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怀人 教案

合集下载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思乡怀人诗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思乡怀人诗课件
找出诗歌中的意象,理解 其象征意义。
意象组合
分析多个意象之间的联系 ,理解其表达的情感。
意象创造
了解诗人如何通过意象创 造意境,传达情感。
诗歌意境的感悟与体验
意境感受
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所创造的意境。
情感体验
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其表达的意境。
意境评价
对诗歌所创造的意境进行评价,了解其艺术价值 。
怀人之意的抒发
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01
思乡怀人诗中,诗人常常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如父母、兄弟、
姐妹等,以及对他们的牵挂和关爱。
回忆与友人的共同时光
02
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共同时的光阴,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怀旧
之情。
对逝去亲人的缅怀
03
诗人还会在诗中表达对逝去亲人的缅怀,回忆他们的音容笑貌
,以此抒发无尽的哀思。
主题与情感的交织与升华
思乡之情与怀人之意的融合
思乡之情与怀人之意在诗歌中相互交织,形成一种复杂的情感表 达,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升华到家国情怀
在思乡怀人诗中,诗人常常将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家国情怀,表达对 国家、民族和文化的热爱和眷恋。
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思乡怀人诗所表达的情感具有普遍性,能够超越时空,引起读者的 共鸣和感动。
THANKS
[ 感谢观看 ]
艺术感染力。
意象与意境的结合方式
意象与意境的关联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元素,通过意象的组合和运用,营造出特定 的意境,表达特定的情感。
意象与意境的互动
在意境的营造过程中,意象与情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一种 独特的艺术效果。
意象与意境的统一
在思乡怀人诗中,意象与意境的统一至关重要,只有当意象与意境相 互协调、相互呼应时,才能使诗歌的表达更加完美、更加动人。

思乡怀人

思乡怀人

边关解冻、 春回大地牧 马晚归 。 这时,月亮 出来了,戍 楼里的羌笛 声,悠悠地 沉浮,弥漫 在清越明澈 的月光里。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风传笛音,音满关山。于是,那关 山静寂的夜空里,让人感到飘落的 不仅仅是笛声,还仿佛飘落着落梅 的花片,那幽幽的梅香,也顿时溢 满了整个的天地。
一、思乡怀人诗的思想内容
1、羁旅愁思
3、边关思乡
2、思亲念友 4、闺中怀人
一、羁旅愁思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鉴赏。 “客”点
奠定了愁苦 的感情基调
宿建德江
出寄居异 孟浩然 地
舟、浮萍、 飞蓬、孤雁 常象征漂泊 流浪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易引发 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二、杜鹃鸟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 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 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 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 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 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 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杜鹃“不如归去”的叫声,道出了千百年来游子的共同心声,最容 易触动游子内心深处脆弱的情弦。于是,杜鹃就成了身处天涯充满乡愁 的游子的象征物。 例如 晏几道就在《鹧鸪天》中借杜鹃写尽了羁旅生活的无奈:“十 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随意) 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 可期。”春天,在百花盛开的深处,远离家乡的词人听见杜鹃“不如归 去,不如归去”的啼叫,触发了思家之念与作客之愁,道出了词人对浪 迹天涯、有家难归的生活叹息。

思乡诗教学设计

思乡诗教学设计

篇一:思乡诗教学设计五、古诗词鉴赏知多少?由学生简要地讲讲自己平时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六、鉴赏知识的“盘点”与“内存”(发资料,让学生快速的浏览一遍)(一)内容主旨、思想情感1、边塞诗常用词汇: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伤感、思乡念亲、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等(如《渔家傲秋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田园诗常用词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闲适愉悦、悠闲快乐等(如《钱塘湖春行》《归园田居》)3、送别诗常用词汇:忆友怀旧、依依不舍、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惆怅伤感、劝勉祝愿、激励友人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怀古诗常用词汇:怀古伤今、怀才不遇等(如《赤壁》、《潼关怀古》)5、咏物诗常用词汇:坚守节操、遭贬激愤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羁旅诗常用词汇:思乡念亲、游子悲秋、羁旅愁思、惜春悲秋等(如《天净沙秋思》、《次北固山下》)7、爱国诗常用词汇:忧国忧民、为国捐躯、以死明志、保家卫国、借古讽今、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报国无门的悲伤、壮志未酬的愁苦、关心国家命运、反映社会黑暗、批判态度、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山河沦丧等(如《过零丁洋》)8、哲理诗常用词汇:登高揽胜、蕴含哲理、振作乐观、积极向上、豁达乐观、不怕困难、远大抱负等(如《望岳》、《水调诗头》《登飞来峰》)9、抒怀诗常用词汇:年华消逝、闺中怀人、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失望惆怅、焦灼痛苦等(《醉花阴》、《浣溪沙》)(二)观点态度1、赞美、肯定、支持、同情、渴望等。

2、批判、否定、揭露、不满、愤恨、惋惜等。

(三)体味语言1、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

2、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其精妙之处。

抓住关键词语和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

3、语言风格: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等。

4、常用词汇:勾勒、浓重墨彩、简洁、明白如话、言简意丰、诗青画意、富有哲理、质朴清新、耐人寻味、意境优美等。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之思乡怀人诗歌鉴赏的导学案 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之思乡怀人诗歌鉴赏的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1年高考诗歌鉴赏之思乡怀人诗歌鉴赏的导学案课前自主学习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春夜洛阳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设题: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指出,"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折柳”是曲子《折杨柳》的简称,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此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想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月夜忆舍弟(五言律诗)(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过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示收兵。

(1)首联所写之景与全诗所抒之情有何联系?首联描绘边塞秋天凄凉的景色,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1分)为“月夜”铺垫了背景,从而为下面的抒情作了准备。

(1分)『解析』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需答出环境气氛与铺垫背景这两个方面才能得到满分)(2)颔联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而这首诗却把词序稍作改变,便化腐朽为神奇。

请作具体分析。

这虽是作者的心理感觉,但却说的斩钉截铁,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2分,答出思念热爱故乡得1分,答出主观心理作用得1分)『解析』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乡愁教案8篇

乡愁教案8篇

乡愁教案乡愁教案(一):教学重点:1、朗读,把握节奏,重音,体会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2、探讨诗歌的主题。

3、品味诗歌的感情,学习抒发抽象情感的方法。

4、阅读迁移训练。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现代诗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2、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

3、透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提高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意识。

教学难点:1、深层理解文本,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2、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教具安排:ppt教学课件flash课文配乐朗读课件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播放思乡歌曲,创设情境:导言:同学们,每到周五,你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将来你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在遥远的异地工作生活,最容易产生一种什么感情?(思乡之情)“游子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骚客抒发过这种完美的情愫。

那么,请同学们回顾你以前学过或读过的作品,说出有关描述乡愁的诗,词,曲。

有关作品:1、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李煜的词《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马致远的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5、崔颢的《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阿!游子思乡,故土难忘。

抹不去的相思,挥不走的乡愁,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风流少帅张学良,困居台湾几十年,有多少离愁别恨,客死他乡,团聚梦难圆?多少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人民与大陆两地相隔,饱受相思之苦,因而对乡愁有着其他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深刻的理解。

其乡愁诗也是异彩分呈。

这天,我们一齐来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幻灯片]二、简介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幻灯片]展示幻灯片后补充:1928年余光中出生于南京,1949年随国民党军到台湾,台湾与大陆由于人为的长期隔绝,有近四十年不通来往,漂流到孤岛上去千千万万的同胞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和亲人。

羁旅思乡诗教案

羁旅思乡诗教案

羁旅思乡诗教案一、协议方信息1、甲方(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方(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羁旅思乡诗的常见主题和情感表达。

11 认识羁旅思乡诗中思乡怀亲、漂泊无依、孤独寂寞等常见情感。

12 理解诗人在羁旅途中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2、掌握羁旅思乡诗的常见意象和表现手法。

21 熟悉明月、秋风、归雁、家书等典型意象。

22 学会分析借景抒情、对比、烘托等表现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3、提高学生对羁旅思乡诗的鉴赏能力。

31 能够准确解读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2 学会从诗歌的语言、意象、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和评价。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1 掌握羁旅思乡诗的常见意象和情感内涵。

12 学会分析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2、难点21 体会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思乡之情。

22 能够结合诗人的身世背景和时代特点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11 讲解羁旅思乡诗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

12 分析典型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表现手法。

2、讨论法2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重点词句和情感表达。

22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羁旅思乡的感受和理解。

3、诵读法31 让学生反复诵读经典羁旅思乡诗,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2 通过诵读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41 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42 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羁旅思乡的氛围。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 播放一段充满思乡之情的音乐,如《故乡的云》,营造氛围。

12 提问学生对思乡的感受,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知识讲解21 介绍羁旅思乡诗的定义和特点。

22 讲解常见的意象,如明月、秋风、古道、瘦马等,并举例说明其象征意义。

23 分析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等,结合具体诗歌进行解读。

3、诗歌赏析31 选取经典的羁旅思乡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

思乡怀人诗-初中语文知识讲解

思乡怀人诗-初中语文知识讲解

思乡怀人诗1.思乡怀人诗【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考点详解】思乡怀人诗,是古代诗人作诗的一个重要主题,主人公为生计、前途、理想、抱负而转徙各地。

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而家中的亲人、闺中之女子也常常对远在天涯的游子和戍守边疆的征人产生怀念之情。

我们把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叫做思乡怀人类诗歌。

【方法技巧】思乡怀人诗,也是中考的热门主题,为准确表述,我们有必要在如下方面做好准备:依象识情:所谓依象识情,就根据诗的意象来识别感情。

感情是抽象的,要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例如,月亮,容易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子归,即杜鹃,为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而回,因而有了“思归”之意;鸿雁,它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柳,表示思念之情;……掌握这些思乡意象,有利于我们快速把握诗歌的主题。

背景析情:就是根据写作背景来分析诗歌的感情。

这种写作背景往往会以注解的形式,出现在诗歌的后面,所以同学们解诗歌鉴赏题时,一定要看诗歌的注解。

比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写作背景: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

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

从中可以看出,其主题肯定是思乡怀人了。

诗眼定情:所谓诗眼定情,就是在依象识情的基础,从诗眼中进一步确定诗歌的感情色彩。

这样我们对诗歌感情的品味,就能得到进一步的确定。

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析: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

“登高”“佩茱萸”让我们感受到佳节思亲的意思。

《诗歌鉴赏——思乡怀人》

《诗歌鉴赏——思乡怀人》

情感分类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感情类型: 诗人长期流离漂泊,思念家人 主要手法: 从对面落笔,想象 鉴赏方法: 品手法
学生独立 完成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
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
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
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
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课堂训练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练习。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本诗中,诗人写到“归梦”意在突出什么?
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 说法?为什么?
“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
学生独立 完成
主要手法:想象、虚实结合
鉴赏方法:抓关键句
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 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 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感情类型:闺中怀人
学生独立 完成
主要手法:拟人、反衬
鉴赏方法:抓意象,品手法
小结 1.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 山长水阔; 宦游不归; 久戍边关。 2.情感内容: 思念亲友, 羁旅之思, 闺中怀人, 征人思乡。 3.常用的意象: 月、燕、雁、宿鸟、菊兰 杜鹃(子规)、笛、关山、 书(鸿雁、尺素 、双鲤) 树(杨柳、桑、梓)等

思乡怀人(学生)

思乡怀人(学生)

古诗鉴赏专题——诗歌类别及鉴赏要点五、思乡怀人诗一、思乡怀人诗的概念思乡怀人诗是指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在异乡的孤寂、惆怅、落寞、凄清的诗歌。

二、思乡(亲)怀人的缘由1、战乱频仍,久戍不归(边塞诗);社会动荡,亲人离散。

2、官场失意,仕途坎坷。

3、朋友遭遇不幸(孤寂落寞)。

4、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渴望团圆。

5、滞留旅途,孤单寂寞。

6、景似故乡,触景生情。

三、思乡怀人诗常见的标志词语客愁、思亲、征人、行人、杨柳、雁、乡、月、归、还、梦四、思乡怀人诗的情感1、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七绝。

凉秋夜半,霜气逼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眼看江岸的丹枫和江中的渔火,船中的旅客不禁惹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

而寒山寺的半夜钟声,又远远来叩旅人的心扉。

这首诗描写了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的环境,抒发了羁旅者的孤孑清寥的感受和萦绕在心头的缕缕乡愁。

2、王维《杂诗》(其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从在江南的男方立言,他见到孟津有人来,急问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

这是写男方对女方的思念,也是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的思念。

3、高适《塞上听吹笛》:霜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是一首七绝。

第一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们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白的清辉,这时,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战士们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三四句化用《梅花落》曲名的典故,《梅花落》曲在风吹之下,响遍关山,夜长曲悠,戍边战士思乡之情不尽。

纵观全诗,虽然写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但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而是乐观开朗、感而不伤的。

4、王维《杂诗》(其一):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从家住孟津的女方落笔,她见有船从江南来,便急不可耐地问船家,是否捎来了漂泊在江南的人的信。

写女方对男方的思念。

思乡怀人诗歌鉴赏(公开课)

思乡怀人诗歌鉴赏(公开课)
在封建社会里,有的人为了生计,为了前 途,为了理想,也有的人因为被贬谪流放, 被征发戍边,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 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与亲友相 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风一更,雪一 更,聒碎乡心梦不成”“何人不起故园情”; 而家中的亲人、闺中之女子更是“独上高楼, 望断天涯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 情、乡思就成为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而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绝 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此诗是以乐景写哀情,用碧江、白鸟、青 山、红花这些色彩艳丽的美景反衬出作者 思念故乡的感伤之情。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2、以美人迟暮寓______________ 怀才不遇 3、以空闺寂寞寓_______
遭排挤打击 4、以冷落薄情寓_________

借助典型意象表现思乡主题的
答题关键点: 典型意象的特定含义,典型意象与思 乡之间的关系要交代清楚.

思乡怀远诗中的常见意象
月亮 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李白《 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丁香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煜 《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芭蕉 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李商隐《代赠》: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 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 雨梧桐叶落时。
思乡怀远诗的情感
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 《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 异》 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 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思乡怀人

思乡怀人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2009.辽宁卷)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 乡之情。 ②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③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 静赏 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 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 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 等视觉形象来表现思乡之情的
3、(2012四川卷) 子规【注】[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 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问题: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 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思乡怀人解读
课堂演练 1、比较欣赏下面两首诗

闻雁 韦应物 寒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 晓发梳临水, 归思方悠哉, 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夜雨, 乡心正无限, 高斋闻雁来。 一雁过南楼。 问题: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1、答案: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 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 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 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 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 己浓浓的乡愁。
3、答案要点:
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 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 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 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 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 “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 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 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 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 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 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

思乡怀人诗教案答案

思乡怀人诗教案答案

思乡怀人诗教案答案第一章:了解思乡怀人诗的定义和特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思乡怀人诗的概念和定义。

让学生掌握思乡怀人诗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

1.2 教学内容介绍思乡怀人诗的概念和定义。

分析思乡怀人诗的基本特点,如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怀念等。

探讨思乡怀人诗的表现形式,如描绘家乡风景、表达对亲人的情感等。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思乡怀人诗的定义和特点。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诗歌,分析其特点和表达方式。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思乡怀人诗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欣赏经典思乡怀人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欣赏并理解经典思乡怀人诗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2 教学内容选取几首经典的思乡怀人诗,如《登鹳雀楼》、《静夜思》等。

分析这些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经典思乡怀人诗,解读其意义和美感。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感悟和体会。

第三章:创作自己的思乡怀人诗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创作自己的思乡怀人诗。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乡的特点和亲人的情感。

教授学生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回忆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亲人情感。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并进行班级交流和评价。

第四章:欣赏现代思乡怀人诗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欣赏并理解现代思乡怀人诗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2 教学内容选取几首现代思乡怀人诗,如《乡愁》、《思乡》等。

分析这些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

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现代思乡怀人诗,解读其意义和美感。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感悟和体会。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思乡怀人诗的学习内容。

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总结能力。

5.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思乡怀人诗的定义、特点和作品。

引导学生思考思乡怀人诗对自己情感和思想的启示。

思乡怀人诗教案答案

思乡怀人诗教案答案

高考链接答案3【答案】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②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4【答案】(1)“荒村”与“古寺”(“断霭”与“流莺”、“生”与“语”)。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颈联”就是第三联,这是阅读古代诗歌应该掌握的常识。

什么是对仗?构成对仗的词语,必须是词性相同和相对的词,或结构相同的短语,处于上下联的位置。

(2)【答案】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

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整理的思乡之情。

【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

从注释和标题可看出,这是整理离开家乡,初任巴东知县所作,“怀归”揭示了诗歌中含有思乡盼归之意。

诗歌由写景到抒怀,由“聊”到“惊”,就表现了一种由闲情到心惊思乡的感情变化过程。

(3)【答案】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

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

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能力。

中国有“诗画一家”的传统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强调的是无人渡河,孤舟横江的寂寥。

“一船夫睡船尾,横一孤笛”能很好地表达这一意境。

5【答案】(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整理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了解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

思乡怀人诗鉴赏课件

思乡怀人诗鉴赏课件
• 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 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学习交流PPT
2
1、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1.羁旅愁思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思亲念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乡 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
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
体味
怀园
人情

学习交流PPT
1
• 艺术特点。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 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
• 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 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学习交流PPT
3
3.征人思乡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 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 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 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此声】指风雪交 加的声音。
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妙喻传情:乡愁
学习交流PPT
6
合作探究
方法之一:抓意象的特点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 肠人在天涯。

思乡怀人学案

思乡怀人学案

“思乡怀人诗”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思乡怀人诗常见的情感。

2•掌握思乡怀人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3•熟悉思乡怀人诗常考题型和答题规范。

【教学重点】1•了解思乡怀人诗常见的情感。

2•掌握思乡怀人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掌握思乡怀人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练习法、讲评法、讨论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导学教程》第13页“知能提升演练”【教学步骤】一、了解思乡怀人诗1•思乡(亲)缘由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在:2•情感分类(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首联表现了“早行”的典型情景,抒写了出门在外的作者思念故乡的感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回乡乐(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人见故乡有人来,急问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

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的思念。

(3)例: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例:行行重行行一一(《古诗十九首》第一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是思妇怀念远方游子的诗。

汉代末年,士人游宦风气很盛,大批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不得不远离乡里,或游京师,或谒郡县,以求得一官半职。

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思乡怀人诗鉴赏教案2

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思乡怀人诗鉴赏教案2

思乡怀人诗鉴赏教案学习目标:1、把握思乡怀人诗的特征,掌握此类诗歌鉴赏的题型及方法。

2、熟悉和体会这类诗的意象及相应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常用表达技巧.教学重难点:思乡怀人诗的常用表达技巧的判断和分析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所学,思考“思乡怀人诗"含义思乡怀人诗:古代文人可因在外做官,或游学赶考,或征战在外等原因,长久寄居他乡,加之交通、通信极其不便及其他的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思念,我们统统称之为思乡怀人诗。

二、重读经典,归纳“思乡怀人诗"常见情感和手法阅读下面几首诗,思考这几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情感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的?(答案写在每首诗右侧空白处)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4。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4.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6.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7。

子夜吴歌·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小结:(一)思乡(亲)缘由:内在――战乱频仍,久戍不归,宦游失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孤寂落寞);外在――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暮春残秋,日暮鸟归,子规夜啼,杨柳青青,花开花落(感时触景)。

(一)思乡怀人诗常见情感类型: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边关思乡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二)思乡怀人诗常见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乡怀人诗”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思乡怀人诗常见的情感。

2.掌握思乡怀人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3.熟悉思乡怀人诗常考题型和答题规范。

【教学重点】1.了解思乡怀人诗常见的情感。

2.掌握思乡怀人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掌握思乡怀人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练习法、讲评法、讨论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导学教程》第13页“知能提升演练”【教学步骤】一、了解思乡怀人诗1.思乡(亲)缘由内在:战乱频繁,久戍不归,宦游失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孤寂落寞)外在: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暮春残秋,日暮鸟归,子规夜啼,杨柳青青,花开花落(感时触景)2.情感分类(1)羁旅愁思例: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首联表现了“早行”的典型情景,抒写了出门在外的作者思念故乡的感情。

(2)思亲念友例:回乡乐(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人见故乡有人来,急问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

抒发了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的思念。

(3)征人思乡例: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闺中怀人例: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第一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是思妇怀念远方游子的诗。

汉代末年,士人游宦风气很盛,大批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不得不远离乡里,或游京师,或谒郡县,以求得一官半职。

这些人就是所谓“游子”。

他们长期外出,家眷不能同住,彼此之间难免有伤离怨别的情绪。

这些人的家属就是《行行重行行》中的主人公一类的思妇。

3.思乡怀人诗常见意象(1)月:思乡的代名词。

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南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2)杜鹃鸟(子归):凄凉哀伤的象征。

例: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子规鸟即杜鹃鸟。

(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A、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B、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

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C、孤雁:孤独、思乡、思亲。

如“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杜甫《孤雁》)。

(4)鹧鸪:羁旅乡愁。

古载“其志淮南,不思北,南人闻之思家”。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柳A、“柳”、“留”二字谐音,折柳又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

B、“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C、“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6)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沙鸥等。

“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

如《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4.表达技巧(1)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2)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后两句作者写自己想象“遥想”这一天“兄弟”们想念自己的情景和“少一人”的心理活动,烘托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情感曲折有致,更浓郁,更鲜明。

(3)修辞传情(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对比衬托)如: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比喻)杜甫的《绝句二首》“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以乐景衬哀情)王昌龄的《送魏二》“江风引雨入舟凉”(双关)(4)借梦境抒情如:思江南(方干)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二、鉴赏《望月怀远》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朗读诗歌,初探诗意。

①文中直接抒情的词语有哪些?(3分)怨、相思、怜(每点1分)②明月是如何贯穿全篇的?(3分)海上升起月光让人夜不能寐——出屋散心想把月光送给情人——不能赠月只能梦中相会(每点1分)③首联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4分)(1)点题。

首句写景点明“望月”,第二句由景入情点明“怀远”。

(2分)(2)首联看似平淡无奇,却意境雄浑阔大,能唤起读者的想象和共鸣。

(2分)2.再读诗歌,体会情感。

(同桌讨论,点名发言。

)诗歌的颈联和尾联是如何表现主人公的思念之情的?(4分)细节(动作)、想象(内心独白)。

(2分)“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中“灭”、“披”表现了作者夜不能寐的情景。

(1分)“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因为不能将明月赠给远方的人,所以想到在梦中与之相会。

(1分)3.三读诗歌,品味语言。

(小组讨论,推荐展示。

)“生”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分)“生”字写出了月亮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1分),富有动感。

(1分)三、课堂练习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白居易时难年饥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诗中具体写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哪些苦难?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表现这些苦难的?(4分)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亲人离散、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

(3分)白描手法。

(1分)2.颈联向来被人们称赞,请分析其妙处。

(6分)颈联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喻,(2分)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2分)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2分)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1.背诵《望月怀远》、《自河南经乱》。

2.完成巩固练习。

附:板书设计(1)羁旅愁思(2)思亲念友情感(3)征人思乡(4)闺中怀人思乡怀人诗(1)借景抒情技巧(2)想象、联想(虚实结合)(3)修辞传情(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对比衬托)(4)借梦境抒情【巩固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在全诗中起了什么作用?(3分)①点明事由和季节。

“春半”本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之时,皆因一“别”字让人举首触目间柔肠寸断。

②“愁肠断”奠定了全诗悲伤的感情基调。

③引起下文对触目之景的描写。

(每点一分)2.“乱”字有何妙处?(3分)双关。

(1分)既写出了落梅之乱,也写出了思绪之乱。

(1分)梅花越落越多,而离愁亦拂去仍来。

(1分)3.“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赏析。

(4分)比喻或化无形为有形。

(2分)把离愁别恨比作远连天边的春草,正在不断地繁衍滋生,将愁情写的形象可感。

(2分)第二课时【课前预习】《导学教程》第53页“知能提升演练”【教学步骤】一、鉴赏《长安晚秋》长安晚秋赵嘏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1.朗读诗歌,初探诗意。

①诗歌中哪些景物是晚秋特有的?越过关塞的雁、艳丽开放的菊花、花瓣落尽的莲。

②作者在诗中用了哪些典故?用意是什么?张翰“鲈鱼”典故,钟仪“南冠”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毅然归去的决心。

③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1)远近结合:首联与颔联是远望,颈联是近观。

(2)俯仰结合:首联与颔联是仰视,颈联是俯看。

(3)动静结合:“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

(4)视听结合:“残星几点”是视觉,“长笛一声”是听觉描写。

2.再读诗歌,体会情感。

(同桌讨论,点名发言。

)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拟人的手法。

以“静”赋菊,以“愁”状莲,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郁的主观色彩。

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枯荷,追忆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 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三径之心。

3.三读诗歌,品味语言。

(小组讨论,推荐展示。

)首联“凄凉”二字有何作用?诗中“凄凉” 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

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抑郁的基调。

二、课堂练习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6分)①“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

(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色)②“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

(或: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情趣)③“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

(每点2分)2.概括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4分)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2分)既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2分)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布置作业1.背诵《长安晚秋》、《菩萨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