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合集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节日。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融合了他们的信仰、历史和生活方式,是他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和独特的节庆文化。

一、藏族的藏历新年藏族是中国境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他们的传统节日之一就是藏历新年,也被称为“洛苏节”。

这个节日通常在西藏地区的农历年末举办,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或初二。

在藏历新年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富有仪式感的活动。

他们会穿上盛装,家家户户会挂上灯笼和彩带,准备丰盛的食物供祭祀祖先。

人们还会举行隆重的祈福仪式和传统舞蹈表演,庆祝新年的到来。

二、哈萨克族的纳乃节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新疆地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节日。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是纳乃节,也被称为“诺尔苏尔”。

这个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农历八月举行,庆祝丰收的到来。

纳乃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欢庆活动。

他们会穿着传统的哈萨克族服装,进行马术比赛、射箭比赛和摔跤比赛等传统体育项目。

人们还会举行传统的民俗表演,如歌舞演出和民间故事讲述等,庆祝节日的到来。

三、傣族的泼水节傣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广西、海南等地,他们有着独具特色的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是每年农历四月廿九到五月初二之间举行的庆祝活动,也被称为“水绕三月”。

泼水节期间,人们会举行盛大的水战活动。

他们用清水互相泼洒,象征祛除厄运,以及希望来年是一个幸福、健康的一年。

人们还会举行舞龙、舞狮等传统表演,以及摆设龙舟和各种花车等庆祝装饰。

四、鄂温克族的诺敏节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节日。

其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就是诺敏节。

诺敏节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至初七之间举行。

诺敏节是鄂温克族的传统捕鱼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精选总结一】详解: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很多少数民族除了跟我们有一样的传统节日以外,他们民族还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比如“火把节”、“泼水节”等等,那么56个民族当中都哪些具有他们自我特色的节日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齐来看看吧!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由整理]少数民族很多都过着跟我们同样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

彝族的“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

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齐,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

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

无数火把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景色十分壮观。

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

“火把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

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恶、追求幸福昌盛的完美愿望。

乐观向上的名言蒙古族的“那达慕”。

每年七、八月牧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妙动人的歌舞。

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

彩旗飘扬,人欢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

白族的“三月街”。

“三月街”又名“观音节”,是白族人民盛大的节日和街期。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

最初“三月街”带有宗教活动色彩,之后逐渐变成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明清时期,四川、西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

它不仅仅是交易市场,还是表演各种舞蹈和赛马、竞技的园地。

解放后,三月街已发展成滇西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繁荣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的大会,对加强各民族团结、促进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用心的作用。

少数民族节日

少数民族节日

少数民族节日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56个少数民族中就有56个民族节日。

少数民族的节日一般有宗教性的,如传统的民族节日,还有历史悠久、民族特色鲜明而又影响深远的节日活动;自发性文化活动则相对比较少。

这些节日,主要分布在我国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超大型郊区和旅游胜地的旅游景点。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我国各少数民族在这些节日中所产生的习俗以及这些习俗能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帮助。

一、彝族传统节日彝族的节日种类繁多,主要有彝族的"祭山节"、"火把节"、"三月三"、"七月七"、"八月九"、"十一月十"、‘十月祭河'等。

其中清明节的节期较长,而彝族的其他传统节日多在清明前后或夏至前后举行,如彝族的祭山节(即彝族的开始日)和祭河节(即彝族的母亲河河—阿波河)。

其余各民族大多在二月二和三月三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如“火把节”(彝族青年男女之间互相追逐跳舞及唱情歌的节日)和“三月三”(彝族男子过小年,女子过大月日)等,彝族节日还分为婚俗节、农事节庆等。

(1)祭祀山节彝族的宗教信仰,认为万物都有生命,都有创造成果,人们应当祭祀祖先所创造的各种“神树”,祈求祖先留下的“丰功伟绩”。

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彝族同胞都要举行祭山节活动。

活动内容有:请山神人们吃饱饭;敬献哈拉卡,意为庆祝山神所作的功德;唱祝酒歌或敬酒歌,意为庆祝哈拉卡神灵的恩德;还举行歌舞表演和体育比赛等活动,这一活动是彝族青年男女互相追逐、对唱情歌或对歌;进行体育比赛等。

(2)火把节:火把节又称火把节、"圣火祭",是彝族人民在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一次节日。

农历六月二十五即火把节。

这天,彝族青年男女们聚集在火塘边的竹楼里开始相会,相互追逐打闹,一边跳舞,他们要把节日变成一个欢乐的节日。

此外,人们还要举行许多民族传统比赛有"跳竹马"、"走丢"、"摔跤"等比赛。

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

中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

由于一些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出现相同的重大节日,如:古尔邦节等......其中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旧历新年,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傣族的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男人节,陇端节,陀螺节,花朝节,吃立节,蚂拐节。

东乡族、回族、塔塔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宗教节日。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怒族主要节日有“吉佳姆”、祭谷神节。

满族有六月六的“虫王节”,八月添仓节。

纳西族有火把节、撒拉族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藏族有沐佛节、采花节、藏历元旦、萨噶达瓦节、女儿节、望果节、雪顿节、白来日追节。

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库尔班节和诺鲁孜节。

瑶族主要有盘王节、达努节等。

佤族有插种节、新米节。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

白族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

锡伯族最具民族特色的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德昂族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彝族有有跳公节、插花节、火把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仫佬族有牛生日、祭真武等。

水族有“端节”。

羌族的祭山会最为著名,京族的“唱哈节”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有关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

有关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

有关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节日蒙古族:蒙古族年节;那达慕;马奶节;祭敖包。

傣族: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

壮族:三月三歌会;过小年;陇端节;春节;陀螺节;花朝节;吃立节;蚂拐节(青蛙节)。

东乡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布朗族:厚南节。

怒族:春节;仙女节;祭谷神。

塔塔尔族: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

回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满族:春节;过灯节;添仓节;锁龙节;端午节;虫王节;中秋节;颁金节。

黎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纳西族: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最重要的是农历二月初八的三朵节。

撒拉族: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独龙族: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

藏族:转山会;采花节;黄藏历元旦;藏历农家新年;萨噶达瓦节;女儿节;望果节;雪顿节;白来日追节。

侗族: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

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

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

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

傈僳族: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

毛南族: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

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俄罗斯族: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

纪念耶稣降生。

鄂伦春族:篝火节。

维吾尔族: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

瑶族: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

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

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
中国有56个主要民族,其中许多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

其中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旧历新年,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傣族的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男人节,陇端节,陀螺节,花朝节,吃立节,蚂拐节。

东乡族、回族、塔塔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宗教节日。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怒族主要节日有“吉佳姆”、祭谷神节。

满族有六月六的“虫王节”,八月添仓节。

纳西族有火把节、撒拉族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藏族有沐佛节、采花节、藏历元旦、萨噶达瓦节、女儿节、望果节、雪顿节、白来日追节。

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库尔班节和诺鲁孜节。

瑶族主要有盘王节、达努节等。

佤族有插种节、新米节。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

白族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

锡伯族最具民族特色的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德昂族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彝族有有跳公节、插花节、火把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仫佬族有牛生日、祭真武等。

水族有“端节”。

羌族的祭山会最为著名,京族的“唱哈节”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中国大部分少数民族的节日及其风俗习惯

中国大部分少数民族的节日及其风俗习惯

• 节日:风雪节、摸牛节 • 风俗:舞蹈、祭祀、传统服饰
34. 基诺族:
• 节日:努尔苏丹节、火把节 • 风俗:舞蹈、歌唱、传统竞技
36. 革吉族:
• 节日:吉木热节、阿索格节 • 风俗:舞蹈、唱歌、传统服饰
37. 鄂伦春族:
• 节日:渔猎节、打猎节 • 风俗:狩猎、捕鱼、舞蹈
38. 赫哲族:
• 节日:渔猎节、红山节 • 风俗:捕鱼、狩猎、歌舞
• 节日:过大年、刀杆节 • 风俗:祭祖、歌舞、竞技比赛
45. 仫佬族:
• 节日:水龙节、三月三 • 风俗:舞蹈、歌唱、传统竞、歌唱、传统乐器
47. 锡伯族:
• 节日:纳日哈节、扎尔达昆节 • 风俗:祭祀、舞蹈、传统游戏
48. 阿尔泰族:
• 节日:库尔班大叔节、那达慕大会 • 风俗:赛马、歌舞、传统竞技
18. 京族:
• 节日:马术节、开饭节 • 风俗:马术、舞蹈、传统音乐
19. 保安族:
• 节日:船拜节、大捕虫节 • 风俗:捕虫、刺绣、唱歌
20. 门巴族:
• 节日:纳帕那节、纳帕蛮节 • 风俗:狩猎、祭祀、跳舞
21. 拉祜族: • 节日:门户节、百家节 • 风俗:舞蹈、唱歌、传统服饰
22. 水族:
中国有 56 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下是一些少数 民族的代表性节日及其风俗习惯:
1. 蒙古族: • 节日:那达慕大会、白月明节 • 风俗:赛马、摔跤、歌舞、烤全羊
2. 回族: • 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 • 风俗:斋戒、清真寺祷告、亲友聚餐
3. 藏族: • 节日:藏历新年(洒水节)、朗日巴尔节 • 风俗:祭拜、舞蹈、唱歌、烧香
4. 维吾尔族: • 节日:古尔邦节、哈卡节 • 风俗:祷告、吃饭、唱歌、跳舞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1. 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新年后举行。

这一天,人们会用水洗掉一年的霉运,迎接新年的到来。

泼水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泼水、放鞭炮、跳舞等活动。

2. 藏族: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是藏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

在这一天,西藏人民会穿上他们的服装,去寺庙祈求神灵的保佑,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狮和舞龙。

3. 哈尼族:花山节
花山节是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2月14日举行。

在这一天,人们会去华山祭祖,同时还会进行各种民间游戏和娱乐活动,如唱歌,跳舞和击鼓。

4. 朝鲜族:大禹节
大禹节是韩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

在这一天,人们会在家祭拜祖先,同时,他们会开展各种传统活动,如巴赞比赛和荡秋千。

5. 维吾尔族:古尔邦节
宰牲节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十月十日举行。

在这一天,人们会在家祭拜祖先,同时,他们会开展各种民间活动,如跳舞和唱歌。

这是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寓意,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55个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 精品

最新-55个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 精品

55个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3、藏族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此外,还有藏历4月15日的萨嘎达瓦节、7月上旬的雪顿节和沐浴节,以及丰收在望时的望果节等。

4、维吾尔族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

5、苗族苗年、春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船节、清明节。

6、彝族传统节日是火把节。

7、壮族比较具有民族特点的节日有中元节、牛魂节又称牛王节、三月三歌节和吃立节。

8、布依族传统的民族节日有过大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

9、朝鲜族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仲秋五大节日,还有老人节、流头节等。

10、满族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

11、侗族春节、端午、中秋、重阳节等。

12、瑶族节日较多,有大节日、小节日之分大节日有盘王节盘王是瑶族人民的始祖、民族英雄、达努节达努,瑶语意为不要忘记,是敬奉始祖密洛陀的节日,小节日几乎每月都有。

13、白族年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渔潭会。

14、土家族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

15、哈尼族主要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尝新节,一些地区也过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

16、哈萨克族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

17、傣族泼水节即傣历新年、关门节和开门节。

18、黎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19、傈僳族过年节、收获节、火把节、中秋节。

20、佤族春节、播种节佤历气艾月公历三月、崩南尼、接新水节、取新火、新米节、堆沙节、取新火节、便克节、开门节、关门节、汉历老年、七月半、火把节、中秋节、拉木鼓节等。

21、畲族春节、元宵节、三月三染乌饭祭祀祖先、清明节、四月八造麦精饭、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十月祭多贝大王节等。

22、高山族各地不一,但比较流行的有春节、丰收节。

23、拉祜族传统节日有新米节、火把节等。

24、水族端节又称过端,水语叫借端,与汉族春节相似。

此外,还有端午节、清明节、七月半、六月六等节日。

25、东乡族尔德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二年级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二年级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二年级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分不同的民族,具体如下:
1.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旧历新年,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2.傣族的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

3.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男人节,陇端节,陀螺节,花朝节,吃立节,蚂拐节。

4.东乡族、回族、塔塔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宗教节日。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怒族主要节日有“吉佳姆”、祭谷神节。

5.满族有六月六的“虫王节”,八月添仓节。

6.纳西族有火把节、撒拉族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7.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8.藏族有沐佛节、采花节、藏历元旦、萨噶达瓦节、女儿节、望果节、雪顿节、白来日追节。

9.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库尔班节和诺鲁孜节。

10.瑶族主要有盘王节、达努节等。

11.佤族有插种节、新米节。

12.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

- 1 -。

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以下是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1. 傣族水灯节:傣族是中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水灯节在农历新年期间举行,人们会点亮彩灯,放飞孔明灯,举行舞蹈和音乐表演来庆祝。

2. 哈尼族火把节:哈尼族是中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火把节在农历农民节期间举行。

人们会点亮火把,跳舞,唱歌,祈求丰收和幸福。

3. 白族三月街节:白族是中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的三月街节在农历三月举行。

人们会穿着传统服饰,举行游行和舞蹈表演,还有各种民俗活动。

4. 纳西族三神节:纳西族是中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的三神节在农历五月举行。

人们会进行各种宗教仪式,表演戏剧和舞蹈来纪念神灵和祖先。

5. 维吾尔族库尔班节:维吾尔族是中国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库尔班节在农历七月举行。

人们会进行赛马、摔跤、歌舞表演和民俗活动,还有举行各种游戏和竞技比赛。

6. 藏族卡尔塔节:藏族是中国西藏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卡尔塔节在农历农历八月举行,是庆祝秋季丰收和祈求来年好运的节日。

人们会进行传统的藏族舞蹈、歌曲和民俗活动。

以上是一些其他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例子,不同的少数民族还会有其他各种不同的节日庆祝活动。

56个民族的节日

56个民族的节日

56个民族的节日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

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

“好收”,是元江县那婼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

“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

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矻扎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时3—5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

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景颇族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

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

1953年7月24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县,1956年改为自治州。

“目瑙纵歌”(“目脑纵歌”)是景颇族一年一度的最大的传统节日。

“目瑙”(亦称“目脑”)是景颇语的音译,意即“大伙跳舞”。

景颇族语称大型歌舞盛会为“目脑”,称景颇族各支系为“纵歌”,统称“目脑纵歌”。

是景颇族人民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举行,为期2—3天。

在景颇族的传说中是天上太阳召集地上万物参加的一种大型歌舞盛会,并由犀牛传播至人间,后成为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

毛南族毛南族的传统节日大部分的与当地的汉族或壮族相同,但最具本民族特色的要数一年一度的分龙节。

少数民族的习俗

少数民族的习俗

少数民族的习俗1、壮族-三月三歌节。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节,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

2、壮族-农具节。

桂西南地区壮族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举行。

是日,各家各户把自家加工制作的各种农业生产工具,挑到圩上,依次排列成行,有犁架、牛轭、簸箕、畚箕、扁担、锄头、犁头、耙、锄柄、箩筐、竹垫、谷箩、谷桶及家具等。

3、侗族-侗年。

节日期间,各家或杀猪宰羊,或杀鸡杀鸭,请客访友,宴饮作乐。

节日前一天,备豆腐、鱼虾,当晚用酸水煮熟,经一夜冷却成“冻菜”,节日当天便以“冻菜”祭祀祖先。

4、仫佬族-走坡节。

节日里,男女青年盛装打扮,三五成群来到预约的峒场或山坡上,对唱山歌,结交友情,寻找情侣。

通过多次对歌,情意日增,不少青年互结同年,相爱定情。

5、彝族-火把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哪些民族有独特的风俗2各民族春节风俗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

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

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

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

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

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

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

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

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蒙古族:白节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

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

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苗族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

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

“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

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

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姊妹节苗族传统节日。

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地区。

每年春天,那里的苗族妇女要过一次“姊妹节”,吃上一餐“姊妹饭”。

节日的早上,寨子里的姑娘们便去田里捉鱼,准备“姊妹饭”、不管她们到哪家田里捕捞,都会受到欢迎。

妇女们吃完“姊妹饭”后,便各自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糯米饭,到游方场找小伙子对歌。

小伙子想要吃到糯米饭,必须在对歌中取胜。

除对歌以外,妇女们可以随意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出嫁的姑娘也要回娘家过“姊妹节独龙族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黎族三月三节自古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黎族人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吹奏乐器来欢庆佳节,青年男女更是借节狂欢,直到天将破晓。

少数民族的经典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经典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经典传统节日很多少数民族除了跟我们有一样的传统节日以外,他们民族还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比如“火把节”、“泼水节”等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吧!彝族的“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

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

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

无数火把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景色十分壮观。

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

“火把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

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恶、追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

瑶族的“达努节”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达努”节。

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

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达努节”传说是这样来的:上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种籽,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

兄妹俩开荒种庄稼,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地鼠和鸟儿吃光了。

兄妹俩向祖娘诉苦。

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同时给了他们一面铜鼓和一只猫,要他们再去奋斗。

兄妹俩第二次种出的庄稼成熟了,鸟兽又来偷食。

兄妹俩敲起铜鼓惊走了鸟兽,放出猫吃尽了地鼠,终于获得了丰收。

为了报答祖娘,兄妹俩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这天敲着铜鼓去给祖娘祝寿,并祝瑶家年年丰收,人畜两旺。

从而形成了“祖娘节”,又叫“达努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每年七、八月牧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妙动人的歌舞。

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

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

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

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节日一直在我们生活里出现,每个地方也有不同的节日文化。

那么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八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壮族歌圩节歌圩是壮族的歌会和歌节。

在壮语中﹐歌圩有出田垌之歌﹑山岩洞之歌﹑坡圩﹑垌市等等名称。

多在农闲或春节、中秋等节日于山林坡地举行。

届时,男女老少盛装赴会,少者数百人,多者上万人。

通常以青年男女对唱山歌为主,还举行抛绣球、碰彩蛋、放花炮等文娱活动。

瑶族达努节达努节是马山、都安、巴马、平果、隆安、大化等地自称“布努”的瑶族传统节日。

又名二九节、祖娘节、祝著节、瑶年。

达努,瑶语意为老慈母。

传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瑶族始母密洛陀的生日,后人出于崇拜,定该日为祝寿日。

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白族三月街三月街亦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白族传统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

三月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

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明清时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

它不仅是个交换场所,还是表演各种舞蹈和赛马、竞技的园地。

傣族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节日时间:4月13日—4月16日蒙古族那达慕节“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简介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简介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简介
一、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蒙语那达慕即娱乐和游戏之意,表达蒙古族人民丰收之时喜悦的心情。

大会上有惊险好玩的赛马和摔跤比赛,这都是蒙古族人民最擅长的活动,同时也有高超的棋艺比赛,射箭比拼,以及姑娘们最喜欢载歌载舞的酒会。

其中,赛马大会颇受男女童叟喜爱,比赛之前,骑手站成一排,参赛者腰间缠着彩色的腰带,头上扎着彩巾,散发着对上海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比赛将对前五名到达终点的选手,授予草原上最强健男人的称号。

二、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即“浴佛节”,是傣族的主要节日,相当于傣族的新年,一般在每年的四月中旬,持续4——7天。

当天清晨人们便沐浴礼佛,之后的几天内大家用清澈的互泼洒,以清洗掉过去一年的不顺与坎坷。

活动有文泼和武泼,文泼用木盆装满清水,同时用树枝沾满水,轻洒在对方身
上,而武泼是将一整盆水直接全泼出去。

在泼水过程中,谁被泼的越多,谁越幸福安康。

三、彝族——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举办时间基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

主要活动纷繁多彩,有斗鸡、斗鸭、斗牛、斗羊,赛马、摔跤、选美和唱歌等。

意为用火把逐疫驱灾,消灭害虫,为彝族人民指明前行方向,趋吉避凶。

四、伊斯兰教——古尔邦节
古尔邦也叫宰牲节,在伊斯兰历每年12月10日,所宰牲口必须健康,有骆驼和牛、羊三种,根据家庭的经济收入来决定,而宰杀后的牛羊骆驼分成三份,以留给赠送亲友、施舍穷人、留作自用。

然而前期的准备工作十分复杂,需要各家妇女制作各类油炸馓子和缤纷各异的点心,这些主妇的手艺和德行也称为各家之间大竞赛的项目之一。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1、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

2、回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

3、藏族: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较重要的节日,此外,还有藏历4月15日的萨嘎达瓦节、7月上旬的雪顿节和沐浴节,以及丰收在望时的望果节等。

4、维吾尔族: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

5、苗族:苗年、春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船节、清明节。

6、彝族:传统节日是火把节。

7、壮族:比较具有民族特点的节日有中元节、牛魂节(又称牛王节)、三月三歌节和吃立节。

8、布依族:传统的民族节日有过大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

9、朝鲜族: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仲秋)五大节日,还有老人节、流头节等。

10、满族: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

11、侗族:春节、端午、中秋、重阳节等。

12、瑶族:节日较多,有大节日、小节日之分:大节日有盘王节(盘王是瑶族人民的始祖、民族英雄)、达努节(达努,瑶语意为不要忘记,是敬奉始祖密洛陀的节日),小节日几乎每月都有。

13、白族:年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渔潭会。

14、土家族: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

15、哈尼族:主要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尝新节,一些地区也过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

16、哈萨克族: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

17、傣族:泼水节(即傣历新年)、关门节和开门节。

18、黎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19、傈僳族:过年节、收获节、火把节、中秋节。

20、佤族:春节、播种节(佤历气艾月公历三月)、“崩南尼”、接新水节、取新火、新米节、堆沙节、取新火节、便克节、开门节、关门节、汉历老年、七月半、火把节、中秋节、拉木鼓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瑶族的“达努节”
苗族的“芦笙节”
白族的“三月街”
傣族的“泼水节”
京族的“哈节”
毛南族的“庙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
纳西族的“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
节”。

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

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


数火把在田间、
山林穿越游动,
景色十分壮观。

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
弹起
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
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

“火把节”
的源起,
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
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

它反映了彝族
人民驱除邪
恶、追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

瑶族的“达努节”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
日“达努”节。

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

村村寨
寨敲起铜鼓,
载歌载舞,
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达努节”传说是这样来的:

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
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
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
种籽,
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

兄妹俩开荒种庄稼,
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
地鼠
和鸟儿吃光了。

兄妹俩向祖娘诉苦。

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
同时给了他们一
面铜鼓和一只猫,
要他们再去奋斗。

兄妹俩第二次种出的庄稼成熟了,
鸟兽又来
偷食。

兄妹俩敲起铜鼓惊走了鸟兽,
放出猫吃尽了地鼠,终于获得了丰收。

为了
报答祖娘,
兄妹俩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这天敲着铜鼓去给祖娘祝寿,
并祝瑶
家年年丰收,人畜两旺。

从而形成了“祖娘节”,又叫“达努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
每年七、八月牧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
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那达慕”,
蒙古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

“那
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妙动人的歌舞。

大会召开前,
男女老少乘车骑马,
穿着节日的盛装,
不顾路
途遥远,
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

彩旗飘扬,
人欢马嘶,
平日宁静的草原,
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

纳西族的“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三天,是纳西族人民仅次于
春节的隆重节日——火把节。

相传玉皇大帝有一天感到厌倦,
想看看人间的生活。

打开南天门,
只见大地青山绿水,
人寿年丰,
他非常生气,
命一天将去烧毁人间。

天将不忍心毁坏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成果,便向玉皇大帝慌报人间已经烧毁。

谎言被玉皇大帝察觉,就把这员天将杀了。

6
月的一天,一滴血从天上滴下来,
变成一个娃娃,娃娃哭着说:玉皇大帝今晚要烧毁人间,叫大家快快点燃火把,连烧三天,
迷惑玉帝,
才能度过灾难。

于是家家户户三天三夜点燃火把,
终于免
除了灾难。

从那以后,为纪念那员天将,就有了火把节。

火把节的第一天,男女青年打扮一新,
到野外采摘野花野果,
对歌谈情。

成年人把松木劈成细条,
中间
夹上松脂,
捆成火把。

家庭主妇则准备节日的会餐。

天将晚,
各家在门前点燃火
把。

第二天,亲朋互相拜访;已婚妇女回娘家探亲;青年男女到野外会餐;成年人则准备比昨晚更长的火把;
农民用火把照亮庄稼,
消灭害虫,
预祝丰收。

第三
天,
是火把节的高潮。

火把扎得又长又大,
装饰漂亮。

家家户户用火把将屋前屋
后都照遍,把蜘蛛网等不洁之物烧掉,以示驱除邪恶,安定吉祥。

之后,人们围着巨大的火把,通宵达旦地歌舞游玩。

苗族的“芦笙节”
每年二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人民的传统
节日——“芦笙节”。

这几天,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完全沉浸在欢腾喜庆的气
氛之中。

村村寨寨的苗族人民,
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
聚集在大大小小的广
场上围成一个圆圈,小伙子吹起芦笙,姑娘们踏着芦笙的优美旋律,翩翩起舞。

芦笙是苗族人民喜欢的一种乐器,大的高四、五米,小的一、二米。

芦笙节是苗族人民在春节之后,
春耕之前,
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的节日,
也是
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和向对方父母显示自己才能的时机。

节日前,
青年们常常
把自己心爱的情人向母亲和嫂嫂透露。

芦笙节时,
母亲们通过对青年们的歌舞技
艺的现场观察,
品评他们的聪明才智,
并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道德品质,
劳动好坏,
帮助子女选择好对象。

在苗族人民中,不善于歌舞、道德败坏、劳动不好的人,是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爱人的。

“芦笙节”期间,
还举行斗牛、
赛马和篮球比赛
等。

京族的“哈节”
“哈”在京语中是唱歌的意思。

“哈节”也就是歌节。

它是住
在南海北部湾几十个海岛上的京族人民的传统民族节日。

据传说,
七、
八百年前,
有位歌仙来到京族地区,
借传歌为名,
动员大家起来反抗封建统治者。

他的歌声
悠扬动听,
深受群众喜爱。

后来,
人们建了“哈亭”,
以唱歌和传歌的方式纪念
和赞美这位歌仙。

于是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哈节”。

哈节里唱的歌,称为“哈歌”,
有固定的手抄歌本,
由专人演唱,
平时一般不唱。

“唱哈”的角色有三个,
一个男的称“哈哥”,
专司操琴伴奏;
两个女的称“哈妹”,
轮流演唱。

歌声婉
转,琴音柔和,别具一格,饶有风味,歌词内容多受汉族诗词歌赋影响,或咏唱
传统故事,或吟诵白居易的《琵琶行》,或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