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现场卫生学调查
一起某大学学生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一起某大学学生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摘要:2015年7月17日,某大学96名师生到五常市实习,在回龙山庄集体就餐后发生食物中毒,发病率为22.91%,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发烧、恶心等症状。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判定为一起不明治病因子引起的食物中毒。
关键词: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正文:2015年7月17日14时30分,某区疾控中心接到某大学医院报告,有22名疑似食物中毒患者在该校医院医学观察。
区疾控中心立即组成7人食物中毒调查组于15时00分赶赴学校医院进行调查核实,现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就诊的22名患者均为某大学的在校学生,此次共有96名师生到五常市回龙山实习,并吃住在五常市回龙山山庄。
2015年7月16日17时,共同在山庄餐厅进行晚餐。
饭后约1小时起陆续有人出现恶心、呕吐、发烧等症状。
7月17日接报时共有22名学生到某大学校医院就诊,无重症及死亡病例。
经救治后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病情平稳。
根据患者主诉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17日晚已开始陆续离院,并无后续病例出现。
二、流行病学调查1、潜伏期:经调查首发病例时间:2015年7月16日18点,潜伏期1小时;末发病例时间:2015年7月17日5时,潜伏期12小时;平均潜伏期:7小时。
2、临床症状:22名患者以恶心、呕吐、发烧为主要症状,血常规初步检验结果15人正常,7人白细胞略高。
3、可疑食物来源:22名患者集体食用炸鲫鱼、葱炒鸡蛋、尖椒干豆腐、芹菜炒粉条、大米饭,由回龙山庄食堂提供。
4、病人的三间分布:1)地点:22名患者均在五常市回龙山庄共同就餐。
2)时间:22名患者均在2015年7月16日晚饭后发病。
3)流行因素:22名患者集体食用炸鲫鱼、葱炒鸡蛋、尖椒干豆腐、芹菜炒粉条、大米饭。
5、医疗救治:接诊时间7月17日上午11时,22名患者被集体送回到某大学医院就诊。
主要症状:呕吐、腹泻,临床诊断:急性胃肠炎,治疗情况:补液、抗炎、对症治疗。
食物中毒现场卫生学采样
液体
具,将大约200ml液体食品转移至塑料袋
或广口瓶中。
剩余米饭的采集
取出采样用具(长柄勺),并将勺灼烧灭菌。 待勺冷却。
从剩余米饭的上、中、下三层,各层不同部 位共采300g,置于无菌袋中。(要注意所取 样品不要掉落或接触袋口外侧)
食品工用具样品
用生理盐水浸湿 拭子,然后擦拭 器具的接触面, 再将拭子置于生 理盐水中。
尿液标本
尿液标本是化学中毒毒物检测的重要标本。
留取病人尿液 300ml~500ml, 冷藏,若长时间 保存或运输应冷 冻。
尿液标本
尿杯
现场采样流程步骤
无菌操作准备 1
2
样品采集操作 样品采集收尾
3
样品采集收尾流程
1 2
3
贴上标签,标签上记录样品名称、编号、 采样人、采样日期,填写样品采集记录 表。 熄灭酒精灯,将样品袋竖放于4℃样品 箱待送检。 将产生的废弃物连同台布装入生物安全 袋,放在指定地点。
采样原则
采样物品准备
样品与标本的种类 采样流程与方法
样品与标本的种类
食品样本
生物样本
环境样本
食品原料 可疑食品
从业人员 病人
工具器皿
食物中毒现场卫生采样
采样原则
采样物品准备
样品与标本的种类 采样流程与方法
现场采样流程步骤
无菌操作准备 1
2
样品采集流程 样品采集收尾
3
样品采样前的准备工作
1
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
病毒检验
寄生虫 检验
新鲜大便5g,按1份粪便对3份防腐剂的比例加入 防腐剂溶液(10%福尔马林)在室温条件下储存 和运送。
用于细菌检验的粪便的采集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现场调查方法和技巧
●
对于以下3种情况明(指 已有确切的临床诊断结果)与食物明显无 关的; 2)发病者无法提供完整的进食史的,如有 发病的症状体征,但无法提供进餐的确切 地方。
3)发病者食用了自己加工的潜在危险食品 如蛏子,同时也食用了相对安全的食品如 罐头食品,而举报或投诉后者的。
●
调查报告可分为业务报告和行政报告两类,业务 报告一般包含导言,概况(含背景材料),发病经过, 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结果, 讨论,结论等要素,作为纯学术性的调查报告,用于 业务总结存档、实施行政处罚等;而行政报告则简化 专业性的内容,增加预防和控制措施、建议等内容, 用于相对宏观的行政管理
●
临床综合征判断
通过对发病者症状与体征频率的分析,可以 得出食物中毒的突出症状与体征。根据临床综 合征,结合其他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对照各类食物中毒临床综合征的发病特点( 见表1),一般可作出大致的临床诊断,并可 与有关病种相鉴别。
表1
临床综合征
各类食物中毒临床综合征发病特点
发 病 特 点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现场调查 方法和技巧
讲座
杭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郭智成
引言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现场调查方法从广义上说实际 上是现场流行病学(field epidemiology)方法。 它是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人群等现场 工作中的实践,主要解决如何进行流行和爆发调查、 如何采取措施保护和增进公众健康问题;以疾病爆发 和应急性公共卫生问题的解决为目的,采用现代流行 病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及时作出科学的调查 结论,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地域限制性、复杂性和专业性。 调查时特别要树立法学观念,注意调查的合法性 和证据的有效性问题。 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于缺乏实验室阳性结果的食 物中毒事故的判定具有特别关键的应用价值。
现场卫生学调查
现场卫生学调查篇一:卫生学调查报告食物中毒调查处理(一)实验目的通过具体调查相关食物中毒的报道,了解食物中毒的概念,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熟悉各类食物中毒潜伏期和所有的临床表现;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食物调查处理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二)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根据和原则要求问题1:我国对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法律依据、基本内容和原则有哪些要求? 卫生部印发《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431号、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 14938-94),以及有关法规、条例和地方性有关规定等实施。
主要是明确情况、作出正确的诊断、处置病人、调查原因、处理食物,对肇事人员(法人)进行或协助进行卫生的、行政的和法制的善后处理。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原则要求一是提高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即一切结论、结果都是翔实的,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二是工作合法性,即一切调查处理工作都是有法律根据的,即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规定之内,开展调查处理工作;三是工作的有效性,即切实解决必须回答的问题。
(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案例讨论食物中毒发生情况乐山市卫生监督所于2002年5月5日晚6时接到乐山医院值班医生苏×关于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的电话报告。
报告称:该医院收进了20余名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这些病人都是某高校某期同学。
市监督所值班食品卫生监督人员立即携带平日准备好的调查用品,包括急救箱,现场检测采样用品,调查登记本,取证工具等,立即奔赴现场。
问题2:卫生监督所如何建立食物中毒的报告系统?怎样做到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能立即出动?食物中毒的报告:食物中毒信息的报告按照《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卫生部8号令)执行报告制度如下:一、报告原则1、及时报告原则。
发生疑似或者食物中毒必须立即电话或短信报告,并严格按规定时限实行书面报告,同时发送电子邮件报告。
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调研报告
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调研报告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调研报告一、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然而,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却时有发生,给学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危害。
本次调研旨在对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食品安全。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首先,我们对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学校进行了现场调查,观察学校的食品采购、加工和储存情况。
同时,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和家长对学校食品安全的认知和满意度。
最后,我们对相关法规、政策和食品安全标准进行了文献研究。
三、调研结果1. 学生和家长对学校食品安全的认知程度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教育。
2. 食品供应链管理薄弱。
在部分学校,食品供应商缺乏监管,未能保证供应的食品安全。
学校自身对食物的采购、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也存在管理不到位问题。
3. 食物中毒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包括:食品保存不当、食材来源不明、加工不规范、卫生条件差等。
4. 食品安全管理不严格。
在部分学校中,缺乏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设施和设备不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食品安全风险无法有效控制。
四、存在问题1. 教育部门缺乏针对学校食品安全的具体指导和监管,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尚未建立。
2. 部分学校缺乏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设施设备,食品采购、加工和储存环节存在漏洞。
3. 食品供应商缺乏监管,交付给学校的食材质量无法保证。
4.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未能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五、建议和对策1. 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管。
建立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加大对学生和家长的食品安全宣传力度。
2. 学校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建立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并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如食品质检实验室等,确保食品质量可控。
3. 食品供应商应加强自身管理。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
测量现场温度
对现场的温度进行测量和记录,以评 估食物是否可能因为高温而变质。
记录食品来源和保质期
对食品的来源、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进 行记录,以判断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 性。
记录食品存放条件
对食品的存放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进行记录,以了解食品是否符合储存 要求。
现场取证
收集食物样本
对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进 行采样,并妥善保存以备 后续检测。
否为群体性事件。
受害者就诊情况
了解受害者是否及时就医,以及 就诊后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目击者情况调查
目击者人数和观察情况
记录目击者的数量,以及他们所观察到的异常情况,如食物颜色、 气味、状态等。
目击者关系
了解目击者与受害者的关系,以及目击者是否也是食物中毒的受害 者。
目击者其他信息
询问目击者是否有其他可提供的信息,如是否有其他异常情况发生。
信息收集组
负责收集相关资料、信 息,包括中毒人员情况、
可疑食物来源等。
协调组
负责协调各组之间的工 作,确保调查工作顺利
进行。
调查工具和设备
01
02
03
现场勘查工具
包括照相机、录音笔、笔 记本、手套等。
取证工具
包括一次性注射器、一次 性采血管、一次性采便器 等。
实验室检测设备
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 谱仪、质谱仪等。
厨师和其他相关人员调查
厨师和其他人员数量
了解厨房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数量,以及他们的工作职责。
厨师和其他人员健康状况
询问厨师和其他人员是否有不适症状,以及他们是否及时就医。
厨师和其他人员操作情况
了解厨房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在制作和提供食物过程中的操作 情况,如食材采购、加工、烹饪等环节。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内容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内容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了被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后引起的疾病。
食物中毒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化学物质的污染,也可能是食物本身的质量问题。
食物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需要进行现场调查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一、现场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1. 了解食物中毒的症状和表现,包括呕吐、腹泻、发热、恶心等症状。
2. 确定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了解受影响的人群和食物来源。
3. 准备必要的调查工具和设备,包括口罩、手套、消毒液等。
二、现场调查的步骤。
1. 了解食物来源和制作过程,包括食材的采购、加工、保存和烹饪过程,以确定可能的污染源。
2. 检查食物的保存环境和卫生状况,包括食品存放的温度、湿度和卫生条件。
3. 询问受影响人群的饮食史,包括他们摄入的食物种类、数量和时间,以确定共同食用的食物。
4. 对受影响人群进行症状调查,包括病情的轻重程度、持续时间和治疗情况。
5. 采集食物和病人的样本,包括食物残留物、呕吐物和粪便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三、现场调查的注意事项。
1. 在现场调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接触污染食物和病人的体液。
2. 严格按照调查程序进行,不要随意猜测和下结论,以免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3. 与现场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包括食品经营者、受影响人群和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四、现场调查后的处理措施。
1. 根据调查结果,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包括停止食品供应、清洗和消毒食品和餐具、对受影响人群进行治疗等。
2. 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报告和记录,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影响人数和症状等信息,向卫生部门进行报告。
3.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包括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等。
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工作需要严谨、细致和科学,只有通过科学的调查和处理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步骤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步骤在我们的生活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
这些事件不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可能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事件,迅速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是做好准备工作。
这包括组织专业的调查队伍,成员通常涵盖流行病学专家、临床医生、实验室检测人员、卫生监督人员等。
同时,要准备好必要的调查工具和设备,如调查问卷、采样工具、防护用品等。
在出发前,还需要收集和了解事件的相关背景信息,比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群范围、初步的症状和体征等,为后续的调查提供基础。
到达现场后,要迅速开展现场核实与确认工作。
通过与相关人员的交流,如患者、医务人员、目击者等,进一步了解事件的详细情况,包括发病的时间、人数、症状、严重程度等。
同时,对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初步观察,查看环境状况、卫生设施、食品加工和储存情况等,判断事件的性质和可能的原因。
接下来是建立病例定义。
病例定义是确定哪些人属于病例,哪些人不属于病例的标准。
它应该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既要能够准确地识别出真正的病例,又不能遗漏可能的病例。
病例定义通常包括临床症状、发病时间、暴露史等要素。
然后是开展病例搜索。
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如医疗机构的病历记录、社区调查、学校和单位的报告等。
要确保搜索全面,不遗漏任何可能的病例。
在收集到病例信息后,需要进行个案调查。
详细了解每个病例的基本情况、发病经过、症状、体征、诊疗情况、接触史等。
这不仅有助于了解每个病例的特点,还可以为寻找病例之间的关联提供线索。
人群和环境调查也是关键的环节。
要了解事件发生地区的人口构成、生活习惯、卫生状况、环境因素等。
对于传染病疫情,还需要了解人群的免疫接种情况。
对于食物中毒事件,要调查食品的来源、加工、储存和销售情况。
实验室检测在调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食物中毒调查报告食物中毒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根据最近发生的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我们组织了一次调查,以确定中毒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调查过程1. 调查目标我们的调查对象是发生食物中毒的人员,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同一个饭店的顾客。
2.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询问受访者的食物来源、消费日期以及食用后的症状等信息。
该问卷由调查小组成员向受访者逐一发放,并进行详细记录。
3. 食物样品采集我们将饭店中供应的食物样品进行采集,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和检测。
4. 实验室分析我们将采集的食物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或细菌。
5. 相关调查我们进一步联系了饭店的厨师和服务员,了解了他们的操作流程、食材采购方式以及食物加工条件等信息。
三、调查结果1. 问卷调查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我们发现绝大部分中毒者都曾在同一家饭店用餐,且食用时间都集中在同一个时间段。
2. 食物样品分析经过实验室的检测,我们发现饭店供应的某凉菜中存在沙门氏菌超标的情况。
3. 相关调查在与饭店厨师和服务员的沟通中,我们获悉该凉菜的食材在采购后并未经过充分清洗和消毒,并且在加工过程中也存在操作不当的问题。
四、原因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让我们对该次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原因分析:1. 食材污染:由于食材在采购后未经过充分清洗和消毒,导致其中携带了沙门氏菌等有害细菌。
2. 操作不当:在凉菜的加工过程中,存在操作不当的问题,使沙门氏菌进一步繁殖和污染食物。
五、对策建议为了避免类似食物中毒事件再次发生,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饭店应加强食材采购管理,确保食材的质量和安全。
2. 加强员工的操作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卫生意识。
3. 食品加工区域应加强消毒措施,确保食物的卫生安全。
4. 饭店应建立食物中毒事件的紧急处理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置类似事件。
六、总结通过本次食物中毒调查,我们确定了中毒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医院食品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与调查
医院食品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与调查近年来,医院食品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院的声誉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在应对和调查这类事件时,医院管理团队需要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并找出事故的原因,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本文将介绍医院食品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与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一、紧急处理当发生医院食品中毒事件时,首要任务是确保受到影响的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和治疗。
在此过程中,医院管理团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立即停止使用受污染的食品:一旦发现食品中毒事件,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受污染的食品,并迅速清理受影响的食品。
同时,要对食品供应链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没有其他受污染的食品在继续提供给患者。
2.紧急救治和护理:对于患者,医院应立即展开救治和护理工作。
确保患者获得及时的治疗和营养补给,采取积极措施稳定患者病情。
3.隔离和消毒措施:为了避免进一步的传播,应对受影响的食品和病房进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并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安全。
二、调查过程成功解决医院食品中毒事件的关键在于进行彻底而全面的调查,以确定事故的原因和责任方。
以下是调查过程的基本步骤:1.成立调查小组:医院管理团队应该尽快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由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开展全面调查工作。
小组成员应包括食品安全专家、医生、护士等。
2.现场勘查和样本采集:调查小组必须亲临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查,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包括食品样本、病人体液和环境样本等。
这些样本将成为后续调查的重要依据。
3.数据分析和追踪:在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后,调查小组应对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追踪。
通过对医院的食品供应链和患者生病情况的比对,寻找事故发生的具体环节和原因。
4.责任追究和整改:一旦确认事故责任方,调查小组应将结果报告给医院管理团队,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同时,对事故责任方进行追责和惩处,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5.事故报告和沟通:调查结果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
食品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食品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近年来,食品中毒事件频频发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健康威胁。
为了更好地应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食品中毒事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1. 调查范围与对象食品中毒事件的调查范围应涵盖时间、地点、食品种类以及受害人群等因素。
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调查的第一步,可通过公安部门、卫生部门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2. 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短时间内大范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通过与未感染者进行对照,分析可能的风险因素。
队列研究适用于长时间内的食物中毒事件,通过对感染者和非感染者进行追踪观察,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
3. 食品中毒事件的原因分析食品中毒事件的原因复杂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生产加工环节存在问题、运输储存环节不标准、消费者饮食习惯不健康等。
在调查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食品中毒事件的具体细节,找出可能的污染源和潜在的环境因素。
4. 食品中毒事件的防控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首先,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检测。
其次,加强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追溯体系,确保食品的溯源可查。
此外,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
5. 食品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当食品中毒事件发生时,应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首先,立即停止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封存已经生产的食品,防止继续传播。
其次,组织专业人员对受害者进行治疗,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同时,向公众发布食品中毒事件的相关信息,提醒消费者注意食品安全。
6. 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企业需要注重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加强自我监管。
消费者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并注意食品保质期和存储条件。
食物中毒报告范例
7 26 ”狮子山区兰钿酒家谢师宴食物中毒调查报告2008 年7月28 日上午8:50 ,某市人民医院电话报告:7 月27日下午陆续有多名患者以呕吐、腹泻症状就诊治疗,疑似食物中毒。
我中心立即组织流调和检验人员前往现场调查处理。
一、基本情况7月26 日晚居民张某在狮子山区兰钿酒家举办谢师宴11桌(约110人就餐),18时许开席。
7 月27日陆续有参加宴席者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分别赴市人民医院或狮子山医院就诊。
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医院就诊现场共调查9 名病例,其余就餐者情况酒宴举办者未能提供。
1、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恶心(6/9 )、呕吐(4/9 )、腹痛(8/9 )、腹泻(9/9 )。
呕吐1-7 次,为胃内容物,腹泻次数5-20 次,为黄色稀水样便。
2、发病时间及潜伏期:9名病例先后于7月27日12时至19时出现症状。
潜伏期为17-24 小时,中位数潜伏期为21 小时。
3、年龄、性别分布:男1 名、女8 名,年龄最小12 岁,年龄最大为54 岁。
4、患者为张某的亲戚、同事和朋友,居住地分散,无空间聚集性。
5、临床诊治及转归:9 名病例其中市人民医院就诊4 名,狮子山医院就诊5 名;经医疗机构采取左氧氟沙星、头孢咪唑等抗菌、补液对症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病程1〜2天。
5、共同进餐史及可疑食品调查经调查:9 名发病者多来自不同家庭,除参加“ 7 月26 日兰钿酒家谢师宴”外,发病前72 小时无其他共同进餐史。
26 日晚谢师宴的主要菜谱为:卤口条、卤肫、卤牛肉、卤顺风、皮蛋、凉拌三丝、清蒸鲈鱼、清蒸甲鱼、青蟹炖蛋等,其中卤口条、卤牛肉等熟食为外购,其他菜肴系酒店制作,酒水系举办者张某自带。
26日当天铜陵最高气温35.7 Co三、现场卫生学调查7 月28日中午,会同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对兰钿酒家的加工作业场所进行了现场卫生学调查:该酒店属承包私营性质,卫生状况一般,加工场所设有配菜间、烹饪间、仓库,仓库存放较杂乱,洗菜洗碗均在烹饪间内;生、熟食配菜在配菜间内,存在生熟交叉污染现象,冰箱内存放有卤菜熟食和待加工的生食原料。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内容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内容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了被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后,由于其中毒物质的作用而引起的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时进行现场调查十分重要。
在进行食物中毒现场调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内容:一、现场勘查。
1. 观察食物来源,现场调查人员应详细了解食物的来源,包括采购渠道、存储条件等情况。
2. 检查食物保存情况,检查食物的保存环境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因素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3. 调查食物加工过程,了解食物的加工过程,包括食材处理、烹饪方法等,以确定是否存在污染可能。
二、采集样本。
1. 采集食物样本,现场调查人员应采集食物样本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受到污染。
2. 采集病人样本,如有食物中毒病人,需采集其体液样本进行毒素检测,以确认中毒原因。
三、调查病人情况。
1. 了解病人症状,详细了解病人的症状表现,包括呕吐、腹泻、发热等情况。
2. 掌握就餐信息,了解病人的就餐情况,包括时间、地点、食物种类等,以确定中毒食物。
四、调查环境卫生。
1. 检查餐饮环境,现场调查人员应检查食物就餐环境的卫生状况,包括餐具清洁、员工卫生习惯等情况。
2. 调查卫生许可证,了解食品经营者的卫生许可证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违规经营行为。
五、调查食品供应商。
1. 调查供应商卫生情况,了解食品供应商的卫生管理情况,包括原料采购、加工流程等情况。
2. 检查供应商证照,检查供应商的相关证照,包括食品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以确认供应商的合法性。
六、整理调查资料。
1. 归档调查资料,对现场调查获取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包括样本检测报告、病人病历等。
2. 撰写调查报告,根据调查结果撰写详细的调查报告,包括中毒原因、责任认定等内容。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工作需要现场调查人员综合运用医学、卫生学、法律等知识,全面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和责任归属,以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
希望通过对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内容的详细介绍,能够提高现场调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平,确保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流程
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是为了追踪病源、识别病因、阻止疫情扩散,以及采取适当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以下是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调查的一般工作流程:1. 确认疫情:收到报告或发现多人出现相似的食物中毒症状,立即启动调查。
2. 制定调查计划:成立调查团队,确定负责人。
明确调查目标,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范围和内容。
3. 收集信息:收集患者信息,包括病例报告、症状、就医情况等。
收集食物供应链信息,包括食材来源、加工过程、餐厅或供应商等。
收集食物消费者信息,包括时间、地点、食用方式等。
4. 识别病因:分析患者信息,确定共同症状、食物暴露等特点。
进行病原体检测,检验食物样本或患者体液以识别致病菌。
5. 确认食源:比对病原体检测结果,确认与食物中毒事件相关的食物源头。
跟踪回收相关食材,确保不再流入市场。
6. 确定传播途径:分析食物供应链,确定病原体是如何传播的,找到传播的环节和途径。
7. 控制疫情:关闭涉事餐厅或食品供应商,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联系公共卫生部门,发布食品安全警示。
针对患者提供医疗帮助,避免疫情蔓延。
8. 采取控制和预防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控制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教育食品供应链中的从业人员,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9. 生成报告:汇总调查结果,生成详细报告,包括疫情描述、识别的致病菌、食源等。
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报告,提供透明信息。
10. 监测和回顾:监测疫情后续发展,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回顾调查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未来应对类似事件的能力。
这只是一般的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流程,实际调查可能会因疫情规模、调查资源、疫情类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调查时,需要确保严谨、科学、透明,以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篇一:食物中毒报告范例“7·26”狮子山区兰钿酒家谢师宴食物中毒调查报告20XX年7月28日上午8:50,某市人民医院电话报告:7月27日下午陆续有多名患者以呕吐、腹泻症状就诊治疗,疑似食物中毒。
我中心立即组织流调和检验人员前往现场调查处理。
一、基本情况7月26日晚居民张某在狮子山区兰钿酒家举办谢师宴11桌(约110人就餐),18时许开席。
7月27日陆续有参加宴席者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分别赴市人民医院或狮子山医院就诊。
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医院就诊现场共调查9名病例,其余就餐者情况酒宴举办者未能提供。
1、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恶心(6/9)、呕吐(4/9)、腹痛(8/9)、腹泻(9/9)。
呕吐1-7次,为胃内容物,腹泻次数5-20次,为黄色稀水样便。
2、发病时间及潜伏期:9名病例先后于7月27日12时至19时出现症状。
潜伏期为17-24小时,中位数潜伏期为21小时。
3、年龄、性别分布:男1名、女8名,年龄最小12岁,年龄最大为54岁。
4、患者为张某的亲戚、同事和朋友,居住地分散,无空间聚集性。
5、临床诊治及转归:9名病例其中市人民医院就诊4名,狮子山医院就诊5名;经医疗机构采取左氧氟沙星、头孢咪唑等抗菌、补液对症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病程1~2天。
5、共同进餐史及可疑食品调查经调查:9名发病者多: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医务室治疗,随后全校又有59名同学出现相似症状到医务室就诊,疑为食物中毒,请调查处理。
登记完毕,我在5分钟内立即向县卫生局值班室和监督所领导汇报了举报情况。
2、如何调查处理:(1)准备好调查处理突发事件的各类文书(2)进行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现场检查,协助医疗单位进行临床救治(3)对可疑食品、加工用具采取应急控制措施(4)协助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物品采样(5)及时写出初步调查报告向所领导汇报(6)根据调查情况参与案件的行政处罚。
3、对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议见调查报告。
食物中毒现场卫生学采样
总结词
食品加工人员的采样主要是对加工人员的双手、衣物 等进行采样,以检测其是否携带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的微生物。
详细描述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工人员的双手和衣物可能会接 触到食品,从而将潜在的微生物带到食品中。因此, 应对加工人员的双手和衣物进行采样,以检测其是否 携带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的微生物。同时,还应观察 加工人员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穿戴整洁的工作服 等。对于携带潜在病原体的加工人员,应立即采取相 应的控制措施,以防止疾病传播和食品安全事件的发 生。
采样结果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检测结果
经过实验室检测,发现可疑食物中含有高浓度的细菌和毒素,证 实了食物中毒的原因。
结果应用
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为后续调查和处置提供依据。
效果评估
通过对比采样前后的调查结果,评估采样的效果和价值,为今后的 工作提供经验。
案例总结与经验教训
总结
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采样过程顺利,采样结果准确可靠,为 事件调查和处置提供了有力支持。
02
采样方法与步骤
食物样品的采集
总结词
食物样品的采集是食物中毒调查的重要环节,需要采集可疑食物、原料和半成 品等样品,以检测其中的微生物、化学物质和其他潜在的有害物质。
详细描述
在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应立即采集可疑食物、原料和半成品等样品。采集时 应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并记录采集时间、地点、采集人员等信息。采 集的样品应妥善保存,以备后续检测和分析。
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采样人员应持有相关资格 证书,证明其具备从事食 物中毒现场卫生学采样的 资格。
采样设备与器材
采样工具
包括一次性手套、口罩、 采样袋、采样勺、采样刀 等。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学校、餐饮、农村地区家庭是发生食物中毒的高危场所。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就将到现场调查取证,如果没有科学的调查取证方法,就难取得惩治食品卫生违法行为的有力证据,对食物中毒的救治、食物中毒的控制就缺乏有效的指导。
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是食品卫生违法行为的明显表现,发生了事故本身已构成了立案的条件。
因而,进行食物中毒事故现场调查,并不只是为了查明食物中毒原因而进行的调查,还涉及到要给予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责任者以法律制裁。
必须牢固树立“食物中毒事故调查过程就是执法取证过程”的观念。
对食物中毒事故进行调查所得到的证据,既要经得起学术上的再审查,又要经得起作为行政诉讼案件中的证据的检验。
卫生监督员在食物中毒事故现场调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的报告后,应立即组织食品卫生监督员进行全面的现场调查。
到达现场后,应首先了解中毒发生的经过和简要情况,如吃过哪些食物、进食与中毒人数、中毒发生的趋势、已经采取的紧急措施等。
对中毒病人的调查。
询问和诊查患者,了解发病的具体情况及与食物的关系,以便确定是否为食物中毒。
具体调查内容包括:判定潜伏期和掌握中毒表现的特点;确定发生中毒的场所;确定中毒餐次和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对中毒病人进行个案调查时,应有2名食品卫生监督员签字,被调查人必须签字。
如果中毒患者是未成年人或重症病人自己不能签字,则应由其法定监护人签字。
个案调查记录制作必须是逐个询问,不能集中一起询问。
尽量收集病人就诊的记录、病史等,因为这是医疗机构制作的记录,更具客观性。
现场卫生学调查。
《现场检查笔录》是查明违法行为、收集违法证据、取得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方法。
现场卫生状况、食品在加工、贮存、运输供应中的各种污染因素,是分析、确定食物中毒事故及原因、途径的重要佐证和材料。
所以,《现场检查笔录》是了解事故现场卫生状况、进行卫生学评价的重要材料依据,是诉讼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原始证据之一。
【调查】卫生监督员在接到食物中毒报告以后到达现场应该如何进行调查处理
【关键字】调查卫生监督员在接到食物中毒报告以后到达现场应该如何进行调查处理篇一:食品卫生学报告实验目的了解食物中毒的概念,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熟悉各类食物中毒潜伏期和所有的临床表现;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食物调查处理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二、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根据和原则要求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 14938-94),以及有关法规、条例和地方性有关规定等实施。
主要是明确情况、做出正确的诊断、处置病人、调查原因、处理食物,对肇事人员(法人)进行或协助进行卫生的、行政的和法制的善后处理。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原则要求一是提高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即一切结论、结果都是详实的,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二是工作合法性,即一切调查处理工作都是有法律根据的,即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规定之内,开展调查处理工作;三是工作的有效性,即切实解决必须回答的问题。
讨论问题1:对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法律依据、基本内容和原则要求有哪些?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案例讨论1.案情简介×××市卫生监督所于1996年8月5日晚8时接到×××医院值班医生王×关于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的电话报告。
报告称:该医院收进了30余名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这些病人都是某高校某期同学。
市监督所值班食品卫生监督人员立即携带平日准备好的调查用品,包括急救箱,现场检测采样用品,调查登记本,取证工具等,立即奔赴现场。
讨论问题2:监督所如何建立食物中毒报告系统?怎样做到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能立即出动?2.现场工作步骤及内容(1)妥善安置病人:监督员到达现场后,了解到该医院已接收36名病人,床位已满,还有些病人急需入院,于是向市卫生局汇报,随后由卫生局进一步安排了40名病人到另二处医院住院,这样,所有病人都得到了安置。
学生食物中毒处置调查方案
学生食物中毒处置调查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的普及,学校食堂和校外餐饮店成为学生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在这些场所就餐时,因食物卫生安全问题而引发食物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给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然而,在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能否迅速的处置,并且对相关场所进行调查,是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安全的重要环节。
因此,建立有效的学生食物中毒处置调查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二、学生食物中毒处置调查方案1. 第一时间对受害者提供救助在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要对受害者进行救助。
包括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加强患者营养补给等措施。
如果出现较大规模的食物中毒,要迅速采取抢救措施,如加强卫生监测,清除被污染物等。
2. 对食物来源进行调查在对受害者的救助过程中,要尽快开展对食物来源进行调查的工作。
包括对食物供应商、食堂经营者等单位进行审核并排查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尽快了解食物来源、生产日期、生产质量、运输过程等信息,以便进一步采取合适措施。
3. 进行食品种类分析对于食物中毒事件,要进行食品种类分析,以确定引发食物中毒的原因。
通过对污染源、人员流动等方面的调查,将污染问题解决在食品到达食堂之前,并对原料进行分析,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4. 落实安全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要落实一些食品安全预防措施。
包括从源头开始建立机制,要求食品供应商提供资质证明、验证检查报告等信息,建立食品抽样检测机构,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等措施,提高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三、结论在学生食物中毒处置调查方案中,要把握好救援时机、加强食品来源管理,对食物进行科学分析,以及落实安全预防措施等环节。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安全,推动构建和谐校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罂粟壳
常见污染环节及原因
❖ 加工后成品在存储过程受到污染 ▪ 食品从业人员手污染 ▪ 加工器具造成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 储存过程被污水等污染 ▪ 环境中有害病媒生物污染 ▪ 高酸食品储存不当被重金属污染 ▪ 存放环境适宜于原有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
花生米可生能熟被交叉甲污鱼染交叉污染
❖ 宰杀甲鱼的盆未彻底清洗立即用于泡胀花生米 ❖ 沥干甲鱼的筲箕未经彻底清洗用于沥干和盛放花生米 ❖ 甲鱼在室温下放置超过12小时后,食用前仅经过约20分钟
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液等。 ❖餐具表面涂抹采样。 ❖采样与调查同时进行。必要时先采
样。
三、采样原则
1.代表性原则:所采的样本能真正反 映被采样的总体水平。
2.典型性原则: 应根据中毒症状,可疑 中毒物性质采集可能含毒量最多的样 本,如中毒者吃剩的食物、餐具(未 洗刷)。
3.适时性原则:及时采样,尽快送检。
▪ 制作时间:<3分钟 ▪ 加工后的贝类中心温度:65 ℃~72 ℃
❖ 只有在许可的区域,才能捕获和销售贝类 ❖ 食用前须经煮沸和蒸汽消毒(≥10分钟)
常见污染环节及原因
❖ 食品烹饪加工过程 受到污染
▪ 加工用水受到污染 ▪ 将有毒物质当做食
品原料(使)误用 ▪ 过量使用食品添加
剂 当被重金属污染
的加热便上桌 ❖ 花生米在室温下放置超过16小时后上桌
❖第二部分:食源性疾 病现场采样技术
做好工作有以下基本流程
第一步:知识准备:病原学、传染病预防、诊断学等 第二步:明确目的,准备器材 第三步:具体操作:样本、防护、无菌、运送等
一、相关知识培训 1.食物中毒一般急救处理原则 2.食物中毒调查 3.食物中毒现场处理 4.采样技术 5.食物中毒的诊断与鉴别 6.食物中毒总结和报告的书写
食品环境现场卫生学调查
第一部分:食品环境现 场卫生学调查
现场调查步骤与内容
1.现场初步评估 2.制定病例定义 3.病例搜索及个案调查 4.描述疾病及分布特征 5.形成可疑致病因子、可疑餐次/食物假设 6.分析流行病学验证假设 7.食品环境现场卫生学调查 8.标本的采集及检测
食品环境现场卫生学调查
取证工具:照相机、录音机等。
实验室准备的培养基:
C-B保存液:保存病原菌
亚硒酸盐增菌液:培养沙门菌
普通肉汤: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蜡 样芽胞杆菌
7.5%NaCl肉汤: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 嗜盐增菌液:培养副溶血性弧菌等
实际现场并不能象实验室做试验一样单纯
❖尽量争取采到有判断价值的样品。 ❖现场剩余的食物、可疑的调味品,
4.适量性原则:采样数量应根据检 验项目和目的而定,但每份样本不 少于检验需要量的三倍,以便供检 验、复检和留样备用。 5.程序原则:采样、送检、留样和 出具报告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各阶段都要有完整的手续,责任分 明。
❖ 定义:从食物的采
购、运输、贮存、烹 调、加工及食用方法
采购
等各环节,查明食物
所处条件,如环境、
运输
设备及用具的卫生状
况,接触食品人员的
储存
健康状况与卫生习惯
等,查清引起食物中
毒的原因。
烹调
食用
发生中毒事件,重构食物过去史
食物准备
暴发
调查
12
9
6
2
供应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月
7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卫生部门接到报告
某公司职工胃肠炎暴发的可疑食物——鸡腿加工过程
解冻:7个小时
食用前未煮沸
室温储存:11个小时
现场卫生学调查的目的
❖调查食品污染来源、途径及程度 ❖发现在食品加工、贮存、运输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控制措施
生物危害
生物危害——致病细菌
❖ 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 ❖ 肉毒杆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沙门氏菌 ❖ 李斯特菌 ❖ 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
二、事发前的准备工作
采样用具:长柄勺、长柄镊子、剪刀、 消毒棉签、注射器、75%酒精、油性 笔、酒精灯等。
样品容器:灭菌广口瓶、灭菌试管、 保鲜袋、采样箱等。
防护用品:隔离衣、口罩、白帽子、 手套等。
调查用表: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 表、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 样品采集(送检)记录单、卫生监 督执法文书等。 相关文书:各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及处理原则、食品卫生相关法律法 规、标准等。
❖ 联氯联苯 ❖工厂化学用品(如润滑油、清洁剂、消毒剂和
油漆)
物理危害
物理危害—不正常的、有潜在危害的外来物
❖ 金属(鱼钩) ❖ 碎玻璃 ❖ 昆虫(苍蝇、蟑螂、菜虫)
常见污染环节及原因
❖ 食品或原料在源头受到病原菌污染后未经正确处理 ▪ 直接生吃 ▪ 酒类浸泡 ▪ 腌制
18
餐馆贝类烹制未熟透
❖ 现场测量:
生物危害
生物危害——病毒
❖ A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 ❖诺澳克(NORWALK VIRUS)病毒。
生物危害
生物危害—— 寄生虫
❖ 线虫 ❖ 绦虫 ❖ 吸虫 ❖ 原生动物
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
化学危害
化 学 危 害 — 天 然 存在的化学物质
❖ 霉菌毒素
❖ 组胺
❖ 鱼肉毒素
❖ 蘑菇毒素
❖ 贝类毒素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
❖ 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要素: 传播疾病的媒介——食物 致病因子——食物中的病原体或有害物质 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
❖ 食源性疾病主要范畴: 食物中毒 经食物感染的肠道传染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人畜共患病 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食物中某些污染物所致的慢性中毒性疾病 食物营养不平衡所造成的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
食品安全事故和食源性疾病概念
❖ 食品安全事故: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 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可能有危害的事 故,多为急性亚急性。食品安全事件:从发病时间 上分有急性慢性,以慢性为主。
❖ 食源性疾病: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 性、中毒性等疾病。
❖ 食物中毒: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 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所出现的 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割香螺
❖ 生物碱等
毒甘蔗
河豚鱼
毒蘑菇
化学危害
化学危害—食品添加剂
❖ 防腐剂(亚硝酸盐和亚硫酸盐); ❖ 营养强化剂; ❖ 色素。
化学危害
化学危害—无意或偶尔进入食品的化学
物质
❖农用的化学物质(如杀虫剂、杀真菌剂、除草 剂、肥料、抗生素和生长激素)
❖食品法规禁用化学品、有毒元素和化合物(如 铅,锌,砷,汞,和氰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