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记录讲课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三年级国学诵读教案(一)(曾秀香)诵读经典之——《三字经》1、人之初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4、通过诵读,使学生大胆释放自我。
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
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PPT课件、三字经有关材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2、性相近,习相远。
“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3、赏析美文,提升鉴赏能力;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教学预备: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预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
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竞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
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
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
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教学。
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依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依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
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
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竞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
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
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
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如创用诗文,提升思辨能力。
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如改创诗文,培养创*好。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第三单元“诗词中的自然美”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静夜思》、《钱塘湖春行》、《山居秋暝》三首古诗的学习与赏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首古诗的基本内容、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事迹,学会欣赏古诗中的自然美。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提高对古诗的理解与分析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首古诗的基本内容、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事迹。
难点:古诗中的意境与修辞手法,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三首古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三首古诗的背景、作者生平事迹,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味。
3.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古诗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诗中的意境、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分析另外两首古诗的意境与修辞手法,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三首古诗中所体现的自然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7. 课堂反馈: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国学经典诵读——诗词中的自然美2. 内容:《静夜思》《钱塘湖春行》《山居秋暝》意境:月夜、湖光山色、秋日山居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仗七、作业设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国学经典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国学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诵读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国学诵读一、教学目标:1.了解国学的基本内容和精髓。
2.学会正确诵读国学经典。
3.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4.培养学生细致入微、饱含感情地理解国学经典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国学经典诵读,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山海经》等内容。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国学的含义和意义,引导学生对国学的积极态度。
2.概述国学经典(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国学经典的历史渊源、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3.学习诵读技巧(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诵读姿势和发声方法,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发音和朗读习惯。
4.学习《论语》(30分钟)5.学习《大学》和《中庸》(30分钟)6.学习《山海经》(3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山海经》的内容和特点,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其中的一些篇章,为学生解读其中的描述和意义。
最后让学生自己选取自己喜欢的篇章进行朗读。
7.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学习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并鼓励学生坚持学习和诵读国学经典。
四、教学资源准备:1.《论语》、《大学》、《中庸》、《山海经》等经典书籍。
2.诵读练习的音频或视频。
3.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评估方法:1.学生参与诵读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2.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理解程度和表达准确度。
六、教学延伸活动:1.学生自选国学经典进行诵读比赛。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3.学生参观国学经典的相关展览或观看相关电影纪录片。
七、教学环节安排及时间分配:1.导入:5分钟2.概述国学经典:10分钟3.学习诵读技巧:15分钟4.学习《论语》:30分钟5.学习《大学》和《中庸》:30分钟6.学习《山海经》:30分钟7.总结与反思:10分钟八、教学思考:1.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和热爱?2.如何让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时更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和内涵?3.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学生的国学诵读水平?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读经典和进行诵读练习,培养了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第三章《诗词之美》。
详细内容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经典古诗的学习与鉴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所选诗词的基本内容、韵律和意境。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国学经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词的意境理解和欣赏。
教学重点:诗词的基本内容、韵律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月夜、登高、春天等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进而引入诗词的学习。
2. 新课内容学习(10分钟)逐一向学生介绍《静夜思》、《登鹳雀楼》、《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诗词,讲解其基本内容、韵律和意境。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静夜思》为例,分析其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所学,尝试创作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诗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词、作者、韵律及意境。
2. 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重点、难点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并默写《静夜思》、《登鹳雀楼》、《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结合所学,创作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诗词。
2. 答案:(1)见教材。
(2)示例: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部分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经典诗词,提高国学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诗词朗诵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示例;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论语》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理解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
2. 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品质和人文素养。
3. 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理解能力,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古文的理解和翻译,以及对儒家思想的深入探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古文阅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论语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诵读《学而篇》第一、二、三章,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感受古文的韵味。
b. 对新课内容进行翻译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儒家思想。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论语》的题目,进行详细的解答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篇关于《论语》的短文阅读理解。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论语》中道德规范和人生哲学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论语》经典诵读2. 内容:a. 《学而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 学习的重要性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 《学而篇》第二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 友谊的价值2) 仁爱之道c. 《学而篇》第三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 谦逊宽容的品质2) 君子之风范d. 《为政篇》第一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 政治哲学2) 君子为政之道e. 《为政篇》第二章: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 国家治理2) 君子爱民之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论语》中道德规范和人生哲学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对儒家思想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国学经典的诵读,培养学生的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国学经典选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
2. 诵读技巧:语调、节奏、停顿、感情表达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习过的国学经典内容,或者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和感受。
步骤二: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价值,提醒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修养,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步骤三:示范诵读老师进行示范诵读,突出诵读技巧的运用,比如语调的把握、节奏的掌控和感情的表达等。
步骤四: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国学经典进行诵读练习。
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互相矫正发音和语调。
步骤五:整体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整体进行诵读展示。
可以邀请其他年级的学生或家长观摩,以增加展示的分量和意义。
步骤六:反思总结对整个诵读过程进行总结,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国学经典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语调、节奏、停顿等方面的掌握。
2. 考察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来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延伸活动1. 要求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或读后感,总结自己从国学经典中获得到的启示和感悟。
2. 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比赛或展示,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六、教学资源国学经典选读资料、诵读音频、学习用书。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地将国学经典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诵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情操得到提高,整体素养也得到了加强。
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也有助于传承和发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
让我们一起为国学经典的诵读而努力!。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2、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3、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
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意义:第一,在一个崇尚物利、冷落读书的时代,倡导国学经典诵读,这是一种高贵。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显示出高远的文化眼光和对国家文化教育的责任心,所以,我说这是一种值得我们深表敬意的高贵!第二,在一个文化碰撞、五色杂陈的文化格局中,倡导国学经典诵读,这是一种坚守。
倡导并实践国学经典诵读实在是一种令人敬佩的坚守,而这种坚守正是缘于对煌煌五千年文化的敬仰与挚爱!第三,在一个远离阅读、训练泛滥的教学生态下,倡导国学经典诵读,是对语文教学之道的弘扬。
在语文教学生态之下倡导国学诵读,让学生在与经典文本的亲密接触之中,在朗朗书声之中,在自我的理解感悟之中,去陶养感悟语言的灵性与润泽自我的人格。
这就是对语文教学之道的回归与弘扬,对教学观念的改变有着巨大的意义。
第四,中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中特别关键的时期,在高中学生中进行国学诵读的实验,这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心灵雕塑的负责!中学时代,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在这时让他们读读经典,让学生在名篇佳句、锦绣华章的书香中熏陶浸染,既感受汉字内涵之深厚,又领悟人生哲理之睿智,就不单单是对语文教学的贡献了,用雅言传承文明,以经典浸润人生,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心灵的雕塑的尽职尽责!愿和大家一起去努力做好,传承经典,润物无声。
国学经典诵读第一讲:孝曾经,美国杂志记者劳特斯问李嘉诚先生:你能成为华人首富,是因为什么。
勤劳?是比别人聪明?比别人更会沟通?李嘉诚就用两个字回答:气概。
气概是什么?气概是一个人的格局,一个人的高度。
如果一个孩子长大能有一番作为,培养他的精神气概是最根本的。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国学经典诵读》第一单元“儒家经典”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论语》中的经典语句,理解其含义。
2. 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3.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论语》中的经典语句,提高诵读能力。
难点:理解经典语句的内涵,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论语》诵读音频,让学生感受国学的韵味。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论语》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点讲解(10分钟)教师板书《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并对每个语句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同时,教师举例说明如何将经典语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诵读和解答。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篇与《论语》相关的文章,进行示范性诵读和讲解。
让学生跟随教师的学习节奏,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某一经典语句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论语》经典语句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七、作业设计1. 请背诵本节课学习的《论语》经典语句。
2. 请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感悟文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论语》经典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诵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经典语句的内涵,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论语》等其他国学经典著作,深入了解国学文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5篇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5篇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国学经典》诵读教案1一、教学目标: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教学准备: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准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
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比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
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
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
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教学。
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
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
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
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
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篇一国学经典《笠翁对韵》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大致文意。
3、熟练朗诵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课件出示了有水有轩的地方,老师讲解那个地方叫江心洲,后来叫鹦鹉洲,因为这个故事离我们很远了,都藏在地下了,课件跳动变为“地下文章鹦鹉洲”,同样方法,揭示了“空中事业麒麟阁”。
2、当孩子们理解这两句韵语时,接着继续讲解典故陈后主,隋炀帝,一个喜好音乐,一个喜好游玩,都不是好的君王。
出示:“陈唱临春乐yue,隋歌清夜游。
”老师出示以上四句后,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猜猜他们各喜欢什么。
3、指出这些语句来自李渔《笠翁对韵》。
引入今天的课题。
二、激发兴趣,品读韵诗1、自读整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正音3、出示整首韵诗,“鱼对鸟,鹡ji对鸠jiu。
翠馆对红楼。
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
虎类狗,蚁如牛。
列辟pi对诸侯。
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
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
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齐读,感觉节奏感。
4、老师出示课件,有关鹡和鸠,翠馆和红楼的图案,让学生理解鹡和鸠都是鸟类,翠馆和红楼是建筑物,鱼对鸟,鱼和鸟都是动物,接着朗读,诵读。
5、这里压的是什么韵学生——ou韵.老师继续问这首韵诗,哪个字最多——对。
那么一个字对的有:(读)鱼对鸟,鹡对鸠;两个字对的有: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
列辟对诸侯。
五个字对的有: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
七个字对的有: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
十一个字对的有: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6、继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背诵。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1、《赠汪伦》2、《赠花卿》3、《赠贾岛》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1、《赠汪伦》2、《赠花卿》3、《赠贾岛》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1《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4、《幼学琼林(一)天文》二.教学目标:1.复上节课三首赠诗。
熟读《幼学琼林(一)天文》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说话激趣(略)1.明白诵读内容:3、《幼学琼林(一)天文》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辞意义及用处。
3.搜检结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断: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2《国粹典范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5、《鸟》(唐朝XXX)6、《远书》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两首古诗2.了解这两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论语》中精选章节的内容,理解其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国学,尊重传统文化,提高道德修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论语》中经典语句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经典语句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论语》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孔子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好奇心,引入本节课内容。
2. 讲解经典语句(15分钟):详细解读《学而篇》和《为政篇》中的经典语句,分析其含义。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举例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经典语句的运用。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经典语句的理解。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目。
六、板书设计1. 《论语》经典诵读2. 内容:《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政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经典语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经典语句的理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国学经典,深入了解儒家文化,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引导学生理解经典语句的字面意义,进而深入挖掘其内涵。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经典语句的现实意义,提高道德修养。
二、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1. 情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其能产生共鸣。
2. 情景应具有代表性,能够涵盖经典语句的核心意义。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第三章《诸子百家》部分,详细内容为《论语》中的“学而第一”和“为政第二”两个章节。
通过对这两个章节的深入学习,使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论语》中“学而第一”和“为政第二”两个章节的基本内容,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提高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论语》中句子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把握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学会将儒家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论语》注解、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孔子与弟子颜回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学而第一”和“为政第二”两个章节的基本内容,分析句子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儒家思想。
3. 例题讲解:以“学而第一”中的“巧言令色,鲜矣仁”为例,分析句子结构和含义,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为政第二”中的“君子不器”,并解释其含义。
5.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儒家思想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六、板书设计1. 《论语》章节:学而第一、为政第二2. 儒家思想核心:仁、义、礼、智、信3. 实践情景:人际关系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翻译并解释“学而第一”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答案:温习旧知识,能够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当老师了。
2.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如何运用儒家思想处理人际关系。
答案:示例:在与同学相处时,遵循儒家的“礼”,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以诚待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论语》中的经典章节,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但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国学经典的重要性;2. 能够背诵和朗读中国传统国学经典的相关段落;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国学经典的定义和意义;2. 国学经典的分类和特点;3. 中国传统国学经典的诵读和朗读。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5分钟)1. 对国学经典进行简要介绍,解释其定义和意义;2. 谈论国学经典的分类和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步骤二:知识讲解(30分钟)1. 分类介绍中国传统国学经典,如《论语》、《大学》等;2. 详细解读其中一本国学经典的内容,展示其精华和独特之处;3. 强调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进行讲解。
步骤三:诵读和朗读练习(60分钟)1. 指导学生背诵和朗读选定国学经典的相关段落;2. 制定诵读和朗读的练习方式,包括学生单独朗读、小组对抗朗读等;3. 分别由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提出改进意见。
步骤四:互动交流(30分钟)1.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诵读和朗读的体会和感悟;2.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通过表演、演讲等形式展示诵读和朗读成果;3. 鼓励学生自主解读国学经典,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诵读和朗读表现进行评价;2. 考察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领会程度;3. 观察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情感表达。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读和学习中国传统国学经典;2. 组织学生参与国学经典的翻译、整理和研究工作;3.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六、教学提示1. 教师应对国学经典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以便进行详细的讲解;2. 学生的朗读和诵读过程中要注意语调、节奏和表情的掌握;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中国传统国学经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诵读和朗读的练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展现了良好的学习风貌。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教案篇一《弟子规》教学案例与反思一、教学内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二、教学目标:1.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
2.看故事、听故事,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三、教学难点: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四、教学流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谁来背背上节课的内容。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弟子规》。
(二)看一看,说一说,体会情感。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中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自由读,指名读。
2出示:兄道友,弟道恭(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不想看播放《孔融让梨》的故事。
(2).谁来说说哥哥为什么要让孔融先拿(3).那孔融为什么要拿最小的呢他为什么要把大的让给哥哥,从这里可以看出孔融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哥哥怎样(4).那爸爸说弟弟比他小的时候,他说了什么从这可以看出孔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弟弟怎样(5).孔融作为哥哥很友善,作为弟弟很尊重哥哥,这就是——(引说)3、学习“兄弟睦,孝在中”(1).小朋友看这些是什么老师带来了一根筷子,像不像一支箭,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折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它折断,如果是一把呢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个关于折箭的故事。
(2).读《兄弟折箭》的故事。
(3).从故事中你知道了母亲为什么吃不下饭呢经过折箭这件事,后来这些兄弟有没有团结和睦呢看着和睦相处的几个弟兄,这时如果你是母亲你心情怎样会觉得这几个儿子怎样(4).是呀兄弟之间和睦就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呀。
这就是——4、学习“财物轻,怨何生”(1).我们再看《兄弟折箭》这个故事,几个兄弟因为什么差点打起来呀得到那只鹿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他们不去争那只鹿还会打起来吗(2).把财物看轻,不去争,不去抢,就不会打起来,就不会产生怨恨。
这就是——5、学习“言语忍,忿自泯”(1).学了这么久同学们也累了,老师让同学们放松一下,再看一个动画片好不好看《将相和好》。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课题: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目标:1. 了解国学经典的概念和分类。
2. 熟悉国学经典的重要内容。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概念和分类。
2. 帮助学生熟悉国学经典的重要内容。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2. 提高学生的国学经典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国学经典相关的教材、录音等资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国学经典1. 教师简要介绍国学经典的概念和分类。
2. 教师示范诵读一段国学经典,并请学生模仿朗读。
第二课时:经典诵读1. 教师选择一段国学经典,并进行文字阅读和解释。
2. 学生分组朗读这段经典,并注意抑扬顿挫、字音字调等朗读技巧。
3. 学生小组间相互比较朗读效果,展示优秀的朗读表演。
第三课时:经典理解与表达1. 学生阅读一段国学经典,并进行理解。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理解。
3. 学生进行个人发言,表达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课时:学以致用1. 学生选择一段国学经典,进行个人朗读表演。
2. 学生以小组形式编写一则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小故事,并进行演绎。
3. 学生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展示,分享自己的朗读和表演成果。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国学经典,拓宽自己的国学知识面。
2. 组织学生参加国学经典的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 鼓励学生写作一些以国学经典为素材的文章或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一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5.感受到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享受到美的熏陶。
6. 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段:有凝望明月思念故乡的思乡诗,有寒光铁衣锁边关的边塞诗,也有杨柳依依话斜阳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将走近两位唐代诗人。
二、学习古诗1.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好古诗。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XX盘/里/一/青螺。
二、写字"庭"字共< >笔,第七笔是< >,第八笔是< >。
"亭"字共< >笔,第九笔是< >,组词< >。
三、理解古诗意思联系课文中注释,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看看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练习说出来。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理解的意思是:< >遥望洞庭山水翠, XX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 >1. 想象画面,感情朗读:诵读《独坐敬亭山》,诗人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因怀才不遇而产生< >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以山为伴,才寻找到了" , " 的安慰。
吟咏《望洞庭》,感受到了诗人用轻快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 >图。
方圆数百里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竟似玲珑的"潭面";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在诗人眼里又恰似" " 。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2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学目标:第周1、学生熟读经典,感受经典氛围。
2、导学生掌握诵读节奏,熟练朗诵经典。
3、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诵读,提高诵读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解决经典中出现的生字,使学生流畅朗诵。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经典中的名句,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
(时间5分钟)二、结合国学经典诵读课本,出示本节课内容。
(时间5分钟)《椒聊》——赞扬妇人硕大丰腴,健康而多子。
(赏析:《椒聊》赞美家庭人员兴旺,子孙繁多。
诗以花椒多子起兴,而象征子孙蕃衍兴旺,并祝愿流长久远,这又是以花椒树长长的枝条来象征的。
)【原文】椒聊之实,蕃衍盈升1。
彼其之子,硕大无朋2。
椒聊且!远条且3!椒聊之实,蕃衍盈匊4。
彼其之子,硕大且笃。
椒聊且!远条且!【注释】1、椒:花椒,又称山椒。
多子,味香。
古人以椒喻妇人子孙多。
聊:聚也。
草木结子多成一串,古人叫聊,今人叫嘟噜。
2、无朋:无比。
《传》:“朋,比也。
”3、远条:指香气远扬。
《传》:“条,长也。
”4、匊(音居jū):两手合捧。
陈奂《传疏》:“匊俗作‘掬’。
”匊为掬的本字。
【译文】一串山椒多难汁,种它可结一升许。
我们看到的那人,魁梧大得难以比。
一串一串山椒啊!香味飘得真远啊!一串山椒难计数,结子两手捧不住。
我们看到那个人,身体高大有风度。
一串一串山椒啊!香味飘得真远啊!《鸨羽》——行役人的哀叹,差遣没有完时,哪能奉养爹娘?【原文】肃肃鸨羽,集于苞栩1。
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2。
父母何怙3?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肃肃鸨翼,集于苞棘5。
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
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6?肃肃鸨行,集于苞桑7,王事靡盬,不能艺稻梁。
父母何尝8?悠悠苍天!曷其有常9?【注释】1、肃肃:鸟飞的声音。
鸨(音保bǎo):形状像雁的大鸟。
苞:丛生而繁密。
栩:是柞树。
2、靡:没有一天。
盬(音古gǔ):停止。
艺:种植。
3、怙(音户hù):依靠。
一说借为糊,糊口。
4、曷:何。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的:培养同学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三)教学过程:教学一:老师讲经典,学生学经典1、导入:当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小朋友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
2、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指南针)。
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
说明我们的人民聪明有智慧。
你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3、介绍学习的意义:讲解:我们的中华民族,它生长了二千五百年,我们每个同学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大树生长的好,叶子就旺盛。
如果大树的根部断了,请问小朋友这棵大树还会长吗?那我们作为叶子还会活吗?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断了。
比如过去的孩子学习的《弟子规》现在却不学了。
接着讲解《弟子规》是教小朋友学习礼貌、学习做人方面的书。
现在的国人礼貌欠缺。
具体举例说明:不会打招呼、不行礼,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协幼。
比如坐公共汽车不能给老者让座等。
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
那么怎么来挽救呢?就是要从小来学习《弟子规》。
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
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
做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人。
4、讲解内容:讲解一:总序: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
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
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
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
次谨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
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
:谨慎。
做事要慎重小心。
做事还要讲诚信。
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
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开展“孝行天下”朗诵活动
beadorks公司成功地创造了这样一种气氛:商店和顾客不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营业员只是起着参谋的作用,顾客成为商品或者说是作品的作参与者,营业员和顾客互相交流切磋,成为一个共同的创作体4、开展 “感恩的心”主题班会
5、10月26日,《孝经》总结会
图1-1大学生月生活费分布效
自制饰品一反传统的饰品消费模式,引导的是一种全新的饰品文化,所以非常容易被我们年轻的女生接受。果
1、学生明白:赠人以玫瑰,手有余香,时刻怀着感恩的心看待事情。
2、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抓紧时间学习。
指导教师: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记录
2014/2015年第一学期(十一)月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记录
2014/2015年第一学期( 九)月
活动时间
九月(一)
参加人数
70
活动内容
诵读、详解《弟子规》——<总叙> <入则孝> <出则弟>
<谨>
活
动
记
录
1、学生自己熟读《弟子规》——<总叙><入则孝>
<出则弟> <谨>
2、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弟子规进行详解。
3、开展“尽孝道”活动,交流感想
十月(二)
参加》
活
4、“体验化”消费动
记
1、荣晓华、孙喜林《消费者行为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录
综上所述,DIY手工艺品市场致所以受到认可、欢迎的原因就在于此。我们认为:这一市场的消费需求的容量是极大的,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的这一创业项目具有成功的前提。1、学生自己熟读《孝经》
“碧芝自制饰品店”拥有丰富的不可替代的异国风采和吸引人的魅力,理由是如此的简单:世界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饰品文化,将其汇集进行再组合可以无穷繁衍。
(一)上海的经济环境对饰品消费的影响
营销环境信息收集索引活
上述所示的上海经济发展的数据说明: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上海的饰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为造就了一个消费额巨大的饰品时尚市场提供了经济基础。使大学生对DIY手工艺品的时尚性消费,新潮性消费,体验性消费成为可能。动
活动时间
十月(一)
参加人数
70
活动内容
朗读《孝经》
活
动
记
录
1、学生自己熟读《孝经》
2、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孝经》进行详解
3、开展“尽孝道”活动
活
动
效
果
1、孝经相关内容被学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懂得感恩,学会爱他人,以己及人,提高自身修养。
2、通过学习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了相关国学知识。
指导教师:
活动时间
熟读、详解《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活
动
记
录
1、学生自己熟读《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2、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孝经》进行详解
3、开展“朗诵比赛”朗诵活动
4、总结会
活
动
效
果
1、学习应时刻勉励自己,更是应该勤学。
2、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抓紧时间学习。
指导教师:
活
动
效
果
1、弟子规的相关内容被学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友爱,礼貌待人,提高修养。
2、学生明白并能做到:做一个诚实守信、遵守礼仪的好学生。
指导老师:
活动时间
九月(二)
参加人数
70
活动内容
诵读、详解《弟子规》——<信>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
活
动
记
录
1、学生自己熟读《弟子规》——<信> <泛爱众> <亲仁>
活动时间
十一月(一)
参加人数
70
活动内容
朗诵《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活
动
记
录
1、学生自己朗读《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2、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孝经》进行详解
活
动
效
果
1、学生明白:求学是为了充实自己,决不可以向别人炫耀。
2、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制,学会独立。
指导教师:
活动时间
十一月(二)
参加人数
70
活动内容
<余力学文>
2、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弟子规进行详解
3、开展“弟子规”知识竞答赛
4、9月28日,开展“弟子规”月总结会
活
动
效
果
1、通过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对学习国学经典系列丛书的兴趣,促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2、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抓紧时间学习。
指导教师: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记录
2014/2015年第一学期(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