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
大家来认识水资源

水资源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节约用水
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 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
费。
水质监测与治理
生态修复与保护
提高公众意识
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加 强水污染治理,保障水
质安全。
恢复水生态系统,保护 湿地、河流等自然水域,
减少水土流失。
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教 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 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合理配置水资源
根据各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需求,合理配置 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利用。
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废水的再利 用和资源化。
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
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开发节水产业,提高 水资源利用效率。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 挑战,分享水资源保护的经验和成果。
水资源对工业的影响
01
工业生产
水在工业生产中充当着冷却、加温、清洗等重要角色,同时也是生产过
程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02 03
工业布局
水资源状况影响工业的布局。缺水地区工业需水量的计算,应充分考虑 各种水的重复利用。一般只考虑工业用水,而日常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 等应尽量利用回用水和雨水。
工业规模
水资源量决定着工业发展规模。我国水资源量同全国耕地面积的比例为 22%,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同工业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 (约19%)基本持平。
生态环境用水
水能滋润大地、哺育生灵,因此水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水资源对农业的影响
灌溉
水资源对农业的影响首先表现为灌溉,不同水资源量,其影 响程度不同。据联合国1981年统计,全世界32%的耕地为水 浇地。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亩均水量却排在后列 。
水资源

(1)广义的水资源是指能够直接和间接使用的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以称为水资源。
(2)狭义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1.水资源的特性1.资源的循环性2.储量的有限性3.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4.利用的多样性5.利、害的两重性2 自然界的水文循环,根据其循环途径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大循环是指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
(具体表现为:1水蒸2水汽输送3降水4地表径流5下渗,地下径流。
)小循环是指陆地或者海洋本身的水单独进行循环的过程。
(陆地上的水1蒸发2植物蒸腾3降水)、(海洋本身的水循1蒸发2降雨)3 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时空分布极大,分布极不均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多冬少。
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3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5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规划和有效管理。
4 地表水为河流、冰川、湖泊、沼泽等水体的总称。
降水、径流和蒸发是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
我国河流的补给主要为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和积雪、冰川融水补给水资源评价、1水资源数量平价2……质量评价3……利用评价4……综合评价5 蒸发主要包括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
1、水面蒸发水面蒸发主要反映当地的大气蒸发能力,与当地降水量的大小关系不大,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湿度、日照、辐射、风速等。
因此在地域分布上,一般冷湿地区水面蒸发量小,干燥、气温高的地区水面蒸发量大,高山区水面蒸发量小,平原区水面蒸发量大。
2、陆面蒸发量主要是指某一地区或流域内河流、湖泊、塘坝、沼泽等水体蒸发、土塌蒸发以及植物蒸腾量的总和,即陆地实际蒸发量。
干旱指数定义为某一地区年水面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6 岩石空隙中的水的主要形式为结合水(吸着水、薄膜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和气态水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水资源

第一章绪论狭义上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水资源的特性(1)水资源的循环性(2)储量的有限性(3)分布的不均匀性(4)利用的多样性(5)利、害的两重性第二章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更替周期: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排干所需要的时间。
水量的平衡:地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段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内的蓄水变化量。
农业用水一直占全部用的2/3以上。
漫灌、畦灌(7500m3/hm2)——》喷灌、滴灌(3000 m3/hm2)工业用水取水量约为全球总取水量的1/4左右。
生活用水占全球用水量的很少一部分,约8%左右。
地下水资源是我国城镇生活用水不可替代的地位。
地下水占城镇生活用水总用水量的59%。
地球上的水量非常丰富,地球的面积被水覆盖,其中95.5%是海水。
水的循环大循环: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
小循环:陆地或者是海洋本身的水单独进行循环的过程。
人为循环:由于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的作用与影响不同程度地发生水的循环。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物质循环之一。
表现为1) 通过形态的变化,水在地球上起到输送热量和调节气候的作用;2) 对地貌的形成和变化产生影响;3) 循环与更新为人类和生物的生存提供物质基础。
4) 回归水的质量直接或间接对水循环水质产生影响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3)城市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5)水资源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解决措施——为水立法有偿使用或提高水价节约用水整治污染农业节水: 推广节水灌溉;推广耐旱农作物工业节水: 合理布局;减少污水排放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采用先进工艺至无水工艺城市节水: 分质供水;推广节水型器具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湖控制人口数量第三章水资源评价地表水:为河流、冰川、湖泊、沼泽等水体的总称。
水资源调查报告(通用9篇)

水资源调查报告(通用9篇)水资源调查报告篇一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作为与粮食、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今,全球都面临着缺水的挑战,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因缺水而死。
节约用水,刻不容缓!一、水资源现状世界水资源现状: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
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xx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壹五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
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二、水污染问题中国的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随着科学事业的逐渐发展,厂房高楼的逐渐增多,水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
随着人类的破坏,原来的那个蔚蓝色的“水晶球”已经不再明澈,不再蔚蓝了,即将干枯。
水资源的科普知识

水资源的科普知识水是人类生命的重要物质,也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水的用途非常广泛,涉及到饮用、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等方面。
因此,了解水资源的科普知识,对我们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水资源的分类水资源可以分为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表水资源指的是地表水体中的水,如河流、湖泊、水库等;地下水资源指的是地下岩石裂隙、孔隙中的水,是地下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水都是海水,只有2.5%的水是淡水。
其中,约68.7%的淡水存在于冰川和冰盖中,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仅占0.3%左右。
在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中,又有大部分分布在河流、湖泊等表水体中,只有少部分分布在地下水中。
三、水资源的利用1. 饮用水:饮用水是指经过净化处理后,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
保持饮用水的清洁卫生非常重要,避免污染和浪费。
2. 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水,农业是水资源利用的最大领域。
在农业用水中,要注意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3. 工业用水:工业用水是指用于工业生产的水,工业生产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采用适当的水处理技术,防止水的污染和浪费。
4. 生态用水:生态用水是指用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水。
生态用水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持水生态的生命力和稳定性。
四、水资源的保护1. 水资源的保护是一个全社会的责任,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
2. 减少污染:减少污染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3. 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减少浪费,避免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4. 推广节水技术:节水技术可以减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五、水资源的未来1.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2. 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广节水技术,发展新型水资源,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六、结语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水资源重点

水资源重点1-1、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自然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的含义,又包括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狭义: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以江河、湖泊为代表的地表水和以地下水的淡水为主)。
广义: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都可以称为水资源(包括天上的雨雪、河湖中的水体、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土壤水、冰川、海水等等)。
2、水资源的分类:(按形成条件分)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他们共同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并相互转化和影响;(按工程措施分)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水资源:调节水资源是指天然水资源中通过工程措施被控制利用的部分;(按用水部门的用水情况分)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消耗性指灌溉、给水;非消耗性指航运、发电用水3、能够做为水资源的基本要求:按需要能够稳定(数量上与质量上提供);这个水量有可靠的来源,通过自然界水文循环不断得到更新与补充;这个水量及水质可以通过人工来控制。
4、水资源的性质: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用途广泛性不可替代性利、害两重性水量的相互转化性5、全球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储量有限总量稀少分布不均6、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中国最缺水的地区是: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缺水原因: 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水资源少、水体污染严重2-1、河川径流形成过程:从降雨到达地面至水流从流域出口断面流出的整个物理过程2、水量平衡概念::地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的储水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结论:全球多年平均年蒸发量等于多年平均年降水量3、形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①岩层要具有容纳重力水的空隙,能储存并给出地下水。
②具有储存和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岩层下有隔水层,使水不能向下漏失,水平方向有隔水层阻挡以免全部流空。
什么是水资源

什么是水资源(1).从广义上说“水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任何形态存在于地球表面和地球的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中的水。
而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利用的或者可能被利用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保证的、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
(2).地球上的水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实际上,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
而地球上的浅水资源却很少,在这样很少的淡水资源中人类只能使用其中的极少部分。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它不仅为地球上的生命所需,而且对于整个农业、工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由于人类对保护淡水资源的认识不足,保护措施不力,致使淡水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因使用不当而对淡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以致造成可用的淡水资源缺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什么是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
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
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
森林可以更新,属于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无形的环境资源和潜在的“绿色能源”。
反映森林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
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它不仅能够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宝贵的木材和原材料,能够为人类经济生活提供多种食品,更重要的是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和减轻旱涝、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还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功能;同时森林还是天然的动植物园,哺育着各种飞禽走兽和生长着多种珍贵林木和药材。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乔木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覆盖在大地上的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拥有的一笔巨大而又最可贵的“绿色财富”。
水资源相关定义及知识

水资源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水资源英文名称:water resources定义1:可供利用的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总称。
应用学科: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
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
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在世界许多地方,对水的需求已经超过水资源所能负荷的程度,同时有许多地区也濒临水资源利用之不平衡。
水资源的涵义1水资源概况简介1全球水储量1中国水资源1人类需水量1开发利用1基本特征时程变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1循环性、有限性及分布的不均一性1利用的多样性重要性性质1水资源利用状况水资源的理由与供需矛盾1水利建设与洪涝灾害1水体污染及其危害水资源瓶颈世界节水日世界水资源状况中国水资源状况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中国水污染问题具体措施展开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
水资源(water resources)一词虽然出现较早,随着时珍惜水资源宣传画代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但是水资源的概念却既简单又复杂,其复杂的内涵通常表现在:水类型繁多,具有运动性,各种水体具相互转化的特性;水的用途广泛,各种用途对其量和质均有不同的要求;水资源所包含的“量”和“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更为重要的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条件的制约。
因此,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认识和体会,造成对水资源一词理解的不一致和认识的差异。
目前,关于水资源普遍认可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既具有数量要求和质量前提的水量,包括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般认为水资源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对人类活动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均可称为水资源。
水资源的资料

水资源的资料概述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总称,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冰雪、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分等。
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也是各种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介绍水资源的分类、重要性、利用与管理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水资源。
分类水资源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泊、水库等;2.地下水:位于地表以下若干米的地下水层;3.冰雪:如极地的冰川、冰盖、雪等;4.大气湿度:大气中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它对于农业、工业、城市生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水资源的主要重要性:农业农业是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领域之一。
水资源对于农田灌溉、农产品的生产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工业工业部门对水资源的需求很大,尤其是制造业和能源行业。
水被广泛用于冷却、清洗、输送和发电等工艺中。
水资源的供应和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工业发展的节奏和效益。
城市生活城市中的居民和商业单位都需要大量的水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如饮用水、洗浴、厕所冲洗等。
水资源充足与否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环境保护水资源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水体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地,水质的改变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有助于维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对于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一些关键方面:水资源分配和调度由于水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不均衡性,需要进行合理的水资源分配和调度。
这包括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建立水权制度、优化灌溉技术和水资源调度系统等。
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是水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
这包括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水环境的治理,遏制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等。
跨区域水资源合作由于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跨区域的水资源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水资源与水环境

促进生态修复
积极推进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 恢复湿地、湖泊等自然生态系统
,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公众参与
加强公众对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 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
识和参与度。
04
水资源管理策略与实践
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人类生存需求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 需求,缺乏水资源将严重 影响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
保护措施
加强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 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源 排放,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等。
治理方法
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对 水环境进行治理,包括清淤疏浚、生 态修复、污水处理等措施,以恢复和 改善水环境质量。
03
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相互关系
水资源的利用对水环境的影响
过度开采
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降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含 量,如氧化还原、沉淀等。
生物方法
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资源来净化水质,如 生物膜法、生态浮床等。
水环境治理的政策与法规
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水环境治理 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 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
的责任和义务。
推行排污收费制度
对排放污水者征收一定 的排污费用,以经济手
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采取物理 、化学和生物手段治理水污染,保障 水质安全。
节水技术
推广节水灌溉、工业冷却、家庭用水 等节水技术,提高水利用效率,减少 浪费。
水质监测与治理
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进行水资源监测、评估和规划,提高 管理效率和科学性。
水资源管理的政策与法规
水权制度
建立水权制度,明确水 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 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行
水资源的基本概念

水资源的基本概念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利用的水的总体。
它包括各种形式的水,如地表水、地下水、冰川和冻土中的水等。
以下是关于水资源的一些基本概念:1.可再生水资源:可再生水资源是指根据自然循环和补给过程,能够在可见的未来以可持续方式补充和维持的水资源。
它主要来自降水和地下水补给。
2.非可再生水资源:非可再生水资源是指那些不能够在可见的未来以可持续方式补充的水资源,如古老的地下水储层。
一旦非可再生水资源耗尽,就无法再被利用。
3.地表水:地表水是指自然界中存在于地表的水体,如河流、湖泊、湿地等。
它是供应城市和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
4.地下水:地下水是指位于地下的水体,存储在地下岩层中的裂缝和孔隙中。
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和灌溉水资源。
5.冰川水资源:冰川是地球上储存大量淡水的重要媒介。
融化的冰川水供应了许多地区的水资源,特别是在干旱地区。
6.水循环: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蓄水和地下水补给等。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7.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的有效规划、利用和保护。
它涉及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质保护、灌溉、排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8.水危机:水危机是指由于水资源供需失衡、水污染、水灾害等原因导致的水资源紧缺和供水不足的情况。
水危机对人类生活、环境和经济都带来严重影响。
这些基本概念帮助我们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管理的必要性。
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水资源》说课(精选10篇)

《水资源》说课(精选10篇)《水资源》说课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是在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把握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分布状况,熟悉合用开发、利用和乐观的爱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同时让同学熟悉水资源的危机,特殊是熟悉“人类、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
培育同学用可持续进展的观念来合理利用水资源。
本节课是学习中国地理必不行缺的基础学问。
本节教材主要从三方面介绍了水资源:一是水是珍贵的;二是中国水资源状况;三是节省用水,爱护水资源。
2.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 1、把握水资源的基本概念;能说明其不仅有限而且能枯竭,特殊是我国缺水状况普遍存在。
2、把握水资源时空的特点;运用所学学问提出解决淡水资源问题措施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寻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爱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从而了解全球和我国的水资源的危机。
2、利用气候学问分析时空分布,说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并且通过探讨得出解决对策;同时培育读图和分析图的力量。
3、能收集我国及本地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能说出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说出我国水资源基本状况,培育同学节水爱护水资源的思想,养成生活中节水的良好习惯。
2、在学习活动中增加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怀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了解水资源现状从而理解爱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难点培育同学节水爱护水资源的思想二、同学分析1.目前,学校阶段同学对我们拥有的水资源熟悉不会那么的全面,日常生活中铺张水的危害性、工业农业对水污染状况不会那么的全面了解。
2.我县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水的污染程度也比较稍微,同学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熟悉;同学爱好电脑也喜爱上网,但只会在网上嬉戏而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来学习。
三、教法和学法老师通过展现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制作网络课件引导同学自主学习,设置同学任务来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水法所称之水资源是指

《水法》所称之水资源是指
【题目】
《水法》所称水资源是指()。
A、地表水手和地下水
B、地表水和地下水,江河湖海的水
C、地表水、地下水、雨水
D、城市规划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答案】
A
【解析】
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数量和可用质量能从自然界获得补充并可资利用的,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1、地表水
地表水是指河流、湖或是淡水湿地。
地表水由经年累月自然的降水和下雪累积而成,并且自然地流失到海洋或者是经由蒸发消逝,以及渗流至地下。
虽然任何地表水系统的自然水来源仅来自于该集水区的降水,但仍有其他许多因素影响此系统中的总水量多寡。
这些因素包括了湖泊、湿地、水库的蓄水量、土壤的渗流性、此集水区中地表径流之特性。
人类活动对这些特性有着重大的影响。
人类为了增加存
水量而兴建水库,为了减少存水量而放光湿地的水分。
人类的开垦活动以及兴建沟渠则增加径流的水量与强度。
2、地下水
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
水在地下分为许多层段便是所谓的含水层。
水资源

从径流总量上看: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 世界第六。 从人均径流量看:加拿大最多,其次是巴西,而我国只 有世界平均的1/4左右.
二、世界水资源环境问题 • 1.淡水资源占地球水总储量比重很小 • 全世界总贮水量为14亿 km3,其中, 海洋总储水量为13.35亿 km3,占全 球总水量的96.54%;南极、北极和高 山地区冰川积雪的储水量约0.24亿 km3,占 1.74%;全球地下水约0.23亿 km3,占1.69%;存在于陆地河流、湖 泊、沼泽等地表水体中的水约50.6万 km3,占0.037%。
土壤水 沼泽水 大气水 河水 生物水 永冻土 底冰 湖泊淡 水
有限的
世界水资源分布
• 影响水资源分布的因素
–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 衡量水资源丰富程度的主要指标
–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河流水只占了世界淡水总储量的 0.006%, 远小于湖泊水储量, 为何还是 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作为指标?
世界各大洲径流资源
1.淡水资源占地球水总储量比重很小 • 其中,全球淡水总和仅占总水量的 2.53%,这些淡水中的绝大多数(约 87.2%)又以固态形式分布在南北两 极的冰川中,剩下仅有约13%以地 表水、地下水及大气水等形式存在 的淡水可供人类维持生命。由此可 见,水资源是非常有限而又极为宝 贵的自然资源。
2.淡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第三章 水资源
(一)天然水资源 1.地球上水的总量——14亿KM3 地 球 上 的 水 (% )
海水 淡水 淡 水 的 分 配 (% ) 冰盖、冰川 地 下 水 、土 壤 水 、沼泽 湖泊、河流 大气 6 8 .9 3 0 .7 0 .3 0 0 .0 4 9 7 .5 2 .5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关于水资源的科普内容

关于水资源的科普内容水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的天然水,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水。
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是指具有一定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在某一地点能够长期满足某种用途的水资源。
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包括大气中的水汽和水滴、海洋、湖泊、水库、河流、土壤、含水层和生物体中的液态水,冰川、积雪和永久冻土中的固态水,以及岩石中的结晶水。
尽管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绝大部分是咸水,只有少部分是淡水,而可用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淡水资源更是有限。
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是: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虽然淡水资源总量为27115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人均只有2100立方米,在世界上名列125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
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
关于水资源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水资源不足:按人口平均每人只有2100立方米的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美国的1/5。
2. 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受季风影响强烈和降水分布极不均衡导致北方水源不足,南方水源有余。
例如西南诸河、闽、浙、台及长江、珠江流域的耕地占全国%,但其水资源总量却占全国的81%。
3. 降水量时空变化大:降水主要集中在很短的雨季。
此外,水体是水的集合体,是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江、河、湖、海、冰川、积雪、水库、池塘等,也包括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汽。
按水体所处的位置,可将其分为地表水水体、地下水水体和海洋水体等三类。
这三种水体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水资源的概念

1.水资源的概念:广义水资源是指能直接或间接被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侠义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些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2.水资源的分类:a.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b.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水资源;c.消耗性水资源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3.水资源的自然属性:流动性、多态性、可再生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环境资源属性。
4.水循环:水的自然循环,水的社会循环,水的健康循环。
5.水的自然循环:周而复始的水的蒸发→降水→径流的循环变化,形成了水的自然循环,通常称为水文循环。
6.形成水文循环: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易于转化的特性,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水运动和物理形态变化的能量。
7.水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8.大循环:海陆循环或外循环;小循环:是局部水文循环,也称内循环,包括陆地-陆地水循环,海洋-海洋水循环。
9.建立水的健康循环的主要措施:a.节制用水;b.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c.污水厂污泥回归农田农作肥料;d.修复城市雨水水文循环途径;e.农业面源污染控制;f.水资源的统筹策划。
10.地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的水量和输出的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水量的变化量,这一关系成为水量平衡原理。
E P:E H+E L=P H+P L⇒E=P11.全球多年平均年蒸发量等于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闭合流域的水量平衡方程:R’=P‒E‒∆W非闭合流域的水量平衡方程:P+R b+R d+W1=E+R‘b+R’d+W2。
12.降水,蒸发和径流是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
13.降雨特征常用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强度、降水面积及暴雨中心等基本因素表示。
14.地表径流:沿着地面流动的水流;地下径流:沿着土壤岩石孔隙流动的水流。
15.径流的表示方法:1.流量;2.径流总量;3.径流深;4.径流模数;5.径流系数。
16.蒸发包括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
17.地下水的形成条件:1.岩层中有地下水的储存空间;2.岩层中有储存、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3.有足够的补给来源。
水资源的科普知识

水资源的科普知识
水资源是指人类利用的各种水体,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雨水、冰雪融水等。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水资源的科普知识:
1. 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全球70%的水资源分布在北半球,而南半球只有30%。
同时,全球水资源的分布也不均衡,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有些地区则非常缺水。
2. 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
其中,农业用水是最大的用水领域,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
3. 水资源的污染:水资源的污染是全球性的问题。
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等。
水污染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4. 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保护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等。
5. 水资源的节约:水资源的节约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可以通过减少用水量、改善用水方式、加强水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等方式来节约水资源。
6.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水资源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继续享受清洁的水资源。
7. 水资源的未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越来越严重。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共同维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水资源的知识

水资源的知识
1.水的重要性: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人体中约70%为水,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动物也需要水来维持生命。
此外,水也是工业、农业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2.水资源的分布:地球表面大约70%为海洋,其中只有不到3%为淡水资源,而且大部分淡水都被冰川和冻土覆盖。
世界上水资源非常不平衡,一些地区缺水,而一些地区则水资源丰富。
3.水资源的利用:人类利用水的方式包括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
饮用水要求高品质的水,工业用水需要特定的水质,而农业用水则需要大量的水量。
4.水资源的保护: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以及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加剧,水资源的保护变得异常重要。
目前的一些保护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的管理、鼓励节水、减少工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污染等。
5.水危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全球水危机日益严重。
据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40%的人口生活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全球水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四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一课题内容
本课为人教版课改教材(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的第四课题的内容,本课题一课时完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2、方法与过程
(1)学习利用身边的报刊、网络等资源获取信息。
(2)学习利用数字和图表来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3、情感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强化学生爱水、节水意识。
三教学重点:
1、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难点:
1、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相关资料的收集。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利用多媒体设问去沙漠去最需要带什么?
回答:水。
引入:既然水对于我们如此重要,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
状况吗?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2、自学过程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分四个小组每小组三道题抢答完成多媒体测试题,给每小组
计分最后评比。
3、讲授新课: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板书)
存在:江河、湖、海占地球表面积的3/4;
总量很大(14亿立方千米,2×1018吨)
展示: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
(饼图)
讨论:地球上70%覆盖着水,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许多
国家和地区面临缺水的危机?(给每小组记分)
原因:1、淡水资源比较少(能直接饮用的仅占水资源的0.769%);
2、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水量增多;
3、科学技术的发展,水资源被污染。
4、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20多个国家缺水)。
讲解:从种种的表格、数字、资料都向我们诉说着淡水资源的短缺,21世纪,水资源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首要问题。
二、爱护水资源(板书)
1、节约用水(板书)
讲解:工业上水的循环重复利用,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讨论: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总结节约用水的好方法。
(给各小组记分)
多媒体展示节约用水、一水多用的方法。
小结:一种生活习惯和用水方式的改变,就可以节约很多水,所以希望大家要注意节约用水,并把这种风尚不断地讲述给别人,使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来爱护我们的水资源。
介绍:《水法》和节水徽记和徽记的含义。
2、防止水体污染(板书)
1)水体污染: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和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体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2)污染的途径(多媒体展示)
1、工业污染(生产中各种废水、废物等未达标排放;)
2、农业污染(农业上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
3、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含磷洗衣粉的使用。
)
设问:水污染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展示:污染造成的危害的图片、资料。
强调治理污染已迫在眉睫。
提问:生活中你所知道和了解的一些有关治理水污染的方法?
3)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措施:(多媒体展示归结)
1、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3、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4、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总结:通过了解水资源的知识,认识到自己做为社会公民的责任,宣传节约用水的意识,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爱护有限的水资源。
(给各小组计算最后得分同学们鼓掌祝贺)
练习:课后习题
作业:新学案
七板书设计
课题四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八教学反思:
本堂课与过去明显的不同在于:把单纯的教师传授式改为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再加上多媒体的运用,学生感到很新奇。
课堂上所探讨的问题就在身边,更重要的是,不论课前、课中,都是学生唱主角,比给教师当听众要有趣的多,整堂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和谐、轻松。
我认为教师能将每堂课都设计好是上好一堂课的成功保证。
不足的是我们还可以多让学生走出课堂,如:参观水厂,了解水厂收费情况;了解学校学生每个月的用水情况;了解渭南市水的污染问题和渭河改造工程以及一些矿泉水的水源来源等,使学生们更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概况,二是水资源保护,每部分内容又都是从两方面入手。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
这种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方法,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因为在丰富的水储量与有限的淡水这一现实情况中,本身就蕴含着相对、辨证的思想,同时随着海水淡化等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可利用水的短缺状况又是变化的、动态的,因此这里又蕴藏了发展、变化的观点。
这里教材文字不多,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
考虑到节水和水污染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关宣传、报道的资料非常丰富、易得,相关内容也很好理解,因此节水只是以举例的方式简要给出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节水思路;防治水污染则只从污染源角度简明概括引起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也就是说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路,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并获得。
教材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
这样既体现了教材最基本的教育目
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学生分析
我们的学生是生活在北方缺水的环境内,对水资源的缺乏有感性的认识,但是对水的污染就缺少感性认识,当看见被污染的河水或海水时,有学生会说:“这么大的江河湖海还怕这点污水?况且还有自来水厂在,不必太在意了。
”就是偶尔看到一点海水被污染的画面,也不觉得害怕,总觉得离自己太遥远了。
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一些方式,使之从科学的角度逐渐认识到水缺乏和水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关注。
设计理念设计这样一堂课,主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精神,使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总之,通过学习化学,要让学生逐渐学会“用”化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程度,为他们成为环保“小卫士”提供一些智力支持和实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