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传统康复方法学概述(改)[精彩]
第一章 传统康复方法学概述(改).ppt

◦ 包括中医针灸、推拿、中药内外治法以及传统太极拳、 八段锦等。
第二节 传统康复方法的起源与发展
历史阶段
◦ 先秦时期 ◦ 汉魏、南北朝时期 ◦ 隋唐时期 ◦ 宋、金、元时期 ◦ 明、清时期 ◦ 建国以后
第三节 传统康复方法与现代康复方法的联系与 区别
所以,中医不讲病,只讲证,比如说一个高血压病人, 有可能在我这儿我把完脉就是太阴证,那我按太阴证 的药去治病人的高血压就没问题;但是另外一个高血 压属于少阴的层面,那我只能开少阴层面的药,同样 是高血压,可能开的药就不一样,这就叫“同病异 治”。
两个人病的表现虽然相同,但是要分不同的方法去治。
◦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 加、夜甚” 《内经》 ◦ “月始生,则血气始精…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 ◦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
处,节阴阴而调刚柔,如是避邪不至,长生久视” 《内经》
《内经》的指导思想—整体恒动观
《内经》把人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看做一个统一的、随时 空推移不断运动变化着的整体。
第一章 传统康复方法学概述
陈立典
导学
掌握传统康复方法的定义、传统康复方法学的理 论基础;
熟悉传统康复方法与现代康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传统康复方法的优势所在;
了解传统康复方法的起源与发展、循证医学在传 统康复方法中的应用。
第一节 传统康复方法学概述
传统康复方法 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于伤病早期介入,以保存、
辨证论治是中医特有的、最具优势的诊断治疗方法。证, 指与发病有关的各种证据 (信息)。辨证论治就是以中医理 论为指导,通过收集分析与疾病有关的各种信息;对疾病 本质作出的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
传统康复方法学教学大纲

传统康复方法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传统康复方法学课程号(代码):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119学分: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传统康复学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除了能够掌握现代康复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能够熟悉中国传统医学对于现代康复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掌握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干预方法,以及传统康复方法在常见的疾病康复中的运用,让同学能够熟悉和了解传统康复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康复治疗专业的同学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等方式注明重点、难点)详见附件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传统康复方法学》,主编: 陈立典,统编教材,2008年出版五、主要参考资料六、成绩评定(注明期末、期中、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或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所占的比例)1(期末理论考核:平时实践考核成绩比例为70: 30附录:第一章传统康复方法学概述第一节传统康复方法的定义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传统康复方法学基本概念及包含内容:2、熟悉中医康复方法的“功能”导向思想二、教学内容1、传统康复方法的基本概念2、传统康复方法学的包含的内容和措施3、传统中医康复方法以“功能”为导向的思想三、教学时数:1学时。
四、教习比例 1:0第二节传统康复方法的起源和发展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传统康复方法的起源和发展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著作及思想。
2、了解传统康复方法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二、教学内容1、传统康复方法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三、教学时数:2学时。
四、讲习比:2:0第三节传统康复方法和现代康复方法的连续和区别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中医康复方法和现代康复方法的连续和区别2、了解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导向二、教学内容1、中医康复方法和现代康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导向是传统康复方法和现代康复方法结合三、教学时数:1学时四、讲习比:1:0第四节传统康复方法的特色和优势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中医康复方法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二、教学内容1、中医康复方法所具的特色和优势。
《传统康复方法学》习题

第一章传统康复方法学概述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传统康复方法学的三大基本观点?A.整体观B.正气为本观C.辨证观D.功能观2.以下哪个不是整体观的具体体现?A.天地合一观B.天人相应观C.人与社会一体观D.形神一体观3.以下哪个不是传统康复方法学的基本理论A.整体观B.治未病C.祛邪观D.功能观4.以下哪个是“阳”的具体体现A.静止B.外在C.下降D.寒冷5.以下哪个是“阴”的具体体现A.上升B.温热C.明亮D.有形6.以下哪个是五行相克的体现A.火克木B.木克土C.水克木D.土克金7.以下哪个是五行相生的体现A.木生土B.土生木C.水生木D.水生金8.以下哪个是五脏归属五行表述正确的A.肝属木B.肝属火C.心属土D.心属金9.以下哪个是五脏归属五行表述正确的A.肾属土B.肾属火C.肺属土D.肺属金10.以下哪个是五脏与六腑相表里表述正确的( )。
A.肾与大肠B.肺与大肠C.脑与小肠D.心与胆名词解释1.传统康复方法: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改善和促进人体功能,维护和提升健康状态为目标的一系列传统治疗方法和措施,包括针灸、推拿、中药内外治法以及传统运动疗法等。
2.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内涵、特性、归类及生克规律,阐释人体生理、病理及其与外在环境的相互联系,指导临床实践的一种独特思维方法。
简答题1.传统康复方法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答:传统康复方法的特点和优势是:(1)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相结合。
(2)预防康复与临床康复相结合。
(3)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相结合。
(4)自然康复与药物康复相结合。
(5)简便廉验,得天独厚。
2.传统康复方法与中医养生方法的联系与区别?传统康复方法和中医养生方法在方法学方面有一些共同之处,如均采用针灸推拿、传统体育运动、传统娱乐活动等手段。
传统康复技术概述

相对于现代医学,传统康复技术的副作用一般较小,更加安全可 靠。
挑战与瓶颈
缺乏科学证据
传统康复技术的方法和原理往往缺乏科学证据和临床试验验证, 这使得其疗效和安全性存在一定争议。
标准化和规范化难度
传统康复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往往因人而异,难以标准化和规 范化,这不利于治疗效果的统一和质量的控制。
推拿按摩
起源与历史
理论基础
实践方法
适应症与疗效
推拿按摩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治疗 方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通 过手法按摩和推拿,刺激人体的 特定部位和经络,以调节气血和 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推拿按摩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医的 脏腑经络理论。通过手法按摩和 推拿,可以放松肌肉、舒筋活络 、行气活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 的效果。
通过练习特定的呼吸技 巧和身心调整方法,达 到调节身心状态、增强 体质、缓解疾病等作用 。
根据中医理论,采用不 同的食物组合和烹饪方 法,达到调理身体、防 治疾病的目的。
根据中医理论,采用中 药、方剂等进行治疗, 以达到清热解毒、活血 化瘀、调和阴阳等作用 。
02
传统康复技术核心理论
经络理论
经络是传统康复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核心理论,它是由一系列 的经络穴位组成的网络系统。这些经络穴位与人体各个部位 和器官相互连接,传递信息和能量。通过刺激经络穴位,可 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改善疾病症状。
VS
根据五行理论,传统康复技术通过 调节人体的五行元素平衡和相互关 系,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 ,五行针灸、五行食疗等传统康复 技术都是基于五行理论而发展起来 的。
03
传统康复技术实践方法
针灸疗法
起源与历史
针灸疗法起源于中国古代,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来调 节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运动康复专业《传统康复方法学》教学大纲

《传统康复方法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二、主要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选用教材《传统康复方法学》,纪树荣主编,华夏出版社,2011年8月第二版(二)参考书目1.《中医学》李良标、吕秋平主编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年2.《推拿学》卢德明主编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2001年3.《经络学》郑秀谖等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年(三)在线资源慕课在线(三)学术期刊中国康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三、课程简介《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课程目的主要是让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除了能够掌握现代康复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能够熟悉中国传统医学对于现代康复的意义和作用。
同时掌握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干预方法,以及传统康复方法在常见的疾病康复中的运用,让同学能够熟悉和了解传统康复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运动康复专业的同学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需要运动解剖学、外科学等相关知识作基础;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知识将使学生所学康复治疗技术更加丰富及全面。
同时本课程需兼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康复医学的理论和技能,并能将其技能运用到康复实践中去。
课程目标1:3.2能将多种专业知识融汇贯通,具备较强的运动康复分析能力课程目标2:5.2学会尊重团队成员,同时尊重服务对象,在团队成员中充分发挥运动康复师的核心地位与优势,使服务对象产生更好的依从性。
课程目标3:6.3具备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动态。
课程目标4:8.1自身学习。
具备自身学习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具有自我管理能力。
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第一章总论【教学目标】掌握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理论特点及原理。
了解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概念。
【重点、难点】1重点:中国传统康夏技术概念2.难点:传统康复技术的理论特点及原理。
【课程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概念和简史一、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概念;二、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与康复技术的发展简史。
传统康复技术概述

推拿在康复治疗中常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运动损伤 、慢性疼痛等。推拿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 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康复治疗中。
案例三:气功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
气功是一种古老的身心训练方法,通过调息、冥想、姿势等练习来调节人体的呼吸、心理和生理功能 。
详细描述
气功在康复治疗中常用于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疲劳等。气功具有改善身心健康、 调节情绪、减轻压力等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传统康复技术的评估与反馈
01
02
03
评估指标
包括疼痛程度、活动能力 、生活质量等方面。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问卷调查、量 表填写等方式进行评估。
反馈方式
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 行及时反馈和指导,包括 治疗效果的优劣、注意事 项的提醒等。
03
传统康复技术的优势 与不足
传统康复技术的优势
非药物疗法
传统康复技术通常采用非药物 疗法,如针灸、推拿、拔罐等 ,避免了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
科学研究
通过科学研究对传统康复 技术进行评估和验证,提 高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教育推广
加强传统康复技术的教育 和推广,提高医生和患者 对传统康复技术的认识和 接受程度。
04
传统康复技术的实践 案例
案例一:针灸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
针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康复技术,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来调节人体功能,达 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传统康复技术的分类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 ,促进身体康复。
气功疗法
通过练习气功来调节呼吸、意念和身心状态 ,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传统康复法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概述1.传统康复方法学: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于伤病早期介入,以保存、改善和恢复患者受伤病影响的身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一系列传统治疗方法。
2.理论基础: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贯穿三个基本观点,整体观、辩证观、功能观。
方法论上则体现为正气为主、杂合而治、治未病。
功能观:是建立在中医学恒动观基础之上的,注重功能训练,运动形体,促使精气流通,不仅使患者具体的脏腑组织恢复生理功能,更重视促使患者恢复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工作能力的思想.治未病: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采取某些预防措施避免其发生;既病防变则是在得病之后特别是发病之初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加重趋势和已经萌芽的先兆症状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以阻止或扭转病情的发展和转变,促使疾朝痊愈方向转化3。
三国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编成了《五禽戏》,是世界医学史上第一套由医生编成的医疗体操专著。
元代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是我国古代最完备的饮食康复专著.隋代巢元方所撰的《诸病源候论》不仅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论述病因、症候学专书,也可视为我国古代第一部采用医疗体育对一些疾病进行康复治疗的专著。
《外台秘要》可以视为中国古代有关康复技术的专书。
《黄帝内经》不仅提出了中国传统康复方法的理论依据与治疗原则,而且还记载了许多使慢性疾病得以康复的具体方法。
强调疾病康复应当考虑人体的身心功能以及自然、社会和环境的综合因素,强调全面康复的原则.是传统中医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其中有关整体辩证康复观和杂合而的治的综合治疗和调理思想,一直为后世医家进行中医康复治疗是所遵循的法则.清代沈子复编撰的《养病庸言》是清代出版的有关传统康复方法学的专著,养病(康复)不同于治病(临床医疗)及养生(卫生保健)。
4。
传统康复方法的特色和优势:(1)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相结合;(2)预防与临床康复相结合;(3)内治与外治相结合;(4)自然康复与自疗康复相结合;(5)低成本、广覆盖、技术实用。
1-2013传统康复方法学大纲

《传统康复治疗》教学大纲Rehabili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供4年制康复治疗学专业使用)前言1、传统康复治疗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临床理论课,本书以基础知识、相关专科知识、专科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等多学科相结合,重点阐述针灸、推拿、传统运动疗法及中药内外治等成熟、实用的传统康复方法,简要介绍临床康复中常见症状的康复治疗。
2、传统康复学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除了能够掌握现代康复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能够熟悉中国传统医学对于现代康复的意义和作用。
同时掌握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干预方法,以及传统康复方法在常见的疾病康复中的运用,让同学能够熟悉和了解传统康复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康复治疗专业的同学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3、本课程需要人体系统解剖学、神经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等相关知识作基础;传统康复方法学的知识将使学生所学康复治疗技术更加丰富及全面。
同时本课程需兼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参考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中医伤科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知识。
4、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陈立典主编的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2013年第二版《传统康复方法学》配套使用,适用于四年制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5、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
划横线的内容及*为重点掌握学习,其他的内容为熟悉和一般了解。
总学时为108学时(54学时理论课+54学时实践课),学分6分。
6、本课程为校考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平时成绩占40%(平时出勤占5%,平时作业占15%,见习考核占20%)。
教学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学时数见习实训学时数传统康复方法学概述 3传统方法学原则和评定 6经络腧穴15 9推拿疗法9 9针灸疗法9 12传统运动疗法18中药疗法自学临床常见功能障碍的传统康复126治疗合计54 54总计108第一章传统康复方法学概述第一节传统康复方法的定义目的要求1、掌握传统康复方法学基本概念及包含内容。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概论

第一节 概述
➢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Chinese traditional rehabi l itat iontechnique)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功能康复为目的的传统 中医药技术的总称,包括推拿、针灸、功法、中药外治法等,被广 泛运用于现代康复实践的各个领域。
➢ 康复是指综合协调地运用各种措施,尽可能地恢复病伤残者的 功能,消除或减轻各种功能障碍的影响,使病伤残者最大限度的实 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第三节 基本观点
二、辨证康复观
➢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 因、病性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 本质。
➢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包括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 判断为某种证;辨证康复就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方法。
➢ 《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了拔罐的应用。
第二节 发展简史
第二节 发展简史
二、汉晋南北朝时期
1.传统康复技术已相当丰富,并且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 ➢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神农黄帝食禁》《食经》等传统康复治疗著作 ➢ 《医经方》中有关于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中的关节强直采用针灸治疗的方法, ➢ 《引导图》中绘有多种医疗体操,并注明了各种体操的名称及其主要治疗的 疾病。 ➢ 三国名医华佗中国传统运动康复疗法的奠基人 2.在魏晋时期,传统医学家在倡导药物康复治疗的同时,发展了许多非药物的 康复技术, ➢ 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疗法专著, ➢ 葛洪《肘后备急方》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记载了饮食康复与药物 康复的许多内容。 ➢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对气功和按摩康复方法都有所发展。
传统康复方法学-第一章 传统康复方法学概述

注重功能训练,运动形 体,促使精气流通,不仅使 患者具体的脏腑组织恢复生 理功能,更重视促使患者恢 复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和职 业工作能力的思想
✓ 传统康复医疗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标
恢复人体的正气,调动正气的自然治疗 能力和适应能力,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 传统康复医疗的基本原则
重视正气的功能,保养正气
✓ 传统康复方法学认为防重于治 ✓ “治未病”思想,主要体现在
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 者在性质、内容和任务等方面,都有许 多相同之处,但传统康复方法与现代康 复方法也存在着区别,各有特点
• 临床目的
• 治疗方法的核心点
在运用医学物理学和康复工程学 的先进技术于康复诊断、功能评定、 功能训练、矫形外科和人工装置代替 或补偿、适应残疾者功能障碍等方面, 现代康复方法占有明显的优势
和
两个方面
在采取传统康复医疗措施 的同时,同样还要配合教育、职 业、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措施,使 残疾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 生活方面、职业和经济能力等各 个方面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
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相结合 预防康复与临床康复相结合 形体康复和精神康复相结合 自然康复与自疗康复相结合 简便廉验、得天独厚
• 以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为宗旨的一种自觉保健活动 • 主要适用人群:健康人以及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
✓ 采用的药物多来自天然植物,对人 体没有伤害
✓ 传统康复的其他方法,也多取材于 自然、存在于社会之中和人体自身
✓ 传统中医康复方法简便而易行,既 适于建立正规的康复机构,也可因 地制宜,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是我 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导向,是康复医学的新模式
以最大限度地功能康复,回归社会为宗旨的一种医 疗行为 适用对象: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功能障碍 人群
《中国传统康复技能》考试大纲

《中国传统康复技能》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中国传统康复技能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对象:康复治疗学总学时:96 讲授学时:0 实践学时:96一、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严肃认真,谨慎对待,坚持质量标准,切实做好命题工作。
2.《中国传统康复技能》课程考试,应该紧扣《中国传统康复技能》的教学大纲,考核应考者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试命题应引导应考者认真、全面、系统掌握本学科知识,培养和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学风。
二、课程考试内容及所占比重(一)考试内容侧重:第一章传统康复方法学概述第一节传统康复方法的定义中国传统康复技能的基本概念,中国传统康复技能包含的内容和措施,中国传统康复方法以“功能”为导向的思想。
第二节传统康复技能的起源和发展传统康复方法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传统康复方法的起源和发展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著作及思想。
第三节传统康复方法和现代康复方法的连续和区别中医康复方法和现代康复方法的连续和区别,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导向,传统康复方法和现代康复方法结合。
第四节传统康复方法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康复方法所具的特色和优势。
第五节循证医学在传统康复方法中的应用循证医学的目的,引入循证医学的意义及应用。
第六节传统康复方法学的理论基础传统康复方法学的理论指导,贯穿传统康复方法的三个基本观点:整体观、辩证观、功能观,“正气为主”“杂合而治”“治未病”在传统康复方法论上的具体体现。
第二章传统康复方法的原则和评定传统康复方法学两个基本原则,传统康复方法的评定方法。
第三章经络腧穴第一节经络腧穴总论经络的概念、生理功能、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正经的名称和分布,十二经脉流注次序、交接规律,奇经八脉基本概念及任督二脉循行分布,腧穴基本概念及分类作用,腧穴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简便取穴法,腧穴的主治规律,选穴的方法及意义,特定穴的概念及作用。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第一章_概论

二、发展简史
(一)先秦、秦、汉时期 —— 起源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繁荣与发展 促进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推动了 医学实践的发展进步。
➢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允许英国人可以在五 个通商口岸设置医馆,从此西医学开始传入中国并迅 速普及,形成中西医并存的局面。这种情况以及当时 对中医学的错误认识在客观上对传统医学形成了较大 的冲击。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明确提出要“团结 中西医”。改革开放以后,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提出 了“中西医并重”。1982年《宪法》中写入了“发展 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 ➢21世纪以来,我国康复医学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康复的目的主要不是着眼于解决病理问题,而 是着眼于解决功能障碍问题,强调通过康复过程, 恢复病伤残者的机体功能,提高其独立生活和回归 社会的能力。
2、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概念
“中国传统康复医学”概念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 代现代康复医学在我国普及与发展之后,在“现 代康复康复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下而提出的。 而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内 涵的影响下,在我国康复治疗师的培养教育与临 床康复治疗的开展过程中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域方位 等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使机体相应地产 生不同的反应。这种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 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为病理性反 应。
因此,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出发,因时、因地、 因人制宜成为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与传统康复的重 要原则。
传统康复方法学教学大纲

传统康复方法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传统康复学�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课程号�代码��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72�48学时理论课+24学时实践课�学分�4二、目的及要求传统康复学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康复医学专业的学生除了能够掌握现代康复的知识之外�还能够熟悉中国传统医学对于现代康复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掌握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干预方法�以及中医康复方法在常见的疾病康复中的运用�让同学能够熟悉和了解传统康复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康复医学专业的同学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等方式注明重点、难点�详见附件�其中中医基础总论及中医诊断总论两部分由任课老师准备资料。
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传统康复方法学》�主编:陈立典�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出版五、主要参考资料六、成绩评定期末考核�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为70:30附录�中医基础总论一、目的及要求1、掌握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了解阴阳及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2、掌握精气血精液的基本概念�分类�了解生成来源�生理功能或病理变化。
3、掌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组成及概念�了解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4、熟悉病因的概念与分类�了解病因中的六淫治病特点�了解内伤的组成和七情的治病特点。
二、教学内容1�阴阳学说理论、五行学说理论、脏象理论、2�精、气、血、精液。
3�病因的概念与分类�六淫、七情及内伤的组成与致病特点。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四、教学时数�3学时。
五、教习比例3�0中医诊断学一、目的及要求1、掌握望、闻、问、切各种诊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其操作方法�2、掌握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基本知识�了解其辨证思维方法�简单了解临床典型病例分析�3、了解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基本理论和经络辨证的基本特点。
传统运动康复教程(目录)

传统运动康复教程编写目录上篇基础知识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发展简史第三节理论基础1、传统理论基础2、现代理论基础第四节现代研究及进展第五节优势特色和作用机理第六节传统运动康复的原则第二章康复评定标准-------------------------康锦伟第一节康复医学评定基础第二节运动功能康复评定基础1、肌力评定与测定2、关节活动度评定与测量3、步态评定的方法4、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第三节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评定(ADL评定方法)第四节心肺功能评定第三章各流派康复养生基础-------------------------第一节医家第二节儒家第三节道家第四节佛家第五节武术第六节民间中篇传统运动康复操作技能第四章推拿按摩-------------------------------乔卫平第一节基本手法第二节复式手法第三节保健手法(全身、局部、美容、减肥)第六章气功导引--------------------------------魏玉龙第一节八段锦第二节五禽戏第三节六字诀第四节易筋经第五节五行掌第六节道家养生长寿术第七节站桩功第八节少林内功第九节内养功与强壮功第十节保健功第十一节放松功第十二节太极拳与太极剑第七章现代康复技术---------------------------------翟向阳第一节传统运动康复治疗技术概述第二节肌力训练技术第三节耐力训练第四节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度练习第五节平衡与协调功能的训练第六节神经生理治疗技术第七节运动再学习疗法第八节姿位、坐站与移动训练第九节步行功能训练第十节牵引疗法第十一节麦肯基力学疗法第十二节医疗体操下篇康复各论-------------------------------------陈昌乐第八章亚健康(附:慢性疲劳综合症)第九章常见疾病第一节哮喘第二节肺结核第三节矽肺第四节冠心病第五节中风后遗症第六节消化性溃疡第七节慢性胃炎第八节慢性肝病第九节糖尿病第十节失眠第十一节肿瘤第十二节骨性关节炎第十三节肥胖症第十四节阳痿与早泄第十五节颈椎病第十六节腰椎间盘突出症(附:慢性腰肌劳损)第十七节运动创伤。
传统康复方法学

松香膏药
蛇床子、苦参、白芨、生石膏粉碎成细粉;将 艾叶粉碎,去细末,留艾绒 凡士林用中火熬成液态,取松香块、蜂蜡、蜂 蜜、芝麻油加入熬成糊状形成油绒;松香块用 中火熔化成糊状,将油绒倒入与松香搅匀 再将蛇床子、苦参、生石膏、白芨细粉投入搅 匀,待熬成黑色,倒入凉水中,当膏药温度降 到40℃时取出 消炎、镇痛、活血化淤和抗过敏
脐疗的方法 1.灸脐法 2.熨脐法 3.敷脐法 4.熏脐法 5.贴脐法 6.摩脐法 7.揉脐法
8.涂脐法 9.纳脐法 10.滴脐法 11.填脐法 12.罨包法 13.掺法 14.拔火罐法 15.磁疗法 16.激光法
注意事项
询问病情,防止毒性反应:本法施药治疗之前,宜详 细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并询问药物过敏史,孕妇及胎 产史;避免药物过敏反应,或引起堕胎流产等医疗事 故发生。 注意将脐部擦拭干净,如脐部有感染者,禁止使用敷 脐法。如出现敷脐部位红肿痛痒或其他不适,应将敷 药去掉,停止使用敷脐法。 小儿施药,妥为护理:本法运用于小儿时,应护理好 小孩,嘱其不能用手抓挠,或拭擦,以防止敷药脱落。 同时小儿肌肤娇嫩,不宜使用剧性药物,贴药时间也 不宜过久,一般控制在1~2小时内为宜。
疗法分类
熏洗疗法按其操作方法分为熏洗法、淋洗法、浸渍法。 根据药液熏洗人体的部位不同分为全身熏洗法、头面 熏洗法、手足熏洗法、坐浴熏洗法等。
注意事项
药物煎煮加水要适量,太多则浓度降低。蒸煮时间据药 物性质而定,芳香性药物一般煮沸5~10分钟,块状和根 茎类药物多煮沸30分钟。 药液温度一般以40℃~50℃为宜,太高易烫伤皮肤或粘 膜,太冷易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刺激。 熏洗后要用干毛巾擦干患部,并注意避风和保暖。 妇女经期和妊娠期不宜坐浴和熏洗阴部。 注意药汤温度要适宜,不可太热,以免烫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