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浅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

让迷失本色的语文回归

——浅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基本性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其中,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则是工具性的“精、气、神”所在,离开工具性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则如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可是,“文以载道”的道理谁都知道,可真要做到“文道结合”又何其难!所以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于是,很多时候,我们便在课堂教学中过分地强调“人文性”,而对语文的“工具性”一时间似乎有些避之不及,该讲的不讲,该练的不练,脱离文本,舍弃语言,只重人文关怀,恰如吴忠豪先生所言,有些“得意忘言”了。这也直接导致了我们语文本色的迷失。其主要表现如下:

迷失一:工具性冷冷清清——不到位

课程改革以来,有不少语文课堂中是又唱又跳又画,将语文课异化为音乐、美术等等。美其名曰:淡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纵横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而学完一节课后,学生关于语文的听、说、读、写的收获得之甚少,学课文只不过是走马观花。

一教师在教学《花钟》时,既没有抓住“吹起”、“绽开”、“从梦中苏醒”、“欣然怒放”、“舒展”、“含笑一现”等表达鲜花开放的不同说法,也没有抓住“陆续”、“刚刚”、“大致”等说明文中表现作者用词精确的词语,而是花时间、花精力讨论植物学家为什么能修建成“花钟”,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

这是一个语文课堂中工具性“冷冷清清”的典型例子。教者没有较强的“语文”意识,没能及时捕捉“战机”,引领学生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感受语言魅力。整堂课,学生的表现也充分显示了语言的贫乏。淡化“训练”,意在避开“机械训练”之嫌,但不等于不要“训练”,既然是“工具”,不练怎么能行呢?

迷失二、人文性热热闹闹——越位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教学担负着指导学生感悟母语、积累母语、运用母语、进行交际的任务。即使是感悟“人文”,只是笼统地说说感受,缺乏感悟“人文”的抓手,那从头到尾搞的只能是“空手道”。

一位教师在教学《给予树》的过程中向学生提了这几个问题:“小女孩会在卡片上写些什么”;“金吉娅看到卡片会怎么想,怎么做”;“给予树还会种在哪里”……学生谈的好不热闹,但答案却游离于文本之外,非常空泛。整堂课下来,感觉就是一节不折不扣的思想品德课。

这种漠视了课堂中人事、情感、性灵背后的“语言”,课文学完了,学生不会读意境优美的文字,不会品其间的精美词句,更不用说积累和运用于生活中的语境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了。如此,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何谈起。

迷失三、非语文“越俎代庖”——错位

一位教师执教《秋天的雨》,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秋雨的资料;接着播放关于秋雨的图片,一会儿是黄色的银杏树,一会儿是红红的枫叶;然后又将各种水果搬上课桌,让学生闻闻、摸摸;最后又让学生扮演各种准备过冬的小动物。这是一堂典型的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要知道真正的人文内涵是植根于人的精神力量之中,是以人的生命为根基,以文本语言为承载的。丢掉文本,刻意营造的、外在的、空泛的“人文”只能是一种无病呻吟,浮萍一般,是永远无法长久站立的。

面对语文本色的迷失,我们如何做才能真正实现文道结合,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呢?笔者认为,就语文的性质而言,工具性重在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因此语文实践活动至关重要。而领略人文内涵,则要依托文本的情脉,需缘情而求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回归本色,从而真正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一、以热情与智慧解读文本

打开课本,进入我们眼帘的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多彩:“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浩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禅味……还有那些或清新或淡雅的散文。无不让人感受到那浓浓的语文。因

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融入热情与智慧,这对于语文本色的回归显得极为重要。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做到大处着眼。所谓“大处着眼”就是教师拿到一篇课文,要站到一定的高度来审视它,既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成长,又要从民族文化的高度来发掘。一堂语文课,如果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那么我们就大致可以说它具有语文的味道了。在解读文本时,要积极调动自身已有的经验和文本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为和学生的对话做好准备。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文本就已经首先被你备厚了,到了课堂上,哪些东西可以和学生交流,哪些东西可以和学生商榷自然会随着课堂呼之欲出。

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时,我反反复复查阅各种资料,尽量的把自己的情感积累融于课文中,尤其是把中华文化中古老的经典“四海之内皆兄弟”运用到课堂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听课教师在点评这堂课时,充分肯定了这堂课的“大气”。

二、以体验与品味感悟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理解、鉴赏作品,首先需要细致体验品味文中语言。“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强调语言感悟重点在品味涵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特别要注意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进行深入探究。这些关键词句往往直指文章主旨,仔细品味,读悟结合,自然就能纲举目张,辐射全文,从而对文意取得更深的领会。

体验品味语言,“读”字当先。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加深学生体验,朗读促进学生品味,朗读内化学生情感,朗读凸现学生感悟。

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执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对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巧妙运用朗读来品味语言。

师:读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卢沟桥的狮子除了多,还有什么特点?(生读书) 生: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生:狮子栩栩如生。

师:请用朗读告诉大家,卢沟桥的狮子是怎样的大小不一。

(生齐读后)大的好像还不够大,小的好像还不够小。

(生再读)再读读写狮子形态的语句,描写你最喜欢的那尊狮子的语句可以重点练读。

生:我喜欢这句: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

师:你是不是还听到它们在说什么呀?

生:小狮子好像在说:“你是找不到我的,快来找呀!”

生:我喜欢这句: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

师:可别吵醒了它。

生:还有这句: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师:“按”字读得再用力一些,否则它就逃走了。

生:我喜欢这句: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

师:这些狮子正在尽情嬉戏,享受天伦之乐呢!(生齐读整段话)

这样的教学安排,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让学生品匝语言的滋味,朗读指导不着痕迹,学生却较好地体验品味了这段话的趣味,并通过朗读加深了自己的体验,表达出了自己对语言的独特感受。语文课强调“读”占鳌头,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加深语言体验,既理解了语言又积淀了语感。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得好:“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

三、以拓展与想象丰富文本

我们的语文文本往往都蕴含非常丰富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地方。有些地方虽然文本语言显得有些简略,但内容却有较大的想象空时,这就是文章中的“空白点”。教师要努力寻求这些“空白点”,拓展学生想象空间,丰富语言表象,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从而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

同样在盛新凤老师执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中,在学习文章最后一段“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有一段精彩的拓展想象的语言训练。

师:就是这座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却记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1937年7月7日,日寇的铁蹄踏上了卢沟桥,人民的鲜血染红了古老的桥栏。齐读文章

的最后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关于这段历史,你们课前已查阅了有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现在互相交流一下。(小组交流)我也搜集了一些资料,请大家看看。

(生看电影《卢沟桥事变》中的片断,师旁白)当时,中国士兵同仇敌忾,士气高涨,很多士兵都嫌跑得慢,直接从桥上跳下,杀入敌阵,喊杀声在几里外都听得见。(看完电影片断后)同学们这些在枪林弹雨中的狮子,它们还有幸福吗?还有快乐吗?那些失去幸福和快乐的狮子,此刻又在做什么呢?请联系当时情景来改写或补写课文。

(学生拿出作业纸写话)

生: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在躲避日寇的枪炮。

生:有的狮子低着头,好像在为牺牲的战士流泪。

生:有的蹲坐在石柱上,正在朝着日寇怒吼。

生:有的狮子圆瞪双眼,好像在怒视日本侵略者。

生:有的狮子很威武,好像要把日本侵略者消灭呢!

生:有的小狮子被大狮子按在地上,大狮子害怕枪弹伤害到幼子。

生:有的狮子威严地站着,好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这一段情景想象的写话,学生情感被激发,思维被激活,所写的语言生动可感。学生通过拓展想象感悟到“七七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中国人民的民族斗争精神,更深地体会到卢沟桥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填补文章空白,想象情景说话,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对文本的感悟之中,领悟文章主旨。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以整合与运用超越文本

依照叶老的说法,“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一篇篇优美的课文不应该再是师生分析讨论的中心,而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蓝本。我们老师的责任就在于借助这些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既整合文本,又以选文的“一”引发现实生活言语运用的“三”,“举一而反三”,从而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 一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以优美的工具而愈显出其风采,优美的工具借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而愈突出其魅力。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是语文科学又是教育科学,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读、说、听、写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们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表达思想感情,与他人进行交流;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因此语文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使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得以记载和传承。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但是,如果语文教学把语文的工具性过分突出,以知识为纲要,以训练为主体,把知识分解成一个个训练点,写作教学遵从“套路”、“模式”,一味地照搬模仿,这样的语文教学将导致语文课程平淡无味,没有血肉,结果学生也将被工具化,个性的发展被扼杀。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系统符号,而是一种文化,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人类思想内涵的体现,与人是紧密相联系的,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价值取向、人生哲理、民族精神等,它能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情感上给人以愉悦,能不断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的传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充分挖掘,找出课文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对其正确感受和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健康个性。 三、工具与人文的统一 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我们知道,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是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的,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其内容,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而应是在教师的引导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国各地教育教学工作掀起了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表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行为都有重大的突破。不过,当我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新观点、新方法,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通过查阅各类工具书,让我对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了一些肤浅的理解。 一、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实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二、语文的人文性 《辞海》中“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粗浅地说,人文性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注重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工具是基础,是载体,是表现方式和传承的基本途径;人文则是深层次的内蕴,是潜能,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观点、扩大视野、净化思想境界、完善心理结构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工

具性与人文性是有机的统一体。纯粹工具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是不存有,也无法存有。反过来,没有语法规则的,没有语言规律的人文性也是不可靠的,是没有依附性的。 四、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要想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还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生活情况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否则,就会走入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或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教学误区。人的一生的几个学习阶段的教育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比重是有所不同的。 小学阶段应以“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尤其要偏重于工具性,着重于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的训练。而人文性仅仅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辅助手段,潜藏于语文文本之中。 五、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语言的积累 积累,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接触和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语言的积累,应从两方面入手:(1)重视课内积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选择了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小学生除了继续掌握一些常用的生字、生词以外,对于一些精彩的课文或片段,要熟读成诵。另外要逐渐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使学生在充分感悟和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历来有争论。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这是目前指导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最权威的、最法规的观点,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执行。问题是:课堂上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你呢?这一直是困饶许多教师的棘手问题。张卫其老师以下的这个教学片段会给我们很好的回答。 张老师在执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中,对重点句“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利用大地震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地教学是这样进行的: 教师先抓住重点词“一次有一次”,让学生感受表层意思:次数多,并随机指导朗读。在学生感受了次数多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一次又一次”,挖掘其背后的人文特性。 “从‘一次又一次’中你还感受到什么呀?”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马上体会到,这次数多的背后,深藏着李博士抽取骨髓的艰难,青年的顽强毅力,坚强的意志 ──此时张老师有引导学生谈了流出的骨髓所代表爱心,希望,友谊,生命──最后当学生的理解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再指导学生进行了感情朗读,表达抒发自己的感受,声情并茂。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根本性质的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方。人文性是那巍峨挺拔的山峰,而工具性就是登商那山峰的一级一级的阶梯;人文性是那广袤无垠的大海,而工具性就是抵达那光辉彼岸的船。我们不能机械地脱离一方去谈另一方,因为没有脱离人文性而单独工具性,也没有脱离了工具性的抽象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的。课堂上如何有效地落实人文性工具性的统一,张老师的这一段教学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范例。另外需要补充的一点是:人文性不只包括思想教育,而且包含情感的熏陶和审美的体验。 上帝在细部。一句无心的话,一个忽略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行为,一种惯常的态度──课堂中的微不足道的细末之处,往往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丝毫的细节决定着课堂的效率与质量。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高品位,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把握细节,更是提升教师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

浅谈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布置

浅谈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的布置 陈云学生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所以灵活多样的语文作业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从学生自身来说,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很短的,但随着他对他所从事的事情的兴趣的加深,他有意注意时间不知要增加多少倍。我们老师、家长常常抱怨小孩子不会听课,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下作业不好好完成。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广阔的语文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把语文的学习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帮助学生沟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由于学生对我留的作业有兴趣,我这语文老师跟着沾了不少光,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说语文老师课讲得棒,语文老师的只不过是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学语文罢了。一成不变的事物人们容易产生厌倦感,小孩子更喜欢新鲜感。我留语文作业很注意优化多样,听、说、读、写、做、玩、观都可能成为语文作业,让学生总保持一种新鲜感。使学生不觉得是为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而被动做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曾尝试过下列语文实践性作业,学生兴趣盎然,乐做喜学。 一、续写

在学完课文以后,为了加强思想教育,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顺着作者的思路把课文再写下去。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内心体验,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 二、做资料卡 在学一篇课文之前,我留预习作业搜集课文相关资料做成资料卡,卡的大小要求是一样的,卡须有一定厚度,以便学生整理保存,我告诉学生这就是你的财。不要小看学生做成的这张小小资料卡,它里边可渗透着孩子们不少的汗水。如在搜集之前,学生得先会质疑,我要搜集什么?搜集什么的问题解决后,第二个问题马上来了,到哪里去搜集?这时学生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搜集相关资料的渠道是很多的,如可以到图书馆、上网、问周围的人等。从中学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锻炼。 三、观察体验 学课文之前或学完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明确某些自然现象的存在,布置学生亲自观察,切身体验,然后写成观察日记。 四、画图想象 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和魅力,通过画图想象学生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习。 五、排演课本剧 一些思想教育性很强,故事生动的文章,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

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浅谈语文课程的 “工具性”和“人文性”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 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 师对此深有感触,下面就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谈谈我的理解。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 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2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

开语言的交流。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这些都属于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 好方式。 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二、 “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是花,草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你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安徽芜湖庄华涛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笔者认为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减少运用非语文的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家都能认识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关于两者的关系,新课标中运用的是“统一”而非“结合”.这是因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异彩.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往的语文教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的趋势。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 目前我们阅读课堂教学的过多的提问、细碎的分析、脱离文章整体内容的所谓“训练”,还有充斥于课堂中的各种形式主义,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低效,使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问、分析,多读想、感悟。全国着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指出: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奢谈所谓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生发出来的)。因此,“读”这一最传统的阅读教学的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读书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是讲的多读。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忽略了语言文字训练。事实上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外。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充分地读,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比如,有教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马上就问:“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答曰:“难受。”教师又问:“酸甜苦辣哪一种?”学生答曰:“酸!”教师肯定:“对!酸!”其实,笔者认为,文本中表现出的不单

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南康市第四小学刘玉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也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教学实践证明,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语文具有工具性,它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大脑思维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更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然而,语文又是具有人文性的,它承载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丰富和陶冶着人的思想个性和感情的重大任务。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工具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于凸显出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我们应该能够认识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牢牢把握这两个方面的任务。 简言之,“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但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学习中又是和谐统一的。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 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防止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呢? 一、学习新课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是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前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也正是它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新课程观念下,教师的教学策略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立足于学科要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认知向重情感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书向重育人转变。 在新的教学观阳光里,师生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这种“解放”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分享彼此

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点思考

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一点思考 台山市第一中学黄珍巧 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句话,近十年来对语文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语文课堂从教学目标设计到语文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伴随变化而来的是语文教学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很多人对语文教学将何去何从的疑惑和思考。“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统一?这个问题是我参加工作几年来一直思考的。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谈谈自己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理解,以及对语文课堂如何才能统一二者的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语文性质的论述是这样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提法,打破了一直以来的“语文是重要的工具”的说话,成为新课标以及教学大纲中最引人深思的一个关节点。这个提法因涉及语文的基本特点,故从课程目标到教学方式都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引起了一线教师和专家们的广泛讨论。由新课标引发的对语文科目的从新审视,对新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的探讨,我们并不陌生,十几年里各种论证分析,浩如烟海。然而,作为一名新教师,这又是个不可绕开的教学问题,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 1.语文性质的新提法对教学的影响 新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从表达来看,二者孰轻孰重本无明确指出。然而,从部分教师的课堂设计看,却偏重于“人文性”并以此为“潮流”。在《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一书中,严华银先生就列举了多个教学案例,而回顾现实生活,这样的情况也时常可见。 偏重“人文性”主要体现为:一、教师在教学策略上有意淡化文章词句篇等基本知识,突出文本的思想内涵,更甚者,将文章作为引子,拓展延伸至政治、伦理等社会层面的问题;二、在教学方式上,打破原来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文章思想内涵进行探讨。淡化的教师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探索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探索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探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充分说明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近年来,人们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已有很大进展。但是,在学生作业练习方面,机械、重复的识记练习还大量存在。反复的听、读、写、练,虽然能够识记大量语文课本知识,但难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难以孕育实践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如何使语文作业走出反复操练的泥沼,让它飞扬学生的个性,下面谈谈在实施实践性作业中几点体会。一、读写结合,诱发学生创造智能。语文教材的内容丰富,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笔者利用课文材料,设计一些课外练笔,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想象训练,这种凭借课文内容进行小练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丰富内容,还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智能。1、仿写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如《瑞雪》的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雪后的美丽景色。这一段在构段方式上是从整体到部分,在写法上运用了静态描写和运态描写。学文后,我要求学生按这种构段方式运用这两种描写方法来写一处景物。2、续写此举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合理推敲故事的发展趋向,这样形式的练笔,能够培养学生想象的完整性和完美性,把学生的想象引向纵深。如《滥竽充数》结尾写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逃走,像这种滥竽充数的人逃跑后又会怎样呢?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续写。如《南郭先生后传》使得概括的叙述具体化,没有明示的结尾多样化。二、超越文本,拓宽学生知识面。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远远不能满足儿童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内,注目课外,拓展性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1、预习性的课外阅读。这种阅读通常在课前进行,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探究性的阅读。这样既可以提供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又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了阅读实践。如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前,由于课文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就让学生选读《西游记》的有关章回。2、课后结合课文内容的课外阅读。这种阅读是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参与语言实践。比如学习了《忆铁人》后,学生被铁人的那种处处关心钻工生活和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教师抓住时机布置学生阅读语文选学读本中的《铁人王进喜》。读完故事,铁人的英雄气概、英勇事迹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学生更全面更进一步的了解了铁人。再让学生深入到铁人的内心世界,写一写铁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些什么。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心理特点入手,将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表达需求,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从而实现语言与精神共生的目的。又比如学了《白杨》,补充读《白杨礼赞》;读了《猫》,推荐读老舍的其它著作。读完后写写“读书报告”:书名,作者,我最喜欢,因为。这种创造性地拓展延伸,深化了课文内容,给课文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能力。1、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例如:在学习了古诗《山行》、《江雪》后,在班上开展“古诗朗诵会”:第一,让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进行整理,按诗歌所学内容分类,可按季节分,也可按诗人分,还可按年代分,看谁读的古诗多。第二,向大家推荐一首你最喜欢的诗,介绍诗歌的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这些都属于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是花,草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你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着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现代诗人汪国真曾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这一切无不反复地告诉我们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它打上了个人深深的主观烙印,这就使语文变得让人琢磨不透,魅力无穷。具体讲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以下两点: 1、砥砺品德,完美人格 我们的语文从很大程度上讲是用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因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习其表达的思想内容,正所谓“文以载道”,任何语言都是用文字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观点或见解的。语文课文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学习《周总理的睡衣》里周总理艰苦朴素的品质,《诚实的孩子》里列宁诚实知错就改的品德,《你们想错了》里方志敏清贫一生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在老师的指点下,这一系列人物所具有的品格,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印象,“润物细无声”,这些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2、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学科是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宫殿,进入其内会领略无穷情趣。教师应注意用美来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授课中,力求通过提示、引导、点拨,让学生自行体会其中的美的所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修订稿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这些都属于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是花,草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你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着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现代诗人汪国真曾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这一切无不反复地告诉我们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它打上了个人深深的主观烙印,这就使语文变得让人琢磨不透,魅力无穷。具体讲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以下两点: 1、砥砺品德,完美人格 我们的语文从很大程度上讲是用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因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习其表达的思想内容,正所谓“文以载道”,任何语言都是用文字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观点或见解的。语文课文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学习《周总理的睡衣》里周总理艰苦朴素的品质,《诚实的孩子》里列宁诚实知错就改的品德,《你们想错了》里方志敏清贫一生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在老师的指点下,这一系列人物所具有的品格,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印象,“润物细无声”,这些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2、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53356123.html,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作者:谢潇然 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19年第10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那到底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呢?在语文课堂上又如何实现二者的统一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思考。 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符号,是人脑的思维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也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和保证。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行。 人文性 语文的“工具性”作为符号的工具属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通过语言符号表达人文情感。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正确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在学会使用语言符号的基础上应用符号表达思想感情,做一个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有思想的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人类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做出贡献。这就意味着它还要具有深层次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文化特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价值、文化传统、道德、情感、人性、人存在的意义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朗读感悟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朗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先生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应一。”课堂阅读是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复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其次,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悟情诵读。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 学校:洪家楼第二小学班级:五年级四班教师:苏晗 主题:应用文——书信 一、好词: 大吼大叫乱七八糟美味佳肴心情郁闷认认真真如释重负繁星满天 烟雾缭绕夺门而去众所周知泪流满面后悔莫及好言好语火冒三丈 聪明才智无限风韵许许多多前功尽弃坚持不懈重展英姿转来转去 谆谆教诲巨浪滔滔精挑细选呕心沥血无微不至截然不同永生难忘 寒风呼啸忧心忡忡忐忑不安倾盆大雨踏踏实实酸溜溜哗啦啦 二、好句: ●虽然死神正在一步步无情的逼向你们,但是你们不要害怕,不要放弃希望,你们要坚强,因为我们的心紧紧相连。 ●虽然现在离2008年的奥运会还有4年的时间,但是我的心情却感到无比的激动与紧张,激动的是我们的祖国将要实现了多少年来奥运梦,2008年的奥运会终于要在北京举办了,我想你们将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的创新,为2008年的北京放发出照人的光彩。 ●定格在这一秒,从中,我感受到姐姐你今日成功的背后少不了坚持——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努力,正是由于这种执着,姐姐你在昨天的风雨后看见了今天的彩虹,重展英姿。 ●如果你们是水,那我就是水中的小鱼;如果你们是蓝天,我就是在天空飞翔的小鸟;如果你们是大海,我就是大海里的珊瑚礁…… 三、好段: ●五·一二大地震: “轰隆隆”,随着一声巨响,四川汶川市顷刻间所有的建筑倒塌。孩子们在瓦砾中绝望地哭叫着,大人们在瓦砾外无助地呼喊着,救援队员们忙里忙外。这就是震惊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四川汶川县大地震。这场灾难给全国人民留下了痛苦和难忘的回忆。 ——选自《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坚持就是胜利: 陶璐娜姐姐,你知道吗?在你比赛后的第二天,我们测验了800米长跑。最后100米时,我感到体力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似乎觉得再往前一步都会跑不动,但终点就在眼前,我知道必须得坚持下去,否则就是前功尽弃。我咬紧牙关,坚持着终于跑到了终点。长呼一口气,再回头看跑道:似乎也不是真的跑不动了吗?坚持一下,我不也就跑过了终点吗?我发现了坚持的宝贵,是它帮我顶住压力,助我跨越了一道道障碍。这坚持是姐姐你告诉我的。 ——选自《给奥运健儿的一封信》 ●跳水皇后的成绩: 美联社在评价你摘取女子三米跳板金牌时,只用了四个字:轻而易举!在这个项目上,中国选手近年来始终牢牢占据着优势。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以来,这个项目的金牌就从未旁落他人,全被中国选手包揽,你只是继续将这种辉煌延续下来。决赛中总成绩的巨大优势,就是你能力和水平的最好体现。你每一次走上跳水台,都给人以信心。你自己无非发挥了平时的训练水平,但这已经足以让其他选手望尘莫及了。难怪美国选手昆克尔在赛后惊呼:“她的表现令人难以置信。”我知道,你能有今天辉煌的成绩,与你平时的苦练是分不开的。 ——选自《给郭晶晶姐姐的一封信》 ●破坏环境的结果: 最近几天来,我从电视,报纸上得知:由于你们无止境地破坏我们生存的环境,它们已经受到破坏。比如::你们把工厂的废气排放到地球母亲的身上,脸上,致使全世界的大气含量中,铅,砷,汞和镉的含量达到了上万吨之多,废气甚至还把我们的臭氧层撕开了两个大洞,使紫外线无情地灼伤了大地母亲的皮肤,严重危害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仅欧洲15个国家,被酸雨破坏的森林就有700万公顷。如今,你们还在无节制地砍伐树林植被,以致在中国。就连我们美丽的首都北京都面临着被沙尘覆盖的危险。 ——选自《给破坏环境人们的一封信》 (名家片段):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以优美的工具而愈显出其风采,优美的工具借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而愈突出其魅力。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是语文科学又是教育科学,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读、说、听、写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们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表达思想感情,与他人进行交流;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因此语文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使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得以记载和传承。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但是,如果语文教学把语文的工具性过分突出,以知识为纲要,以训练为主体,把知识分解成一个个训练点,写作教学遵从“套路”、“模式”,一味地照搬模仿,这样的语文教学将导致语文课程平淡无味,没有血肉,结果学生也将被工具化,个性的发展被扼杀。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系统符号,而是一种文化,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人类思想内涵的体现,与人是紧密相联系的,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价值取向、人生哲理、民族精神等,它能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情感上给人以愉悦,能不断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的传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充分挖掘,找出课文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对其正确感受和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健康个性。 三、工具与人文的统一 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我们知道,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是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的,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其内容,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而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结合具体课例,谈谈你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挖掘文本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内涵,并做到二者的统一。 教学中如何以审美为途径,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获得健康、丰富的审美享受,即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创设情景,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朗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先生说过:“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⑦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与内化有关系。在内化中,由于阅读文本以符号、形象、情感等进入主体而引起主体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和丰富,因而造成人的心理发展的效应。课堂阅读是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复的螺旋上升的流程。首先,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其次,教者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悟情诵读。言语转化理论认为:文章是文、象、意的统一体。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系统;象,即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意,即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意蕴或主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文──识象──明意──悟言”,也就是说是一个循文识象,因象明意,由意悟言的过程。循文识象即通过认真阅读语言文字去感知、识记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因象明意,即通过弄清楚文章的形象、材料去明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蕴;由意悟言即从文本所反映的人文内蕴中领悟言语规律、言语意蕴,进而把自己个性独特的体验,通过诵读或用语言表达出来,提高语文素养。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各种手段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的形象,意境,从而体会到文章的人文内涵。”(二)找准支点,听说读写,揣摩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到: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⑧语文的实践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训练。选择、运用恰当的语言实践形式,是实现统一的关键。情感型课文往往在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或者在课文结尾处留有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或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出现模糊空白。学生阅读的过程,实质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我

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008-11-23 00:00:00 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摘要: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观点。在具体教学中落实二者的统一,是中国语文教育迈向成功的保障。 关键字: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自从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确定以后,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始终存在不同的意见,主要有:语文即语言文字;语文即语言文章;语文即语言文学;语文即语言文化。从人们对“语文”名称的不同见解看,说明人们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在不断的加深,展现了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过程中正在逐渐深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是中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包含两个层次的涵义。(1)单就语文课程的本身考察,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就个体而言,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是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和最基本的形态;同样,人的联想和想象也是通过语言作触媒才生发和展开的。一个人的思维、想象能力与其语言驾驭能力总是成正比的。第二,就人际而言,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交流思想和情感。语言不仅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吸收信息的工具。人类凭借语言实现了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生活空间,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广泛联系。第三,就人类总体而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人类几千年来汇聚而成的文化,一般都是以语言的文字形式表现、记载和传承。(2)就整个课程系统而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3)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听说读写等语文的基本功。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以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