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物理冲刺复习课件:专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90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由①②式联立解得:
① ②
t=1.29 s,v=11.24 m/s (2)设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 a v
t
解得:a=8.71 m/s2
答案:(1)1.29 s 11.24 m/s (2)8.71 m/s2
【命题人揭秘】解答物理实际应用问题的思路 (1)分析运动过程建立运动模型. (2)明确在运动过程中的关联物理量及其关系. (3)选用合适的运动规律列方程求解.
高考真题代表着高考考查的方向。本栏目以高考真题为线, 科学划分类型,分类剖析,完美突破每个考点。命题专家全程 参与,分析解题思路,指导解题技巧,预测考查趋势。讲一题, 通一类,助你运筹帷幄,备考无忧!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典例1】(2011·安徽高考)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
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 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际应用 【典例4】(2010·新课标全国卷)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 会上创造了100 m和200 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 别是9.69 s和19.30 s.假定他在100 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 反应时间是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 匀速运动.200 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 和加速时间与100 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 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 m时最大速率的96%.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典例2】(2011·天津高考)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 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② ③
设汽车乙在时刻t0的速度为v′,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
的路程分别为x1′、x2′,同理有:
v′=2at1202
⑤ ⑥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x、x′,则有:
x=x1+x2

x′= x1′+x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路程之比为: x 5
时间内所发生的位移,且时间轴上方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的位
移方向为正方向,时间轴下方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的位移方向
为负方向.因此由图线可知0~3 s内的位移为:
x1=
1×3×2
2
m=3
m,方向为正方向;
3~8 s内的位移为:
x2=
1×(8-3)×2
2
m=5
m,方向为负方向;
0~8 s内的位移为:
x=x1-x2=3 m-5 m=-2 m; 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x 2 m / s 0.25 m / s,
专题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 1 考纲快讯·考情解读 2 热点考题·专家点评 3 三年真题·考场诊断 4 考点清单·归纳整合 5 解题技能积累 6 二年名校模拟·一年权威预测
1.参考系、质点

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3.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

1.理解参考系在运动描述中的应用以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 2.区分位移和路程、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联系. 3.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4.理解运动图象的意义及应用,要重点突破.
A. 2x t1 t2
t1t2 (t1 t2 )
C. 2x t1 t2
t1t2 (t1 t2 )
B. x t1 t2
t1t2 (t1 t2 )
D. x t1 t2
t1t2 (t1 t2 )
【 平精均讲速精度析v2 】 第对t2x一于. 个匀Δ变x速内直平线均运速动度而v言1 ,第t平1x二,均个速Δ度x内等的于中
【审题视角】解答本题时可首先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分析 出运动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代入时间求出位移、平均速度 等物理量.
【精讲精析】质点运动规律的分析与计算: 答案:D
【命题人揭秘】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两点说明
(1)明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x
v0
t
1 2
at
2,
位移速度关系式v2-v02=2ax中各物理量的含义,能够根据具体的函数
2
=30 m,这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故平均 速率 v x 30=m7./5s m/s,C正确;在5~6 s内,物体的速
t4
度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增大,合外力做正功,D错误.
答案:B、C
【命题人揭秘】v-t 图象中巧得四个运动量 (1)运动速度:从速度轴上直接读出,正负表示运动方向. (2)运动时间:从时间轴上直接读出时刻,取差得到运动时间. (3)运动加速度:从图线的斜率得到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 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反映了加速度的方向. (4)运动的位移:从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得到位移,图线 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时间轴以上的面积表示 位移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时间轴以下的面积表示位移与规定 的正方向相反.
体验三年真题,模拟考场实战。三年高考真题按照命题角 度科学分类,横向对比每个考点在高考中的地位,准确把握热 点考向;纵向比较不同年份、不同地区考题的命题思路及特点。 快速培养解题题感,打造高考制胜利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高考指数:★★★
1.(2010·天津高考)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 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分别为( )
答案:5
x 7
7
【命题人揭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范求解 1.一般解题的基本思路
2.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速度的纽带作用: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 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 (2)合理选择物理公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物理量涉及 v0、v、a、x、t五个量,每一个基本公式中都涉及四个量,选 择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分析已知量和待求量,根据所涉及的物理 量选择合适的公式求解,会使问题简单化.
3.(2009·广东高考)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 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B.0~1 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解析】选A.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都是倾斜的直线,表明 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是匀加速,甲是匀减速,加速度 方向不同,A正确,C错误;根据在v-t图象里面积表示位移的 方法可知在0~1 s内甲通过的位移大于乙通过的位移,B错误; 根据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D错误.
A.0.25 m/s 向右 C.1 m/s 向右
B.0.25 m/s 向左 D.1 m/s 向左
【解题指南】应根据v-t图象分别确定出0~3 s和3~8 s两段 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再计算出0~8 s内的总位移,根据平均速 度的定义计算平均速度.
【解析】选B.v-t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质点在这一段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 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 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高考指数:★★★★★
5.(2011·重庆高考)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
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
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10 m B.20 m C.30 m
D.40 m
【解析】选B.h=1gt2= 1×10×22 m=20 m,由此可知井深约
【解析】选B、D.在v-t图象中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位移的大小.在t1时刻,虚线 的斜率小于实线的斜率,故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A错 误;在0~t1时间内,虚线围成的面积大于实线围成的面积,故 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B正确;在t1~t2时间内, 虚线围成的面积比实线围成的面积小,故C错误;在t3~t4时间 内,虚线平行于t轴,故反映的是匀速运动,D正确.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审题视角】运动员博尔特比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精讲精析】(1)设加速所用时间为t,匀加速运动达到的最大速率为
v,则: 0 v+tv(9.69-0.15-t)=100 0 2 v+t(19.30-0.15-t)×0.96v=20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 【典例5】(2011·新课标全国卷)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 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 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 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 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 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2
2
为20 m,故B正确.
6.(2009·江苏高考)如图所示,以 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 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 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有( )
4.(2009·广东高考)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如图中 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 简化计算,用虚线做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物体的加速度
a
v2 v1 t1 t2
2x t1 t2 , t1t2 t1 t2
故A正确.
2
答案:A
【命题人揭秘】利用平均速度巧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1.平均速度两个计算公式
2.两个公式的灵活应用 (1)在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可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灵 活选取两个公式,进而求得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在处理纸带问题时,灵活应用两个公式可求得纸带中某一 点的瞬时速度.
【审题视角】解答本题时可由运动学公式分别写出两汽车的速度 和位移方程,再根据两车加速度的关系,求出两车路程之比.
【精讲精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t0)的速度为v,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x1,加速度为a,在第二段时
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x2,由运动学公式有:
v=at0

xx12==v12 ta0t+0212 ·2at02
【精讲精析】根据图象可知,前5 s物体沿正方向运动,第6 s
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所以物体离出发点最远的时刻是第5 s
末 x路2=,程1s前2=150mx1s=+的5x位2m=移4,0所xm1 以,离2B出正52=发确31点;05最前mm远4,为s第内36的5s位m内移,的是A位错x移2误大4;小610s内m的
关系式分析得出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物理量.
(2)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并能够灵活应用.
v-t图象及其应用 【典例3】(2011·海南高考)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 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在0~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 m B.在0~6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 m C.在0~4 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 m/s D. 5~6 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审题视角】解答本题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t8
负号表示速度方向是向左的,故B正确,A、C、D错误.
2.(2009·广东高考)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做质点处理的是( ) A.自转中的地球 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 C.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 D.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解析】选C.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 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一般平动的物体,由 于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看做质点,C正确;自转 中的地球、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 冰运动员其本身各点的运动各不相同,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 不能看做质点,A、B、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