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一章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一、名词解释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货物、服务和知识交换的活动,是各国或地区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并且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国际贸易。

二、简答题1、按货物移动的方向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2、按国境和关境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三、论述题国际贸易的产生1、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国家)之间进行的产品交换。

2、典型标志:三次社会大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1、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这两个时期的国际贸易主要是为满足奴隶主、封建君主对奢侈品的追求而进行的,因此贸易的范围和商品的种类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具有真正的世界性。

(比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郑和下西洋用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去换取宝石、香料等)2、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为资本主义生产提过了劳动力(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资本(建立殖民地进行掠夺性贸易所得)和市场(通过商业战争占领市场),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又进一步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效率高、产量大超出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成本低存在超额利润的实现可能以及对原材料的需求超过国内的供给能力)3、当代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国际贸易功能的多元化(担负着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率、改进技术、加速资金积累等功能)、区域经济一体化(EU,APEC,NAFRA,ASEAN)、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除了货物贸易外,出现了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加工贸易等形式)、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服务贸易的平均发展速度一直高于货物贸易)、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力军地位第二章自由贸易理论一、简答题1、由于拥有不同的自然优势或后天获得的优势,两国在同一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各国都可以选择对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交换,两国的国民福利水平都得到提高。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二)对外贸易差额
讨论 长期大量顺差与逆差的结果? 顺差----外汇量增多---本币升值----国际市场本国W价格上升----出口量减少 Eg: $1:¥8 $1:¥4 (2:8) 思考 本币对外贬值对本国的进出口有何影响?
(三)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构成)
相关资料:
2000年中国内地十大贸易伙伴依次为:日本、美国、欧盟、香港特区、东盟、韩国、台湾省、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与他们的贸易额达$4085亿,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86% 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154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其中,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香港特区、东盟、加、澳、韩等十大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实现全面增长,累计达到9588.3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83%。
(一)国际贸易额(值)与国际贸易量
1、贸易额(值)(The Value of Trade) (1)定义:~是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的进出口贸易值。 (2)计算:各国出口额(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额(值)。各国(地区)统计其出口值时通常采用FOB价计算。
(一)国际贸易额(值)与国际贸易量
2、贸易量(Quantum of Trade) (1)定义:以不变价格表示的贸易值。 (2)公式: 贸易量=进出口额/进出口价格指数 (计算期 ) (计算期 ) (计算期指数/基期指数) 例题:1970年,世界出口额$2800亿,1978年,世界出口额为$11736亿。假定出口价格指数为1970年为100,1978年为265。试分别比较1978年世界出口额和世界出口量与1970年世界出口额的增长变化情况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国际贸易产生、地位与作用 第三章: 国际分工 第四章: 国际分工理论 第五章: 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价格 第六章: 对外贸易政策 第七章: 关税措施 第八章: 非关税壁垒 第九章: 出口促进与出口管制 第十章: 国际服务贸易 第十一章:国际贸易救济措施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ppt课件

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ppt课件

仅适用于货物贸易,即有形贸易,而对于无形贸易则并不 适用。
2024/3/26
国际贸易实务课件>>第一章
13
对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调整。 注意
《2000年通则》调整范围非常有限,主要包括货物的交付、进出口 手续的办理、风险的转移、费用的划分和部分通知义务的履行等问 题,而对于其它问题,如所有权的转移、合同的生效、变更、解除 与修改、违约责任等则没有规定。
2024/3/26
国际贸易实务课件>>第一章
9
分为E、F、C、D四组 每一种贸易术语所适用的运输方式固定化 每一种贸易术语买卖双方所履行的义务和责 任固定化、具体化 纸单据和电子单据并存
2024/3/26
国际贸易实务课件>>第一章
10
E组:(启运) EXW (Ex works)
F组:(主运费未付) FCA (Free Carrier) FAS (Free Alongside Ship) FOB (Free On Board)
2024/3/26
国际贸易实务课件>>第一章
19
买方责任
订立从指定装运港口运输货物的合同,支付运费,并将 船名、装货地点和要求交货的时间及时通知卖方;
根据买卖合同的规定受领货物并支付货款;
承担受领货物之后所发生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它官方证件,并 办理货物进口所需的海关手续。
国际贸易实务课件>>第一章
14
装运港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
FOB
CIF
CFR 向承运人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
FCA
CIP
CPT
2024/3/26
国际贸易实务课件>>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国际贸易概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术合同,将技术有偿转让给技术接受方使用。
2.按货物移动方向区分
国际贸易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与过境贸易
出口贸易是将本国(地区)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 市场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 进口贸易是将外国(地区)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
市场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
过境贸易是指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商品 所有权不属于丙国,这种商品交换活动对丙国来说,就 是过境贸易。
3.按交易区分
国际贸易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
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直接进行买卖货
物的行为。 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经由第三国贸
易商进行贸易的行为。
转口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或货物供给国
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 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8.贸易依存度
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是以本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占GNP或GDP多少比重 为标志的。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偏高的原因 • 加工贸易比重较大
• GDP的规模及构成的限制
• 汇率的变动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
1.按交易内容区分 6.按经济发展水平区分 7.按贸易政策区分 8.按参加国的多少区分 9.按贸易方式区分
4. 按运输方式区分
国际贸易分为海运贸易、陆运贸易、空运贸易及多式联
运式。 海运贸易是指通过海上各种船舶运送货物的贸易行为,是 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陆运贸易是指通过陆上各种交通工具(火车与汽车等)运
输商品的行为,它经常发生在各大陆内部陆地相连的国家
之间。
空运贸易是指通过航空器具运送货物的行为,适合鲜活食 品、贵重物品和急需商品的运送。

国际贸易实务第一章ppt课件

国际贸易实务第一章ppt课件
1936年:国际商会制订并于1953年修订了《国 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 简称《通则》, 其中只包含了9种贸易术语,后经多次修订,例如, 增加了(1)FOA---启运地机场交货和(2) FRC---货交承运人,适应多式联运
第一篇 国际贸易术语
Part 1 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
国际贸易术语是用来表示国际货物买卖的交 货条件和价格构成因素的专门用语。
了解国际贸易中各种现行的贸易术语及其相 关的国际贸易惯例,不仅有利于正确约定交 货条件和合理确定成交价格,还有利于在履 约过程中正确运用和解释贸易术语,避免或 减少争端,按国际贸易惯例行事,以维护国 际贸易的正常秩序。
(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itions 1990)
《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简称 《美国对外贸易定义》是由美国几个商业团体 制定的。
1919年,《美国出口 报价及其缩写条例》 在纽约制定
1941年,美国第27届 全国对外贸易会议上 对该条例做了修订
19
《2010通则》和《2000通则》所包含的贸易术语
《2000通则》(共13种)
《2010通则》(共11种)
EXW(工厂交货) FCA(货交承运人) FAS(装运港船边交货) FOB(装运港船上交货) CFR(成本加运费) 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 CPT(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 CIP(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 DAF(边境交货) DES(目的港船上交货) DEQ(目的港码头交货) DDU(未完税交货) DDP(完税后交货)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75.9
123.23 191.85 291.65 369.49 441.8 574.6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1179.15
1461.75 2052.6 2253.369 2652.98 3696.846 4917.511
1730.53
1844.6 2302.1 2414.065 3021.287 4047.552 5496.65
9296
5510 5507 4801
德国
日本 法国 荷兰
20503
11315 10260 9454
7
8 9
意大利
比利时 韩国
4047
3699 3635
荷兰
意大利 比利时
4462
4103 3510
英国
意大利 比利时
8312
8151 7209
10
英国
世界
3511
香港
世界
3477
韩国
世界
6866
国际贸易
第一章
第一章
复出口(Re-import ) 复进口(Re-export ) 净出口(Net Export) 净进口(Net Import) >
进口量 <
称为 称为
净出口 净进口
当某种商品
出口量
净出口与净进口是以数量来反映一国某 种商品在国 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的。
三、按是否有第三国参加分
直接贸易(Direct Trade) 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进行(不 通过第三国)的商品买卖行为。
国际贸易
第一章
五、按贸易方式分
一般贸易(General Trade) 一般贸易是指国境内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 口货物的交易形式,但投资设备、捐赠等除外。 加工贸易(Process Trade) 加工贸易是指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 加工装配之后再行出口的贸易形式。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国际贸易》第一章绪论1、对外贸易依存度:它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解析: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和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额/GNP*100%;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GNP*100%;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NP*100%2、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状况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系数表示。

其经济学的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的数量。

解析:(TOT=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如果该系数大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如果该系数小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恶化了。

3、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BT=总出口—总进口=∑ex-∑im(一年或半年)>0顺差,<0逆差评价: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解析:顺差:(利)表明竞争能力强、对外支付能力强、有利于吸收外资、币值稳定、对外谈判地位高(不利)本币升值导致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资金积压、外汇占款增加易导致通货膨胀、外贸关系紧张。

因此,顺差应适度,不同国家区别看待。

4、转口贸易、过境贸易的区别P7转口贸易(价值增长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参与进行的商品买卖。

第三国对此类商品的买进,时专门为销往商品消费国的。

第三国参与了这笔买卖的商品价值转移活动,但不一定参与商品的实体活动,即这批货物可以运往第三国的口岸,但不能入境,也可以直接运往商品消费国。

过境贸易(运输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实物运输过程必须穿过第三国的国境。

第三国要对此批货物进行海关监管,并把此类货物作为过境贸易额加以统计。

1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1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
初级贸易理论模型大都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 国家(A国、B国)、两种商品(或部门:X商品、 Y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 ,资本K )。 即所谓2 × 2 × 2 模型 。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一)假设条件
(1)两种商品(X和Y),两种要素(K和L); (2)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3)商品的生产技术条件既定且规模收益不变; (4)生产要素的总供给固定不变; (5)生产要素可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6)生产要素都充分利用; (7)经济活动中不存在外在性(externality)。
将两国的过剩需求曲线放在同一坐标中,决定国际均衡价格
(1 Pxw / Pyw 2 ):
Px/Py
2
A国过剩 供给曲线
1
O
图1-13
B国过剩 需求曲线
X 过剩供给或需求
第三节 国际贸易利益的衡量与分解
国际贸易利益,又称为贸易利益(gains from trade),是指同封闭经济相比,开放 经济在既定的生产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新增加 的利益,表现为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相同;
B
(2)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3)两国消费偏好相同;
A
(4)规模收益不变;
(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 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 O 不存在外部经济性
pa pb
A/ B/ X 图 1-17
第四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二、国际贸易的起因 生产技术差异 要素禀赋差异 需求方面的差异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第一章的内容主要介绍国际贸易理论的 主要分析方法及主要分析工具,重点是理解 开放条件下国际贸易利益的衡量。

第1章 国际贸易导论

第1章 国际贸易导论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 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 Foreign Trade )是指一国或地 区同别国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 交换活动。这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 出发,是相对于国内贸易而言的。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


(六)外贸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贸易额占 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是衡 量一国对外贸易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 重要指标,反映一国国民经济活动与世界经济的 联系程度。 分为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 如何正确看待一国外贸依存度的高与低?
(七)贸易条件
商品贸易条件 也称净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 格指数之比。通常如果没有明确的限定, 贸易条件就是指商品贸易条件。这是最基 本和最常用的一种。 净贸易条件 = (出口价格指数 / 进口价格指数) ×100
3、比国内贸易风险大 (1)信用风险 (2)商业风险 (3)汇率风险 (4)运输风险 (5)价格风险 (6)政治风险
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贸易国家记 录和编制进出口货物统计的方法。总贸易 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专门贸易体系亦 称特殊贸易体系。 总贸易体系是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 的方法。 专门贸易体系是以关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 口的方法 。



假定某国商品贸易条件以2010年为基期是 100,2012年时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 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为110。那么 这个国家2012年的商品贸易条件为多少? 95/110*100=86.36 商品贸易条件下降了近15,贸易条件恶化。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述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述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间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区别:前者是以一国(地区)为主体,从一个国家(地区)的角度来看这些交换活动;后者是从整个国际范围或从全球角度来看。

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货物贸易(Commodity Trade)是指物质性商品的进出口,也称有形贸易(Tangible Trade)。

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是指一国(地区)劳动者向另一国(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并相应获取外汇收入的过程。

也称无形贸易(Intangible Trade)。

注:按WTO的分类,国际服务贸易有四大类: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具体可分为商业、通讯、建筑及工程、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健康与社会、旅游、文化与体育、运输及其他等12类155个项目。

技术贸易(Technology Trade)是指纯技术知识以及与技术转让相关的机器设备的贸易。

主要内容是专利、商标和专有技术。

货物贸易需要经过海关手续,反映在一国海关的贸易统计上;服务贸易则不需要经过海关手续,在国际收支表中只得到部分反映。

三、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与过境贸易出口贸易(Export Trade)是指一国把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国外市场销售。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是指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入国内市场销售。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凡甲国经过丙国向乙国运送商品,对丙国来说是过境贸易。

另:复出口(Re- Export Trade )、复进口(Re- Import Trade )、净出口(Net Export)、净进口(Net Import)四、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直接贸易(Direct Trade)是指货物生产国(地区)A与货物消费国(地区)B直接买卖商品的贸易行为。

国际贸易学第一章PPT

国际贸易学第一章PPT

04 国际贸易的政策与措施
关税措施
关税定义
关税是一种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 税种,其目的是增加国家财政收 入、保护国内产业和调整经济结 构。
关税种类
根据征收方式的不同,关税可以 分为从价税、从量税、选择税、 混合税等。
关税征收标准
关税的征收标准通常以商品的种 类、价值、数量等为基础,税率 根据不同商品而有所差异。
加强多边贸易体系
世界贸易组织通过管理全球贸易规则,加强了多边贸易体系的稳定 性和可预见性。
促进国际贸易争端的解决
世界贸易组织提供了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机制,有助于维护全球贸 易秩序的稳定。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
世界贸易组织负责管理全球贸易规则、解决贸易争端、 推动贸易谈判等,以促进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非歧视原则、自由贸易原 则、透明度原则等,这些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基石。
世界贸易组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促进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通过推动自由贸易,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05 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贸易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取代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目 标是促进自由贸易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历程
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多次扩大成员、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等重 要事件,逐渐成为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者和协调者。
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与原则
要素禀赋理论
要点一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 异,即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时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不 同,导致生产成本不同,从而产生了比较优势。

第一章:国际贸易绪论

第一章:国际贸易绪论

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体系。 总贸易和专门贸易体系。
1、总贸易体系(general trade system) 、总贸易体系( ) 又称一般贸易体系, 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指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 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来代表。 统计进出口的标准。以“G”来代表。 来代表 2、专门贸易体系(special trade system) 、专门贸易体系( ) 指货物经过一国海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指货物经过一国海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3、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说明不同的问 、 题。 Q:在什么情况下,总贸易额大于、等于和小 :在什么情况下,总贸易额大于、 于专门贸易额? 于专门贸易额?
第二节:国际贸易常用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1、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 )。 2、与国际贸易的区别。 、与国际贸易的区别。 3、狭义和广义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 、狭义和广义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贸易。 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贸易。
5、维护和改善国际环境。 、维护和改善国际环境。 )、通过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实施政治影 (1)、通过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实施政治影 )、 响。 )、通过对外贸易 (2)、通过对外贸易,抑制社会制度不同 )、通过对外贸易, 和被认为有“敌意”国家的经济发展。 和被认为有“敌意”国家的经济发展。 )、通过贸易 (3)、通过贸易,制裁违背联合国宪章的 )、通过贸易, 行为。 行为。 )、通过对外贸易 (4)、通过对外贸易,扩大相互交往,促 )、通过对外贸易,扩大相互交往, 进经贸合作,改善国际环境。 进经贸合作,改善国际环境。
四、贸易额、贸易差额和贸易量 贸易额、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第一章_国际贸易概述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第一章_国际贸易概述
(一)按从事贸易的角度不同: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指世
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及劳务的 交换活动。 又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或全球贸易 (global trade)。
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可交换的剩 余产品
区别:国际贸易是从世界范围内考察国家 (地区)之间的交换活动,而对外贸易是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研究。
(二)按照商品的形态不同可分为:
有形商品贸易与无形商品贸易
1、有形商品贸易(Tangible Goods Trade): 指传统的商品进出口,也叫货物贸易 (Commodities Trade)或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
计算,比上年增长10.3%。 2
世界各国GDP排名前十名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1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2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3 德国 德国 德国 中国 4 英国 中国 中国 德国 5 中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6 法国 法国 法国 法国 7 意大利 意大利 意大利 意大利 8 加拿大 西班牙 西班牙 西班牙 9 西班牙 加拿大 加拿大 俄罗斯 10 印度 印度 俄罗斯 加拿大
106 China 3315 中国 2009年 3678 第100位 2010年 4283 第95位
常用网站
▪ 国家商务部 /
▪ ◇国家统计局
▪ ◇中国海关
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
▪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指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 的商品与劳务的交换活动。 也称为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笔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笔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笔记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一、国际贸易的概念与特征1. 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也称为世界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居民和企业为了满足各自的需求,通过跨越国界的方式进行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

这种交换活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通过第三方的间接交换。

2. 国际贸易的特征(1)跨国界性:国际贸易涉及到不同国家或地区,交易双方跨越国界进行经济活动。

(2)交换性:国际贸易是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过程,涉及到价值的转移。

(3)风险性:由于涉及不同国家,国际贸易面临更多的风险,如汇率风险、政治风险、信用风险等。

(4)规范性:国际贸易需要遵守国际法律法规和国际贸易惯例。

(5)复杂性:国际贸易涉及到不同的货币、文化和法律体系,交易过程较为复杂。

二、国际贸易的历史与发展1. 古代国际贸易(1)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最早的贸易形式是直接的物物交换。

(2)奴隶社会的贸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出现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3)封建社会的贸易:封建社会时期,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促进了东西方的商品交流。

2. 近代国际贸易(1)地理大发现: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国家的探险活动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

(2)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3)金本位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金本位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稳定的货币体系。

3. 现代国际贸易(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贸易受到战争影响,出现萎缩。

(2)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3)关贸总协定(GATT):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成立推动了贸易自由化。

(4)WTO时代: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国际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国际贸易的分类1. 按照商品流动方向分类(1)出口贸易:本国生产的产品销往国外市场。

(2)进口贸易:外国生产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ND,计算贸易量指数。
25503.14÷20224.48×100=126 也就是剔除价格的变动因素后,1995年世界贸易量比 1980年世界贸易量增长了26%。
三、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一国在一定时期
内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贸易平衡、贸易顺差(出超)和贸易逆差 (入 超) 。
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 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2004年我国前十位贸易伙伴
七、对外贸易系数(对外贸易依存度)
指一定时期内某国对外贸易额与其 GNP(GDP)的比值
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 赖程度
计算方法:
Z=(进口总值+出口总值)÷GDP×100%
可以分为: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
一般说来,大国的外贸依存度低,小国的高, 因为小国资源匮乏,对外依赖大,如新加坡 (旅游业)、较单一,对外依赖性强。
案例1-5:我国的外贸依存度
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51%,2003年为 60.2%,2004年伴随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大幅度攀升,外贸 依存度达到71%。我国持续增长的外贸依存度反映了我国 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也表明国外市场的需求已经 成为我国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中国经济与世界 经济已经形成了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 济彼此支撑的新局面已经出现。而根据相关统计资料,近 几年来,美国、日本、德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稳定在14% -20%的范围内。比如:2002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新加 坡175.5% 、泰国105.75% 、马来西亚181.9%、美国 18.1%,日本18.9% 。
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1955-1970年,日本经济进入战后的高速增长期。在 这个过程中,遵循了“贸易立国”的方针。进出口 贸易对经济的高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前6 年(1955-1959年),GDP年均增长6.3%;后11年 (1960-1970年),年均增长11.4% 。日本的经济 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东亚奇迹”。 1968年,日本GNP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成 为西方发达国家中的第二个经济大国。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国(或地区)间的货物、 服务及与贸易有关的要素交换活动。反映了该国(或 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贸关系 。
二、贸易值与贸易量
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
是以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 它能反映出某一时期的世界贸易总规模。
3、中国政府在贸易差额方面的态度是怎样的?
四、复出口与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
复出口(re-export)是指商品进口以后未经加工
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
复进口(re-import)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
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
净出口(net export):一定时期内,同种商品出
“外向依赖型”的 日本经济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广义的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进行的 商品和服务及与贸易有关的要素交换活动,它是各个 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 形式。
狭义的国际贸易仅指国与国之间的货物交换活动。
六、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
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 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 占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 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international trade of
口数量大于进口数量的差额。
净进口(net import):一定时期内,同种商品进口
数量大于出口数量的差额。
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货物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 即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 额之比。
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 额+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
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 是以美元表示的。
一般是把各国的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
世界出口总额(FOB值)〈世界进口总额(CIF值)
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讨论:出超越大越好吗?
案例1-2:中美贸易逆差问题
按照美方的统计 , 美国对华贸易自1983年起就出现逆差 , 其后不断扩大,2000年, 美国贸易逆差额高达1000.63亿美 元;而按中方统计 , 在 1992 年以前 , 中国对美贸易一直 是逆差 ,1993 年起才转为顺差 , 并且 2000 年的顺差额为 297.41 亿美元。中美两国所认为的中国成为顺差国的年限相 差 10 年 , 且近年双方统计数字出入越来越大,2004年,中 方统计的中美贸易顺差为800多亿美元,而美方公布的美中贸 易逆差达到1600亿美元,最终联合国认可了中国的统计结果。 讨论题: 1、查阅相关资料,试分析中美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 2、为什么中美双方的贸易差额统计结果差异巨大?
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的贸易值。 *主要是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 计算方法: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值÷价格指数 贸易量指数=当期对外贸易量÷基期对外贸易量×100
例:
1ST,计算对外贸易量。
由表可知:1995年世界贸易量为 5075125÷199=25503.14
国际贸易货物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整
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贸 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意义:可以反映出一国的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
业结构状况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等。
2004年我国进出口商品构成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