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政治悲剧简介共18页文档

合集下载

大国的兴衰

大国的兴衰

《大国的兴衰》,这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巨著。

作者反思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

大国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之衰,衰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度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一书总结了公元1500年以来大国兴衰的历史。

并对“ 今后世界政治的格局”作了预言。

当中国准备在21世纪“和平崛起”之际,这本书显然是很值得国人一读而再读的。

中国人素来有天下主义的抱负,他并不孜孜于追求中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也不反对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

但是。

当今这个世界上还是现实主义者多过理想主义者。

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

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

如果他们有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

在这种情况下,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就要准备好有朝一日担当“最后的大国”的历史责任。

如果中国有机会在21世纪成为最后的大国。

那就不仅仅是一种“崛起”。

而且是一种“复兴”。

中国与英国和美国不同,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有过多次的沉沦与复兴。

中国最近的一次沉沦不过是19世纪的事。

中国最近一轮的复兴。

也不是21世纪才提上议事日程,而是过去一个世纪艰苦卓绝努力的延续。

所谓“最后的大国”,就是说,人类历史上最后的以国家形式存在的巨大力量。

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终是要移交给超国家的全球性机构的。

所谓“大国的悲剧”,主要不是说几乎所有的区域性和全球性“霸权国家”最终都会失去霸权(美国是否也会如此尚待观察),而是说所有向世界领导国挑战的新兴大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所谓“大国的喜剧”,是指作为先前世界领导国的追随者和主要伙伴,则有机会成为新的世界领导国。

中国作为21世纪的新兴大国,应当认真地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
大国悲剧
——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
(俄)尼•伊•雷日科夫著徐昌翰等译
前言序言
第1章乱自何来
第2章阿拉木图:不妥当的任命引起严重后果
第3章第比利斯:颠倒黑白的审判第4章费尔干纳的黑色六月
第5章巴库:谁是罪人
第6章雪崩前奏:波罗的海三国(上)
第6章雪崩前奏:波罗的海三国(下)第7章后果:仇俄浮出水面第8章后果:可耻的审判
第9章“独立”乌克兰的怪现状第10章二合一的乌克兰
第11章苏联:从改革到解体(上)
第11章苏联:从改革到解体(下)
第12章政权处于弥留时刻(上)
第12章政权处于弥留时刻(下)。

(完整word版)大国政治的悲剧解析

(完整word版)大国政治的悲剧解析

解析《大国政治的悲剧》内容简要:本文旨在解析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就其基本概念与核心观点;主导变量与理论模型;理论的延伸与比较;写作的方法与方法论;以及米氏版的“中国威胁论”这一具体问题进行批判行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大国政治的悲剧》是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悲剧。

关键词:解析;大国;大国政治;悲剧国际政治的历史就是大国兴衰的历史,从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1】到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2】再到基辛格的《大外交》,大国政治始终是国际政治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

2001年底,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的新作《大国政治的悲剧》【4】一书出版,在国际政治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继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一书后国际政治理论的中现实主义的最重要贡献,是国际关系课程的标准教材”【5】下文,笔者将对这一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进行批判性解析,以求揭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本质。

一基本概念与核心观点(一)基本概念米尔斯海默强调,国际政治即大国政治,因为“大国对国际政治发生的变故影响最大。

所有国家——不管是大国还是次大国——其基本命运都从根本上取决于那些最具实力国家的决策和行为。

例如,1945-1990年间,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的政治都深受美苏角逐的冲击”。

【6】何谓大国?米尔斯海默认为“大国主要由军事实力来衡量,一国要具有大国资格,它比须拥有充足的军事资源,以承受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打一场全面的常规战”,【7】这一大国的定义与马丁.怀特的大国定义有相似之处,怀特认为“大国是能够自信地对另一个大国开战的国家”【8】,但怀特同时强调“大国是具有普遍利益的国家,即拥有同国家体系本身一样广泛的利益”【9】。

用军事实力这个变量来衡量“大国”,在怀特时代还有情可原,因为当时二战刚刚结束,军事力量作用很大,但在60年后的21世纪,国际政治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使软权力的作用变的更加重要。

【10】经济的相互依赖、国际舆论与道德以及国际机制作用的增强,使得军事力量的作用相对下降,战争的代价沉重。

读大国政治悲剧有感

读大国政治悲剧有感

读《大国政治的悲剧》有感9·11恐怖袭击后不久,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问世。

该书一出,立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

根据作者逻辑推理出的中国威胁论,以及作者对此开出的药方“离岸平衡手”一时成了众多学者和媒体热议的焦点。

对于中国威胁论,我认为我们不应人云亦云,感情用事的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出发,一以辟之。

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批判的去看待它。

从客观的角度说,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是一部严肃的国际关系理论专著,作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它被认为是自1979年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后的现实主义又一里程碑式巨著。

米氏的理论落脚于欧亚大陆可能出现的地区霸权对美国构成威胁这一美国式的经典命题。

《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的中心思想是:国际政治是大国政治,权利分配决定了大国政治的模式,影响联盟的形成;大国意志在陆地上的表现是地区霸权,而水域的阻遏力量使全球霸权不可能实现;大国政治的历史是修正主义国家间冲突的过程,尽管全球霸权无法实现,但大国一刻也没有停止这一企图,因此大国间处于无休止的安全竞争状态;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成功实现地区霸权的国家,它扮演了一种离岸平衡手的角色,以防止出现任何地区霸权;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间激烈的安全竞争将不可避免,因此他主张遏制中国。

作者强调在21世纪初,欧洲的德国和亚洲的中国对美国构成挑战,并提出了美国应该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

这只是其长期理论研究的现实推测,并非专门针对中国。

根据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无论哪个国家在21世纪崛起,并且实力与美国旗鼓相当,都会对美国构成威胁;而在作者的分析中,中国恰恰是将在21世纪崛起的国家,故而根据其理论逻辑,作者认为强大的中国会对美国构成挑战。

作者的结论只是其理论逻辑的自然延伸,但往往被简单的视为对中国威胁论的阐述,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但这并不意味着米尔斯海默的思想没有危害性。

米氏的理论并非是出于对中国的无知或者偏见,而是基于抽象的理论得出的必然结论。

(完整word版)大国政治的悲剧解析.docx

(完整word版)大国政治的悲剧解析.docx

解析《大国政治的悲剧》内容简要:本文旨在解析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就其基本概念与核心观点;主导变量与理论模型;理论的延伸与比较;写作的方法与方法论;以及米氏版的“中国威胁论”这一具体问题进行批判行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大国政治的悲剧》是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悲剧。

关键词:解析;大国;大国政治;悲剧国际政治的历史就是大国兴衰的历史,从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1】到保罗 . 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 2】再到基辛格的《大外交》,大国政治始终是国际政治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

2001 年底,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的新作《大国政治的悲剧》【 4】一书出版,在国际政治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继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一书后国际政治理论的中现实主义的最重要贡献,是国际关系课程的标准教材”【 5】下文,笔者将对这一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进行批判性解析,以求揭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本质。

一基本概念与核心观点(一)基本概念米尔斯海默强调,国际政治即大国政治,因为“大国对国际政治发生的变故影响最大。

所有国家——不管是大国还是次大国——其基本命运都从根本上取决于那些最具实力国家的决策和行为。

例如, 1945-1990 年间,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的政治都深受美苏角逐的冲击”。

【 6】何谓大国?米尔斯海默认为“大国主要由军事实力来衡量,一国要具有大国资格,它比须拥有充足的军事资源,以承受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打一场全面的常规战”,【 7】这一大国的定义与马丁. 怀特的大国定义有相似之处,怀特认为“大国是能够自信地对另一个大国开战的国家”【 8】,但怀特同时强调“大国是具有普遍利益的国家,即拥有同国家体系本身一样广泛的利益”【 9】。

用军事实力这个变量来衡量“大国”,在怀特时代还有情可原,因为当时二战刚刚结束,军事力量作用很大,但在 60 年后的21 世纪,国际政治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使软权力的作用变的更加重要。

_大国政治的悲剧_霸权逻辑的脆弱性_

_大国政治的悲剧_霸权逻辑的脆弱性_

2004年7月第13卷 第4期东北亚论坛Northeast Asia ForumJ ul.,2004Vol113 No14《大国政治的悲剧》霸权逻辑的脆弱性———评约翰・米尔斯海默的“中国威胁论”宋衍涛(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由于美国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这本书刚出版不久,所以目前国内对约翰・米尔斯海默的国际政治理论进行研究的并不多,从逻辑结构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更为鲜见。

作者与约翰・米尔斯海默教授的辩论内容主要包括5个部分:逻辑起点:进攻性现实主义辨析;逻辑支点:民主和平论辨析;逻辑基点:人口和财富辨析;逻辑推论:“一个国家要想生存下去就必然成为霸权国家”辨析;结论。

关键词:霸权逻辑;中国威胁论;进攻性现实主义;民主和平论;市场经济的扩张性中图分类号:D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11(2004)04-0094-03 约翰・米尔斯海默先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芝加哥大学温德尔・哈里森杰出贡献教授。

他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于2001年出版后不仅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受到各国外交界的高度重视。

虽然人们很难断定米尔斯海默理论对华盛顿的保守势力有多大影响,但由于该书出版恰逢“9・11”事件之后不久,其保守主义历史观以及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正好为当前小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提供了完整的战略思考和理论基础。

约翰・米尔斯海默特别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中美冲突将不可避免。

他预计中国会和当年的美国一样,提出亚洲版的“门罗主义”,将美国赶出亚洲,因而他主张及时限制中国的发展,反对接触并主张遏止中国。

约翰・米尔斯海默院士接受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邀请于2003年11月4日上午做了“当代国际关系:历史根源与现实思考”的专题演讲,阐述了他写作《大国政治的悲剧》的思维逻辑,并重申“中国威胁论”,其观点主要体现了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利益,而对外关系委员会则代表美国统治集团的利益,为永葆美国强权开药方。

《大国政治的悲剧》观后感

《大国政治的悲剧》观后感

《大国政治的悲剧》观后感<<大国政治的悲剧>>是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有关国际关系理论的专著。

是一部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全文分为导论、无政府状态与权力竞争、财富和权力、地面力量的首要地位、生存战略行动中的大国、离岸平衡手、均势与推卸责任、大国战争的原因、21世纪的大国政治等十章。

全文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行文流水,可读性强。

这本书的鲜明特点就是逻辑清晰。

环环相扣。

作者精心建构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

对其中任何一个小论点的攻击看来都难以撼动整个大厦的根基。

而且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该书的论点很合理。

把人性自私的一面发挥到极致,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高峰,我们只有登上自由主义的高峰才能去俯瞰它本书于2001年10月在美国出版以后,便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和新闻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在冷战后理论界一片“历史终结论”、“大战过时论”和“民主和平论”的声音中,作者指出在一个没有国际权威统治他国的世界里,大国一律损人利己,追逐权力,并成为支配性国家,在此过程中大国间必然产生冲突,这就是国家的悲剧,作为本书的结论,作者约翰·米尔斯海默认为中国将是美国最大的威胁。

《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2001年出版后不仅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受到各国外交界的高度重视。

虽然人们很难断定米尔斯海默理论对华盛顿的保守势力有多大影响,但由于该书出版恰逢“9·11”事件之后不久,其保守主义历史观以及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正好与当前小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提供了完整的战略思考和理论基础。

《大国政治的悲剧》以长时段的历史考证,认定国际政治即大国政治。

大国的生存意志是追求自身权利最大化及地区霸权,因而大国间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冲突。

但由于海洋的阻遏作用,使全球霸权不可能获得。

故此约翰·米尔斯海默主张美国仿效英国曾扮演的角色,即不要指望成为全球霸权,而是扮演最后关头的裁决者的角色,防止欧亚大陆出现潜在霸权。

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伊·雷日科夫:《大国悲剧》

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伊·雷日科夫:《大国悲剧》

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伊·雷日科夫:《大国悲剧》作者:来源:《记者观察》2013年第05期随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那些悲惨年头逐渐远去,我跟我的许多同龄人,由于曾经身处我国生活这一最艰苦年代各种事件的旋涡之中,便萌生了想要更深入探讨其前因后果的要求。

俄联邦总统普京在他的多次演说中,也对15年前发生的种种事件作出了评价,并把它称之为世纪悲剧和灾难。

作为历史事实来说,这是正确的。

苏联垮掉之后,国际力量平衡也被破坏了,强烈的地区震荡的冲击波扩散到全世界。

其中既包括南斯拉夫的覆灭,也包括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

北朝鲜和伊朗也正在受到威胁。

此外,不是还有近东各国之间由于多国利益而发生的多年流血冲突吗?关于这个强大的、具有崇高威望的国家在世界地图上的消失,关于出现这一历史悲剧的原因,近15年来发表过许多论著。

导致1991年各种事件的原因相当多。

起作用的有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

笔者在本书第一章谈到过外部对我国施加的影响,特别是引述了杜勒斯在1945年讲过的一些话。

究其本质而言,这些话里包含了同我国进行长期斗争的全部指导思想。

西方,特别是美国,许多地方都是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来行动的。

他们千方百计在我国特定的知识分子圈子中为自己寻找“朋友”。

苏联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把这些人称之为“影响的代理人”。

应该说,他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很卖力气。

那场“冷战”的展开也不是偶然的。

几十年中,它可把苏联拖苦了,把大量国家资源吸引到军备竞赛中去,而它们本来是可以用来解决国计民生问题的。

因此,为了保持基本军事均势而出现的国防开支,就对我国和我国人民产生了比对方更为容易感知的影响。

此外,还有不少资源,苏联也作为援助给了自己的盟友,只是现在几乎所有这些盟友都跑到了西方的卵翼之下。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在内部。

其中有经济的、社会的、党和国家的,还有许多其它原因。

不过,关于其中的一个原因,直接导致我国出现悲剧的原因:体。

这就是改革年代后期我国各地突然爆发并迅速发展的民族主义。

米尔斯海默

米尔斯海默

《大国政治的悲剧》读书笔记《大国政治的悲剧》是一部严肃的国际关系理论专著,作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它被认为是自1979年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后现实主义又一里程碑式的著作。

作者米尔斯海默是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1970年毕业于西点军校,任空军军官五年之久,具有渊博的国际关系历史与军事知识。

米尔斯海默的理论落脚于应对欧亚大陆可能出现的地区霸权对美国构成威胁这一美国式的经典命题。

作者在书中指出,在21世纪初,欧洲的德国和亚洲的中国可能对美国构成挑战,并提出美国应该扮演“离岸平衡手”(offshore balancer)的角色。

这是作者理论上的推测,并不是针对中国,作者认为21世纪在亚洲对美国的全球霸权能够构成威胁的潜在霸权国是中国,美国应在亚太地区保留其大量驻军,以防止一个崛起的中国对美国的亚太主导话语权构成挑战。

作者提出,日本虽然有称霸亚洲的野心,但是它缺少核武器,这是一个重要的威慑力量,也是当今时代一个国家想要提升地位不可缺少的条件;此外日本虽然具备成为霸权国的条件,但是其与亚洲大陆被大片海域隔开,现在的中国与朝鲜比以前强大了许多,即使日本想要两栖登陆,也很难突破这两者的防守。

俄罗斯在2020年之前要成为东北亚的潜在霸主国也不太可能,难以想象它在经济上超过日本和中国。

但即使它出现奇迹般的经济增长,它在人口上也很难超越中国;同时,俄罗斯的疑难问题掺杂着它对欧洲和南部边界的严重安全关注,这限制了它能投入东北亚的军事资源。

中国具备成为一个潜在霸权国的人口、领土、资源、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并且现在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很可能超越美国。

中国是21世纪崛起的国家,作者认为强大的中国会对美国的霸权构成威胁。

这是作者根据理论推导出来的,而非作者主观上认为中国会对美国构成威胁。

基于理论上的推导,2002年米尔斯海默明确的提出联合日本、越南、韩国、俄罗斯、印度共同遏制中国的观点。

我认为进攻性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抹杀国家个性,单纯的从理论推导来决定实践的走向,其所杜撰的“中国威胁论”只是为美国霸权的合法性寻找逻辑基础的现实举措。

基于中国视角的《大国政治的悲剧》解读

基于中国视角的《大国政治的悲剧》解读

基于中国视角的《大国政治的悲剧》解读作者:路玮丽,王慧玉来源:《文学教育》 2018年第24期内容摘要: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米尔斯海默根据美国的发展史,推断中国将效仿美国、谋求霸权,从而对美国国家利益和现行国际秩序形成威胁。

米尔斯海默将中国的发展推断为“中国威胁”,固然是基于其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还受到历史记忆和镜像思维影响。

学术界应破解该错误推断,构建诠释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更好的舆论氛围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大国政治的悲剧》镜像思维中国威胁论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提出,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永远不可能准确把握别国的意图。

因此,为了确保生存与安全,理性的大国总是尽可能攫取超出其对手的权力。

他总结了美国的发展之路,指出美国的发展史充满扩张与征服,并预测,中国必然将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能力,“会像美国支配西半球一样支配亚洲”。

[1]他坚持认为中国也会谋求霸权,“也就是说实际上会效仿美国”, [1]从而对美国形成威胁。

中国的发展被米尔斯海默预测为“中国威胁”,原因何在?固然,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是该推断的主要根源。

同时,镜像思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视角。

美国经过大陆扩张、海外扩张,逐渐发展成强国、超级大国,其崛起路径和历史记忆不可避免地影响对中国崛起的认知。

厘清这种认知的根源,有利于化解中美认知差异、避免战略冲突、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一.镜像思维是米氏“中国威胁论”的认知根源镜像思维是导致分析判断失误的一种认知障碍,指的是分析人员设想本国处于类似情况时会采取何种行为与意图,以此来预测别国的行为与意图,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成功融合了文化迥异的各国移民,更容易认为别国的思维方式、战略意图与美国相似,即更容易受到镜像思维的影响。

美国情报史上因镜像思维导致的情报失误并不鲜见:在珍珠港事件中,美情报机构认为,日本会正视美日实力悬殊的现实,不可能悍然对美发动袭击,然而事实证明,日本人的意图与行为显然与美国人不同。

【学习经验】大国政治的悲剧读后感

【学习经验】大国政治的悲剧读后感

【学习经验】大国政治的悲剧读后感《大国政治的悲剧》这本书一开始作者就对以人性现实主义、防御性现实主义、进攻性现实主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做了总结;并深刻地阐述了国际关系现实与理论的关系;以军事与理论、历史与理论的完美结合复兴了地缘政治理论;以进攻性现实主义检验历史并验证这一理论;以外交行为为基点的研究,深化传统联盟理论、均势理论和战争理论。

它的假设前提是在一个无政府社会的国际体系中,国家为了生存必须得为权力而相互竞争,即使是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国家也会为了权力而参与无情的权力竞争。

而这种权力竞争的根源是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因此,国家必须做好准备,应付来自除自身以外的各种危机和挑战。

笔者觉得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弱肉强食影响着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范式,当国家拥有足够多的相对权力时,它的生存几乎可以得到保障,相反,软弱只能招致麻烦,强大的国家往往会占弱小国家的便宜,强者越强,弱者在这过程中要不发愤图强,要不消声灭迹。

但是,一个国家也不是无休止的强大,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获得全球霸权。

在作者看来主要原因在于地面力量、海上力量、空中力量水域的阻遏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是现今富强的美国也无法实现称霸全球的梦想。

然而,美国可以获得地区霸权,而美国确实也是在西半球这样做的,同时美国也恰当的运用离岸平衡手战略(推卸责任与均势战略的结合),确保除美国以外的另一地区不会有大国成为霸权国。

21世纪是一个强调和平与发展的世纪,大国关系深刻地影响着国际社会。

进攻性现实主义仍然影响着大国政治,按照其理论推理推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即中国在未来数十年内仍然保持其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它也可能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力量,像美国支配西半球一样支配亚洲。

中国将会寻求地区霸权,因为优势地位是生存的最好证明。

如果说美国的战略利益在于不让远处大国插手西半球的事务,那么中国的利益所在无疑是将美国军队赶出亚洲。

在作者看来,中国威胁论成立的话,那么中国的精英阶层将会使用理想主义的辞令来描绘中国的外交政策。

大国政治的悲剧

大国政治的悲剧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出版的《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堪称从现实主义理论你角度对冷战后可能陷入危险之中的大国关系进行最为系统阐述的著作。

该书的出版适逢其时,与9`11事件后美国日趋保守和强硬的国际政策恰成呼应,从而颇受国际关系界的重视。

冷战结束后,政界和学界对国际关系理论存在两种主要的观点,即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乐观主义如中国存在的“民主和评论”他们对民主和平的进步高奏凯歌。

而悲观主义者正如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而米尔斯海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是悲观派中的一个典型的权威著作。

此书的理论基础很简单,按照坐着的说法,本书的目的是为了重新回归并发现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在当代的意义,以挑战当前流行的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的乐观主义思想。

在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尼尔斯海默的理论是最狂热的,是一种“攻击性的现实主义”。

这种理论是古典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的柔和。

①这种攻击性现实主义吧现实主义推向了极端。

攻击性现实主义理论在强调结构决定性的前提下,断定国家追逐权力的本性也是未泯的,就是说,国家总是尽力所为,以获得最大化的权力,以成为霸权国家。

通常我们认为,国际结构很少鼓励国家去追求额外的权力,国际结构使国家尽力维持既有的均势;但是攻击性现实主义认为,世界政治上竭力维持现状的国家是很少的。

大国政治的悲剧: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约翰·米尔斯海默教授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并以缜密的逻辑阐述了骑“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

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决定了安全的稀缺性,为获取安全而展开的激烈竞争迫使国家采取进攻性的战略,结果便常常导致冲突和战争,大国被迫最大地扩充他们的相对权利,因为这是获得安全的最佳途径。

在这部著作中他指出:21世纪早期,中国的崛起将“像美国支配西半球一样支配亚洲”而“美国将竭力阻止中国获得地区霸权,因为美国不能容忍世界舞台上存在与之匹敌的竞争对手,其结果便是中美之间激烈而危险的安全竞争,这种竞争类似于美苏冷战期间那种对抗,这就是近些年来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威胁论“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的中心思想是:国际政治是大国政治、权力分配决定了大国政治模式影响联盟的形式;大国意志在陆地上的表现是成为地区霸权(为了最安全的生存),而水域的阻遏力量使全球霸权不可能实现;大国政治的历史是修正主义国家间冲突的过程,尽管全球霸权无法实现,但大国一刻也没有停止这一企图,因此大国间处于无休止的安全竞争状态;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成功实现(美洲)地区霸权的国家,他扮演了一种“离岸平衡手”的①古典现实主义:自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出版以来,古典主义曾经一度是国际关系中最具主导性的理论。

感悟《大国政治的悲剧》

感悟《大国政治的悲剧》

感悟《大国的政治悲哀》芝加哥大学半个世纪前曾诞生过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大师汉斯摩根索,他的理论构建起了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大厦的根基。

五十年后,又一位国际关系学者在这里再一次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激起轩然大波,他,就是约翰﹒米尔斯海默。

他以《大国政治的悲哀》这本严谨的国际关系理论著作阐述“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树立了影响力,同时,也掀起了冷战后现实主义反攻国际关系理论的狂潮。

冷战后,国际关系学者们普遍认为:经过世界体系内的重新洗牌、意识形态冲突解构形成的一超多强格局为再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至少在各个战争主体综合能力方面树立起一个难以逾越的壁垒。

也就是说在美国一超主导的世界里,有能力与其发生对抗国际行为主体在可预测的范围内几乎是不存在的。

于是,基于这样一种国际状态,国际关系研究者们宁愿相信整个世界格局、各个国家间的关系的主旋律在现在和将来应该是和谐的、合作的。

因此,现实主义(作为一直以来国家行为和理论的常态)似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沉沦,尽管用“康德式的永久和平”来描述当时的现实和理论有些过分,但像自由主义这样的饱含着人性成分的观点的确被大多数学者自觉不自觉地表达出来。

就在学者们描绘“民主和平”、“经济相互依存”、“国际制度和平”和“大战过时”的美好未来的时候,约翰﹒米尔斯海默,这位依然坚守现实主义阵地的学者,以一种变本加厉的现实主义理论对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进行反攻,这就是所谓的“进攻性现实主义”。

作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在约翰﹒米尔斯海默的思想体系中,“权力”这个国际政治永恒的主题依然是国际行为主体不可放弃的追求。

国际政治依然是围绕着大国政治展开的。

大国的所作所为依然左右国际行为的模式和过程,国家唯有在所在大陆及其延伸建立起这个范围内他国难以企及的综合实力才能保证这个国家生存的舒适与长久。

但可悲的就在于一山不能容二虎,这样的国家在一定区域乃至整个世界至多只能有一个。

在这样的前提下,围绕这个唯一的霸主名额,大国之间的斗争必将像遭到诅咒一样无休无止、生生不息。

评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

评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

学号:1101211530姓名:金晟专业:国际关系课程:国际关系理论专题浅谈进攻性现实主义——评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大三下学期保研之前,有一位老师在课上布置了一个饶有意思的讨论题:用进攻性现实主义(offensive realism)分析同学保研过程的行为。

这大概是第一次用进攻性现实主义的视角去看待和自己生活如此紧贴的事项,笔者记得当时在同学们之间有许多富有想象力的辩论和探讨,也发现进攻性现实主义独特的视角对于我们理解事情有很大的意义。

当然,进攻性现实主义不仅仅是提供一种视角,它还是现实主义大阵营中的一种重要理论范式。

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大国政治的悲剧》(“The Strateg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一书被认为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是1979年华尔兹(Kenneth Waltz)的《国际政治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之后现实主义最有分量的著作。

在书中,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进攻性现实主义”是分析大国政治乃至国际关系的最具解释力的理论范式之一,认为该理论“即便不能不能照亮每一个角落和缝隙,但在大部分时间内它仍是引导人们穿越黑暗的极好工具”1。

作者成书于10年前,也是冷战结束10年后,10年时间过去了,国际政治格局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中国的强大,似乎对《大国政治的悲剧》最后一章做了正面的回应。

人类历史以及人类社会经历了至少几千年的斗转星移,历史长河中多少记忆随着尘埃一起湮灭,而留下来的大多是围绕大国所展开的,米氏认为国际政治即大国政治,“因为大国对国际政治所发生的变故影响最大。

所有国家——不管是大国还是次大国——其命运都从根本上取决于那些最具实力国家的决1【美】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9策和行为”2。

大国政治的悲剧简介ppt课件

大国政治的悲剧简介ppt课件
• 观点2:全球化使经济相互依赖,国家越来越无能为力。 • 反驳:国际经济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冲击着国家,但国家面对压力
表现出惊人的弹性。当代国家没有被市场力量或跨国公司压倒,而是 正在做出确保自身生存的必要调整。另外,也不存在合适的国家替代 物,即使国家消失了,也不一定意味着安全竞争和战争的终结。
ppt课件
• 国家有两种权力:潜在权力和军事权力。
• 这两种形式的权力紧密相连,但并不等同,因为它们源自不同类别的 财产
• 潜在权力是指用于构筑军事权力的社会经济要素。
它主要以一国的财富和总的人口规模为基础。
• 大国需要资金、技术和人员来建设军队并实施战争,一个国家的潜在 权力是指它与对手竞争时所能调动的潜能总和。
霸权的愿望。(看材料)
• 第七章则用英国和美国在历史上的例子说 明——在一个霸主在其他地区遇到一个潜在的霸主时,
它们倾向于将责任推给其他的大国而不是自己亲自对抗这 些威胁。(看材料)
• (离岸平衡手——通过资助一个地区的某个国家来恢复该地区的力量 均势,从而限制该地区可能出现的霸主。)
ppt课件
12
• 本章为米尔斯海默对冷战后流行的乐观观点的反驳,并对 未来进行预测。
• 观点1:国际组织能促进和平,他们对国家行为有独立影响,可以
缓解并可能最终结束无政府状态。
• 反驳:是体系中最强大的国家建立与塑造了国际组织,国际组织
实质上是“构建权力关系的舞台”,他对大国行为几乎没有独立影响 力。联合国是唯一可能有此权力的世界性组织,但它甚至不能制止 1992-1995年的波黑战争,更不可能动摇一个大国。
• 核心观点:权力的分布决定了战争与和平
• 权力的三种分布——两极;平衡的多极;不平衡的多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