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文化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探

摘要:闽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其传承和弘扬一直以来都
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课程改革中,要求在音乐课程中加强对于学生的
情感教学,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

将闽南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育,运用闽南文化
中丰富、灿烂的童谣作为教学材料,有助于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改变小学音
乐课程的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闽南文化;闽南童谣;小学音乐课程
我国民间的童谣一般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其幅短小,富有童趣,贴近于
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一种包括了儿童说、唱、游戏、猜谜的歌谣形式,民间童谣
丰富多彩千多,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情感体验价值,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


闽南文化的影响下,闽南地区自然而言地形成了闽南地区的童谣。

“闽南童谣”,指的是通过吟诵和传唱方式,以闽南话创作的歌谣,广泛流传造闽南地区,具有
浓厚的闽南乡土特色,是闽南地区民间非物质文化之一。

在闽南文化的背景下,
借助闽南童谣“吟唱”的模式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的背景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
对于传统闽南文化的兴趣,使得闽南文化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展。

一、闽南童谣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意义
1.弘扬中华传统民族文化
在闽南文化的背景下,闽南的戏曲、童谣等都相应都走进了小学音乐的课堂,其主要的目的有意识有助于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

闽南文化作为传统
文化的核心之一,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音乐除了需要传授音乐知识意外,
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提升学生对于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其中,闽南戏曲多为非
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传统的音乐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闽南文化的背景下,接触一定的闽南音乐,提升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认知。

2.有助于促进音乐学科的建设
在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弘扬民族音乐,要将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
作为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促进音乐学科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发展,使得学生能
够通过音乐的课程,提升音乐素养,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爱
国主义精神和情感的教育,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3.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闽南童谣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
样的优势及语言也是十分的简单易懂学生能够通过演唱闽南童谣,有效地锻炼口
语的表达能力。

此外,小学阶段学生的社会经历较少,缺乏一定的经验,知识面
比较占,但是闽南童谣中蕴含到这些内容丰富,在音乐课程中融入闽南到童谣可
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掌握与闽南地区相关的知识的。

二、闽南文化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探索
1.丰富小学音乐教学的形式
在闽南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背景下,闽南童谣,作为闽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引入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中具有哦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有次教师为
了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质量和效果,应当丰富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学生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中,首先教师可以采取表演教学法,就是学生能
够在音乐课堂中通过表演展示音乐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音乐闽南的童谣与肢体动作结合起来,让学生结合童谣的内容展开。

展开
肢体动作的表演,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深层次的理解,闽南童谣哦,其次就
是游戏教学法和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

这个时期学生具有明显的
好玩,好动的特点和优势,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就要结合学生这样的特点开展
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食果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带家里的水果到学
校来,让学生在唱童谣的时候,可以将《食果子》里面的水果举起来,增加闽南
童谣的趣味性。

2.编写闽南乡土音乐教材
在闽南文化的背景下,为了使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到闽南文化,更好
地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校就应当编写一套以闽南民间音
乐为主的乡土音乐教材,将闽南的童谣和戏剧的都融入到教材过程中,注重校本
教材的发展,同时也要配备相应的音响和材料。

此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
点和发展水平,在编排设计时,注重分层教学模式,注重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
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体验,融入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童谣,使得学生能够
在童年时期就耳濡目染能够朗读、吟唱、感受闽南的童谣,使得学生能够在无意
中将所听、所见,记在头脑中。

3.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闽南童谣的语言质朴自然纯真,由此,演唱闽南的童谣,就必须要保持其原
汁原味,就必须使用方言来演唱。

方言是最具有亲和力的语言,用方言演唱童谣
韵味无穷,但是在很多学校的学生是来自于外地,再加上由于闽南中有存在着
“不同村、不同俗”的情况,很多地方的方言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即使是的本
土人,很多学生都不说闽南话,也不理解闽南的童谣,这样就唱不了“天黑黑,
要下雨”的闽南童谣。

加上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说得普通话,方言对于
学生都是非常陌生的。

但是,如果在课堂中加入方言对于学生进行教学,用家乡
话演唱童谣增加了课堂的兴趣。

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尝试。

因此,在小学音乐课
堂中,为了自己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闽南童谣,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开发本土的
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本地的学生教授外地的学生学习闽南方言,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学生学习到了闽南的童谣还学习了闽南的方言,促进了闽
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结语:
总之,童谣来自于民间,源于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爱和传唱的文学样式,
在学生园中利用常见的民间童谣开展对学生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丰富学
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孩子的社交能力,从而使得这样的非
物质文化也可以广泛地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得这种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保存。

闽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其传承和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值得关注
的内容。

从小通过童谣的形式,为学生传送闽南的文化,提升学生对于闽南文化的认识,从而使得闽南文化得以更好的保存和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 程英. 文化的断裂与生态式融合——多元文化视角下幼儿园闽南民间音乐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 绥化学院学报(6):165-167.
[2] 蔡黄莺. 闽南文化代代传多元策略齐绽放——闽南民间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研究[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9, 000(028):42-45.
[3] 廖桂萌. 闽南民歌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索[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 000(006):114-115.
[4] 张静雅. 闽南童谣融入小学低段音乐课的探究[J]. 北方音乐, 2020, 000(008):157-1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