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学第11章 矿井储量管理

合集下载

煤矿资源储量管理

煤矿资源储量管理
⑵用于矿井储量计算的煤层厚度、煤层面积、煤的视密度等基 本参数更为可靠,计算的准确性相对提高。
⑶矿井储量计算的圈级和块段划分,除要符合煤炭资源地质勘 探规范外,还要便于矿井“三量”管理。
⑷矿井储量要反映采掘过程中,由于安全、地质及水文地质和 生产等原因而发生的各种煤量损失,要对矿井储量进行统计分 析。
设计损失的构成可表述为:
设计规定的与采煤方法有关的损失 设计工作面损失
落煤损失
设计工作面损失 设计采区损失
设计规定的与采煤方法(采区巷道布置)有关的损失 设计采区损失
设计全矿井损失 设计地质与水文损失
设计全矿井永久损失
⑵实际损失 是指在开采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各项损失量, 包含合理损失和不合理损失两部分(表11-1)。
11
12
2.损失量统计 损失量统计包括损失量测定和统计两个方面,它是矿井损
失量分析的基础。 ⑴损失量测定 ①落煤损失测算 需测定落煤损失面积、浮煤平均厚度,并依 定期测定的浮煤的视密度,计算出落煤损失量。不得估算或按 设计规定套算。 ②厚度损失测算 需同时丈量煤层厚度、采高、留顶丢底的煤 厚等。依丢煤厚度、面积和煤的视密度算得工作面的厚度损失。 ③面积损失测算 依据填绘了实测资料的采掘工程平面图或损 失量计算图,利用丢煤面积、煤厚和煤的视密度算得。
㈡ 准备煤量
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 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 减去采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 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即为准备煤量。
㈢ 回采煤量
在准备煤量范围内,按设计完成了采区中间巷道(工作面 运输巷、回风巷)和回采工作面开切眼等巷道掘进工程后所构 成的煤储量,即只要安装设备后,便可进行正式回采的煤量。5

煤矿地质学(第十一章:煤炭储量计算及矿井储量管理)

煤矿地质学(第十一章:煤炭储量计算及矿井储量管理)
A级 B级 C级 D级
对煤层的层位、 分布范围和厚度 有初步了解
煤层
煤层层位、厚度、 煤层层位、厚度、 煤层层位、厚度、结构及 结构及其变化情 结构及其变化情 其变化情况已经查明,煤 况已基本查明, 况已初步查明, 层对比可靠 煤层对比基本可 煤层对比可靠 靠 煤质及其变化情况和煤的 类别已经查明 煤质及其变化情 况已基本查明, 煤的类别已查明 煤质和煤的类别 已初步查明
矿井总储量
能利用储量 远景储量 工业储量
暂不能利用储量
可采储量
设计损失量
矿井总储量是指井田技术边界范围内经过钻探、巷探、物探及地质填图等手 段,查明符合煤炭储量计算标准要求的全部储量。 能利用储量是指煤层的厚度、质量均符合当前煤矿开采经济技术条件的储量。 暂不能利用储量是指煤层的厚度、质量不能满足当前煤矿开采经济技术条件的 要求,或因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特别复杂等原因,目前开采很困难, 经济效益特别差的暂时尚不能开采利用,但在将来有可能开采利用的储量。 © 2011,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一、采掘工作中的煤炭储量损失
1、合理损失
合理损失又称设计损失,是指矿井(采区或工作面)设计中,为了安全 生产和保证某些巷道的长期使用,根据国家技术政策规定,允许遗留在 井下不能开采的储量。 全矿性的煤柱损失
采区的煤炭损失
© 2011,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煤质
对煤质和煤的类 型有初步了解
构造
煤层产状已经查明,煤层 等高线已经控制;较大的 褶曲和落差等于或大于 30m的断层已查明;对于 倾角小于10的煤层较大的 波状起伏已基本查明
煤层产状已经查 明,煤层等高线 已基本控制;落 差等于或大于 50m的断层已经 查明

矿山地质及资源储量管理办法

矿山地质及资源储量管理办法

矿山地质及资源储量管理办法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和管理矿山资源,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对矿山地质和资源储量的管理进行了相关规定。

本文将介绍《矿山地质及资源储量管理办法》,该办法对矿山地质调查、资源储量评审和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矿山地质调查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基础,它通过对矿山地质情况的调查和研究,确定矿山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品质。

《管理办法》指出,矿山地质调查应该按照科学、规范的原则进行,确保所获取的信息准确、可靠。

矿山地质调查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化探、物探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矿山地质特征,确定地质模型。

这些数据和模型将为资源管理和开采提供重要依据。

资源储量评审是评估和确定矿产资源储量的过程。

根据《管理办法》,资源储量评审应该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可靠性和规范性的原则。

评审的结果对矿产资源开采的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评审标准要与国际通行的规范对接,确保评审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同时,评审过程应该透明公开,各方利益相关者应有参与和监督的机会。

矿产资源管理是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环节。

《管理办法》强调,对于已探明资源储量和有经济价值的矿山,应该建立矿产资源开采和管理计划。

开采和管理计划要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遵循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至上的原则。

矿产资源管理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安全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矿业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矿山地质及资源储量管理办法还对矿产资源开采许可、勘查权属和资源调查报告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提高矿产资源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保护矿山地质及资源储量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总之,《矿山地质及资源储量管理办法》对于矿山地质调查、资源储量评审和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遵循这些规定,能够促进矿山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这些规定也为相关各方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增强了矿产资源管理的透明性和可信度。

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制度

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制度

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煤矿地质变化及合理开采资源,特制定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规章管理制度。

1、地质人员要及时掌握和了解本矿井范围以内地质、水文变化情况,做好地质预报工作,指导安全生产。

2、工作面生产过程当中,要及时跟踪、检查,回采率与设计不相符合时,要分析原因,报矿技术副矿长进行处理。

3、地质技术员是储量管理和业务监督具体负责人。

负责储量动态变化、开采损失统计、回采率测算等,按期向上级领导报送储量报表,并为数据的可靠性负责。

4、储量管理人员每季度核实一次矿井三量情况,修改储量报表,为生产安排和工作面接续提供可靠的资料。

按照相关规定填写绘制各种地质、储量台账、图纸。

5、矿井制定年度回采率计划时,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6、对没有揭露全厚的煤层,地测储量管理人员应当向生产队组提出探煤厚配合要求,以提高储量准确性。

7、根据国家《生产矿井地质规程》的有关规定,生产矿井应当有整理储量转出、转入、注销及地质损失的技术资料,参加储量报损的审报工作。

8、储量管理人员对违反开采顺序或技术规定滥采乱掘的行为,有权提出意见并向上级领导反映。

在参加采掘设计审查时,对因设计不合理引起的丢煤现象提出合理建议。

9、三量是衡量采掘关系的重要指标,管理人员要随时掌握三量动态,按季度填写报表。

10、煤矿应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生产质量化规定要求及《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按月份、季度、年度对年内工作面、采区、矿井动用储量、采储量、损失量等进行统计,完善其要求必备的储量图纸及台账。

(1).矿井应具备以下储量计算图纸:①采区储量计算图,1:1000或1:200;②矿井储量计算图,1:21000或1:5000;③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1:500、1:1000或1:2000;④分煤层损失量计算图,1:1000、1:2000或1:500;⑤煤炭资源变动对比储量估算图,1:10001:2000或1:5000;⑥工作面探煤厚计算图,1:500或1:1000。

煤矿储量管理制度

煤矿储量管理制度

储量管理制度(一)遵照资源法、煤炭法、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和储量管理规定,合理开采,减少损失,提高资源回收率。

(二)储量必须按分类、分级别,分水平进行计算统计。

(三)加强生产补钻,保证矿井生产储量的可靠程度达到煤炭工作技术政策规定的要求。

(四)矿长、总工程师对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开采、保证矿井各类损失率达到计划要求负直接责任。

设计、生产技术部门对设计的先进性、保证合理开采负技术责任。

(五)储量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储量转入、转出、注销、报损和地质、水文地质损失等有关规定。

(六)储量管理人员必须深入实际,熟知设计、生产开采动态和储量损失情况。

对不合理设计,不合理生产作业提出意见和建议,实行业务监督。

(七)储量管理人员必须保证储量规定图纸、计算台账齐全,符合规定要求。

(八)按期编制上班储量、损失量、储量动态、三量及回收率报表。

(九)采掘工程应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不允许私自改动。

尽量做到不留顶煤、底煤、不丢浮煤。

(十)采煤队要严格控制采高,发现偏差及时调整。

(十一)调度室每旬对各回采工作面的采高和浮煤丢失厚度进行1~2次实测,发现不符合规定,及时通知该单位进行调整,否则,在月末结算产量时,除将损失和超采数量从当月中扣除外还要追究责任。

(十二)储量管理员必须以台账形式对储量进行管理。

(十三)必须建立好两种图纸、两种台账、及“储量计算图”“损失量计算图”、以及“储量计算台账”损失量计算台账。

(十四)必须按要求格式把各类数据反映进储量台账表中。

(十五)随时掌握储量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反映,不准有意隐瞒不报。

(十六)严格按照储量计算指标进行分块段分水平计算储量和各种损失。

(十七)台账的数字必须反映清楚,不准涂改勾划,应做到数字清晰。

台账和图纸要吻合,随时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必须做到定期汇总,定期上报。

矿井储量管理

矿井储量管理

矿井储量管理一、回采工作面调查储量管理人员要经常进行工作面调查,并填绘损失量计算图,按规定的格式定期上报。

回采工作面调查内容如下:1)工作面调查和丈量一般情况下10天一次。

当工作面推进较快或构造复杂时,应适当增加丈量次数。

工作面丈量应沿倾斜每10—15m丈量一点。

①工作面丈量的内容包括:工作面实际进度、长度、采高;工作面煤层产状要素、煤层厚度、夹石层数及厚度;工作面丢失的顶、底煤及浮煤厚度;工作面、采区内出现的主要地质构造、出水、自燃等地质现象。

②采高丈量的地点尺量选择在靠近煤壁处,皮尺应垂直与顶、底板、点位尽量分布均匀。

点距根据煤层稳定程度而定,一般不应超过10——30m。

煤层厚度及采高的丈量误差应小于煤层厚度的3%。

③浮煤厚度应在工作面放顶移架前测定。

浮煤厚度要实际丈量,并定期测定现场实际浮煤的松散容重,以便计算落煤损失。

④工作面丈量煤厚、采高、丢顶及浮煤厚度时,要选在同一个测定进行。

探煤厚工作中厚以上煤层,在回采过程中,配备专人定期进行探煤厚工作,并绘制出煤层等厚线图和剖面图。

厚煤层或构造复杂的煤层,要开一定数量的煤门或探煤眼,以便掌握煤层的厚度。

二、损失率在某开采范围内,损失掉的那部分储量占该范围内全部储量的百分比,称为损失率。

她是考核煤炭资源利用和开采技术及管理水平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

损失率分为设计损失率和实际损失率两种。

设计损失率是根据设计规定的损失量所计算的损失率;实际损失率是根据开采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损失量所计算的损失率。

设计损失率和实际损失率都可以分为回采工作面损失率、采区损失率和矿井损失率。

1、实际回采工作面损失率的计算公式为工作面损失率=工作面损失量/工作面采出量+工作面损失量×100%式中,工作面损失量是实际工作面损失;工作面采出量,是指回采工作面内根据实测结果计算出来的采出煤量,其计算公式为Q面=S面h(d-R)式中Q面——工作面采出量;S面——工作面实际采空面积;H——平均实际采高D——煤的容重;R——工作面内实际发生的落煤损失;实际工作面损失率的计算公式是计算报告期内单个工作面损失率的公式。

矿井地质管理

矿井地质管理

LOREM IPSUM DOLOR
(3)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 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 阶段及经济意义分类同预可采储量(122)所述, 其唯一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
的数量表述。
LOREM IPSUM DOLOR
(4)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
LOREM IPSUM DOLOR
(二)勘探程度和储量级别 (1)勘探程度 对地质情况的了解和地质变化的控制程度 决定于勘探工程密度和构造复杂程度及煤层稳定程度 (2)储量级别 A B C D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
LOREM IPSUM DOLOR
(1)可采储量(111) (2)预可采储量(121) (3)预可采储量(122)
LOREM IPSUM DOLOR
2.基础储量


基础储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
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包 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是经详查、 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 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 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的不同,基 础储量又可分为6种类型。

煤矿地质学(第十一章节:煤炭储量计算及矿井储量典型)

煤矿地质学(第十一章节:煤炭储量计算及矿井储量典型)

指导矿井开拓布局
根据煤炭储量的分布和矿井设计 的生产能力,可以合理布局开拓 巷道,优化采区划分,提高矿井 生产效率。
指导采煤方法选择
通过煤炭储量计算,可以评估不 同采煤方法的适用性和经济效益, 从而选择适合矿井实际情况的采 煤方法。
煤炭储量计算在矿井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制定生产计划
指导资源合理配置
通过煤炭储量计算,可以评估矿井资源的利用效率 和配置情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指导资源开发策略制定
根据煤炭储量计算结果,可以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策略,提高资源 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
促进资源可持续开发
通过煤炭储量计算,可以评估矿井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能力,促进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指导矿井开拓和开采
02
储量计算结果可以为矿井开拓和开采提供指导,确定合理的开
拓方式和开采顺序。
评估煤炭资源价值
03
储量计算有助于评估煤炭资源的价值,为矿井的经济评价和投
资决策提供依据。
储量计算的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储量计算应以实际资料为基础,客观反映煤炭资 源的实际情况。
动态管理原则
储量计算应根据矿井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确保储量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密度
煤的密度是评估煤炭储量的重要参数, 它决定了煤的采掘量和运输成本。一 般来说,密度较大的煤较易开采,但 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运输设备和劳动力。
硬度与脆度
煤的硬度和脆度决定了开采时的破碎 程度和采掘效率。硬度较小、脆度较 大的煤较易破碎,有利于采掘作业; 相反,硬度较大、脆度较小的煤不易 破碎,采掘效率较低。

矿井储量管理

矿井储量管理

第二章矿井储量管理第一节矿井储量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内容:一、矿井储量的分类二、矿井储量的特点一、矿井储量的分类可采储量:指工业储量中预计可采出的储量设计损失量:为了保证采掘生产的安全进行,在矿井(采区、工作面)设计中,根据国家技术规定,允许丢失在地下的能利用储量。

可采储量、设计损失量与工业储量三者间的关系为:T= (I-P) K式中T——可采储量,万tI——工业储量,万tP——设计损失量,包括保安煤柱、隔离煤柱以及因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不能开采的煤。

K——设计采区采出率二、矿井储量的特点随采掘工程的进展,矿井储量管理将具有以下特点:1、储量在数量和级别上将发生动态变化;2、储量计算的各种参数更为准确可靠;3、要对各种原因造成的煤量损失进行监督和分析;4、要进行“三量”管理。

第二节矿井三量管理主要内容:一、三量管理的意义二、三量的划分和计算三、三量可采期四、三量的统计与分析一、三量管理的意义搞好三量管理是保证矿井生产正常连续、稳产高产的重要环节。

二、三量的划分和计算(一)开拓煤量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开拓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失量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开采量,即为开拓煤量。

计算公式:Q开=(LhMD-Q地损-Q呆滞)K式中:Q开——开拓煤量,t;L——煤层两翼已开拓的走向长度,m;h——采区平均倾斜长,m;M——开拓区煤层平均厚度,m;D——煤的视密度,t/m3Q地损——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t;Q呆滞——呆滞煤量,包括永久煤柱的可回采部分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煤量,t;K——采区采出率。

(二)准备煤量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采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即为准备煤量。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一、总则1.本规程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生产矿井储量的管理,加强矿山资源的保护,提高煤矿资源的利用率,确保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的矿山储量管理工作。

企业需要根据本规程的要求,建立健全矿山填报、核算、审核、监督的管理流程。

3.矿山储量管理应当遵循国家、行业、地方有关规定,确保储量估算方法准确、统一,并依法公示和报备。

二、储量估算原则1.储量估算应该遵循“先进性”原则,只有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管理方法才能保证储量估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储量估算应该遵循“科学性”原则,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数据处理和储量计算方法,确保储量计算结果的科学性。

3.储量估算应该遵循“公正性”原则,储量计算应严格按照国家、地方和行业规定的标准、规程和方法进行,避免人为干扰和误导,确保计算结果的公正性。

三、矿山储量管理流程1.矿山储量填报。

企业应定期对矿山储量进行填报,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填报文件应按照规定格式进行,填写资料要准确,涉密信息要进行保护处理。

2.矿山储量核算。

企业应使用规定的储量计算方法,对矿山储量进行核算,确保储量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核算人员要有严格的责任意识,核算工作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

3.矿山储量审核。

企业应指定专人对填报的矿山储量进行审核,确保填报文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核人员应当有严格的责任意识,确保审核工作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4.矿山储量监督。

企业应指定专人对填报、核算、审核的矿山储量进行监督,确保矿山储量的管理流程规范、科学、公正,人员监督工作应当保持严密的监督,避免信息泄露和不当操作。

四、储量公示与报备1.储量公示。

企业应当定期公布储量估算结果,公示内容包括储量总量、分区储量、单矿储量等,确保储量计算结果的透明和真实性。

公示的方式和位置应当与企业情况匹配,以便公众能够方便地查询。

2.储量报备。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地方和行业规定的要求,将储量估算结果报送有关部门或机构,确保储量计算统一、标准、规范,以便有关部门或机构对煤矿的储量进行监管和指导。

煤炭储量计算与管理

煤炭储量计算与管理
矿开采经济技术条件旳要求,或因水文地质条件 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尤其复杂,目前开采困难, 临时不能利用旳储量,称为暂不能利用储量,过 去叫表外储量。
4、工业储量 在能利用储量中,可作为设计和投资根据旳储量,
称为工业储量。
5、远景储量 在能利用储量中,因勘探程度较低,只能作为地质
勘探设计和矿区发展远景规划根据旳储量,称为 远景储量。
层对比可靠;煤质及其变化情况已基本查明,煤种、煤层产状已 经查明,煤层底板等高线已基本控制;落差等于和不小于50m旳 断层已经查明;岩浆岩对煤层、煤质旳影响已初步查明。
A、B级为高级储量。
C级:煤层层位、厚度及其变化情况已 初步查明,煤层对比基本可靠;煤质和煤 种已初步查明;构造及煤层产状已初步查 明。
矿井储量分类和分级基本上与资源勘探阶级相 同。现着重简介我国矿井储量分类和分级旳某 些特点。
(一) 矿井储量旳分类 根据我国旳能源政策和煤炭资源能利用程度,生
产矿井储量分类系统如图8-1所示。
矿井总储量
能利用储量 暂不能利用储量
工业储量 远景储量
可采储量 设计损失
图8-1 矿井储量分类系统
● 各类储量旳含义和拟定原则如下:
A级:煤层层位、厚度、构造及其变化情况已经查明,煤层
对比可靠;煤质及其变化情况和煤种已经查明;煤层产状已经查 明,煤层底板等高线已控制;落差等于和不小于30m(地质条件 好旳地域为20m)旳断层已经查明;对于倾角不不小于10°旳煤 层,较大旳波状起伏已基本查明;岩浆岩对煤层、煤质旳影响已 经查明。
B级:煤层层位、厚度、构造及其变化情况已基本查明,煤
地质可靠程度 分类类型
查明矿产资源
经济意义
探明旳控制旳推Fra bibliotek旳经济旳

第十一章 矿井资源储量管理1

第十一章 矿井资源储量管理1

储量动态管理旨在通过及时系统地统计矿井煤炭产量 第三节 储量动态管理 和损失量,掌握储量的动态变化,并对损失量和采出率进 行全面分析,以便采取积极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量, 提高资源回收率。


炼焦用煤
长焰煤、 不粘煤、 弱粘煤、 贫煤
无烟煤
褐煤
<25°
煤层厚 度 m 露天开采 井采 倾角 25°~45° >45°
≥0.7
≥0.6 ≥0.5 ≥1.0
≥0.8
≥0.7 ≥0.6
≥1.5≥1.4 ≥1.3 Nhomakorabea≥1.5
最高灰分Ad%
最高硫分St,d% 最低发热量 Qnet,d MJ/kg
40 3
㈠ 开拓煤量
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 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 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开拓区内地 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失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 煤柱及其它煤量后,即为开拓煤量。 ㈡ 准备煤量 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 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 采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 采的煤量后,即为准备煤量。

17.0
22.1
15.7
• 二、储量计算的公式 • 储量计算就是计算地下具有工业价值的煤炭数量。
煤田地质勘查的各个阶段与矿井生产和建设的不 同时期,都要进行储量计算。 • 计算储量的基本公式为: • Q=S· M· d • 式中 Q——计算块段的储量,万t; • S——计算块段的面积,m2; • M——计算块段煤层的平均厚度,m; • d——计算块段煤层的视密度,t/ m3。

矿山储量管理

矿山储量管理
第18页,共39页。
备采矿量是完成切割和凿岩工作的生 产准备矿量,是采准矿量的一部分。中深 孔分段崩落采矿法中完成切割巷道、切割 天井工程和凿岩工作的生产准备矿量称为
备采(回采)矿量。 (满足落矿爆破后马上出矿的矿量)
备采矿量=(采场沿走向的可采长度×采场 沿倾斜的可采高度×开采厚度×矿石平均 容重)×工作面回采率。
第26页,共39页。
➢ (2) 采准储量
采准储量保有量=Atc(1 - r)/k (2) 式中,tc —采准矿量保有期限,(a) (约
1年) 。 r —废石混入率; k —矿石回采率。
第27页,共39页。
➢ (3) 备采储量
备采储量保有量=AtB (1-r)/12k (3) 式中,tB —备采储量保有期限,(mon ) (6个
计算式中的“采场沿走向的可采长度”,不包括开采设计中规定留下不采的矿柱宽度; “采场沿倾斜的可采 高度”不包括开采设计中规定留下不采的矿柱斜高。
第19页,共39页。
➢ (2)、采准矿量的确定
采准矿量的划分与计算: 在已经开拓的矿体范围内,按照设计的采矿方法完成了规定的采
准工程,形成了采区外形,分布在这些采区范围内的矿量,称为采准 矿量。采准工程随采矿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一般指沿脉辅助运 输平巷、穿脉,采区天井、切割巷道及上山、耙矿巷道、格筛硐室、 溜矿井、充填井等。顶柱、底柱、中间矿柱内的矿量,只有在完成矿 柱回采方法规定的采准工作,不违反开采顺序及采矿安全要求,且预 计矿房回采结束后相邻矿柱在一年左右能够回采时,才能列入采准矿 量。
Ⅲ - 开拓、采准阶段 Ⅳ - 开拓阶段
H - 矿体垂直延伸深度 h - 阶段高度 L - 矿体的走向长度
1 -主井
2 -石门 3 -天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采煤量 = 可采期(a)
期末回采煤量(万 t) 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 产量(万t/a)
(三)三量的合理可采期 影响三量合理可采期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
1.矿井地质条件
2.井型和采区布置
3.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
4.机械化程度
四、三量的统计与分析
(一)三量计算图 (二)三量统计 (三)三量的动态分析 1.期末三个煤量增减情况按期末完成各类 巷道所圈出的三个煤量。 2.根据生产计划说明三个煤量能否保证采 掘接替。 3.按工作面、采面、水平接替的要求,分 析三量可靠程度和分布情况。
第三节 储量动态管理
一、储量的动用与损失
(一)煤炭产量的统计 1.生产统计 2.销售量和存煤量统计 3.采区丈量
(二)矿井储量的损失
1.损失量分类 按损失发生的范围可分为工作面损失、 采区损失、全矿井损失。 按损失形态可分为面积损失、厚度损 失、落煤损失。 按损失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与采煤方法 有关的损失、不正确开采的损失、落煤损 失、地质损失、永久煤柱损失、开采技术 条件达不到造成的损失。
Q 回 = LhMDK
三、三量可采期
(一)三量可采期的规定 开拓煤量可采3-5a以上,准备煤量 可采1a以上;回采煤量可采4-6个月以 上。 (二)三量可采期的计算 公式为:
开拓煤量 = 可采期(a) 期末开拓煤量(万 t) 年设计生产能力或当年 计划产量(万t/a)
准备煤量 = 可采期(a)
期末准备煤量(万 t) 平均月设计能力或当年平均 月计划产量(万t/a)
本章重点: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矿井储量的分类和特点
矿井三量管理 储量动态管理
矿井储量是指井田范围内查明的符 合国家煤炭储量计算标准的全部储量。 矿井储量管理工作内容有:定期进行分 煤层、分水平、分煤种及不同开采技术 条件各级储量的计算和汇总;“三量” 的划分和计算;产量测定和统计;损失 量统计及分析;储量动态分析及矿产储 量表的编制等。
二、矿井储量的特点
查清煤层赋存状态,基本参数可靠, 便于 “三量”管理,进行统计分析。
第二节 矿井三量管理
一、三量管理的意义
可采储量分别称为开拓煤量、准备煤
量和回采煤量,简称为三量。通常用三量
来反映矿井采掘工程效果、
生产准备情况和采掘关系。
二、三量的划分和计算
(一)开拓煤量
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构成的煤储 量,减去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 失和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 它煤量后,即为开拓煤量。
Q 开 = (LhMD-Q 地损 -Q呆滞 )K
(二)准备煤量 在开拓煤量范围内构成的煤储量, 减去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 准备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 即为准备煤量。
Q 准 = (LhMD-Q 地损 -Q呆滞 )K
(三)回采煤量 在准备煤量范围内构成的煤储量, 只要安装设备后,便可回采的煤量。
第一节 矿井储量的分类和特点
一、矿井储量的分类
可采储量:指工业储量中预计可 采出的储量。 设计损失量:根据国家规定,允 许丢失在地下的能利用储量。可采储 量、设计损失量与工业储量三者间的 关系为:
T=(I-P)K
P—设计损失量,它包括保安煤柱、隔 离煤柱以及因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 等不能开采的煤量,万t。
按设计规定和采煤方法有关的损失可分为 : 设计工作 面损失
设 计 损 失 设计规定的与采煤 方法有关的损失 落煤损失 设计工作面损失 设计规定的与采煤方法(采 区巷道布置)有关的损失 设计采区损失
设计采 区损失
设计全煤 矿井损失
设计地质与水文地质损失
设计全矿井永久煤柱损失
(2)实际损失 2.损失量统计 1)损失量测定 (1)落煤损失测算 (2)厚度损失测算 (3)面积损失测算 2)损失量统计 (1)损失量计算图填绘 (2)损失量计算台帐
二、矿产储量表的填报
是各种矿产通用的全国统一报表。
1.资料准备 2.修绘储量计算图 3.编制储量、三量、损失量计算表 4.填写矿产储量表及其说明书
(三)损失率和采出率计算 损失率公式为: 损失率(%)=损失量/采出量+损失量 ×100%=损失量/动用储量×100% 采出率公式为: 采出率(%)=工业储量—损失量/工业 储量×100%=采出量/工业储量×100% =1—损失率 (四)损失量分析 面积损失、厚度损失、落煤损失(最 大)、主要是生产管理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