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货币银行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陷阱: --金融危机
一、金融自由化
• 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 放松对利率和汇率 的严格
管制, 使利率和汇率成为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对比变化的信号, 从而
有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 促进经济增长。
二、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涉及的主要内容
• 近几十年来,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 • 1.放松利率管制 • 2.缩减指导性信贷计划 • 3.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 促进金融同业竞争 • 4.发行直接融资工具, 活跃证券市场 • 5.放松对汇率的限制
五、金融发展格利和E.S.肖,罗纳德.麦金农 • 代表作:《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
—投 资》、《金融理论中的货币》 、《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 、《欠
发达 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第二节 麦金农-肖的金融发展理论与模型
一、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的特征
三、若干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这三个国家在70年代中期实施了金融自由化改革试验。其改革 措施主要有四项: • 1.取消对利率和资金流动的控制; • 2.取消指导性信贷计划; • 3.对国有银行实行私有化政策; • 4.减少本国银行和外国银行登记注册的各种障碍。
智利的改革开始以后, 通货膨胀率从1974年的600%下降到1981年的20%。阿根廷和乌拉圭两国 的通货膨胀率则仍居高不下。 • 改革过程中的高利率水平 , 使许多私营企业发生财务困难。 • 三个国家的金融当局为了救助这些破产企业, 曾采取货币扩张的措施。但这种救助措施同时造成 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
四、金融深化论
• (一)金融深化论的内容 • 金融深化论的核心观点是: 一个国家的金融体制与该国的经济发
展之间 存在着一种互相刺激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 一个国家金融深化的程度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衡量: • 1.通货膨胀受到控制,实际利率为正数 • 2.利率弹性大,金融资产吸引力强 • 3.货币化程度稳定上升 • 4.对外债和外援的依赖性下降 • 5.汇率自由浮动, 不存在黑市和倒卖 • 6.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并存和竞争
二、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一)货币的运用降低了交易成本,便利了交换; • (二)金融能促进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 (三)金融促进了资金的合理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四、金融发展的基本趋势
• 戈德.史密斯:
• (一) 金融相关率变动的基本趋势是不断上升,其间还会发生迅速提高的"暴发运动"。 • (二) 一旦金融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特别是金融相关率接近1.5左右以后,该比率的变动就会趋于稳定。 • (三)当代金融相关率较高的是欧洲及北美国家,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相关率大致相当于19世纪下半叶西欧与美国所达到
• 为了实现金融深化,金融深化论学派提出了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政 策
主张,包括: • (1)放松对利率的人为干预,抑制通货膨胀; • (2)将银行转化为社会组织,鼓励民间金融,促进金融业的竞争; • (3)放宽外汇管制,允许汇率适度浮动; • (4)实现政府预算平衡。
• (二)金融深化理论的反思 • 1.金融深化与储蓄 • 2.金融深化与投资 • 3.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
• 1984年,新西兰政府采取了新的市场经济政策。在金融部门中, 政府 取
消了所有利率管制和信贷指令, 允许汇率自由浮动, 采取销售政府公债 的
市场定价和支付方法, 并建立了一套控制货币的新体系。为了推动金 融
机构之间的业务竞争, 政府对新银行的建立采取鼓励态度, 并扩大了允 许
进行外汇交易机构的范围,等等。
• 韩国从80年代初期开始金融改革政策, 其措施主要有: • 1.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进一步取消管制; • 2.放松对新成立金融机构的审批管理; • 3.大部分政府所有的商业银行实现了私有化; • 4.政府取消了优惠贷款利率; • 5.不再提出带有干预性的任何指导性信贷计划; • 6.允许金融机构拓宽服务范围; • 7.自1988年下半年开始, 在存款利率依然受到控制的同时对大部分贷 款利率已全部开放。
• 罗纳德I.麦金农和爱德华S.肖对发展中国家在货币金融方面的特征 概括
如下: • 1.货币化程度低 • 2.货币金融制度呈二元结构 • 3.金融市场落后 • 4.金融体制发展不平衡和效率低下 • 5.政府对金融实行严格管制
二、金融压抑论产品
• 金融变量与金融制度对经济成长和经济发展来说, 并不是中性因素, 它既能起到 促进的作用, 也能起到阻滞的作用。关键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制度选择。在许多发 展中国家,普遍地存在着错误地选择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的现象, 其表现主要是政府 当局对金融活动的强制干预, 人为地压低利率和汇率。这就是所谓的金融压抑。
五、金融自由化与国际性金融危机
• 从80年代开始,在20年的时间内,全世界发生了五次大的金融危机: • 1982年,拉美国家债务危机; • 1994年拉美国家货币危机和资本市场危机; •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 2007年4月美国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海啸。
• 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的主要表现: • 1.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 • 2.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 • 3.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
四、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 据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总结, 主要的教训有以下几点: • 1.以金融自由化为基本内容的改革一定要有稳定的宏观经济背景; • 2.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必须与价格改革或自由定价机制相配合; • 3.金融自由化改革并不是要完全取消政府的直接干预, 而是改变直接干 预的方式; • 4.政府当局在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和价格改革政策时, 必须预先判断出 相对价格变动对不同集团利益的影响, 并出于公平原则和政治均衡要求 的考虑, 适当采用经济补偿手段。
第十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金融理论发展的历史渊源
一、金融与经济关系
1.金融与经济增长无关论 • 代表人物:弗里德曼 • 主要观点:货币只不过是经济运行的润滑剂,促使商品交换更加顺畅和容易, 而对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并不发生实质性的影响。 2.金融促进经济增长论 • 代表人物:凯恩斯、约翰.格利和爱德华.肖等 • 主要观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货币经济的主要特征,通过利率对投资的诱导作 用,货币就能影响国民收入的产出水平。 3.金融从属于经济增长论 • 代表人物:琼.罗宾逊、多恩布什 • 主要观点:经济发展为某种特定形式的金融安排创造了需求,而金融体系只是 对这些需求做出反应,从而否认了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 三次金融危机的共同之处: • (1)危机爆发的国家均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 • (2)这些国家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均很高, 以利于大量吸引外资; • (3)存在不同程度的经常项目赤字; • (4)有大量外资流入, 外资流入方式以银行贷款及其他债权投资为主, 直 接投资数量不大; • (5)均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完全放开经常项目、部分或全部放 开资本项目的货币兑换; • (6)银行资产质量存在较大问题,银行体系承受风险能力脆弱。
• 金融压抑战略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成长有四个负效应:

1.负收入效应

2.负储蓄效应

3.负投资效应

4.负就业效应
三、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
• 麦金农首先提出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 (M/P)D=L(Y, I/Y, d-P﹡)
(M/P)为实际货币需求;Y为收入; I为投资;I/Y为投资占收入的比; d为各类存款利率的加权平均数;P﹡为 预期的未来通货膨胀率; d-P﹡为货币的实际收益率。
的水平,这基本上可以说明两类国家在金融发展上的时代差别。 • (四) 金融相关率是由一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决定的:生产集中程度、财富的分配状况、投资刺激、储蓄倾向及产业活动与家庭经
营活动的分离,等等。 • (五) 即使金融相关率的变动已趋平稳,金融机构发行和拥有的金融资产的比重变化的现象仍会持续存在。 • (六)储蓄及金融资产持有的“机构化”倾向,必然使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向多样化发展。 • (七)现代意义的金融发展都是始于银行体系的建立及法定货币的发行。 • (八)随着经济发展,银行资产占金融机构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将会下降, 其它金融机构的资产占有比重相应会大大提高。 • (九) 国际金融活动在经济发展的某一时期起着关键作用, 这主要取决于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 • (十)国际资金转移的重要形式是资金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流动。 • (十一)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融资成本越低,只有少数情况是例外,那就是发生了通货膨胀。 • (十二)长期看,各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是齐头并进的。但是目前还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论据,说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因果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