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导线短边测量误差分析(精)

合集下载

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与布测`

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与布测`

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与布测`全站仪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建筑、地质、采矿和测绘等领域。

在井下测量中,全站仪可以用来支导线,这是井下测量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本文将介绍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和布测方法。

1. 精度估算方法全站仪支导线的精度,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全站仪的精度:全站仪的精度是影响支导线测量最基本的因素。

在选择全站仪时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好的全站仪的精度可以达到0.5mm。

(2)自定义误差:自定义误差是由全站仪本身的性能、测量环境、人为操作等因素产生的误差。

全站仪在进行支导线测量之前,需要校准自定义误差。

(3)天气条件:天气条件也是影响全站仪支导线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在湿度大、气压低的情况下,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将会更差。

(4)转角测量误差:在进行支导线测量时,必须进行转角测量,而转角测量误差也是影响全站仪支导线测量精度的因素之一。

因此,在进行全站仪支导线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精度估算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布测方法在进行全站仪支导线测量时,需要从开发区向巷道布测支导线。

具体的布测方法如下:(1)确定起点和终点:首先需要确定起点和终点,为支导线铺设做好准备。

(2)设置支导标志:根据支导线的要求,在起点和终点之间适当距离处,设置支导标志,用于全站仪进行后续测量和定位。

(3)安装全站仪:在支导标志处,安装全站仪,同时调节全站仪高度和水平,以确保测量精度。

(4)进行转角测量:在全站仪的指导下,进行转角测量,确定各个点位之间的角度和距离。

(5)记录数据和校验:在进行全站仪测量时,需要记录数据,并及时进行校验,确保测量精度符合要求。

(6)支导线铺设:根据转角测量结果,铺设支导线,并对支导线进行拉伸和校对,确保支导线的精度。

总之,在进行全站仪支导线测量之前,需要认真设计测量方案,选择好全站仪,了解测量现场的环境条件,全方位考虑影响全站仪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不断校准和优化测量方案,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分析及技术方法

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分析及技术方法

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分析及技术方法摘要:结合实际矿井运输大巷贯通工程,对贯通后的测量数据误差进行预计分析,找出影响贯通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建立地面专用控制网和提高井下导线测量精度的方法。

关键词: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方法一、贯通工程概况及要求中部在副立井与北二斜井中间,贯距6173m;北部在北二斜井与北三斜井中间,贯距2998m。

整个贯通测量设1个小三角网,井下导线9803m,井下一级水准7400m。

根据寺河煤矿(东区)3号煤层巷道贯通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贯通测量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①贯通测量精度必须满足该项贯通工程的实际需要;②贯通测量中应积极采用新技术,做到有效把控测量精确度;③贯通测量过程中要规范操作,尽量减少人为误差;④要求测量完毕采取抽检方式进行校验。

二、贯通精度分析2.1中部段贯通精度在分析中部段贯通精度时,首先对贯通误差进行预计分析。

误差预计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井巷施工具体情况,中部段贯通误差分析采用立井定向投递点传递高程的方法,投递使用工具为钢丝绳;同时,在井下使用陀螺边进行加测,斜井和平巷的测量使用全站仪观测。

考虑到井下巷道距离较长,在设置井下导线边长时进一步加设短边,长边设置长度约为200m,而短边设置长度控制在80m~100m,陀螺边设置在距离贯通点1/3位置。

在此细化测量方案基础上,预计中部段在水平方向和高程方向的贯通误差分别为366mm和160mm,而实际误差分别为123mm和115mm,误差预计准确度较高。

2.2北部段贯通精度由于北部段贯通工程主要是两个斜井之间的贯通,因此北二斜井和北三斜井测量方案为红外测距导线方法。

具体在测量过程中,标高由三角高程导入,在平巷中设置一等水准。

北部段水平方向和高程方向的预计误差分别为286mm188mm,而实际贯通误差分别为15mm和13mm。

副立井到北二斜井、北二斜井到北三斜井之间的各项闭合误差。

2.3误差分析+870m水平运输大巷的中部贯通工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贯通施工项目,测量工程任务量大、项目多,包括地面连接、立井定向、标高导入、测距导线、陀螺定向等内容。

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与布测

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与布测

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与布测摘要:目前,地下矿山勘测的主要方法是导线测量,全站仪同时具有角度测量和测距功能,目前生产的全站仪内置了多种测量软件,因此负责人的勘测方式根据要求的不同测量方法也不同。

全站仪广泛应用于各个测量领域,在煤矿,铁矿石等的生产和建设中,特别是在地下测量时,全站仪是最常用的测量仪器,而横移测量则是最多的。

全站仪线测量技术被广泛用于采矿勘测中,因为它可以同时测量地下目标的三维位置。

基于全站仪测量,边缘测量以及全站仪分支遍历端点误差的估计和分析,本文对全站仪遍历点布局提出了一些警告。

它为矿井中全站仪分支电缆的布局,测量和最终点误差估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全站仪;全站仪支导线;精度;角度测量误差;测量边缘误差;布局;注意事项引言全站仪支导线是矿山开发,准备和采矿中最常见,分布最广泛的铺设线。

由于在分全站仪支导线上没有多余的观测值,因此没有检查角度或边长的条件。

其中,完全机械化的洞穴勘探工作面的设计和开挖相应地提高了对渗透率测量的要求,《煤矿勘查规程》通常要求点位置误差小于±0.3m。

因此,估算已铺设全站仪支导线终点的精度尤为重要,并且在布置和测量全站仪支导线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关问题。

1地质勘测的重要性矿物质是我国最基本,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不仅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还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经济效率。

由于我国有多种类型的矿山,因此在采矿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例如极有可能发生的倒塌事故,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很多破坏,这也给建筑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给建筑工人造成严重的伤害和致命的事故,并对一些家庭造成致命的伤害。

因此,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来看,地质勘测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矿山勘测会执行矿山生产和建设的全过程,并在监督项目质量方面发挥作用,这样可以使各种项目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顺利进行。

同时,按矿山测量的矿石产量,矿产流失数据统计数据可以设计出最合理采矿计划,以促进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矿山测量-6.3.1支导线终点的点位误差(精)

矿山测量-6.3.1支导线终点的点位误差(精)
xK R2 sin 2 Ry2 2 K xK Rn sin n Ryn n 1
1 1 y1 K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将上式代入终点坐标误差公式得:
2 Mx
1

2 2 R m 2 yi i 1
2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3、支导线终点K在x轴及y轴方向上的点位误差
4、支导线终点的点位误差
M M M
2 K 2 xK
2 yK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分析上式可知: (1)起始点点位误差对导线终点点位误差的影响,与 导线的长度和形状无关,且保持常量。 (2)起始边方位角误差对导线终点点位误差的影响, 与导线的形状有关,当起始边方位角误差一定时,对 直伸型导线影响最大,曲折型导线次之,闭合导线则 不受影响。 (3)测角误差对导线终点点位误差的影响随测角误差 的增大和测站数目的增多而增大,当几条导线的测角 精度相同、测站数和总长度相近时,其影响取决于导 线的形状,对直伸型导线影响最大,曲折型导线次之, 闭合导线最小。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的是沿某一指定方向上的 点位误差。如,在巷道贯通测量时,就需要估算垂直 于巷道中线方向上的误差。 在解决上述问题时,只需设一个假定坐标系的x’、y’ 与某指定方向重合 : 当用光电测距时:
M
2 x 'K
2 My '
K
L 2 R m cos 1 1 2 n 2 n m 2 m Lx ' 2 Rx2' ml2 sin 2 1 1 m
2 2 y' 2 m n 2 y' n 2 l 2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井下导线短边测量误差分析

井下导线短边测量误差分析

表 2 计算结 果
距离 a m i e 对 中次 测回 次 M一 目 M苹 测 N () m ( ( ) 数 D ”) 哪 数C ( ) ( ( ”) 次)
3 6 9 l 2 1 5 l 8 21 5 4 . 5 4 . 54 . 54 . 54 . 54 , 54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 25
11 . 09 .
08 .
数据是根据 全国多个矿 务局 3 3 条导线 的实 61 测资 料 综 合而 得 的并 不适 用 于每 一 个矿 井 。 而陈 四楼 矿观测 7秒导线时 使用蔡 司 O 0 按 1, Ⅸ 矿测 量手 册 》表 3 —6测 角方法 误 差 煤 —2 m; ± 3 . , 3 —1 = 3 表 —2 O中对 中线 量误 差 e 0 7 m, = . r 误差 比一般仪器小 , a 现根据我矿 实 际情况对 3 2 4 重新计算 , - -1 表 并把边长 划分 到每 3 米为 一个估算之 间 , 计算结果如表 1 。 为根据 Ⅸ 煤矿 测 量 规 程 》规 定的 对 中数 , 测 回数求得 的角度平均值 的测角 中误 差 ; Ⅳ一 为达到 相应 测角精 度实 际所需 的测 回数 , 为 ( 计算方便测 回数是指对 中一次观测一 测回 , 若 Ⅳ=3则进 行三 对 中 , 三测 回 ) 。 1 秒导线 使用蔡 司 0 0 按 《 5 2, 煤矿测 量手 册》表 3 2 6测角方 法误差 i; ±5 . , -- 7= 7 4 表32 1 - - O中对 中线量 误差 10 .mm, 差 误 比一般仪 器小 , 现根 据我矿 实际情况 对 3 2 —— 1 表重新计算 , 4 并把边 长划分到每 3 为一个 m 估 算之 间 , 计算结 果如表 2 。 为 根据 Ⅸ 煤矿 测量 规程 》 规定 的对 中数 , 回数求 得 的角 度平 均值 的 测 角 中误 测

测量考试试题库 (1)

测量考试试题库 (1)

矿山测量试题库一、填空题:1. 矿山测量工作应依照高级控制低级、每项测量工作要有检查、测量精度应满足工程要求这三项原则进行。

2.井下测量的主要对象是各种巷道,受条件限制,平面控制只能采用_导线测量_____方法。

3.井下导线测量因边短和定向等因素影响,其误差由井田中央向边界迅速增大,图纸各处精度均不一致。

4.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位于西安,简称西安坐标系。

5.国际公认的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叫首子午线。

6.测量工作中,所谓标准方向通常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直角坐标纵线三种,统称三北方向。

7.从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算至某一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8.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为防止测量误差的积累,在布局上要从整体至局部,在精度上要由高级控制低级。

9.在测量工作中,通常用方位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10.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

11.一般来讲,在半径为10公里的范围内,可不考虑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

1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高程13.我国1985高程基准的水准原点位于青岛,该点高出海平面76.260米。

14.为便于使用,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每带的坐标原点向西平移500公里。

15. 碎部测量、施工放样都是以控制点为基础完成的。

16.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两部分。

17. 平面控制测量可分为导线测量、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和GPS测量等方法。

18. 当矿区走向长度为5-25公里时,一般应采用四等(或GPS D级网)平面控制网作为矿区首级控制。

19.在井下布设基本控制导线时,一般每隔1.5-2公里应加测陀螺定向边。

20.永久导线点应设在矿井主要巷道内, 一般每隔300-500米设置一组,每组至少有3相临点。

21.采区控制导线应随巷道掘进每30-100米延长一次。

22.采区控制导线分为15秒和30秒两级,15秒导线的测角中误差为15秒。

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与布测`

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与布测`

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与布测`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站仪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具有测量角度和距离的功能,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地质勘探、建筑测量等领域。

在工程测量中,井下测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与布测是这一环节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进行估算,并介绍其布测方法。

1. 全站仪支导线测量原理全站仪支导线测量是通过测量基线两端点到井口的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差,然后借助全站仪的测角功能,计算出测线点的三维坐标值。

全站仪支导线测量的精度与测量基线的长度、测角的精度、安放全站仪的水平度等因素有关。

全站仪支导线测量的精度估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测距精度的估算,二是测角精度的估算。

(1)测距精度的估算测距精度的估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测距误差=仪器误差×测距距离×比例误差仪器误差是指全站仪本身的测距精度,通常由制造厂商提供。

测距距离越远,测距误差就越大;比例误差是指测量基线的长度与测量距离的比值,比例误差越大,测距误差也越大。

测角误差=仪器误差全站仪的测角精度通常在秒级,因此在井下测量中,测角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通过以上估算方法,可以得出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值,为后续的布测提供参考依据。

三、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布测方法1. 布测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全站仪支导线的井下测量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确定测量基线的两个端点,保证其位置准确、稳固,并与井口建立好连接关系。

(2)根据井下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全站仪和测量配套设备。

(3)对全站仪进行校准和检查,保证其水平度和角度测量精度。

2. 测量方式的选择在井下测量中,可以选择直接测量或间接测量两种方式。

(1)直接测量:将全站仪直接放置在井口,通过直接测角和测距来确定测量点的具体位置。

(2)间接测量:当井下环境复杂或无法直接测量时,可以借助支导线和导线桩等辅助测量点来进行间接测量。

矿山测量工作误差分析及控制措施探究

矿山测量工作误差分析及控制措施探究

矿山测量工作误差分析及控制措施探究摘要:矿山测量能够为矿山的开采、生产、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源,若前期测量结果出现偏差,后续矿山生产运营工作也会受到不利影响,带来安全性、技术性以及经济性问题。

本文列举了矿山测量误差的主要类别与形成原因,并提出控制误差的有效举措,以此来缩小误差,使测量值更贴合实际数值,为矿山生产、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矿山;测量工作误差;原因;控制措施矿山开采环境的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前期测绘工作提出了更多更为严苛的技术要求,测绘单位需要提高专业化水平,升级测绘工具,保障测绘过程的标准化。

矿山测量是矿山测绘体系中的重点工作,其对于矿山运营管理、建设勘探以及设计规划均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现探讨矿山测量中的误差问题以及控制方法。

1矿山测量工作误差的主要类别1.1起始数据误差若起始数据就存在较大的误差,后续的测量结果的精准度也无法得到保障。

这一误差现象在测量矿井的高程时出现的频率偏高,测量人员可能会将斜距误认成平距,或者混淆顶板高程与底板高程,确定起始坐标或者计算起始数据时出现错误,另外造成起始数据误差的原因还包括误用起始点,未能找准起始点等。

部分起始数据误差是因标定误差而产生的。

1.2读数误差如果测量人员没有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或者对待测量任务的态度不认真,又或者所用的测量工具出现受损的情况,就会导致测量角度与测量边长的结果存在较大误差,而内业整理人员进行计算时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测量数据。

1.3填图误差测量人员在测量审图中出现差错,填图时未反复核对数据信息,整理材料以及后续绘图工作任务没有及时完成,可能会因丢失关键数据而造成误差过大的问题,无法利用测量图纸对矿山井下的真实情况进行反映。

2矿山测量工作误差的形成原因2.1GPS测量误差的形成原因GPS是当前矿山测量中的重要技术工具,运用该项技术完成测量工作时会形成一定的误差问题。

首先卫星进行信号传播活动期间,导航电文参数可能会有误差,导致控制段及其相关测量活动产生误差,较为典型的误差现象为星历误差与卫星时钟误差[1]。

煤矿井下导线测量的误差分析与精度控制

煤矿井下导线测量的误差分析与精度控制

煤矿井下导线测量的误差分析与精度控制
卢金银
煤矿井下导线测量是控制测量的主要方式,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

因此对各种误差进行分析、总结和掌握其产生规律,以便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减少或消除这些误差对导线测量精度的影响。

1、井下导线测量误差原因分析
1.1井下测量水平角的误差
1.1.1仪表误差
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仪器制造方面的,仪器各部件的公差不正确,稳定性不良和仪器结构的几何关系不正确而引起;如度盘分划和仪器偏心误差。

其次仪器本身校验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

再次仪器整置不正确或因外界条件变化而产生的仪器竖轴倾斜所产生的误差,这不仅和观测方向的倾角有关,而且还和观测方向与竖轴倾斜方向之间的夹角有关。

1.1.2使用者读数误差
由于不同的人感觉器官辨别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仪器的安置、瞄准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那样的误差,如安置仪器造成仪器的移动,造成偏心误差,瞄准目标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诸如望远镜的放大倍数,十字丝的结构、人眼视力的临界角、觇标的形状颜色及其照明度、视线长度以及空气的透明度等,使望眼镜不能精确地瞄准觇标,因而造成瞄准误差。

1.1.3仪器对中误差和觇标对中误差
觇标对中误差是指觇标中心与测点中心不在同一铅垂线上所引起的测角误差,觇标对中误差与两个对中线量误差eA和eB成正比,与所测角度的两边长。

试述提高井下导线的测量精度的途径(精选、)

试述提高井下导线的测量精度的途径(精选、)

word.1 / 11.试述提高井下导线的测量精度的途径。

论述要点: (1)井下测量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各种巷道,因受条件限制,平面控制只能采用导线测量方法。

矿井整个生产时期都少不了导线测量。

提高导线测量精度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

(2)井下黑暗、潮湿、狭窄,施测条件困难,再加上井下导线都是从井底车场向井田边界延伸,导线距离愈长,其产生最远点误差愈大,如何保证最远点误差不超过规程规定的±3米生产限差,是我们从事井下导线测量的重要任务。

(3)导线测量中时刻存在仪器对中,瞄准、读数,钢尺拉边等误差;要提高导线测量精度必须采取措施,吧误差减少到最小。

(4)提高导线测量的措施,结合个人在生产实践论述。

a. 设法提高定向测量精度,在有条件时,用陀螺经纬仪加测陀螺定向边。

b. 在施测高精度导线时,要尽可能采用长边导线,对短边要提高仪器对中精度.c. 必要时,增加测回数提高测角精度。

d. 在有风的巷道中,采取加重锤重,或进风挡风,减少对测角对中的影响。

e. 采用“三角架”减少对中误差.f. 导线形状尽量布闭合导线,支导线一定要往返测量。

g. 在倾斜巷道测角注意仪器对中整平。

(5)导线测量是集体工作,人员事先要分工好,互相配合好,实测时按设计要求,遵守规程规定,对超限差的一定要返工。

在导线测量质量上要尽力做好,为煤矿生产真正起到眼睛作用。

2.如何做好井巷贯通测量工作。

论述要点: (1)采用贯通掘进井巷,可加快速度,缩短通风距离,改善通风距离,改善工作条件,做好贯通测量工作,对矿井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都十分重要。

(2)确保准确无误贯通是我们测量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遇到贯通,首先选择合理方案。

重要工程,须编制测量设计书,并进行贯通误差预计。

(3)认真做好贯通导线的施测工作。

巷道贯通精度,取决于中腰线的精度,而中腰线的方向是按导线点的坐标和高程反算的。

因此,关于再提高导线的精度。

影响导线终点位置误差的主要来源于测角误差,而对中误差又是井下测角误差的主要因素。

煤矿贯通测量误差预计与分析

煤矿贯通测量误差预计与分析

煤矿贯通测量误差预计与分析摘要:矿井巷道贯通测量在国内矿井建设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矿井建设时井下巷道能够顺利与各个节点连通。

结合目前矿井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采用新的设备、新的工艺,减少了贯通误差和提高导线测量精度,确保巷道顺利贯通。

关键词:煤矿工程测量;贯通工程测量;误差贯通测量是矿井工程测量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贯通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建设、生产和经济效益,所以为了加快矿井的建设速度,缩短建井周期,确保正常的生产接替,并提高矿井的产量,经常需要对巷道进行贯通测量,所以,贯通测量成为矿井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煤矿企业为满足煤炭运输、供水、通风等要求,需在矿井内设置多个洞口,并对其施工工艺做了简单介绍。

1矿井巷道贯通测量中的一般技术措施在矿井井下巷道的穿透性测量中,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测量结果的偏差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保持了巷道贯通测量的准确度。

1.1巷道贯通测量勘查在巷道贯通测探中,测探是其实施和运用的先决条件,只有在确定了测探的具体内容之后,才能进行测探技术的设计。

由于地下通道受到通视条件、作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地下通道的测量和勘探工作重点放在了高程和方位上。

存在局部检测角度无法检测的情况,从而造成了方位与高程信息的传递存在一定的偏差,且随巷道持续开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种偏差的传递也会逐渐增大,因此,需要在长距离巷道开挖时重新测量与定位,以避免在巷道贯通阶段发生台阶与穿袖现象。

比如,在一个矿井中,由于在7,000 m的巷道中,由于交叉作业的存在,测点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不能准确地确定测点位置,从而造成了较大的误差。

虽然通道已经被清理干净,但通过再次测量,再加上陀螺的位置,通道的方向还是出现了1′的偏差。

由于这条隧道是沿隧道底部进行的,没有发生明显的断层,因此,对隧道的顶板影响很小。

联系测量精度分析

联系测量精度分析

4.井上下两垂球间距离的容许差值
在两井定向中,用两垂球线之间的距离是由坐标 反算得来的。将连接导线看作始点为A终点为B的 支导线,根据第六章第五节的分析,并按《试行 规程》要求,取二倍中误差作为容许误差.则得 :
f0 c 2
m2上 2

R上2 AB


a上2 li
i
i
上式中所需之 Ryi,值同样可从图上量得, 其数值列于表9-2中。
6
ma(12)
66
1523.6 3.5
由井下导线量边误差所引起的方位角误差
按下式计算
a
ma1 c
li sin2 i
同样从图上量得所需之li sin2 i 值,并列于表9-3中

206265 4104
现根据上述原始数据及设计图,预计其井 下导线起始边方位角的误差。
1)地面连接误差
m上 maBA
m2 上 c2
R2 yi

2a上2
c2
li sin2 i

n
m2 上
式中的 Ryi 及li sin2 i 等值可在大比例尺图9- 18上量得并列于表9-1中
maAB
m2
n
1

2

R1

R2
nl

Rn2


m2
式中
R1 R2
Rn1 n 1l n 2l
nn 1l
l 2

m2 m

m2 1
n 1

2n
n
地下工程测量
第九章 联系测量精度分析
栾元重

对井巷贯通允许偏差及误差的探讨

对井巷贯通允许偏差及误差的探讨
间的夹角。
平巷或斜巷贯通时,中线间的允许偏差可采用
② 定向误差引起K点在x轴上的误差预计公式 :
0.3~0.5 m,腰线间的允许偏差值可采用 0.2 m。 立井贯通时,全断面开凿井同时砌永久井壁,井
M
x0
=
±
1 ρ
m
a0∙R
y0
(4)
筒中心间的允许偏差可采用 0.1 m,小断面开凿时,可 采用 0.5 m。
Mxß上=
±
mβ上 ρ
R2yi
(1)
(1)水平面内沿巷道中线方向上的长度偏差。 (2)水平面内垂直于巷道中线的左、右偏差 Δx 。
∑ 量边误差的影响: Mxl上 = ± m2l上 cos2α (2)
(3)竖直面内垂直于巷道腰线的上、下偏差 Δh 。 以上 3 种偏差中,第一种偏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
∑ Mxl上 = ± α上2 l cos2α + b上2 L2x
贯通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测量工作,测量人
预计公式。
员所肩负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如果因为贯通测量
① 地面水准测量误差引起 K 点在高程上的误差 过程中发生错误而导致巷道未能正确贯通,或贯通
预计公式:
后结合处的偏差值超限,都将影响巷道质量,甚至造
《规程》规定,井口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应按地面 成巷道报废、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在经济和时间上
若 导 线 独 立 测 量 n 次 ,则 n 次 测 量 平 均 值 的 影 响为:
M′h=
±
50 22
R ≈ ±18 R (mm)
(13)
Mxß下=
±
M' xβ下 n
(6)
n
∑ 量边误差的影响:M′xl下= ± m2li cos2αi' 1

井下短边导线测量误差分析

井下短边导线测量误差分析

井下短边导线测量误差分析摘要】井下测量时,受井下条件的限制,所以会产生很多的短边导线,这些短边导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测量精度。

井下照明度、粉尘、温度、气压、湿度等复杂的环境条件,同样也会影响测量精度。

本文就井下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就分析提出了改进方式。

【关键词】导线测量;误差分析;改进方式在进行井下导线测量工作时,由于条件的限制导线布设经常会出现短边的情况发生。

进行短边测量时采用延伸三角形法,可以有效的消除这些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外界环境影响也会给测量带来误差,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仪器参数来消除影响。

1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分析1.1仪器误差仪器误差是指由于使用不完好的仪器以及校验不完善而产生的误差。

竖轴倾斜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以及视轴误差是主要的仪器误差。

1.2对中误差仪器对中误差是仪器中心点和导线点没有在同一条铅垂线上而产生的误差。

水平角测量受对中误差的影响很大,导线边长越短,受到的影响越大。

1.3瞄准误差瞄准误差是指在使用测量仪器(全站仪)瞄准目标时因为瞄准位置偏离了实际目标位置而造成的误差。

测角受瞄准误差的影响存在以下规律:与测量边长距离成反比;与目标位置倾斜角度、仪器照准高度成正比。

1.4外界环境影响井下导线测量受环境影响。

第一,由于井下阴暗潮湿、采光条件差等原因,一般为提高检测精度把导线点设置在坑道顶部,且导线长短不一;第二,由于坑道工作面窄、通光条件等原因,随坑道掘进深度的增长,测量点位误差增大;第三,井下导线测量形式的选用受井下前后通视情况、施工面积等因素制约;第四,井下导线测量顺序通常为在布设高级导线校核前,先布设低级导线指示坑道掘进。

2克服误差的改进方式2.1仪器放置和点位的合理的合理选择井下导线测量时,仪器应选择在巷道顶板条件稳固的地方放置,光线要明亮,通视要良好,并且仪器不易受矿车和来往工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而如果顶板条件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在合适的边长范围里适合设置导线点的地方又没有时,在远处找一个位置比较温度的点来安置导线,以避免因导线点位移引起测量误差。

矿山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分析及技术方法的探讨

矿山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分析及技术方法的探讨

46矿山建筑Mine building矿山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分析及技术方法的探讨白利军(榆林神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榆林 719000)摘 要:贯通测量时矿山井下巷道建设的重点环节之一,对贯通测量精度有较高要求。

本文将结合某煤矿井下巷道工程实例,探讨贯通测量精度的分析方法,并提出几点提高贯通测量精度的对策。

在此基础上,对矿山井下巷道的贯通测量技术进行探讨,包括测量勘查技术、陀螺定向技术、中腰线一体测量技术等传统技术方法,以及应用全站仪和全球定位系统的新测量技术。

关键词:矿山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贯通测量技术中图分类号:TD1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6-0046-3收稿日期:2019-06作者简介:白利军,男,生于1984年,汉族,陕西神木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矿山测量。

在大型矿山井下生产作业中,巷道贯通测量工作是井下生产安全和作业效率的基本保障,对测量精度要求较高。

但是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累积,导致最终的测量结果出现较大偏差。

为了确保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的精确度,必须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方法降低误差。

此外,采用先进的贯通测量方法也可以提高贯通测量精度,为矿山井下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提供保障。

1 矿山井下巷道工程概述某大型矿山井下工程为提高井下生产效率,确保生产接替流畅,对纵向一翼开拓二水平运输大巷,主要向中部和北部两个分段进行开拓,其中,中部分段为副立井到北二斜井,贯通距离为6284m,北部分段是从北二斜井到北三斜井,贯通距离为3086m。

贯通总进尺为9370m,整个过程质量和精度较高,贯通测量设置一个地面小三角网,其中包括11个控制点,地面测量水准为2500m,井下导线长10020m,共包含98个控制点,测量水准为7320m。

井下共有4条陀螺边[1],属于特大井下巷道贯通工程。

2 贯通测量精度分析2.1 各分段巷道贯通精度分析2.1.1 中部分段贯通测量精度分析在上述矿山井下巷道贯通工程中,中部贯通分段是从副立井到北二斜井之间的区域,贯通测量前首先对测量误差进行预计,比较集中测量方案,考虑该分段的实际施工情况,最终采用立井钢丝定向投点的测量方式和高程传递方式,井下设置陀螺边,在平巷和斜井处设置钢尺量边和测距导线,对巷道测量误差进行控制。

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的误差预计与控制

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的误差预计与控制

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的误差预计与控制作者:覃飞翔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第18期摘要:准确的煤矿地质测量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安全技术保障,有了精确的测量数据,才能使施工单位合理、有效的控制施工中遇到的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才能正确处理好贯通巷道的安全生产工作。

文章以我处某工作面为例,对其贯通误差预计与控制做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煤矿地质测量;贯通预计;控制1 贯通测量准备首先,要对图纸资料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

一张大型井巷设计图纸有上千个数字成果。

虽然有各级设计部门层层校核,但最后在图纸上仍会出现或大或小的数字错误,测量人员如按这些错误的数据计算标定要素与放线要素,那必将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甚至造成工程报废的重大损失,所以把好审图这一关是测量人员在实施测量贯通工程中首先应抓好的大事。

其次,要采取可靠的检核贯通测量控制的措施。

不论对同一矿井内的还是两矿井之间的贯通都应自成独立的控制体系,即尽量是自行闭合的,这样就能形成可靠的检核条件,闭合环的路线应尽量短,以减少测量误差的累计。

每步测量结果都有可靠的检核措施。

如果需要利用原有的测量成果,则应充分收集原有控制网的测量资料,检查其精度是否可靠。

如对其可靠性有怀疑时,即应重新布设独立的控制系统。

在贯通测量中,对所有的测量工作都应独立进行两次(尽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测量人员分别施测),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项测量结果。

这样既可提高测量精度,又可检查测量中出现的错误。

测量中应严格防止错误(粗差),如因疏忽大意而出现差错,又没有及时检查出来,那就只有待到贯通巷道出现很大偏差既成事实时才能发现。

所以搞贯通测量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 井下巷道贯通误差预计2.1 工程概况晋华宫矿河北11#层307盘区8712面位于11#层东翼。

工作面走向长2675米,倾斜长183.8米,是我矿的重要生产面,它的顺利贯通对我矿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提高矿山井下全站仪导线测量精度的方法探讨

提高矿山井下全站仪导线测量精度的方法探讨

提高矿山井下全站仪导线测量精度的方法探讨由于近年来测绘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的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的开展,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矿山井下全站仪导线的测量精度会受到井下作业环境的影响以及其他条件的限制。

本文对全站仪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分析了导致全站仪井下测量误差的因素,提出了提高井下全站仪导线测量精度的方法,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矿山井下全站仪导线的测量精度,提高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的质量。

标签:矿山井下测量测量精度全站仪一般来说,全站仪导线测量与其他一般测量相比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但是在进行矿山井下测量时,井下环境对全站仪导线的测量精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井下施工具有较差的施工条件,由于独头掘进的坑道,难以保障必要的通视条件。

井下巷道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测量数据不仅影响到采空区和新老巷道之间的关系、影响巷道的贯通,還会对抢险救灾和矿山安全生产产生直接的影响。

1全站仪特点分析全站仪与传统的经纬仪具有相似的工作原理。

全站仪既可以测角又可以量边,由于其安装了微处理器,能够自动地进行测角和测距,并且对坐标、高差和水平距离进行自动归算。

全站仪还能够自动的对数据进行记录,并且进行施工放样。

可以说全站仪涵盖了常规测量仪器的所有功能,而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由于内部具有双重补偿系统,全站仪可以对水平轴和仪器竖轴的倾斜误差进行自动测量,自动改正角度的观测值。

②全站仪能够对计算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全站仪中加装计算软件,则可以进行施工放样、碎部测量、导线测量等计算。

③全站仪能够与其他的外围设备和计算机通过电子手簿的通讯接口全站仪的主机相连接,从而对测量数据进行计算机绘图、管理和获取,通过完整的自动化测量系统来对全站仪的测量数据进行管理[1]。

④全站仪只需要进行一次照准反射棱镜,就可以对斜距、角竖直角、水平角进行测量,并对测点的高程和平面坐标系计算,对计算和测量的数据进行记录。

2全站仪井下测量误差分析造成全站仪井下测量误差的原因既有全站仪的仪器误差,也有全站仪在井下的对中误差,还包括对镜站的瞄准误差和测距误差。

大型矿井巷道贯通测量方法与误差分析

大型矿井巷道贯通测量方法与误差分析

大型矿井巷道贯通测量方法与误差分析发布时间:2021-05-14T11:08:53.85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4期作者:亢斌[导读] 在梳理矿井巷道贯通测量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研究了矿井联系测量亢斌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城郊煤矿地测科? 河南永城476600摘要:在梳理矿井巷道贯通测量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研究了矿井联系测量、地表平面导线测量和井下平面导线测量三种矿井巷道贯通测量方式,进而对大型矿井巷道贯通测量工艺流程及其测量误差进行了深入剖析,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大型巷道贯通测量精确度与科学性的合理控制措施,旨在为我国大型矿井巷道贯通测量方法的不断优化与误差的不断减小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矿井巷道贯通测量误差分析大型矿井的存在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民生的稳固保障提供了重要作用,而矿井巷道贯通测量方法作为大型矿井巷道测量的重要类别,贯通测量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与精确度直接关系到大型矿井的合理开发。

然而,根据我国相关数据信息,我国绝大部分大型矿井巷道贯通测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测量精度不满足测量要求这一突出问题,因此,大型矿井巷道贯通测量方法技术流程的改进和测量准确度的提升势在必行。

在此背景下,对大型矿井巷道贯通测量方法的深入探讨与剖析,对其测量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分解,研究大型矿井巷道贯通测量方法误差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也就具备了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 矿井巷道贯通测量的意义首先,大型矿井巷道贯通测量有助于矿井工程成本费用的节约和工程进度的合理保证。

大型矿井巷道贯通测量数据精确度越高,越能加快矿井工程的地下掘进速度,使大型矿井多个需要相互贯通、相互连接的巷道能快速联通,不断缩小大型矿井地下建设周期,确保工程项目进度符合预期目标,节省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

另一方面,大型矿井巷道贯通测量有助于保证工程施工安全。

在矿井施工过程中,巷道的贯通测量数据精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与否,及其安全保障措施计划方案的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下导线短边测量误差分析
谭新民梁树吾
摘要:本文通过对《测量规程》中按短边测量规定达不到相应精度要求的分析,得出了适合特定矿区的短边测量方法及结论。

关键词:导线短边测量误差精度
1.前言
井下导线测量常遇到15米以下的短边,在短边测量中,测量的主要误差是测角误差,因此在《测量规程》中对短边的测角对中次数和测回数都做了规定。

在《煤矿测量手册》中指出15″、45″导线遇有15米以下的短边时,按规定进行对中以后,仍可能达不到相应的精度要求。

因此有必要结合各矿山自己的具体情况对不同边长的对中和测回数进行分析,到寻找到满足本矿测量精度要求的测角方法。

2.误差分析
测角误差主要包括仪器系统误差、测角方法误差和对中误差。

对于J2级以上的仪器,仪器系统误差可采用测量方法减小或忽略不计,测角方法误差和对中误差是测角误差的两大重要误差来源,现对测角方法误差和对中误差分析如下:
2.1测角方法误差
测角方法误差 m i =±n m n m v //022+ ①
①式中: n 为测回数
m v 为照准误差,其值为±100”
/望远镜放大率v
m 0为读数误差,其值为±()()2205.0/1250t L D +ρ ②
②式中:t 为最小读数值;
L 为读盘上最小格值经显后的宽度; D 为读盘最小格值; ρ值为206265; ` 2.2对中误差
对中误差m e =±()3/αρe ) 式中:e 为对中线量误差 α为导线边长 ρ值为206265
设前后视边长相等,对中线量误差e 一样大,则一测回的测角中误差为:
m e=±
e i m m 22+
则采用D 次对中C 次测回时水平角平均值中误差为:
m β平=±
D m C m e i //22+
3.短边测量误差分析 3.1实测成果
表1为《测量手册》中根据全国多个矿山共计3631条导线的实测资料综合统计的成果,并不适合于每一个矿井使
用。

而观测15″导线时使用J2型光学经纬仪按《测量手册》所示为测角方法误差m1=±3″,对中误差e=0.7mm,误差比一般仪器小。

现根据我矿实际情况对该表重新计算,并把边长划分到每3米为一个估算之间,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按测量手册计算的成果
M平为根据《测量规程》规定的对中数,测回数测得的角度平均值的测角中误差。

C为达到相应测角精度实际所需的测回数,(为计算方便测回数是指对中一次观测一测回,若N=3则进行三次对中,观测三个测回)。

45″导线使用J6型光学经纬仪,按《测量手册》中所示为测角方法误差m1=±5″,对中线量误差e=1.0mm,误差比一般仪器小,现根据我矿实际情况重新计算,并把边长划分到每3米为一个估算之间,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际观测计算的成果
3.2成果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用J2仪器测量,15″导线边长等于或大于27米时按《规程》规定的测回数可以达到精度要求,小于27米的边必须增加测回数才能达到相应的精度要求。

用J6仪器测量45″导线,边长等于或大于25米时,按《规程》规定的测回数可以达到精度要求,若是2次对中测2测回,
则边长为17米就能达到精度要求,所以对于短边测量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尽量避免,实在避免不开,对于45″导线来说,导线线路选择余地大,应避免拐弯半径小的弯道,尽量拉长短边。

由表1计算可知:对中误差对测角影响较大,可采用三架法或推算增加测回数来满足测角精度的要求。

对于15″导线来说:短边测量宜采用性能好,精度高的仪器。

由表2计算可知:对中误差是测角误差的主要因素,所以短边测量宜采用一次对中一测回,而一次对中两测回对测角精度的提高甚微。

4.结论
对于15″导线来说遇有15米以下短边时,虽按《规程》规定进行对中,但仍然有可能达不到相应的精度要求。

所以在选点时应尽量避免15米以下短边,并采取有利措施提高仪器和觇标对中的精度。

45″导线因范围不大,所以可采用一次对中并按使用仪器精度确定测回数。

参考文献:煤炭出版社,煤矿测量手册,197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