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7卷 第6期 广 东 蚕 业 V ol.57,No.06 2023年6月 GUANGDONG CANYE
June . 2023
·8·
DOI :10.3969/j .issn .2095-1205.2023.06.03
乡村振兴背景下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探究
赵雪莉 程 万
(陕西省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心 陕西汉中 724300)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多措并举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
措之一。

文章以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为例,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蚕桑产业的现实价值,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概况,提出了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加快产业布局、加大产业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以及加强农业技术服务等对策建议,以期助力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蚕桑产业;发展;略阳县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205(2023)06-08-03
蚕桑产业不仅是我国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21世纪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民生产业[1]。

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能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诸多益处,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新亮点。

略阳县位于嘉陵江上游、汉江北源,秦岭南麓西段,地处陕甘川毗邻地带,素有秦蜀要冲、陕甘纽带之称。

略阳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东、南与陕西勉县、宁强县接壤,西、北与甘肃省康县、成县、徽县接壤。

宝成铁路纵贯南北,309省道和十(堰)天(水)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是汉中的西大门和陕甘川三省重要的物资集散地[2]。

略阳县年平均气温为13.2 ℃,年平均降水量为860 mm ,属于北亚热带北缘山地暖温带温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为略阳县发展蚕桑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近年来,略阳县政府多措并举,积极引导当地蚕桑产业壮大发展,现已成为略阳县传统优势产业。

然而,现阶段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些许不足之处,制约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

为此,文章从实际出发,提出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加快产业布局、加大产业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以及加强农业技术服务等对策,以期解决其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而推动略阳县乡村振兴进程。

1
发展蚕桑产业的现实价值
1.1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蚕桑产业主要是利用蚕桑的生物特性,结合相应的生产技术和要素,利用劳动力来获得蚕丝,之后将蚕丝进行转化,形成丝绸和其他丝织品产业。

蚕桑产
作者简介:赵雪莉(1981— ),女,汉族,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蚕桑技术推广。

业主要涉及的领域包含工业、农业以及贸易业,各行业之间紧密联系,加速形成规模化蚕桑产业体系。

蚕桑产业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还能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现已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力点。

1.2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蚕桑产业可以促使以家庭经营为主的传统蚕桑养殖模式发生转变,有效整合零散、闲置的资源,推动农村地区蚕桑产业实现集约化发展。

重点培育蚕桑产业,促使其发展为农村家庭的主业,加强分散养殖户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相关企业等社会资本的联系,通过成立专业化蚕桑产业基地,提高农村地区蚕桑产业发展成效,推动蚕桑产业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运营与管理,有效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2
蚕桑产业发展概况
2.1 创新经营模式,强化经营主体
近年来,略阳县立足于蚕桑资源优势,明确蚕桑产业化经营思路,实施“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覆盖全县17个镇办65个村,目前已成为当地助力农民提高经济收入水平、实现长期收益的乡村致富产业[3]。

同时,略阳县政府持续强化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出超20家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充实蚕桑产业经营队伍。

2.2 完善蚕桑产业基础设施
略阳县为提高当地蚕桑产业发展,采取多措施完
·9·
善当地蚕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是强化蚕桑基地建设,略阳县组织调运桑苗739万株,栽桑1.6万亩,其中包含了1万亩密植桑园,6千亩地坎桑;还积极培育打造徐家坪镇、黑河镇共2个蚕桑示范基地,培育5千亩丰产桑园。

其次是完善养蚕设施,截至2023年6月,略阳县已建成小蚕共育室500 m 2
、省力化养蚕大棚1.4万m 2
、蚕种智能催青室230 m 2,已养殖春蚕510张,预计产值102万元。

现如今,略阳县已建成1个集产、学、研于一体的蚕桑产业示范园,累计注册“荣伟祥”“羌桑”“羌红”等10个商标,实现蚕桑年综合产值超800万元。

同时,略阳县通过带动农民种植桑树、养蚕,目前共计带动了17个镇(街)超2 000户(其中包含500多户脱贫户)加入蚕桑产业发展,每户均增收超1 000元[4]。

3
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3.1 缺乏明确的产业规划
制定专项产业规划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紧抓发展机遇,找准产业定位,明确产业发展逻辑,为产业长期发展提供蓝图。

近年来,虽然略阳县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发展,加快了蚕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但目前尚未制定出专项蚕桑产业规划,仅是将蚕桑产业发展纳入每年度略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成为县域年度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导致蚕桑产业发展规划较为笼统,不够明确,难以为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具体性的指导,未能形成规模化的蚕桑产业布局,不利于进一步优化蚕桑产业结构,制约着略阳县蚕桑产业的发展。

3.2 蚕桑产业宣传不到位
现阶段,略阳县注册了“荣伟祥”“羌桑”“羌红”等10个品牌商标,以期通过发挥品牌效应,助力蚕桑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然而,成立商标品牌之后,略阳县政府却尚未对这些商标品牌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对外宣传,其品牌知名度仍有待提高。

因此,为提高蚕桑产业经济效益,提高略阳县蚕桑制品的知名度,全面提高当地蚕桑产业发展水平,略阳县政府需采取针对性策略,采取多元化措施,加大对蚕桑产业的宣传力度。

3.3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支持
近几年,略阳县大力修建蚕桑产业园、蚕种智能催青室以及蚕桑示范基地等,提高了蚕桑产业的基础设施环境。

然而,配备了完善的蚕桑产业基础设施,
还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加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基础设施的功能。

其中,蚕桑产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最为重要。

据实地调研可知,近年来虽然略阳县政府针对蚕桑产业发展组织了蚕桑技术培训班等培训,但未形成规模化培训,再加上政府未能定期组织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农技人员下乡为农民开展蚕桑产业技术培训,帮助其掌握挖栽植穴、桑苗修剪栽种、施基肥等栽培技术,以及养蚕缫丝等养蚕技术,导致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政府有关部门应予以重视,切实安排技术人员到农村地区为农民开展相应的技术服务。

4
发展蚕桑产业的对策建议
4.1 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加快产业布局
蚕桑产业是略阳县农业的重要产业。

首先,略阳县政府需保持对蚕桑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根据产业发展现状,确立未来略阳县蚕桑产业的发展定位与目标,明确产业发展思路,根据不同情况编制出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在略阳县种植桑树、养殖蚕、蚕桑产品销售、产业运营管理等方面发挥指导性作用,推动蚕桑产业发展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可根据以下五个步骤进行编制:一是明确蚕桑产业链发展需求,考察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现状,以及现有园区实际情况制定发展策略;二是明确蚕桑产业技术与创新突破路线;三是确定蚕桑产业招商策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四是确定产品多元化需求特征,根据不同需求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五是确定蚕桑产业培育时序,根据产业阶段新特征与发展阶段需求,合理设定发展目标,引导蚕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另外,加快县域蚕桑产业布局。

略阳县政府有关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蚕桑产业发展投入更多财政资金,集中力量进一步完善蚕桑产业配套设施建设。

例如,合理规划建立蚕桑示范基地、桑苗培育基地等;还可立足于略阳县发展蚕桑产业村落的分布情况,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打造一批特色蚕桑专业村,加速县域蚕桑产业布局,推进当地蚕桑产业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

4.2 加大产业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
第一,拓展宣传渠道。

略阳县政府可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蚕桑产业宣传工作。

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微博、淘宝等多元化自媒体平台开设IP 账号,撰写与产业品牌形象相关的文章投放至线上平台。

同时,略阳县还可以
·10·
积极引导蚕桑企业拍摄与蚕桑产业相关的短视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播放,以此吸引受众的关注,还有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强品牌建设。

第二,打造个性化IP 形象。

通过创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挖掘略阳县当地种桑、养蚕的传统文化,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文化底蕴的品牌故事与内容。

同时,还可以积极授权品牌IP ,助力企业生产出更多种类的蚕桑制品,积极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加大IP 宣传力度,提高略阳县蚕桑产品及品牌的知名度。

4.3 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提高服务可及性
为促进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强化农业技术服务,略阳县政府有关部门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充分发挥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工作站、县级科技特派员、农技服务体系的作用,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第二,对接高校,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的联系,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教师到农村地区为农民开展蚕桑产业相关知识及技术培训。

第三,略阳县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每年度、季度、月份划分,定期组织略阳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农技人员到农村地区为农民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

例如,指导农民采取绿色环保方式种桑、养蚕,提高蚕桑产业经营管理水平,在田间地头为农民开展一对一现场技术帮扶行动,及时在种桑、养蚕、缫丝等方面为农民答疑解惑,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切实提高农业技术服务可及性。

第四,强化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为主,加强地方与国家科技特派团对接,构建“一对一”“一对多”帮扶机制,培育“田秀才”“土专家”,造就更多的乡土人才,努力在2023年按照计划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 800人次以上,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超100人[5]。

5
结语
作为略阳县传统优势产业,蚕桑产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径,有效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加速了当地乡村振兴进程。

然而,在略阳县蚕桑产业实际发展中存在着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亟待政府、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发力,从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加快产业布局、加大产业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以及加强农业技术服务等方面入手,促进略阳县蚕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张等宝.祥云县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广东蚕业,2023,57(3):8-10.
[2]略阳县人民政府.略阳概况[EB /OL ].(2023-01-13)[2023-06-29].http ://www .lueyang .gov .cn /lyxzf /zjly /ly gk /common _new _nr .shtml .
[3]略阳县人民政府.略阳县铺就蚕桑产业发展致富路[EB /OL ].(2022-06-09)[2023-06-29].http ://www .lueya ng .gov .cn /lyxzf /lyzwgk /zfwj /zwxx /202206/a 10265200c 7e 4a 78ace 9033332afdaa 5.shtml .
[4]略阳县人民政府.略阳县“三强化”铺就蚕桑产业发展致富路[EB /OL ].(2023-06-29)[2023-06-30].http ://www .lueyang .gov .cn /lyxzf /lyzwgk /zfwj /zwxx /202306/1a 1dc 302bad 940eaa 7ff 1ad 21027665d .shtml .
[5]略阳县农业农村局.略农发〔2023〕12号关于印发《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方案》的通知[EB /OL ].(2023-02-15)[2023-06-29].http ://www .lueyang .g ov .cn /lyxzf /lyzwgk /zfwj /xzfbmwj /202302/598cd 96dda 53475793521ce 3385a 4dc 4.shtm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