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作业四
2013宏观经济学第三、四章作业
![2013宏观经济学第三、四章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49aefe1f8c75fbfc77db293.png)
第三、四章宏观经济学作业一、选择题1. 当消费函数为C=Ca+CyY,a>0,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应( )。
A.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B. 大干边际消费倾向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能2.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
A. 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B. 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C. 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D. 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3.凯思斯的“基本心理法则”指出( )。
A. 消费和收入总是总量增加B. 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总是会被储蓄起来C. 随着消费增加,收入也会增加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投资乘数在哪一种情况下较大( )。
A. 边际储蓄倾向较小B. 边际储蓄倾向较大C. 边际消费倾向较小D. 边际消费倾向较大5.如果增加100万美元使国民收入增加1000万美元,则边际消费倾向应是( )。
A. 10%B. 100%C. 90%D. 1%6. 某个经济的国民收入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其数额为2000亿美元。
假设再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通货膨胀缺口为( )。
A. 大于100亿美元B. 100亿美元C.小于100亿美元D.无法确定7. 已知某个经济实际的国民收入是5000亿美元,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6000亿美元,投资乘数是4。
由此可以断定,这个经济的( )。
A. 通货膨胀缺口等于1000亿美元B. 通货膨胀缺口等于250亿美元C. 通货紧缩缺口等于1000亿美元D. 通货紧缩缺口等于250亿美元8. 假设某个经济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亿美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美元,在MPC为80%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 )。
A.1000亿美元B.500亿美元C.100亿美元D. 以上答案都不对9.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是( )。
A.大于1的正数B.小于l的正数C.零D.等于110.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
宏观经济学作业(必作)
![宏观经济学作业(必作)](https://img.taocdn.com/s3/m/1a18fab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8.png)
宏观经济学作业(必作)宏观经济学习题(必作)第⼀章:1.如何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简述宏观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3.试说明宏观经济学是怎样运⽤总量分析⽅法的。
4.古典经济学家有哪些主要的宏观经济观点?5.新古典经济学形成了哪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思想?6.凯恩斯⾰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逐步完善主要体现在哪些⽅⾯?8.宏观经济学进⼀步发展呈现出哪些重要趋势?第⼆章1.名词解释:流量存量 GDP GNP NDP PDI PI 国民收⼊⽀出法收⼊法GDP缩减指数真实GDP 名义GDP 价格指数失业⾃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潜在GDP 奥肯定律2.国民收⼊核算指标的问题是什么?应如何纠正?3.分别绘出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循环图并加以说明。
4.物价和就业⽔平的衡量有哪些主要指标?应如何加以运⽤?5.已知某国有如下统计资料(单位:亿元)资本消耗补偿356.4,雇员酬⾦1 866.6,企业利息⽀付264.9,间接税266.3,个⼈租⾦收⼊34.1,公司利润164.8,⾮公司业主收⼊120.8,红利66.4,社会保险税253.9,个⼈所得税402.1,消费者⽀付的利息64.4,政府⽀付的利息105.1,政府和企业的转移⽀付374.5,个⼈消费⽀出1 991.9。
分别计算国民收⼊、国内⽣产净值、国内⽣产总值、个⼈收⼊、个⼈可⽀配收⼊和个⼈储蓄。
6.假定国内⽣产总值是5 000,个⼈可⽀配收⼊是4 100,政府预算⾚字是200,消费是3 800,贸易⾚字是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出7.设⼀经济社会⽣产五种产品,它们在1990年和1992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表所⽰。
产品 1990年的产量 1990年的价格 1992年产量 1992年价格(美元) (美元)A 25 1.50 30 1.60B 50 7.50 60 8.00C 40 6.00 50 7.00D 30 5.00 35 5.50E 60 2.00 70 2.50试计算:(1)1990年和1992年的名义国内⽣产总值;(2)如果以1990年以基年,则1992年的实际国内⽣产总值;(3)计算1990~1992年的国内⽣产总值缩减指数。
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17d6d633d4b14e852468a6.png)
第一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B;3.B ;4. C;5. D ;6. B ;7. D;8. B;9. A ;10.C;11. A;12. C ;13. D ;14. B;15. C ;16. D;17. A;18. C。
三、简答题4、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四、分析与计算题1.解:支出法=16720+3950+5340+3390-3165=26235收入法=15963+1790+1260+1820+310+2870+2123+105-6=262352.解:(1)GDP=2060+590+590+40=3280(2)NDP=3280-210=3070(3)NI=3070-250=2820(4)PI =2820-130-220-80+200+30=2620(5)DPI=2620-290=23303. 解:⑴ 1990=652.5; 1995=878;⑵如果以1990年作为基年,则1995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795⑶计算1990-199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90年=652.5/612.5=1,95年=878/795=1.114. 解:(1)S=DPI-C=4000-3500=500(2)用I代表投资,S P、S g、S F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 S g =T–g =BS,这里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 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S g =T–g=BS=-200。
宏观经济学 (4)
![宏观经济学 (4)](https://img.taocdn.com/s3/m/8a2ded5180eb6294dd886cc7.png)
一.单选题(共16题,44.8分)1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投资增加使储蓄( )• A不变• B増加• C减少• D不确定正确答案: B2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3• D边际储蓄倾向为0.1正确答案: D3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政府支出( )亿元• A10• B30• C50• D500正确答案: C4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GNP增加( )。
•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正确答案: D5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的征收将会使( )• A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增大• B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变小• C支出乘数増大,税收乘数变小• D支出乘数变小,税收乘数増大正确答案: B6IS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经济含义是( )。
• A利息率不变产出增加• B产出不变利息率提高• C利息率不变产出减少• D产出不变利息率降低正确答案: A7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表示( )• A利息率不变产出增加:• B利息率不变产出减少• C产出不变利息率提高• D产出不变利息率降低正确答案: D8水平的LM曲线表示( )。
• A产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提高• B产出増加使利息率微小下降:• C利息率提高使产出大幅増加• D利息率提高使产出大幅减少正确答案: A9自发总需求增加10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 A100%• B90%• C50%• D10正确答案: B10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増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 )• A増加• B不变• C减少• D不确定正确答案: C11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 A増加税收• B减少税收• C増加政府支出• D増加转移支付正确答案: A12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 A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 B増加货币供给• C降低法定准备金• D提高贴现率正确答案: D13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増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正确答案: C14对利率最敏感的是( )• A货币的交易需求• B货币的谨慎需求• C货币的投机需求• D三种需求反应相同正确答案: C15双松政策民收入( )• A増加较多• B増加较少• C减少较多• D减少较少正确答案: A16松货币紧财政使利息率( )• A提高很多• B提高很少• C下降很多• D下降很少正确答案: C二.判断题(共13题,36.4分)1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时,増加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增加。
宏观经济学习题四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四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423e05581b6bd97f19eab0.png)
宏观经济学习题四一、单选题1、失业率的计算是用(C )。
A、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工人数量B、劳动力总量除以失业工人数量C、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D、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2、当大学生完成学业开始找工作时,在他们找到工作之前的这段短期失业阶段被称为:( E )A、季节性失业B、自愿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摩擦性失业3、如果消费者价格指数在1992年是125,在1996年是150,那么从1992年到1996年价格上升的幅度等于:( B )A、20%B、25%C、50%D、125%4、当价格以不同比率变化时要测量通货膨胀,经济学家一般观察:( D )A、相对价格B、机会成本C、、生产可能性D、价格指数5、假定名义利率是12%,通货膨胀为8%,实际利率是( A )A、4%B、20%C、8%D、-4%6、通货膨胀是(A )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得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量中的黄金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D、以上都不是7、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影响是指(A )。
A、造成收入结构的变化B、使收入普遍上升C、使债权人收入上升D、使收入普遍下降8、菲利普斯曲线说明(C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9、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 A )。
A. 再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B. 再分配效应和进出口效应C. 进出口效应和产出效应D. 产出效应和实际资产效应10、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 A )。
A. 高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B. 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C. 高于潜在GDP0.5个百分点D. 低于潜在GDP0.5个百分点。
11、中国当前的失业类型主要属于(C )A.摩擦性失业B.周期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自愿性失业12、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工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是(B)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 D. 混合性通货膨胀13、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 )A.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无效B.政府需求管理政策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C.经济主体存在货币幻觉D.自然失业率可以变动14、一国在一段时期内GNP的增长率在不断降低,但是总量却在不断提高,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该国处于(C)阶段。
宏观经济学M4
![宏观经济学M4](https://img.taocdn.com/s3/m/53ae16b369dc5022aaea0052.png)
厂 商
①提供生产要素
居 民 户
②支付要素报酬(货币)
7
存在注入与漏出时的模型
• •
注入J是来自外部的一定量的收入加入收入循环
模型,使其收入流量增加。
漏出W是循环系统内有一部分收入流出,使其收
入流量减少。
③购买商品劳务(货币) ④提供商品劳务
厂 商
投资
J
金融机构 ①提供生产要素
14
•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购买产品劳务 征税 政府 转移支付 征税
购买产品劳务(货币)
厂 商
投资
J
金融机构
储蓄 W
居 民 户
15
支付要素报酬(货币)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3.三部门经济的构成及均衡条件 三部门经济的构成同样从总供给AS和总需 求AD来考察:
28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 • • 有关通货紧缩的讨论 三要素论认为P、M、G都持续下降; 两要素论认为P和M持续下降; 单要素论认为P普遍、持续下降。 注:P为价格水平,M为货币供给量,G为经济增长率
29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与通货膨胀相反的是通货紧缩,它发生 于价格总体水平的下降中。 ——萨谬尔森
26
•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1.通货紧缩缺口
AD Ef E AD=AS ADf AD
K
0
H
Hf
Y
注:H为均衡的国民收入,Hf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 入,Ef-K为通货紧缩缺口。
27
第一节 简单的产品市场均衡
宏观经济学习题4
![宏观经济学习题4](https://img.taocdn.com/s3/m/7fc2cac4866fb84ae55c8d8f.png)
习题一、基本概念:价值形式货币商品拜物教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信用二、填空:(1)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2)货币是固定充当()的特殊商品。
(3)货币有五种基本的职能,其中()和()是货币的两种基本的职能。
(4)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价值成()比,与货币的价值成()比。
(5)一定时间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与待售商品总量和和商品价格成()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比。
三、不定项选择题: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2.在“一只绵羊=2把斧子”的等式中,()。
A.绵羊的价值在斧子的商品体上相对地表现出来B.绵羊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C.绵羊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D.斧子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3.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具有以下特征:()。
A.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B.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C.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D.复杂劳动成为简单劳动的表现形式4.在价值形式的发展中,一般价值形式是()。
A.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惟一的、同一的商品上。
B.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固定地表现在贵金属上。
C.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的使用价值上D.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5.货币的起源是:()。
A.商品交换自发产生的。
B.价值形式和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C.政府强制规定的。
D.贵金属天然具有货币的属性。
6.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联系与区别是:()。
A.货币流通决定商品流通。
B.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
C.商品经过买卖退出流通领域,货币仍然在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D.商品和货币都同时投入流通和退出流通。
7.在下列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A.顾客用19元钱可购买5斤水果B.顾客购买5斤水果,一周后付款10元C.顾客用19元钱购买了5斤水果D.顾客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水果8.()是货币用来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职能。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补充练习
![宏观经济学第四章补充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6c84d21c281e53a5802ffd3.png)
第四章生产论一、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如果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其平均产量也递减。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均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2.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正确二.填空题1.一个工厂雇佣工人的工作时间从7000小时增加到8000小时,产量从140000个增加到155000个,则额外一小时的边际产量是个。
2.如果规模收益和投入的资本量不变,对于生产函数Q=f(L,K),单位时间里增加10%的劳动投入,产出将(大于、等于、小于) 10%。
3.长期生产函数Q=f(L,K)=KL-0.5L2-0.32K2,则该生产函数属于规模报酬。
4.若生产函数为Q=100 L0.4K0..6,则L对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
5.企业在生产中采用了最低的成本生产技术,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0.4,资本的边际产量为5,则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6.生产要素(投入)和产量水平的关系叫。
7.根据生产三阶段论,生产应处于边际产量(大于、等于、小于)0,平均产出递(增、减),总产量继续(增加、不变、减少)的阶段。
8.经济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参考答案:1.152.小于3.递增4.2K/3L5.26.生产函数7.大于、减、增加 8.可否调整全部要素投入的数量三.选择题1.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厂商要回答的问题是( )。
A.何时生产,如何生产B.如何生产,为什么生产C.生产什么,何时生产D.生产什么,如何生产2.厂商用来生产产品的劳动、原材料和资本商品叫做 ( )。
A.现付要素B.生产要素C.现付成本D.折算要素3.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
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4.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
A.增加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B.减少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C.停止增加变动生产要素D.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5.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 )情况下发生的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连续的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D.上述都正确6.生产要素最适度组合的选择条件是( )。
宏观经济学作业四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作业四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8515f980eb6294dd886cc4.png)
宏观经济学作业四——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判断题1.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物价一次性或短期性下降,严格来说,不能算作通货膨胀。
2.货币学派认为,长期看来,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存在替代关系,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降低失业率。
3.由于国外原材料价格上升引起本国物价水平上升,此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
4.过快、过多增加工资的企业按工资增加额一定比例征税,也是反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的一部分。
5.开放型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可以由世界通货膨胀率以及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生产增长率差异所造成。
6.“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7.通货膨胀是日常用品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8.投资增加会诱发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9.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右移,使得在相对比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上降低失业率更为容易。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工资价格指导或工资价格管制,能使通货膨胀率降低,因此这个政策是成功的。
11.当出现需求推进的通货膨胀时,国家货币当局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抑制它。
12.通货膨胀发生时,退休金领取者和领取工资者都会受到损害。
13.菲利普斯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它是恒定不变的。
14.通货膨胀会对就业和产量产生正效应,而且是无代价的。
15.一般来说,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比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要弱。
二、单项选择题1.由于工会垄断力量要求提高工资,导致雇主提高商品售价,最终引发整个社会物价水平上涨,这就是()。
A.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2.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动是通货膨胀主要原因的是()。
A.凯恩斯学派B.货币学派C.哈耶克D.古典学派3.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认为,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B.总需求小于总供给C.消费支出增加D.商品、劳务共给过多4.以下那种现象不伴随通货紧缩发生()。
【精选】宏观经济学作业四及答案
![【精选】宏观经济学作业四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957820d1f34693dbef3e03.png)
11.当出现需求推进的通货膨胀时,国家货币当局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抑制它。
12.通货膨胀发生时,退休金领取者和领取工资者都会受到损害。
13.菲利普斯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它是恒定不变的。
2.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动是通货膨胀主要原因的是()。
A.凯恩斯学派B.货币学派C.哈耶克D.古典学派
3.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认为,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B.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C.消费支出增加D.商品、劳务共给过多
4.以下那种现象不伴随通货紧缩发生()。
A.有效需求不足B.经济衰退C.失业率下降D.物价下跌
三、名词解释
1.失业率:是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
2.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即使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或充分就业状态,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业。
3.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不当,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5.开放型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可以由世界通货膨胀率以及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生产增长率差异所造成。
6.“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7.通货膨胀是日常用品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8.投资增加会诱发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9.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右移,使得在相对比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上降低失业率更为容易。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引起的价格波动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d69aaf2b160b4e777fcf6e.png)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导论1、怎样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的总体行为。
它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采用总量分析法。
它解决的主要中心问题经济周期与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对产出、失业以及价格的变动作出经济解释,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解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解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 总和不会有影响。
(宏观经济学练习)第4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练习)第4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ce57633cccbff121dc36830f.png)
第四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单项选择:1.下面哪一项是潜在产出的长期决定因素( )。
A.政府的收入与支出水平B.货币C.技术D.对过分增长的工资罚以重税2.增加国防开支而无相应的增税措施,将会引起( )。
A.价格上涨和GDP上升B.价格上涨和GDP下降C.价格下降和GDP下降D.价格下降和GDP上升3.宏观经济学的传统观念可能会反对以下哪种说法( )。
A.工资和价格对失衡可以有迅速的反应B.当产出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时,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C.积极地改变总需求的政策只会影响价格,但不会影响产出和就业D.非自愿失业是一种经常有的状态4.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的财富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的税负会增加D.以上几个说法都对5.能够使总需求曲线右移的是( )。
A.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B.价格水平的下降C.政府税收的增加D.政府支出的增加6.古典总供给曲线垂直是因为( )。
A.总供给中单个产品的供给弹性都为零B.总供给中单个产品的供给曲线都垂直C.宏观生产函数是稳定的D.劳动市场是出清的7.总供给曲线倾斜的原因可能是( )。
A.劳动力供给立即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做出调整B.劳动力需求立即对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做出调整C.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但劳动力供给却不受影响D.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但劳动力需求却不受影响8.非自愿失业的存在( )。
A.是由于工资面对劳动市场过量的需求时没有提高B.是由于工资面临劳动市场过量的供给时没有降低C.也被古典经济学家所承认D.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无足轻重9.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和产出水平均无影响10.“长期”总供给曲线的“长期”( )。
A.是就资本存量是否可变而言的B.是就技术水平是否可变而言的C.是就劳动力市场能否对价格水平变化作出适应性调整而言的D.是就日历时间的长短而言的11.潜在产量就是( )。
宏观经济学作业(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作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825ae519e8b8f67c1cb916.png)
1.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d y c 8.0100+=,投资50=i ,政府购买性支出200=g ,政府转移支付5.62=r t ,税收250=t (单位均为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增加政府购买、减少税收、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解答:(1)由方程组 错误!可解得y =1 000(亿美元), 故均衡收入水平为1 000亿美元。
(2)我们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的公式,得到乘数值投资乘数:k i =11-β=11-0.8=5 政府支出乘数:k g =5(与投资乘数相等)税收乘数:k t =-β1-β=-0.81-0.8=-4 转移支付乘数:kt r =β1-β=0.81-0.8=4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支出(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k b =k g +k t =5+(-4)=12.假设某人从25岁开始工作,年收入为50000元,60岁退休,预期寿命为85岁,现在他已经45岁,试求:(1)此人的财富边际消费倾向和劳动收入的边际倾向。
(2)假定此人现有财富100000元,则他的年消费为多少?解:(1)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假定,人们总希望自己一生能比较平稳安定地生活,从而他们会计划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均匀地消费。
此人的终身收入为5(6025)175YL WL ⨯=⨯-=万元平均每年消费为 175********C ==-万元 则45岁时此人拥有的财富为 万元3125)2545()12355(=-⨯-=WR 把此人45岁看成新的起点,再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以后每年的消费为 1255(6045)353854512+⨯-=-万元 此人的财富边际消费倾向为10.0258545a ==- 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函数C aWR cYL =+,可得351250.0255123c =⨯+ 解得劳动收入的边际倾向为0.375c =(2)假定此人现有财富10万元,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其每年消费为105(6045) 2.1258545+⨯-=-万元 3.假设甲、乙两个消费者按照费雪的跨期消费模型来进行消费决策。
202021宏观经济学作业及答案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高起本、专升本
![202021宏观经济学作业及答案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高起本、专升本](https://img.taocdn.com/s3/m/18a387d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3.png)
《宏观经济学》作业一、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总值:2.乘数:3.自然失业:4国内生产总值:5总供给曲线:6.周期性失业:7.IS曲线:8.供给管理:9.回波效应:10.LM曲线:11.奥肯定律:12.挤出效应:答案:(1)、ylitw2008(2)↑↑↑微信↑↑↑(3)智金宝资料库二、填空题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为标准。
2.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均衡的国民收入是由决定的。
3.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充分利用时,乘数才发生作用。
4.自发总需求增加的时,IS曲线向移动;5.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增加会使国民收入,价格水平。
6.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称为。
7.潜在的国民收入指的国民收入水平。
8.消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不取决于收入的,另一部分是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
9.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移动。
10.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情况下,采用刺激的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更为有利。
11.当就业人数为1600万,失业人数为400万时,失业率为。
12.受抑制的通货膨胀之所以存在,主要是由于政府实行了严格的与。
13.经济周期可以分为和两个大的阶段。
14.债券价格与债券收益的大小成比,与利息率的高低成比。
15.某银行吸收存款500万元,按规定应留1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为;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
16.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分为、、三类。
17.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分为和两类。
18.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
19.中周期是法国经济家提出的一种为期年的经济周期。
20.哈罗德模型认为,短期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与相一致。
21.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以及。
22.衡量一个国家开放程度的指标是与或之间的比率。
三、单选题1.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A、直接税B、间接税C、折旧2.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3.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A、增加B、不变C、减少4.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表示:()A、价格水平上升,总供给增加B、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增加C、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减少5.假设某个国家的总人口数为3000万人,就业者为1500万人,失业者为500万人,则该国的失业率为:()A、17%B、34%C、25%6.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A、债务人B、债权人C、工人7.在下列三种产品中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B、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8.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A、收入增加B、利息率提高C、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要上升9.自发总需求增加10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那么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A、100%B、10%C、90%1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不变C、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11.根据菲利浦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A、减少货币供给量B、降低失业率C、提高失业率12.衡量一国开放程度高低的标准是:()A、进口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B、出口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C、净出口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13.认为在长期与短期中都不存在菲利浦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A、凯恩斯主义学派B、货币主义学派C、理性预期学派14.假定资本量为100万,所生产的产量为50万,则资本——产量比率为:()A、50万/100万=0.5B、100万/50万=2C、100万/(100万+50万)=0.6715.在以下三种政策工具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A、收入政策B、人力政策C、货币政策16.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的是:()A、一国为别国提供保险的收入B、一国对别国劳务出口的收入C、一国在别国发行债券的收入17.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将引起:()A、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B、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C、国民收入增加,贸易收支状况不变18.在经济学中M1是指:()A、现金和一切形式的储蓄存款B、现金或通货C、现金与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19.50-60年一次的周期称为:()A、朱格拉周期B、基钦周期C、康德拉季耶夫周期20.当法定准备率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10000美元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A、2000美元B、8000美元C、50000美元21、GDP核算的范围是()。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4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4](https://img.taocdn.com/s3/m/0608161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6.png)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4第四章货币与通货膨胀一、选择题1.货币是( D )A.交易所用资产存量。
B.公众手中的现金。
C.价值储藏手段、计价单位和交换媒介。
D.以上全部。
2.物物交换的经济体要求( C )A.使用法定货币。
B.使用商品货币。
C.需求的双向一致性。
D.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而非交换媒介。
3.法定货币( D )A.以黄金为后盾。
B.由意大利汽车制造商确定为货币。
C.包括通货和银行金库里储存的黄金。
D.是一种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
4.下列哪种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 B )A.政府购买增加。
B.联储从公众手中购买国库债券。
C.一个平民购买通用汽车的债券。
向公众发售股票,然后将收益用于新工厂的建设。
5.下列哪项不包括在M1中( C )A.通货。
B.活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旅行支票。
6.根据费雪方程式,名义利率( A )A.等于实际利率加上通胀率。
B.等于实际利率减去通胀率。
C.总是比实际利率高。
D.不变。
7.根据费雪效应,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会导致( C )A.更高的实际货币余额。
B.更高的实际利率。
C.更高的名义利率。
D.以上全部。
8.如果通货膨胀从6%下降到4%,其他都保持不变,那么,根据费雪效应( C )A.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都下降2%。
B.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都不变。
C.名义利率下降2%,实际利率保持不变。
D.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下降2%。
9.预期通货膨胀损害( D )A.货币持有者。
B.那些在预期通货膨胀之前收取固定的名义养老金并靠养老金生活的人。
C.饭店所有者。
D.以上全部。
10.假设经济中唯一的产品是马铃薯,某年1 000磅的马铃薯按每磅美元的价格出售。
经济体中的货币数量是50美元。
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是( B )如果名义货币供给上升6%,价格水平上升4%,产出上升3%,那么,根据数量方程式,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上升( D )A. 13%B. 7%C. 3%D. 1%12.设货币供给某一年上升了1%,然后就在此较高水平上保持不变。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四章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469879196bec0975f565e262.png)
第四章一、名词解释一般均衡:通过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以及这两种市场相互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每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在某一价格下同时趋于相等,社会经济将达到全面均衡状态。
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需要足够的货币,现金来支付开发。
谨慎动机: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部分货币的动机。
投机动机: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
流动偏好:是指因现金存在流动性,使人们更希望持有更多的现金。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种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的贴现率。
二、单项选择题1、一般来说,IS曲线的斜率(B)A、为正B、为负C、为零D、等于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会使IS曲线(B)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变D、发生转动3、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人们持有货币事由于(D)A、交易动机B、谨慎动机C、投机动机D、以上都正确4、投资需求增加会引起IS曲线(B)A、向右移动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量B、向右移动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量乘以乘数C、向左移动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量D、向左移动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量乘以乘数5、IS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A)A、产品市场投资等于储蓄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B、使投资等于储蓄时的均衡货币额C、货币市场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均衡货币额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组合6、下列引起IS曲线左移的因素是(C)A、投资需求增加B、政府购买减少C、政府税收增加D、政府税收减少7、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D)A、边际消费倾向B、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C、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D、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8、当公众预期(B)时,会持有更多的货币。
A、债券价格上升B、债券利率下降C、债券利率下降D、预算盈余增加9、货币的投机型需求主要取决于(A)A、利率高低B、未来收入的水平C、预防动机D、利率下降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会引起(A)A、收入增加B、收入下降C、利率上升D、利率下降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资本边际效率曲线不能准确代表企业的投资需求曲线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基本上反映了投资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作业四——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判断题
√.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物价一次性或短期性下降,严格来说,不能算作通货膨胀。
×.货币学派认为,长期看来,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存在替代关系,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降低失业率。
×.由于国外原材料价格上升引起本国物价水平上升,此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
√.过快、过多增加工资的企业按工资增加额一定比例征税,也是反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的一部分。
√.开放型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可以由世界通货膨胀率以及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生产增长率差异所造成。
×.“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通货膨胀是日常用品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投资增加会诱发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在世纪年代和年代,菲利普斯曲线右移,使得在相对比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上降低失业率更为容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工资价格指导或工资价格管制,能使通货膨胀率降低,因此这个政策是成功的。
×.当出现需求推进的通货膨胀时,国家货币当局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抑制它。
√.通货膨胀发生时,退休金领取者和领取工资者都会受到损害。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它是恒定不变的。
×.通货膨胀会对就业和产量产生正效应,而且是无代价的。
√.一般来说,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比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要弱。
二、单项选择题
.由于工会垄断力量要求提高工资,导致雇主提高商品售价,最终引发整个社会物价水平上涨,这就是()。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 .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动是通货膨胀主要原因的是()。
.凯恩斯学派 .货币学派 .哈耶克 .古典学派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认为,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消费支出增加 .商品、劳务共给过多
.以下那种现象不伴随通货紧缩发生()。
.有效需求不足 .经济衰退 .失业率下降 .物价下跌
.物价指数是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最直接指标,以下属于物价指数的是()。
.生活费用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货币购买力指数 .实际工资指数
.关于菲利浦斯曲线的形状,货币主义认为()。
.向右下倾斜.一水平线
.一垂直线 .短期内由下倾斜,长期内为一垂直线
.关于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不可以采取()。
.冻结工资水平 .增税
.降低法定准备率 .增加有效供给
.通货膨胀是()。
.货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涨
.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以上都不是
.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可能是( ) .银行贷款的扩张.预算赤字
.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投资增加
.通货膨胀会( )。
.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使国民收入下降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使国民收入提高或下降主要看产生这种通货膨胀的原因
.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才会促进国民收入增长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引起的价格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