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昔阳县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昔阳县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默写 (共1题;共3分)
1. (3分) (2017高一下·西安月考) 古诗文默写。

①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②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③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

(杜甫《登高》)
④________,环珮空归月夜魂。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⑤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⑥________,百午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

(杜甫《登高》)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2. (7分) (2017高二下·宾阳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
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 . “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C . “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D . 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E . “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2)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这句诗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3. (6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凡·高的向日葵
余光中
早在巴黎时期,凡·高就爱上了向日葵。

1888年初,他南下阿罗,定居不久,便邀高敢从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去阿罗同住。

这正是凡·高的黄色时期,更为了欢迎好用鲜黄的高敢去黄屋同住,他有意在十二块画板上画下亮黄的向日葵,作为室内的装饰。

1888年8月底,凡·高去阿罗半年之后,写信给弟弟说:“我正在努力作画,起劲得像马赛人吃鱼羹一样;要是你知道我是在画几幅大向日葵,就不会奇怪了。

我手头正画着三幅油画……。

所以这一幅是浅色衬着浅色,希望是最好的一幅。

既然我盼望跟高敢同住在自己的画室里,我就要把画室装潢起来。

除了大向日葵,什么也不要……整组画将是蓝色和黄色的交响曲。

每天早晨我都乘日出就动笔,因为向日葵谢得很快,所以要做到一气呵成。


过了两个月,高敢就去阿罗和凡·高同住了。

不久两位画家因为艺术观点相异,屡起争执。

耶诞前两天,他的狂疾初发。

耶诞后两天,高敢匆匆回去了巴黎。

凡·高住院两周,又恢复作画,直到1889年2月4日,才再度发作,又卧病两周。

1月23日,在两次发作之间,他写给弟弟的一封长信,显示他对自己的这些向日葵颇为看重,而对高敢的友情和见解仍然珍视。

他说:如果你高兴,你可以展出这两幅向日葵。

高敢会乐于要一幅的,我也很愿意让高敢大乐一下。

所以这两幅里他要哪一幅都行,无论是哪一幅,我都可以再画一张。

你看得出来,这些画该都抢眼。

我倒要劝你自己收藏起来。

这种画的格调会变的,你看得愈久,它就愈显得丰富。

何况,你也知道,这些画高敢非常喜欢。

他对我说来说去,有一句是:那……正是……这种花。

你知道,芍药属于简宁(Jeannin),蜀葵归于郭司特(Quost),可是向日葵多少该归我。

足见凡·高对自己的向日葵信心颇坚,简直是当仁不让,非他莫属。

这些光华照人的向日葵,后世知音之多,可证凡·高的预言不谬。

在同一封信里,他甚至这么说:如果我们所藏的蒙提且利那丛花值得收藏家出五百法郎,
说真的也真值,则我敢对你发誓,我画的向日葵也值得那些苏格兰人或美国人出五百法郎。

凡·高真是太谦虚了。

五百法郎当时只值一百美金,他说这话,是在1888年。

几乎整整一百年后,在1987年的3月,其中的一幅向日葵在伦敦拍卖所得,竟是画家当年自估的三十九万八千五百倍。

要是凡·高知道了,会有什么感想呢?要是他知道,那幅《鸢尾花圃》售价竞高过《向日葵》,又会怎么说呢?
1890年2月,布鲁塞尔举办了一个二十人展。

主办人邀请凡·高参展。

凡·高寄了六张画去,《向日葵》也在其中,足见他对此画的自信。

结果卖掉的一张不是《向日葵》,而是《红葡萄园》。

非但如此,《向日葵》在那场画展中还受到屈辱。

参展的画家里有一位专画宗教题材的,叫做德格鲁士,坚决不肯把自己的画和那盆不堪的向日葵一同展出。

在庆祝画展开幕的酒会上,德格鲁士又骂不在场的凡·高,把他说成笨瓜兼骗子。

罗特列克在场,气得要跟德格鲁士决斗。

众画家好不容易把他们劝开。

第二天,德格鲁士就退出了画展。

凡·高的《向日葵》在一般画册上,只见到四幅:两幅在伦敦,一幅在慕尼黑,一幅在阿姆斯特丹。

凡·高最早的构想是整组画将是蓝色和黄色的交响曲,但是习见的这四幅里,只有一幅是把亮黄的花簇衬在浅蓝的背景上,其余三幅都是以黄衬黄,烘得人脸颊发燠。

凡·高嗜画向日葵,该有多重意义。

向日葵昂头扭颈,从早到晚随着太阳转脸,有追光拜日的象征。

德文的向日葵叫Sonnenblume,跟英文的sunflower一样。

西班牙文叫此花为girasol,是由girar(旋转)跟so1(太阳)二字合成,意为绕太阳,颇像中文。

法文最简单,把向日葵跟太阳索性都叫做soleil。

凡·高通晓西欧多种语文,更常用法文写信,当然不会错过这些含义。

他自己不也追求光和色彩,因而也是一位拜日教徒吗?
其次,凡·高的头发棕里带红,更有红头疯子之称。

他的自画像里,不但头发,就连络腮的胡髭也全是红焦焦的,跟向日葵的花盘颜色相似。

至于1889年9月他在圣瑞米疯人院所绘的那张自画像(也就是我中译的《凡·高传》封面所见),胡子还棕里带红,头发简直就是金黄的火焰;若与他画的向日葵对照,岂不像纷披的花序吗?
因此,画向日葵即所以画太阳,亦即所以自画。

太阳、向日葵、凡·高,三位一体。

另一本凡·高传记《尘世过客》诠释此图说:向日葵是有名的农民之花;据此而论,此花就等于农民的画像,也是自画像。

它爽朗的光彩也是仿自太阳,而文生之珍视太阳,已奉为上帝和慈母。

此外,其状有若乳房,对这个渴望母爱的失意汉也许分外动人,不过此点并无确证。

他自己(在给西奥的信中)也说过,向日葵是感恩的象征。

(1)
作者为什么说“太阳、向日葵、凡·高,三位一体”?
(2)
余光中在文中反复引用凡·高写给其弟的书信内容,这样有什么作用?
(3)
除了多次引用凡·高给弟弟的书信外,本文还使用了哪些写作方法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
(4)
一百年后凡·高的一幅向日葵作品拍卖价格竟然是百年前的他自估的三十九万八千五百倍时,而且《鸢尾花圃》售价高过《向日葵》。

要是凡·高知道了,你认为他会有什么感想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4. (9分) (2019高二上·大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老年人往往多病共体,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高发人群,又有失眠、头痛、腿脚疼痛等各类小病小痛。

跟儿女说多了,儿女会嫌太啰嗦,医生大夫也大多没有耐性听老人详述病情。

保健品、器械的推销员正是钻了这个“耐性的空子”,让老人们信任保健品商家胜过信任其他人。

就全国而言,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去年一年就接诊了79.3亿人次。

巨大的数字意味着,分摊到每位患者身上的诊疗时间寥寥无几,实际情形往往是“排队俩小时,看病半分钟”。

医疗服务供给则跟不上老龄化步伐,医疗服务体系没有针对老年人特点给予合理照护,目前来看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

当务之急,是补短板、强供给,满足好老年群体快速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老年人生病主要原因是身体机能退化,预防、诊疗、康复、护理等医疗环节不应只关注疾病本身,而应该多方面、多学科、全方位协同来关注老年人整体感受,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

(选自《治治“坑老”的保健品陷阱(人民时评)》)
材料二:
目前会议营销已成为我国保健食品营销的主要手段之一。

而会议营销的特殊性则令监管部门和业内专家十分挠头。

在会议营销现场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产品,其中不少为合法正规产品,在注册审批备案、标签标识声称等方面都没有问题,在日常产品抽检中都能顺利过关;而企业人员在会议现场进行的违法宣传和销售等情形,又面临着定性难和取证难的问题。

会议现场往往会有营销人员对参会人员进行把控,只允许熟悉的老人入场,执法人员很难进入现场取证。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表示,会议营销本身并不违法,但往往会产生违反《食品安全法》经营销售、侵犯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行为。

违法企业用严重高于产品价值的价格销售产品,使消费者利益受损。

食药监管部门和工商部门分别负有相应的监管职责,政府应加强部门联动监管和衔接的制度设计,尽可能突破取证、定性难题,防止因职责交叉造成监管缺失。

(选自《保健品市场乱象令人触目惊心》)
材料三: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多地偏向情感相关的导向,往往高度关注亲情、人际关系以及身体健康等。

而往往那些忽悠人的骗子都有着相似的“套路”:首先打亲情牌,跟老年人唠家常,接着给老年人一些小恩小惠,提供免费体检等服务,再然后就开始推销自己的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老年人从众心理在起作用。

老年人脱离社会工作岗位时间过长,往往与主流社会脱节,不能全面获取信息。

有的时候老年人会为了使自己不处于孤立、低落的状态,行为都会受“从众心理”驱使,会盲目地购买。

老年人相对更容易贪小便宜,且又有着太强的“自尊心”,即便知道被骗后也往往难以向子女启齿。

就是很多骗局盯上老年人的重要原因。

子女可以多多陪在老人身边,耐心、积极地和老年人交流,使老年人感觉到安全与陪伴,并让老年人相信子女才是最可信的人。

今后一旦有骗子要打他们的主意,让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与子女商量,减小被骗的可能性。

(选自《关于老人受骗我们可以做什么?》)
材料四:
老年人遭遇骗局后不愿寻求帮助的原因
(选自《理财、保健品处处有陷阱老年人缘何成诈骗重灾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保健品的营销往往是用合法的方式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可是这种买卖双方自愿的商业行为很难定性为诈骗;而口头的夸大宣传又很难取证。

B . 老人出现有病不首选医院、拿保健品当药品吃、宁可相信推销人员也不相信子女的怪现象,有老人自身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社会原因。

C . 许多老人对社会信息的摄取不全面,导致其与主流社会脱节,为了使自己不处于孤立状态,他们往往会“从众”盲目购买保健品。

D . 发觉自己受骗后接近五成的老人因为害怕被子女埋怨或难以向子女启齿而选择不寻求帮助,恰恰说明了子女与老人交流的欠缺。

(3)根据材料概括分析,怎样破解保健品销售针对老年人的骗局?
5. (12分) (2019高一上·绍兴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
①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拣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

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

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

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②可是,我真爱北平。

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

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

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

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

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③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

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可是我说不出来!
(1)第二段开头写“我真爱北平”,但紧接着就写“我”怎样爱“我的母亲”,请对这种写法作简要赏析。

(2)第三段中“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能否换成“我不爱上海与天津”?为什么?
(3)作者在文中说“我说不出”“只是说不出而已”“可是我说不出来”,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简析这样写的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6. (11分) (2017高一下·宁德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怀珍,字道玉,平原人。

伯父奉伯,宋世为陈南顿二郡太守。

怀珍幼随奉伯至寿阳,豫州刺史赵伯符出猎,百姓聚观,怀珍独避不视,奉伯异之,曰:“此儿方兴吾宗。


元嘉二十八年,亡命司马顺则聚党东阳,州遣怀珍将数千人掩讨平之。

宋文帝召问破贼事状,怀珍让功不肯当,亲人怪问焉,怀珍曰:“昔国子尼①耻陈河间之级,吾岂能论邦域之捷哉!”时人称之。

桂阳反,加怀珍前将军,守石头。

为使持节、督豫司二州郢州之西阳军事、冠军将军、豫州刺史。

建平王景素反,怀珍遣子灵哲领兵赴京师。

升明元年,进号征虏将军。

沈攸之在荆楚,朝议疑惑,怀珍遣冗从仆射张护使郢,致诚于世祖,并陈计策。

及攸之起兵,众谓当沿流直下,
怀珍谓僚佐曰:“攸之矜躁夙著虐加楚人必当阻兵中流声劫幼主不敢长驱决胜明矣。

”遣子灵哲领马步数千人卫京师。

攸之遣使许天保说结怀珍,怀珍斩之,送首于太祖。

太祖送示攸之。

攸之围郢城,怀珍遣建宁太守张谟、游击将军裴仲穆统蛮汉军万人出西阳,破贼前锋公孙方平军数千人,收其器甲。

初,孝武世,太祖为舍人,怀珍为直阁,相遇早旧。

怀珍假还青州,上有白骢马,啮人,不可骑,送与怀珍别。

怀珍报上百匹绢。

或谓怀珍曰:“萧君此马不中骑,是以与君耳。

君报百匹,不亦多乎?”怀珍曰:“萧君局量堂堂,宁应负人此绢。

吾方欲以身名托之,岂计钱物多少。

”太祖辅政,以怀珍内资未多,二年冬,征为都官尚书,领前军将军,以第四子宁朔将军晃代为豫州刺史。

或疑怀珍不受代,太祖曰:“我布衣时,怀珍便推怀投款,况在今日,宁当有异?”晃发经日,而疑论不止。

上乃遣军主房灵民领百骑追送晃,谓灵民曰:“论者谓怀珍必有异同,我期之有素,必不应尔。

卿是其乡里,故遣卿行,非唯卫新,亦以迎故也。

”怀珍还,仍授相国右司马。

怀珍年老,疾笃,上表解职,上优诏答许,别量所授。

其夏,卒,年六十三。

遗言薄葬。

世祖追赠散骑常侍、镇北将军、雍州刺史,谥曰敬侯。

(节选自《南齐书》有删改)
【注】①国子尼:本名国渊,三国时曹操部将,从不虚报战功。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此儿方兴吾宗方:将要
B . 怀珍让功不肯当让:辞让,推让
C . 怀珍假还青州假:休假
D . 亦以迎故也故:原因,缘故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攸之矜躁夙著/虐加楚人/必当阻兵中流声劫/幼主不敢长驱/决胜明矣。

B . 攸之矜躁夙著/虐加楚人/必当阻兵中流/声劫幼主/不敢长驱决胜明矣。

C . 攸之矜躁/夙著虐加/楚人必当阻兵中流声劫/幼主不敢长驱/决胜明矣。

D . 攸之矜躁/夙著虐加/楚人必当阻兵中流/声劫幼主/不敢长驱决胜明矣。

(3)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名字,男子二十、女子许嫁时取字,一般由父母或师长来取。

B . 元嘉,年号。

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C . 布衣,古代平民百姓因为经济贫困大多只能穿棉布的衣服,故平民百姓乐为布衣,尚未出仕为官的读书人也多以此自称。

D . 乡里,周制,王及诸侯国都郊内置乡,民众聚居这处曰里。

居里或籍贯相同的人称为乡里、同乡。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刘怀珍幼年表现奇异。

幼年到寿阳时,百姓都围观赵伯符出猎,只有刘怀珍避而不看,让他的伯父感到奇异。

B . 刘怀珍对太祖忠心。

沈攸之派遣使者劝降,刘怀珍杀掉沈攸之的使者,将首级送给太祖,以示忠心。

C . 刘怀珍深受太祖信任。

太祖派萧晃替代刘怀珍担任豫州刺史,有人怀疑刘怀珍会拒不从命,太祖明确表明信任刘怀珍。

D . 刘怀珍年老仍受皇帝恩遇。

刘怀珍因为年老病重,请求解除职务,皇帝特下褒美嘉奖的诏书同意了他的请求。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萧君此马不中骑,是以与君耳。

君报百匹,不亦多乎?
②吾方欲以身名托之,岂计钱物多少。

五、作文 (共1题;共5分)
7. (5分) (2017高二上·江苏期末)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某高中名校临近交通要道,上学和放学高峰时期,许多接送学生的车辆都在同一时间停放在道路上,有不少车辆胡乱停放在行车道上;有些车辆不顾路面标志,原地调头,与路过学校正常行驶的车辆挤做一团,造成的秩序更加混乱。

虽然学校发出多项倡议,请家长文明行车,但收效甚微。

对此现象,你有何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六、其他 (共3题;共12分)
8. (6分)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曾被贬谪到龙场(今修文县)。

在龙场的三年期间,他潜心悟道,了著名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学说,并萌发了“致良知”思想。

这些学说和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引起巨大反响,对东亚、东南亚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因为修文是王阳明学说并传播的始发地,所以人们把修文誉为“王学圣地”。

A . 创作因为所以诞辰
B . 创立不仅而且诞生
C . 创作不仅而且诞辰
D . 创立因为所以诞生
9. (1分) (2015高二上·中山期中) 著名记者陈锡添曾写过一篇影响很大的纪实新闻《东方风来满眼春》,有人评论说:“陈锡添的一生就像一则纪实新闻,他用自己的作品记录了改革发展的进程。


请按照这一评论,从以下材料中任选两人作为评论对象,分别拟写两个句子,要求:能符合作品文体和内容的特点。

①周国平(《面对困难》)②司马迁(《报任安书》)③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10. (5分)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京剧脸谱”的定义。

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0字。

在京剧表演中,某些男性角色的脸部常有一种特殊的彩色化装,称之为“脸谱”。

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演员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不同纹样的脸谱,用来表明戏中人物的面容、性格等特征,使观众能观其外表,知其心胸。

例如,红色脸常用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等性格,以“三国戏”里的关羽为代表;白色脸则常用来表现奸诈多疑,以“三国戏”里的曹操为代表。

京剧脸谱能够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

参考答案
一、默写 (共1题;共3分)
1-1、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2-1、
2-2、
三、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3-1、
3-2、
3-3、
3-4、
4-1、
4-2、
4-3、
5-1、
5-2、
5-3、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6-1、
6-2、
6-3、
6-4、
6-5、
五、作文 (共1题;共5分)
7-1、
六、其他 (共3题;共12分)
8-1、
9-1、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