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与道路交通系统的衔接问题及应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刊"
./电1%A'B通9:的衔樓问麵='対措施
崔诚靓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200125,上海〃工程师)
摘要有轨电车是具有道路交通和轨道交通双重特性的集合体,在大部分情况下与道路共同敷设,这也带来了从设计、施工很多方面的问题#了有轨电车在“点”、“线”、“面”三个层次上对道路交通系统的,提出了加快有轨电车设计标准的制定、加强有轨电车全周期管理、利息现有轨电车智能交通系统等应对措T#从规划设计层面对有轨电车如何与步行系统、非机动车系统、机动车系统进行衔接展开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有轨电车;道路交通系统;换乘衔接;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U482.1.09
DOI:10.16037/j.1007—869x.2020.S1.015
Connectiun Problems between Tramcar and Road Transpoitatiun Systrm and Countrr-measures
CUI Chengliang
Ab,tract Taamcaaisacombination ofaoad taa f icand aail taanspoatation,and in mostcases,taack and aoad aaelaid to-gethea,which baingsmany paoblemsin design,constauction and opeaation.Thaough summaaieing the contaadictions between taamcaaand aoad taa f icsystem faom thaeelevelsof point,line and suaface,co a esponding counteameasuaesaae paoposed to speed up thefoamulation oftaamcaadesign stand-aads,staengthen thetaamcaalifeciaclemanagementand usein-foamation to aealieetheinte l igenttaamcaataanspoatation sys-tem.Fina l y,theconnectionsbetween taamcaawith pedestaian system,non-motoavehiclesystem and motoavehiclesystem aaeanalyeed.
Keyword,tramcar;road transpoeation;transfer and connection;planning and desion
Authors,addre,,ShanghaiUaban Consta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ite(Group)Co.,Ltd.,200125,Shanghai,China
近年来,有轨电车以其较快的速度、较大的容量、良好的舒适性、景观性与的、较强的经济性等,在国内城市的公共交通中普及起来。
国内先后有10余个城市建起了有轨电车示范线,另外还有很多城市开展了有轨电车的线网规划工作(在有轨电车的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有轨电车的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这其中,有轨电车系统与既有道路交通系统的衔接问题最为突出(文献[1]在对国内相关规范进,有轨电车的规范匮乏,且有规范对竖向设计、交设计、交通线等详细的论述。
文献[2]以成都市新津县的有轨电车规划为例,指出其对沿线道路布置形式、道路交通、与公共交通换乘网接等方面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文献[3]以上海市有轨电车线路的建设实践为例,有轨电车场站开发难,缺的上位规划及相关规范,在对既有道路进行改建设计时遇到留红线、路通能力等问题。
本文从分析有轨电车对道路交通系统在“点、线、面”三个层次上带来的影响,总结出有轨电车与路交通系接存在的问题,并从规划设计层面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1有轨电车对道路交通系统的影响
1.1“点”上的影响
有轨电车是具有道路交通和轨道交通双重特性的集合体,其在情况下与道路共同敷设,较架、的敷设形式。
可
对道路系统带来影响,其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有轨电车的路权、敷设形式布置。
有轨电车的路权专用程度可以划分为独立路权、优先路权和混合路权3种。
有轨电车的横布轨的车道位置,一般分为路中布置、路侧布置、双向侧布置3种。
有轨电车的敷设形式一般为架、下及3种,其中
-67-
2020年
国内的有轨电车线路大多敷设方式。
在敷设有轨电车线路,对路交通系统的影响最大,本文讨论的重点。
有轨电车在点上对道路交通系统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车站、道路交以及地块上。
在进行有轨电车车站设计时,经遇到红线预留不的问题,从而影响到道路的布置,甚至可能影响到建筑,需要对其进(有轨电车车站上下客相对集中,的交通难点,也可能会影响到道路系统其他车的正常
国内有轨电车系统在道路交普遍I 优先路权的形式,即在交设置信号优先、有轨电车具有一定的优先通过权利。
这对路交
其他方向车辆的通造成程度的影响。
即使在优先路权下,有轨电车车辆的车身较长,通路交对车辆造成影响。
有轨电车布形式对路交的影响1。
表1有轨电车不同横断面布置对道路交通的
影响及优化措施
布置形式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及优化措施
路中布置对车辆的影响较大;交的^能-可在临近交叉口设置远引掉头车道,服务左转车辆
路侧布置对车辆的影响较大;交的通行能力降低;
路、增加右转车道等方式服务右转车辆
交叉口渠化困难;道路双向车道数不平衡;邻近道双向同侧路受阻严重;缩间,绿化设施等布式,对线的影响。
应慎重选用此布:
式,建议在实施前进行交通影响评估
为对有轨电车的干扰,有轨电车线路沿线的建进的策略,合并多个、设头处、增加信控制等,从而增加线地块车辆的绕行离和等待时间。
一般需通过调路交通、改块的位置、组织单向交通,甚至
适当的工程,才能此干扰。
国内'有轨电车线路在规划、设计的调研,严重影响线居民的工活,从而导致有轨电车的口碑受到了较大影响。
1.2“线”上的影响
有轨电车“线”上的影响是指其对所敷设的市
路及交通系带来的影响。
敷设在有道路上新建道路上,有轨电车线路与道路在线形、纵及交竖向设计、设计乃至路基、路的设计上都有着较大的。
此,有轨电车线路的相关设计还受到车辆选型、供电制式、设计等的影响。
前国内与有轨电车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相对缺乏,有的上海规范DG/TJ08-2213—2016《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在多关键上尚缺详细的论述。
很多有轨电车线路在设计接参照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和CJJ193—2012*城市道路道路路线设计规范》执,这使有轨电车在使用寿命上大打折扣,在营、养
问题频出,甚至影响到的运营。
有轨电车对道路交通系统的影响包括对公交系统、车、系及接驳交通的影响。
有轨电车一般定位为城市的中系统,发着骨干公交的(有轨电车的开通伴随着常规道路公交线路的调及路的改造,影响到车辆的通行能力;此外,有轨电车还需要有的接驳系统,包括接士、出租车停靠站点、共享单车以及通道等。
1.3“面”的影响
有轨电车“面”上的影响其对
、城市空间以及道路网络体系及公共交通网体系所带来的影响。
从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在城市的老城区内建设有轨电车系伴随着城市更新,以有轨电车站点建设来带的改造,通有轨电车线路将城市中心的重点区联起来。
而交通可达性的改变,在一定程上会重塑城市的空间。
在城市的新区建设有轨电车系统,可以起到引导城市发展的(国丹麦哥本哈根市“城市”的形成过程中,有轨电车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国内市的高新区、沈市的浑南新区,通有轨电车的建设来促进其新城的开发。
有轨电车在规划时要在通盘考虑城市的道路网络体系和公交体系的上确定有轨电车的功能定位及具体线位。
为流、充发挥经济效,有轨电车选城市重要走廊布设,并且对红线有较高要求,及到社会与公共交通的问题。
有轨电车作为一种中运能交通,在大城市的新
-68-
中小城市起到骨干公交的,在城市的局内起到重要的交通补充;在景区等殊可作为光线路。
这些功能都与其在公交网络体系中的定位有关。
有轨电车与能轨道交通,以及常规道路公交、共享单车的结合,会扩有轨电车“面”上的辐能力,对有的道路公交、能轨道交通的客流带来影响,因此应统筹层次公交体系的,以公交体系的化。
2有轨电车与道路交通衔接的应对策略
2.1加快有轨电车规划设计标准的制定
有轨电车在规划设计相关的国家、行业、2O其中单独针对有轨电车规划、设计的国家级的标准规范白,很多设计院是在综合铁路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对有轨电车系统进行设计的。
即使在已有的规范中,对交竖向设计、系间及.过街需求、交通安全管理设施等详细的论述,且的有轨电车设计(
表2现行现代有轨电车规划设计相关的规范
标准类型编号名称
国家标准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
行业标准
CJ/T417—2012
JTT1091—2016
《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
通用技术条件》
《有轨电车试运营基本条件》
C J193—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地方标准DG jTJ08-2213—2016《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
有轨电车的规范体系涉及到车辆、道路与轨道等,相关专业多,协调难;加上近年来有轨电车的技术更新与升级,使其规范的编制难:为增加。
为规范有轨电车系统的发展,促进市场繁,当前首先要加快其体系的构建。
2.2加强有轨电车的全寿命周期
全寿命周期管在设计应到品寿命历程的所有,包括、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甚至,寿命历程中所有的相关因素在产品设计到综合规划和优化的一种设计(
有轨电车作为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的集合体,其设计进轨路设计,在设计及到多个专业,尤其在旧路改造时要综合考
市路及管线条件,在工要尽对路交通的影响。
在期的运营和养,因有轨电车的地基与道路的沉,的养护要协调。
很多中小城市,财,在有轨电车的运营期间着较大的经济压,城市在修建完有轨电车示范线之,期建设计划的主要原因之一。
前有关有轨电车的法规体系成熟,可经验有限。
为此,有轨电车在设计应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进,经济与,这样才能有轨电车的可持续发展。
2.3用化技术实现有轨电车智能交通
有轨电车智能交通系及到轨道交通的智能交通系统,及到道路的智能交通系统。
其中:与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有关的子系统包括通信系、信系统、调系统等;与道路的智能交通系统有关的主要是列车定位系统、售检票系统、道路交控制系统等。
有轨电车在受到干扰的可能性较大,行车较为困难,应充信息化技术来其智能化,以有轨电车的正序、提车率、列车全、交通事的发生,使之成为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一环(
3从规划设计层面增强有轨电车与道路交通系统的衔接
有轨电车线路的影响范为点、线、面三个层次,但与其他交通系接的关键在于点,即有轨电车站点。
一般地,与有轨电车衔接的交通系统交通方式可以划分为系统、非车系统、车系统三类。
3.1有轨电车行系统的衔
以有轨电车站点为圆心、半径为400-800m范内系统设计最关键的(对本轨道交通接式的调查,接式的平超过60%,在城市中心区的甚至: 90%⑷。
在进行有轨电车与系接的规划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有轨电车沿线地块的性质及已有建的,控制通位及,综合
离、限制条件、经济等因素,对中连廊、地下连通道、地面斑马线等方式进行比选。
国内在 轨道交通建设中,普遍工程措施与建筑直接连通,留与未开发地块的
-69-
2020年
连接通道。
如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的陆家嘴站,通中连廊与主要建筑进行连接,与上海中心直接通下通道连接,这样的衔接方式值得有轨电车站点设计(
3.2有轨电车动车系统的衔
与有轨电车接驳的非机动车系统主要包括个自行车、公共自行车(含共享单车)、电车等。
近来共享单车、共享电车的,极非车的接例。
2018上海市杨22个轨道交通站点的客流调查结果,共享单车与轨道交通接驳的比例达到21.9%,交通与轨道交通接驳的则从2014年的68%
到2018的39%,共享单车已经成为重要的接驳式之一⑸(
在进行有轨电车与非车系接的规划设计时,要充非车的停车需求,预留的非车停车。
可以 场地(场、绿、商场等)建设双层甚至地下的非机车停车位,还可以采有智能化手段(如电子围栏)来规范非车的停车。
3.3有轨电车动车系统的衔
与有轨电车接驳的车系统包括出租车(含网约车)、车、常规路公交汽(电)车等。
3.3.1与出租车(含网约车)的换乘
的出租车招的模式,等待时间长,接率低。
网车的使租车的使:例增加,候车间可控,且接率更高。
要综合有轨电车站点的客流需求,在流较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商业,应设租车的蓄车,合其交通流线,短途出租的插制,以短途车难的问题。
对
流较小的站点,可合道路红线和站台形式,设车区,方便租车停靠。
3.3.2与社会车辆的停车换乘系统
随着国内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将
车到轨交通站点近停车,轨交通上班的“停车+换乘”(P+R)模式发展起来。
种模式在城郊结合部、城市新开发区、有轨电车线的站、有停车场的站点越来越普遍。
应合需求调查与预测,通建停车场采奖励率等,鼓励建筑建设停车场,以停车位网上的模式,可更有轨电车与社会车辆的换乘。
3.3.3与其他道路公交的换乘
与有轨电车的公交既包括城市的路汽(电)车公交,也包括专门为有轨电车新规划设立的接路公交。
在有轨电车规划应明确有轨电车与其他道路公交的定位,从而构建层次、能的公交网络体系。
目前国内只有沈阳市浑南新区的有轨电车为网络化运营,很多城市建了1~2条有轨电车的示范线,相关的研究较少,经性。
在站点上,应尽路公交站点与有轨电车站点的离。
可通过专有的连接通道接连接道路公交站点和有轨电车站点,此要辅以、简洁的系统。
在实际的运营管理中,很多城市因道路公交与有轨电车的运营主体一,从而涉及到纠纷,间共享、统一调度。
因而,有轨电车与道路公交的衔接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
可设立工作专班来协调的,或一由一家公司全权负责道路公交和有轨电车的运营,以有营的调整优化。
4结语
前我国正轨道交通大发展时期,有轨电车作为轨道交通的一个重要,越来越受到青睐。
相美城市所经历的有轨电车大建设、到代有轨电车的复兴,国内的有轨电车建设和发展级,有多问题需要研究。
这其中以有轨电车与道路交通系统衔接问题最为突出,仍有待进行更、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丽君,丁强.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在现代有轨电车项目中的适用性探讨]J].都市快轨交通,2019(5)%151.
[2]周上钦.现代有轨电车与城市道路交通的衔接模式探究[J] •
西部交通科技,2016(12)%89.
[3]徐军.上海代有轨电车规划建设相关情况及建设中碰
到的问题[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6(4)%12.
[4]何玉文.TOD模式下现代有轨电车与公交接驳方式研究[J] •
铁道勘测与设计,2015(1):81.
[5]任逸帆,李开国.共享单车对轨道接驳交通的影响分析[J] •
交通与港航,2018(5)%60.
(收稿日期:2020-03-31)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