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是指西方国家对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论积累。
它旨在揭示和理解市场经济系统的运作机制以及经济的增长、分配和资源配置等重要问题。
在西方经济学中,存在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名词,下面对其中一些进行解释和说明。
1.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其中生产、投资、分配和定价等决策主要由市场而非政府来完成。
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市场的竞争机制推动着资源的优化配置。
2.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因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而得到的额外满足感。
边际效用逐渐减少的原理说明了为何人们在消费中更愿意选择价值较高的商品。
3. 供给与需求(Supply and Demand)供给与需求是指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提供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受到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需求则与价格、收入、消费习惯等因素相关。
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4. 弹性(Elasticity)弹性是指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供给弹性则衡量了生产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
弹性分析可帮助理解市场的反应和调整机制。
5. 外部性(Externality)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对非交易参与者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正外部性)、负面的(负外部性)或混合的。
外部性需要政府等相关方采取措施来纠正市场的失灵。
6. 通货膨胀(Inflation)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升的现象。
通货膨胀通常会导致购买力下降,对个人和经济产生影响。
央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水平。
7.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是央行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运行和稳定的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旨在通过稳定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等来实现经济的目标。
8. 物价指数(Price Index)物价指数是衡量一定篮子或一定种类商品价格变动的指标。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4.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6.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8.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4.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边际生产力: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
2.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
6.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C13.长期成本: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8.产权制度:产权是指个人或单位使用资源或资产的权力。
产权制度是指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
4.储蓄函数: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9.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8.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8.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9.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10.财政赤字: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D7.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9.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2.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两种商品2、支持价格:也称最低限价,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3、总效用TU:是指某一消费者在特定期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的总和。
§44、边际效用MU:是指在某一特定期间,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量)所增加或减少的5、无差异曲线:就是能够给消费者提供相同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所形成的点的轨迹6、生产要素:也称投入品,是指厂商在生产中使用的一切经济资源。
§57、等产量线IC:表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所必需的使用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8、边际替代率MRS:是指消费者为了保持相同的满足水平,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所能替换的另一9、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或居民户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合理安排各种消费行为,从而实现自身效用10、总产量TP:在一定的劳动投入量下可以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11、平均产量AP:指平均每单位劳动所生产的产量。
12、边际产量MP: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产量。
5章51页13、规模报酬:又称规模经济,是指厂商同比例地增加所以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从而引起的产量变动,14、平均成本AC:每单位产品所支付的总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 6章15、边际成本(MC):是指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16、显性成本EC:是指企业在要素市场上 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时的实际支出。
6章17、隐含成本IC:是指企业使用的自有生产要素所应付的费用。
18、机会成本OC:是指生产者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 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获取19、垄断竞争市场:一种以竞争为主要特征,同时又具有垄断因素的市场,它介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20、寡头垄断市场:同时包含垄断和竞争因素,并以垄断威主要特征的市场结构。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1.绝对优势:一国生产一种产品比另一个国生产这种产品技术更先进或成本更低,我们就说该国生产该产品具有绝对比较优势。
2.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衡量)低于其他国家,则这个国家生产该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3.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中技术性较高,需要大量机器设备和资本投入的产品。
4.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中需手工操作,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产品。
5.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商品生产不仅需要劳动,还需要资本、土地等要素。
(看书了解)6.规模经济理论:在规模报酬递增时,一国不生产所有商品,而生产一部分,以扩大规模,得到规模效应的效益。
7.最惠国待遇:一国对待所有缔国的待遇必须都想同8.国民待遇:一国给缔约国的企业和人民与本国公民、企业形同的经济待遇。
9.金本位制:各国泉币都与黄金挂钩的国际泉币体系。
10.国际贸易政策:各国当局通过补贴、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等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政策。
11.汇率:也称汇价,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价,或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分为间接标价和直接标价两种标价方法。
12.倾销:在国外出售一种商品的价格比海内出售的价格低,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都构成倾销。
13.未抵消影响的外汇干预:XXX允许本国货币的买卖对基础货币产生影响的干预。
14.浮动汇率制:一国XXX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官方汇率,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自发决定。
15.固定汇率制: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固定,汇率波动仅限于一定幅度内。
16.法定贬值:固定汇率制度下,外国通货由官方行为二升高时,本币产生的贬值。
17.管理浮动:XXX干预外汇买卖,试图影响汇率。
18.国际收支平衡表:在一定时期内,体系记录一国与其他国家一切经济交易、收支状况的报表。
采用复式计帐法,分为常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官方储备项目、误差与遗漏项目。
19.净投资收入:本国在外国货的的资产的利息利润减去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利息利润。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4.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5.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6.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7.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8.蛛网理论是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一种动态分析。
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1.生产要素: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
这些资源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2.总产量(TP):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3.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4.边际产量(MP):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5.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6.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7.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
它包括在成本之中。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均衡价格: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在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的反应程度。
第三章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收入所能够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边际替代率递减: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效用。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叫最终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叫中间产品。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是一国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包括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
4、重置投资:用来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亦即折旧。
5、GDP 折算指数:名义GDP 和实际GDP 之比,它衡量了和某一基年相比,报告期各产品的价铬平均变化幅度。
6、均衡产出:与计划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为均衡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经济主体想要的支出。
7、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的比率,也就是增加1 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PC=ΔC/ΔY。
8、乘数效应:是指自发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量之间的比率。
9、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i=△y/△i。
10、棘轮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在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中提出,指长期平均消费倾向的稳定性对短期消费减少具有抑制作用。
11、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该贴现率恰使一项资本物品使用期内各期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该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它可以被视为将一项投资按复利方法计算得到的预期利润率。
12、投资的边际效率:MEI,当利率下降时,若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就会上涨,在相同预期收益情况下,利率就会缩小,这个不断缩小的利率就是投资的边际效率。
投资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
13、IS 曲线:又称为商品市场均衡曲线,反映商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14、LM 曲线:即为满足货币市场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与利率之间正相关关系的曲线。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量变动:其他因素不变,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收入变),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2.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厂商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供给量的变动:其他因素不变,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成本、技术变化),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
)3. 弹性:弹性是相对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百分数变动的比率,或者说它是一个量变动1%,引起另一个量变动百分之多少(程度)的概念。
4.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5.需求的交叉弹性:当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1%,某种商品需求量会相应变动的百分比。
6.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7.供给的价格弹性:以价格为自变量,以供给量为因变量的弹性关系8.效用U: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9. 总效用TU: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10.边际效用MU: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1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边际效用)逐渐下降。
12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各种不同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无差异曲线也叫效用等高线。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2.凸向原点3.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4.离原点越近代表的满足程度越低,效用越低;否则越高。
因为高位的无差异曲线的商品组合量大。
)13. 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14.MRS递减规律——凸性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经济学原理第6版—曼昆)微观部分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4.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6.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的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7.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10.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11.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2.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3.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14.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15.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6.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17.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8.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19.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20.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21.实证表述: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22.规范表述: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23.绝对优势: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24.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
25.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
26.进口品: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27.出口品: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28.市场: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9.竞争市场:有许多买着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是市场.30.需求量:买着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过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2、供给: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过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3、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4、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5、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组合。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6、效用: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感受到的满足程度、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8、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9、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0、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11、机会成本:一般的,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12、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13、恩格尔定律:随收入提高,食物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比例减小14、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所带来的产量变化.15、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17、LM曲线: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18、流动性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种利率不大可能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被称为“流动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
经济人:被视为经济生活中一般的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是利己的。
“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促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2。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与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之间的曲线。
3。
稀缺性:稀缺是经济学中一个基础性的概念。
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就必须作出各种选择,这也是经济学产生的根本原因.4。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
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模型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5.产权: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需求函数:表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函数。
2.供给曲线: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3.均衡价格:当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
4.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5.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6.最低限价:是指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最低价格。
7.最高限价:是指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1.效用: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选择的商品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程度.2.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指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集合。
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5.收入效应:由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从而引起对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需求: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3.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4.供给: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并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5.供给函数: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6.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
7.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8.弹性: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9.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0.供给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1.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能够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12.互补品:若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13.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1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5.恩格尔定律:家庭的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随家庭收入增加而递减。
16.恩格尔曲线:家庭在食品上支出与家庭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对应图形。
17.效用:消费者拥有或消费商品或服务对欲望的满足程度。
18.总效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效用满足总量。
19.边际效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获得的效用增加量。
20.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间的差值。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而言,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资源的稀缺性。
2)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通常用弹性系数加以衡量。
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义为,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即:3)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
它是某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4)需求函数:如果把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需求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被称为需求函数。
如果只考虑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把商品本身的价格作为影响需求的唯一因素,用代表需求量,用P表示这种商品的价格,用D表示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就可以把需求函数写为。
5)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以表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则商品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公式为: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一般具有递减趋势。
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不断增加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消费者从增加的一单位该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是递减的,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用随着该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7)收入--消费扩展线:又称收入--消费曲线,也简称为收入扩展线。
它表示,在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动,消费者均衡点变动的轨迹。
8)垄断市场: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某一市场上只存在一个厂商,这一厂商在这一市场上是唯一的产品供给者,而且所生产的产品没有替代品。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稀缺性:相对于人们的无限需求而言,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这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
2、选择性: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合理而又有效的分配于各种用途以满足人类无限多样的需求。
3、经济人:又称为理性人,指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最小的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经济利益。
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之一。
4、生产可能性边界PPF:资源在既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的最大组合。
5、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厂商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1、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量的变化: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
沿着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需求的变化: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其它因素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
需求曲线的整体位移.2,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
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
3、供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向变动,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
4、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这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 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5、市场出清:市场上供求相等的状态。
当价格确实能使需求等于供给,以至于任何人可以在那个价格上买到他所要买的东西,或者卖掉他所要卖的东西,这时,市场就是出清的。
6、替代品:两种商品之间可相互替代以满足某一种欲望。
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某一种欲望。
正常商品:需求随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商品。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需求: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需求既强调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又要求消费者具备购买能力。
需求规律使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供给: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供给不仅要求生产者有提供商品的愿望,也要求生产者有提供商品的生产能力。
供给规律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向变动。
均衡价格:由供给等于需求所决定的价格。
市场价格高低变化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其最终结果是趋于均衡价格。
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简称,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大小通常用需求弹性系数来表示,它被定义为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由点弹性或弧弹性来衡量。
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简称。
它反映了相应于商品价格的变动,该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其大小通常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被定义为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它可以用弧弹性或点弹性系数来衡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或劳务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原因在于追加消费的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的刺激和重要性逐渐下降。
消费者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一种状态。
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当消费者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即RCS1,2=MU1/MU2= P1/P2 和P1X1+P2X2=M 图形表示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切点。
预算约束线:在消费者面临的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收入对效用最大化形成约束。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十二章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67国内生产净值NDP:最终产品价值并未扣去资本设备消耗的价值,如把消耗的资本设备价值扣除了,就得到净增长值,即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NDP。
372国民收入: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372名义GDP(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是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
377十三章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382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
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称为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称为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38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395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399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402十四章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410托宾“q”理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或是说,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与新建企业的成本之比。
附注:q<1 ,买旧的企业比建新的企业便宜,于是不会有投资;q>1 ,有新投资,q越大越投资。
414流动性偏好:①对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
②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421流动性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422十五章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 稀缺性:是指经济学中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
3、 机会成本:是指因选择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
4、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的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制度。
5、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是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且指定分配规则的经济制度。
6、 混合经济制度:是指整个经济制度中的各个家庭和厂商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单个产品或投入的市场的价格形成,并由此说明社会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
7、 宏观经济学:是指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考察作为整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的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学科。
8、 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9、 需求表:是指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与相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序列表。
10、 需求函数:是指QD(D写在Q右上角)表示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需求量,以P表示商品的价格,则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可以表示QD(D写在Q右上角)=D(P),这一函数就表示了消费者对某种特定商品需求,称为需求函数。
11、 需求规律: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这就是需求规律。
12、 需求量变动:是指由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高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动。
13、 需求变动:是指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在每一可能价格下所需求量的变动。
14、 供求表:是表示各种可能的价格与生产者相应的商品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序列表。
15、 供给曲线:表示由所有可能的价格与相应于这些价格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的组合点描绘出来的一种曲线。
16、 供给函数:是表示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相应于商品价格变动而变动的函数关系,它反映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指任何决策,必须做出一定的选择,被舍弃掉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即是这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对商业公司来说,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时间或资源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
在生活中,有些机会成本是可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的。
例如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
但有些机会成本往往无法用货币衡量,例如,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
2)正确的定价观点:影响利润的三要素为:销量、价格和成本。
三要素关系如下:利润=销售量×价格-成本高明定价者会将“价值创造”与定价及“价值萃取”结合起来,而且了解各利润要素之间的关系。
他们深知产品对顾客的价值以及细分市场的变化,善于思考产业演变的可能趋势,并能预知当前的行为将如何影响未来的价格走势。
高明定价者会将定价作为企业的重中之重,相信定价和其他利润一样,是可以进行有效管理的,而且有着极强的杠杆作用。
3)边际成本&边际利益边际成本意思是每增加一单位的产品与所要耗用的成本(料、工、费)。
边际利益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产品所带来的利润的增量,也就是对一个产品的生产增加一个单位的资金投入所引起的收益的变化量。
它大体可以这样理解,即一个市场中的经济实体为追求最大的利润,多次进行扩大生产,每一次投资所产生的效益都会与上一次投资产生的效益之间要有一个差,这个差就是边际效益。
用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最容易理解这个概念了,西方经济学里面也是这样说明的:你肚子很饿了,你只有钱可以买5 个馒头吃。
第一个馒头的边际效益最大,因为你那时候最饿,最需要,你多花一点钱也愿意买;第二个的边际效益就递减了,因为有1 个馒头进肚了...不是那么饿了。
第五个的边际效益最小,因为那个时候你几乎已经快饱了,馒头如果卖的贵的话,你一定不会买了。
每支出1 个馒头的价钱产生的效益,也就是你感觉花钱买来的价值。
从第一个向最后一个递减!这就是边际效益了。
4)价格对利润的影响涨价和降价有着很强的杠杆作用。
看似很少的降价可能对单位贡献毛收益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需要大大增加销量才能获得降价前的利润。
而小幅涨价则可能给单位贡献毛收益带来很大的正面影响,在大大降低销售量的情况下,已然可以保持涨价前的利润水平。
以近期航空公司如火如荼价格战为例:某公司上海—深圳航线,在价格战前(4 月),平均票价为868 元,销售收入为2604 万元;价格战后(5 月),平均票价为468 元,销售收入为1572 万元。
如上图,由于航空业变动成本较低,固定成本较高,这两个月对比中,运力没有变化,从而忽略成本。
平均票价降低了46%,而乘机人数却只增加了12%,销售收入减少了一千多万。
可见航空公司之间的盲目的价格战对其收益造成了多么可怕的影响。
5)价格弹性价格弹性=销量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化百分比对于价格弹性大于1 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对于价格弹性小于1 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还是以某公司上海—深圳航线为例。
平均票价降低了46%,而乘机人数却只增加了12%,其价格弹性=12%/46%=0.26<1,即机票这种商品是缺乏弹性的,降低价格只会使航空公司的销售收入减少。
6)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是使用相同数量的资源生产出比竞争者更多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个人、企业或国家以低于其他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A 国大米的生产能力是150 吨,小麦的生产能力是100 吨,而B 国大米的生产能力是100 吨,小麦的生产能力是50 吨。
尽管A 国在大米和小麦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但是,显然 A 国生产小麦的优势(100 吨/50吨=2)大于生产大米的优势(150 吨/100 吨=1.5),所以我们说,A 国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根据“两优取其更优”的原则,则A 国应该出口小麦,进口大米。
与此对应,B 国则根据“两劣取其次劣”的原则,进口小麦,出口大米。
7)沉没成本沉没没成本(Sunk cost)是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
例: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的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还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沉没成本。
他说,“假如你花7 美元买了一张电影票,你怀疑这个电影是否值7 美元。
看了半个小时后,你最担心的事被证实了:影片糟透了。
你应该离开影院吗?在做这个决定时,你应当忽视那 7 美元。
它是沉没成本,无论你离开影院与否,钱都不会再收回。
”斯蒂格利茨在这里不但生动地说明了什么是沉没成本,而且还指明了我们对待沉没成本应持怎样的态度。
8)利润与销售能否同时增长通常情况下,管理层并不情愿在销售量和利润之间求得平衡,而是希望在利润提高的同时,销售量也一起得到提高。
如下图,4 个象限中表示销量增长与利润增长的关系。
第一象限的情况只有当降价时的现有价格高于最优价格时,才可能发生。
实际上,第二和第四象限的情况更常见:要么利润增加,要么销售量增加,但两者不是同时都增加的。
第三象限的情况是最不可取的,当已经过高的价格进一步被提升,以至于销售量和利润同时萎缩。
为采取正确的定价,我们必须知道当前定价的位置,以及销售量是如何对价格变化做出反应的。
需要指出的是,利润和销售量可能同时增长,但通常情况下,这二者是相互冲突的。
如我部门产品中的利润与产量一样,二者很难实现同时增长,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均衡状态。
对于我们控位有限的产品,或者由于产品季节性较强,导致客人倾向性较高的产品,利润和销量可能会产生同时增长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比较特殊。
9)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Fixed Cost)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产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产量变动的影响而能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是指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其总额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其总额会随产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的增减。
例如:有一天,武大郎决定在携程大楼旁边租个小店面卖烧饼,租金是一个月2000 元,而烧饼一个卖2 元,做一个烧饼的材料包括面粉、芝麻、盐。
等,一共0.5 元。
在这个例子中,租金就是固定成本,即使烧饼卖不掉。
武大郎每个月照样要付2000元。
也就是说,即使产量是0 也要支出2000 元,同样,一个月卖5000 个烧饼一样也是2000 元,因为它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所以是固定成本。
而烧饼的材料费就是变动成本了,一个0.5 元,两个就是1元,三个就是1.5 元。
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所以它是变动成本。
10)价格反映的预估方法_专家判断_ 顾客调查_ 价格实验_ 历史性市场数据分析专家判断简单易行,费用较低,但主要局限在于这种方法要依靠内部信息资源。
专家判断只能在B2B 这种顾客不多的情况下有用。
要准确估计细分市场的价格反应,还要进行顾客调查和价格实验。
当然,历史性市场数据分析也必不可少。
例:我部门在以上几点的做法是:通过利用监控产品售卖情况,资源经理及时调整产品的价格(如提前做些产品的甩卖),这就相当于不断进行价格试验和顾客调查。
同时,定期的各种分析报表也为资源经理提供了定价依据。
通过不断的分析试验,每位资源经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灵活的定价策略,这样就可以保证公司在每个产品上的利润最大化。
11)价格歧视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麦当劳经常以各种形式发放优惠券,可是为什么要发放优惠券呢?麦当劳想借此进行价格歧视——把顾客分开。
请大家注意,要获取麦当劳的优惠券,总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的,而不是随手可得:上麦当劳的网站浏览寻找优惠券,打印优惠券;阅读麦当劳的宣传报纸;到路边索取…都是需要花费少许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
通常是什么人才愿意花费这些成本呢?是时间成本比较便宜的人。
能上麦当劳的人中,什么人时间比较便宜呢?显然是一些收入偏低的人——学生族以及一些工薪阶层。
通过这种种方式,麦当劳成功地把顾客中的富人和穷人分开,然后,对于富人——不持有优惠券的人,麦当劳供给他们的商品就比较贵(没有优惠),而对于穷人——持有优惠券的人,麦当劳给他们打折。
时间地点商品相同但价格不同,这就是典型的价格歧视。
通过价格歧视,麦当劳向消费者榨取了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了利润。
12)了解和管理竞争者高明的定价者应了解竞争对手,预测竞争对手的定价措施和反映行动,然后据此影响和管理竞争对手的定价行为。
例:如果东方航空公司对于往返于上海香港航班实施降价,港龙航空会否降价?同样此线路香港快运航空降价,港龙航空会否跟进?1、从产品的成本、性质和差异度分析,各个航空公司之间没有显著的区别。
2、而从供应量来分析,东航在香港线的运力略低与港龙,而香港快运航空的运力远远小于上面两家。
因此在东航调整价格时港龙航空会及时跟进作出调整,而香港快运调整价格时港龙会先关注而不立即采取行动。
13)是什么让差别定价有利可图差别定价可以提高利润,不同顾客的购买愿望和购买能力是不同的,定价失败的一个常见原因就是没有根据这些实际情况确定价格。
如上图所示,销量受售价的影响,售价越接近成本时,销量越大,反之销量越少,而单一定价势必放弃了X 和Y 部分的利润。
而进行差别定价后得到了部分放弃的利润。
14)差别定价基本方法——产品线分类产品线路分类:确定一个产品线路,让顾客根据自己的偏好,在不同产品组合中作出选择——有他们自己来分类。
例:《不列颠百科全书》采用的就是产品线分类的战略,《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有4 中不同的封面,从实用的硬皮封面到漂亮的羊皮封面,价格分别从999 英镑到4000 英镑。
而不同的版本针对不同的消费市场,让使用者自己选择合适的产品来扩大整个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15)市场失灵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⑴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⑵外部负效应问题⑶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⑷失业问题⑸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⑹公共产品供给不足⑺公共资源的过渡使用例:非典型肺炎流行之中,我们看到了典型的市场失灵。
引人注目的首先是商品价格的不正常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