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借鉴

合集下载

美国海洋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海洋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的公 海 区 域拓 展 。 公 告 中首 次把 “ 大 陆架 ”这 一 地质
岸 、大 气 资源 ,并 利用 其研 究 、管理 和 技术 专长 提供 实
际服 务 的重要 海洋 管理 职 能机 构。 到 了2 O世 纪 8 0年 代 之 后 ,海 洋 管 理 逐 渐 走 向 成
熟 。2 0 世纪8 0 年 代 ,随着 海洋 新 秩 序 的 形成 和 各涉 海
机 构—— 国家 海洋 大 气局 ( 以下简 写 为N O A A) 。4 0 多
年 来 ,NOA A始 终 是 美国 管理 海洋 资 源 ,保 护海 洋 、海
告 》。两 个 公告 各简 称 为 《 大 陆 架 公告 》和 《 渔业 公 告 》 ,合 称 《 杜鲁 门公告 》。 这两 个 公告 单 方面提 出 了 在 水下 土地 相 对应 的上 覆 水域 建立 渔业 养 护 区的权 利和 对 大 陆架 资源 的要 求 ,使其 渔 业 资源 管辖权 向领海 以外
台上 对海 洋 管理 上实行 了选择 性 多边主 义政 策 ,对 联
合 国海洋 法 公约 采取 实用主 义态 度 。奥 巴马 政府 执政 以来 ,进 一步 加 强 了海 洋 管理 ,提 升 了美 国 的海洋 综合
管理 能 力。


美国海洋管理的发展 阶段
年代 之后进 入 法律修 订 时期 ,2  ̄ J 2 0 世纪 末进 入相 对成 熟
经 济 区和 大 陆架 。海洋 已经 成 为美 国在 国 家安全 、 经济 发展和 促进 社 会兴 盛等 方面 极 为重 要 的资源 要 素之 一。
领 土和 自由航行 等传 统 安全 领域 。然 而 ,随着 科学 技 术 的发展 和海 洋 重要 性 的 日益 增加 ,这 种传 统 管理模 式逐 渐 暴 露 其 弊 端 。 海 洋 管 理 中 凸显 出 各 自为 政 、 重 复 建

综合性海岸带规划与管理探讨

综合性海岸带规划与管理探讨

综合性海岸带规划与管理探讨【摘要】综合性海岸带规划与管理是保护海岸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首先介绍了综合性海岸带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现状。

其次分析了综合性海岸带规划的概念、特点、目标和原则,探讨了管理内容和方法。

进一步讨论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最终总结了其重要性,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综合性海岸带规划与管理的意义,为未来的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综合性海岸带规划、管理、国内外现状、概念、特点、目标、原则、内容、方法、挑战、对策、未来发展、重要性、建议、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综合性海岸带规划与管理探讨的重要性综合性海岸带规划与管理是保护海岸带环境、促进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交接的地带,是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复杂的区域。

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海岸带环境逐渐恶化,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综合性海岸带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在于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实现海岸带的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三者协调发展。

只有通过综合性的规划与管理,才能保护海岸带的生态环境,维护海岸带的生态平衡,促进海岸带的可持续利用。

规划与管理也为海岸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综合性海岸带规划与管理还能有效减少海岸带的自然灾害风险,提升海岸带的适应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提供支持。

加强综合性海岸带规划与管理,对于提高海岸带环境质量、增强海岸带生态功能、促进海岸带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海岸带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全面认识其价值与作用,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1.2 国内外综合性海岸带规划与管理现状在国内,我国海岸线总长近1.8万公里,涉及多个省市,海岸带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压力巨大。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海岸带规划管理制度,并相继发布了《海岸带空间规划编制指南》等文件,指导各地进行海岸带规划编制。

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实现抗风浪网箱养殖可持续发展

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实现抗风浪网箱养殖可持续发展

() 3 制定抗 风浪 网箱养殖 行 为规范
开展抗
风浪 网箱养殖海 区的“ 环境 容量 ” 研究 , 在此基础 上制定适 合我 国 国情 的抗 风浪 网箱养 殖 行 为规 范, 明确 规定养殖 场 的规模 、 养殖 网箱设置 、 允许 使用 的饵料 品种及数 量 、 鱼群行为观察及记 录、 死 鱼处理程序和管理人员技 能培训 。 口
选择 , 网箱布置或管理不 当 , 仍会对 养殖海域环境
海抗风浪网箱养殖试验 , 目前仍只在一些州进 但 行试验性或示范性养殖 , 没有商业性的外海养殖 活动。19 99年, 美国商业部开始起草“ 国家外海 水产养殖法” 目前仍在审议 中。该法 除发布最 , 少 l 2 的场地租赁 、 0— 0年 养殖许可和 申请程 序等 外, 也将对外海养殖项 目建立所需要的标准 , 主要 有: 必须满足州 或联邦 的环境标 准 ; 须把对 自然 必
的合法权益 。
采取最适 当措施回捕等要求 。 另外 , 洲水 产 养 殖 生 产者 联 盟 ( E P 将 欧 rA ) 于 20 0 4年夏天发 布新版 的《 负责任 与可持续水产 养殖行为 指令 》 其 中更 是详 细 规 定 了水产 养 殖 , 中应采取 的保 护海洋 环境 的各种措 施 。
() 4 其它 国家 根据美 国研究人 员对英 国 ( 苏格兰 ) 加 拿 大 、 利 、 大 利亚 、 西兰 和 日 、 智 澳 新
本等八 国的 比较 , 它们共 同的做 法有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实行两步许可程序: 先许可租赁某一特定场 所, 再许可开展特别设施 的经营活动; ②制定场地
( 上接 第 3 l页) 22 2 水泵 流量计算 .. 泵流量 Q = V ・S

(完整版)国外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借鉴

(完整版)国外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借鉴

国外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借鉴海岸带地区一直都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发展最快速的地区。

随着近年人口的激增和城市的扩张,对滨海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都产生了巨大压力。

基于海岸带和岸线资源在生态方面的脆弱性和在经济方面的战略价值,自1970年代以来,国际上逐渐发展和成熟了海岸带综合管理(Inter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ICZM)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一般说来,相比岸线地区,海岸带的概念要更为宽泛而且广博,但是海岸带与岸线地区在资源特性方面是共同的,只不过在空间尺度上有所差异。

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岸线管理与利用也都是在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工作框架下进行的。

因此,分析解读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理念与要求,对探讨岸线资源的合理利用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图6: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过程与模式海岸带综合管理是通过多种学科手段对海岸带自然、人文、经济资源制定计划、进行统筹开发保护的管理模式,同时也是为实现可持续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滨海地区及其资源所进行的持续的、交互式的、多方参与的、动态的决策管理过程,其基本目标是追求开发滨海资源产生的最大利益,减少人类活动与滨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保持各种开发活动与造成的环境影响之间的平衡。

其具体管理模式见图。

面对海岸带资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综合”是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主要精髓所在,其“综合”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不同经济部门的综合、不同级别部门的综合、不同管理内容的综合、不同管理手段的综合等等。

结合到具体的空间管理上,主要表现为岸线资源开发管理在横向上的协调,以及其与陆域、海域空间要素在纵向上的关联与统一。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原则,见表5。

表5: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主要原则(1)经济●水产养殖业具有发展潜力且有利于环境;●不依赖水运方式或生产流程中不需要大量用水的制造业应该选址于内陆;●旅游业的增长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土地利用●必须选址于滨海地区的功能对其土地具有优先使用权;●改善公众到达滨海地区的可达性。

世界各国_地区_围海造地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世界各国_地区_围海造地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围海造地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及生产空间的重要手段。

世界上大部分沿海国家或地区都有围海造地的历史,也因此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

我国海岸线长、海湾多,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最活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区域。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其非农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资源量锐减,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与人民生活需求日益提高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因而向海洋空间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优化生态环境以及保障人口食物安全、维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是沿海城市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

因此,研讨各国(地区)围海造地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提炼可供我国借鉴之处,将对我国沿海区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不同国家因地理环境特征与国情不同,其围海造地的原因及做法各不相同,其结果成败也各异。

其中,欧洲的荷兰、北美洲的美国、亚洲的日本、中国的香港与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值得重视。

根据各国围海造地的成因可以分为生存安全需求主导型、工业化发展需求主导型、城市化发展需求主导型三种主要模式。

荷兰围海造地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并因此而著名。

荷兰境内地势低洼,一半土地须长期防洪,其中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另有三分之一仅仅高出海平面约1米,而60%的人口居住在这些低洼地区。

从13世纪至今,荷兰土地被北海侵吞了5600多平方公里。

为了与洪水抗争,排除积水,防洪防潮,拓展生存空间,荷兰开展了持续的大规模围海造地行动:修筑沿海岸线和海(河)堤岸,修入海(河)口的闸坝,在原海底开垦农地、兴建排灌水利、繁荣海洋运输、营造和谐生态等。

荷兰围海造地的主要动因是生存安全的需求,其围海造地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3年以前,为居住和生活进行的大规模围垦;1953-1979年,为安全进行围垦;1979-2000年,为安全和河口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围垦。

考察学习海外城市管理经验材料3篇

考察学习海外城市管理经验材料3篇

考察学习海外城市管理经验材料 (2)考察学习海外城市管理经验材料 (2)精选3篇(一)海外城市管理经历材料:1. 新加坡:作为亚洲最兴旺的城市之一,新加坡在城市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历。

他们采取了严格的规划和管理措施,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开展。

他们注重根底设施建立、环境保护和公共效劳的提供。

此外,他们还实行了严格的法规和制度,以确保城市的平安和秩序。

2. 纽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纽约在城市管理方面也有很多经历可供借鉴。

纽约施行了完善的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系统,以优化城市的布局和交通流动。

他们注重公共空间的开放与利用,使市民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效劳,如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等。

3. 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巴黎以其独特的城市风貌和管理经历出名于世。

巴黎实行了严格的历史保护政策,以保护城市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

他们注重城市美化和绿化,以提供一个宜居的环境给市民。

此外,巴黎还实行了高效的城市管理措施,如公共交通系统和垃圾分类处理等,以进步城市的生活质量。

4. 温哥华:作为____的西海岸城市,温哥华以其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开展的城市管理经历著称。

他们致力于保护自然环境和采用可再生能,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温哥华还注重社会公正和包容,积极推动社会福利和多元文化的开展。

5. 哥本哈根:作为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以其可持续城市规划和生活方式而出名。

他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效劳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以进步居民的生活质量。

哥本哈根还积极推动可持续交通和低碳生活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习以上海外城市管理经历,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成功做法,以改善我国城市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这包括注重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提供良好的公共效劳、促进社会公正和包容等方面。

同时,我们也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创新合适我国国情的城市管理形式。

考察学习海外城市管理经验材料 (2)精选3篇(二)学习海外城市管理经历是为了从中汲取珍贵的经历教训,为国内城市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美国、日本金融支持循环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借鉴

美国、日本金融支持循环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借鉴

1、美国金融支持循环海洋经济 发展的成功经验
美国政府为了支持循环海洋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如《海岸 带管理法》和《海洋保护法》等。这些政策旨在促进海洋资源再生和环境保护。 此外,美国还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方式,大力推动海洋产业 的发展。
在金融工具方面,美国采用了多元化融资方式,包括财政拨款、绿色金融债 券、海洋产业基金等。其中,绿色金融债券具有较低的利率和较长的偿还期限, 为循环海洋经济项目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
在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多样化,包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政府资助等。 直接融资主要包括股票上市和发行债券等,而间接融资则主要依赖于商业银行和 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同时,政府资助也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之一, 如小企业管理局提供的贷款担保和资金支持等。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借鉴意义在于,政府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和提供资 金支持等方式,有力地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多元化的融资模式也为中 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降低了融资成本和风险。
2、加强产学研合作。高校和研究机构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该加 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高创新效率。
3、优化融资环境。为了解决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应该优化融 资环境,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融资支持。
4、加强法律保障。为了保障科技创新企业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加强法律 保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3、加强科技创新:要加大对海洋科技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研究 机构加强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在创新科技的支持下,推动循环海洋 经济项目的实施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4、强化国际合作: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加强与美国、日本 等国家的交流与学习。通过共享经验、技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我国循环海洋经济 的国际竞争力。

国外海岸带规划的借鉴

国外海岸带规划的借鉴
理 已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如建立了防止海岸带 不适当开发的、 以州为基础的管理体制 , 点源
文超祥, 男, 博士, 厦门 大学城市 放深圳、 珠海等经 济特 区, 到1 9 8 5 年开放 大 规划系副主 任, 教授, 高级规划 连、 青岛等1 4 个港 口城市, 沿海的经济展现出 师、 注册规 划师, 公 职律师 城 市规 划系 I 修改日 期l 2 0 1 4 0 4 — 3 0 蓬勃 向上的势头。 东部的沿海区域 已经成为我 在传统的海岸带规划中, 海洋和陆地是相 互分离的。 陆域部分主要由地方规划局负责编 刘 希, 女, 硕士 研究 生, 厦门大 学 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资源综合调查过程 中, 曾有制定 《 海岸带管理
法》的提议 , 但 未能得 到 认可。 直至 1 9 8 2 年, 我 国第 一 部海 洋 环 境 保 护 综 合 性 法 律 — — 《 海 洋 环 境 保 护 法 》获得 通 过 , 其 后 在2 0 0 0 年 和 2 0 1 3 m 分 别进 行了修订 。 尽 管此 后关 于海 洋 方面 的法律 法 规相 继 出台 , 但 是专 门针 对海 岸
的开发往往失控, 导致沿岸自然环境和自然 资
源 的严 重破坏 川 等一 系列 问题 , 早在 2 0 世纪7 O
年代 , 美国就开始关注海岸带综合 管理并通 过立法逐步形成了以 《 海岸带管理 法》 为核心
的海洋 综 合 管理 体系 。 其 相 关法 包 括 《 水 下土 地 法》 《 外 大 陆 架法 》 《 海 洋 工程 和 资源 发 展 法》《 海 洋保 护 、 研 究和 自然保 护 区法》 《 深 水 港 法》 《 国家环 境 政 策 法》 《 渔 业养 护和 管 理 法》 等 一系列法 律 法规 。

美国海岸带综合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美国海岸带综合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文章编号:1004-94799(2001)02-0042-48美国海岸带综合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张灵杰(浙江省玉环海岸带科学研究所,浙江玉环 317600)Email:Ljzhang@摘 要:1972年美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的海岸带管理法规 海岸带管理法!,标志着现代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开端。

在回顾美国海岸带综合管理发展的基础上,从海岸带管理立法与政策、管理形式、体制和公众参与等4个方面概括了美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主要特点。

最后,针对我国在进行海岸带综合管理试验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 键 词:美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环境管理模式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1 美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概况美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包括阿拉斯加、夏威夷、大西洋的4个群岛和太平洋的9个群岛在内,海岸线全长22680km 。

在美国50个州之中,有30个州与海洋为邻。

美国是世界上海洋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海洋管理的国家。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提出对伸到大陆架外部边缘的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区域,采用综合管理方法,把某一特定空间内的资源、海况以及人类活动加以统筹考虑[1]。

这种管理方法可以看作是特殊区域管理的一种发展,即提出把整个海洋或其中的某一重要部分作为一个需要予以关注的特别区域。

70年代后,跟许多发达国家一样,美国的海岸带地区出现了人口压力大、开发利用程度高,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用户之间冲突加剧一类的问题,1972年10月27日,美国国会颁布了 海岸带管理法!(CZMA)∀ ,从使而海岸带综合管理(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 anagement,ICZM)作为一种正式的政府活动首先得到实施,标志着美国#海岸带管理∃掀开了新的一页,从此也推动了世界各国ICZM 的发展。

美国ICZM 的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70年代的起步阶段:各州议会颁布海岸带管理法,建立资源管理机构,批准海岸带管理规划。

荷兰海岸带空间规划管理实践及启示

荷兰海岸带空间规划管理实践及启示

荷兰住房、空间规划和环境部发布第 5个《国家空间 角洲项目提出了与空间规划空间自适应结合的水治
规划政策文件》,陆地和海洋在空间规划中不再被认 理目 标,并 将 海 岸 带 区 域 作 为 6个 地 方 性 子 项 目
为是分开的实体,并且为北海的荷兰部分提供了一个 之一。
考虑到 有 关 的 国 际 协 议 和 国 家 政 策 的 发 展 框 架。
开发研究 2020年第 1期
荷兰海岸带空间规划管理实践及启示
赵 璐1,胡 业 翠2,张 宇 龙3,张 露2
(1.中国科学院 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 100190;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3.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
提 要:海岸带空间规划是我国“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下我国陆海统一国土空间治理的重 要手段。鉴于荷兰在水治理以及陆海统筹开展国家空间规划方面的成功经验,该研究从海岸带空间规划和综合管理的视角,系 统梳理了荷兰海岸带空间规划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总结了其管理模式特征,继而立足于我国国情以及新时代下陆海统筹海岸带 空间规划管理的战略需求,对我国海岸带空间规划和管理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海岸带空间规划;陆海统筹;国家生态网络;管理体制模式;荷兰 中图分类号:F1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20)01-0078-08 DOI:10.13483/j.cnki.kfyj.2020.01.011
党的 十 九 大 报 告 明 确 要 求 “坚 持 陆 海 统 筹,加 迫又充满了挑战[4-6]。以美国 1972年颁布的《海岸
格局中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使得对海岸带的管理既紧 代我国在“多规合一”的国家空间规划体系下开展陆

海岸带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及其国际经验借鉴

海岸带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及其国际经验借鉴

海岸带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及其国际经验借鉴作者:晏维龙袁平红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第06期[内容提要]海岸带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海岸带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如何处理好海岸带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各个临海国家和地区海岸带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

本文从海岸带自然资源的公共性出发,从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管制方式、法律法规执行力度、科研投入等四个方面,对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海岸带资源开发与保护经验进行介绍 ,并简要论述国际经验对我国海岸带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启示。

[关键词] 海岸带公共财产公地悲剧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6-0117-06引言海岸带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方。

以美国沿海地区为例,根据美国《国家环境卫星、数据和信息服务报告》,在不到美国1/5的土地上,有超过半数的美国人在此居住,而且临海县人口以每天3600人的速度增加。

海岸带和海水提供了超过280万个工作岗位, 每年创造54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每年为1800万美国人提供旅游服务。

商业捕鱼产业每年为国民经济提供超过280亿美元的收入,每年大约180万美国人从事娱乐捕鱼活动。

水上货轮每年为超过1300万居民提供就业机会,1340万的乘客搭乘轮渡,500万乘客乘船游览,每年为美国创造超过7400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

我国海岸带经济也呈现出与美国类似的特征,成为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以我国11个沿海省份和直辖市的53个沿海城市为例,根据《20 08中国海洋统计年鉴》数据,2006年年末53个沿海城市总人口达2.35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7.8%。

2007年沿海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为159972.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4.11%。

丰富的海岸带资源和就业机会及发展前景吸引来越来越多的人口,近十年间海岸带人口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内陆人口的增长速度。

世界主要海洋国 家海洋综合管理及对我国的借鉴

世界主要海洋国 家海洋综合管理及对我国的借鉴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综合管理及对我国的借鉴《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综合管理及对我国的借鉴》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约 70%的面积,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需求的增长,海洋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海洋,并形成了各自的海洋综合管理模式。

了解这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进一步完善海洋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海洋强国,其海洋综合管理体系较为完善。

美国建立了多层次的海洋管理机构,包括联邦政府层面的海洋政策委员会、商务部下属的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等。

这些机构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海洋事务的发展。

在法律法规方面,美国制定了一系列涵盖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海洋安全等领域的法律,为海洋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例如《海洋保护、研究和禁猎法》《海岸带管理法》等。

此外,美国还高度重视海洋科技的研发和创新,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海洋观测、勘探和开发技术的研究,不断提升海洋管理的技术水平。

日本是一个海洋资源依赖度极高的国家,其海洋管理也具有独特之处。

日本设立了专门的海洋管理机构,如海洋政策本部,负责统筹协调海洋事务。

在海洋产业发展方面,日本注重海洋渔业、海洋能源和海洋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日本非常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制定了严格的海洋污染排放标准和监测制度,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澳大利亚拥有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其海洋管理模式强调区域合作和公众参与。

澳大利亚通过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对重要的海洋生态区域进行有效保护。

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听取当地社区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海洋保护和管理活动。

此外,澳大利亚还注重海洋教育,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海洋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相比之下,我国在海洋综合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海洋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部分法律法规存在滞后性,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等。

英国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及启示

英国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及启示

英国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及启示英国作为最早开展海洋资源利用的国家之一,在海岸带综合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是2013年出台《英格兰海岸带协议》以来,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对提高管理效率、促进陆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英格兰海岸带协议》的基本内容进入21世纪,随着用海活动数量的增加和国际社会对于海洋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英国王室于2009年批准颁布了《海洋与海岸带准入法》。

该法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套更加协调的法律体系,保障资源合理利用,协调海岸带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基于此目标,2013年11月,英国环境、食品及乡村事务部联合其他涉海管理或咨询机构、沿海地方规划部门基于《海洋与海岸带准入法》,制定并签署了《英格兰海岸带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签署《协议》的主要机构包括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运输部,地方规划部门,海洋管理组织,环境局,英格兰自然协会,英格兰国家公园等部门,以上机构一般统称为“协议机构”。

此外,其他未签署《协议》的公共机构,如英格兰遗产委员会、港务局、近海渔业和保护局等,在特定情况下也需要配合“协议机构”完成项目审查。

《协议》及其配套的实施文件,旨在提供一个合作框架,以便优化沿海开发项目审批程序。

《协议》明确,项目审批包括筛查阶段、讨论阶段、告知申请人讨论结果、完成项目审批等环节。

此外,《协议》虽然是海岸带项目审批阶段的独立协议,但也补充和吸收了其他法律和政府机构主导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尤为重要的是,《协议》并不会取代陆地和海洋已经实施的各项管理制度,也不直接管控微观层面的空间利用活动,更不会直接管理项目行政许可事项。

2 英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海岸带地区各类空间规划的“多规协调”。

《协议》要求,开展海岸带项目审批时,管理机构须确保项目符合沿海地区各类空间规划。

英国海岸带地区空间规划包括海洋和陆地两类主要规划,以及流域管理规划、自然美景区管理规划等专项规划。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英国政府高度重视各类规划的协调,并提出了包括陆海规划政策融合、陆海规划协调的具体流程和建议等一系列落实陆海统筹的要求,从源头避免了规划“打架”的矛盾,进而减少了规划实施难、项目落地难等情况的发生。

海洋特殊开发利用保护区管理服务的国际经验借鉴

海洋特殊开发利用保护区管理服务的国际经验借鉴

海洋特殊开发利用保护区管理服务的国际经验借鉴海洋特殊开发利用保护区管理服务是为了平衡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这些保护区旨在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为海洋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提供各种重要服务。

随着全球海洋环境的恶化和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各国对于海洋特殊开发利用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越来越重视。

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可以为我国海洋特殊开发利用保护区的管理服务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海洋特殊开发利用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比如,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保护区管理标准、美国的海洋保护区法案等。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为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我国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可以借鉴这些国际经验,加强对海洋特殊开发利用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

其次,要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海洋特殊开发利用保护区的管理服务需要依靠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来保证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国际上许多保护区都注重科学研究,通过监测和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状况和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同时,还有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应用于海洋特殊开发利用保护区的管理,如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可以实现对保护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我国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力量的建设,提高海洋特殊开发利用保护区的管理水平。

第三,要加强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

海洋特殊开发利用保护区的管理是全球性的课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是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保护区管理机构进行合作,可以分享管理经验和最佳实践,互相借鉴。

同时,还可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跨国海洋环境问题,实现共赢发展。

我国应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提高海洋特殊开发利用保护区的管理服务水平。

最后,要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

公众的参与和社会的共治是保护区管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海洋保护区管理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海洋保护区管理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海洋保护区管理经验对中国的启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海洋保护区管理经验对中国在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从美国海洋保护区的设立、管理机构的建立、保护区规划、科学研究和社区参与等方面,探讨美国海洋保护区管理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首先,美国在海洋保护区的设立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美国已经在其近海和远洋领域内划定了众多保护区,涵盖了不同的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

这种多层次、多功能的保护区网络对于有效管理海洋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国内建立更为全面和完善的海洋保护区系统。

其次,美国在海洋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建立方面也具有可借鉴性。

美国海洋和渔业管理局(NOAA)是负责海洋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机构,负责制定相关政策、规划海洋保护区、执行相关法律等。

此外,美国还设立了一系列地方性海洋保护区机构,如国家海洋保护区系统办公室、州级和地方级海洋保护区管理部门等。

中国可以建立类似的管理机构体系,确保对海洋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在保护区规划方面,美国采取了科学、系统的方法。

美国海洋保护区规划涉及诸多方面,包括物理环境、生物多样性、文化资源等。

其制定的海洋保护区规划旨在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提高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

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规划经验,建立科学、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的海洋保护区规划模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与此同时,科学研究在美国海洋保护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注重科学的支撑作用,通过开展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海洋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

美国政府与相关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海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海洋保护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可以加强海洋科学研究力量和政府、学术界、产业界的合作,提升海洋保护区管理的科学水平。

最后,社区参与是美国海洋保护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积极鼓励和加强社区参与,将民众纳入到海洋保护区的管理和决策过程中。

国际海滨风景名胜区管理服务经验的借鉴与应用研究

国际海滨风景名胜区管理服务经验的借鉴与应用研究

国际海滨风景名胜区管理服务经验的借鉴与应用研究近年来,国际海滨风景名胜区成为许多国家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服务经验对于其他海滨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一些国际海滨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服务经验,以期为我国海滨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国际海滨风景名胜区管理服务经验的借鉴点之一是发展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成功的海滨风景名胜区不仅仅依靠海滩和阳光等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开发了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比如,在巴厘岛,除了海滩之外,还有悠久历史的寺庙、独特的文化表演以及丰富多样的传统手工艺品等,这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并为海滨风景名胜区提供了更稳定的经济收入。

其次,国际海滨风景名胜区管理服务经验的借鉴点之二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海滨风景名胜区的美丽自然景观是其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而环境保护是保证这些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许多成功的海滨风景名胜区在保护环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严格控制海滩开发、引入可持续能源等。

这些措施不仅使得海滨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也提高了游客对这些地区的满意度和再次光顾的意愿。

第三,国际海滨风景名胜区管理服务经验的借鉴点之三是强化管理和监管机制。

一些国际海滨风景名胜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和监管机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强化执法力度,确保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权益得到保护,旅游市场的秩序得到维护。

同时,这些风景名胜区还注重加强与周边社区的合作,共同维护公共秩序。

这种管理和监管机制的建立对于保障海滨风景名胜区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国际海滨风景名胜区管理服务经验的借鉴点之四是注重创新和升级。

为了保持竞争力,一些成功的海滨风景名胜区注重不断创新和升级。

比如,引入新的旅游设施和技术,提供更多样性的旅游体验;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群体;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增加游客停留时间等。

这种注重创新和升级的精神可以为我国海滨风景名胜区提供启示,激发其在发展中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

我国海岸带管理冲突及国外经验借鉴

我国海岸带管理冲突及国外经验借鉴

我国海岸带管理冲突及国外经验借鉴提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陆海统筹战略以来,海岸带区域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更加清晰。

纵向梳理我国海岸带管理历史,指出目前我国海岸带管理冲突存在“三大难点”:横向和纵向管理体系难以衔接、多调控指标难以整合、利益相关者难以协调。

国外在海岸带管理方面与我国有许多共同的问题。

通过对欧盟、美国和韩国海岸带管理的法律政策、制度体系、管理工具、公众参与和监督评价等方面的比较,基于我国海岸带管理冲突的背景、现状和特点,借鉴国外成熟的海岸带综合管理工具和经验,从加快立法、权利征集和征收、委员会协调、规划指导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并从适合中国国情的海岸带管理冲突角度积极探索问题根源。

关键词:海岸带管理;冲突;借鉴国外经验;陆地和海洋规划一、中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矛盾和冲突(一)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我国海岸带由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管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土地发展权进行长期博弈。

自然资源部遵循中央政府的意愿,对全国海岸带进行统筹管理,重点统筹调控和保护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在自己的行政区域内管理沿海地区。

在上级传递的硬性命令下,有很大的操作和自主空间。

纵向政策传导过程缺乏及时的跟踪评估机制和有效的监督监管措施。

中央发布的政策文件层层传递,有的在地方政府执行时带有偏见,地方政府往往为了经济效益最大化而“顶上”。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冲突造成了海岸带管理不足、管理效率下降等问题[8],影响了海岸带作为资源黄金带的有效发挥。

(二)海岸带管理机构权限不明。

海岸带高强度开发的特点使其成为各职能部门管理的热点。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至今然而,在资源部面前,横向来看,中国的海岸带由陆地、海洋、环境保护、林业、建设等部门共同管理。

各涉海部门管理规划和目标定位不一,权责主体不清,缺乏详细的责任落实机制。

各部门职能重叠或相互推卸是不可避免的。

“九龙治水”和管理“真空”问题并存,导致海岸带开发用地冲突。

考察学习海外城市管理经验材料3篇

考察学习海外城市管理经验材料3篇

考察学习海外城市管理经验材料3篇考察学习海外城市管理经验材料第1篇为借鉴发达国家城市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笔者随广州市城市管理考察团对芬兰以及北欧的城市管理进行了短暂的考察。

考察期间,听取了赫尔辛基市政厅捷娜女士对芬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卫生福利以及赫尔辛基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情况介绍,参观了芬兰赫尔辛基、瑞典斯德哥尔摩、挪威奥斯陆、丹麦哥本哈根的市政建设、园林绿化、市容市貌和城市管理现状。

考察虽走马观花,但所到之处,所见所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了诸多的启示和思考。

一、北欧城市管理的显著特点北欧国家环境优美,社会稳定,资源丰富,城市流动人口少、就业率高、基础设施完备,等等这些都为城管工作创造了优良的条件。

(一)有完善的城管法制北欧国家城市管理正常有序,首先在于有完善的城管法制。

主要表现:一是城管法律制度的制定充分考虑国情民情,详尽、完备且可操作性强;二是城管法律制度的执行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规范、严格且得力;三是依法建设与管理城市到位。

此外,公民的法律素养好、遵纪守法意识强也是其重要的有利因素。

据赫尔辛基市政厅捷娜女士介绍,涉及到赫尔辛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法律制度非常详尽和完备,市政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通过发函、电子邮件、宣传册、广播电视等形式,积极宣传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法律制度,及时公布和通报城市建设信息和城镇发展计划,广泛征求市民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建议,将城市建设和管理与每个家庭紧密联系起来。

(二)有优越的管理基础北欧国家城市建设和管理之所以基础好、环境优越,主要有这几方面的特定因素:一是城市人口少、密度小。

赫尔辛基市面积有1145平方公理,而城区人口56万,连同卫星城埃斯波Espoo),万塔(Vantaa)和考尼埃宁Kauniainen),总人口约117万。

二是公民受教育程度高。

北欧国家从小学到大学都实施全民免费业务教育。

据赫尔辛基市政厅捷娜女士介绍,芬兰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大学、工学院除免除学费、住宿费外,芬兰政府还给每个在校大学生每年可观的补贴。

国外流域综合管理八条经验值得借鉴

国外流域综合管理八条经验值得借鉴

国外流域综合管理八条经验值得借鉴流域综合管理提供了一个能将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整合到决策过程中的制度与政策框架。

欧盟各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等的管理者已经认识到,传统的流域管理必须向基于生态系统的流域综合管理转变,这些国家在实施流域综合管理过程中积累的八方面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第一,立法是流域综合管理的基础。

立法对流域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在于:立法确立了流域管理的目标、原则、体制和运行机制,并对流域管理机构进行授权。

例如南非《水法》依据可持续性、公平与公众信任的原则,通过水所有权国有化与重新分配水使用权,公平利用水资源,确保水生态系统的需水量,将决策权分散到尽可能低的层次,并建立新的行政管理机构。

《欧盟水框架指令》的主要目标是在2015年以前实现欧洲的“良好水状态”,整个欧洲将采用统一的水质标准,地下水资源超采现象将被遏制。

第二,建立有效的流域管理机构是实施流域综合管理的体制保证。

各国流域管理机构均根据相关立法、协议或政府授权而建。

例如莱茵河流域的管理机构就通过国际协议建立了莱茵河航运中央委员会、莱茵河国际保护委员会(1950年)和莱茵河国际水文委员会(1951年)。

墨累-达令河流域通过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墨累-达令河流域动议》建立了部级理事会、流域管理委员会和社区咨询委员会。

美国根据流域法律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通过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协议建立了特拉华河流域委员会。

加拿大弗雷泽河流域根据广泛接受的《可持续发展宪章》建立流域理事会。

美国和加拿大通过国际协定建立了国际联合委员会,处理两国跨界河流问题。

流域机构和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反映了流域独特的自然人文特点、历史变化和国家政治体制。

流域管理机构是流域综合管理的执行、监督与技术支撑的主体,但不同的流域管理机构在授权与管理方式上有较大的差别。

流域管理机构作为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公共决策平台,其权威性往往是各种利益平衡的结果与反映。

有效的流域管理机构通常有法定的组织结构、议事程序与决策机制,其决策对地方政府有制约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借鉴海岸带地区一直都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发展最快速的地区。

随着近年人口的激增和城市的扩张,对滨海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都产生了巨大压力。

基于海岸带和岸线资源在生态方面的脆弱性和在经济方面的战略价值,自1970年代以来,国际上逐渐发展和成熟了海岸带综合管理(Inter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ICZM )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一般说来,相比岸线地区,海岸带的概念要更为宽泛而且广博,但是海岸带与岸线地区在资源特性方面是共同的,只不过在空间尺度上有所差异。

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岸线管理与利用也都是在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工作框架下进行的。

因此,分析解读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理念与要求,对探讨岸线资源的合理利用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管理目标行动计划机会+高层次决策+准备+行动海岸带管理问题:1、资源耗费2、生态退化3、使用者间矛盾冲突4、供需不平衡管理投入:1、资源禀赋2、生态环境3、生产活动4、社会需求法规条例规则教育监测/评价/反馈图6: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过程与模式海岸带综合管理是通过多种学科手段对海岸带自然、人文、经济资源制定计划、进行统筹开发保护的管理模式,同时也是为实现可持续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滨海地区及其资源所进行的持续的、交互式的、多方参与的、动态的决策管理过程,其基本目标是追求开发滨海资源产生的最大利益,减少人类活动与滨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保持各种开发活动与造成的环境影响之间的平衡。

其具体管理模式见图。

面对海岸带资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综合”是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主要精髓所在,其“综合”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不同经济部门的综合、不同级别部门的综合、不同管理内容的综合、不同管理手段的综合等等。

结合到具体的空间管理上,主要表现为岸线资源开发管理在横向上的协调,以及其与陆域、海域空间要素在纵向上的关联与统一。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原则,见表5。

表5: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主要原则内容原则要点(1)经济水产养殖业具有发展潜力且有利于环境;不依赖水运方式或生产流程中不需要大量用水的制造业应该选址于内陆;旅游业的增长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土地利用必须选址于滨海地区的功能对其土地具有优先使用权;改善公众到达滨海地区的可达性。

(3)环境妥善保护海域及陆地的环境敏感地区,使生态价值最大化;降低自然灾害诱发灾害性破坏和损失的机率;在可以采用非结构性防护措施的地方避免建造滨海防护工程,如防浪堤;保护滨海地区的自然景色以及周围社区的特色;治理排入海域的城市污水,并且排污口的位置必须远离旅游区和居住区;完善并巩固燃油、液化气的输送及储存设施,以减少因为燃油溢出或泄露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4)科研教育定期监测土地利用和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对公众进行滨海地区环境价值的教育;滨海及海洋科学的研究机构应该沿海岸线选址,以利于加强对滨海资源的认识。

1.1划定专门的岸线管理区域划定专门的岸线控制区域,明确管理对象,是对岸线地区进行综合管理的首要前提。

国内外诸多地区和城市,在划定岸线控制区时,都考虑了沿岸线向海、向陆拓展一定的区域,并尽量纳入重要的海陆资源、生态敏感区和战略性海岸发展地带,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综合性资源加以管理。

在具体划定方式上,又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1.1由专门的法规规定岸线“退缩地带”在一些沿海国家,法律规定了“退缩地带”的概念及其具体要求。

“退缩地带”最初是出于海岸防护、生态保育和安全防灾目的而划定的建筑物退让距离,在此范围内,禁止私人性质的建设行为(这些国家大多土地是私有的),见表6。

表6:一些国家“退缩地带”的划定国家或地区自海岸线向陆地的距离厄瓜多尔8米夏威夷12米菲律宾(红树林绿色带)20米墨西哥20米巴西33米新西兰20米俄勒冈永久性植被线(可变)哥伦比亚50米哥斯达黎加(公共地带)50米印度尼西亚50米委内瑞拉50米智利80米法国100米挪威(无建筑物)100米瑞典(无建筑物)100米(一些地方达到300米)西班牙100~200米哥斯达黎加(有限地带)50米至200米乌拉圭250米印度尼西亚(红树林绿色带)400米希腊500米丹麦(无夏季住户)1~3公里前苏联—黑海沿岸(新工厂专用)3公里在1970年代以后,随着对岸线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岸线管理已不仅仅出于安全的角度考虑,所以,“退缩地带”也逐渐演化为服务于岸线地区特殊管理需求的特定管理区域。

在许多国家,“退缩地带”是个公共地区的概念,为此实施了沿海岸线土地公有制。

如哥斯达黎加,管辖区为200米宽的海洋与陆地区域,法律将这个地带划分为公共地带和有限地带两部分。

公共地带专用于公共利用和诸如运动娱乐、港口设施的开发,禁止一般商业开发。

在有限地带,开发通过以地方政府制定的法律和规划为依据的许可证制度和特许制度来进行严格控制。

1.1.2依据法规政策将对岸线地区分类管治提出明确要求在日本,公共岸线是作为政府管理海岸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总体概念。

即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公共团体所有的、可提供作为公共利用的海岸土地,以及为实施一体化管理由都道府县指定并公示的低海潮线以内的水面。

在公共海岸明确的前提下,从地方管理角度出发,日本全国岸线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海岸保全区域;二是一般公共海岸区域。

海岸保全区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海岸需要通过保护来防止由于海水、地盘变动可能造成的危害;二是指在保证海岸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

海岸保全区域是由都道府县知事指定的。

海岸保全区域以外的区域为一般公共海岸区域。

在岸线总体区域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划定区域的不同情况,由都道府县知事指定把海岸保全区域又划分了三个特定区域,即港湾区域、港湾相邻地域和渔港区域,以利于专门机构的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加强港口的管理和运营,城市规划上指定了临港地区,但属于城市规划区域以外地区。

相应的图7:日本海岸保全区域位置图《港湾法》中规定了临港地区的划分内容,共包括九个分区:即商港区、特殊物资港区、工业港区、渔港区、铁路联络港区、船舶用燃料港区、小船坞港区(供水上运动、娱乐用的快艇、划艇等利用、停泊区域)、保安港区(易燃、危险品存储区域)、生活休闲港区。

因此除了在《城市规划法》中划定了临港地区,岸线区域必须在《港湾法》、《海岸法》规定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

1.1.3根据实际情况划定岸线管理区由于岸线地区情况较为复杂,所以更为通行的做法,是在法规规章确定大致原则的基础上,由专门的规划计划来确定这一区域,并进行功能分区。

美国在海岸划定上,一般是各州在联邦海岸带管理法框架下,在《州海岸带管理计划》中根据实际情况划定海岸带管理区。

划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考虑自然地形、地貌、滨海资源的分布和现状城市形态等,以海岸线为基准,分别向陆地和海域延伸一定的距离形成的“缓冲区”。

以加州为例,根据《加州海岸带管理法》,海岸带范围从海岸线(大潮平均高潮线)向海一侧3英里边界线延伸到内陆边界线。

但在《州海岸带管理计划》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海岸带范围进行调整:向陆一般为1000码(约914m),但在都市区,有的只有几百英尺,在乡村地区,有的可能延伸到内陆几英里;向海一般为3英里(约4827m),但也可以适当调整,如橘县(Orange County)海岸线从向海一侧3英里调整为5英里。

俄勒冈州则也是按照自然界限及行政界限划定,总面积约20230km2。

图8:青岛市海岸带规划国内城市青岛的海岸管理区(海岸带范围)的划定依据是政府规章《青岛市海岸带规划管理规定》。

该规定确定海岸带规划范围海域至十海里等距线;陆域未建成区一般至一公里等距线,或公路陆域建成区一般以临海第一条城市主要道路或铁路;特殊区域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海岸带规划控制范围为准。

根据这一大致原则,《青岛市海岸带规划》对海岸带范围进行了具体划定。

1.2理清管理权限和内容岸线资源的多样和复杂,注定了其管理内容也十分复杂。

为了强化对岸线资源的管理,明晰管理权限和内容,世界各国大多在某种程度上对其管理体制进行了集中、综合处理。

其中又可分为集中管理型和半集中管理型两类。

1.2.1集中管理型对岸线实施集中管理型的国家和地区,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完善,有高效的海洋(海岸带)管理职能机构,有综合性的海岸带管理法规,海洋(海岸带)的执法队伍统一、职能综合,有统一的海岸带管理规划和政策等。

美国、法国、荷兰、新西兰、韩国、波兰等国是这一模式的代表。

美国为加强岸线的开发管理,专门设立了由政府和民间人士组成的州海岸带委员会,负责制定本州海岸带管理计划和规范海岸带的开发活动,并行使相应的管理职能。

具体内容包括:划定海岸带地区,制定州海岸带管理计划;审批区内开发项目,颁发行政许可;审批区内的相关规划;对海岸带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检查已批准的海岸带地区开发许可的执行和实施情况;;接受地方政府和港口有关滨海地区开发许可的申诉, 并做出裁决;建立并维护海岸带滨海资源信息中心;向州及地方机构就海岸带管理的决策提供建议,以保证有效的公众参与;协同本州有关机构制定和评估一些专项开发计划及项目;负责海岸带的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

上海为强化黄浦江两岸的开发建设管理,也专门建立了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市浦江办”),作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有关决定,对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进行管理、调控、协调和监督四项基本职能,具体负责黄浦江两岸地区开发总体规划的实施及日常管理,制定和实施开发政策,研究一些重大问题的应对方案,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准备;调控土地开发、批租节奏,运用政府资源引导和控制市场运作的走向;争取总体平衡的基础上协调各区、各开发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监督和控制具体项目规划的实施,推动和促进项目建设的高标准。

1.2.2半集中管理型对岸线实施半集中管理型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明确的法规、政策、规划等作为管理依据,但海岸带(海洋)管理分属于各部门,主要靠协调机构来实施海洋管理。

但在“分而治之”的模式下,依旧强调高层统筹决策的前提。

实行这一模式的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印度、俄罗斯等国。

日本的公共海岸区域、海岸保全区域的管理由都道府县海岸管理部门按各自辖区统一管理,具体规划、建设开发由市町村级政府按照划定的管辖区域负责实施。

根据管理岸线的划分,海岸保全区域和港湾区域、港湾相邻地域、渔港区域有重叠的情况下,港湾区域、港湾相邻地域、渔港区域由相应的港湾管理部门和渔港管理部门负责,重要港湾(以国际和国内海上运输网为据点、与国家利害紧密相关的港湾)所在地方政府设有港务局,地方港湾则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如省级交通政策局或市级都市政策部下属港湾课等,专门负责港湾地区的规划、开发和运营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