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颜色反应一、目的意义1、学习几种鉴定氨基酸与蛋白质的一般方法及其原理。
2、学习和了解一些鉴定蛋白质的特殊颜色反应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 1、双缩脲反应当尿素加热到180℃左右时,2分子尿素发生缩合放出1分子氨而形成双缩脲。
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结合生成复杂的紫红色化合物,这一呈色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多个与双缩脲相似的键,因此也具有双缩脲的颜色反应。
借此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或测定其含量。
应当指出,双缩脲反应并非蛋白质的特异颜色反应,因为凡含有肽键的物质并不都是蛋白质。
2、茚三酮反应蛋白质与茚三酮共热,产生蓝紫色化合物,此反应为一切蛋白质及α-氨基酸(除脯氨酸和羟脯氨酸)所共有。
含有氨基酸的其他化合物也呈此反应。
该反应十分灵敏,1:1500000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就能呈现反应。
因此,此反应广泛用于氨基酸的定量测定。
3、黄色反应含有苯环侧链的(特别是含酪氨酸)蛋白质溶液与硝酸共热时,呈黄色(硝基化合物),再加碱则变为橙黄色,此反应也称为黄蛋白反应。
OH+HNO 3HONO 2+H 2OHONO 2+OH三、仪器与试剂1、试剂(1) 蛋白质溶液:取10mL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搅拌均匀后用纱布过滤得上清液。
(2) 0.3%色氨酸溶液、0.3%酪氨酸溶液、0.3%脯氨酸溶液、0.5%甘氨酸溶液、0.5%苯酚溶液。
(3) 0.1%茚三酮-乙醇溶液:称取0.1g茚三酮,溶于100mL 95%乙醇。
(4) 10%NaOH溶液、1%硫酸铜溶液、尿素、浓硝酸。
2、仪器:试管及试管夹、酒精灯。
四、操作方法1、双缩脲反应(1) 取一支干燥试管,加入少量尿素,用微火加热使之熔化,待熔化的尿素开始变硬时停止加热。
此时,尿素已缩合为双缩脲并放出氨气(可由气味辨别)。
待试管冷却,加入约1mL10%NaOH溶液,振荡使其溶解,再加入1滴1%硫酸铜溶液。
混匀后观察出现的粉红色。
2019生物技术生物化学实验讲义18页
2019⽣物技术⽣物化学实验讲义18页实验⼀糖的呈⾊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实验⽬的1.学习鉴定糖类及区分酮糖和醛糖的⽅法。
2.了解鉴定还原糖的⽅法及其原理。
⼆、实验原理糖经浓⽆机酸处理,脱⽔产⽣糠醛或糠醛衍⽣物。
戊糖形成糠醛,⼰糖则形成羟甲基糠醛。
这些糠醛和糖醛衍⽣物在浓⽆机酸作⽤下,能与酚类化合物缩合⽣成有⾊物质。
与⼀元酚如α⼀萘酚作⽤,形成三芳⾹环甲基有⾊物质。
与多元酚如间苯⼆酚作⽤,则形成氧杂蒽有⾊物质,反应式如下:通常使⽤的⽆机酸为硫酸。
如⽤盐酸,则必须加热。
常⽤的酚类为α⼀萘酚、甲基苯⼆酚、间苯⼆酚和间苯三酚等,有时也⽤芳⾹胺、胆酸、某些吲哚衍⽣物和⼀些嘧啶类化合物等。
有⼈认为,⽤浓硫酸作为脱⽔剂时,形成有颜⾊的产物与酚核的磺化有关,见如下反应式;(⼀)糖的呈⾊反应1.Molish反应(α~萘酚反应)本实验是鉴定糖类最常⽤的颜⾊反应。
糖在浓酸作⽤下形成的糠醛及其衍⽣物与α⼀萘酚作⽤,形成红紫⾊复合物。
在糖溶液与浓硫酸两液⾯间出现紫环,因此⼜称紫环反应。
⾃由存在和结合存在的糖均呈阳性反应。
此外,各种糠醛衍⽣物、葡萄糖醛酸、丙酮、甲酸、乳酸等皆呈颜⾊近似的阳性反应。
因此,阴性反应证明没有糖类物质的存在;⽽阳性反应,则说明有糖存在的可能性,需要进⼀步通过其他糖的定性试验才能确定有糖的存在。
2.蒽酮反应糖经浓酸⽔解,脱⽔⽣成的糠醛及其衍⽣物与蒽酮(10⼀酮⼀9,10⼀⼆氢蒽)反应⽣成蓝⼀绿⾊复合物。
3. Seliwanoff反应(间苯⼆酚反应)该反应是鉴定酮糖的特殊反应。
在酸作⽤下,⼰酮糖脱⽔⽣成羟甲基糠醛。
后者与间苯⼆酚结合⽣成鲜红⾊的化合物,反应迅速,仅需20—30s。
在同样条件下,醛糖形成羟甲基糠醛较慢。
只有糖浓度较⾼时或需要较长时间的煮沸,才给出微弱的阳性反应。
蔗糖被盐酸⽔解⽣成的果糖也能给出阳性反应。
4.Bial反应(甲基间苯⼆酚反应)戊糖与浓盐酸加热形成糠醛,在有Fe3+存在下,它与甲基间苯⼆酚(地⾐酚)缩合,形成深蓝⾊的沉淀物。
(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实验一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维生素C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系人体一种重要营养素。
为水溶性,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其中西红柿、鲜枣、山楂、辣椒、桔子中含量最多)。
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体内胶元蛋白及粘多糖合成;增加毛细血管壁致密性,减低其脆性与通透性;参加体内氧化还原反应;有解毒作用。
如缺乏维生素C可发生坏血病。
临床用于各种维生素C缺乏症、肝脏疾病、中毒等。
本试验是利用碘酸钾做氧化剂。
即在一定量的盐酸酸性试液中加碘化钾—淀粉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碘酸钾滴定。
当碘酸钾滴入后即释放出游离的碘,此碘被维生素C还原,直至维生素C完全氧化后,再滴以碘酸钾液时,释放出的碘因无维生素C的作用,可使淀粉指示剂呈蓝色,即为中点,其反应如下:KIO3 + 5KI + 6HCl→6KCl + 3H2O + 3 I2三、实验材料柑橘或辣椒、研钵、天平、2%盐酸、0.5%KI、0.001N KIO3、1%淀粉溶液、蒸馏水、100mL容量瓶、纱布、50mL烧杯、移液管、滴定管四、实验方法(一)样品液的制备将柑橘或辣椒样品先纵切为4-8等分,除去不能食用部分,切碎,取20g作分析用。
将称取的样品放入研钵中,加2%的盐酸5-10mL,研磨至呈浆状,小心无损地移研钵中样品于100mL容量瓶中,研钵用2%盐酸液冲洗后,亦倒入量瓶中,并加2%盐酸至100mL,充分混合,用清洁干燥二层纱布过滤入干燥的烧杯中,滤液作测定用。
(二)样品液的分析在50mL的烧杯中,用移液管注入0.5%的KI溶液1mL,1%淀粉液1mL,以及上述制得的试液5mL;再加蒸馏水至总体积10mL。
用0.001N KIO3溶液滴定,要一滴一滴加入,并时时摇动烧杯,至微蓝色不褪为终点(一分钟不褪为止)。
记录所用KIO3溶液毫升数。
同上法再测定3次,取各次测定的平均值,按下式计算维生素C含量。
生物化学实验——PCR实验讲义
实验4 PCR【实验目的】1. 掌握PCR扩增目的DNA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
2. 熟悉PCR扩增体系中各组分的作用。
【实验原理】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在体外由引物介导的特定DNA序列的酶扩增。
这对引物的核酸序列根据被扩增区域两侧DNA序列确定,经DNA合成仪制备。
近年来PCR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发展迅速,衍生出多种PCR相关的新技术。
PCR全过程是基于一套“三步曲”的若干轮次的循环组合而成。
依次为DNA 模板热变性,双链DNA解链成单链;在低温下与引物退火,引物与单链DNA 互补配对;在适宜温度下Taq DNA聚合酶催化引物延伸(扩增步骤),这三步称为一个循环。
PCR方法基于该循环的重复进行,这种酶促反应可将特异性DNA 的扩增率至少达到2×106拷贝。
Step 1:在含有引物、dNTP 及DNA 聚合酶的反应液中双链DNA 热变性(94℃、30 sec.);Step 2:引物与热变性生成的单链DNA 退火(55℃、30 sec.);Step 3:在DNA 聚合酶作用下合成互补链(72℃、1 min.);Step 4:扩增的双链DNA 再次热变性生成单链DNA(返回Step 1);Step 1~4:称为一个循环,如此循环往复25-35 次。
根据目的DNA 片段不同,最优的PCR 反应条件不同。
【材料、试剂及仪器】一、材料枪头,EP管,三角烧瓶,量筒,一次性手套,标记笔。
二、试剂1.模板 Template(1 μg/ml λ DNA)。
2.引物Forward Primer 1(10 pmol/μl)Reverse Primer 2(10 pmol/μl)Forward Primer 1 5′-GATGAGTTCGTGTCCGTACAACT-3′Reverse Primer 2 5′-GGTTATCGAAATCAGCCACAGCGCC-3′ 使用此引物可以扩增Template (λ DNA)的500 bp DNA 片段。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课件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课件第一章:生物化学实验基本原理1.1 实验目的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1.2 实验原理介绍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如光谱原理、色谱原理、电泳原理等。
1.3 实验材料与仪器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并进行详细介绍。
1.4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处理、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1.5 实验注意事项提醒实验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第二章:蛋白质实验2.1 实验目的学习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和纯化,了解蛋白质的性质。
2.2 实验原理介绍蛋白质提取、分离和纯化的原理,如盐析、凝胶色谱等。
2.3 实验材料与仪器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并进行详细介绍。
2.4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处理、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2.5 实验注意事项第三章:酶实验3.1 实验目的学习酶的活力测定和性质研究,了解酶的作用机制。
3.2 实验原理介绍酶活力测定和性质研究的基本原理,如动力学方法、抑制剂作用等。
3.3 实验材料与仪器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并进行详细介绍。
3.4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处理、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3.5 实验注意事项提醒实验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第四章:糖类实验4.1 实验目的学习糖类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了解糖类的性质和功能。
4.2 实验原理介绍糖类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原理,如糖的降解、糖醇的鉴定等。
4.3 实验材料与仪器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并进行详细介绍。
4.4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处理、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4.5 实验注意事项第五章:脂质实验5.1 实验目的学习脂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了解脂质的性质和功能。
5.2 实验原理介绍脂质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原理,如脂质的水解、脂肪酸的鉴定等。
5.3 实验材料与仪器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并进行详细介绍。
5.4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处理、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目录1.生物化学实验室规则2.实验一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法3.实验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4.实验三去污剂对红血球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5.实验四盘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6.实验五动物组织核糖核酸的制备及测定7.实验六脲酶K m值的简易测定8.实验七粗脂肪提取9.实验八 ATP的生物合成10.实验九动物肝脏RNA的制备(苯酚法)和纯度测定11.实验十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生物化学实验室规则1 每个同学都应该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不迟到,不早退,不大声谈笑。
2 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熟悉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懂得每一操作步骤的意义和了解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否则不能开始实验。
3 实验过程中要听从教员的指导,严肃认真地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和数据及时、如实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文字要简练、准确。
完成实验后经教员检查签字同意,方可离开实验实。
4实验台面应随时保持整洁,仪器、药品摆放整齐。
公用试剂用毕,应立即盖严放回原处。
勿使试剂、药品洒在实验台面和地上。
实验完毕,仪器洗净放好,将实验台面抹拭干净,才能离开实验室。
5使用仪器、药品、试剂和各种物品必须注意节约。
洗涤和使用仪器时,应小心仔细,防止损坏仪器。
使用贵重精密仪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故障须立即报告教员,不得擅自动手检修。
6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注意水电安全,离开实验室前,必须关好水龙头,拉下电闸,严防发生事故!7 废液倒入专门的废液桶,固体废物和带残渣的废物不得倒入水槽或到处乱扔。
8 仪器损坏时,应如实向教员报告,并填写损坏仪器登记表,然后补领。
9 实验室内一切物品,未经本室负责教员批准,严禁携出室外,借物必须办理登记手续。
10每次实验课由班长负责安排值日生。
值日生的职责是负责当天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和一切服务性的工作。
实验一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法实验目的1了解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原理2学习求标准曲线方程—最小二乘法3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实验原理蒽酮比色定糖法是一个快速而方便的定糖方法,在强酸性条件下,蒽酮可以与游离的或多糖中存在的己糖、戊糖及己糖醛酸(还原性和非还原性)作用生成蓝绿色的糖醛衍生物,其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的多肽都有双缩脲反应,但有双缩脲反应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或多肽。
2. 材料与试剂
① 尿素。
-8-
② 10%氢氧化钠溶液。 ③ 1%硫酸铜溶液。 ④ 2%卵清蛋白溶液。 3. 操作方法 ① 取少量尿素结晶,放在干燥试管中。用微火加热使尿素熔化。当熔化的 尿素开始硬化时,停止加热,这时尿素放出氨,形成双缩脲。将得到的物质放置 冷却后,加 10%氢氧化钠溶液约 1mL,振荡混匀,再加 1%硫酸铜溶液 1 滴,边振 荡边观察出现的粉红颜色。实验中避免添加过量硫酸铜,否则生成的蓝色氢氧化 铜溶液会掩盖粉红色的出现。 ② 向另一试管加卵清蛋白溶液约 1mL 和 10%氢氧化钠溶液约 2mL,摇匀后 加入 1%硫酸铜溶液 2 滴,边加边振荡并观察紫玫瑰色的出现。
1.使用方法
(1)将温度计插入插孔内(一般在箱顶放气调节器中部)。 (2)通电,打开电源开关,红色指示灯亮,开始加热。开启鼓风开关,促 使热空气对流。 (3)注意观察温度计。当温度计温度将要达到需要温度时,调节自动控温 旋钮,使绿色指示灯正好亮。10min 后再观察温度计和指示灯,如果温度计上所 指温度超过所需温度,而红色指示灯仍亮,则将自动控温旋钮略向反时针方向旋 转,直调到要需要的温度上,并且指示灯轮番显示红色和绿色为止。自动恒温器 旋钮在箱体正面左上方或右下方。它的刻度板不能作让温度标准指示,只能作为 调节的标记。
具体反应如下:
双缩脲反应不仅在含有两个以上肽键的物质出现,在含有一个肽键和一个 -CS-NH2,-CH2-NH2-,-CRH-NH2-,-CH2-NH2-CHNH2-CH2OH 或-CHOHCH2NH2 等基团及含
有乙二酰二氨(
)等物质也有此反应。另外,NH3 能干扰此反应,
因为 NH3 与 Cu2+可生成暗蓝色的络离子 Cu(NH3)42+,因此,一切蛋白质或二肽以上
生物化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一、生物化学的概念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中各种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因此生物化学又称为生命的化学简称:生化,是研究生命分子基础的学科;生物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二、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1.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织、结构、特性及功能; 蛋白质、核酸2.研究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代谢调节;研究糖、脂、蛋白质、核酸等物质代谢、代谢调节等规律,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3.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和表达,研究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及表达、基因工程等,是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主流,是现代生化研究的重点;三、生物化学的发展史四、生物化学与健康的关系生化是医学的基础,并在医、药、卫生各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本课程不仅是基础医学如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及组织学等的必要基础课,而且也是医学检验、护理等各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五、学好生物化学的几点建议1.加强复习有关的基础学科课程,前、后期课程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熟练应用;2.仔细阅读、理解本课程的“绪论”,了解本课程重要性,激发起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3.每次学习时,首先必须了解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预读教材,带着问题进入学习;4.学习后及时做好复习,整理好笔记;5.学生应充分利用所提供的相关网站,从因特网上查找学习资料,提高课外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力;6.实验实训课是完成本课程的重要环节;亲自动手,认真、仔细完成每步操作过程,观察各步反应的现象,详细、科学、实事求是地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第一章蛋白质的化学一、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蛋白质分子主要元素组成:C、H、O、N、S;特征元素:N元素含量比较恒定约为16%故所测样品中若含1克N,即可折算成克蛋白质;实例应用二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AA一编码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蛋白质合成时受遗传密码控制的氨基酸,共有20种二氨基酸的结构通式:L-α-氨基酸甘氨酸除外三氨基酸根据R基团所含的基团,可分为酸性氨基酸羧基、碱性氨基酸氨基及其衍生基团和极性的中性氨基酸羟基、巯基和酚羟基;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蛋白质的基本结构1.肽键和肽1肽键: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而成的共价键称肽键,肽键是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之间相互连接的主键;2肽:氨基酸通过肽键而成的化合物称肽;3生物活性肽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概念:蛋白质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结构;意义:是空间结构及其功能的基础;实例分析:胰岛素、分子病等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盘曲而成的三维结构,又称构象;维系空间结构的化学键:氢键、盐键、疏水键和二硫键等空间结构可分下列层次:1.蛋白质的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2.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特点是多肽链中疏水的氨基酸一般集中在分子内部;有些蛋白质仅有一条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其表面可形成活性中心,具有活性;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亚基的概念、数目、种类三、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分类一、蛋白质的理化性质1.两性电离与等电点蛋白质是两性离子,其分子所带电荷受环境pH的影响;蛋白质的等电点:蛋白质分子呈电中性时的溶液pH值称蛋白质的等电点pI;1蛋白质在pH小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呈阳离子,2蛋白质在pH大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呈阴离子,3蛋白质在pH和其等电点相同的溶液中不带电,此时溶解度最低,易于沉淀析出;临床应用:电泳技术电泳:带电颗粒在电场中朝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方向泳动,称电泳electrophoresis;电泳技术是目前分离、提纯、鉴定蛋白质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蛋白质的亲水胶体性质临床应用:盐析salt precipitaion、有机溶剂沉淀法3.蛋白质的沉淀1盐析法2有机溶剂沉淀法3生物碱试剂法4重金属沉淀法4.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破坏,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丧失的过程;引起蛋白质变形的因素:举例: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变性的本质:非共价键断裂,使蛋白质分子从严密有规则的空间结构变成松散紊乱的结构状态;蛋白质变性的实际应用举例:应用变性的实例、防止变性的实例5.紫外吸收性质及呈色反应在280 nm具有紫外吸收的特点临床应用:用280nm 吸收值测定对蛋白质进行定性和定量;二蛋白质的分类1.按分子形状分类球状蛋白质、纤维状蛋白质2.按组成分类单纯蛋白质、结合蛋白质第二章核酸的化学核酸的分类、分布与生物学功能一组成成份1.碱基 A G C U T2.戊糖3.磷酸比较两类核酸的化学组成组成成分DNA RNA磷酸磷酸磷酸戊糖2-脱氧核糖核糖碱基 A G C T A G C U二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1.核苷2.核苷酸二、核酸的分子结构一核酸分子的一级结构二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1.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其主要特点是:1两条链方向相反、相互平行、主链是磷酸戊糖链,处于螺旋外侧;2碱基在螺旋内侧并配对存在,A与T配对的G与C配对,A与T之间二个氢键相连A-T,G与C之间三个氢键相链G-C;3螺旋直径2nm,二个碱基对平面距,10bp为一螺距,距离为;4稳定因素主要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和碱基对平面之间的堆积力;DNA的二级结构的生物学意义:1提出了遗传信息的贮存方式、DNA的复制机理2是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分子基础2.RNA的空间结构tRNA二级结构特点:呈三叶草形,有三环四臂;第三章酶一、酶的概述一酶的概念1.酶的定义: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本质为蛋白质,具有高度专一性和高效的催化作用;2.酶促反应、底物和作用物二酶促反应的特点1.高度的催化效率在常温常压及中性pH条件下,酶比一般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107 -1013 倍;2.高度催化专一性酶对所作用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从酶对底物分子结构要求不同,可分三种专一性:1对专一性:一种E只能催化一种S 脲酶2相对专一性:一种E只能催化一类S 一种化学键/水解酶类3立体异构专一性:一种E只能催化一种S的某一种特定构型LDH --- 乳酸脱氢酶3.高度的不稳定性易受变性因素影响而失活二、酶的结构与功能一酶的分子组成1.单纯蛋白酶如蛋白酶、淀粉酶、脂酶等水解酶;2.结合蛋白酶:酶蛋白+ 辅助因子结合成全酶才有活性1酶蛋白:决定催化反应的特异性选择E催化的S2辅助因子:决定催化反应的类型递电子、氢或一些基团主要有金属离子和有机小分子辅基/辅酶参与组成二酶的活性中心与必需基团1.活性中心:存在于酶分子表面的局部空间区域构象,由必需基团所组成功能:结合底物并催化底物进行反应2.必需基团:与酶活性中心有关的功能基团酶发挥催化作用所需要基团,一般指分布在酶分子表面的极性基团,包括-COOH、-NH2、-OH、 -SH、咪唑基等;功能:在活性中心内活性中心的组份——有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在活性中心外——维持构象稳定三酶原与酶原激活1.概念: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酶原2.酶原激活:在一定条件下,使酶原转化成活性的酶,称酶原的激活;酶原激活的过程通常是在酶原分子中切除部分肽段,从而有利于酶活性中心的形成或暴露;3.意义:在特定条件下被激活,可调节代谢、保护自体避免细胞自身消化,保持血流畅通许多蛋白水解酶如消化腺分泌的蛋白酶、参于血液凝固的酶和溶解纤维蛋白凝块的酶均以酶原形式存在,发挥作用前需先经过加工;实例:胰蛋白酶原激活四同工酶1.概念:催化功能相同,但酶蛋白的组成与结构等均不同的一组酶特点:a. 存在于同一种属或同一个体的不同组成或同一组织同一细胞中;b. 一级结构不同,理化性质包括带电性质不同,免疫学性质不同,但空间结构中的活性中心相同或相似;c. 往往是四级结构的酶类;d. 已发现一百多种酶具有同工酶性质;发现最早研究最多的是乳酸脱氢酶,它有五种同工酶;临床测定同工酶酶谱的变化,多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组成、分型、分布、命名和医学应用以乳酸脱氢酶为例:LDH是由2种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共有5种分型;LDH同工酶在诊断中的意义:心肌炎:LDH1↑,肺梗塞:LDH3↑,肝炎:LDH5↑三、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酶浓度、底物浓度、pH、温度、激活剂等;必需采用测定反应初速度的条件;一底物浓度的影响——矩形双曲线二酶浓度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足够高时,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呈正比;三pH的影响酶活性最高时的pH值称酶的最适pH;大多数酶最适pH值在7左右,亦有偏酸和偏碱的例外;四温度的影响最适温度:最大酶促反应速度时的温度;五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1.凡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称激活剂activator;2.通常分必需激活剂和非必需激活剂两类,前者多为金属离子;六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凡使酶活性降低或丧失的作用称抑制作用,使酶活性起抑制作用的物质称抑制剂;根据抑制剂与酶结合的方式不同,抑制作用可分为不可逆抑制和可逆抑制两大类;1.不可逆抑制:例子:重金属离子对巯基酶的抑制作用;有机磷农药对羟基酶如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 2.可逆抑制:1竞争性抑制:重要实例: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磺胺类药物的抑菌作用;2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可逆地与酶的非活性中心区结合,由于抑制剂不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故称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四、酶与医学的关系一酶与疾病发生酶的质、量异常可致疾病白化病/ 蚕豆黄二酶与疾病诊断酶活性高低可反映疾病主要是血浆中的细胞酶类三酶与疾病治疗多酶片:治疗消化不良尿激酶酶:治疗血栓、抢救心梗糜蛋白酶:治疗老慢支、清创溶酶片:治疗口腔溃疡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小分子有机物,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必需由食物提供,一旦缺乏会导致缺乏症;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脂溶性维生素包括A、D、K、E;缺乏维生素A易导致夜盲症和干眼病;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及软骨病;维生素E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维生素K促进多重凝血因子形成;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两大类;缺乏维生素B1会导致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2可引起口角炎等;缺乏维生素PP易导致癞皮病;维生素B6构成转氨酶的辅酶磷酸吡哆醛;生物素是羧化酶辅酶;泛酸构成的HSCoA 是酰基转移酶辅酶;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载体,维生素B12是甲基转移酶辅酶,缺乏叶酸和B12都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C是羟化酶辅酶,参与胶原蛋白形成及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缺乏维生素C导致坏血病;维生素、辅酶与相关酶之间的关系维生素活性形式辅助因子形式相关酶B1焦磷酸硫胺素TPPα-酮酸脱氢酶复合体B2黄素单核苷酸FMN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黄素酶PP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不需氧脱氢酶B6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转氨酶、脱羧酶泛酸辅酶AHSCoA酰基转移酶生物素生物素羧化酶叶酸四氢叶酸FH4一碳单位转移酶B12甲基B12CH3- B12甲基转移酶C L-抗坏血酸羟化酶第四章糖代谢一、糖的分解代谢一糖的酵解1.糖酵解的概念:糖的无氧分解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成乳酸的过程;因其反应过程与酵母的生酵发酵相似,故又称糖酵解;反应部位:在细胞浆内进行,因酵解过程中所有的酶均存于胞浆;2.反应过程:可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生成丙酮酸的过程第二阶段:丙酮酸还原成乳酸3.糖无氧氧化的生理意义1糖无氧氧化是机体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迅速获得能量的有效方式;2有些组织细胞,如神经、白细胞、骨髓、成熟红细胞、肿瘤等,即使氧供充足,也主要依靠糖无氧氧化获得能量;3成熟红细胞因缺乏线粒体不能依靠糖的有氧氧化来获得能量,所需能量的90%——95%来自于糖酵解;二糖的有氧氧化1.糖的有氧氧化的概念:在有氧情况下,葡萄糖或糖原彻底氧化成C02和H20的过程;是糖氧化产能的主要方式;2.糖有氧氧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3.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1在有氧条件下,人体内大多数组织细胞主要利用糖的有氧氧化获得能量 1分子葡萄糖经有氧氧化可净得38或36分子ATP,是无氧氧化的19或18倍 2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彻底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3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相互联系与转化的枢纽; 三磷酸戊糖途径二、糖原合成与分解一糖原的合成由单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 二糖原的分解由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原分解,习惯上指肝糖原的分解;三、 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是指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一糖异生途径糖异生途径基本上是糖无氧氧化的可逆过程, 二糖异生的生理意义1.维持空腹或饥饿情况下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2.有利于乳酸的利用 3.调节酸碱平衡;四、 血糖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1.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空腹血糖浓度为~L 葡萄糖氧化酶法2.血糖恒定的意义: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对保证组织器官,特别是对脑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血糖浓度的调节1.组织器官的调节 肝 2.激素的调节调节血糖的激素有两大类,一类是降低血糖的激素,即胰岛素;另一类是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生长素等; 三高血糖和低血糖 1.高血糖和糖尿临床上将空腹血糖浓度高于L 称为高血糖;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L 时,一部分葡萄糖从尿中排出,称之为糖尿;引起高血糖和糖尿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2.低血糖空腹血糖浓度低于L 称为低血糖;低血糖影响脑组织的功能,会出现头晕、心悸、倦怠无力等,严重时血糖浓度低于L 出现昏迷,称为低血糖休克;如不及时给病人静脉补充葡萄糖,可导致死亡;CO 2+H 2O+ATP葡萄糖或糖原丙酮酸丙酮酸乙酰辅酶A胞液 线粒体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引起低血糖的病因有:①胰性胰岛β-细胞功能亢进、胰岛α-细胞功能低下等;②肝性肝癌、糖原累积病等;③内分泌异常垂体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④肿瘤胃癌等;⑤饥饿或不能进食者等;第六章脂类代谢脂类包括三脂酰甘油甘油三酯及类脂;一、概述一脂类的分布与含量二脂类的生理功能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甘油三脂的中间代谢一三脂酰甘油的分解代谢1.三脂酰甘油动员2.脂肪酸的氧化产物:二氧化碳和水3.酮体的生成和利用: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氧化不完全所产生的一类中间产物的统称,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酸1.酮体的生成:生成部位:肝脏2.酮体的利用:利用部位:肝外组织意义:当糖供应不足时,酮体是脑组织的主要能源;饥饿、糖尿病等情况下,脂肪动员增加,肝内生酮增加,血中酮体增加,可产生酮血症、酮尿症甚至酮症酸中毒;二甘油三脂的合成代谢三、类脂代谢一甘油磷脂代谢二胆固醇代谢1. 胆固醇的合成合成部位肝脏合成原料乙酰辅酶A合成过程 1.二羟戊酸的合成 2.鲨烯的生成 3.胆固醇的生成2.胆固醇的转化与排泄转化为:胆汁酸;转化为类固醇激素;转化为维生素D3四、血脂与血浆脂蛋白一血脂的组成与含量血浆中的脂质,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肪酸;二血浆脂蛋白1.血浆脂蛋白的分类1电脉分类法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乳糜微粒2超速离心法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乳糜微粒2.血浆脂蛋白的性质、组成、功能见表6-2三高脂血症又称高脂蛋白血症;标准:空腹12-14小时血甘油三酯>2;26mmol/L200mg/dl,血胆固醇>6;21mmol/L240mg/dl为标准;第七章氨基酸分解代谢一、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维持组织细胞的生长、更新和修复2.参与体内各种生理活动3.氧化供能二蛋白质的需要量1.氮平衡 16%2.蛋白质的需要量 80克/天二、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一氨基酸代谢概况血中氨基酸的来源和去路来源1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2组织蛋白质降解3体内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去路:1合成组织蛋白质此为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2分解成CO2 + H2O + 尿素 + 能量;3转变成其它含氮化合物;二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1.转氨基作用重要的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肝脏活性最强和谷草转氨酶/ASP心肌细胞活性最强,这两种酶均为细胞内酶,借此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2.氧化脱氨基作用3.联合脱氨基作用——主要方式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指转氨基作用由转氨酶催化和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由谷氨酸脱氢酶催化偶联的过程;这是体内主要的脱氨基方式;三氨的代谢1.体内氨的来源氨对机体有毒,因此机体必需及时消除氨的毒性作用;氨的来源有三:1氨基酸脱氨生成是NH3的主要来源,2肠道NH3的吸收,此途径的NH3由蛋白质的腐败作用及尿素的肠肝循环产生,酸性的肠道环境可减少NH3的吸收;3肾脏产NH3,部分可吸收入血;2.氨的主要去路——合成尿素尿素生成部位:肝脏生成过程:鸟氨酸循环;尿素合成的意义:NH3有毒,尿素是中性无毒高度溶解的化合物,可随血由肾排出,故尿素的生成是体内解除氨毒的最主要方式,是NH3的主要去路;四α–酮酸的代谢1.合成非必需氨基酸2.转化为糖和脂质3.氧化供能三、个别氨基酸代谢一氨基酸脱羧基作用1.组胺来自于组胺酸组胺有扩血管降血压,促进胃液分泌等作用2.GABA 来自于谷氨酸γ-氨基丁酸为抑制性神经递质3.5-HT 来自于色氨酸 5-羟色胺与睡眠疼痛和体温调节有关二一碳单位的代谢:1.概念:指蛋白质代谢中所生成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如:-CH3、-CH2-、-CH=、-CHO等;2.转运载体:四氢叶酸FH4;3.生理功用:参与嘌呤、嘧啶和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三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1.苯丙氨酸代谢先天性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引起苯丙酮酸尿症;2.酷氨酸代谢先天性缺乏酪氨酸酶,可导致白化病;肝脏生化肝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器官,成人约1500克,占体重的%左右;肝有“物质代谢中枢”之称,不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在物质代谢、生物转化及排泄中均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的鉴别指标正常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血清总胆红素浓度 <1mg/dl >1mg/dl>1mg/dl >1mg/dl 结合胆红素 极少 ↑ ↑↑ 未结合胆红素 0~dl ↑↑ ↑ 尿三胆尿胆红素 - - ++ ++ 尿胆素原 少量 ↑ 不一定 ↓ 尿胆素 少量 ↑ 不一定 ↓ 粪胆素原 40~280mg/24h↑ ↓或正常 ↓或-粪便颜色正常 深变浅或正常完全梗阻时白陶土色肝胆生化。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2009年5月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和还原反应1.糖的颜色反应[实验目的及要求]1. 掌握莫式(Molisch)试验鉴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塞式(Seliwanoff)试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3. 掌握杜式(Tollen)试验鉴定戊糖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1.莫式试验:糖经无机酸(浓硫酸、浓盐酸)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а-萘酚生成紫红色缩合物。
2.塞式试验:酮糖在浓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5-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作用,呈红色反应;有时亦同时产生棕红色沉淀,此沉淀溶于乙醇,成鲜红色溶液。
3.杜式试验:戊糖在浓酸溶液中脱水生成糠醛,后者与间苯三酚结合成樱桃红色物质。
[实验仪器及用品]仪器:水浴锅。
器皿:吸管、试管。
实验药品:蔗糖、葡萄糖、淀粉、果糖、阿拉伯糖、半乳糖、а-萘酚、浓硫酸、95%乙醇、间苯二酚、盐酸、间苯三酚。
[实验试剂]莫式试剂:а-萘酚5g,溶于95%乙醇并稀释至100ml。
现用现配,并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塞式试剂:间苯二酚50mg,溶于100ml盐酸(V H2O:V HCl=2:1),现用现配。
杜式试剂:2%间苯三酚乙醇溶液(2g间苯三酚溶于100ml95%乙醇中)3ml,缓缓加入浓盐酸15ml及蒸馏水9ml。
临用时配制。
[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莫式实验于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1%葡萄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和少许纤维素(棉花或滤纸浸在1 ml水中),然后各加莫式试剂2滴,摇匀,将试管倾斜,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5 ml(切勿振摇!),硫酸层沉于试管底部与糖溶液分成两层,观察液面交界处有无紫色环出现。
二、塞式试验于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5 ml1%葡萄糖溶液、1%蔗糖溶液、1%果糖溶液,然后各加塞式试剂2.5ml,摇匀,同时置沸水浴内,比较各管颜色及红色出现的先后顺序。
三、杜式试验于3支试管中加入杜式试剂1ml,再分别加入1滴1%葡萄糖溶液、1%半乳糖溶液和1%阿拉伯糖溶液,混匀。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生工10
实验一 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及等电点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和等电点的意义及与蛋白质分子聚沉的关系。
二 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故也是两性电解质。
蛋白质分子中可以解离的基团除末端a -氨基与羧基外,还有肽链上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如非a -羧基及氨基、胍基、咪唑基等基团,它们都能解离成带电基团。
因此,蛋白质分子与氨基酸一样,在酸性溶液中作碱性解离,成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作酸性解离,成为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RNH 3+RCOONH 3+RCOO H 2NOHOH在一定氢离子浓度时,蛋白质分子的酸性解离与碱性解离相等,成为中性颗粒,所带正负电荷相等,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 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pI )。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在电场中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
而且分子间因碰撞而引起聚沉的倾向增加。
所以此时蛋白质溶解度最小,若再加入乙醇、丙酮等试剂与蛋白质分子争夺水分子,减低了蛋白质分子外水化膜的厚度,而使浑浊度增加,蛋白质等电点与所含氨基酸种类和数量有关。
若蛋白质含酸性氨基酸多,则等电点多略酸性,如胃蛋白酶的等电点为pH1左右,也有一些蛋白质含碱性氨基酸多,则等电点偏碱性。
如鱼精蛋白等电点为pH12.0-12.4,含酸性和碱性氨基酸残基数目相近的蛋白质,其等电点为中性偏酸约5左右。
本实验采用酪蛋白在不同pH 溶液中形成的混浊度来确定其等电点,即混浊度最大的溶液pH 值为该种蛋白质的等电点。
三 实验设备(1) 试管架 1个(2) 吸管 1mL 2支 ;2mL 1支 ;5mL 1支;10mL 1支 (3) 试管 1.5×15mL 10支 (4) 滴管 2支四 实验试剂(1)1mol/L 醋酸溶液:量取99.5%醋酸(比重1.05)2.875 mL ,加水至50 mL 。
(2)0.1mol/L 醋酸溶液:量取1mol/L 醋酸5 mL ,加水至50 mL 。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蛋白质的定量测定方法。
二、预习要求:要求预习实验讲义。
三、实验原理:考马斯亮蓝G250测定蛋白质浓度,是利用蛋白质-染料结合的原理,定量的测定微量蛋白浓度的快速、灵敏的方法。
考马斯亮蓝G-250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颜色形式,红色和蓝色。
考马斯亮蓝G-250在酸性游离状态下呈棕红色,最大光吸收在465nm,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蓝色,最大光吸收在595nm。
在一定的蛋白质浓度范围内,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在波长为595nm处的光吸收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通过测定595nm处光吸收的增加量可知与其结合蛋白质的量。
蛋白质和考马斯亮蓝G-250结合,在2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平衡,完成反应十分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小时内保持稳定。
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具有很高的消光系数,使得在测定蛋白质浓度时灵敏度很高,可测微克级蛋白质含量。
四、实验设备与器材: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万分之一)、量筒(100ml)、烧杯(250ml)、移液管(1ml, 5ml)、漏斗、漏斗架、容量瓶(100mL, 1000mL)、试管试剂:牛血清白蛋白蛋白质标准溶液:称取10mg牛血清白蛋白,溶于100mL蒸馏水中,即为100μg/mL的蛋白溶液。
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称取100mg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50mL90%乙醇溶液中,加入85%的磷酸100mL,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此溶液在室温下可放置1个月。
95%乙醇溶液85%磷酸五、实验内容与步骤:1、标准曲线绘制取6支试管,按下表加入各试剂。
比色测定,记录A595。
以各管相应标准蛋白质含量( g)为横坐标、A595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提取液中蛋白质浓度的测定吸取待测蛋白样液0.5mL放入试管中,加入蒸馏水0.5mL混匀后,再加入5.0mL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摇匀,放置5min后,在595nm波长下比色,记录A595。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最后修改版)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最后修改版)开课学期:5面向专业:生物工程专业考核办法:考查实验教材名称:生物化学实验讲义(自编)制定大纲的依据:专业方向及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实验课教学目标:验证及巩固课堂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设备结构及仪器的使用方法;要求学生具备对新实验的基本设计能力,准确测定和读取数据,整理数据,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应开实验项目情况实验项目名称计划学时数实验目的、要求每组人数同开组数实验要求实验现状实验性质主要仪器设备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4掌握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原理和方法;学好使用722型分光光度计,了解仪器基本原理132必开已开验证722型分光光度计(8台)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4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实验原理及操作方法;学习电泳仪、电泳槽的使用方法132必开已开验证电泳仪、电泳槽(8套)酶的特异性2了解酶的特异性;掌握检查酶特异的方法和原理132必开已开验证恒温水浴槽(8)离心机(6)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2掌握测定酶性质的方法和原理132必开已开验证恒温水浴槽(8)离心机(6)核酸的水解及组成成分的鉴定4掌握核酸的一种水解方法和原理;学习测定核酸的组成成分132必开已开验证恒温水浴槽(8)可调节电炉(8)包埋法固定化酵母细胞4学习和掌握包埋法固定化酵母细胞216必开待开验证电泳仪、电泳槽(8套)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磷钼酸法)4学习掌握维生素C测定方法216必开待开验证722型分光光度计(8台)燕麦水解蛋白的制备和理化性质测定香菇多糖的提取和理化性质测定(二选一)8学习水解蛋白的制备过程及水解蛋白理化性质测定方法学习多糖的提取方发及多糖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48必开待开综合GPC高效凝胶色谱分析仪(1台)水浴锅(8个)722型分光光度计(8台)恒温摇床(8台)离心机(4个)目录实验一双缩脲法测蛋白质含量…………………………………………………4实验二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6实验三酶的特异性(专一性)…………………………………………………9实验四激活剂、抑制剂、pH、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1实验五酵母核糖核酸的水解及其组成成分的鉴定…………………………15实验六包埋法固定化酵母细胞…………………………………………17实验七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磷钼酸法)…………………………………19实验八综合设计实验(二选一)……………………………………………21实验一:双缩脲法测蛋白质含量一、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双缩脲法测蛋白质浓度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CO-NH-)的化合物皆有双缩脲反应,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形成紫色配合物,此反应和两个尿素分子缩合后生成的双脲(H2N-OC-NH-CO-NH2)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反应相似,故称之为双缩脲反应。
《生物化学》(张洪渊)川大
《生物化学》(张洪渊)川大《生物化学》(张洪渊)讲义-川大第一章绪论(1-2节)一. 如何学好生化课 1.生物化学的特点.内容分布:生物化学这门课,从教材上看,通常都分为上下两集,上集谈的是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功能,很少涉及它们的变化,这些生物分子包括糖、脂、蛋白质、核酸、酶、激素、维生素以及抗生素等,叫做静态生化,以DNA结构为例。
而下集则讲的是这些生物分子的来龙去脉,即合成与分解,叫动态生化,以DNA的复制为例。
.特点:概念性描述性的内容居多,很少有推导性或计算性的内容,因此,它不同于理科而更近似于文科,记忆的东西多,女生常常比男生学得好,巧妙记忆成为学好生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学完生化课后,你们应该有一种意外的惊喜,阿,我的脑子咋变得这样好使呢? 2.师生合作.老师备课:由于生物化学是我院最重要的课程(课时多以及研考跑不掉),所以我得竭尽全力准备,既要完成大纲规定的内容又不能照本宣科,注意理论和实践、经典与前沿的融合,使生化课变得兴趣盎然而不是枯燥无味,要做到这些,备课是相当辛苦的,且听我来表一表,我在四川大学上了320节生化课(200节理论,120节实验),上课笔记成了现在的讲课笔记的一部分,后来临时抱佛脚,又到南大进修了200学时的生化理论课(生化专业用)以及120学时的理论课(非生化专业用),讲课教师叫杨荣武,是个教书天才(合作文章(在我几十篇文章中,这是最得意的一篇)、同学的师弟、上海生化所),听课笔记真是一摞一摞,从中精炼出我们现在的6-70学时理论课(难呐),还要增补一些名人趣闻、科学前沿之类的味精,总的算来,我给你们讲一节课,自己要听7节课,再准备三小时,代价不菲,所以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们一定要学好这门课,学不好很对不起人,在你最对不起的人里面,我应该列在前三名。
.学生学习:看小说似的预习几遍,尤其上课要用心听讲(省时省力),当场或课后整理笔记(重要性),择重记忆(注意方法),几个小窍门:早上多吃糖(原因,脑血糖),站立听课(肾上腺,恐怖电影,我讲课)。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资料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目录1.实验须知及实验教学要求2.实验室常用器具3.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4.实验二总糖的测定5.实验四酪蛋白的制备6.实验五酵母核酸的分离7.实验六核酸的琼脂糖凝胶电泳8.实验七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分离氨基酸9.实验八维生素C的测定10.实验九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和等电点11.实验十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12.常用设备使用说明13.1离心机13.2分光光度计13.3电泳仪器13.4 部分收集器13.5 紫外检测设备13.6 蠕动泵14.常用溶液的配置实验须知生物化学实验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教学,观察某些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反应现象,联系并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掌握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原理和一般仪器的使用;培养科学实验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记录,科学分析并作出实事求是的实验报告,逐步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生物医学专业后续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
为此,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预习、理解基本原理和实验基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列出所需试剂和仪器,实验中组织安排好时间,严肃认真地进行操作,细致观察变化,如实作好记录、书写实验报告等。
一、实验记录实验记录要整洁、字迹清楚。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结果和数据,要及时地直接记在记录本上。
原始记录必须准确、简练、详尽、清楚。
记录时,应如实正确地记录实验结果,不可夹杂主观因素。
在实验条件下观察到的现象,也应如实仔细地记录下来。
在定量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称量物的重量、滴定管的读数、光电比色计的光密度值等,都应设计一定的表格准确记录,并根据仪器的精确度准确记录有效数字。
要求对实验的每个结果都应正确无遗漏地做好记录。
实验中使用的仪器类型、试剂规格、化学反应式、分子量、浓度等,都应记录清楚。
实验过程中,应一丝不苟,努力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完整的实验记录应包括日期、实验题目、目的、操作、结果。
二、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及记录,写出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生化实验讲义综合型实验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溶菌酶的提取和系列性质测定在研究酶的性质、作用、反应动力学等问题时都需要使用高度纯化的酶制剂以避免干扰。
酶的提纯工作往往要求多种方法交替应用,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常用的提纯方法有盐析、有机溶剂沉淀、选择性变性、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亲和层析等。
酶蛋白在分离提纯过程中易变性失活,为能获得尽可能高的产率和纯度,在提纯操作中要始终注意保持酶的活性如在低温下操作等,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分离提纯效果。
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球蛋白G,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
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
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
溶菌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4×104,是一种强碱性蛋白质,等电点在10.0以上,并对温度和酸不敏感。
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于鸟类和家禽的蛋清中,哺乳动物的泪、唾液、血浆、尿液、淋巴液等细胞中,植物卷心菜、萝卜、木瓜等,以蛋清含量最丰富,约为0.3%。
本实验用鸡蛋为原理,通过阳离子交换层析,硫酸铵沉淀,分子筛层析等步骤提取溶菌酶。
实验安排第一天实验理论第二天配试剂、离子交换剂的再生、平衡第三天蛋清样品上样、洗脱、硫酸铵沉淀第四天分子筛层析第五天酶活和蛋白浓度的测定第六天酶促动力学第七天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生化技术重要理论蛋白质提取分离技术以蛋白质和结构与功能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现象,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研究蛋白质,首先要得到高度纯化并具有生物活性的目的物质。
蛋白质的制备工作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方面知识,但基本原理不外乎两方面。
一是得用混合物中几个组分分配率的差别,把它们分配到可用机械方法分离的两个或几个物相中,如盐析,有机溶剂提取,层析和结晶等;二是将混合物置于单一物相中,通过物理力场的作用使各组分分配于来同区域而达到分离目的,如电泳,超速离心,超滤等。
生物化学实验课件讲解
⽣物化学实验课件讲解实验⼀⼆硝基⽔杨酸⽐⾊法测定总糖含量(4学时)⼀、实验⽬的(1)掌握⼆硝基⽔杨酸⽐⾊法测定总糖的原理。
(2)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法。
(3)掌握⽐⾊定糖法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糖与3,5-⼆硝基⽔杨酸共热,3,5-⼆硝基⽔杨酸被还原为3-氨基-5硝基⽔杨酸(棕红⾊物质),还原糖则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在⼀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物质颜⾊深浅的程度成⼀定⽐例关系,在540nm波长下测定棕红⾊物质的吸光度,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分别求出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总糖可在强酸条件下⽔解,得到还原糖,从⽽间接求出样品中总糖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1)刻度试管:25 mL;(2)烧杯:100 mL;(3)三⾓瓶:100 mL;(4)容量瓶:100 mL;(5)刻度吸管:1 mL,2 mL,10mL;(6)恒温⽔浴;(7)沸⽔浴;(8)离⼼机(过滤法不⽤此设备),离⼼管或玻璃漏⽃,电⼦天平,分光光度计。
四、实验试剂(1)1 mg/mL葡萄糖标准液:准确称取0.250 g分析纯葡萄糖(预先80℃烘⾄恒重),置于⼩烧杯中,⽤少量蒸馏⽔溶解后,定量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以蒸馏⽔定容⾄刻度,摇匀,冰箱中保存备⽤。
(2)3,5-⼆硝基⽔杨酸试剂:将6.3 g 3,5-⼆硝基⽔杨酸和262 mL 2mol/L的NaOH溶液,加到500 mL含有185 g酒⽯酸钾钠的热⽔溶液中,再加5 g结晶酚和5 g亚硫酸钠,搅拌溶解。
冷却后加蒸馏⽔定容⾄1000 mL,贮于棕⾊瓶中备⽤。
(3)碘-碘化钾溶液:称取5.0 g碘、10 .0g碘化钾,⽤蒸馏⽔溶解⾄100mL。
(4)酚酞指⽰剂:称取0.1 g酚酞溶于70%⼄醇⾄250 mL。
(5)6 mol/L HCl,6 mol/L NaOH。
(6)⼩麦淀粉,⾷⽤⾯粉。
五、实验操作1.制作葡萄糖标准曲线取7⽀刻度试管,按下表操作。
管号0 1 2 3 4 5 6 葡萄糖标准液/mL 0 0.2 0.4 0.6 0.8 1.0 1.2 蒸馏⽔/mL 2.0 1.8 1.6 1.4 1.2 1 0.8 3,5-⼆硝基⽔杨酸/mL 1.5 1.5 1.5 1.5 1.5 1.5 1.5 将各管内液体混匀,在100 ℃⽔浴中加热5 min,取出冷却⾄27~30 ℃后以蒸馏⽔定容⾄25 mL,将各管摇匀,将分光光度计调⾄540 nm 波长,⽤零号管调零,再读取1~6号管的吸光度,然后将读取的吸光度为纵坐标,葡萄糖mg数为横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2011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实验基本要求一、生物化学实验室规则1. 每个同学都应该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不迟到,不早退,不大声谈笑。
2. 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熟悉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懂得每一操作步骤的意义和了解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否则不能开始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严肃认真地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和数据及时、如实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文字简练、准确,要求同学们记录完整准确的实验数据,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严禁伪造实验数据,弄虚作假。
3. 实验台面应随时保持整洁,仪器、药品摆放整齐,公用试剂用毕,应立即盖严放回原处。
勿使试剂、药品洒在实验台面和地上。
实验完毕,仪器须洗净放好,将实验台面抹试干净,才能离开实验室。
4. 使用仪器、药品、试剂和各种物品必须注意节约。
洗涤和使用仪器时,应小心细致,防止损坏仪器。
使用贵重精密仪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故障须立即报告教员,不得擅自动手检修。
5.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煤气灯应随用随关,严格做到:人在火在,人走火灭。
乙醇、丙酮、乙醚等易燃品不能直接加热,并要远离火源操作和放置。
实验完毕,应立即关好煤气开关和水笼头,拉下电闸。
离开实验室以前应认真、负责地进行检查,严防发生安全事故。
6. 所有实验用的废液,废弃物等,都要收集在适当的容器内,加以储存再处理,不能倒在水槽内或到处乱扔。
7. 仪器损坏时,应如实向教员报告,并填写损坏仪器登记表,然后补领。
8. 实验室内一切物品,未经本室负责教员批准,严禁携出室外,借物必须办理登记手续。
9. 每次实验课由班长负责安排值日生。
值日生的职责是负责当天实验室的卫生、安全和一切服务性的工作及填写《实验情况登记卡》和《实验记录》。
二、实验报告要求及格式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下面简单介绍实验报告的格式。
(实验名称)姓名学号日期目的和要求原理试剂配制及仪器操作方法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在实验报告中,目的和要求、原理以及操作方法部分应简单扼要的叙述,但是对于实验条件(试剂配制及仪器)和操作的关键环节必须写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颜色反应一、目的意义1、学习几种鉴定氨基酸与蛋白质的一般方法及其原理。
2、学习和了解一些鉴定蛋白质的特殊颜色反应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 1、双缩脲反应当尿素加热到180℃左右时,2分子尿素发生缩合放出1分子氨而形成双缩脲。
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结合生成复杂的紫红色化合物,这一呈色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多个与双缩脲相似的键,因此也具有双缩脲的颜色反应。
借此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或测定其含量。
应当指出,双缩脲反应并非蛋白质的特异颜色反应,因为凡含有肽键的物质并不都是蛋白质。
2、茚三酮反应蛋白质与茚三酮共热,产生蓝紫色化合物,此反应为一切蛋白质及α-氨基酸(除脯氨酸和羟脯氨酸)所共有。
含有氨基酸的其他化合物也呈此反应。
该反应十分灵敏,1: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就能呈现反应。
因此,此反应广泛用于氨基酸的定量测定。
3、黄色反应含有苯环侧链的(特别是含酪氨酸)蛋白质溶液与硝酸共热时,呈黄色(硝基化合物),再加碱则变为橙黄色,此反应也称为黄蛋白反应。
OH +HNO 3HONO 2+H 2OHONO 2+ONOHOH三、仪器与试剂1、试剂(1) 蛋白质溶液:取10mL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搅拌均匀后用纱布过滤得上清液。
(2) 0.3%色氨酸溶液、0.3%酪氨酸溶液、0.3%脯氨酸溶液、0.5%甘氨酸溶液、0.5%苯酚溶液。
(3) 0.1%茚三酮-乙醇溶液:称取0.1g茚三酮,溶于100mL 95%乙醇。
(4) 10%NaOH溶液、1%硫酸铜溶液、尿素、浓硝酸。
2、仪器:试管及试管夹、酒精灯。
四、操作方法1、双缩脲反应(1) 取一支干燥试管,加入少量尿素,用微火加热使之熔化,待熔化的尿素开始变硬时停止加热。
此时,尿素已缩合为双缩脲并放出氨气(可由气味辨别)。
待试管冷却,加入约1mL10%NaOH溶液,振荡使其溶解,再加入1滴1%硫酸铜溶液。
混匀后观察出现的粉红色。
(2) 另取1支试管,加入1mL蛋白质溶液,再加入2mL 10%NaOH溶液摇匀,然后再加入2滴1%的硫酸铜溶液。
摇匀观察其颜色变化。
(3) 注意事项加入的硫酸铜不可过量,否则会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从而掩盖了双缩脲反应的粉红色。
(4) 记载上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解释现象。
2、茚三酮反应(1)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0.3%脯氨酸溶液、0.5%甘氨酸溶液各1mL,再加0.5mL0.1%茚三酮-乙醇溶液,混匀后在小火上加热煮沸1-2min,放置冷却,观察颜色变化。
(2) 在滤纸的不同部位分别滴上一滴0.3%脯氨酸溶液、0.5%甘氨酸溶液,风干后再在原处滴一滴0.1%茚三酮-乙醇溶液,在微火旁烘干显色,观察斑点出现及其颜色。
(3) 记载上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解释现象。
3、黄色反应向6个试管中按下表加试剂,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蛋白质是亲水胶体,当其稳定因素被破坏或与某些试剂结合成不溶性盐类后,即自溶液中沉淀析出(浑浊现象),此现象叫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一)蛋白质的盐析作用一、目的意义了解盐析法及可逆沉淀的原理,学习用盐析法沉淀分离蛋白质。
二、实验原理盐析现象是指—般蛋白质在高浓度盐溶液中溶解度下降,故向其溶液中加入中性盐至一定浓度时,蛋白质即自溶液中沉淀析出。
盐析作用与两种因素有关:①蛋白质分子被浓盐脱水;②分子所带电荷被中和。
盐溶现象为低盐浓度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实验时要加足够量的盐。
蛋白质的盐析作用是可逆过程,用盐析方法沉淀蛋白质时,较少引起蛋白质变性,经透析或用水稀释时又可溶解。
三、仪器与试剂1、试剂⑴蛋白质溶液:取10mL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搅拌均匀后用纱布过滤得上清液。
⑵饱和硫酸铵溶液;⑶10%氢氧化钠溶液;⑷1%硫酸铜溶液。
四、操作方法1、取蛋白质溶液约2mL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饱和硫酸铵溶液,混匀后静置3分钟则析出沉淀。
(二)重金属盐类沉淀蛋白质一、目的意义了解重金属盐类沉淀法的原理,学习用重金属盐类沉淀法沉淀分离蛋白质。
二、实验原理溶液pH在蛋白质等电点以上时,重金属盐类(如Pb2+、Cu2+、Hg2+及Ag+等)易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盐而沉淀。
重金属盐类沉淀蛋白质通常比较完全,故常用重金属盐除去液体中的蛋白质。
但应注意,在使用某些重金属盐(如硫酸铜或醋酸铅)沉淀蛋白质时,不可过量,否则将引起沉淀再溶解,此时的溶解为生成憎水胶体的缘故。
三、仪器与试剂1、试剂⑴蛋白质溶液(与双缩脲反应相同);⑵5% CuSO4溶液;⑶3%AgNO3溶液。
四、操作方法1、取试管2支各加蛋白质溶液1mL。
2、向各管分别滴加2-3滴加5%CuSO4溶液、3%AgNO3溶液,观察各管所生成的沉淀。
3、在硫酸铜产生蛋白质沉淀的试管中,倒掉大部分沉淀,留少量沉淀,继续加入5%CuSO4溶液,观察沉淀的溶解。
(三)有机酸沉淀蛋白质一、目的意义了解有机酸沉淀法的原理,学习用有机酸沉淀法沉淀分离蛋白质。
二、实验原理生物碱是植物中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一类含氮的碱性物质。
凡能使生物碱沉淀,或能与生物碱作用产生颜色反应的物质,称为生物碱试剂。
如鞣酸、苦味酸和磷钨酸等。
当蛋白质溶液pH值低于其等电点时,蛋白质为阳离子,能与生物碱试剂的阴离子结合成不溶性盐而沉淀。
溶液中的蛋白亦能被有机酸沉淀,其中以三氯醋酸的作用最为灵敏而且特异,因此广泛地被用于沉淀蛋白质,为首选沉淀剂,只能沉淀蛋白质,不能沉淀其水解产物,加热可除去。
三、仪器与试剂1、试剂⑴蛋白质溶液(与双缩脲反应相同);⑵5%三氯醋酸溶液;⑶5% 单宁酸溶液。
四、操作方法1、取蛋白质溶液1mL于试管中,加数滴三氯醋酸溶液,观察现象。
2、取蛋白质溶液1mL于试管中,加数滴单宁酸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三氨基酸的纸层析一、目的意义1、了解并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纸层析的操作技术,分离鉴定未知样品的氨基酸成分。
二、实验原理纸层析法属于分配层析法的一种,是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
滤纸纤维上分布大量的亲水性羟基,因此能吸附水作为固定相,通常把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将样品在滤纸上(此点称为原点),用有机溶剂进行展层时,样品中的各种溶质即在两相溶剂中不断进行分配。
由于各种溶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因而不同溶质随流动相移动的速率不等,于是从点样的一端向另一端展开时,样品中不同溶质被分离开来,形成距原点距离不等的层析点。
样品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是用比移值Rf来表示的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展层剂的组成、层析纸质量等不变),某物质的Rf值是一个常数,借此可作定性分析依据。
三、仪器与试剂1、试剂(1) 氨基酸标准溶液:1%的甘氨酸、脯氨酸。
(2) 混合氨基酸溶液:将1%的甘氨酸、脯氨酸也按1%浓度制成混合溶液。
(3) 展层剂:将20毫升的正丁醇和5毫升的冰醋酸放入分液漏斗中,与15毫升水混合,充分振荡,静止后分层,放出下层水层后备用。
(4) 显色剂:0.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2、仪器层析缸(12*12CM规格,垂直型)、层析滤纸(新华一号滤纸,事先裁成11*11CM规格)、电吹风(学生自带,每组一个)、三角板、铅笔和干纸巾(学生自带,每组一套)、毛细管。
四、操作方法1、准备滤纸:三个点,每隔2CM画一个“+”,用铅笔连起描成一条直线。
每个“+”点距离滤纸底端2CM。
2、点样:每个样品用毛细管点3次,每次点完后用电吹风吹干。
一个样品用一支毛细管。
3、饱和平衡:在缸底部玻璃突起的一侧加入10-15ml展层剂,另一侧先不加;让滤纸都放先放到未加展层剂的干燥一侧,然后盖上盖子平衡饱和20分钟。
(可写试验报告,简单讲课)4、开始层析:稍微拿出滤纸,再在干燥的一侧也加入10-15ml展层剂,然后让滤纸分别在该侧开始层析。
5、结束层析:等到展层剂上升到距离滤纸上端3cm左右,就拿出滤纸,用铅笔划线描出液体的上边界,然后用电吹风吹干。
6、茚三酮显色:把滤纸放在桌面上,整张纸用滴管滴加满茚三酮溶液,再用热风吹干,直到有结果出现。
7、计算RF值:用铅笔描出每个氨基酸的区域,测量距离计算甘氨酸和脯氨酸的Rf值。
(每个组需将该滤纸夹在组长的实验报告中,并注明是第几组)五、结果计算1、用铅笔将层析结果轮廓和中心点描出来,计算各种氨基酸的Rf值。
2、分析混合样品中未知氨基酸的组分。
六、作业题1、若展开剂高于点样线,对最终的层析结果有何影响?2、点样时,样品浓度太高或斑点之间间距过小,对最终的层析结果有何影响?实验四牛奶中酪蛋白的制备一、目的意义1、学习从牛奶中制备酪蛋白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等电点沉淀法提取蛋白质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牛乳中的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g/100mL。
酪蛋白是一些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不溶于水、醇、有机溶剂,等电点为4.7。
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将牛乳的pH调至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来。
用乙醇洗涤沉淀物,除去脂类杂质后便可得到纯酪蛋白。
三、仪器与试剂1、试剂(1) 95%乙醇;(2) 无水乙醚;(3) 0.2mol/L pH4.7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先配A液与B液,A液:0.2mol/L醋酸钠溶液,称NaAC·3H2O 54.44g,定容至2000mL;B液:0.2mol/L醋酸溶液,称纯醋酸(含量大于99.8%)12.0g定容至1000mL;取A液1770mL,B液1230mL混合即得pH4.7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3000mL。
(4) 乙醇—乙醚混合液:乙醇:乙醚=1:1(V/V)。
(5) 10%醋酸溶液2、仪器:新鲜牛奶;台式离心机、抽滤装置、精密pH试纸、恒温水浴锅、烧杯、温度计、50ml大离心管。
四、操作方法1、酪蛋白的粗提20mL牛奶加热至40℃,在搅拌下慢慢加入预热至40℃(实验前水浴锅提前预热到43℃)、pH4.7的醋酸缓冲液20mL,对照精密pH试纸用10%醋酸溶液调pH至4.7(肉眼可见絮状物质如果牛奶与缓冲液混合后,絮状沉淀出现不充分,需要加入较多的醋酸溶液,否则离心后没有分层)。
将上述悬浮液冷却至室温。
离心10分钟(3000r/min)。
弃去清液,得酪蛋白粗制品。
2、酪蛋白的纯化(1) 加入40ml蒸馏水搅拌洗涤沉淀,直接抽滤(事先检查真空泵是否已加满水)。
(2) 在沉淀中加入30mL乙醇,搅拌片刻,将全部悬浊液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抽滤(注意不要沾壁)。
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洗沉淀1次(不要更换滤纸),最后用乙醚洗沉淀1次,抽干。
(3) 将沉淀摊开在干燥滤纸上,电炉上烘干,得酪蛋白纯品。
(4) 准确称重,计算含量和得率。
五、结果计算X =100mV式中:X ──酪蛋白含量,g/100 mL 牛乳;V ──量取牛奶的体积,mL ; m ──收获酪蛋白的质量,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