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价值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1月于我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246例护理人员作为观察
对象,对所有观察对象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回顾性对比分析实施前后
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总体护理满意度。
结果: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病区舒适、健康宣导、饮食及用药指导、护理水平、护理主动性等评分均较实施前高,总体
护理满意度提高14.6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意义。
结论:护士分层
级管理模式的实施,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提升护理满意度均具有一定的积极效用,
值得大范围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385-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
护理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护理模式比较单一、缺乏科学性,目前,新型护
理模式不断被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属于其中一种,护士是
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最多的医务人员,其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水平,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可合理配备人力资源,有助于对医院形象及护理质量的进
一步提高[1]。
本文为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价值,特进行此
实验,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护士基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1月于我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246例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为女性,最大年龄44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
年龄(31.2±1.6)岁,文化程度:本科生63例,专科生146例,中专生37例,
工作年限:1~5年77例,6~10年93例,10~15年52例,15年以上24例,
职称:主管护师45名,护师95名,护士106名。
1.2 分层级管理模式方法
(1)层级设置:根据护理人员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等,将所有护理人员
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护士、二级护士、三级护士,明确每个级别护理工作的岗位
职责,根据对等关系将病情不同的患者分别分配给对应的护理人员,三级护理人
员主要负责危重患者的护理,一级护理人员主要负责病情较轻及处在恢复期的患者,护理工作需遵循等级对应、职责明确、层层指导的原则,护士长负责工作分配、工作流程的审核及工作质量的监督;(2)培训及考核也按照各层级进行,
护士长负责为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考核制度体系,培训需
要遵照计划进行,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考核包括培训结束后的考
核及绩效考核两个方面,制定激励机制提升护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以提高自身
业务素养,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绩效工资的分配要结合护理工作技术难度系数、
风险大小及护理工作质量等[2]。
1.3 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评分,主要指病区舒适、健康宣教、饮食及用药指导、护理
水平、护理主动性五项评分,共100分,每项平均20分;(2)护理满意度,包
含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与满意之和。
采用发放调查问卷
的方式进行调查[3]。
1.4 数据统计分析
对病区舒适、健康宣教、饮食及用药指导、护理水平、护理主动性评分及护
理满意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使用统计软件Spss18.0,病区舒适、健康宣导、饮
食及用药指导、护理水平、护理主动性评分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护理满意
度为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2.实验结果
2.1 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实施后,病区舒适、健康宣教、饮食及用药指导、护理水平、护理主动性评
分均高于实施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传统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较重、缺少条理性,造成护理工作机
械化,护理人员均以完成护理工作任务为目标,缺少工作热情,服务主动性较差,严重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护理人员自身的发展,随着医学模式的
不断转变,护理模式随之更新换代,新型护理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调配护理
人力资源,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以提升护理质量[4]。
分层级管理模式
主要是通过构建不同层级的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发挥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
价值,护理工作更具连续性、针对性,可保证各项基础护理措施的落实;培训、
考核以分层级的模式进行,可以激发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在
护理工作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5]。
本文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可以看到,
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病区舒适、健康宣导、饮食及用药指导、护理水平、护
理主动性等评分均较实施前高,总体护理满意度提高14.63%,由此可见,护士分
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春玲.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护士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6):204-205.
[2]盛传玲.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8):123-125.
[3]杨翠云.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J].饮食保健,2017,
4(15):194-195.
[4]应秀兰.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7):383-384.
[5]赵丽娜.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7,
25(9):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