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学第11章 矿井储量管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采煤量 = 可采期(a)
期末回采煤量(万 t) 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 产量(万t/a)
(三)三量的合理可采期 影响三量合理可采期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
1.矿井地质条件
2.井型和采区布置
3.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
4.机械化程度
四、三量的统计与分析
(一)三量计算图 (二)三量统计 (三)三量的动态分析 1.期末三个煤量增减情况按期末完成各类 巷道所圈出的三个煤量。 2.根据生产计划说明三个煤量能否保证采 掘接替。 3.按工作面、采面、水平接替的要求,分 析三量可靠程度和分布情况。
第三节 储量动态管理
一、储量的动用与损失
(一)煤炭产量的统计 1.生产统计 2.销售量和存煤量统计 3.采区丈量
(二)矿井储量的损失
1.损失量分类 按损失发生的范围可分为工作面损失、 采区损失、全矿井损失。 按损失形态可分为面积损失、厚度损 失、落煤损失。 按损失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与采煤方法 有关的损失、不正确开采的损失、落煤损 失、地质损失、永久煤柱损失、开采技术 条件达不到造成的损失。
Q 回 = LhMDK
三、三量可采期
(一)三量可采期的规定 开拓煤量可采3-5a以上,准备煤量 可采1a以上;回采煤量可采4-6个月以 上。 (二)三量可采期的计算 公式为:
开拓煤量 = 可采期(a) 期末开拓煤量(万 t) 年设计生产能力或当年 计划产量(万t/a)
准备煤量 = 可采期(a)
期末准备煤量(万 t) 平均月设计能力或当年平均 月计划产量(万t/a)
本章重点: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矿井储量的分类和特点
矿井三量管理 储量动态管理
矿井储量是指井田范围内查明的符 合国家煤炭储量计算标准的全部储量。 矿井储量管理工作内容有:定期进行分 煤层、分水平、分煤种及不同开采技术 条件各级储量的计算和汇总;“三量” 的划分和计算;产量测定和统计;损失 量统计及分析;储量动态分析及矿产储 量表的编制等。
二、矿井储量的特点
查清煤层赋存状态,基本参数可靠, 便于 “三量”管理,进行统计分析。
第二节 矿井三量管理
一、三量管理的意义
可采储量分别称为开拓煤量、准备煤
量和回采煤量,简称为三量。通常用三量
来反映矿井采掘工程效果、
生产准备情况和采掘关系。
二、三量的划分和计算
(一)开拓煤量
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构成的煤储 量,减去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 失和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 它煤量后,即为开拓煤量。
Q 开 = (LhMD-Q 地损 -Q呆滞 )K
(二)准备煤量 在开拓煤量范围内构成的煤储量, 减去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 准备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 即为准备煤量。
Q 准 = (LhMD-Q 地损 -Q呆滞 )K
(三)回采煤量 在准备煤量范围内构成的煤储量, 只要安装设备后,便可回采的煤量。
第一节 矿井储量的分类和特点
一、矿井储量的分类
可采储量:指工业储量中预计可 采出的储量。 设计损失量:根据国家规定,允 许丢失在地下的能利用储量。可采储 量、设计损失量与工业储量三者间的 关系为:
T=(I-P)K
P—设计损失量,它包括保安煤柱、隔 离煤柱以及因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 等不能开采的煤量,万t。
按设计规定和采煤方法有关的损失可分为 : 设计工作 面损失
设 计 损 失 设计规定的与采煤 方法有关的损失 落煤损失 设计工作面损失 设计规定的与采煤方法(采 区巷道布置)有关的损失 设计采区损失
设计采 区损失
设计全煤 矿井损失
设计地质与水文地质损失
设计全矿井永久煤柱损失
(2)实际损失 2.损失量统计 1)损失量测定 (1)落煤损失测算 (2)厚度损失测算 (3)面积损失测算 2)损失量统计 (1)损失量计算图填绘 (2)损失量计算台帐
二、矿产储量表的填报
是各种矿产通用的全国统一报表。
1.资料准备 2.修绘储量计算图 3.编制储量、三量、损失量计算表 4.填写矿产储量表及其说明书
(三)损失率和采出率计算 损失率公式为: 损失率(%)=损失量/采出量+损失量 ×100%=损失量/动用储量×100% 采出率公式为: 采出率(%)=工业储量—损失量/工业 储量×100%=采出量/工业储量×100% =1—损失率 (四)损失量分析 面积损失、厚度损失、落煤损失(最 大)、主要是生产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