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搭好职高数学教学脚手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4.12
]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无论是对心理学还是对教育学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提出的观点明确,真实客观,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是职高数学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理论和参考依据。
最近发展区以学生现有能力水平与经教师引导协助后所能达到的水平差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存在“发展区”这一概念。
事实上在实践中,“最近发展区”是极具韧性的,最短的最近发展区表明学生的现有水平已达到一定的高度,而发展区的时间维度越长,越说明学生的潜力还没能被激发出来,学习成绩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文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媒介,探讨了在职高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搭建激发潜能和提升知识水平的“脚手架”,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提升职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加快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进程,为教师优化教学提供依据,为构建
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在实践中,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
的主要方式是“定点测量法”。
(1)测量学生能力水平的底线。
职高学生现有的数学能力和水平是最近发展区的底线,因此,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必须要首先测量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
在实践中,所谓“定点测量法”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数学思想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需要制订一个完善的计划来对学生的这些能力进行摸底。
其中包括:以不少于三次的考试来测量学生的理论水平,以每堂课不少于10个问题来测量学生的数学思想,以不少于两次的课外探索任务布置来测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测量完成后记录备案。
(2)测量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
与学生的现有能力相比,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受到了更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既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又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能力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制订短期教学计划,以一周或两周为单位,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力求在“测量”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测量后再次以考试、课堂问题和任务驱动来检验学生的能力水平,并记录备案。
(3)确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诚然,因考试环境、学生心理和生理等因素的影响,单次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可能并不准确,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多次最近发展区的测量。
以一次测量为一组,经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测量后会产生几组数据,将各组数据进行对比、制表,教师会得到一个持续稳定或不断变动的学生发展曲线表,而这一曲线表即是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变动频率,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值即是学生准确的最近发展区。
二、如何为学生搭好最近发展区扩张的“脚手架”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递增、积累并缓慢前进的过程,欲速则不达,教师在为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扩张搭建“脚手架”时,应严格遵循这一规律,即制订一套长期的、徐徐增加难度和强度、符合职高学生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的教学计划。
(1)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针对学生现有的能力和水平,教师结合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首先巩固能力中等和落后学生的基础知识,而最有效的方法,即是教会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数学是一门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抽象为符号、概念和公式的学科,对于职高学生来说,数学建模相信他们并不陌生,但关键在于他们是否能够使用建模思想,以及是否能够正确应用。
因此,在为学生搭建第一层“脚手架”时,教师应重点从数学建模入手,同时实施分层教学,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教师共同完成对成绩中等和落后学生的辅导。
(2)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为学生搭建第二层“脚手架”应从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视野,如在课堂教学中大量导入与课题知识相关的数学故事或历史人物,让学生有兴趣学;同时,为学生推荐大量的数学图书,或定期带领学生去图书馆阅读,并定期开展数学比赛、交流会、研讨会、解题方法评比活动等等。
(3)布置课外探索任务,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为学生搭建第三层“脚手架”的做法是从生活入手,鼓励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感受数学的魅力。
笔者认为,职高数学应摒弃传统的课外作业,以课外探索任务替代。
如“椭圆”教学后的“量鸡蛋”任务、“正弦定理”一课课前的制作实验道具任务,以及“立体几何初步”教学后的制作简易“水立方”模型任务等等。
与作业相比,课外数学探索任务具有高度的趣味性,且时间也相对充裕,既能够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驱动他们的好奇心,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使他们能够学有所用,
从而客观认识数学的工具性特征,提升数学素养。
结语: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职高数学教师重要的参考理论和教学依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用这一理论,将其打造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利器,使其推动自身不断发展,不断创造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武丽娜.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学的启示[J].中学课程辅导,2014(23).
(江苏省高邮市界首中学)
【才识】
【成才新观察】
摘
要:“最近发展区”理论为职高数学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学生能力水平
与发展潜力之间的差异,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好提升学生成绩的“脚手架”,构建有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高数学;最近发展区;课堂教学;脚手架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搭好职高数学教学脚手架
江苏
高邮
●陶
媛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