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及资源分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中等类型地区,年太阳能辐射总量为5000~ 5850MJ/㎡,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这些地区主要包括山东、河 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 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苏北、皖北、台湾西南部等地。
四类地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较差地区,年辐射总量4200~5000MJ/㎡,相当 于日辐射量3.2~3.8kW•h/㎡。这些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广西、江西、浙江、 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西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南部以及黑龙江、台湾东北 部等地。
27
1615 年,法国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利用太阳能抽水的机 器。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太阳能为动力的设备。
此后到十九世纪末,世界上又研制出多台太阳能装置。 其中,比较成熟的产品是太阳灶。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太阳能科技获得了比较快的发展,但 其发展道路比较曲折。
1901 年以后,美国、埃及先后建成了太阳能抽水装置。
28
二战后,开始出现太阳能学术组织。对太阳能真 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渐渐开始。
1952 年法国建成一座功率为50kW 的太阳炉。 1954 年美国研制成实用型硅太阳电池,为光伏发 电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后来由于太阳能利用技术尚不成熟,投资大、效 果不佳,发展再度停滞。
29
1973 年中东战争爆发,引发了“能源危机”。许多工业发 达国家,重新加强了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
4
辐射区 在核反应区的外面大约0.25~0.86太阳半径的 区域。其密度和温度都很快向外减少,核反应 区产生的能量经此区以辐射转移的方式向外传 播。 对流区 在辐射区的上面至太阳表面附近的区域。在这 里,密度和温度进一步向外减少,主要以对流 方式向外传播能量。
5
太阳的大气主要可以分为三层:光球层、色 球层、日冕层。
12
很显然,眼力不好的话估计都看不到这个红 灯笼,不过太阳是会发光的,而且它发出的光 线很强,就好像红灯笼里面有一盏非常亮的灯, 那么我们也就能看到它了,但是这么远的距离 看上去,这个红灯笼也只是一个小红点而已, 那么同样的道理,太阳看上去也就是一个发强 光的小点儿了,大小和我们看夜空中的一颗明 亮的星星差不多。
7
日冕层: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也是最 厚的一层。它的外面,便是广漠的星际空间。 在日全食时,在色球层之外可以看到广延的白 色微弱光辉,这就是“日冕”,日冕主要由高 度电离的离子和高速的自由电子组成。日冕物 质以很高的速度向外膨胀,形成所谓的“太阳 风”。在地球附近,太阳风的速度约为450千 米/秒。日冕的温度最高可达200万K。日冕的 形状非常不规则,随太阳活动的强弱而变,当 太阳活动剧烈时,日冕接近于圆形,当太阳活 动较弱时,形状较扁。
9
海王星上看太阳会有多大多亮?
10
11
海王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远在距离太 阳45亿公里之外,它到太阳的距离相当于我们 地球到太阳距离的30倍,从太阳表面发出的太 阳光到地球上这段距离需要跑八分钟,然而太 阳光照射到海王星上则需要四个小时,所以在 海王星上看太阳当然会很小了。
那么从海王星上看,太阳到底会有多大呢? 地球上看太阳,相当于在100米外看一个直径 一米的红灯笼,那么我们把这个距离扩大30倍, 那就是3000米了,所以这海王星上看太阳给人 的感觉就像是3公里外看直径一米的红灯笼。
30
1992 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 过了一系列重要文件。
1996 年“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发表了《太阳能与持续 发展宣言》,并讨论了《世界太阳能10年行动计划》,《国际 太阳能公约》,《世界太阳能战略规划》等重要文件。
我国也提出10 年对策和措施,明确要因地制宜的开发和推 广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并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进一 步明确了太阳能重点发展目标。
23
我国陆地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 每年陆地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大约是1.9×1016 kWh。
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基本都在3000~8500 MJ/m2 之间,平均值超过5000MJ/ m2。而且大部分国 土面积年日照时间都超过2200小时。
24
根据中国气象局太阳能风能资源评估中心的资料,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全年总辐射量分布如图所示。
18
3.太阳辐射能
太阳辐射能又称太阳辐射热,是地球外部 的全球性能源,大致可以分为:直接太阳辐射、 天空散射辐射、地表反射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及大气长波辐射。
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水能 等都来自太阳能。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文明都得益于太阳提 供的能量。
19
二、太阳能资源
因距离遥远,太阳释放的能量只有22 亿分之一 投射到地球。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能,经过大 气层的反射和吸收,30%被大气层反射,23%被 大气层吸收。能够投射到地面的只有47%左右。
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包括太阳能供热、太阳能热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其中以太阳能供热技术最为成熟。
31
三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太阳能热利用
直接把太阳能转换为热能供人类使用(例如:加热和取 暖),称为太阳能的热利用,或者叫光热利用。
直接热利用是最古老的应用方式,也是目前技术最成熟、 成本最低、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利用模式。
我国的太阳能全年总辐射量分布图 25
一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6680~8400 MJ/㎡。这些地区包括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 部等地。
二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年太阳能辐射总量5850~6680 MJ/㎡,相当于日辐射量4.5~5.1kW•h/㎡。这些地区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 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 地。
第二章 太阳能
1
第一节 太阳能概述
一、太阳和太阳辐射能 太阳是一个发光发热的巨型气态恒星。位
于太阳系中心 太阳内部不停地发生着由氢聚变成氦的热
核反应,并向宇宙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射到地球的阳光,向地球输送了大量的光
和热,成为地球上万物生长的源泉。
2
1.太阳的构造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从太阳中心到边缘 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太阳大气 四层。
16
动物能看到什么颜色? 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如牛、羊、马、狗、 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 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如同我们 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 西班牙的斗牛场上,斗牛士用红色的斗篷向公 牛挑战,人们原以为是红色激怒了它,其实是 因为斗篷在公牛眼前不断摇晃,使它受到烦扰 而发怒,如果换上别种颜色的斗篷,公牛也会 出现同样的反应。
光球层:最靠近太阳内部的那一层。厚度约 500千米,相对于太阳半径,光球层很薄,有 时就被称为太阳的表面。温度在5700K左右, 太阳的光辉基本上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光球中 布满米粒组织,它们实际上是对流层里上升的 热气团冲击太阳表面形成的。在光球的活动区, 有太阳黑子、光斑等。
6
色球层:在发生日全食的时候,在太阳的四 周可以看见一个美丽的彩环,那就是太阳的色 球层。它位于光球层的上面,平均厚度约为 2500千米。色球层的温度比光球层要高,但它 发出的可见光的总量却不及光球层。在色球层 内,温度从光球顶部的4600K增加到色球顶部 的几万度。由于磁场的不稳定性,色球层经常 产生激烈的耀斑爆发以及与耀斑共生的日珥等。
22
2.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大体上说,我国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太 阳能资源较好,特别是青藏高原和新疆、甘肃、 内蒙古一带,利用太阳能的条件尤其有利。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西部高于东部,而且 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除西藏、新疆以外), 与通常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变化的规律并不一致。
这主要是由大气云量以及山脉分布的影响造 成的。
五类地区,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年太阳 能辐射总量为3350~4200MJ/㎡,相当于日辐射量只有2.5~3.太阳非常崇拜,有很多关于太阳的传说。 世界上最早利用太阳能的国家可能就是中国。《周 礼》有用“夫燧”向太阳取明火的记载。说明至少在 3000 多年前的周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利用太 阳能了。 早期的应用主要是在白天接受太阳的烘晒和取暖。 从世界范围来看,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动力加以利 用,不到400 年的历史。
地球上陆地面积只占地球表面的21%,除去沙 漠、森林、山地及江河湖泊,实际到达人类居住 区域的太阳辐射功率,约占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 阳总辐射功率的5%~6%。
尽管如此,每年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仍相当 于1300 万亿t标准煤,是全球能耗的上万倍。
20
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程度一般以单位面积的全年总 辐射量和全年日照总时数来表示。
3
核反应区 从太阳中心至大约0.25太阳半径的区域。体积 大约只占总体积的1/64,但集中了太阳质量的一 半,核反应区的温度高达1.5×107K,压强高达 2.5×1011个大气压。在这里高温、高压的环境下, 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核反应,变成1个氦 原子核。在核聚变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 能量。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而损耗的质量大 约为400万吨。按照这种消耗速度,太阳在50亿 年的漫长时间中,只消耗了0.03%的质量。
8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的密度:很不均匀,外部小,内部大。 太阳的亮度:太阳的总亮度大约为2.5x1027 烛光。 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就是我们的太阳了,每 天我们白天看它就像是一个明晃晃的小盘子, 而在早晨或者傍晚的时候,我们的太阳就像是 一个红灯笼,目视的感觉和100米距离上挂着的 一个直径1米的红灯笼差不多,然而太阳距我们 1.5亿公里,这么远的距离看上去还有这么大, 也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了,这是因为太阳的直 径达到了140万公里,是我们地球的一百多倍。
13
14
2.太阳光
“太阳是大地的母亲”,正是有了太阳光的照 耀,才使地面富有生气;疾风劲吹,江水奔流, 花开果熟,生物生生不息。人们正在想方设法, 利用太阳能。阳光是太阳上的核反应“燃烧” 发出的光,经很长的距离射向地球,再经大气 层过滤后到地面。
15
太阳光是由于太阳发生热核聚变反应产生的强 烈光辐射,太阳光包含了各种波长的光:红外 线、红、橙、黄、绿、蓝、靛、紫、紫外线等, 靠近红光的光所含热能比例较大,紫光所含热 能比例小。太阳光是可见光波段内的电磁波, 当太阳光被物体吸收时,光能就转换为热能, 该热能被水吸收后,水温就升高,这就是太阳 能热水器能够热水的前提条件。黑色物体吸收 光最多,灰色物体吸收光较少,白色或镜面反 射物体吸收光最少。
分布与各地的纬度、海拔高度、地理状况和气候 状况有关。就全球而言,美国西南部、非洲、澳大 利亚、中国西藏、中东等地区的全年总辐射量或日 照总时数最大,为世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
美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建有一个包含各 地日照数据的数据库。其中给出部分城市的日照时 间。
21
1.世界太阳能资源分布
1973 年美国制定了政府的阳光发电计划。1974 年日本政府 制定了“阳光计划”。我国也于1975 年在河南安阳召开“全 国第一次太阳能利用工作经验交流大会”。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石油价格大幅度回落,使尚未取得重 大进展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再度受到冷落。直到全球性的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才又得到 人们的重视。
太阳能发电
(1)太阳能热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就是利用太阳辐射所产生的热能发电,是
在太阳能热利用的基础上实现的。 一般需要先将太阳辐射能转变为热能,然后再将热能转
变为电能,实际上是“光-热-电”的转换过程。 太阳能热发电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蒸汽热动力发电,一类是 热电直接转换。
17
我们人类的“近亲”猿猴也是色盲,过着平 淡无奇的灰色生活。田鼠、家鼠、黄鼠、花鼠、 松鼠、草原犬等也不能分辨颜色。
鸟类则不然。除了某些过惯了夜生活的鸟类, 如猫头鹰等,因为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 法认色以外。许多飞禽都有色的感觉。鸟在高 空飞行需要找到降落的地方,颜色会帮助它们 判断距离和形状,这样它们就能够抓住在空中 飞的虫子,在树枝上轻轻降落。
四类地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较差地区,年辐射总量4200~5000MJ/㎡,相当 于日辐射量3.2~3.8kW•h/㎡。这些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广西、江西、浙江、 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西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南部以及黑龙江、台湾东北 部等地。
27
1615 年,法国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利用太阳能抽水的机 器。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太阳能为动力的设备。
此后到十九世纪末,世界上又研制出多台太阳能装置。 其中,比较成熟的产品是太阳灶。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太阳能科技获得了比较快的发展,但 其发展道路比较曲折。
1901 年以后,美国、埃及先后建成了太阳能抽水装置。
28
二战后,开始出现太阳能学术组织。对太阳能真 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渐渐开始。
1952 年法国建成一座功率为50kW 的太阳炉。 1954 年美国研制成实用型硅太阳电池,为光伏发 电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后来由于太阳能利用技术尚不成熟,投资大、效 果不佳,发展再度停滞。
29
1973 年中东战争爆发,引发了“能源危机”。许多工业发 达国家,重新加强了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
4
辐射区 在核反应区的外面大约0.25~0.86太阳半径的 区域。其密度和温度都很快向外减少,核反应 区产生的能量经此区以辐射转移的方式向外传 播。 对流区 在辐射区的上面至太阳表面附近的区域。在这 里,密度和温度进一步向外减少,主要以对流 方式向外传播能量。
5
太阳的大气主要可以分为三层:光球层、色 球层、日冕层。
12
很显然,眼力不好的话估计都看不到这个红 灯笼,不过太阳是会发光的,而且它发出的光 线很强,就好像红灯笼里面有一盏非常亮的灯, 那么我们也就能看到它了,但是这么远的距离 看上去,这个红灯笼也只是一个小红点而已, 那么同样的道理,太阳看上去也就是一个发强 光的小点儿了,大小和我们看夜空中的一颗明 亮的星星差不多。
7
日冕层: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也是最 厚的一层。它的外面,便是广漠的星际空间。 在日全食时,在色球层之外可以看到广延的白 色微弱光辉,这就是“日冕”,日冕主要由高 度电离的离子和高速的自由电子组成。日冕物 质以很高的速度向外膨胀,形成所谓的“太阳 风”。在地球附近,太阳风的速度约为450千 米/秒。日冕的温度最高可达200万K。日冕的 形状非常不规则,随太阳活动的强弱而变,当 太阳活动剧烈时,日冕接近于圆形,当太阳活 动较弱时,形状较扁。
9
海王星上看太阳会有多大多亮?
10
11
海王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远在距离太 阳45亿公里之外,它到太阳的距离相当于我们 地球到太阳距离的30倍,从太阳表面发出的太 阳光到地球上这段距离需要跑八分钟,然而太 阳光照射到海王星上则需要四个小时,所以在 海王星上看太阳当然会很小了。
那么从海王星上看,太阳到底会有多大呢? 地球上看太阳,相当于在100米外看一个直径 一米的红灯笼,那么我们把这个距离扩大30倍, 那就是3000米了,所以这海王星上看太阳给人 的感觉就像是3公里外看直径一米的红灯笼。
30
1992 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 过了一系列重要文件。
1996 年“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发表了《太阳能与持续 发展宣言》,并讨论了《世界太阳能10年行动计划》,《国际 太阳能公约》,《世界太阳能战略规划》等重要文件。
我国也提出10 年对策和措施,明确要因地制宜的开发和推 广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并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进一 步明确了太阳能重点发展目标。
23
我国陆地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 每年陆地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大约是1.9×1016 kWh。
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基本都在3000~8500 MJ/m2 之间,平均值超过5000MJ/ m2。而且大部分国 土面积年日照时间都超过2200小时。
24
根据中国气象局太阳能风能资源评估中心的资料,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全年总辐射量分布如图所示。
18
3.太阳辐射能
太阳辐射能又称太阳辐射热,是地球外部 的全球性能源,大致可以分为:直接太阳辐射、 天空散射辐射、地表反射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及大气长波辐射。
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水能 等都来自太阳能。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文明都得益于太阳提 供的能量。
19
二、太阳能资源
因距离遥远,太阳释放的能量只有22 亿分之一 投射到地球。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能,经过大 气层的反射和吸收,30%被大气层反射,23%被 大气层吸收。能够投射到地面的只有47%左右。
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包括太阳能供热、太阳能热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其中以太阳能供热技术最为成熟。
31
三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太阳能热利用
直接把太阳能转换为热能供人类使用(例如:加热和取 暖),称为太阳能的热利用,或者叫光热利用。
直接热利用是最古老的应用方式,也是目前技术最成熟、 成本最低、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利用模式。
我国的太阳能全年总辐射量分布图 25
一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6680~8400 MJ/㎡。这些地区包括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 部等地。
二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年太阳能辐射总量5850~6680 MJ/㎡,相当于日辐射量4.5~5.1kW•h/㎡。这些地区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 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 地。
第二章 太阳能
1
第一节 太阳能概述
一、太阳和太阳辐射能 太阳是一个发光发热的巨型气态恒星。位
于太阳系中心 太阳内部不停地发生着由氢聚变成氦的热
核反应,并向宇宙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射到地球的阳光,向地球输送了大量的光
和热,成为地球上万物生长的源泉。
2
1.太阳的构造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从太阳中心到边缘 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太阳大气 四层。
16
动物能看到什么颜色? 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如牛、羊、马、狗、 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 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如同我们 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 西班牙的斗牛场上,斗牛士用红色的斗篷向公 牛挑战,人们原以为是红色激怒了它,其实是 因为斗篷在公牛眼前不断摇晃,使它受到烦扰 而发怒,如果换上别种颜色的斗篷,公牛也会 出现同样的反应。
光球层:最靠近太阳内部的那一层。厚度约 500千米,相对于太阳半径,光球层很薄,有 时就被称为太阳的表面。温度在5700K左右, 太阳的光辉基本上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光球中 布满米粒组织,它们实际上是对流层里上升的 热气团冲击太阳表面形成的。在光球的活动区, 有太阳黑子、光斑等。
6
色球层:在发生日全食的时候,在太阳的四 周可以看见一个美丽的彩环,那就是太阳的色 球层。它位于光球层的上面,平均厚度约为 2500千米。色球层的温度比光球层要高,但它 发出的可见光的总量却不及光球层。在色球层 内,温度从光球顶部的4600K增加到色球顶部 的几万度。由于磁场的不稳定性,色球层经常 产生激烈的耀斑爆发以及与耀斑共生的日珥等。
22
2.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大体上说,我国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太 阳能资源较好,特别是青藏高原和新疆、甘肃、 内蒙古一带,利用太阳能的条件尤其有利。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西部高于东部,而且 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除西藏、新疆以外), 与通常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变化的规律并不一致。
这主要是由大气云量以及山脉分布的影响造 成的。
五类地区,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年太阳 能辐射总量为3350~4200MJ/㎡,相当于日辐射量只有2.5~3.太阳非常崇拜,有很多关于太阳的传说。 世界上最早利用太阳能的国家可能就是中国。《周 礼》有用“夫燧”向太阳取明火的记载。说明至少在 3000 多年前的周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利用太 阳能了。 早期的应用主要是在白天接受太阳的烘晒和取暖。 从世界范围来看,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动力加以利 用,不到400 年的历史。
地球上陆地面积只占地球表面的21%,除去沙 漠、森林、山地及江河湖泊,实际到达人类居住 区域的太阳辐射功率,约占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 阳总辐射功率的5%~6%。
尽管如此,每年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仍相当 于1300 万亿t标准煤,是全球能耗的上万倍。
20
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程度一般以单位面积的全年总 辐射量和全年日照总时数来表示。
3
核反应区 从太阳中心至大约0.25太阳半径的区域。体积 大约只占总体积的1/64,但集中了太阳质量的一 半,核反应区的温度高达1.5×107K,压强高达 2.5×1011个大气压。在这里高温、高压的环境下, 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核反应,变成1个氦 原子核。在核聚变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 能量。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而损耗的质量大 约为400万吨。按照这种消耗速度,太阳在50亿 年的漫长时间中,只消耗了0.03%的质量。
8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的密度:很不均匀,外部小,内部大。 太阳的亮度:太阳的总亮度大约为2.5x1027 烛光。 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就是我们的太阳了,每 天我们白天看它就像是一个明晃晃的小盘子, 而在早晨或者傍晚的时候,我们的太阳就像是 一个红灯笼,目视的感觉和100米距离上挂着的 一个直径1米的红灯笼差不多,然而太阳距我们 1.5亿公里,这么远的距离看上去还有这么大, 也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了,这是因为太阳的直 径达到了140万公里,是我们地球的一百多倍。
13
14
2.太阳光
“太阳是大地的母亲”,正是有了太阳光的照 耀,才使地面富有生气;疾风劲吹,江水奔流, 花开果熟,生物生生不息。人们正在想方设法, 利用太阳能。阳光是太阳上的核反应“燃烧” 发出的光,经很长的距离射向地球,再经大气 层过滤后到地面。
15
太阳光是由于太阳发生热核聚变反应产生的强 烈光辐射,太阳光包含了各种波长的光:红外 线、红、橙、黄、绿、蓝、靛、紫、紫外线等, 靠近红光的光所含热能比例较大,紫光所含热 能比例小。太阳光是可见光波段内的电磁波, 当太阳光被物体吸收时,光能就转换为热能, 该热能被水吸收后,水温就升高,这就是太阳 能热水器能够热水的前提条件。黑色物体吸收 光最多,灰色物体吸收光较少,白色或镜面反 射物体吸收光最少。
分布与各地的纬度、海拔高度、地理状况和气候 状况有关。就全球而言,美国西南部、非洲、澳大 利亚、中国西藏、中东等地区的全年总辐射量或日 照总时数最大,为世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
美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建有一个包含各 地日照数据的数据库。其中给出部分城市的日照时 间。
21
1.世界太阳能资源分布
1973 年美国制定了政府的阳光发电计划。1974 年日本政府 制定了“阳光计划”。我国也于1975 年在河南安阳召开“全 国第一次太阳能利用工作经验交流大会”。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石油价格大幅度回落,使尚未取得重 大进展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再度受到冷落。直到全球性的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才又得到 人们的重视。
太阳能发电
(1)太阳能热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就是利用太阳辐射所产生的热能发电,是
在太阳能热利用的基础上实现的。 一般需要先将太阳辐射能转变为热能,然后再将热能转
变为电能,实际上是“光-热-电”的转换过程。 太阳能热发电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蒸汽热动力发电,一类是 热电直接转换。
17
我们人类的“近亲”猿猴也是色盲,过着平 淡无奇的灰色生活。田鼠、家鼠、黄鼠、花鼠、 松鼠、草原犬等也不能分辨颜色。
鸟类则不然。除了某些过惯了夜生活的鸟类, 如猫头鹰等,因为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 法认色以外。许多飞禽都有色的感觉。鸟在高 空飞行需要找到降落的地方,颜色会帮助它们 判断距离和形状,这样它们就能够抓住在空中 飞的虫子,在树枝上轻轻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