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历城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历城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链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
B.糖类、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
C.细胞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脱水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
D.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2. 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由a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由b造成,引起下丘脑释放①抗利尿激素,最后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由c造成,下丘脑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促使两种激素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
D.由d引起,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可以引起①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体内产热量增加
3.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 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C. 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 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4. 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104
B. 复制过程需要2.1×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含有放射性的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
D. 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①3
5. 下列属于细胞共性的选项是()
①具有细胞壁
①具有细胞膜
①以DNA为遗传物质
①具有核膜
①具有核糖体.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6.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和精子在受精过程中是随机结合的
B.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C.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 受精卵中继承了双亲等量的遗传物质
7. 利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有设计对照实验
B.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蒸馏水后都能复原
8. 基于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原理的理解判断,下列各项无法通过质壁分离实验证明的是()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
D.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9. 下图是某动物精巢内部分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细胞内显示的四分体有2个,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B. 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 丙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间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一定相同
D. 正常情况下,丁细胞分裂产生2个极体
10. 下列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亮-暗-亮的三层结构
B.罗伯特森的细胞膜模型假说可以很好地解释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C.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小鼠细胞膜蛋白,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辛格和尼克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与以后的观察及实验结果相吻合
11. 下图为酶催化反应的过程示意图,其中表示反应物的图形编号是
A. ①
B. ①
C. ①
D. ①
12. 一条由29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链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
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29个肽键
B. 最多有1个游离的氨基
C. 最多有20种氨基酸
D. 至少有5个游离的羧基
13. 慕尼黑工业大学安德里亚斯·鲍施教授研究小组构建了一些能自己移动和改变形态的类细胞。
类细胞的膜成分与正常细胞膜类似,其内含有一些有机物和某种能源物质。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类细胞在含Na+溶液中无法吸收Na+可能是缺少运输Na+的载体
B.类细胞的构建就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
C.类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
D.类细胞中含有的某种能源物质很可能是ATP
14. 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由单体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有水生成
B. 细胞上的载体蛋白是可以运动的
C. 动物细胞的识别作用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密切相关
D. 人体细胞中的每种蛋白质中都含有21种氨基酸
15. 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
B. 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一定与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有关
C.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
D. 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影响胰岛素分泌的过程属于反馈调节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甲型血友病(HA)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为a所致。
下列关于HA的叙述正确的是()
A.HA是一种伴性遗传病
B.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C.X A X a个体不是HA患者
D.男患者的女儿一定患HA
17. 某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为XY型,其叶型有宽卵型和倒卵型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纯种植株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1:宽卵型♀×倒卵型♂→子代雌株全为宽卵型,雄株全为宽卵型
实验2:倒卵型♀×宽卵型♂→子代雌株全为宽卵型,雄株全为倒卵型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不同
B. 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C. 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D. 实验1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倒卵型植株
18.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分析错
误的是()
A.完成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的参与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膜电位不会发生变化
C.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动作电位差增大
D.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19.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群落的季节性是指群落的类型和物种组成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B. 沙漠植物都能适应缺水的环境,只在有水时才发芽、开花和产生种子
C. 苔原气候严寒,植被为更好适应环境通常依赖有性生殖增加后代的变异性
D. 由冰山岩向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中有机物越来越少,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加大
20. 利用装置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绿色植物E、F的叶片制成大小相同的“圆叶”,抽出空气,进行光合作用速率测定。
图乙是利用装置甲测得的数据绘制成的坐标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从图乙可看出,F植物适合在较强光照下生长
B. 光照强度为1 klx,装置甲中放置植物E叶片进行测定时,液滴向左移动
C. 光照强度为3 klx时,E、F两种植物的叶片产生氧气的速率相等
D. 光照强度为6 klx时,装置甲中E植物叶片比F植物叶片浮到液面所需时间短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2010年11月29日~12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节能减排”和“森林保护”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图表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其中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2)图中表示生产者的字母是________,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D增加1千克,则至少需消耗E________千克。
(4)假设图中的D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某动物园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
22. 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①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此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______(填代号)。
①给两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分别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等渗的KNO3溶液,再观察临时装片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种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4)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根细胞对a、b两种物质的吸收速率与外界溶液中这两种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a、b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植物根细胞对不同浓度a、b两种物质的吸收速率)根据实验结果判断a 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跨膜运输的。
实验结果表明:当外界溶液中b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再增加b的浓度,吸收速率不再增加。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3. 果蝇的灰体和黄体是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某同学用一只灰体雌果蝇和一只灰体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为灰体雌果蝇:灰体雄果蝇:黄体雄果蝇=2:1:1.回答下列问题:
(1)由子代表现型可知,_____显性性状。
(2)该同学认为,等位基因A、a可能仅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如果是前者,上述子代中灰体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如果是后者,上述子代中黄体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
(3)现有纯合的灰体雌雄果蝇和黄体雌雄果蝇,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A、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_____。
24. 下图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过程,据图说明:
1.图中代表酶的是______,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1和2可以反映出酶具有__________性,酶的这种特性是由酶本身的所决定的。
牛肝中的每一分子H2O2酶能在一分钟内催化500万个H2O2分子分解,这说明酶的催化具有___________。
但酶的这些特性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将处于80①温度下的唾液淀粉酶降温至37①,则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将_______________。
3.如果D代表腺苷三磷酸,则E和F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腺苷三磷酸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有些酶必需在剂的条件下才具有活性。
下列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
根据结果判断,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该酶的激活剂 B. 35分钟后试管①中底物已被消耗殆尽
C.该酶在80①的环境下已经失活
D.该酶在中性环境中的活性比在弱碱性环境中高
25. 图甲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动物细胞部分结构及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①一①表示结构,a~f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细胞最可能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细胞正在分泌某种分泌蛋白,写出该蛋白在细胞中从合成至运输出细胞的“轨迹”:____________(用“→”和图中序号及字母表示),该过程中分泌蛋白共穿过____________层膜。
(3)图乙细胞中,囊泡可能的来源有____________(填序号),它是一种细胞结构,能依赖于其膜表面特殊的“识别代码”,准确地将物质运输到目的位并卸货,该“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4)细胞内发达膜结构使真核细胞区室化,这对于细胞代谢活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B
2. B
3. D
4. C
5. D
6. D
7. A
8. D
9. B
10. D
11. B
12. D
13. B
14. D
15. D
16. ABC
17. AC
18. BC
19. ACD
20. BD
21.
(1).含碳有机物
(2).CO2
(3).E
(4).F、D数量均减少
(5).生产者(或E)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6).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7).25
(8).易地保护
22.
(1).S1>S2
(2).原生质层
(3).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间的细胞质
(4).X
(5).质壁分离
(6).自由扩散
(7).载体数量饱和
23.
(1).灰体
(2).XAY
(3).XaYa
(4).实验设计思路:选择纯合的灰体雄果蝇与黄体雌果蝇杂交,观察子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或观察子代的表现型)
24.
(1).A
(2).A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3).专一
(4).高效性
(5).不变
(6).磷酸(或Pi)
(7).腺苷二磷酸(或ADP)
(8).A-P~P~P
(9).D
25.
(1).高等植物细胞
(2).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无中心体
(3).①→①→e→①→d→①
(4).0
(5).①①①
(6).蛋白质
(7).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