“尖山”喻“锋芒”,比喻新颖贴切,后两句设想更是奇特,它不但准确传达了诗人的眷念故乡亲友的真挚感情,而且不落窠臼。

它虽然离奇,却又是从实感中产生,有真实生活基础,不是凭空构想,所以读来既新鲜又真实感人。

12、“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二)古诗文默写(8分)
9.运用修辞是古诗文中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李白《行路难》① ________,________暗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情感;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②________,________用典故揭示将士思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岳阳楼记》中③ 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的修辞描写了洞庭湖月夜美景;而庄子《逍遥游》中用④ ________,________ 两句比喻来描述鲲鹏奋力起飞时的情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⑤ ________,________以比喻叙写国事和身世悲惨,这些句子都生动形象,极有艺术感染力。

(三)文言文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皆以美于徐公:_______ ②面刺寡人之过者:__________
③时时而间进:__________ ④卒得反国: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父母的那场“表演”
①那一年,我十六岁,面临着人生第一次真正的抉择。

②少年的我,有点儿小聪明,但更多的是叛逆,脑袋里满是兄弟义气,整天戳东捣西,和一帮不学习的小子厮混在一起。

自然,初中三年是没有认真读过书的,但凭着那点儿小聪明,成绩在那个乡下中学倒也不是最差的。

中考结束后,我的成绩可以上个普通高中,但离重点高中的门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填志愿的前一天晚上,爸妈让我交个底,要么就不上高中了,学个汽车修理啥的也可以混口饭吃;要么就好好上学,砸锅卖铁也要上个重点高中,以后考个大学,才能有个好出路。

虽然懵懂,但对美好的向往还是让我选择了第二条路。

③第二条路的选定,随之而来的就是择校费的难题,鉴于我当时的成绩,得额外缴纳1200元才能进重点高中,说实话,这对当时的农村家庭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个天文数字,为了这个,父母整天愁眉苦脸,我更是惴惴不安。

很快,开学的时间到了,别的学生都已经去报名了,但我却还待在家里,看着父母频繁地出门借钱和每次回来锁得更紧的眉头,对过往的悔意不断地在心里萌生发酵膨胀,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我,第一次对人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思考。

然而,就在我萌生退意,准备放弃继续上学的念头的那个晚上,父母却跟我说学费终于凑齐了。

④永远忘不了那个场景:在通往学校的乡村公路上,父亲骑着破旧的二八自行车,后座左边挂个木箱,右边挂着半袋大米,在偶尔路过的汽车掀起的飞扬的尘土中,半蹲半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我,看着父亲略显佝偻和苍老的背影,泪水伴着自行车的颠簸不断地溢出眼眶,又在初秋的风中化为坚强和成长。

陪我办完入学手续,父亲要回去了,在父亲复杂的眼神中,我知道父亲有很多话想说,但父亲却什么也没有说,只留下一句“你也大了,要照顾好自己”。

看着渐行渐远的父亲,破旧自行车叮叮当当远去的声响,化作我心中莫名的念想。

⑤坐在陌生的教室里,看着陌生的同学和老师,面对全班倒数第一全年级倒数第二的入学成绩排名,无力、无助、无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知道,除非我拼了,否则我就完了。

于是,曾经不爱学习的我启动了朝五晚十二的疯狂模式,底子浅薄的我紧抓着死记硬背的救命稻草,在教室不引人注意的最后一个座位上,像执着于某个禅念的老僧,期望在枯坐中完成自我救赎。

天道酬勤终不欺我,高
一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我的成绩已经能够挤进班级前二十了,基于我的进步与经济困难的考量,班主任还帮我申请到一份贫困生补助。

⑥从来都没有那么渴望见到父母,当我风尘仆仆赶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顾不上其他,急不可耐的我立即向父母报告了成绩,看着昏暗的灯光下那两张绽满惊喜的脸庞,我迅速被幸福包围,热情更被点燃,赶紧地又将贫困生补助的事情托出,本以为父母会更加开心,却不想父母的惊喜迅速黯淡下去,让我愣在当场。

看着我不解的表情,父亲眉头紧皱,道了句:“儿呀,补助只能说明你爸妈没本事呀!”那一刻,我才明白,对施舍的坦然接受,竟是一种触及灵魂的伤害。

那一夜,我想了很多,原来,真正的立是自立,真正的强是自强,而这一切需要我更加疯狂地去努力。

⑦时间就似以手掬水,再怎么并紧手指也不能阻挡它的流逝,我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疯魔般地去做该做的事情。

平时,我在学习中狂执,并且不停地放着我肯定能考上大学的狠话,因为我知道,只有把自己逼入绝境,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假期,我在工地上拼命,因为6元一天的工资可以解决自己一个星期的生活费,我不想因为我,让父母更加沉重。

伴随着双手逐渐布满茧子、身体变得黝黑健壮,我的学习也是福至心灵,成绩稳步提高,直到走出高考考场的那一刹那,我终于可以深深地舒口气了。

⑧当意料之中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送达手中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太多的激动,反而更多的是一种释然,还掺杂着一丝惴惴不安,因为通知书上明确写着每年的学费2400元。

看着父母捧着录取通知书欣喜若狂,我真的很开心,但我还是提出明天就去工地打工的计划。

父亲看看母亲,再看看我,哈哈笑道:“不去了,这三年可把我憋坏了,儿子,你真以为我和你妈就那么没用,连你的学费都挣不来?以前那样,还不是怕你跟初中一样,整天昏头昏脑不知所为。

”一时间,我愣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委屈也好,感动也罢,都随着眼泪肆无忌惮地喷涌而出。

“我儿子终于长大了。

”父亲搂着我,口中喃喃道。

⑨如今,父亲早已远行,母亲亦银丝满头,每于寂静处想起高中那段生活,心中总是酸酸的,暖暖的。

12、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题目《父母的那场“表演”》的含义,从全文看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3、请赏析第④段画线处的句子及作用?文章在多处都运用了伏笔的手法,
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14、文章使用了第一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
15、你赞同文中父母的教育方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二)人生如月
①天上的月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了。

最初的时候,它淡淡的,细细的,像是谁用橘黄的彩笔在湛蓝的天幕上轻轻画了一道,称这时的月为“牙”,真是形象得很。

渐渐地,它大起来了,亮起来了,在天空驻足的时间长起来了。

这时的月便是一把镰刀、一只小船了。

到了阴历的十五,这月便圆圆的,大大的,亮亮的,似一只玉盘、一面明镜了。

再后来,月由盈而亏,由亏而残如一块土豆、一块顽石了。

由纤弱而圆满,由圆满而亏残,天上的月却是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岁岁如斯。

人生虽不尽是这般规律,但盈亏明暗却是如影相随,避不开,躲不开,无法拒绝的。

②有时候,人逢吉时好运一帆风顺,谋官则升迁,想钱便发财,真是心想事成万般如意,原来平淡人生这时真如望月中天,亮丽圆满了。

此时,升官的不免满面春风,发财的不免财大气粗,即使评个职称、当个先进或晋一级工资也会沾沾自喜,觉得优人一等。

然而,花开自有花谢时,月圆必有月缺日,且常常是花开之后便是谢,月圆之后即为缺。

但人多鼠目寸光,有眼不识事物消长之理,得意便忘形,露出一副小人面目。

人若能处顺境作逆境之思,方不失为人本色,保持一颗平常心。

为官者不必因权柄在手而颐指气使、八面威风,有钱人不必因腰缠万贯而妄自尊大、暴殄天物。

如此立身处世待人接物,便无骄横之气、霸道之态,不至于蜕变为隐形之盗贼,衣冠之禽兽,于人于己于社会皆有大益。

③有时候,人遭恶时厄运,常是坏事连连,处处不顺,原本光明的人生忽然黯淡下来,如月牙一现,如云遮残月。

身处逆境之中,或心灰意冷、悲观厌世,或甘于沉沦、自暴自弃,或忧心如焚、白发搔短,或牢骚满腹、怨无天佑。

其实,人若于月亏之日想到月圆之时,识得世事易变之理,即可于逆境之中志不衰、气不馁、态不失,达观以处世,宽心以养身,“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如此面对困厄,必不会怨天尤人蹉跎岁月,必不会奴颜婢膝玷污人格,必不会见利忘义为虎作伥。

④人生如月,皆有阴晴圆缺,我们大可不必颜随势改,气逐时移,得志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垂头丧气。

我以为,无论顺逆得失,都平静的接受世界,从容地
面对生活,这才是智者的活法。

16.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4分)
摘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阅读第②段或第③段,依据该段所谈观点举一个典型事例作为论据。

19. 天上一轮月,人间万首诗。

月,承载了人类太多的情感。

在台湾光复六十周年纪念之时,《人民日报》发表社论。

读其中一段文字,选用后面有关月亮的诗句填在语段的空处。

选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年,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之际,两岸人民团结抗战,共御外侮,谱写了民族解放、国土光复的历史篇章;今天,海峡两岸的骨肉同胞依然是明月共赏,休戚与共。

A、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B、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D、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生活中,有许多感人的一刻: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动人的场景,一幅感人的画面都会使我们内心深处充满感动。

请以“感动就在那一刻”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