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浅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全国各地教育教学工作掀起了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语文教学表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行为都有重大的突破。
不过,当我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新观点、新方法,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通过查阅各类工具书,让我对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了一些肤浅的理解。
一、语文的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
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实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二、语文的人文性《辞海》中“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粗浅地说,人文性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注重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工具是基础,是载体,是表现方式和传承的基本途径;人文则是深层次的内蕴,是潜能,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观点、扩大视野、净化思想境界、完善心理结构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有机的统一体。
纯粹工具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是不存有,也无法存有。
反过来,没有语法规则的,没有语言规律的人文性也是不可靠的,是没有依附性的。
四、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要想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还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生活情况等多个方面来考虑。
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否则,就会走入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或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教学误区。
人的一生的几个学习阶段的教育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比重是有所不同的。
小学阶段应以“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
论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重庆市南岸区迎龙小学校杭井波2015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偏废的问题,《课标》里也没有明确规定到底人文性应该多一点还是工具性应该多一点,这让一线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显得特别困难。
本文以实际的教学案例入手,试图寻求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内涵(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内容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学生为本,在当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要求,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与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2.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
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文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二)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还要让学生获得人文思想和精神的滋养,让学生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的成长。
只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我们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要想学生掌握字、词、句,并且真正理解一篇文章,就要让孩子们对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所领悟,要和作者对话。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三维目标,就不能光是训练语言文字。
我们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语文人文性,轻视工具性的现象。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除了专业知识外,教师还必须有丰富的人文素质,注重人文性的培养,同时还需要掌握科学的教学工具,注重工具性的运用。
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这一角度,探讨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进行统一的问题。
引言语文,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
需要教师注重课程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是通过感性认识起步的,因此,课程教学中必须注重人文性的培养。
首先,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其次,教师需要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展现人文关怀,培养包容和尊重不同观念和文化背景的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语文教学还需要配备科学的教学工具,例如编写教案、设计活动等。
教师还需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方法。
同时,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思考教学工具与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之间的互动关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必须实现的。
成功的教学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工具,还需要师生之间情感的融洽和认同感。
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工具设计和课程安排时,注重学生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注,让学生在教育中得到更多的自我认识体验。
教师还需要注意教学计划的连贯性,让小学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建立与语言学习相关的感情,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性的要素,例如文学、诗歌、散文等文本,以引导学生更全面更规范地掌握语文知识。
结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是必须实现的。
人文性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科学的教学工具是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手段。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和认同感,让学生在教育中感受到真正的关爱和认同。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篇1一、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1.工具性学生学习语文就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达到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目的,这就是学习语文最根本的目的。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这说明了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学习与工作的基础工具的特征,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
2.人文性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一般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息、品德、情操等方面。
具体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工具性与人文性既性质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
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为用、相互促进,这是语文教学的独特个性。
三、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
这是因为:1.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个体的言语行为过程,言语行为及其结果是个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愿望、要求、观念等。
即使仅仅是表述客观的事实、规律和真理,也无法避开表述者的认识和态度。
就整体而言,言语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
言语和语言同思维、认识不但不可分割,而且还决定了人的思维、情感、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
正如卡西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我们所有其他的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注重提升他们语文应用能力的理念。
本文首先探讨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了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具体方法,包括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培养学生语文工具性的能力。
接着介绍了如何在实践中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强调了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时的关键作用。
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发展方向,呼吁教育者不断探索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和讨论,为教学实践提供可行的方向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人文性、工具性、统一、含义、关系、提高、培养、能力、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是两个重要而又相互关联的方面。
人文性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人文精神的力量;工具性指的是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思维表达和沟通交流。
这两者之间并非是割裂的,而是应该统一起来,使教学既能够传授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和语言运用能力。
2. 正文2.1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含义和关系人文性与工具性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的方面,它们之间密切相关,但又有着各自独特的含义和作用。
人文性指的是教学内容的人文情怀和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表达,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品质。
而工具性则是指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规范和运用语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相辅相成,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和技能,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审美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发表时间:2020-12-10T13:11:30.96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5期作者:徐坤兰[导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共生共存、相辅相成的。
徐坤兰重庆市垫江县高峰小学校 408300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共生共存、相辅相成的。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需要在教学中体现语文能力的训练;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程肩负着育人的功能,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彰显语文教学的完美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统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的工具性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这决定了语文是生活的工具,人们凭借语言文字倾述内心情感,直抒胸臆,它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手段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提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交流。
学生的表达和交流,都必须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语文学科的基本能力,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指明了方向。
语文也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本工具,即学习的工具。
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帮助自己正确理解其他课程的内容,它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础。
语文是传递文化的工具。
中华民族渊源五千年,悠久文化流传至今靠的是什么?它主要依靠的就是文字的记载。
人类将优秀文化传承至今,一代又一代,或文字或语言,这不就是语文的工具作用吗?人类的学习工作、生活交流、文化传承,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作业,都需要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工具性便成了它的本质属性。
二、语文的人文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是新课程理念的人文之作,灵魂之笔。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极大地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就是由人类文化传统中所孕育的工具性知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既需要理解和欣赏人文性的内涵,也需要使用和掌握工具性的技能。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内涵人文性指的是语文学科所涉及的人类文化和艺术成就,包括文学作品、历史典籍、语言文字等等。
这些文化和艺术成就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对于这些文化和艺术成就的理解和欣赏。
与此同时,语文学科也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即它是一个使用语言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的学科。
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说、听等方面的能力。
这些技能不仅是学生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学生在各个学科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
二、如何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文本阅读的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的文本阅读不仅是一种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方式,也是一种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声音、情感渲染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感受文本的情感、思想和艺术性。
通过体验文本的情感内涵,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表达。
2.注重融合语言技能的文本教学。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以文本为基础进行的,而文本也是语言技能的实践场。
教师可以在文本教学中融合朗读、听说、写作等各种语言技能,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实践性。
例如,可以通过课文朗读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通过听书、看图说话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写作任务来促进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升。
3.注重文本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语文学科不仅是一种语言技能的学科,还包含了传统文化的要素。
教师可以通过融合传统文化,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引言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而在实施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也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人文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人文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通过接触优秀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而人文性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讲述故事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水平。
1.2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悟人生真谛,了解道德准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而人文性教学注重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反思,并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和了解文化传统,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底蕴和人文精神的魅力。
而人文性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组织文学活动、举办诗歌朗诵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化传统,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工具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工具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适当的教学工具和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语文教学需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学习。
例如,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呈现有声有色的课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阅读材料,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浅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河西学院马金满 734000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对此深有感触,下面就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谈谈我的理解。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
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
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
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
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
这些都属于交流。
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
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
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
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
”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
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
试论小学作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试论小学作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庄凤仙、尹静[内容提要]小学作文的工具性表现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人文性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但片面强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不够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是全面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发展学生的生命个性,既倡导学生的自由表达,也倡导学生的真情表达。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的特点归纳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也应具有这样的属性。
作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在教学上的要求表现为:就工具性而言,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写什么,怎样写”;而人文性则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去写”,“将会怎样去写”。
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呢?一、强化语文基础,倡导自由表达,使教学为作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服务写作能力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总目标作出了这样的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
”这一目标要求同作文能力的培养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是一致的。
有人认为,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高要求。
实际则不然。
小学生也有自己要自由表达的欲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
学生作文要写好,不仅要有强烈的愿望,还要有丰富的语言,有协作的技巧。
教师的放手只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写好作文的充分条件。
因此,当前的习作教学应该从两方面来抓:一是抓基本功的培养,抓好训练作文;二是抓自由表达。
前者的作用在于实现作文的“工具性目标”,让小学生积累写作的基础,以便于知道“写什么,怎样写”;而后者则是实现“人文性目标”的途径,让小学生在充分而自由的表达中,体现他们的人文性素养。
略论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让“工具”语文折射“人文”的光芒----略论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摘要]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较好地阐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以及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 工具性人文性阅读教学统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给语文教学重新定位,指明方向:语文教学必须从过去的纯“工具”或偏“工具”,或重“人文”而忽略“工具”的语文教学逐步走向既关注“工具”也不忘“人文”的语文教学,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传统的阅读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围绕它的是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一篇完整的文章往往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于是出现了学生学会生字新词语法修辞,学会分析写作特色,却忽略了整体把握、思想感悟,忽略实际运用的现象,这就造成析与赏、学与用的严重隔离,阅读教学也失去了实质性的意义。
但如果一味强调“人文性”,片面“挖掘”思想意义,过多渲染文学色彩,必将会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那又将出现学生“眼高手低”,实践起来“寸步难行”的现象。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到底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自己的做法与感受。
一、语文的工具性与语文的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什么是工具性?《语文新课标》中规定:“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一言以蔽之,就是使学生获得听说读写的知识,习得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听说读写的习惯。
什么是人文性?《语文新课标》中规定:“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论文语言文学艺术根植于国家、民族的文化土壤里,与本土文明的发展历程密不可分。
而汉语言文学,毋庸置疑是精妙、复杂而深刻的,伴随着东方古老深沉又独特的文明,接受着时光的雕刻。
从仓颉造字开始,就是形式与内涵上完美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里,如何让学生真正领会其中的精妙所在,实非易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应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其中,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可忽视。
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从另一角度将其分为两个方面:情感与逻辑。
情感与逻辑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逻辑的培养先来看逻辑,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语文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是情感的极致体现,而逻辑则是生硬的、冰冷的、苍白的,承载不了任何深刻的意义。
尤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更应注重的是“人文性”,逻辑角度的深入探讨实现不了人文性,且难以让学生理解透彻,因而既没有价值又不可行。
那么,果真如此吗?不妨先从最简单的汉字来看吧。
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堂课就是认字。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日月山川,简单的笔画却是从最初的摹形演变而来。
每一个汉字的结构,都有其笔画如此的必然性和因果关系。
还有词语,小学生经常会写一些错别字,可能理由不外乎马虎,但是其代表的却是对汉字和词语的难以正确理解和诠释。
比如“符合”一词,原本指两个半块的军符能够合在一起,因而“符”是军符的符,不是服装的服,“合”是合二为一的合,不是和平的和。
只有搞清楚内在逻辑关系,才不会写错字用错词。
再比如成语“扑朔迷离”,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雌雄兔子的表现不一样,想要区分就只能看它是“脚扑朔”抑或“眼迷离”,这些都是有科学的道理的。
最重要的阅读理解与口语表达及写作。
文道合一,返璞归真——例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文道合一,返璞归真——例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是我们组织语文教学的纲。
在教学中,既让学生积累语言、学会表达,又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与精神的升华,这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的佳境。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清楚什么地方体现了人文性,什么地方体现了工具性。
大多是“跟着感觉走”、“跟着经验跑”,这也就导致了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1.紧扣文本细解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
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
”当前,老师们都重视了对文本的解读,鼓励学生有一双“慧眼”,探寻到文章里的精彩语句,咬文嚼字。
然而,细解文本并不是死抠一字一词,更不是脱离了教材文本的“脚踩西瓜皮”似的悟到什么就是什么。
譬如一教师在执教《黄河颂》一文时,没有引领学生对诗歌中表现黄河波澜壮阔气势的语句加以分析、揣摩,而是分析到了“黄河为什么这样黄?”的问题。
这种脱离文本的解读,学生既不会体验到诗歌的语言魅力,更不会感受到黄河作为民族精神的意义,以及自己作为英雄的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荡然无存,于文本无效,于学生无益。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认真揣摩、品味文中的精彩之处或者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品出作品的美妙之处,悟出深邃之意,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教师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引领学生品析文中写山水的语句:“水皆缥碧”---颜色---视觉;“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清澈---以游鱼衬托水之静---动静结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夸张手法---以弓箭、奔马显现水之急速。
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解读,紧扣住了文本,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推敲中,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把握教材,感受到富春江秀丽的风光,体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爱慕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浅谈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言贫乏 ,很大一个原 因就是缺乏语词 具 性 轻 人 文 性 那样 ,在 阅 读 教 学 中
11 1
往往 又容 易产生 重人文性 轻工具 性的
倾 向 ,即 把工具 性与 人文性割 裂开来 对待了 。我们应 该做 的是如何把 文章 当文 章来看 ,把 文章 当文章来 学 ,把 文章 看 成 是 一 个 浑 然 天 成 的 整 体 。
气 、神 ” ;离开 “ 工具 性 ”谈 “ 文 厦 的泥 瓦砖石 ,汉字作 为一 种象形 文 人
性 ” ,有 舟无 水 ,寸步 难行 ;同样 ,
字 ,本 身就具 有对称 、均衡 、节奏 、
准 没有 明确的字词 识记要求 ,但作 为
只 有 工 具 性 ,没 有 人 文 性 ,有 水 无 韵 律的 形式美 感 ,汉字 的发 展流变 更 语 文学 习中一种基 本的语料 积累 ,在
发 ,通过 对字词积 累、阅读教 学 、写作教 学、口语训 练、综合 实践等各教 学环 节的具体分析 ,就如何在语 文教 学的实践 中 落实语 文新课 程标准 的 “ 工具性 与人 文性的统一” 问题进行 了初 步的探讨 ,试 图解 决语 文教 学实践 中 “ 工具性 ”与 “ 文 人
性 ” 两 张皮 的 问题 。
2文学即人学 .
“ 文学 即 人学 ” 是 高 尔 基 提 出
的一 个文学 见解 ,这 里借 用来所要 说
明的是 ,在我们 的阅读教 学 中 ,不 应
针 见血地指 出 , “ 思想性 ”或 “ 人
的 , 一个 汉字都 有它特殊 的意 义 , 每
能给 人以无 穷的思索 和无尽 的回味 。 因此 ,在语 文识字认 词 以及 书法 练习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文5篇)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文5篇)第一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教学时,只有将二者的教学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
但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不能有效地溶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或过于突出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人文性。
亦或过于突出人文性,出现“泛语文”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显得生硬和僵化,缺少语文课应有的光彩。
那么,究竟如何将二者做到有效的统一呢?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和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所得,我有以下几方面粗浅的认识。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语文就像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人,人文性就是这个人的思想、情感、气质、品味、修养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工具性就是这个人的高矮、胖瘦、体质等具有生物性特性的身体,它们当然有机融合在一个生命体之中的。
如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这篇课文,老师就可以通过对课文中环境描写和桑娜心理描写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尽而感受到渔夫夫妇的善良,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二、多层次的读与悟彼此促进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例如我在教学《青山不老》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来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论小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育教学论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河南省商丘市示范区张阁镇沈秀华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当下正在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明确定位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
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语文老师都在寻求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高耗低效”说再见。
到底怎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价值呢?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既要将语文知识与能力这一显性目标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求,又要能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隐性目标渗透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实践活动中,成为学生自身的感悟,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于语文一体。
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
一、语文的概念“语文”的含义是什么?叶圣陶先生对“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及其含义有着权威性的论述。
他说:“‘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
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
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就是说,“语文”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方面。
同时,也说明“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以及语文课必须听、说、读、写并重。
这里有两点需要明确一下:第一,不能把语文课看作是只学习口头语言。
第二不能把语文理解成“语言文字”。
二、语文具有工具性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人获得语言,规范语言的过程。
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内容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功能决定的,它也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
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工具人文统一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地界定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界定,向我们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必须协调发展,不能只注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我认为,应该理性地审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发挥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注重工具性,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
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列宁曾经这样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以汉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语文,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工具。
可以说,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功能决定的,它也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
语文教学如果脱离了工具性,学生连最基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没有,让他们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那将是不切实际的想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只能成为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
由此可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应该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新课标提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正是语文工具性作用的体现。
语文是广泛运用于人们交际和思维的重要工具,而学生对这一工具的熟练掌握,需要在课堂上不断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曾听过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
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008-11-23 00:00:00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观点。
在具体教学中落实二者的统一,是中国语文教育迈向成功的保障。
关键字: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统一自从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确定以后,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始终存在不同的意见,主要有:语文即语言文字;语文即语言文章;语文即语言文学;语文即语言文化。
从人们对“语文”名称的不同见解看,说明人们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在不断的加深,展现了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过程中正在逐渐深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是中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包含两个层次的涵义。
(1)单就语文课程的本身考察,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就个体而言,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
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是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和最基本的形态;同样,人的联想和想象也是通过语言作触媒才生发和展开的。
一个人的思维、想象能力与其语言驾驭能力总是成正比的。
第二,就人际而言,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交流思想和情感。
语言不仅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吸收信息的工具。
人类凭借语言实现了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生活空间,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广泛联系。
第三,就人类总体而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
人类几千年来汇聚而成的文化,一般都是以语言的文字形式表现、记载和传承。
(2)就整个课程系统而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
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试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试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摘要:语文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人文。
本文将探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阐述这种统一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了解世界、表达自我、建立价值观的重要工具。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属性,这两者相辅相成,构成语文教学的核心。
语文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其作为语言文字的载体,是学生进行思维、学习和表达的工具。
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的读写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口语交际等。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语言文字,从而获取知识,进行思想交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语文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语文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载体,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能够了解并体验人类的文化成果,包括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
同时,语文也承载着学生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了解并体验人类文化成果,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两者的统一。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培养出既具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又具有人文素养的学生。
摘要: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基础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想感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具有双重性质,即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课程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基础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13-01教研论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就是说,语文具有工具性,其工具性是语文的“基础”;语文又具有人文性,其人文性又是语文的“核心”。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凸显这两方面的功能。
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常常脱离了人文精神,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这样语言文字就会沦为简单的排列组合文字的游戏。
有的语文教学却没有语言文字的运用,即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是“看上去很美”罢了。
那么,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转变让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得以统一语文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即真正贯彻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
这种对人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相媲美的。
用教师自己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
”它把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实处,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凸显出来。
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并落实好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目标。
二、语文教学实践让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统一起来1.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所以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
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迷失本色的语文回归——浅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基本性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其中,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则是工具性的“精、气、神”所在,离开工具性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则如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
可是,“文以载道”的道理谁都知道,可真要做到“文道结合”又何其难!所以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于是,很多时候,我们便在课堂教学中过分地强调“人文性”,而对语文的“工具性”一时间似乎有些避之不及,该讲的不讲,该练的不练,脱离文本,舍弃语言,只重人文关怀,恰如吴忠豪先生所言,有些“得意忘言”了。
这也直接导致了我们语文本色的迷失。
其主要表现如下:迷失一:工具性冷冷清清——不到位课程改革以来,有不少语文课堂中是又唱又跳又画,将语文课异化为音乐、美术等等。
美其名曰:淡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纵横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而学完一节课后,学生关于语文的听、说、读、写的收获得之甚少,学课文只不过是走马观花。
一教师在教学《花钟》时,既没有抓住“吹起”、“绽开”、“从梦中苏醒”、“欣然怒放”、“舒展”、“含笑一现”等表达鲜花开放的不同说法,也没有抓住“陆续”、“刚刚”、“大致”等说明文中表现作者用词精确的词语,而是花时间、花精力讨论植物学家为什么能修建成“花钟”,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
这是一个语文课堂中工具性“冷冷清清”的典型例子。
教者没有较强的“语文”意识,没能及时捕捉“战机”,引领学生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感受语言魅力。
整堂课,学生的表现也充分显示了语言的贫乏。
淡化“训练”,意在避开“机械训练”之嫌,但不等于不要“训练”,既然是“工具”,不练怎么能行呢?迷失二、人文性热热闹闹——越位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教学担负着指导学生感悟母语、积累母语、运用母语、进行交际的任务。
即使是感悟“人文”,只是笼统地说说感受,缺乏感悟“人文”的抓手,那从头到尾搞的只能是“空手道”。
一位教师在教学《给予树》的过程中向学生提了这几个问题:“小女孩会在卡片上写些什么”;“金吉娅看到卡片会怎么想,怎么做”;“给予树还会种在哪里”……学生谈的好不热闹,但答案却游离于文本之外,非常空泛。
整堂课下来,感觉就是一节不折不扣的思想品德课。
这种漠视了课堂中人事、情感、性灵背后的“语言”,课文学完了,学生不会读意境优美的文字,不会品其间的精美词句,更不用说积累和运用于生活中的语境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了。
如此,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何谈起。
迷失三、非语文“越俎代庖”——错位一位教师执教《秋天的雨》,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秋雨的资料;接着播放关于秋雨的图片,一会儿是黄色的银杏树,一会儿是红红的枫叶;然后又将各种水果搬上课桌,让学生闻闻、摸摸;最后又让学生扮演各种准备过冬的小动物。
这是一堂典型的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要知道真正的人文内涵是植根于人的精神力量之中,是以人的生命为根基,以文本语言为承载的。
丢掉文本,刻意营造的、外在的、空泛的“人文”只能是一种无病呻吟,浮萍一般,是永远无法长久站立的。
面对语文本色的迷失,我们如何做才能真正实现文道结合,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呢?笔者认为,就语文的性质而言,工具性重在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因此语文实践活动至关重要。
而领略人文内涵,则要依托文本的情脉,需缘情而求真。
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回归本色,从而真正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一、以热情与智慧解读文本打开课本,进入我们眼帘的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多彩:“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浩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禅味……还有那些或清新或淡雅的散文。
无不让人感受到那浓浓的语文。
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融入热情与智慧,这对于语文本色的回归显得极为重要。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做到大处着眼。
所谓“大处着眼”就是教师拿到一篇课文,要站到一定的高度来审视它,既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成长,又要从民族文化的高度来发掘。
一堂语文课,如果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那么我们就大致可以说它具有语文的味道了。
在解读文本时,要积极调动自身已有的经验和文本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为和学生的对话做好准备。
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文本就已经首先被你备厚了,到了课堂上,哪些东西可以和学生交流,哪些东西可以和学生商榷自然会随着课堂呼之欲出。
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时,我反反复复查阅各种资料,尽量的把自己的情感积累融于课文中,尤其是把中华文化中古老的经典“四海之内皆兄弟”运用到课堂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听课教师在点评这堂课时,充分肯定了这堂课的“大气”。
二、以体验与品味感悟文本《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理解、鉴赏作品,首先需要细致体验品味文中语言。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强调语言感悟重点在品味涵咏。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特别要注意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进行深入探究。
这些关键词句往往直指文章主旨,仔细品味,读悟结合,自然就能纲举目张,辐射全文,从而对文意取得更深的领会。
体验品味语言,“读”字当先。
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朗读加深学生体验,朗读促进学生品味,朗读内化学生情感,朗读凸现学生感悟。
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执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对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巧妙运用朗读来品味语言。
师:读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卢沟桥的狮子除了多,还有什么特点?(生读书) 生: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生:狮子栩栩如生。
师:请用朗读告诉大家,卢沟桥的狮子是怎样的大小不一。
(生齐读后)大的好像还不够大,小的好像还不够小。
(生再读)再读读写狮子形态的语句,描写你最喜欢的那尊狮子的语句可以重点练读。
生:我喜欢这句: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
师:你是不是还听到它们在说什么呀?生:小狮子好像在说:“你是找不到我的,快来找呀!”生:我喜欢这句: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
师:可别吵醒了它。
生:还有这句: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师:“按”字读得再用力一些,否则它就逃走了。
生:我喜欢这句: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
师:这些狮子正在尽情嬉戏,享受天伦之乐呢!(生齐读整段话)这样的教学安排,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让学生品匝语言的滋味,朗读指导不着痕迹,学生却较好地体验品味了这段话的趣味,并通过朗读加深了自己的体验,表达出了自己对语言的独特感受。
语文课强调“读”占鳌头,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加深语言体验,既理解了语言又积淀了语感。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得好:“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
”三、以拓展与想象丰富文本我们的语文文本往往都蕴含非常丰富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地方。
有些地方虽然文本语言显得有些简略,但内容却有较大的想象空时,这就是文章中的“空白点”。
教师要努力寻求这些“空白点”,拓展学生想象空间,丰富语言表象,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从而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
同样在盛新凤老师执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中,在学习文章最后一段“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
”有一段精彩的拓展想象的语言训练。
师:就是这座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却记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
1937年7月7日,日寇的铁蹄踏上了卢沟桥,人民的鲜血染红了古老的桥栏。
齐读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关于这段历史,你们课前已查阅了有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现在互相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我也搜集了一些资料,请大家看看。
(生看电影《卢沟桥事变》中的片断,师旁白)当时,中国士兵同仇敌忾,士气高涨,很多士兵都嫌跑得慢,直接从桥上跳下,杀入敌阵,喊杀声在几里外都听得见。
(看完电影片断后)同学们这些在枪林弹雨中的狮子,它们还有幸福吗?还有快乐吗?那些失去幸福和快乐的狮子,此刻又在做什么呢?请联系当时情景来改写或补写课文。
(学生拿出作业纸写话)生: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在躲避日寇的枪炮。
生:有的狮子低着头,好像在为牺牲的战士流泪。
生:有的蹲坐在石柱上,正在朝着日寇怒吼。
生:有的狮子圆瞪双眼,好像在怒视日本侵略者。
生:有的狮子很威武,好像要把日本侵略者消灭呢!生:有的小狮子被大狮子按在地上,大狮子害怕枪弹伤害到幼子。
生:有的狮子威严地站着,好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这一段情景想象的写话,学生情感被激发,思维被激活,所写的语言生动可感。
学生通过拓展想象感悟到“七七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中国人民的民族斗争精神,更深地体会到卢沟桥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填补文章空白,想象情景说话,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对文本的感悟之中,领悟文章主旨。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以整合与运用超越文本依照叶老的说法,“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那一篇篇优美的课文不应该再是师生分析讨论的中心,而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蓝本。
我们老师的责任就在于借助这些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
既整合文本,又以选文的“一”引发现实生活言语运用的“三”,“举一而反三”,从而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
一位教师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课即将结束:师:什么叫“前无古人”啊?请结合课文内容,用这样的形式说说你的理解(出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这就叫前无古人。
)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写出这么长的一部书来。
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部书记录了2600年的历史。
生:在此之前,从来没人像司马迁一样,用毕生的心血完成一部史书。
生:在此之前,从来没人像司马迁一样,用13年时间,写出52万字的史书。
师:现在,如果再有人问起我们,《史记》是什么?,你能自豪地告诉他吗?(出示:《史记》是)生:史记是前无古人的辉煌巨著。
生:史记是司马迁用13年时间完成的一部巨著。
师:不用举手,站起来就说。
生:…… (十分踊跃,说了好多。
有课内的理解,也有课外的获得)师:鲁讯先生也曾说过,《史记》是——一起读。
生:“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通过两个看似简单的填空,让学生既对全文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更从中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讲是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总之,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再本质一点说,是语言和精神的统一,而语言是第一性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