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古诗问刘十九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古诗问刘十九教案
【篇一:问刘十九教学设计】
《问刘十九》教学设计
吴思亮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白居易及其作品
2、了解白居易“明白如话”的特点
3、了解诗的背景,把握是个主旨,掌握学诗的方法,能创作诗
二、重难点
1、了解白居易“明白如话”的特点
2、通过抓住重点字词、对比等方法赏析诗歌
3、独立创作诗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多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说道唐诗,大家一定很熟悉,你知道哪些唐诗呢?老师先写一个字考考大家。

(板书雪)下雪大家都见过吧!谁来说说和下雪有关的事?(板书火炉)火炉是用来干什么的?(板书酒)时光飞逝,你已经不是现在的你了,你是三十年后的你,并且还是个男人,那么算算今年你多少岁呢?能不能把
老师黑板上写的雪、火炉、酒联系起来说说。

二、读古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白居易的诗。

(出示课件)
1、齐读古诗两次
2、点两名同学读古诗
三、猜诗意
我们即没预习,又没有任何资料书,看来只有一种那个方法,那就是猜。

(板书猜)
3、同学们琢磨琢磨,这首诗到底写的是什么意思呢?一边琢磨一边和老师黑板上写的雪、火炉、酒联系起来,看有没有新发现?
4、老师要求从每句诗中只准取一个字,第一句取个字叫“酒”,
第二句取个字叫“火”,第三句取个字叫“雪”,第四句取个字叫“饮”,这首诗其实就写了这四个字。

5、第一句告诉我们这里有什么?(学生答酒)怎样的酒?(绿蚁
新醅酒)这句比较难读懂是因为里面有个字我们不明白,哪个字?(醅)醅就是还没有过滤的酒,古代人喜欢在自己家里酿酒,酒刚
酿出来没过滤时,发酵后的酒糟和气泡浮在酒面上就像什么?(绿蚁)这酒新不新鲜?(新鲜)第二句告诉我们这里有什么?(火炉)怎样的火炉?(红泥小火炉)为什么是红泥?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火炉很旺)第三句告诉我们什么?(天要下雪了)下雪了没?(没)你怎么知道呢?(欲)最后一句怎么理解?(能不能过来喝
一杯)看来是诗人对朋友发的
一种邀请,对吗?(是)
6、诗人邀请朋友来喝酒都准备了些什么呢?(学生读一、二句诗)再看看外面的天气(学生读第三句诗)最后问你(学生读第四句诗)
7、老师出示诗题,学生齐读,题目是什么意思呢?(问刘十九来
不来喝酒)为什么这个人叫刘十九呢?你怎么看?老师介绍刘十九名字的来历。

谁要请刘十九喝酒呢?(板书白居易)老师介绍白居易
的资料背景。

老师再送你一个字(板书品)
四、品诗情
1、从这首诗短短二十个字里,你体会到白居易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热情,平易近人,正直)
2、老师这里还有个小发现(板书“狡猾”)注意这个狡猾上是打了引
号的,说明白居易不是心思不好,而是点小滑头、小聪明,从哪里
可以看出他有点小聪明呢?
3、这是一封邀请函对吧!那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能饮一杯无?”干
嘛还要介绍我这里有美酒啊!还有热气腾腾的小火炉啊!作者这是
在干嘛呢?(吸引诱惑)有个词比诱惑还给力(板书勾引)
4、我是刘十九,你是白居易,请你用自己写的这首诗来勾引我,看
能不能打动我?(点2至3名学生读齐读)
五、比诗境
1、同样是饮酒,白居易是幸福的,他不仅有美酒佳肴,还有朋友作伴,但另一位大诗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

(出示课件)
2、学生齐读,什么是独酌?(一个人喝酒)这首诗几个人在喝酒?(李白月亮影子)实际上几个人在喝酒?(一个)整首诗表达了诗
人一个人喝酒时的那种?(孤独寂寞)
3、我们再来读一读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出示课件)齐读,强调“榼”“簟”的读音与字意。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请朋友来聊天)诗
人准备了些什么?(酒凉席)这首诗跟刚才的问刘十九有什么相同
和不同之处?(都有酒都是邀请函季节不同准备的东西不同诗句
的顺序不同)
4、同样是饮酒,白居易是如此幸福而李白却是如此孤独,心情截然
不同,我们刚才是拿两首诗在作(比较老师板书比)
5、出示诗题,齐读,为什么这里是招东邻,招是什么意思?(招呼)为什么不用请或邀呢?(比较熟悉亲切)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古诗还学会了自学古诗的方法,今后的学习中
我们要学会灵活运用好吗?(好)
七、课堂作业
背诵古诗
【篇二:问刘十九教学设计简案】
《问刘十九》教学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大体理解故事的意思,在想象中丰富对古诗
意境的感受,能背诵古诗。

2.认识中国友情文化中的邀请诗、相聚诗、送别诗,了解白居易的
闲适诗和讽喻诗,认识白居易。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培养热爱
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学习“品诗识人”的学习方法。

4.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白居易的故事和资料,了解白居易。

也可以扩大范围,
了解唐朝著名诗人的故事和资料,了解古代社会的书生生活。

教师:了解中国古代的诗文化、酒文化、农耕社会的酿酒文化。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大体理解故事,在美好的想象中朗读背诵古诗。

(一)该环节从读名言了解中国人重朋友之特点进入
出示一些名言——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汉乐府》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付玄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子夏”
不仅如此,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们更将这种友情引入诗中进行抒写,
比如刚刚学过的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把这种朋友间的
深情厚谊写了出来,
谁来背一下。

谁还能背诵其他的表达友情的古诗。

(大家积累的可真不少)。

(随学生背诵及时总结板书:送别诗相聚诗)
其实,唐诗中表达这种深厚友情的不仅有送别诗,有相聚诗,诗人
们更是用诗写请帖邀人相聚,写这类诗的翘楚是唐朝三大诗人之一
的白居易,他曾写过一首让所有读书人都羡慕不已、自叹不如的诗,叫做《问刘十九》。

(板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

(二)进入本课学习
(一)读正确。

(练习读、指名读——正音“无mo”,这个字我们今
天是第一次在古诗词中见,以后随我们阅读量越来越大,就会经常
在古诗词中见到他,他在表示询问的意思时,在古诗词中一般读作“mo”。


(二)读节奏。

怎样才能读出节奏?那就要初步了解这首诗的意思。

以学生汇报课外借助网络和字典等工具初步学习古诗的形式进行,
教师的任务是帮学生浅显讲解中国古代的酒文化,包括酿酒文化和
饮酒文化。

教师依据学生的交流适时插入该知识:中国是个讲究礼仪的社会,
酒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悠久,据说第一个酿美酒的人是帝女
精卫,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就开始酿制美酒。

酒在中国古代社会中
占据着重要地位,人们过大小节令、婚庆喜事要饮酒,朋友相聚要
饮酒,读书人吟诗作词要饮酒。

人们说,“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情,无酒不成庆,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诚”。

因此,中国
古代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己酿酒,而白居易家酿的酒更是醇厚浓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在读书人的圈子里非常有名。

(三)读韵味。

当刘十九看见白居易邀请他去饮酒的请帖后会有什么表现呢?
让学生一边读古诗一边在头脑中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觉得这个
画面怎样?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白居易?
是啊,古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唐人绝句精华》:(出示)读此诗,
知白居易之好客,有酒则呼友同饮。

让我们带着对白居易的欣赏朗读这首诗。

练习背诵古诗。

和学生一起总结学习该古诗的方法。

小结:这么美的诗就用这么浅白的语言写出来,这就是白居易诗的
特点——浅白如话(板书)。

引出简介中对白居易诗歌的介绍,这
样的语言特点使每一个老百姓都读得懂,因此(出示)后人这样评
价这首诗,“《唐诗三百首》:信手拈来,都成妙谛,诗家三昧,如是
如是。

《唐诗评注读本》:用土语不见俗,乃是点铁成金手段。


知道古人如此崇拜这首诗,你对白居易这首诗有了什么新认识?
那就让我们再看他少年时代十六岁时写的一首诗吧——
课件逐行出示白居易的另一首诗《赋得古草原送别》,让学生在初
见惊讶而后不由自主随读随背的兴奋中,看到他们不熟悉的后四句,让学生利用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理解整首诗,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
白居易。

让我们读出白居易在诗中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

(小结:邀请诗、聚诗、送别诗这种中国古代读书人特有的友情文化,引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小结:古人们是这样重视友情,从少年到老年对朋友热情似火,这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

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更应该将这种
热情好客传承下去。

就让我们再次诵读这首美丽的《问刘十九》,
先将这份热情记忆在我们的头脑
中,然后渗透到我们的血液中,让这份美丽的情感刻在我们的印象里。

再齐背《问刘十九》
总结,以上这两首诗是白居易闲适诗的代表作。

(三)拓诗再识白居易。

再回到文中的白居易资料,让学生初步说说他们眼中的白居易。


学生汇报出示,出示最能代表白居易讽喻诗特色的两首诗《轻肥》《卖炭翁》(出示注解),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说一说自
己的学习成果,(出示提示:可以背诵自己喜欢的某段诗,可以说
一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以画一画自己读过此诗后脑海中的画
面,可以说说自己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白居易)丰富对白居易的了解,你又透过这首诗看到一个怎样的白居易。

(四)深化认识白居易。

出示古今中外人民对白居易的评价,进一步了解白居易在中国历史
上的地位,深化对白居易的认识。

引:白居易一生作了大量关注百姓生活,同情百姓遭遇的诗作,可
以说他就是古代为老百姓发生的好官,所以,他曾任杭州刺史的西
湖上的一道堤岸被称为白堤(出图),人们在他的出生地河南修建
了白园,让他在这儿安息。

又因为他在创作诗歌时追求每句诗都要
浅显易懂,所以后人在诗歌作品评价上也给予他高度评价,称他为“诗魔”和“诗王”,称他是唐朝三大诗人之一,与诗仙李白、诗圣杜
甫齐名。

让我们看看在他去世后,从皇帝到同行读书人,从国内到
国外对他的高度评价。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
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
思卿一怆然。

——唐宣宗
并州未是风流域,五百年中一乐天。

——元好问
实具经世之才。

——乾隆皇帝
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你是日本文化的恩人,你是日本举国敬仰
的文学家,你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

——日本
读到这么多人对白居易的评价,你想说些什么?
总结: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诗歌文化的历史,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
《问刘十九》这首诗认识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白居易,这种
学诗法就叫“品诗识人”。

(板书:品诗识人)
板书设计:
送别诗
相聚诗问刘十九邀请诗
浅白如话
品诗识人
【篇三:幼儿古诗,唐诗,简单明了,朗朗上口九】
幼儿古诗,唐诗,简单明了,朗朗上口九
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
欲穷千里目,
2、《风》
解落三秋叶,
过江千尺浪,
3、《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夜来风雨声,
4、《鹿柴》
空山不见人,
返景入深林,
5、《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黄河入海流。

更上一层楼。

李峤能开二月花。

入竹万竿斜。

孟浩然处处闻啼鸟。

花落知多少?王维但闻人语响。

复照青苔上。

李白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古郎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7、《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9、《塞下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0、《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池上》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2、《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3、悯农二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4、《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5、《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6、《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7、《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18、《所见》
牧童骑黄牛,
意欲捕鸣蝉,
19、《杂诗》
君自故乡来,
来日绮窗前,
20、《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
却下水晶帘,
21、《新嫁娘》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