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类《中外教育史》网络学习与复习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教育史》(考核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一、识记知识点

1.远古时期非形式化的教育的主要特点:教育性质——儿童公育;学习内容——社会生活

与生产劳动的实际知识与技能;学习方式——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P3-4

2.古埃及的三类学校p6,古印度教育的特点p7。

3.从理论上讲,夏代具备了出现学校的条件(雏形)。夏代的学校有庠、序、校等p11。而

商代则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初建期。商代的学校机构有:庠、序、学、瞽宗(特创)p12。

4.西周学校教育制度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类p14。学校的教师的特点是“官师合一”p15。西

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六艺。P1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小艺)。

5.斯巴达教育特征——军事体育教育p18;雅典教育的特征——和谐教育p21,但反对专

业化训练。

6.古罗马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小学(重视文字教育,轻音体教育)、中学和高等教育(培

养演说家或雄辩家)p22

7.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内容包括知识教育

(六书:诗书礼易乐春秋)、技能训练和道德教育(仁,礼);P32教育的原则为:注重修养(立志与持志,克己内省,改过迁善);因材施教(阐述第一人);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学、思、行结合。

8.孟子提出性善论,性善论(四善——四德)与道德内发说(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主张

培养人的理想人格是“大丈夫”p39。道德教育的方法有:存心寡欲;尚志(舍生取义)养气(浩然正气);反求诸己(良心);磨练意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p40。9.荀子提出的学习方法有:防邪近正(注重环境影响);积学积善(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积善成德;锲而不舍);虚壹而静p48(精神高度集中,专心致志);学思行一致。论教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要求p49)

10.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主张(兼爱非攻)。造就兼士的教育目的。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内

容包括:古代文化知识教育;实用科学技术教育(独有);逻辑学知识的传授(处士横议的辩学)——《墨攻》。教育方法——主动说服P50。法家“以法为教”的教育思想(主张法制与变法)。绝对的“性恶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与教育的作用(慈母败子)。

法家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基本思想“德生于刑”)p55。

11.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与启发式教学p58。柏拉图的《理想国》,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

培养卫国者,即培养哲学家或“哲学王”p60。

12.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是一种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智育、美育和德育为主要内容的教

育,其最终目的在于在和谐的基础上实现理性灵魂的发展p67。主张“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亚理士多德把课程分为两类:“实利(用)”的课程(为日后的生活做好准备)和“文雅”课程(陶冶人的性情,供闲暇时享受之用)。

13.《学记》是世界文化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著作。教育的作用(化

民成俗,建国君民)、目的(管理人才和顺民)及地位(“为先”)。提出的教学原则有:教学相长;预时孙摩p72;长善救失;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藏息相辅。

14.《雄辩术原理》中的作者为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是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

就,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论著p76。提出教育的目的(培养演说家、雄辩家)。对演说家进行教育的要求(德高、识广、技专)和培养(及早施教,内容广泛,教法得当)。

15.汉初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和汉武帝时期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

的官学教育制度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鸿都门学p83)。唐宋时期的文教政策(“儒

学打底,佛老镶边”p85,“重文轻武”p86)。

16.科举制度的沿革(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唐朝科举完善,考试内

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方法为帖经、墨义、策问、诗赋,考试和推荐相结合;宋朝重文轻武,进一步改进科举制度;元朝科举处于中落期,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放松参考人员的身份限制;明朝非常重视科举取士,制度更加严密繁琐,文化专制统治更加残暴;清朝承袭明科举制度,机械、无用、腐败暴露无遗,1905年取消。科举制度的影响p105。

17.私学p106。私学兴起的原因(文化学术下移和士阶层的崛起: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先秦私学的特点p108。汉代私学的种类(书馆——蒙学;经馆——相当于太学)。蒙学p111的出现。蒙学的教学方法(注重行为训练,采用歌咏舞蹈)和教材(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p113。

18.基督教控制下的学校教育p126(僧院学校、大教堂学校、教区学校)。骑士教育是一种

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P128。骑士教育分为家庭教育、礼文教育和侍从教育三个阶段。

19.理学p132。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以本体论为教育思想构建的基础,以道德修养为

教育的惟一目的。朱熹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是“明天理,灭人欲”p139。朱熹的读书法p142(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致良知”与教育的作用p147。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明人伦之外无学”)。道德教育观为“知行合一”。p148。

20.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主要的教育主张为: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提倡“实学”,反对

义理之学;注重“践行”的教育方法p152。颜元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p154。

2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p174。泛爱主义的教育主张p176。泛智主义的课程理论。

22.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通过国家拨款补助教育以控制教育领导权,设立专门的教育

管理机构,通过一系列法令法案直接干预教育事业《初等教育法》1870年);初等教育的发展(星期日学校,导生制学校p189,幼儿学校p190)中等教育的演进(文法学校——强调古典语言与文法教学;公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文法学校,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公共教育水平和培养一般公职人员,事实上是一种私立学校,并限于社会上层子弟入学,培养统治阶层人物,学校设备先进,学费昂贵,采用寄宿制;

技术学校)。

23.法国近代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建立高度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1806年成立帝国大

学,作为掌管全国教育行政最高权力机构,首脑称总监,在帝国大学之下,全国划分27个大学区,设大学区总长和学区评议会)

24.德国近代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初等教育的发展(洪堡教育改革——学习裴斯泰洛奇的

方法;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义务教育的国家p195)、中等教育的演进(文科中学,骑士学院;实科中学)。

25.独立战争后(公立学校运动,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南北战争后美国的教育制度特点(建

立中央教育领导机构,昆西教学法p201,免费的公立中学)。

26.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教育(教育领导体制:大学校——文部省;1872年《学制令》,1879

年的《教育令》)。

27.新式学堂主要有方言学堂(京师同文馆p209)、军事学堂(水师学堂---福建船政学堂p211,

武备学堂---北洋武备学堂)、技术学堂。

28.壬寅学制p213(钦定学堂章程1902)和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1904)。

29.洛克的“白板说”指人的观念出现之前,人心只是一块“白板”,知识由经验而生,也随

经验而长。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p217。绅士教育包括身体的养护,道德的发展和智育。

30.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p225;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自然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