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高温消毒标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高温消毒的标准主要涉及到高温消毒的方法及其温度和时间的要求。
高温消毒是将医疗器械置于高温环境中,通过高温的热量来灭活病菌。
常用的高温消毒方法包括干热消毒和湿热消毒。
干热消毒是将医疗器械置于高温箱中,通常温度为160-180摄氏度,时间为1-2小时。
在这个温度下,医疗器械上的大部分细菌、病毒和微生物都会被杀死。
湿热消毒则是利用高温蒸气来消毒,一般使用蒸汽灭菌器。
温度通常在121-135摄氏度之间,时间为15-30分钟。
有研究表明,在130℃-150℃的高温下,经20-30分钟,细菌芽孢可被全部杀死,灭菌合格率达100%。
当蒸汽温度达132℃以上并维持10分钟,即可杀死具有顽强抵抗力的芽孢、孢子在内的一切微生物。
另外,蒸汽潜热大,可迅速提高物体的温度,蒸汽分子穿透力强温度高更容易使蛋白质凝固,杀菌更彻底。
在具体实践中,医院一般采用145℃左右的高温蒸汽,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处理。
除了高温消毒外,医疗器械的清洗也非常重要。
清洗时可以使用超声波清洗机,通过蒸汽发生器提供的压力产生高压射流喷沫进行清洗。
将蒸汽温度升至130℃左右进行高温蒸汽清洗,能清除深孔或凹凸槽等的死角部位的污渍。
清洗完成后,再利用90℃左右的蒸汽对清洗完成的医疗器械进行恒温烘干。
总之,高温消毒是医疗器械消毒中的重要环节,其标准的执行对于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应根据不同医疗器械的特点和消毒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参数,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