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

合集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以及中外交往的不断增强,中文翻译已成为最为重
要的跨文化交流方式之一。

然而,在中文翻译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
法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翻译需求。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语料库翻译成为一种新的翻译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实用和高效的
翻译实践经验。

语料库翻译是指利用大规模的平行语料库来进行翻译学习,通过分析
语料库中的句子构造、单词搭配、语法结构等,让学生了解不同语言之间
的差异和奥秘,从而提高其翻译技能。

与传统的翻译方法相比,语料库翻
译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实用性强。

语料库翻译能够迅速提供学生所需的大量平行语料库,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翻译的实际应用情况,提高其翻译水平和适应能力。

2.掌握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对语料库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掌
握词语的搭配和使用规则,从而更准确地把握翻译的精度和流畅度。

3.提高效率。

语料库翻译可以快速地进行批量翻译,并且能够自动检
测翻译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能提供更详细的反馈和纠错建议,以帮
助学生快速修正错误。

由此可见,语料库翻译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技能,还可
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翻
译任务。

因此,未来中文翻译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合语料库翻译的方法和技术,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潜力的翻译人才。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

研讨五语料库翻译学1. 什么是语料库翻译学?2.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基础?3.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4. 什么是翻译共性?根据研究课题的来源,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分为三类。

第一类源自传统译学研究,包括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翻译史、翻译教学、翻译实践、机器翻译和口译等领域的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以文学翻译作品的文本分析为基础,研究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课题。

这些课题具体为: 1) 意象和人物形象的再现与变形,2) 文学风格的再现与重构,3)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4) 译者风格,5) 文学作品空白和未定性的翻译,6)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7) 误译和漏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史研究利用历时性平行语料库对名家译作进行文本分析,揭示翻译家在翻译策略应用、翻译风格和翻译语言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

目前,翻译史研究大多将翻译家的观点或言论视为客观现实,满足于翻译事实的罗列,对于翻译规范和历史语境关注不够。

事实上,翻译家的所做与所言往往不一致,翻译家所言并不能反映其翻译作品的特征。

此外,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行为,受特定规范的制约。

这些规范因时代或文化的差异而不同。

利用语料库分析翻译文本的具体特征,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规范,可以阐明翻译家的所作所为,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另外,该领域的研究还通过提取语料库的篇头信息,对于具体某一历史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客观描述。

这些信息包括出版商、出版时间、作品主题、译者姓名和性别等内容。

应当指出,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史均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描写,重视还原语境方法( contextualization) 的应用。

这些共性为语料库在翻译史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作为空间。

以上研究均属语料库翻译学理论层面的研究,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和机器翻译研究都是应用层面的研究。

前者侧重于探讨语料库在翻译评估、翻译教材编写和翻译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后者主要关注双语词汇和句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应用等问题。

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研究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夏菲菲 张祎【摘要】本文探讨了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针对一线翻译教师如何自建小型语料库并在翻译课堂上予以运用,因为一线翻译教师的实践是语料库在翻译中运用最为重要的环节。

本文对于语料的准备、处理、标注和检索都进行了比较具体的总结。

尤其是对标注部分进行了重点阐述,因为这一点最能体现自建小型语料库的优势。

【关键词】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 翻译教学 标注一、引言语料库是指在随机采样的基础上收集到有代表性的真实语言材料集合,是语言运用的样本。

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语料库研究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语言研究与教学的各个领域。

然而语料库与翻译领域的结合相对较晚。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主要包含理论技巧讲解、举例说明和练习巩固三个步骤,该翻译教学模式仍然广泛使用在我国和很多国外的外语专业翻译课堂上,为翻译教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翻译人才。

然而该模式也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传统翻译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被动接受技巧知识难以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

同时由于课时和教材的限制,传统翻译教学无法提供大量实例供学生学习,有限的语言输入量无法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内化为翻译能力。

而语料库恰好可以帮助解决传统翻译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和语料输入量不足的问题。

因为在语料库条件下进行翻译教学,学生可以采取“发现式学习和数据驱动的学习方式训练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技能,熟悉翻译职业特征”。

语料库分为单语语料库和双语或多语语料库。

前者主要收集本族语者的语言实例,后者顾名思义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材料组成,其中平行语料库作为能将源语言文本和其对应的译语文本进行全文检索并对照显示的语料库对翻译教学的辅助作用尤为明显。

二、平行语料库与翻译教学的研究现状平行语料库与翻译教学的结合起步较晚,国外相关的应用研究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发展较快的是西语间的平行语料库的建立。

基于语料库资源提高大学生翻译学习能力的研究——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新闻专业为例

基于语料库资源提高大学生翻译学习能力的研究——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新闻专业为例
2•培训 研究选择一个班进行培训,另一个对照班不 进行培训,以期对比检査实际效果。培训主要介 绍一般语料库及其检索工具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功 能。语料库检也不同。为了便于学 生迅速了解语料库工具,研究选择比较适合学生 日常学习的柯林词库在线英语语料库,其最大优
三、利用语料库资源的学生培训项目 研究
基于上述语料库的应用价值,也受开放式教 学优点的启发,研究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新闻 专业三年级本科班翻译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其 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语料库资源提高语言意识, 提升学习兴趣,最终增强翻译学习自主性。研究 认为,大学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提高 其翻译水平尤其重要,因为高水平的翻译能力在 很大程度上依靠译者长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
第31卷第3期 2021年6月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ansu Radio & TV University
Vol.31 No.3 Jun. 2021
基于语料库资源提高大学生翻译学习能力的研究
——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新闻专业为例
胡兰西1,王美玲2
(1•国家开放大学外语教学部,北京100039;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北京100024)
多数情况下男的会被接受。”英译为“If a man and a woman applies for the same job, it is no doubt that in many cases the man will be accepted."译文中"it is no doubt that"是否合适呢?学生在查朗曼词典 中"not doubt",发现其词条解释为"used when you are saying that you think something is probably true” 提供的例句为“No doubt you' 11 have your own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名与实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名与实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名与实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基础•语料库翻译学的实践应用•语料库翻译学的名与实•语料库翻译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结语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翻译技术的不断发展,翻译学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作为翻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能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翻译研究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语料数据,为深入探讨翻译现象、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奠定了基础。

国内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现状及问题虽然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如缺乏标准化、系统化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指导,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够显著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动翻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与问题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学研究框架,明确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概念、范围、方法和应用领域,分析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推动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研究问题本研究将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探讨:什么是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概念、范围和方法是什么?如何运用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理论指导翻译实践?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存在哪些问题和发展趋势?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和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和梳理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运用理论分析框架对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进行深入探讨,同时结合实证研究案例,对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

本研究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论述: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范围、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方法、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应用领域和案例分析、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等。

研究方法研究结构研究方法与结构02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基础语料库翻译学是一种基于语料库数据,研究翻译现象、翻译规律、翻译应用和翻译历史的综合性学科。

论翻译学研究方法

论翻译学研究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式,对特定的翻译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实验 法可以验证假设、探索新现象并测试现有理论的适用性。
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特定文本或项目的翻译过程进行深入剖析,案例研究 法有助于了解特定文本类型或领域的翻译特点和问题。同时,案例研究还可以 为特定领域的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和建议。
1、语料库与翻译研究:语料库作为一种强大的研究工具,为翻译研究提供了 大量真实、自然的语料。通过对这些语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探讨翻译过程 中的语言转换规律、译者的风格和策略等。
2、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理论构建:通过对比和分析翻译与非翻译文本的差异,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理论旨在揭示翻译的本质和过程。此外,基于语料库的翻译 理论还如何利用语料库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3、翻译教学与培训:语料库在翻译教学和培训中具有广泛应用。通过展示真 实的翻译示例和错误,语料库可以帮助学生识别翻译中的常见问题,提高翻译 技能。同时,它也为翻译培训提供了可衡量的标准和资源。
4、机器翻译与自然语言处理: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技 术在翻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在这一领域如何利用这些技 术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以及如何解决机器翻译中遇到的语义和语境问题。
研究结果
通过对不同研究方法的梳理和评价,我们可以发现每种研究方法都有其独特的 视角和优点。文学翻译研究方法翻译的艺术性和修辞处理,揭示了原文与译文 之间的美学关系;语言学翻译研究方法则翻译
过程中的语言规律,为我们深入理解翻译过程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框架。
认知翻译研究方法揭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策略,有助于我们了 解译者的思维过程和认知规律;社交翻译研究方法则将翻译置于更广泛的社会 文化背景中,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释翻译现象的新视角。

语料库与翻译研究

语料库与翻译研究

• In Locke or Hume, on the contrary, the base of the pyramid is on the solid ground of observed fact, and the pyramid tapers upward, not downward; consequently the equilibrium is stable, and a flaw here or there can be rectified without total disaster.
Rationalism vs Empiricism
• The difference of method, here, may be characterized as follows: • In Locke or Hume, a comparatively modest conclusion is drawn from a broad survey of many facts, whereas in Leibniz a vast edifice of deduction is pyramided upon a pin-point of logical principle.
• B: • •He has all of the primary facts that he needs, in the form of a corpus of approximately one zillion running words, and he sees his job as that of deriving secondary facts from his primary facts. At the moment he is busy determining the relative frequencies of the eleven parts of speech as the first word of a sentence versus as the second word of a sentence. (Fillmore 1992)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

详细描述
翻译错误分析研究通常包括对翻译文本进行 对比分析、错误标注和分类,以及解释错误 产生的原因和对译文质量的影响。此外,该 研究还涉及对不同类型翻译错误的分布和频 率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发现翻译过程中的普 遍问题和难点。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翻译教
育、培训和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风格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口译质量评估研究
总结词
口译质量评估是语料库翻译学的新兴研究领域,通过对 口译语料库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客观地评价口译员的 翻译质量和工作表现,为提高口译教学和评估水平提供 有益的指导。
详细描述
口译质量评估研究通常采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通过对口译语料库进行录音转写、标注、分析和评估, 以客观地评价口译员的翻译质量和工作表现。该研究可 以采用自动化评估和人工评估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口 译语料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 实现对口译质量的全面评估和准确评价。这些研究成果 可以为口译教学、培训和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
2023-11-06
contents
目录
• 语料库翻译学概述 • 语料库的建立与使用 • 翻译理论与研究 • 语料库翻译学的实践与应用 • 语料库翻译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语料库翻译学案例分析
01
语料库翻译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语料库翻译学是以语料库为基础,对翻译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的学科。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翻译文本,研 究翻译规律、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随着全球化 和跨文化交流的加速,翻译需求不断 增加,语料库翻译学得到了进一步的 发展和应用。在这个时期,研究者们 开始将语料库方法应用于翻译研究, 通过对大量翻译文本的分析和比较, 探讨翻译规律和策略。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包括对章节文本、口语对话以及新闻文本等翻译文本的无监督自动翻译。

在文学翻译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语言模型等技术,分析语料库中的文本,以获取有意义的翻译结果。

首先,研究人员建立语料库,以收集到的样本文本作为输入,并对输入的文本进行分析,以提取语料库中的结构特征、句子结构和文本语义等信息。

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或深度学习方法来分析它们,以自动生成翻译文本。

最后,收集语料库中的翻译文本来训练翻译模型,并使用翻译模型来生成翻译文本。

Research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based on corpus includes unsupervised machin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texts such as chapter texts, oral dialogues, and news text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research, researchers use machine learning, deep learning, and language models to analyze texts in the corpus and extract meaningful translation results. First, the researchers build a corpus to collect sample texts as inputs and analyze the input texts to extract structural features,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textual semantics information from the corpus. And then the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or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m and automatically generate translation texts. Finally, the translation texts collected from the corpus areused to train the translation model and the translation model to generate translation texts.。

基于COCA语料库和CCL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探索

基于COCA语料库和CCL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探索

谢谢观看
四、CCL和COCA在线语料库的应用实例
1、CCL在线语料库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CCL为汉语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真实 语料数据,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汉语的语法、语义及语用特点。例如,通过对比 不同年代、不同领域的语料数据,可以发现在用词、语法等方面的差异和变化。
四、CCL和COCA在线语料库的应用实例
二、CCL在线语料库使用方法
3、执行检索。在选定检索方式后,用户需要输入相应的关键词或句子,然后 执行检索操作。
二、CCL在线语料库使用方法
4、处理检索结果。CCL会返回与关键词或句子相关的语料数据,用户可以根 据自己的需求对数据进行下载、分析和利用。
三、COCA在线语料库使用方法
三、COCA在线语料库使用方法
2、量化统计分析
2、量化统计分析
语料库具备强大的量化统计和分析功能,可以提供词频、搭配、语法结构等 各种数据分析结果。这些数据有助于学生了解目标语言的常用词汇、短语和句型 结构,掌握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规律。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 语料库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发现语言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实践。
CCL在线语料库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汉语语料库,涵盖了多个领域和主题。为 了方便用户使用,CCL提供了多种检索方式。以下是使用CCL在线语料库的步骤:
二、CCL在线语料库使用方法
1、确定检索关键词。首先,用户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需求,选择合适 的关键词。
2、选择检索方式。CCL提供了关键词检索、句子检索、文件检索等多种检索 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检索方式。
三、COCA在线语料库使用方法
3、执行检索。在选定检索方式后,用户需要输入相应的关键词或句子,然后 执行检索操作。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初探翻译教学一直是翻译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一直是翻译教学的研究重点。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初步探讨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平行语料库的概念与分类、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平行语料库的应用方法。

一、平行语料库的概念与分类平行语料库是指同时包含了两种或多种语言的文本的语料库。

它一般由原文(source text)和译文(target text)组成,是进行翻译对照研究的重要工具。

根据平行语料库的来源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自建平行语料库和已有平行语料库两种类型。

自建平行语料库是指通过专门的手段和方法从不同的文献、报刊、网络等渠道获得的平行语料,常见的方法包括双语新闻对照、双语文学作品对照等。

已有平行语料库则是由相关机构、翻译公司或个人建立并开放的平行语料库,如欧洲语料库(European Corpus)和联合国平行语料库(United Nations Parallel Corpus)等。

二、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1.帮助学生掌握外语知识和技能平行语料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素材,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外语的词汇、语法和语言表达等知识,掌握外语语言的基本能力。

2.提高学生的翻译质量平行语料库可以作为学生翻译的参考文本,学生可以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的差异,发现自己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平行语料库还可以作为学生自我评估和互评的工具,提高学生的翻译质量。

3.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平行语料库,学生可以进行实际的翻译练习,锻炼翻译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主题、不同难度的文本进行翻译,提高翻译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三、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1.双语对照翻译教师可以将平行语料库中的原文和译文进行对照,让学生进行双语对照翻译,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的差异,提高学生的翻译技巧和质量。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概述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概述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概述作者:许丽学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8年第06期内容摘要:本文对语料库的兴起以及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语料库翻译学,显化,隐化的定义进行了界定。

语料库的产生使得语言和翻译的研究范围从语际对比扩大到语内类比,呈现出双向,多重的对比模式,其意义不仅在理论上,在对翻译现象的描述和翻译教学的改进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语料库语料库翻译学显化隐化一.研究背景,现状语料库的兴起带来了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的更新,进而导致语料语言学和语料库翻译学的产生。

语料库资源的共享,检索工具的不断研制和更新,使语言和翻译的研究范围从语际对比扩大到语内类比,呈现出双向,多重的对比模式,其意义不仅在理论上,在对翻译现象的描述和翻译教学的改进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基于单一语料库的语言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基于双语语料库的语言对比分析还不是很多。

这主要是因为双语库的建设难度大,相对而言就比较滞后。

纵观翻译理论发展的历史,到20世纪90年代初为止,翻译研究经历了语文研究,语言学研究,文化研究,哲学研究和哲学研究五个范式。

Blum-Kulka(1986)最早对显化现象进行系统性研究,她认为译者对原文进行解译的过程可能导致译语文本比原创文本冗长。

Φveras(1998)通过对英语/挪威语双语语料库,主要研究衔接外显程度是否提高,同时她从英译挪、挪译英两个方向进行考察,并排除语言系统内因语法规则引发的显化转移,同时兼顾隐化现像,研究发现,显化在英译挪文本中比在相反方向的挪译英文本中更为显著,但是这一现象是否是翻译的普遍现象还有待于对多种语言进行研究。

同时,贺显斌(2003)对英译汉过程中的显化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短篇小说The Last Leaf及其汉译文本进行显化现象比较,发现汉译本中有58.96%的句子显化程度提高,不过鉴于贺的研究仅是个案考察,并且没有考虑译者等因素,因此不够充分。

同时,陈瑞清(2004)通过自建“大众科学英汉平行语料库”与台湾中研院平衡语料库原创汉语文本对部分汉语关联连词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汉译本中存在从意合到形合的潜在显化趋势。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以《商务英汉翻译》为例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以《商务英汉翻译》为例

102020年48期总第540期ENGLISH ON CAMPUS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以《商务英汉翻译》为例文/贾 敏【摘要】在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将语料库手段应用于翻译领域的教学改革正在逐渐兴起。

本文结合《商务英汉翻译》课堂教学中独有的商务行业特征,讨论了将语料库语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翻译教改实践中的可行性。

研究发现,学生通过观察双语语料库中大量真实的对译语料,归纳总结其所呈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能够提高商务语篇特定词汇及长句的翻译能力,并有利于形成课后自主学习模式。

【关键词】 语料库;对译语料;商务英语语篇;翻译策略【作者简介】贾敏(1978-),女,四川仁寿人,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商务翻译、话语分析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2018年中国计量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汉翻译》课改研究(HEX2018031)。

面的背景知识与行业术语,了解商务领域的语言特征与语篇特点,这对《商务英汉翻译》课程教学提出了新挑战。

如基础的翻译理论教学主要包括词义的选择、词类的转换、增词翻译法、减词翻译法、重复翻译法、词义引申翻译法、正说反译与反说正译法等词汇的翻译技巧;以及主语的翻译、被动语态的翻译、语序的调整、从句的翻译、分句与合句翻译法等方面的基础训练。

而商务翻译实际操作部分则包括不同主题的商务类文本如商务函电、商务合同、信用证、公示语、产品说明书、企业网站、企业简介、商务广告、等方面的篇章段落翻译。

通过课题的研究,需要学生再学期的针对性教学之后,能过掌握商务翻译的主要特征,并通过语料库计算机辅助翻译手段,完成商务类垂直领域的译后校对翻译工作。

在面对不同类型商务文本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词汇的特殊翻译标准和翻译技巧。

如以商务合同为例,因其涉及法律法规,需要措辞严密准确以避免模棱两可,故多使用同义并列词语,如“ during the execution of the works or after their completion”“before or after the repudiation or other termination of the contract”“arise any dispute in connection with, or arising out of”等,以及使用约定俗成的hereinafter,hereby,hereof,herewith,thereinafter等古体词。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概述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概述

丨研I究I者丨2_6>^C学教育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概述内容摘要:本文对语料库的兴起以及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语料库翻译学,显化,隐化的定义进行了界定。

语料库的产生使得语言和翻译的研究范围从语际对比扩大到语内类比,呈现出双向,多重的对比模式,其意义不 仅在理论上,在对翻译现象的描述和翻译教学的改进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语料库语料库翻译学显化隐化研究背景,现状语料库的兴起带来了研究工 具和研究方法的更新,进而导致语 料语言学和语料库翻译学的产生。

语料库资源的共享,检索工具 的不断研制和更新,使语言和翻 译的研究范围从语际对比扩大到 语内类比,呈现出双向,多重的对 比模式,其意义不仅在理论上,在 对翻译现象的描述和翻译教学的 改进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基于单一语料库的语言研究 成果非常丰富,基于双语语料库 的语言对比分析还不 多 :主要 双语库的大,对而言比。

观翻 译理论发展的历史,到20世纪90 代 ,翻译研究历了语研究,语言学研究,研究,学研究和 学研究 范式Blum-Kulka(1986)最早对显化 现象进 研究,译对 进 译的致译语比2veras(1998 对语/语 双语语料库,主要研究,从译译 方向进 ,语言 内语法 发的,现 ,研究发现,在译比在 方向的译更,一现象 翻译的现象还有 于对多 语言 进研究。

,2003)对译 的现象进 了研究,对 TheLast Leaf及其汉译文本进行显化现象比,发现译有58.96B的,不于 的研究仅 ,有 译 ,不 分。

,2004 |大 学 语料库 湾研院平衡语料库语 对部分语关联连词的使用情况进比发现,_译 存在从意合到形合的潜在趋势。

柯飞(2005 翻译会不 地发生对的模仿,从而使得译变得复杂化,,,和 t跟翻译方向有一定关,他还出,以不应只语言形式的 ,还应该 意义上的换。

吕叔湘(1990)指出,汉语中人称代词省省,即使得 结构不完整,也不搞形式主义。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概述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概述



引言
译 过程 。就翻译实践 而言 , 语料库 为译 员培训提供 了工作 平台 , 同时也为开发机器 翻译及机 助翻译应用软件打下基
础( 王克非,0 71 ) ai a19 ) 为 ,基 于预料库 的方 2 0 :1 。Lv s( 8 o 9 认 “ 法正在不断发展 , 从理论性 的阐述 和实证性的发现发展为
翻译共性是 “ 文 中呈现 的有别 于原 文的一些典型 的、 译 跨语言 的和有一定普遍性 的特征” 。在前语料库 时期 , 已经 有很多 翻译研究者对此做 了探讨和深入研究 , Vny & 如 i a
D rle ( 9 51 9 ) N d ( 9 9 , H u e( 1 9 ) ae t 1 9 ,9 5 , n i a 16 ) os ( 97 ,
( ) 一 翻译显 化
显化 (xl t t n , epi i i ) ct o 指在 翻译 过程 中译者在译 文 中增 a 加 了原文 隐含 的一些 背景知识和信息 , 这样可 以是译文更 好 地来传达原文 的意思 ,使译语读者更好 的理解 原文 , 同
时译 文也会在长度上 比原文长。如 : 例 1“f o b cagd it ti sae t I yu e h ne n hs h p h o e
J3 9
和实践性研究 。( u s n2 0 就 翻译理论 而言, H nt ,0 2 o 语料库主 要通过探讨某种意思如何从一种语言转换 成另一种语言 , 通过 比较 译语和原语 的语 言特征及其 出现频率 来研究 翻
作者简介 :刘波(92 )女, 1 8一 , 汉族, 河南洛阳人,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
研究 , 即翻译共性 的研究 。 n B kr 9 32 3 ̄为翻译 Moa ae( 9 : ) 1 4 共性是 “ 翻译文 本而不是原话语 中出现 的典 型语 言特征 , 并且这些特 征不 是特定语言系统干扰 的结果。柯飞认为 ,

语料库翻译学讲习班语料库翻译学概论课件

语料库翻译学讲习班语料库翻译学概论课件
提供翻译对比和分析
语料库可以提供不同版本的翻译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翻译风格 的差异,提高对翻译评价和鉴赏的能力。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实践研究
1 2
探究翻译普遍规律
通过分析大量语料,可以总结出翻译中的普遍规 律和趋势,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发现特殊译法和技巧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实践研究有助于发现一些特殊 的译法和技巧,丰富翻译方法和策略。
发展历程
早期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的 普及,学者们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技 术进行翻译研究。
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的不断发展,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更 加深入和广泛,逐渐成为翻译学领域 的重要分支。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随着语 料库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学 者开始关注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
下的意义和用法。
社会学视角
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基于语料 库的翻译研究可以探究社会因素 对翻译的影响,以及翻译在社会
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心理学视角
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基于语料 库的翻译研究可以探究译者的认 知过程和心理活动,以及译者在
翻译过程中的决策和策略。
THANKS
感谢观看
研究领域与方向
研究领域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包括翻 译语言特征、翻译过程、翻译方 法、翻译教学等方面。
研究方向
目前,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语言 研究、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对 比研究、翻译教学研究等。
02
语料库的构建与使用
Chapter
语料库的分类
01
通用语料库
收集各种领域和语境 下的语言数据,用于 语言学研究和自然语 言处理。

语料库翻译研究综述

语料库翻译研究综述
料库 , 因此 研 究 者 们 得 出 结 论 : 译 文 本 的独 特 性 低 于 非 翻 译 文 本 , 翻 它 们 在 语 言 特 征 上 倾 向 于 彼 此 相似 , 种 现 象 就 是 B kr 说 的 整 齐化 。 这 ae 所 在 国内 , 合 语 料 库 与翻 译 进 行 研 究 成 就 显 著 的有 北 京 外 国 语 大 结 学 中 国 外 语 教 学与 研 究中 心 。该 中 心 已 经 建 立 起 国 际 上 容 量 最 大 的 通
他们没有对翻译研究产 生多大的兴 趣。直到二十 世纪九十 年代 , 翻译 研究呈现出了三种趋势 : 一是从注重翻译本身的研究兴趣扩展 到注重 “ 译员及其决定研 究的 兴趣上 。二是从 规定性 的方 法转 向描述 性 的方 法。三是从哲学的概念分析转向验证 式的研究 ” l 这三种趋势都将翻 。3

文中增添原文所 没有 的语法功 能词和实词 , 译文 更明确。具体 化指 使 对原文的语 法功 能词进行扩展和替代 , 使译文更具有 可读性 。 规范化指的是使译文符合译 入语规 范, 从而 消除或 降低 原文文 本 的独 特性。V n eaw r adru ea利用语料库发现 , 有大量证据表 明, 从德语 翻
二 、 料 库 翻 译 研 究产 生 的背 景 语 殊标点符号使其更符合英语标准 , 补充原文 中不完 整的句子 , 用结构简 八十年代以来 , 语料库发展迅速 , 大批语料库陆 续建成。但语料库 洁的句子代替原文中繁琐或奇异 的句子 , 子、 句 段落 、 陈述顺序 和篇章 与翻 译 研 究 真 正 结合 和 与 其 他 领 域 结 合 的 时 间相 对 比较 晚 。 翻 译 研 究 的组织更符合逻辑等。 在早期发展历程中处于语 言学的从属 地位 ; 再加上 传统 的语料库 语言 B kr ae 将向连续体 中心聚集 的倾向称为整齐化 , 即翻译文本在语言 学家认为翻译的语言 即使是用母语 翻译 , 也与 “ 标准语言 差别 , 有 因此 特征上倾向于彼此相似 。在对英语可比语料库( C 中翻译 与非翻译 E C)

口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研究

口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研究

口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研究【摘要】口译教学语料库是口译教学中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口译能力和专业水平。

本文首先介绍了口译教学语料库的概念及其内容构建,然后探讨了口译教学语料库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场景,以及如何进行口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方法和评估。

研究发现口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对口译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未来还有许多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口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还可以为口译教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多的有益资源和支持。

口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是口译教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未来口译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口译教学语料库、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念、内容构建、应用场景、建设方法、评估、促进作用、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口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和应用口译教学语料库,以提升口译教学效果。

在信息时代,口译教学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的口译教学往往存在着教学资源有限、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

借助口译教学语料库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口译教学的实效性和效率性。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口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已经成为口译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各种口译素材,构建一个完整、多样化的口译教学语料库,可以为口译学习者提供更为真实、生动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灵活、个性化的教学资源。

研究口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方法和应用场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口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研究在口译教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口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可以提高口译学习者的口译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使用真实的口译场景语料,学习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专业术语的使用和语言表达的规范,从而提高口译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口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可以丰富口译教学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口译语料库的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口译技巧和策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综述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综述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综述一、引言语料库应用于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主要是作为一种工具,进行语言对比和翻译批评方面的研究(参阅Laviosa 2002:21)。

90年代初期,平行对齐的语料数据开始应用于机器翻译(McEnery &Wilson 1993:8)。

Baker“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研究:启示与应用”(1993)一文,倡导用语料库方法研究翻译,标志着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范式的诞生。

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是语料库翻译学大发展的时期,多本语料库翻译学论著陆续出版①。

2003年,在南非Pretoria召开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与应用”(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为主题的研讨会,是国际上首次以语料库翻译学为专题的国际会议。

近年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对原有课题认识在深化,并不断有新课题产生。

方法论也更为成熟,复合的对比模式逐渐取代单纯的单语类比或双语平行模式。

200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语料库与译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②,语料库翻译学的实证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愈加突出。

本文以此为时间参照,集中评析近几年此领域研究的课题和动向。

二、近年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概况近几年国际上语料库翻译研究十分活跃,每年一会。

2007年的“语料库与译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可以说是对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课题、方法论和动向的一个阶段性反思。

Baker(2007:50)从资源、新技术、合作项目、研究日程、方法论以及解释力等方面讨论了语料库翻译学这一阶段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论不仅在适应本学科的性质与要求,还力图与其他学科所采用的方法从总体上保持一致;此外,注重方法论的解释力,即研究者如何选择研究对象、如何呈现研究发现以及如何对研究结果做出明确、详尽的解释(同上:53-54)。

这说明语料库研究是一个不断检验和完善假设的过程,是在实证基础上的描写,但描写的最终目的是对翻译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语料库翻译学

语料库翻译学

语料库翻译学
语料库翻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现代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主要研究和分析大量的翻译语料库,以探索语言的多样性,发现文化差
异和语言特性,让翻译学家和语言学家以及其他学者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不
同形式。

语料库翻译学是以现代翻译理论为基础,它着重于研究语言在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和词汇,对于翻译技术有更多的要求,并且能够帮助
翻译者有效地掌握翻译策略和技巧。

语料库翻译学还在考察翻译效果方面
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翻译质量评估、翻译艺术、术语翻译、口译技能
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讨五语料库翻译学
1. 什么是语料库翻译学?
2.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基础?
3.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
4. 什么是翻译共性?
根据研究课题的来源,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分为三类。

第一类源自传统译学研究,包括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翻译史、翻译教学、翻译实
践、机器翻译和口译等领域的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以文学翻译作品的文本分析为基础, 研究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课题。

这些课题具体为:1)意象和人物形象的再现与变形,2)文学风格的再现与
重构,3)文学翻译的创造性,4)译者风格,5)文学作品空白和未定性的翻译,6)文化负
载词的翻译,7)误译和漏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史研究利用历时性平行语料库对名家译作进行文本分析, 揭示翻译家在翻译策略应用、翻译风格和翻译语言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

目前,翻译史研究大多将翻译家的观点或言论视为客观现实,满足于翻译事实的罗列,对于
翻译规范和历史语境关注不够。

事实上,翻译家的所做与所言往往不一致,翻译家所言并不能反映其翻译作品的特征。

此外,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行为,受特定规范的制约。

这些规范因时代或文化的差异而不同。

利用语料库分析翻译文本的具体特征,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规范,可以阐明翻译家的所作所为,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另外,该领域的研究还通过提取语料库的篇头信息,对于具体某一历史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客观描述。

这些信息包括出版商、出版时间、作品主题、译者姓名和性别等内容。

应当指出,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史均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描写,重视还原语境方法(con textualizatio n)的应用。

这些共性为语料库在翻译史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作为空间。

以上研究均属语料库翻译学理论层面的研究,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和机
器翻译研究都是应用层面的研究。

前者侧重于探讨语料库在翻译评估、翻译教材编写和翻译
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后者主要关注双语词汇和句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应用
等问题。

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研究是指利用语料库的核心技术,建设具有海量信息的知识库,以满足机助翻译或自动翻译的需求。

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侧重于分析口译语料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层面的特征,研究口译语言特征、口译规范、口译策略和方法等。

该领域的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既有理论层面的探讨,也有实践层面的分析。

第二类研究领域源自描写性译学研究,涵盖翻译共性、翻译规范和批评译学等领域的
研究。

翻译共性是指由于翻译过程而形成的翻译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原创文本的特征, 与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差异无关,具体表现为显化、隐化、简化和范化等。

翻译规范是“译者在具体
时间或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做出的规律性或习惯性选择”。

“翻译规范是关于翻译作品和翻译过
程正确性的规范,体现了具体某一社会或历史时期关于翻译的价值观和行为原则”。

翻译规范可分为前期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

前期规范决定待译文本的选择。

初始规范要求译
者在翻译文本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之间做出选择。

操作规范是指译者在翻译策略和方法应用
方面所表现出的规律性特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关注翻译共性和翻译规范。

对这些领域开展研究,可以深化人们对于翻译本质的认识。

不过,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
研究所用的语料规模小,其结论的科学性不太令人满意。

然而,语料库翻译学的问世使得以
上翻译共性和翻译规范的研究实现了向描写性实证研究的转型,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批评译学研究源自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和描写性译学理论的结合。

根据Laviosa的观点,
批评译学研究形成于描写性译学研究框架下的意识形态研究。

意识形态是指影响人类行为的
规范、习俗、信仰和世界观的集合。

普遍认为,翻译并非真空状态下进行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

翻译文本的生成、传播与接受均渗透着意识形态的影响,并且对意识形态产生强化或削弱的作用。

批评译学研究旨在通过对源语文本选择、翻译文本的接受、翻译文本语言特征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运用的分析,揭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以及
翻译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译学关注翻译文本语言特征以及翻译策略和技巧应用所
蕴含的规范、信念和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因素,试图阐明翻译与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
的互动关系。

Laviosa利用收录The Guardian 和The European 两份报纸语料的可比语料库,比较分析了翻译文本和原创文本中与“欧洲”相关的关键词差异,揭示了英国文化身份
在原创英语和翻译英语中的具体表现。

Kemppa nen以收录译自俄语的翻译芬兰语和原创芬兰
语组成的历史文献可比语料库(Comparable Corpus of History Texts) 为研究平台,分析了 20世纪70年代芬兰历史研究文献中的50个关键词,以揭示当时芬兰与苏联关系友好
这一历史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研究发现,“友谊”在翻译文本中呈现出非常显著的积极语义韵,而在原创芬兰语中却表现出消极语义韵。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译学研究一般分为两个步骤:1)利用语料库描写翻译文本的语言特征尤其是具体词汇或句法结构的应用,如语气的选择、情态动词、名物化和被动语态等,并与源语文本进行对照;2) 分析具体语言特征或翻译策
略和方法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及其社会功能。

第三类则为语料库翻译学特有的研究领域,包括译学研究语料库的建设、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和译者风格等领域的研究。

译学研究语料库包括平行语料库、翻译语料库、可比语料库和口译语料库等。

译学研究语料库建设的研究主要涉及语料的代表性和可比性,以及语料之间的平行对齐等问题。

语料的代表性是指语料库所收录的语料在多大程度上代表具体某一语言的种类。

可比性指对不同语料进行比较和描述所采用的框架和出发点,是“语言或语言变体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或范畴”。

就译学研究语料库而言,要确保语料的代表性和可比性,需要考虑语料库的库容、译自不同语言语料之间的平衡、语料的翻译方向和翻译方式等问题,所面临的困难较大。

Zan ettin 提醒人们,由于源语和目的语文本在各自文化中的地位存在差异,依据语料代表性选择平行语料库语料,往往会使得源语和目的语语料之间失去可比性。

Kenny分析了实现
双语语料平衡方面所面临的困难。

她强调若以性别作为平行语料库语料选择的标准,很难实现双语语料之间的平衡,因为源语文本男性和女性作者之间的比例不可能与目的语文本男性和女性译
者之间的比例等同。

毕竟,许多女性作者的作品往往是由男性翻译。

双语语料的平
行对齐是指某一语言的文本单位与另一语言的文本单位形成翻译关系或对应关系,具体表现为篇章、段落、语句和词汇等四个层面。

双语语料的平行对齐研究主要是对齐方法的研究。

具体方法有基于语句长度和语句对应关系的方法。

后来,鉴于这两种方法的缺陷,Holfland
和Joha nsson提出兼具以上两种方法特点的混合型方法,即同时利用语句长度和双语锚点词表建立语句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研究涵盖翻译文本词汇、句法和语篇总体特征、具体词汇或句式结构应用特征、翻译语言搭配和语义韵等领域的研究。

该领域的研究是“跨学科译学研
究的立足点和根本所在。

无论是从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还是从阐释学、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解构主义等文化理论视域开展译学研究,都无法回避对翻
译文本语言特征的研究”。

翻译语言搭配研究是指翻译语言词汇和语篇搭配的研究。

翻译语言语义韵的研究分析翻译文本中具体词汇浸染上其搭配词激发的意义氛围或语义特征。

这些领域的研究可以深化翻译语言特征和译者风格等领域的研究,促进翻译对目的语语言搭配、语义特征和语义韵影响的研究。

译者风格研究旨在研究译者在词汇和句式结构选择以及语篇结构安排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规律及其成因。

翻译文本曾长期被视为原文的模仿,译者风格只是原文作者风格的再现,因而译者风格研究一直被学界忽略。

后来随着描写性译学的兴起,译者风格研究才进入学界
的视线。

目前,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大多选用同一源语文本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的语文本作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和句法总体特征、具体词汇或句式应用的频率、具体翻译策略和方法的运用等角度分析不同译者风格的差异,并依据语言学、文化理论和翻译学理论解释
译者风格形成的原因。

一般说来,译者风格形成的原因表现为三方面:1)译者的个性、译者的翻译目的及其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应用等;2)目的语文化的社会文化规范、诗学传统以
及意识形态;3)源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

但是,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尚未实现与翻译学跨学科特性
的有机结合;(2)翻译语言和翻译规范个性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3)定量研究仍有上升空间;(4)语料库驱动研究尚未启动;(5)翻译教学研究有待加强。

因此,未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应结合翻译学的跨学科特性,从文化层面研究翻译现象和翻译本质,重视翻译语言特征和翻译规范的个性研究。

未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还应着力将统计量测试等较为复杂的定量研究引入译学研究之中,开展语料库驱动的译学研究;建设翻译教学专用语料库,
着力推进语料库在翻译教学尤其是翻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