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亳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亳州二中2017级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周易》是中华文化在轴心期的一部光辉杰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在当今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易》认为,天地万物是以太极为本原的、秩序谨严的有机整体。
此即《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蕴含的太极整体观。
《易传.序卦》则在此基础上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更加详尽、气势恢宏的宇宙图景。
《易经》六十四卦便是对这个宇宙图景模拟所得的一套严整的象数符号系统。
这些是对中华文化之天人合一主流思想的独特表达。
由于宇宙万物是一个井然有序的有机整体,人作为宇宙万物中的一个成员,当然是宇宙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人在与自然相处时,应摈弃那种让人类走了很长弯路,只顾局部、短期利益的鼠目寸光式的行为方式,进而建立起一种从整体出发、顾全大局、高瞻远瞩的现代行为方式。
而这也是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核心理念。
在太极整体观的基础上,《周易》进一步指出,天地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生生不息、变化日新的。
此之谓《周易》的生生不息观,即《易传》的“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和“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所显示的发展观。
这告诉我们,由于宇宙是一个富有日新、无限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因此,当今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全球问题也是宇宙发展过程中的、前进中的问题,我们不必惊慌失措,悲观绝望。
当然,我们反对对人类前途的一切悲观论调,绝不意味着人类可以盲目乐观、麻痹大意;恰恰相反,人类应该迅速警醒,从容应战,精诚合作,以顺利渡过难关。
《易传》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
其中的“天地”不应只狭隘地理解为蓝天、大地,而应看作代表宇宙
间所有对立统一的两个事物,如天人、男女、上下、泰否、身心、内外等,《易传》以“阴阳”统称之。
这就是说,如果阴阳两方面处于相互交感融洽的状态,则彼此都能亨通兴盛;反之,如果阴阳双方处于相互封闭隔绝的状态,则彼此都将走向衰败。
此为阴阳交泰观。
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严峻的全球问题,实质上便是天人之间长期紧张对立的后果,是人把大自然当作可以任意宰割的沉默羔羊而一味征服索取、大自然对人的无知妄为“忍无可忍”而进行“报复”的必然结局,是传统发展观以物为中心、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诚如美国环境伦理学家巴里.康芒纳所说:“新技术是一个经济上的胜利——但它也是一个生态学上的失败。
”
《易经》曰:“‘节’,亨;苦节,不可贞。
”意思是说,保有节度则会万事亨通,若以节制为苦,则诸事不利,不必占问。
《易传》进一步阐发说,以谈笑自若的大将风度履险蹈危,以随时使自己居于恰当位置的自觉意识保持节度,以居中守正的刚健气魄创造亨通;大自然正是因为保有节度才使四季得以形成并各有成就;人类也应随时使自己保持节度并形成严格制度,这样才不会伤财害民。
此之谓《周易》的节以制度观。
大自然的负荷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因此,中华文化一贯主张,知足者富,知足常乐。
为了使人类达到更高的生存质量,为了使人类能有更理想的生存环境,人类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时刻告诫自己注意节制。
(摘编自赵建功《〈周易〉的生态伦理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易》认为人对待自然不应只顾及局部、短期利益,而应顾全大局和长远。
B.宇宙是一个无限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从而使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变化日新。
C.《易传》将所有对立统一的两个事物统称为天地,也叫阴阳。
阴阳合万事通。
D.每人时刻告诫自己节制,人类才能达到更高生存质量,有更理想的生存环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谈《周易》的价值,接着从四方面具体分析,先总后分,层次清晰。
B.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将《易》理和现实进行了结合,深入浅出,具有针对性。
C.文章引用巴里.康芒纳的话,论证了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使阴阳失衡。
D.文章阐释《周易》中的生态伦理智慧,为当今某些问题开具中华文化的药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易》是中华文化轴心期经典著作,因为其书在今天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B.模拟宇宙图景的《易经》六十四卦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独特表达。
C.老子认为阴阳二气相交,万物产生。
该思想与《周易》“阴阳交泰观”相通。
D.在面对宇宙的发展、前进中出现的问题时,人类应当从容以对,而不必悲观。
【答案】1.D2.C3.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项,“《周易》认为”错误。
结合“因此,人在与自然相处时,应摈弃那种让人类走了很长弯路,只顾局部、短期利益的鼠目寸光式的行为方式,进而建立起一种从整体出发、顾全大局、高瞻远瞩的现代行为方式”分析,不是《周易》认为,是作者认为,偷换主语。
B项,“……动态开放系统,从而……变化日新”错误。
结合“在太极整体观的基础上,《周易》进一步指出,天地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生生不息、变化日新的”“这告诉我们,由于宇宙是一个富
有日新、无限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等分析,选项内容因果倒置。
C项,“统称为天地”错误。
结合“应看作代表宇宙间所有对立统一的两个事物,如天人、男女、上下、泰否、身心、内外等,《易传》以‘阴阳’统称之”分析,《易传》称之为阴阳。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项,“论证了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使阴阳失衡”错误。
结合“是传统发展观以物为中心、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所造成的严重恶果”分析,不是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项,选项没有因果关系。
因为蕴含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在当今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意义并非是其作为轴心期经典著作的原因。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
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
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
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6月25日2时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
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包括18颗M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因小巧灵活加之英文简称谐音而被网友称为“萌星”;1颗G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斗人称为“吉星”;以及两颗IGSO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
“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
此次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爱星”。
(摘编自6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网站)材料二
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5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
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
20余年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
,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19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
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
北斗一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做起,“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
”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为实现快速形成
区域导航服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以谢军、杨慧等为代表的北斗人设计了国际上首个以GEO/IGSO卫星为主、有源与无源导航多功能服务相融合的卫星方案,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
五院卫星团队在谢军、迟军、王平、陈忠贵等的带领下,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
(摘编自5月27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三
作为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北斗直接牵引带动着数百家单位、上万名研制人员。
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
“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
”
谢军说,即便是团队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藏着掖着”。
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
(摘编自《中国北斗的自主创新之路——将“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材料四
北斗系统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与安全研究所的亚历山德拉.斯蒂金斯表示:“这期间肯定有涉及扩大影响力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关于经济安全的。
”他认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扩张的时间线,中国计划到在轨道上拥有35颗北斗卫星
(摘编自9月25日网易科技报道《BBC: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三号的三种卫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我国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的第21颗卫星。
B.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和北斗团队的接力奋斗密不可分。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并跑到领跑,体现了中国速度,目前已经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
D.北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团队工程,它的研制发展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帆板是北斗卫星国产化的开端,这之后北斗卫星国产化步伐逐渐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断出现。
B.是北斗卫星高密度发射期,再发射6至8颗卫星之后,将开启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
C.由材料二和材料四可知,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北斗“三步走”的规划是由区域覆盖到全球覆盖,为全球提供服务。
D.随着北斗系统由区域导航发展到全球导航,西方有人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目的作出自己的判断。
6.“北斗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C5.B
6.①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精神:材料二,“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
”“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
”②自力更生,坚持不懈的精神:材料二,“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③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材料三,“这些人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
”④无私奉献、久久为功的精神:材料三,“谢军说,即便是团队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藏着掖着”。
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
”⑤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建成了国际上首
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他认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来分析。
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
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
C项,“已经全面领先世界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分析错误,原文没有依据。
材料二的表述是“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
”可见并未“全面领跑”。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B项,“将开启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分析错误,材料二的表述是“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
故选B。
【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
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即可作答。
“北斗精神”相关内涵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材料二和材料三。
材料二中,“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综合材料二的全
文内容来看,他们秉持的“北斗精神”就是要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国产化率,使中国拥有这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非常艰辛,“20余年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
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综合这些内容可知,“北斗精神”就是一代代的北斗人无私奉献、久久为功的精神,就是不怕困难,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
材料三中,“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综合材料三这些内容可知,“北斗精神”就是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
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
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在调查报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
把握这些信息,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相亲记
阴历新年来了。
一天,周太太跟鸿渐说,张家把他八字要去了,请算命人排过,跟他们小姐的命“天作之合,大吉大利”。
张先生请他去吃便晚饭,无妨认识那位小姐。
鸿渐本不愿跟这种俗物往来,但转念一想,自己从出洋留学到现在,还不是用的市侩的钱?反正去一次无妨。
这位张先生名叫吉民,但他喜欢人唤他Jimmy。
他在美国人花旗银行里做了二十多年的事,手里着实有钱。
只生一个女儿,不惜工本地栽培,教会学校里所能传授熏陶的洋本领、洋习气,美容院理发铺所能制造的洋时髦、洋姿态,无不应有尽有。
这女儿刚十八岁,
中学尚未毕业,可是张先生夫妇以为女孩子到二十岁就老了。
夫妇俩磋商几次,觉得宝贝女儿嫁到人家去,总不放心,不如招一个女婿到自己家里来。
那天张先生跟鸿渐同席,认为他颇合资格:家世头衔都不错。
方家经这番战事,摆不起乡绅人家臭架子,这女婿可以服服贴贴地入赘到张府上。
方鸿渐下午办公完毕去张家,经过一家皮货铺子,看见獭绒西装外套,新年廉价,只卖四百元。
鸿渐常想有这样一件外套,可是盘算一下,只好叹口气。
到了张家,张先生热闹地欢迎道:“Hello!Doctor 方,好久不见!”张先生跟外国人来往惯了,说话有个特征——喜欢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
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他仿美国人读音,维妙维肖,也许鼻音学得太过火了,不像美国人,而像伤风塞鼻子的中国人。
鸿渐和张小姐没有多少可谈,只好问她爱看什么电影。
跟着两个客人来了,一个叫陈士屏,是欧美烟草公司的高等职员。
一个叫丁讷生,也在什么英国轮船公司做事。
张太太说,人数凑得起一桌麻将,何妨打八圈牌再吃晚饭。
方鸿渐赌术极幼稚,身边带钱又不多,不愿参加,宁可陪张小姐闲谈。
但经不起张太太再三怂恿,只好入局。
没料到四圈之后,自己独赢一百余元,心中一动,想假如这手运继续不变,那獭绒大衣可有指望了。
八圈打毕,方鸿渐赢了近三百块钱。
同局的三位,一个子儿不付,一字不提,都站起来准备吃饭。
鸿渐唤醒一句道:“我今天运气太好了!从来没赢过这许多钱。
”
张太太如梦初醒道:“咱们真糊涂了!还没跟方先生清账呢。
陈先生,丁先生,让我一个人来付他,咱们回头再算得了。
”便打开钱袋把钞票点交给鸿渐。
饭后散坐抽烟喝咖啡,鸿渐瞧见沙发旁一个小书架,猜来都是张小姐的读物。
一大堆《西风》、原文《读者文摘》之外,还有原文小字白文《莎士比亚全集》、《新旧约全书》、翻版的《居里夫人传》、《我国与我民》等不朽大著以及电影小说十几种。
一本小蓝书,背上金字标题道:《怎样去获得丈夫而且守住他》。
鸿渐忍不住抽出一翻,只见
一节道:“对男人该温柔甜蜜,才能在他心的深处留下好印象。
女孩子们,别忘了脸上常带光明的笑容。
”看到这里,这笑容从书上移到鸿渐脸上了。
抬头忽见张小姐注意自己,忙把书放好,收敛笑容。
陈先生要张小姐弹钢琴,大家同声附和。
张小姐弹完,鸿渐要补救这令她误解的笑容,抢先第一个称“好”,求她再弹一曲。
他又坐一会,才告辞出门。
洋车到半路,他想起那书名,不禁失笑。
丈夫是女人的职业,没有丈夫就等于失业,所以该牢牢捧住这饭碗。
哼!我偏不愿意女人读了那本书当我是饭碗。
想到这里,鸿渐把天空月当作张小姐,向她挥手作别。
客人全散了,张太太道:“这姓方的不合式,气量太小,把钱看得太重,给我一试就露出本相。
好像怕我们赖账不还的,可笑不可笑?”
张先生道:“什么博士!还算在英国留过学,我说的英文,他好多听不懂。
我不爱欧洲留学生。
”
张小姐不能饶恕方鸿渐看书时的微笑,干脆说:“这人讨厌!你看他吃相多坏!全不像在外国住过的。
他喝汤的时候,把面包去蘸!他吃铁排鸡,不用刀叉,把手拈了鸡腿起来咬!我全看在眼睛里。
吓!这算什么礼貌?
当时张家这婚事一场没结果,周太太颇为扫兴。
可是方鸿渐记得《三国演义》里的名言:“妻子如衣服,”当然衣服也就等于妻子;他现在新添了皮外套,损失个把老婆才不放心上呢。
(选自钱钟书《围城》,有删改)
【注】指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
7.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虽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采用全知视角,综合运用了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等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B.张小姐一开始还对方鸿渐抱有好感,后来发现他受邀来访的目的并非相亲,于是在方鸿渐离开之后刻薄地议论他。
C.本文细致介绍了张小姐的书架,这一细节描写颇有意味,既表现出张小姐的家庭、文化背景,又暗示出人物特点。
D.情节围绕方鸿渐买皮外套展开,相亲路上初见外套,麻将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