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案例

合集下载

生态建筑案例1

生态建筑案例1

生态建筑实例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 缓冲层策略:热缓冲中庭(边庭)
在的设计中比较明显的算是在南向的一 个体积较大的绿化中庭。虽然那只是一个位 于建筑南部的边庭,但是其物理功能内涵较 之传统的位于建筑内心的中庭要丰富。其基 本概念如图所示:在冬季,该中庭是一个全 封闭的大暖房。在“温室作用”下,成为大 开间办公环境的热缓冲层,有效地改善了办 公室热环境并节省供暖的能耗。在过渡季节, 它是一个开敞空间,室内和室外保持良好的 空气流通,有效的改善了工作室的小气候。 在夏天,中庭南窗的百页遮阳板系统能有效 的遮蔽直射阳光,使中庭成为了一个巨大的 凉棚。中庭南侧为全玻璃外墙,上部开设了 天窗,从而利用中庭顶部的反射装饰板,保 证开敞办公室的天然光利用。设计小组还认 为中间的“光廊”采用了一部分天空光线, 帮助提高设计室的天光照度。 生态建筑实例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 缓冲层策略:遮阳板系统
生态建筑实例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 利用自然能源策略
太阳能的利用: 使用一部分太阳能光电板为 设计楼的报告厅的照明与电器系 统提供电能。
深井水利用 设计小组认为大地所蕴含的热 量和温度是一个恒定、安全的可替 代能源从而是很值得利用的。而目 前在对大地能量的应用中,深井水 回灌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案。
生态建筑实例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新校园
生态建筑实例
诺丁汉大学新校园
生态建筑实例
生态建筑实例—国内篇
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
生态建筑实例
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 “生态建筑示范楼”是这个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示范工程 之一,也是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实验办公楼,位 于上海闵行区申富路568号该院的科技发展园区内,占地905 平方米,建筑面积1994平方米,高17米,建筑主体为钢筋混 凝土框架剪力墙,斜屋面结构,南两层,北三层。于2003年 12月动工,2004年9月竣工,11月通过工程验收。 总体技术目标达到综合能耗为同类建筑的1/4,再生能源 利用率占建筑使用能耗的20%,室内综合环境达到舒适、健 康,建筑节能率高达75%。“示范楼”集成了国内外大量的 多种形式的最新生态技术产品,形成了自然通风、超低能耗、 天然采光、健康空调、再生能源、绿色建材、智能控制、资 源回收、生态绿化,舒适环境等十大技术特点,实现建筑一 体化匹配设计的应用。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设计的最新案例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设计的最新案例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设计的最新案例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建筑和绿色设计成为了建筑界的热门议题。

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打造出一系列引领未来的绿色建筑作品。

本文将介绍几个最新的可持续建筑和绿色设计案例,带领读者领略其中的美与创新。

1. River Beech Tower(纽约,美国)位于纽约市的River Beech Tower是美国第一座由可再生材料制成的超高层建筑。

该建筑采用了新型的生物竹合成材料,取代了常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生物竹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通过引入这种创新材料,River Beech Tower在提供良好功能性的同时,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少了碳排放。

此外,该建筑还融入了太阳能板和雨水收集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水资源的节约。

2. Bosco Verticale(米兰,意大利)Bosco Verticale是意大利米兰一座颇具标志性的住宅建筑。

它由两座高层塔楼组成,外墙绿化面积达到了3万平方米。

这些绿色植被不仅美化了城市景观,还起到了隔热和减少噪音的作用。

通过垂直绿化设计,Bosco Verticale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内部温度,提供清新的空气,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该建筑还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和太阳能板,进一步提高了节能环保的水平。

3. The Crystal(伦敦,英国)作为伦敦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性建筑,The Crystal是一座集展览、教育和商业于一体的绿色建筑。

该建筑外墙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并配备了智能控制系统,有效节约能源。

同时,The Crystal还利用地下水泵系统,将泰晤士河的冷水引入建筑内部,为空调系统供冷,降低建筑能耗。

此外,该建筑还拥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通过太阳能和地热能的利用,实现了部分的自给自足。

4. Pixel Building(墨尔本,澳大利亚)位于墨尔本的Pixel Building是全球获得最高绿色建筑评级(六星级)的公共建筑。

国内外优秀绿色建筑案例

国内外优秀绿色建筑案例

绿色建筑实例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 上海市生态建筑示范楼
外观图
绿色建筑实例筑实例
2. 建筑节能 太阳能集热器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外墙外保温
LOWLOW-E玻璃
外遮阳
绿色建筑实例
3. 自然采光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中庭采光效果 夏季
冬季
绿色建筑实例
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 4. 绿色建材
常州北港生态小区规划
(2)构建植被网络末端,并与城市自然生态安全网络连通。通过植被 构建植被网络末端,并与城市自然生态安全网络连通。 布局和配置,提高该地块的绿量和植被的生态功能。 布局和配置,提高该地块的绿量和植被的生态功能。 (3)利用生物净化和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污水和雨水,用于 景观用水或 利用生物净化和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污水和雨水, 洗车冲厕。 洗车冲厕。 (4)通过建筑布局和场地的植物配置,优化风环境。 通过建筑布局和场地的植物配置,优化风环境。 (5)为利用浅层地热能创造场地条件。 为利用浅层地热能创造场地条件。
利用周围环境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设计
绿色建筑实例
5.空调方式 5.空调方式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①冷却顶板 ②个性化送风 公共区域空调方式 ③ 置换通风
办公室空调方式
①冷却顶板 ②置换通风 ③动态送风装置
绿色建筑实例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6.能源系统 6.能源系统
50kW燃料电池 50kW燃料电池 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阳能新风除湿系统
绿色建筑实例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7.太阳能利用 7.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光电系统
生态型高层商业建筑
考莫兹银行总部大厦, 考莫兹银行总部大厦, 德国法兰克福

关于绿色建筑的案例

关于绿色建筑的案例

关于绿色建筑的案例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经济、适应性等方面,旨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

以下是一些关于绿色建筑的案例:
1. 南京绿地缘江国际生态城:该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是一个集住宅、商业、文化、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城。

项目采用了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绿色建材等,以实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马斯达尔市的零碳城市:该项目是一个完全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的城市,目标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碳、零排放的城市。

项目包括办公楼、住宅、商业中心、公园等设施,都采用了最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3. 德国柏林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该教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在二战中被摧毁。

重建的教堂采用了许多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板、风力发电装置、绿色屋顶等,以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目标。

4. 印度班加罗尔的IIMB-IBS中心:该中心是一座集教育、培训和会议于一
体的建筑,采用了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绿色建材等。

该中心的建成也对印度的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这些案例只是世界各地绿色建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创新的绿色建筑出现。

绿色生态建筑实例.doc

绿色生态建筑实例.doc

绿色生态建筑实例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绿色生态建筑实例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绿色生态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建筑。

绿色生态建筑从本质上说就是节能型建筑,或称高效益建筑。

用美国建筑师富勒的话说就是“少费多用”;德国建筑师英恩霍文更具体地明确为:“用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成果,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大的使用价值”。

下面是列举的4个绿色生态建筑实例。

绿色生态建筑实例——英国建筑师福斯特设计的生态之塔英国建筑师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被冠以“生态之塔”、“带有空中花园能量搅拌器”的美称。

49层高的塔楼采用弧线围成的三角形平面,其间围合出的三角形中庭,如同一个大烟囱,可以让办公空间进行自然通风,达到节能的效果。

据测算,该楼的自然通风量可达60%。

三角形平面又能最大限度地接纳阳光,创造良好的视野,同时又可减少对相邻建筑的遮挡。

绿色生态建筑实例——柏林的生态楼柏林建造了第一座绿色生态办公楼。

大楼的正面安装了一个面积为64m²的太阳能电池来代替玻璃幕墙,其造价不比玻璃幕墙贵。

屋顶的太阳能电池供应热水。

大楼的屋顶设储水设备,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储存的雨水用来浇灌屋顶上的草地,从草地渗透下去的水又回到储水器,然后流到大楼的各个厕所冲洗马桶。

楼顶的草地和储水器能局部改善大楼周围的气候,减少楼内温度的波动。

绿色生态建筑实例——帕来索西西姆的生态宾馆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海边的帕来索西西姆生态宾馆,可提供15个宽敞舒适的俯视青绿色墨西哥湾的小屋,坐在屋子里不时可以看到当地十分有名的成群结队的火烈鸟。

这个宾馆是根据最严格的环保要求设计的,它采用的建筑材料是泥土、木材和草,既节能又环保。

这里有采用环保的生物过滤方法的再循环水,还有利用太阳能加热的游泳池。

绿色生态建筑实例——英国的绿色生态住宅绿色生态住宅其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由于通风结构而大大减少,并不再使用排放破坏臭氧层的氯氟碳的空调设备。

国外住宅优秀案例

国外住宅优秀案例

国外住宅优秀案例国外住宅优秀案例:1. 纽约的“高线公园”:这是一个以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而成的城市公园,其下方的建筑则被改造成了住宅楼。

这种创新的设计使得居民可以在城市中心享受自然环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居住体验。

2. 日本的“蚕室住宅”:这是一座位于东京的住宅建筑,以其独特的外观设计而闻名。

建筑师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和金属材料,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像是一只巨大的蚕茧。

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充满了现代感,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3. 挪威的“瓦伦住宅”:这是一座位于奥斯陆的住宅项目,它采用了全木结构和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使得室内空间与室外环境完美融合。

该住宅项目还配备了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 新加坡的“树屋住宅”:这是一座位于新加坡的住宅项目,以其独特的树屋设计而闻名。

每个住宅都建在大树上,通过吊桥连接起来。

这种设计不仅提供了独特的居住体验,还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周围的自然环境。

5. 荷兰的“水上住宅”:这是一座位于阿姆斯特丹运河上的住宅项目,屋顶由荷兰特色的草皮覆盖,使得整个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住宅内部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空间。

6. 澳大利亚的“海景别墅”:这是一座位于悉尼海滩的别墅,通过大面积的玻璃窗提供了壮观的海景视野。

别墅还配备了私人游泳池和花园,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7. 加拿大的“山间别墅”:这是一座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别墅,建在山坡上,周围被浓密的森林环绕。

别墅的设计采用了大量的木材和玻璃,使得居民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景。

8. 法国的“城堡别墅”:这是一座位于法国南部的城堡别墅,建于18世纪,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别墅内部装饰豪华,保留了古老的建筑风格,为居民提供了独特的居住体验。

9. 德国的“生态住宅”:这是一座位于柏林的住宅项目,以其绿色建筑设计而闻名。

住宅采用了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和可回收材料,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经典】世界各国著名绿色生态建筑

【经典】世界各国著名绿色生态建筑

【经典】世界各国著名绿色生态建筑现代化的建筑不仅仅要追求高度,同时更要注意绿色环保,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各国共识。

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哪一个时代的人们比当今时代的人们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必须携手共同改变旧的生活方式,设计师们应该建造更多生态建筑以发展生态产业。

1迪拜太阳能垂直村迪拜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国家,一座又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

除了沙子和创造性外,迪拜还拥有什么丰富的资源吗?答案自然是充足的日照。

格拉夫特建筑设计事务所(Graft Lab)设计的垂直村落便充分利用了这种优势。

建筑表面与太阳能收集器呈特定角度。

太阳能收集器位于这个多功能建筑群的南端,装有自动旋转枢轴,可让日照时间实现最大化。

2、西班牙泡泡形淡水工厂这家淡水工厂由一系列堆叠在一起的生物圈构成,从外观上看,它好像是一堆肥皂泡。

这是一座怪异的高塔,其玻璃圆顶结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利用红树过滤海水以获取淡水。

红树可吸收咸水中的物质并渗出淡水。

宝贵的淡水钻出红树体外后蒸发并凝结成露水,工厂内的淡水池则负责收集露水。

3、土耳其One &Ortakoy建筑群这个名为One & Ortakoy "的多功能建筑群位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它拥有弯曲的有机形态以及被绿草和鲜花覆盖的起伏屋顶,与所在的美丽山区融为一体。

这个建筑群位于奥尔塔科伊附近地区,现正在建造之中。

它由两座建筑构成,正面使用天然石头打造。

其中一座是住宅建筑,另一座则是商用建筑。

4、法国绿屋顶中学马塞尔塞姆巴特中学位于法国索特维尔莱鲁昂地区,紧挨着一家公园。

这所中学巧妙地与周围的绿草和树林融为一体,让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存在。

它的扩建项目由一家餐馆、学生宿舍、员工宿舍以及工作坊构成,绿色屋顶波浪起伏,能够起到天然的隔热作用。

5、苏丹摩天水塔在面积广阔的苏丹沙漠,淡水成为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获取淡水的难度超乎人们想象。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案例介绍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案例介绍

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中心
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
基地策略
。 通风设计 在面湖立面的地面层设计许多通风百叶,沿着水面风起冷却的效应, 整个 气流穿过中庭空间,最后流窜到背立面的八个楼梯间,由所谓的 “烟囱效 应”让使用过的气流上升穿过整个圆形,类似烟囱的楼梯间, 最后经由一 个3.5公尺高的铝制风杓(windvane)排放出去,完成整 个低耗能,被动式 的空气循环动作。
800m
1640m
500m
58m(L) ×42m(W) ×80m(H)
网格划分
外场边界条件 (以3.6m/s夏季典型工况为例)
风速随高度变化满足海尔曼公式:
v 2 v1 (
式中: v1―距离地面高度h1处的风速,m/s; v2―距离地面高度h2处的风速,m/s; a―常数,取决于大气稳定度和地面粗 糙度
22.85, 0 ta ,out 5 0.31t a ,out 21.3, 5 t a ,out 33 31.53, 33 ta ,out 40
舒适区温度上限Tupper
Tupper
(1)
舒适区温度下限TLower
Tlower
0 ta ,out 5 15.85, 0.31ta ,out 14.3, 5 ta ,out 33 24.53, 33 ta ,out 40
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
。 中庭设计
所有的建筑物皆由具玻璃顶盖的中庭所串联,整个中庭可以说是 一个小型温室,可以在寒冷的冬天储存适当的太阳热能以达到一定的 舒适度,并减少暖气的使用。 中庭内种满中型植物,由植物保湿遮荫的特性,自动调节室内温 湿度,而且让由靠湖面进气口的冷风在进到室内时有预暖的效果,减 少寒冷带来的不适与能源浪费。中庭屋顶玻璃所采用的半透明太阳能 光电板每年所产生的电能约45,000kWh,足以供应建筑物整年的机械 通风电能需求,让机械通风耗能不用依赖石化能源。

国外绿色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国外绿色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第十九页,共28页。
德国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建筑管理中控系统(BMS Control)在法兰克福商
业银行总部大厦中得到了应用,大厦的室内感光感 温系统全部采用自动化,具体到每个办公室均由一 个中心调控系统控制,室内的光照,温度,通风等 均通过自动感应器得到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办公空
间适当的光照和空气质量。
外的百叶窗结合,尽量争取了最大
的阳光,而且这些百叶窗也可以避
免眩光。
第八页,共28页。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
可以看到遮阳板的具体细 节。遮阳百叶由半透明的
陶瓷材料制成,可以阻挡
直射太阳光,但会将阳光
漫射入室内,百叶的角度 可以自动控制,也可以由
办公室的使用者人工调节。
南侧外墙局部仰视
第九页,共28页。
第二十六页,共28页。
小结
从以上案例分析后发现,我国绿色建筑处于世界绿色发展 中上等水平,并且正在快建筑速发展;
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技术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可以从本质上
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及减少能耗;
第二十七页,共28页。
第二十八页,共28页。
置了多个空中花园。这些空中花园分布在三个
方向、不同标高上,成为“烟囱”的进、出风
口,有效地组织了办公空间自然通风。
第十八页,共28页。
德国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绿色”技术 采用不同外墙开口,结合架空地板,加上风扇,吸音材料,过滤材料
等简单材料与设施措施,形成能满足多功能的“可吸收外墙”从而使 室内外空气,水分通过墙体上的穿孔得到交换,在平衡和调节温湿度 的同时,过滤灰尘减少噪音
它可以阻挡阳光的直射,寒冷季节又可以反射更多
的阳光到室内。
内部通风示意图
第二十页,共28页。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1.引言生态城市建设是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重要举措,许多国家在此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2.案例一:斯德哥尔摩,瑞典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具生态城市特色的城市之一。

该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首先,斯德哥尔摩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目前有超过90%的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其次,该市实施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实现了垃圾“零填埋”。

此外,斯德哥尔摩还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出行,以减少汽车使用量。

这些措施使得斯德哥尔摩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型城市,并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改善效果。

3.案例二: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其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首先,新加坡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

由于缺乏自然水源,新加坡实施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雨水收集和再利用、海水淡化等技术手段。

其次,新加坡注重绿化和生态系统保护,通过建设公园、保护自然湿地等方式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

此外,新加坡还大力推广公共交通和鼓励低碳出行,以减少交通排放。

这些措施使得新加坡成为一个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4.案例三:芬兰赫尔辛基芬兰赫尔辛基是北欧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一个具有鲜明生态城市特色的城市。

赫尔辛基在能源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包括发展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建设了智能电网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赫尔辛基还注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通过绿色建筑和城市绿化来改善城市环境。

赫尔辛基还大力发展可持续交通系统,包括自行车道、电动汽车充电桩等设施,以鼓励低碳出行。

这些措施使得赫尔辛基成为一个绿色、宜居的生态城市。

5.案例四:澳大利亚墨尔本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也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城市。

墨尔本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包括雨水收集和再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

生态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实例

生态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实例

生态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实例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设计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生态设计旨在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居住舒适度。

本文将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探讨生态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

一、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生态建筑典范。

这座花园由两个巨大的玻璃温室——“花穹”和“云雾林”组成。

“花穹”模拟了地中海的气候环境,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

其设计巧妙地利用了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了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屋顶上的太阳能板为整个建筑提供了部分电力,而雨水收集系统则用于灌溉植物,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云雾林”则创造了一个高海拔的热带环境,有一个高达 35 米的人造瀑布。

建筑的外立面覆盖着绿色植物,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隔热和降低噪音的作用。

内部的空气循环系统通过调节湿度和温度,为植物和游客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滨海湾花园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生态设计的理念,将建筑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休闲空间。

二、德国国会大厦德国国会大厦的改造也是生态设计的一个成功案例。

建筑师诺曼·福斯特在保留原有建筑外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现代化的生态改造。

大厦的穹顶采用了透明的玻璃材质,不仅为室内提供了充足的自然采光,还能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

同时,穹顶内的遮阳系统会根据太阳的位置自动调整,避免室内过热。

建筑的通风系统利用了自然风的原理,通过建筑内部的风道和通风口,实现了空气的自然流通,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能耗。

此外,国会大厦还安装了太阳能板和生物燃料锅炉,以提供部分能源。

在雨水处理方面,大厦设置了雨水收集设施,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冲洗厕所和灌溉周边的绿地。

德国国会大厦的生态改造展示了如何在历史建筑中融入现代的生态设计元素,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在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也是生态设计在建筑中的杰出代表。

绿色生态建筑案例

绿色生态建筑案例

绿色生态建筑案例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生态建筑已经成为当今建筑行业的热门话题。

绿色生态建筑以其节能、环保、可持续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绿色生态建筑案例涌现出来,它们不仅在建筑设计、材料选择、能源利用等方面体现了绿色理念,还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显著的环保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个典型的绿色生态建筑案例,希望能够为大家深入了解绿色建筑提供参考。

首先,位于美国纽约的“1号公园大道”是一座典型的绿色生态建筑。

该建筑采用了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实现了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

同时,建筑外墙采用了大面积的植物覆盖,形成了独特的绿色墙面,不仅美观,还能够有效降低室内温度,减少能耗。

此外,建筑内部采用了智能化的节能系统,通过智能感应和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这些设计和措施使得“1号公园大道”成为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为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水晶塔”也是一座备受瞩目的绿色生态建筑。

这座建筑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不仅提高了建筑的采光率,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减少了对人工照明的需求。

同时,建筑屋顶设置了大面积的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的转化,为建筑提供了可持续的能源支持。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植物浇灌和冲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这些设计和措施使得“水晶塔”成为了一座充分体现绿色理念的生态建筑,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中国上海的“绿色之家”也是一座值得关注的绿色生态建筑。

该建筑采用了大量的环保材料,如可降解材料和再生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建筑内部设置了大面积的绿色植物,不仅美化了室内环境,还能够净化空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此外,建筑外墙采用了隔热材料,有效降低了室内外温差,减少了空调能耗。

这些设计和措施使得“绿色之家”成为了一座环保、节能的生态建筑,为城市的环境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生态建筑案例

生态建筑案例

生态建筑案例1. 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 (Helsinki Central Library) - 芬兰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设计理念的生态建筑案例。

图书馆的外观由玻璃和木材构成,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和绿色空间来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

此外,图书馆还采用了节能、节水和废物再利用的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它使用天然通风系统来降低能源消耗,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来提供电力。

2. 塞米利奥诺夫州立大学能源研究所 (Semiliconov State University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 俄罗斯这个生态建筑案例是一个具有自足能源系统的研究建筑。

该建筑由多个层次的玻璃和金属构成,外部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用于收集太阳能发电。

除了利用自然资源,建筑还实施了节能措施,如高效的隔热材料和智能控制系统。

此外,建筑还收集并利用雨水用于冷却和农田灌溉。

3. 广州环境保护科技中心 (Guangzhou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 中国广州环境保护科技中心是一个具有生态环保特点的办公建筑。

建筑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和外部绿色植被,以减少热量和光线的传导。

此外,建筑用于收集并利用雨水进行灌溉和冷却,以节约水资源。

室内以可再生材料和废弃物再利用材料建造,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坦桑尼亚塞莎塔工业城 (Sesata Industrial City) - 坦桑尼亚塞莎塔工业城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项目。

城市的建筑和基础设施采用了环保材料和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节能灯和雨水收集系统。

此外,城市还设置了大量的绿色空间和公园,并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出行,以减少碳排放。

5. 温哥華生态村 (Vancouver Ecovillage) - 加拿大温哥华生态村是一个由多个生态建筑组成的住宅社区。

建筑采用了可再生材料和高效的节能技术,如太阳能热水器和地热系统。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生态城市建设是指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高品质生活的城市。

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国外典型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案例一:斯德哥尔摩,瑞典1. 基本情况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具生态城市特色的城市之一。

该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2. 成功经验(1)可持续交通:斯德哥尔摩积极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并建设了完善的自行车道网络,鼓励居民使用环保交通方式。

(2)清洁能源:该城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绿色建筑:斯德哥尔摩鼓励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提倡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4)生态保护:城市中的绿地和湖泊得到有效保护,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系统。

三、案例二:温哥华,加拿大1. 基本情况温哥华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最大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生态城市之一。

该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2. 成功经验(1)水资源管理:温哥华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垃圾处理:该城市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

(3)可持续建筑:温哥华鼓励建设绿色建筑,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建筑对能源的消耗。

(4)城市绿化:城市中广泛种植各类植物,建设了大量的公园和绿地,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案例三:芬兰赫尔辛基1. 基本情况赫尔辛基是芬兰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欧洲重要的生态城市之一。

该城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清澈的湖泊。

2. 成功经验(1)可持续交通:赫尔辛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并推广电动汽车和自行车的使用,减少机动车污染。

(2)可再生能源:该城市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生态规划:赫尔辛基注重生态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建设,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国外⽣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国外⽣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态城市的概念提出⾄今,世界各国对⽣态城市的理论进⾏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前⼀些国家已经成功地进⾏了⽣态城市建设。

这些⽣态城市,从⼟地利⽤模式、交通运输⽅式、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态城市建设提供了范例,研究这些⽣态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经验,⽆疑会对我国的⽣态城市建设产⽣积极的指导意义。

⼀、典型案例(⼀)巴西库⾥蒂巴巴西库⾥蒂巴是南美国家巴西东南部的⼀个⼤城市,为巴西第7⼤城市,环境优美,在1990年被联合国命名为“巴西⽣态之都”、“城市⽣态规划样板”。

⼀是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

在20世纪60、70年代,巴西库⾥蒂巴市就⾛上了低成本,⼈及⾃然尽可能和谐的⽣态城市发展道路。

城市拥有逐步拓展的⼀体化交通⽹络、道路⽹络,并采取了致⼒于改善和保护城市⽣活质量的各种⼟地利⽤措施。

⾸先,库⾥蒂巴市通过追求⾼度系统化的、渐进的和深思熟虑的城市规划设计,实现了⼠地利⽤及公共交通⼀体化;其次,城市还⿎励混合⼠地利⽤开发的⽅式,⽽且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线路所在道路为中⼼,对所有的⼟地利⽤和开发密度进⾏了分区。

此外,城市在⼀体化交通⽹络、道路⽹络的拓展中,主要是沿着⼏条结构轴线向外进⾏⾛廊式开发。

轴线是公共汽车系统的主要线路,这些轴线在城市中⼼交汇,构成了⼀体化道路系统的第⼀个层次;拥有公交优先权的道路把交通汇聚到轴线道路上。

⽽通过城市的⽀路满⾜各种地⽅交通和两侧商业活动的需要,并及⼯业区连接。

同时。

轴线的开发使宽阔的交通⾛廊有⾜够的空间⽤作快速公交⽤路。

⽬前,库⾥蒂巴市尽管有50万辆⼩汽车,但有2/3的市民每天都使⽤公共汽车,并且做到公共汽车服务⽆需财政补贴据有关研究⼈员估算这⾜以使得每年减少的⼩汽车出⾏达2700万次。

总之。

⽬前该城市80%的出⾏依赖公共汽车,其使⽤的燃油消耗也是同等规模城市的25%。

每辆车的⽤油减少30%。

室内生态的经典案例

室内生态的经典案例

室内生态的经典案例
室内生态的经典案例包括:
1.Meyer House自然与建筑的对话项目:该项目位于新加坡迈耶路,毗邻一个宁静的
公园,强调了绿色、生态和环保的居住环境。

2.CapitaSpring工作娱乐的绿洲:设计师在高级甲级办公楼和现代服务式住宅之间打造
了一片超过35米高的绿洲,社交和活动空间分布在四层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中,连接人与自然。

3.Elio Del Nest:这个设计以城市空气过滤为核心概念,住宅建筑被分成七个单元,向
上堆叠,模仿山脉的形成,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室外绿地,占总面积的67%。

4.新月花园城市未来城市畅想:该项目位于巴黎东部边缘的大型公园——文森斯森林,
坐落在最小湖上,它沿着湖的自然弧线,以及现有的岛屿。

5.竹屋:这是一座由Elora Hardy设计的杰出的竹屋,它蜿蜒曲折,拥有许多令人惊叹
的特色。

竹子作为建筑材料十分特殊,除了是一种环保材料外,还具有非常好的通气性,更不用说它的美学特征了。

6.加拿大HV全屋生态环境系统:该系统打造“五度·六无”洁净空间,还原大平层的宽
阔,为豪宅注入灵魂。

其现代极简装修风格和24小时智能引入新风的功能,让人如沐春天般舒适。

这些案例都充分体现了生态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案例集锦

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案例集锦

1. 加州学院艺术中心(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加州学院艺术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它的屋顶被设计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覆盖着原生植物,不仅能够吸收雨水,还能提供绝佳的保温效果。

该建筑运用了大量的可再生材料,并且通过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来满足自身能源需求,是绿色建筑的杰出代表。

2. 伦敦的碳零排放公寓(BedZED)伦敦的Beddington零能量开发(BedZED)是英国第一个大规模的碳零排放社区。

这个项目采用了高效的隔热材料、太阳能板和中央供暖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

屋顶花园和绿色空间的设计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还有助于调节气候和改善空气质量。

3.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被誉为“东方之冠”,其独特的传统斗拱结构融合了现代建筑技术。

中国馆在设计上大量采用了节能材料和太阳能发电系统,屋顶绿化和雨水回收系统也是其环保特色之一。

展馆在世博会结束后转为博物馆使用,成为了城市的文化地标和绿色建筑的范例。

4. 德国的智能之家(Smart House)德国的智能之家是一个集成了多种智能技术和环保理念的住宅项目。

它通过智能家居系统来控制室内温度、光线和能源消耗,极大地提高了能源效率。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被动式设计,利用自然通风和日光照明来降低对人工能源的依赖。

5. 新加坡的绿色心脏(The Green Heart at Marina One)新加坡的Marina One项目是一个多功能综合体,中央设置了一个巨大的绿色空间——绿色心脏。

这个开放的花园空间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场所,还帮助改善了城市的微气候。

建筑群利用了绿色屋顶、垂直绿化和智能节能系统,是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典范。

这些案例显示,绿色建筑不仅关注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还兼顾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建筑的美学价值。

它们利用现代科技和创新设计,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标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绿色生态建筑 设计案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中心 邵文晞目录1 2 3 4 5国外绿色建筑发展 国外绿 建筑发展 国外绿色建筑特点介绍 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 巴克雷卡德总部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6 7 8 9 10吉巴欧文化中心 吉 欧文化中 建筑通风借鉴案例 德国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墨尔本政府办公楼 森斯伯瑞英国大型连锁超市2008-11-4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中心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的提出一九八一~一九九九 年来NASA所测得的 地球南极臭氧层破洞 日渐扩大的情形绿色建筑的提出 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大会” 与会者第 次明确提出了 发展大会”,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由此渐成 一个兼顾环境关注与舒适健康的研究体系, 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践推广,成为当今 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世界各国的绿色标准情况Eko Profile Promis E BREEAM ESCALE Eco Effect Eco Quantum E-top LEEDLEED -Canada, GBTool BREEAMBREEAM-Green Leaf LEEDGOBASHKHKBEAMCASBEE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第 一次「地球环境高峰会议」 次「地球环境高峰会议」NABERS SBAT国际绿色建筑等级划分BREEAM(英) LEED(美) NABERS(澳) CASBEE(日)通过、好、很好、优秀 一般、铜牌、银牌、金牌、白金 0~5星级 根据环境性能效率指标BEE, 给予评价,表现为QL二维图满意、好、很好、优秀 HK-BEAM(港) 港ESCALE(法) ESFGB(中)标准工程、优秀工程、较差工程 ★、★★、★★★国外绿色建筑特点国外绿色建筑特点™ 绿色建筑研究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由 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形成了 整体性 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 都体现了“四节”和环境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将其 都体现了“四节”和环境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并将其 贯穿到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全寿命周期的 各个环节中 。

™ 通过建立权威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制度,规范管理和指导 通过建立权威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制度 规范管理和指导 ,强化市场导向。

2008-11-4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之一 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之 ¾ 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建筑规模]:占地面积12万平米,建筑面积 4 1万平米。

4.1 万平米 [获奖情况]: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杂志的年度 可持续性奖 [建筑功能]:信息中心、教学中心、服务中心2008-11-4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中心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基地策略废弃地再利用自行车工厂用地朱比丽分校基地策略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1.3万的线性人工湖将建筑与郊区住宅连接起来,成为一处新的“绿肺”建筑边缘的水渠对水进行自然建筑边缘的水渠对雨水进行自然的回收利用,每年可以收集6000多立方米基地策略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通风设计在面湖立面的地面层设计许多通风百叶,沿着水面风起冷却的效应,整个气流穿过中庭空间,最后流窜到背立面的八个楼梯间,由所谓的整个气流穿过中庭空间,最后流窜到背面的八个楼梯间,由所谓的“烟囱效应”让使用过的气流上升穿过整个圆形,类似烟囱的楼梯间,最后经由一个3.5公尺高的铝制风杓(windvane )排放出去,完成整个低耗能,被动式的空气循环动作。

朱比丽校园设计所采用的通风策略可以称作:热回收低压机械式自然通风,它是一种混合系统,即在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的基础上辅以有效的机械通风装置。

效机械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风斗它可以在风速2~40m/s 之间顺利运作,由周围空气流动所产生的真空效应,让室内空气可以自然的被吸拔出来,也因为尾部有一个类似扰流板的构造让风杓永远随着不同的风向转动除了是一个风向似扰流板的构造,让风杓永远随着不同的风向转动,除了是个风向旗之外,也让排气的一端永远处在下风处。

为风扇耗能的1/100遮阳设计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采光策略该项目在东、西、南向立面设置了大量木制可动式水平遮阳板,在不阻挡对视线的情况下,达到一定的遮阳效果,将整年的室内温度在不借助空调之下控制在摄氏℃下在太阳日照最大的南向立面设不借助空调之下,控制在摄氏30℃下。

在太阳日照最大的南向立面设置可电动调整的遮阳棚,以避免太阳直射所造成的高温与眩光。

采光策略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水平木百叶,每片上都被漆成白色增强光线的反射采光策略被动式红外线移动探测器和日照传感器,并由智能照明照传感器并由智能照明中央系统统一控制:当教室有人使用时系统就会自动判断是否使用人工照明,从而代替了人工开关;如果室内有足够的自然光线,人工照有足够的自然光线人工照明就会自动关闭,从而节约能源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中庭设计所有的建筑物皆由具玻璃顶的中庭所串联个中庭可以说是所有的建筑物皆由具玻璃顶盖的中庭所串联,整个中庭可以说是一个小型温室,可以在寒冷的冬天储存适当的太阳热能以达到一定的舒适度,并减少暖气的使用。

中庭内种满中型植物,由植物保湿遮荫的特性,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而且让由靠湖面进气口的冷风在进到室内时有预暖的效果,减少寒冷带来的不适与能源浪费。

中庭屋顶玻璃所采用的半透明太阳能光电板每年所产生的电能约45,000kWh,足以供应建筑物整年的机械通风电能需求,让机械通风耗能不用依赖石化能源。

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之二¾巴克雷卡德总部克雷卡德总部巴克雷卡德总部是英国当代低能耗办公大楼的典范,在英国建筑研究中心环境评价方法(BREEAM)评估中获得了“优秀”等级级。

该项目较大限度的利用了自然通风和采光,采用多种遮阳方式,并利用了建筑旁边湖水的冷量来降低室内温度。

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之三¾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BRE,Building建筑楼Research Establishment)这座未来办公楼坐落于瓦特福德(Watford)市郊的建筑研究所(BRE)。

该区域地处英国南部,气候温和,受噪音和空气污染影响的程度也最轻。

该建筑采用被动建筑设计,结合先进的节能技术,响的程度也最轻该建筑采用被动建筑设计结合先进的节能技术是一较为成功的绿色生态建筑。

[建筑规模]:建筑面积2024平米[获奖情况]:英国绿色建筑优秀奖[建筑功能]:办公室、会议室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该建筑办公室的层高3.7m,比起普通办公室来高出很多。

这样较高的层高保证了自然光照明的需要,在的需要在上班时间,95%以上的室内能够有足够的自然光照明。

大窗和南侧室外的百叶窗结合,尽量争取了最大外的百叶窗结合尽量争取了最大的阳光,而且这些百叶窗也可以避免眩光。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可以看到遮阳板的具体细节。

遮阳百叶由半透明的陶瓷材料制成,可以阻挡直射太阳光,但会将阳光漫射入室内,百叶的角度可以自动控制,也可以由办公室的使用者人工调节。

南侧外墙局部仰视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南侧的窗户使用了反射玻璃,还配有电动卷帘来减少夏季的太阳热吸收。

在夏季提供遮阳冬季则改变 建筑的周围还种植了落叶树,在夏季提供遮阳,冬季则改变寒风的流线。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南侧立面上有五个高耸的风塔,每个风塔直径1.2米,高度4.5米,并装有玻璃益于采光,通风口有低速风扇,可以在炎热或无风时帮助通风;在气温适中时,可以直接打开窗户通风。

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纵剖面及自然通风示意图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楼板下部细节楼板外部表现建筑研究组织办公楼夏天自然通风示意图夏天通风塔通风示意图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之四 ¾吉巴欧文化中心吉巴欧文化中心位于南太平洋中心的 一个美丽的小岛,距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岸 1500公里处。

该建筑通过巧妙的设计 使绿色生态技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结合, 使绿色生态技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结合 通过双层皮系统实现了被动通风,其设计 者伦佐·皮亚诺也因此获得了当年的普利兹 建筑奖。

建筑奖 [建筑规模]:建筑面积2024平米 [获奖情况]:普利兹建筑奖 [气候情况]:气候温暖潮湿,属热带草原气 候,一年的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年均气温 30°。

12月到次年3月为雨季,夏天比较潮 湿,相对湿度超过 相对 度超 80%。

[建筑功能]:展览馆,多媒体图书馆2008-11-4 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中心吉巴欧文化中心‹双层皮与被动通风设计为了在建筑物内部形成被动式通风, 皮亚诺设计了双层皮系统。

建筑的外 皮分两层,分别由外部弯曲的肋板和 内层垂直的肋板构成。

这两排肋板都 由胶合板制成。

由胶合板制成 这双层皮系统能让空气在两层肋板 之间自由的流通 设在外层的开口则 之间自由的流通。

设在外层的开口则 用于引导来自海洋的季风,或者引导 所需要的气流。

而设在顶部的天窗则 被用于调节空气的流通。

被用于调节空气的流通2008-11-4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中心吉巴欧文化中心当有微风的时候,天窗打开以促进通 风。

而当风力变强时,天窗关闭。

由于当 地的气候非常炎热,双层的屋顶系统收到 了良好的效果 外层屋顶上方达到50℃时, 了良好的效果。

外层屋顶上方达到 时 内层屋顶上方只有大约30 ℃ 。

两层屋顶 之间的空气层有助于减缓室内温度上升的 时间。

时间2008-11-4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中心借鉴项目办公楼项目为14层loft办公楼,地上建筑面积2.5万m2,两层地下室。

计算目的在 于为中庭及走廊区域的通风设计提供依据,创造适宜的人员活动区域。

外场计算模型800m1640m 500m 58m(L) ×42m(W) ×80m(H)网格划分外场边界条件 (以3.6m/s夏季典型工况为例)风速随高度变化满足海尔曼公式:v 2 = v1 (式中: v1―距离地面高度h1处的风速, 处的风速 m/s; v2―距离地面高度h2处的风速,m/s; a―常数,取决于大气稳定度和地面粗 糙度h2 α ) h1上海市杨浦区夏季风向频 率玫瑰图(1993-2002)外场风速边界条件夏季典型工况(3.6m/s)东南风断面速度分布办公大楼外场压力分布各墙面压力分布Pa 东 南 正压 正压西负压北负压东南向及屋面压力分布Pa 西、北及屋面负压 (有利排风)东 南向正压(有利进风) 东、南向正压(有利进风)各窗压力分布计算结果窗户编号压力值(Pa)窗户编号压力值(Pa)窗户编号压力值(Pa)窗户编号压力值(Pa)东17.6南1 2.61西1-8.58北1-5.24东27.5南2 2.6西2-8.94北2-5.53东37.48南3 2.64西3-9.1北3-5.92东47.52南4 2.59西4-9.43北4-6.47东57.6南5 2.58西5-9.75北5-7.167.776 2.5766-10.066-7.7东南西北东77.96南7 2.37西7-10.33北7-8.2东88南8 2.69西8-10.51北8-8.6 802258-1065-885东98.02南9 2.58西9-10.65北9-8.85东108.27南10 2.91西10-10.66北10-8.94东117.78南11 2.4西11-10.51北11-8.9 704231015868东127.04南12 2.3西12-10.15北12-8.68东13 4.03南13-0.17西13-9.65北13-8.3东14-3.4南14-5.02西14-10.4北14-7.82内场计算通风舒适性温度范围确认,22.85,05a out t ≤<⎧建筑通风舒适性采用de Dear 和Brager 提出的通风舒适区理论,在80%的可接受度时,则根据式(2)舒适区关系式为:,,,0.3121.3,53331.53,3340uppera out a out a out T t t t ⎪=+≤≤⎨⎪≤≤⎩15855⎧(1)舒适区温度上限T upper,,,,15.85,00.3114.3,53324.53,3340a out lowera out a out a out t T t t t ≤<⎪=+≤≤⎨⎪≤≤⎩舒适区温度下限T Lower(2)上海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为32℃,根据(1)(2)两式计算得到夏季通风舒适度温度范围为:24.22℃-31.22℃通风舒适性空气龄确认按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人员需要的新风量为253/(h 假设走廊活动人员数为人算得空气龄上限为300025m3/(h.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