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音符在流动中更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符在流动中更美
摘要:
音乐是一门声音与行为结合的活动艺术,与跳动、表演、舞蹈密不可分。
所以,在教学生音乐课时,就应该在以唱为主的情况下,注重引导学生有唱有跳有表演,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在流动的音符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关键词:活动教育唱歌跳动表演舞蹈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首先诉诸于人的听觉。
所以,音乐能直接地、迅速地通过耳朵传达到人的大脑,作用于心灵和精神,唤起感官美的感受。
音乐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的音乐课,它主要是以自身特有的手段——通过高低抑扬有度、缓急轻重有节的音响(即旋律美、节奏美、音色美、和声美),传到学生的耳朵,使之唤起美的感受,引起心灵上的共鸣,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少年儿童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
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
要提升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儿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水平,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儿童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好动,偏向于喜欢活动的形象思维,特别爱好模仿。
所以,音乐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参与唱歌、舞蹈、表演、音乐游戏等音乐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教学生唱,他们更易于接受,易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那么应如何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唱呢?结合自己教学经历,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是要鼓励学生学会动,在动中让他们唱起来。
要从正面鼓励,小孩子最怕的是老师批评。
所以,听话的孩子总是循规蹈矩,老师叫他动才敢动,这在一般的课堂上是比较合适的。
而在音乐课上,就应该鼓励学生动起来(当然不是乱动,在课堂上走来走去扰乱秩序),即要“舞之蹈之”,边唱歌边做动作。
儿童在音乐的感召下是喜欢“脖子扭扭,屁股扭扭”的。
在一次教小学低年级学生唱“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鼻子在哪里?鼻子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的时候,我并没有教给他们半个动作,因为我的手在弹琴,可孩子们却随着音乐边唱边拍拍手,但出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真是不教自会,可爱极了。
可见孩子们天生喜欢随着音乐做动作。
作为音乐老师就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和夸奖,给孩子一个充分体现自我的舞台,让孩子们尽情地表现自己,抒发内心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逐步协助学生协调四肢的动作,使他们的动作是伴着音乐的节奏走的,这样他们的动作更优雅更有美感。
孩子们之所以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源于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儿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难于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抒发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因而他们往往通过音乐与动作来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所以在课堂上让儿童动起来,在做动作中唱歌,他们对音乐更难于忘怀。
二是要引导学生做表演,在表演中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表演是指一边唱歌,一边用简炼的动作把歌曲的思想感情形象地表演出来。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在教学中就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实行律动或表演,以协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
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实行即兴表演。
②根据学生表演基本情况与特点,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
③个别检查。
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创型所吸引,教学中常常会自发地发出热烈的掌声。
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所以更加起劲,课堂气氛由此也达到高潮。
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水平,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大鹿》这首歌曲,从歌曲曲调上看比较平淡,而且音准不容易掌握的“4”多次出现,如果直接教唱,学生不易学会。
根据这种情况,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了歌曲的内容,然后找两个同学分别扮成小兔和大鹿,随着优美的旋律实行表演。
扮演小兔的同学充分表现了兔子为了逃命的那种急切心情,扮演大鹿的同学也表现出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
游戏表演实行的顺利而愉快,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分组表演后,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随后教师在同学们情绪高涨时实行歌词教唱,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首歌。
再如,教律动时,以往总是“教师编,学生做”这种机械式模仿,束缚了学生们的手脚和大脑。
我在教学中打破这个常规,让学生自己听音乐、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想象,把听到的音乐用自己的手、脚做动作去自行发挥、自我表现。
在课堂上,我总是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大胆地去表现自我,这既有利于自信心的树立,也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培养。
有一次,我让学生们给歌曲《小雨沙沙》编排舞蹈动作,全班几十个人编了几十个小舞蹈,即使有的大同小异,有的动作也欠优美,但我还是表扬和鼓励了大家,因为这毕竟是他们的心血,他们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