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合集下载

第15课中国古代陶瓷艺术课件高中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37张PPT)

第15课中国古代陶瓷艺术课件高中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37张PPT)
在北方,北朝晚期的白瓷以邢窑为起源,历经由隋至唐的发展而成熟。到北宋时,定
窑脱颖而出,称为最佳的白瓷产地。作为继邢窑而起的白瓷窑场,其特点是胎薄而轻,质
坚硬,色洁白,不透明,以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为人喜爱。
定窑白釉孩儿枕
邢窑白瓷穿带壶
高18.3cm 长30cm 宽18.3cm
高20cm 口径6.3cm
瓷,其次有黑釉、紫釉、绿釉等品种。
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
亦称白定。定窑瓷在器物的口沿处多不施釉,称“芒口”
定窑白釉刻花直颈瓶
高22cm 口径5.5cm 足径6.4cm
宋 故宫博物院藏
定窑莲瓣纹碗
高8.2cm 口径19.7cm
北宋 定州博物馆藏
利胚
利用工具将粗厚不平、规格不齐的坯体经过修整,使之厚度适当、表里如一。
晒胚
刻花
施釉
它是指坯体内外上一层玻璃质釉,
使之光滑,方法有浇、荡、喷、涂等。
陶和瓷的区别?
烧窑
烧窑是成瓷的最后的一道工序,它是将装有成坯的匣钵按窑位置放在窑床上,用松
柴或槎柴烧至1270—1300度,采取先氧化焰,后还原焰的方法,分溜火、紧火,净
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
汝窑天青釉弦纹尊
高10.3cm 口径16cm
高12.9cm 口径18cm
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故宫博物院藏
汝窑青釉碗
瓷器鉴赏的方法
1、年代出处
2、器型和胚胎
3、纹饰及釉色
4、制作工艺
哥窑奇瓷
哥窑建于北宋早期,兴盛于南宋至元初。传说南宋浙江处州有两兄弟,同在龙泉各设一窑,哥哥
西晋时南方的窑主要产青瓷,其中浙江越窑直到唐五代时期一直时最著名的青瓷窑场。

陶瓷艺术鉴赏

陶瓷艺术鉴赏

陶瓷艺术鉴赏陶瓷艺术一直是中国最著名的传统艺术之一,以其流行的古典风格以及独特的设计而备受欢迎。

陶瓷艺术大部分涉及到陶瓷器物的创作,包括容器、尊瓷等,引出了一种优雅的感觉。

陶瓷艺术在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认为是“彩磁”便是穿越时空的见证者。

陶瓷艺术在历代中体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如宋代的圆润、精致,明代的浅色朴素,清代的健康细腻。

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陶瓷器物的艺术风格也表达出不同的意义,例如明代的大象瓷器细腻、柔美,蕙质兰心,好似一只温驯的大象,传达出慈悲之心;清代的象牙瓷器富有节奏,折射出清新淡雅的情趣,体现了一种温柔、安定、沉静的生活境界。

陶瓷艺术表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深厚底蕴,能够创造出一种特有的艺术风格,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庄严、端庄。

陶瓷器物以其精美的外观和颜色,使人感觉充满活力和美感,而且丰富多彩的瓷胎、绚丽的釉色,使陶瓷器物更显精致,更有美感。

另一方面,陶瓷艺术展示了中国古代在工艺技术上的精湛。

古代中国陶瓷艺术家们经过多年的摸索,最终发明了素朴、尊贵的“四大瓷器”,它们是窑景瓷、宣纸瓷、珐琅瓷和彩釉瓷,这些瓷器保存了中国古代瓷器制作的技艺,也表达出古代瓷器艺术家们的审美观念。

陶瓷艺术的鉴赏方式繁多,从形制、技艺、釉色上来讲,它们都体现着古典、精致的艺术风格,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其艺术内涵、品质以及历史价值,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瓷器制作的技艺,更可以唤起我们对于古代文化的敬畏之心。

欣赏陶瓷器物,不仅可以了解其制作过程,更可以鉴赏它们传递出的意义。

也许有人会认为收藏陶瓷器物只是一种奢侈,但其实,这背后反映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尊敬与推崇,也是一种精神之泉。

总之,陶瓷艺术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之一,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是一种精神家园。

有志于艺术的朋友可以充分欣赏它的美,并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

第一节 陶瓷
图3-3 彩陶漩涡纹瓶
第一节 陶瓷
一、 陶器
4.黑陶
黑陶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滇藏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 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 000 ℃,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 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
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陶种,被誉为“土与火的 艺术,力与美的结晶”。中国黑陶的制作工艺比原始彩陶更纯熟、 精致、细腻和独特,早在瓷器产生的约2000年前中国黑陶已达到 与瓷器相媲美的工艺程度。图3-4所示为龙山文化陶器黑陶罍。此 酒器1974年出土于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遗址,细泥黑陶,外表打 磨光滑,乌黑黝亮,侈口,口径13 3厘米,高22厘米,高直颈, 圆肩,深腹,腹壁较斜直,肩部附有对称的两耳和两盲鼻,颈部 和腹部有弦纹,器盖呈覆碗形,上部有环形把手。
第二节 青铜器
图3-8 司母戊大方鼎
第二节 青铜器
2.四羊方尊
尊,今作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 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 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较著 名的有四羊方尊。商周至战国时期,还有另外一类形 制特殊的盛酒器——牺尊。牺尊通常呈鸟兽状,有羊、 虎、象、豕、牛、马、鸟、雁、凤等形象。牺尊纹饰 华丽,在背部或头部有尊盖。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 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
第二节 青铜器
图3-9 四羊方尊
第二节 青铜器
3.龙纹觥
觥,古代的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或
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 卷的象头状。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 四腿为足。且觥的装饰纹样同牺尊、鸟兽形卣相似,因此有 人将其误以为兽形尊。然觥与兽形尊不同,觥盖做成兽首连 接兽背脊的形状,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可用作倾酒。 龙纹觥(图3-10),也可称为龙纹兕觥,商代后期青铜器。 1959年出土于山西省石楼县桃花庄。这件商代的龙纹兕觥为 我们认识兕觥提供了实物根据。这件造型奇特的兕觥独具风 采。觥的装饰纹样精美华丽。

中国陶瓷艺术鉴赏——南国陶源

中国陶瓷艺术鉴赏——南国陶源

中国陶瓷艺术鉴赏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很深的历史根源,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而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并且享誉世界。

很早时候,说起陶瓷,很多外国人就会想到中国,因为瓷器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世界各国瓷器制作技术多是从中国传入的,古代,中国就被外国人称为瓷器之国,就是现在,英语当中“CHINA”一词就有中国陶瓷的含义。

石湾陶塑艺术以古朴、传神、典雅、浑厚的艺术效果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闻名于世,石湾制陶始创于唐宋,兴于明清。

“石湾陶,景德瓷”,可以说是概括了中国陶瓷的精髓。

——佛山陶塑的历史陶瓷的基本材料是土、木、火,人们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使逃逸形态的发展与演化,是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

中国陶瓷制作有着一套完整的工艺技术,及特殊的制作条件,从而产生出完美的瓷器。

一、陶艺赏析(一)五大名窑:汝窑、官窑、钧窑、定窑、哥窑瓷器发展到宋代,达到了高峰,名窑辈出,品类繁多,当时最著名的,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它们各有特点,争奇斗艳,为祖国的瓷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过去一直以为汝窑窑址在临汝县境内,则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临汝进行了大量调查和发掘工作后,仍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1986年底,考古工作者再一次进行实地调查,终于在与临汝相邻的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发现了汝窑窑址,并出土了宫廷使用的完整瓷器22件,从而揭开了汝宫瓷之谜。

官窑:据说宋大观、政和年间,徽宗曾下令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建窑烧瓷,供宫廷使用,这就是所谓“官窑”。

为了与南宋的官窑相区别,有时又称为北宋官窑。

北宋官窑的产品釉色以月白为上,粉青次之,天青,翠青又次之。

釉内且有冰裂,梅花,蟹爪等细小裂纹,还有带鳝血状的油斑。

北宋汴京官窑随着北宋朝灭亡而终结,高宗南渡后在杭州另立新窑,这是汴京官窑的继续,因称南宋官窑。

哥窑: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各主一窑,史所烧者曰“哥窑”,弟者曰“弟窑”。

汉朝的陶瓷艺术青瓷与白瓷的鉴赏

汉朝的陶瓷艺术青瓷与白瓷的鉴赏

汉朝的陶瓷艺术青瓷与白瓷的鉴赏汉朝的陶瓷艺术:青瓷与白瓷的鉴赏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陶瓷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代,青瓷和白瓷两种陶瓷成为当时陶瓷艺术的代表作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汉朝时期的青瓷和白瓷的鉴赏价值。

一、青瓷的鉴赏青瓷是汉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陶瓷之一,以其独特的绿色釉面而闻名。

它是用石英和长石等原料烧制而成,釉面呈现出明亮、饱满、透亮的绿色。

首先,我们可以从青瓷的造型和工艺来鉴赏它。

汉朝青瓷的造型多样,既有器物如罐、盆、碗等,也有雕塑品如人物、动物形象等。

无论是大型器物还是小型雕塑,青瓷都展现出高超的造型艺术和工艺技巧。

同时,观察其釉面的质感和纹理,能够感受到匠人们对于工艺极致追求的精神。

其次,青瓷的装饰也是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

青瓷的装饰多样,常见的有刻花、印花、绘画等手法。

这些装饰既可以是简洁大方的几何纹饰,也可以是精美细腻的人物、山水画。

无论是哪种装饰形式,都能够展现出汉代陶瓷艺术的魅力与精湛。

最后,青瓷的历史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汉朝的代表之一,青瓷承载着当时社会、文化的历史信息。

通过观赏青瓷,我们可以了解到汉朝时期的人民生活、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白瓷的鉴赏白瓷是汉朝时期另一种重要的陶瓷类型,以其洁白无暇的质地而闻名。

汉代的白瓷多是用高岭土烧制而成,其釉面白净光滑,具有特殊的触感。

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白瓷的造型来进行鉴赏。

白瓷的造型多样,有的是纤细柔美的瓶、壶,有的是端庄大气的碗、盘。

这些器物的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展示出汉代陶瓷艺术的高度。

其次,白瓷的釉色和透明度也是鉴赏的重要因素。

正宗的汉代白瓷釉面白如玉,并具有一种半透明的质感。

在光线照射下,白瓷的釉面能够呈现出微微的光泽,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

最后,白瓷的纹饰和装饰方式也是鉴赏的重点。

汉代的白瓷纹饰多以简洁、雅致为主,常见的有刻花、压花、印花等装饰手法。

这些纹饰既能够提升白瓷的艺术价值,也能够展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瓷色风华釉里雅韵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瓷色风华釉里雅韵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瓷色风华釉里雅韵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瓷色风华,釉里雅韵中国陶瓷艺术是世界上最为独特和精湛的艺术形式之一。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陶瓷艺术不断演进和创新,同时也保持了对传统与文化的深刻敬意。

其中,瓷色与釉色是其最吸引人的特点之一,其风华与雅韵犹如一首优美的乐章,让世人为之陶醉。

一、瓷色风华:唯美千姿中国陶瓷艺术中的瓷色是由器物釉料的成分与烧制工艺共同决定的。

经过千百年的积累与创新,中国陶瓷艺术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瓷色风貌。

在宋代,北方窑烧制出的汝窑青瓷,以其淡雅的绿色闻名。

白瓷、青瓷、黑瓷等,宋代的陶瓷瓷色丰富多样,每一种颜色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南宋时期,宜兴出产的宜兴紫砂陶,其褐色则成为紫砂壶的独特特色。

明代的景德镇瓷器以蓝色为主,青花瓷成为了明代陶瓷艺术的代表。

清代时,瓷器的颜色更加丰富多样。

豆青色、乳黄色、粉红色等不同瓷色的陶瓷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

二、釉里雅韵:内敛与含蓄除了瓷色之外,釉色也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釉色是指瓷器表面的釉料所呈现出的色彩。

它给陶瓷增添了一种沉稳和神秘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雅韵。

最著名的釉色技法之一是汝窑釉色。

汝窑釉色是中国北方窑口的烧制工艺之一,以其奇特的变化和丰富的层次感而闻名。

釉上彩技法是宋代瓷器釉里画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在釉上绘制图案,使瓷器更加美观而凸显艺术价值。

明代德化窑的青花瓷则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纹饰,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独特风采。

其釉色多以蓝色为主,富有浓厚的装饰美感。

三、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瓷色风华与釉里雅韵源远流长,得到了世世代代陶艺家的传承与发扬。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陶瓷艺术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和转型。

随着科技与工艺的进步,现代陶瓷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釉色与瓷色。

当代艺术家探索了各种新的烧制技法和材质,使陶瓷艺术更加多样化。

如今,艺术家们运用现代洗砂陶、彩瓷和珐琅等新技术,创造出了更加丰富多样的陶瓷作品。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赏析-PPT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赏析-PPT
,未见得繁复的装饰纹样。 西汉中期:繁复和多样化。所饰的刻划花纹,有水波、卷草
、云气和人字纹等。 东汉:原始瓷器仍带有明显的原始瓷和彩陶的装饰风格。装
饰花纹基本上仍是弦纹、水波纹和贴印铺首等几种。
青釉直纹双系罐 战国
黑桃云雷纹提梁盉 战国 树纹瓦当 战国
细弦纹
汉代绿釉镤首瓶
汉代鸟纹瓿
制陶方法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作方法大致可分为 手制、模制和轮制。从早期的手制经慢轮修整, 发展到快轮制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换句话说,最早制陶是没有陶轮的,大约在距今 7000年后才产生了慢轮,在距今5000年前后黄河 下游的龙山文化才发明并使用了快轮。
官府控制的制陶作坊,侧重于建筑用陶的烧造; 第二阶段,西汉武帝至汉末,陶器地方色彩明显减弱,统一
性初步确立,成功烧制出低温铅釉陶; 第三阶段,东汉时期,制陶的发展势头骤然减弱,浙江地区
出现真正的瓷器制品——青釉瓷和黑釉瓷。
彩绘仙人戏龙虎陶壶(西汉)
白瓷豆 东汉 青釉水波纹四系罐(东汉)
战国秦汉时期陶瓷工艺
白陶雕刻饕餮纹双耳壶 商
灰陶绳纹鬲 商
白陶刻纹豆 商
从器身由上到下,沿口下方先是层线状的凸弦纹,腹部的云雷纹,高 足上的钱纹和底座上的饕餮纹。豆是器物名称,陶豆大约在商朝中期开始 出现。
白陶刻花尊 商
灰陶斝 商
战国秦汉时期
战国彩绘陶壶
战国: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 百越地区,盛行灰陶、印纹 硬陶和原始瓷器,在其他各 地,使用泥质灰陶为主,夹 砂陶次之。由于分割割据, 陶器呈现浓郁的地方特色。
战国:陶器的造型艺术更加明显。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千 差万别,历史传统和生活习俗的不同,使陶器造型多 姿多貌。
秦代:由于陶俑的大量烧制,陶器的造型艺术达到了一个 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陶瓷艺术ppt课件

中国陶瓷艺术ppt课件
中国陶瓷艺术ppt课件
目录
• 中国陶瓷艺术简介 • 中国陶瓷艺术的历史演变 • 中国陶瓷艺术的工艺与技巧 • 中国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 • 中国陶瓷艺术的国际影响 • 中国陶瓷艺术的未来发展
01
中国陶瓷艺术简介
起源与发展
起源
中国陶瓷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距今已有约8000年的历史。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陶瓷艺术 在材料、工艺、造型、装饰等方 面不断发展和创新。
工艺技术的传播
中国陶瓷技术的传播对世界陶瓷艺术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的制陶 技术和装饰技术被世界各地的陶工所 学习和模仿,推动了全球陶瓷艺术的 进步。
06
中国陶瓷艺术的未来发展
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传统工艺的传承
保留和传承中国陶瓷艺术的传统工艺和技法,确保其独特性和历史价值得以延续。
创新设计理念
种类与特点
种类
中国陶瓷艺术包括青瓷、白瓷、彩瓷 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 特点和工艺。
特点
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在于其造型优美 、色彩艳丽、装饰精致,具有很高的 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价值与影响
价值
中国陶瓷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影响
中国陶瓷艺术对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受 到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启发和影响。
道家思想
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影响了陶瓷艺术的自然 主义风格和简约主义倾向 。
佛教思想
佛教的传入为中国陶瓷艺 术带来了新的题材和风格 ,如莲花的纹样和佛像的 塑造。
文学与艺术
诗词歌赋
中国文学中的诗词歌赋常被用作陶瓷艺术的装饰 元素,提升了陶瓷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中国陶瓷艺术》PPT课件

《中国陶瓷艺术》PPT课件
---
❖ 先秦的制陶业是在新石器时代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发 展的。
❖ 商代制陶以灰陶为主,器型有尊、罐、瓮、豆、碗、 盂等。多绳纹和瓦纹。
商代后期灰陶地位相对降低,多做日常生活用品, 渐渐粗糙简陋。
---
❖ 商代的刻纹白陶和原始青瓷的创烧是这一时期两大 突出成就。
❖ 商代开始生产建筑用陶,西周开始大量生产。
---
二、代表文化
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全国各地 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 黄河中游:仰韶文化 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 马家浜文化 良渚文化 此外还有红山文化 青莲岗文化 屈家岭文化等
---
新石器时代富有代表性的彩陶文化有仰韶 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和龙山文化的黑陶。
其中彩陶,以仰韶文化为最主要代表,以 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最为杰出。它们的支 系马家窑、半山和马厂彩陶等。
---
❖ 主要是指距今1万8千年前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 原始思维 是相对于现代思维的一种思想认识方法,
主要特点在于受自然神论的影响,物我不分,所以长 于整体的把握事物。加上没有书面语言,不能对认识 的对象做明确的分节。
---
山顶洞人装饰品想像图
---
❖ 小石珠、赤铁矿染色等证明他们对形式美的若干规律 有了初步的认识,证明旧石器时代后期的原始先民已 在有意识的装饰自己,表达其原始的思维活动,这一 点在中国美术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陶 鬹
龙 山 文 化
---
第三节、拟形陶雕塑
指有动物或者人物外形的陶制容器.提供了当 时雕塑发展的状况.
兽 形 提大 梁汶 陶口 器文

---
人 头 形 彩 陶 瓶
---
红山文化—泥塑女神头像

传统陶瓷艺术鉴赏

传统陶瓷艺术鉴赏

传统陶瓷艺术鉴赏陶瓷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传统陶瓷艺术鉴赏中,我们可以欣赏到陶瓷器的造型、纹饰、釉色等方面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韵味。

本文将结合几个具体的陶瓷作品,对传统陶瓷艺术进行鉴赏。

作品一:青花瓷青花瓷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的瑰宝,其起源可追溯到唐代。

青花瓷的特点是在白色瓷胎上刷上蓝色颜料,然后进行一次高温烧制,使得蓝色颜料在瓷器表面形成浓淡不一的纹饰。

一件经典的青花瓷作品通常具有纹饰繁复、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的特点。

例如,明代的青花瓷罐具有直立的圆柱形,纹饰主要以花卉、山水等自然景物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层次感的运用,呈现出自然的美感。

而清代的青花瓷盘则以纹饰的形式更为抽象,但仍然能够准确表达出艺术家的意图。

无论是明代还是清代的青花瓷作品,都展现了传统陶瓷艺术的高度。

作品二:汝窑瓷器汝窑瓷器是中国宋代的一种烧制窑口,以其独特的釉色和质地而闻名于世。

汝窑瓷器的釉色多种多样,有青釉、黄釉、蓝釉等等,每一种釉色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比如,青釉汝窑瓷器通常呈现出宁静、沉稳的感觉,而黄釉汝窑瓷器则更显华美、富丽。

在造型方面,汝窑瓷器多以简约、朴实为主,追求自然和谐的美感。

例如,宋代的汝窑花瓶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凸显了陶瓷器的纯粹和静谧。

汝窑瓷器的特点是没有过多的装饰,而是通过釉色的运用以及形制的精致来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作品三:景德镇瓷器景德镇瓷器是中国明代著名的窑口之一,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纯净的白釉而著称。

景德镇瓷器在釉色上以白色为主,整体给人以纯洁、高雅的感觉。

景德镇瓷器的纹饰通常简单朴素,基本上没有过多的花鸟虫鱼等图案,主要通过线条和构图的巧妙运用表现美感。

这种简约的艺术风格正好体现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特点。

例如,明代的景德镇白瓷壶器造型独特,釉色纯净,仅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曲线的美感。

而明代的景德镇白瓷碗则以其纹理细腻、光洁如玉的特点成为艺术品的代表之一。

中国十大陶瓷名窑名家作品展展品赏析

中国十大陶瓷名窑名家作品展展品赏析

中国十大陶瓷名窑名家作品展展品赏析作者简介:徐青,百年紫砂徐门第四代传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早年随父亲徐泽棠习壶艺,后师从叔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

作品名称:一粒珠材质:紫砂创作时间:2008年规格尺寸:口径5.3厘米底径5厘米高9.2厘米作品简介:以圆珠为钮,壶身、壶嘴昂首挺立,半圆把,无斜肩,内凹口,鼓形壶身渐敛底。

壶式由清道光同治年间砂壶名家邵友廷创制,线条圆润流畅,手感舒适。

作者简介:许建生,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陶瓷行业协会会员。

1961年生于宜兴,大专学历,紫砂世家,自小耳濡目染,长期接受紫砂艺术熏陶。

1985年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师鲍志强学习紫砂技艺,刻苦磨练,基础扎实。

2008年春,创立了自己的紫砂艺术工作室《荆砂璞玉》。

2011年在国家商标局成功注册了“荆砂璞玉”紫砂艺术品牌,由“荆砂璞玉”创意制作的紫砂作品,完全采用宜兴黄龙山优质原矿,坚持传统制作工艺。

作品设计传统与时尚相结合,古朴中蕴含着新颖、清新雅致,自然大方,全手工制作圆器、筋纹器及塑器,自成一体,风格独特。

加之人品端正诚信,艺风踏实,在数十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杜绝浮躁,将紫砂壶的寓意、造型、工艺和自己的感悟融汇于每个作品之中,从而达到品如其人,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和个人特色,是藏界、行家公认的紫砂实力派高手之一,其作品多次在全国性评比中荣获嘉奖,多次被市级、省级及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作品名称:《六方提梁》壶材质:黄龙山原矿红皮龙创作时间:2009年规格尺寸:口径8.5厘米底径13厘米高26.7厘米作品简介:采用黄龙山纯矿紫砂泥料红皮龙为原料,此壶以方为基,体现壶之刚正端庄,壶嘴则以方引圆,方圆结合,给人方正敦厚之感。

壶之提梁又将整壶的精气神提了起来,苍劲而挺拔,给人一种阳刚之美。

作者简介:吴文新,1982年开始学习陶瓷制作流程、生产过程及程序,1990年开始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学习制壶技艺,1992年师成后被锦达陶艺有限公司聘为创作设计人员,开始了专业创作紫砂陶的生涯。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二、陶瓷的分类及其特点
1 陶器
彩陶又称陶瓷绘画,在中国,彩陶出现在公元前4000 年左右。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彩陶上便 出现了最早的彩绘。彩陶造型一般有盆、瓶、罐、瓮、釜 、鼎等,其色彩热烈、格调明快,于器物上绘制精美彩色 花纹,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 智。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一、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史
到清代晚期,政府腐败,国运衰落,人民贫困,中 国的陶瓷制造业日趋退化。
民国成立以后,各地相继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机构, 但产品除沿袭前代以外,就是简单照搬一些外国的设计, 毫无发展可言。民国初,军阀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曾 特制了一批“洪宪”年号款识的瓷器,这批瓷器在技术 上不可谓不精,以粉彩为主,风格老旧。由于内战频仍, 外族入侵,民不聊生,整个陶瓷工业也全面败落,直到 新中国建立以前,未出现过让世人瞩目的产品。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一、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古老的陶瓷艺术再 次焕发了生机,尤其是近三四十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 的重视与开发,陶瓷艺术逐渐成为平常百姓生活的日常 点缀。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二、陶瓷的分类及其特点
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 词一分为二,即陶和瓷两大类。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 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 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 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 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二、陶瓷的分类及其特点
1. 陶器 2. 瓷器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二、陶瓷的分类及其特点
1 陶器
1)彩陶 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

中国著名陶瓷大师的瓷艺作品

中国著名陶瓷大师的瓷艺作品

中国著名陶瓷大师的瓷艺作品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苗宗贤铺兽瓶高30cm 口径12.5cm 足径12.5cm 釉质润泽,釉色艳红如胭脂,呈现鱼子纹。

中国陶瓷大师苗长强观音瓶高52 口径16 足径14苗长强造型古朴端庄浑厚肃穆寓意智慧圆满平安祥和釉质浑厚透活釉色奇绝为黑釉金斑金枝玉叶。

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苗宗贤吉祥尊高22 cm 口径13cm 足径13.5 cm 手拉坯成型,颈部两侧各塑有一羊首,有“和谐平安吉祥”之寓意,釉质浑厚,釉色深沉,呈玫瑰紫色。

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苗宗贤流线瓶高34cm 口径9.5cm 足径9.5cm 造型优美,线条流畅,釉质光润细腻,釉色素雅宁静,颜色由深浅不等的蓝紫交融,幽雅飘逸,柴烧。

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苗宗贤吉祥尊高16.5口径12.5足径13厘米苗宗贤颈部两侧各塑一羊首有“和谐平安吉祥”之寓意釉质细腻釉色淡雅为天蓝釉似瑞雪中国陶瓷大师苗长强四栖尊高29口径11足径11厘米苗长强造型别致口沿塑有四只瑞兽攀沿而上有“蒸蒸日上福瑞吉祥”之寓意釉质透活冰裂有致神奇开片犹如宋瓷官窑再现。

钧瓷研究所所长张金伟无语高34 口径14.5 足径20 张金伟作品在传统造型上加上现代符号既有汉唐遗风又有现代韵味古今艺术语言交融荟萃相互渗透造型对釉色的巧妙分割使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钧瓷研究所所长张金伟无语系列高39 口径13 足径18CM 张金伟苍绿色苍绿色的釉色,饱满圆润的造型,一组唐代石窟造型的佛像装饰,无声中那种刚健明朗与自信,宁静中那种沉稳、安闲与纯洁都在作品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汉的雄浑,唐的雍容宋的玄远,元的粗旷,尽入其中,诸多思想团练凝聚,变成为沉甸甸的一种记忆。

钧瓷研究所所长张金伟三羊开泰高48 口径13 足径14.5 张金伟造型别致福瑞呈祥。

钧瓷研究所所长张金伟如意瓶高30 口径10 足径9.5 作品造型古朴端庄线条流畅自然取中国传统文化吉祥如意之意窑变兔丝纹使作品更添魅力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苗宗贤异兽瓶高40cm 口径10cm 足径13cm 吸收梅瓶和传统虎头门环的艺术特点设计,有“延年益寿”之寓意,釉质厚重,流动感明显,圈足部可见流动的釉滴,釉色呈月白玫瑰紫釉。

中国陶瓷艺术ppt课件

中国陶瓷艺术ppt课件

02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
夏、商、周时期的陶瓷艺术
01
早期陶器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早期陶器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陶器以灰陶、
黑陶、红陶等为主,器型主要有炊器、盛器等,工艺比较粗糙。
02 03
陶器工艺
商周时期,随着青铜器的普及,陶器工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印 纹陶、硬陶等品种,器型也更加多样化,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还包括 建筑装饰等。
分类
按照不同的制作工艺和用途,陶 瓷艺术可分为日用陶瓷、艺术陶 瓷和建筑陶瓷等。
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
起源
中国陶瓷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最 早的陶器用于生活实用,随着工艺技 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演变为具有艺术 价值的陶瓷作品。
发展历程
从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到唐宋时期 的名窑繁荣,再到明清时期的瓷都景 德镇,中国陶瓷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 展历程。
代表人物有王锡良、李进、张志坚等,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 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作品
《红梅瓶》、《青花釉里红瓶》、《五彩花鸟盘》等,这些 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05
中国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总结词:互补优势
详细描述: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在中国陶瓷艺术中相辅相成,传统工艺注重手工制作和经验传承,现 代技术则利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通过互补优势,可以实现陶瓷艺术的创新 和发展。
THANKS。
中国陶瓷艺术ppt课件
目录
• 中国陶瓷艺术简介 •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 • 中国近代陶瓷艺术 • 中国现代陶瓷艺术 • 中国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中国陶瓷艺术精品欣赏
01
中国陶瓷艺术简介
陶瓷艺术的定义与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习、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陶艺的历史,能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2、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陶瓷为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中国陶艺的魅力。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各朝代陶艺的图片资料制成课件。

学生:了解、收集有关中国陶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中国”的英文怎么说? (China)
2、“china”还有什么意思?(陶瓷)
小结:外国人居然用”陶瓷”来称呼”中国”!看来,在外国人眼中,陶瓷代表了中国。

的确,从某种角度讲,中国的文明进程就是一部陶瓷发展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瓷的艺术世界!
二、新授
播放课件,引导欣赏:
(一)远古——朴拙实用
1、考古家们发现早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陶器。

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开始。

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在制陶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彩陶艺术。

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

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做色料,在陶胎上绘制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请看图片:
2、思考
讨论交

⑴纹饰观察 讨论问题::先民们在陶器的表面绘有许多彩色纹样,仔细观察, 这些图案由哪几个形象组成?展开想象力,谈一谈这些形象意味着什么?你能给这些纹样取个名字吗? 为什么图案只集中在器皿的内壁和外壁上半部?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中国彩陶艺术特点——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
看来先民们把这些彩陶的造型、色彩和质地
统一在实用与美观之中,使陶器既实用,又有观赏性。

同时
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⑵造型观察 赏析马家窑文化漩涡尖底瓶:看了这瓶子,觉得与其他陶瓶相比有什么
(网纹船型壶) 人面鱼纹彩陶盆 (彩陶舞蹈纹(蛙纹彩陶双耳
(旋纹彩陶尖
(黑陶高足(黑陶刻纹壶)
(黑陶
独特之处?
①猜猜原始人为什么要把瓶底做成这样的尖底?
②两侧的环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吗?
③瓶子的口子为什么这么小?
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进行讨论。

教师总结:先人智慧——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此外,龙山文化的黑陶、灰陶等出现了镂空、刻画和堆塑的方法。

从这些陶器的形状纹
样及装饰手法中,我们可
以知道那时的制造工艺和
烧制技术已经相成熟了。

(二)古代——精美华丽
1、商周时的陶器
表面出现了用拍打或模印的凹凸纹路。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青黄釉为主的釉瓷和以砖瓦业为主的陶业。

2、秦汉的陶俑
(1)《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数量众多,规模宏伟,气势磅礴,再现了当年秦国兵强马壮、气吞山河的风貌,开创了我国雕塑史上大型群塑的先河。

这些陶佣的显着特点就是:数量众多、形体高大、形象逼真。

(2)《击鼓说唱俑》(东汉高56厘米)东汉一位无名的
雕塑家,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塑造出这个说书人的形象。

左臂与胸之间夹一圆形皮鼓,右臂举起,手中紧握鼓槌,做出击打皮鼓之势.其双眉高耸,二目喜悦地弯曲,两面颊肌肉凸起,笑口大开,舌尖上下翻动, 念念有词, 说(唱)到高兴处,伸头耸肩,弓背,右足高抬,作蹬踢状.大有说(唱)尽天下事,道遍人间情之态,实乃千古之绝唱!
(3)教师问题: 这些陶俑是做什么用的?
学生回答:殉葬用品。

俑,用来殉葬的泥制的小人。

3、唐三彩
出示图片
(1)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唐三彩吗?”(2)总结: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釉彩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烧制,便形成黄、绿、褐等多种色彩,制作工艺十分复杂。

早期出土的彩釉雕塑多呈红、绿、白三色而有“三彩”之名,现在的“三彩”成了统称。

唐三彩”代表了盛唐时期的艺术风格,是我国艺术史上的又一次创举。

唐三彩的题材很多,有器皿,有动物(马匹,骆驼),有人物(武士俑,仕女俑),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雅,十分丰满。

4、宋代陶器
洋溢着一股儒雅的气息,尤其在釉色青瓷上,其美感、釉色、装饰均达造极之境。

5、元、明朝代的青花瓷和高温颜色釉瓷
的烧制日趋成熟,瓷器中,出现了烧制精美的铜红器,更具特色
的是将釉上和釉下相结合的斗彩瓷,给人以丰富热烈和详明清新
之感。

此时景德镇处在全国陶瓷业的中心,成为“瓷都”。

清代彩釉无论是瓷质的清纯、色彩的艳丽、还
是绘画技法的成熟,都已臻顶峰。

花瓶可不都是用来插花的,明
清时期的花瓶就成了皇帝赏赐功臣的器物了,那么,它的装饰,
欣赏的意味更浓一些。

6、明清紫砂茶壶
紫砂茶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
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

宜兴紫砂
壶和一般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
釉,质地致密且有细微气孔,透气而
不渗水。

用此种壶泡茶,茶叶的色、香、味皆蕴,因而,史书上留下了“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的评语。

(三)现代——不拘一格
现代陶艺,表现非常自由,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创造出有情感的、新颖独特的、蕴涵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这正是陶瓷艺术不同于陶瓷工艺之所在。

这两件作品的作者
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大连人--陶艺大师邢良
坤。

虽然他是大连人,但是他的陶艺成就却享誉海内外。

他既是艺术家,又是发明家,为什么这么说呢?说他是艺术家,因为他陶艺作品被国内外各大各种质地、纹理、色泽 不同的茶道碗
“三羊开泰”无支点陶艺
博物馆收藏,其中被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就有26件;说他是发明家,因为他在研究陶瓷领域取得了20项发明专利,并连续5次获得大世界基尼斯科研成果之最。

因此,有“天下第一陶”、“神州陶王”的美誉。

邢良坤的陶艺作品被广大的陶艺爱好者竞相收藏,像画面中的这支茶道碗在网上的竞拍价格就高达20万元人民币。

看来陶瓷艺术的魅力不容小觑。

三、反馈总结知识点
提问:刚才,我们欣赏交流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经典陶艺作品。

那么,你能总结一下以下三个时期的作品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吗?
总结:远古——朴拙实用
古代——精美华丽
现代——不拘一格
四、学生练习
谁能上前展示图片,介绍一下你今天带来的自己最喜欢的一件陶艺作品,说一说它的材质,花纹,造型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
五、课堂小结
1、说一说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自主探索,了解我国更多优秀的陶艺作品,并向他们学习,也来做一件表达自己个性的陶艺作品,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