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燃烧学试题.doc
燃烧学考试题
一、请解释下面的基本概念I. 燃烧:是指可燃物跟助燃物(氧化剂)发生的剧烈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4. 显光火焰的热损失机理5. 烟囱效应:这种垂直的围护物中,由于气体对流对流,促使烟尘和热气流向上流动的效应,称为“烟囱效应”。
6. 引燃:引燃又称为强迫着火或点燃,是指由于从外部能源(如电热线圈、电火花、炽热质点、点火火焰等)得到能量,使混气局部范围受到强烈加热而着火8 燃烧速度:单位容积内,单位时间完全燃烧掉的燃料量9. 通风因子:A为通风口的面积,m2,H为通风口自身的高度,nm基本参数A的成为通风因子10. 空气消耗系数:烧所消耗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定义为空气消耗系数将可燃物完全燃烧II. 燃烧热:燃烧反应中可燃物与助燃物作用生成稳定产物时的反应热称为燃烧热12. 热值: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14 .自燃: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15. 斯蒂芬流:在燃烧问题中,高温气流与其相邻的液体或固体物质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分界面16. 火焰传播机理:依靠导热和分子扩散使未燃混合气温度升高,并进入反应区而引起化学反应,导致火焰传播17. 粉尘爆炸:可燃物质呈粉状或雾状而飞散在空气中遇火源而发生的爆炸称为粉尘爆炸18. 阴燃: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19. 闪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表面能够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20. 可燃液体爆炸温度极限:蒸气爆炸浓度上、下限所对应的液体温度称为可燃液体的爆炸温度上、下限21 .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24. 异相燃烧:液体或固体燃料和气态氧化剂的燃烧25. 理论火焰温度(1) 可燃物与空气按化学计量比配比;(2) 完全燃烧;(3) 绝热等压燃烧;(4)燃烧的初始温度是298K (25C)。
在以上规定的条件的基础上计算出的燃烧温度,称为定压绝热火焰温度,或称理论燃烧温度二、简答题2. 为什么说Arr heni us定律的结论与分子碰撞理论对化学反应速度的解释是一致的?3. 什么叫链反应?它是怎样分类的?链反应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通过在反应过程中交替和重复产生的活性中间体(自由基或自由原子)而使反应持续进行的一类化学反应直链反应:直链反应在链传递过程中每消耗一个自由基的同时又生成一个自由基,直至链终止。
《消防燃烧学》期末考试试卷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消防燃烧学B》期末试题考核方式:闭卷适用班级:管理工程系20级系班姓名学号(说明:本试卷共4大题,共6页,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从本质上讲,燃烧是一种()反应。
A、氧化还原B、应激C、放热D、吸热2.根据GB/T 4968-2008《火灾分类》,金属属于()火灾。
A、A类B、B类C、C类D、D类3.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B、火焰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C、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D、燃烧一定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4.厨房炒菜的油锅着火了,采取( )灭火方法最快速有效。
A、窒息法B、冷却法C、抑制法D、隔离法5.室内火灾进入充分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是()。
A、闪燃B、轰燃C、爆燃D、自燃6.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
A、自燃点B、闪点C、燃点D、着火点7.木制桌椅燃烧时,不会出现的燃烧方式是()。
A、分解燃烧B、表面燃烧C、熏烟燃烧D、蒸发燃烧8.以下防爆泄压装置中,属于防止化学性爆炸的是()。
A.安全水封B、爆破片C、安全阀D、阻火器9.()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应设法争取尽早发现火灾,把火灾及时控制、消灭在起火点。
A、火灾初期增长阶段B、火灾衰减阶段C、火灾熄灭阶段D、火灾充分发展阶段10.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助燃物以及足够能量引火源,并且三者相互作用,就一定能够发生燃烧B、木炭发生表面燃烧时,通常发光、发热,属于有焰燃烧C、氧气是唯一的助燃物D、所有的燃烧发生和发展都需要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和链式自由基四个条件11.建筑保温材料内部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消防燃烧学燃烧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题库
内容摘要: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将于(A)正式实施。
A、2009年5月1日B、2009年8月1日C、2009年9月1日2、下列(AE)火灾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A、含碳固体可燃物B、易燃液体C、可燃气体D、可燃金属E、带电物体燃烧3、下列(ABCD)情况容易导致电气线路火灾?...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将于(A)正式实施。
A、2009年5月1日B、2009年8月1日C、2009年9月1日2、下列(AE)火灾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A、含碳固体可燃物B、易燃液体C、可燃气体D、可燃金属E、带电物体燃烧3、下列(ABCD)情况容易导致电气线路火灾?A、用金属线捆扎绝缘导线或把绝缘导线挂在钉子上。
B、电源过电压。
C、带电作业。
D、在线路上接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超过了电气线路的负载能力。
E、连接点由于热作用或长期震动使接头松动。
F、用铜丝、铁丝代替熔断器的熔丝。
3、在设有车间或仓库的建筑内(B)宿舍。
A、不得设置员工B、严禁设置C、不得设置员工集体D、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后,可以设置4、发生火灾被火围困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CDE)。
A、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
B、进入电梯,乘电梯到底层。
C、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
D、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或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
E、白天,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晚上,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敲击东西,吸引救援者的注意。
5、下列对新《消防法》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C)。
A、在没有发生火灾的时候,消防设施可以作为它用。
B、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可以先动火再补办审批手续。
C、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D、因发展经济的需要,建设单位可以边设计、边施工、边办理相关的消防手续。
6、根据刑法规定,失火罪处以(C)年有期徒刑。
消防燃烧学习题精解
消防燃烧学习题精解消防燃烧学习题精解1.什么是燃烧?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是碳,氢,氧和偶联物正确混合,在温度高于燃烧点、有氧情况下,经由氧化过程回归气态和固态原状。
它可以直接使气体、固体或液体物质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若一切条件都足够理想,可形成大量热量造成更高温度和高压,甚至形成热质燃烧反应。
2.燃烧的分类燃烧可以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完全燃烧涉及的反应物大都能完全燃烧,从气体转变为热量和光能;而不完全燃烧往往涉及的反应物不能完全与氧完全燃烧,而会形成未完全氧化的有机物质等副产品。
3.燃烧条件要想得到一种碳氢物质的燃烧,一定要有三个主要因素:燃料、氧气和热量。
其中,燃料是燃烧的反应物,氧气是燃烧的触媒,而热量是燃烧的驱动力。
要使燃料和氧气能发生反应,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而这个温度就是燃烧的燃点。
如果反应物的温度高于燃点,燃烧就会自动发生,称为吸热燃烧或自燃烧;如果温度低于燃点,就需要外加热量才能启动燃烧,称为排热燃烧。
4.消防燃烧控制燃烧情况受到种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因此就要在给定时间内和给定空间里监测和控制燃烧状态,以避免火势失控酿成灾害。
消防燃烧控制的目的在于:调节反应过程,阻止火势蔓延;采取应急措施,采取灭火、控制火源、扑灭火灾中的热源等;增加反应物的衰减,限制火势的传播;确保火势的失控不发生。
5.火势量化在火势预测和控制过程中,火势量化就显得极为重要,可以有利于改善火势控制条件。
火势量化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按可燃性和可烧性,将火势区分为弱火和强火;另一方面按热量的强弱,将其量化为以热量准确的标志,即热强度、热功率、火势强度等。
综上所述,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要使燃料和氧气能发生反应,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而这个温度就是燃烧的燃点;消防燃烧控制的目的在于限制火势的传播;在火势预测和控制过程中,火势量化对改善火势控制条件至关重要。
《消防燃烧学》模拟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消防燃烧学》模拟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评分标准](1)要点正确,得满分。
(2)要点不正确,不得分。
1、着火:答:指直观中的混合物反应自动加速,自动升温以引起空间某个局部最终在某个时间有火焰出现的过程。
2、爆炸极限:答:可燃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最低浓度(用体积百分数表示),称爆炸下限,可燃气最高浓度称爆炸上限。
3、火焰前沿:答:已燃区和未燃区之间形成的明显的分界线,即反应区。
4、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答:火焰前沿相对于未燃气的法向速度。
5、液体爆炸温度极限:答:蒸气爆炸浓度上、下限所对应的液体温度称为可燃液体的爆炸温度上、下限。
6、液体饱和蒸汽压答: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和它的蒸气处于平衡状态时,蒸气所具有的压力叫饱和热气压,简称蒸气压。
7、燃烧反应速度答:单位时间内在单位体积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摩尔数。
8、灭火滞后答:要使系统灭火,必须使系统处于比着火更不利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这种现象称为灭火滞后现象。
9、电极熄火距离答:电极距离d小于dp时,无论多大的火花能量都不能使混气引燃,这个不能引燃混气的电极间最大距离dp ,称为电极熄火距离。
10、分解燃烧答: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随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份与氧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分解燃烧。
二、简答(每题7分,共56分)[评分标准](1)要点回答准确完整,可得满分。
(2)要点回答不够准确完整,可根据评分标准酌情扣分。
(3)观点有严重错误,该题不得分。
1、物质的浓度、温度和反应活化能如何影响反应的速率。
答:反应速度可以表示为:-xyss 0s F ox sE V =K C C exp()RT ,可以看出: 反应速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幂次为反应级数。
反应速度与温度成指数关系,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反应速度与活化能成负指数关系,活化能越大,反应速度也慢。
2、在讨论谢苗诺夫热自燃机理时,作如下假设:① 体积为V , 表面积为S ;② 内部气体温度为T , 且各处均相同;③ 内部无对流,容器与环境存在对流换热,对流换热系数保持不变; ④ 着火前后物质浓度变化很小。
消防燃烧学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5道小题)1.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现象。
【】(A) 火焰(B) 发光(C) 火焰、发光和(或)发烟(D) 发烟正确答案:C2. 可燃物按其,又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
【】(A) 闪点(B) 燃点(C) 物质状态(D) 化学成分正确答案:C3.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引火源的作用下,因所产生的自然燃烧,成为自燃。
【】(A) 受潮(B) 受潮或自身发热(C) 自身发热(D) 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正确答案:D4. 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使氧浓度降低至最低氧浓度以下,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这样的灭火方法叫。
【】(A) 冷却灭火(B) 隔离灭火(C) 窒息灭火(D) 化学抑制灭火正确答案:C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发热量越大,体系越不易自燃(B) 环境温度越高,体系越不易自燃(C) 发热量相同,比表面积越大,散热能力越强,体系越不易自燃(D)较低自燃点物质的加入可使高自燃点的物质自燃点降低正确答案:C6. 根据链锁反应理论,要使已着火系统灭火必须。
【】(A) 改善系统的散热条件(B) 降低环境温度(C) 增大自由基的销毁速度(D) 增大自由基的增长速度正确答案:C7. 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通常用表示,粉尘的爆炸极限通常用表示。
【】(A) 体积分数(%),单位体积中的质量(g/m3)(B) 体积分数(%),体积分数(%)(C) 单位体积中的质量(g/m3),单位体积中的质量(g/m3)(D) 单位体积中的质量(g/m3),体积分数(%)正确答案:A8. 若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在遇到火源之前的最初温度升高,则爆炸下限。
【】(A) 降低(B) 增高(C) 不变(D) 不确定正确答案:A9. 用惰性气体稀释可燃性混气时,惰性气体的添加量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A) 添加惰性气体后,混气中的氧含量必须处在临界氧浓度以上(B) 添加惰性气体后,混气中的氧含量必须处在临界氧浓度以下(C) 添加惰性气体后,混气中的氧含量必须处在爆炸极限以上(D) 添加惰性气体后,混气中的氧含量必须处在爆炸极限以下正确答案:B10. 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
2024年6月份 1204消防燃烧学综合复习题
消防燃烧学-综合复习题单选题:1、下列( )火灾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A、含碳固体可燃物B、易燃液体C、可燃气体D、可燃金属答案: A2、在设有车间或仓库的建筑内( )宿舍。
A、不得设置员工B、严禁设置C、不得设置员工集体D、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后,可以设置答案: B3、发生火灾被火围困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
B、进入电梯,乘电梯到底层。
C、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
D、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或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
答案: B4、下列对新《消防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没有发生火灾的时候,消防设施可以作为它用。
B、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可以先动火再补办审批手续。
C、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D、因发展经济的需要,建设单位可以边设计、边施工、边办理相关的消防手续。
答案: C5、根据刑法规定,失火罪处以( )年有期徒刑。
A、 1-3年B、 3-5年C、 3-7年D、 5-7年答案: C6、火场中防止烟气危害最简单的方法是( )。
A、跳楼或窗口逃生B、用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C、快速直立逃跑D、以上都不对答案: B7、燃烧生成气体一般指(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A、氧气B、一氧化碳C、氮气D、氨气答案: B8、以下不是灭火的基本原理包括( )。
A、冷却B、窒息C、隔离D、稀释答案: D9、对于商业综合体建筑,在进行性能化评估时火灾场景的设计应不需考虑的内容是( ):A、火源位置;B、火灾的增长模型;C、楼梯的宽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D、防排烟系统是否有效;答案: C10、某商场地上四层,地下两层,建筑高度20m,总建筑面积36000㎡。
每层建筑面积6000㎡,地下二层商场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为11m。
该商场地下部分应满足( )要求。
A、设置防烟楼梯间B、设置带乙级防火门的封闭楼梯间C、货运电梯按照消防电梯设置D、设置开敞楼梯间答案: A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是我国消防产品实行的市场准入制度是 ( )A、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B、型式认可制度C、登记备案制度D、抽样检测制度答案: A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我国消防工作贯彻( )的方针。
燃烧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中,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后,发生燃烧的条件是()。
A.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着火点B.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闪点C.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自燃点D. 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爆炸极限答案:A2.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CO2和H2O的生成量取决于()。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3. 在燃烧过程中,火焰的颜色与火焰的温度有关,通常火焰温度越高,火焰颜色越()。
A. 暗B. 亮C. 红D. 蓝答案:B4. 燃烧过程中,燃烧速率与可燃物的浓度、氧气的供应量、温度等因素有关,其中燃烧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A. 线性关系B. 对数关系C. 指数关系D. 无关答案:C5.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CO和NOx的生成量与燃烧温度的关系是()。
A. 温度越高,生成量越少B. 温度越高,生成量越多C. 温度越低,生成量越少D. 温度越低,生成量越多答案:B6. 在燃烧过程中,可燃物的燃烧可以分为()。
A. 蒸发燃烧B. 分解燃烧C. 扩散燃烧D. 所有以上答案:D7.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烟尘主要来源于()。
A. 可燃物的不完全燃烧B. 氧气的供应不足C. 可燃物的完全燃烧D. 燃烧温度过高答案:A8.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SOx的生成量与燃烧过程中的()有关。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9.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HCl的生成量与燃烧过程中的()有关。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10.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中的重金属化合物的生成量与燃烧过程中的()有关。
A. 可燃物的种类B. 氧气的供应量C. 可燃物的浓度D. 燃烧的温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燃烧过程中,影响燃烧速率的因素包括()。
《消防燃烧学》期末考试试卷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消防燃烧学B》期末试题考核方式:闭卷适用班级:管理工程系20级系班姓名学号(说明:本试卷共4大题,共6页,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从本质上讲,燃烧是一种()反应。
A、氧化还原B、应激C、放热D、吸热2.根据GB/T 4968-2008《火灾分类》,金属属于()火灾。
A、A类B、B类C、C类D、D类3.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B、火焰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C、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D、燃烧一定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4.厨房炒菜的油锅着火了,采取( )灭火方法最快速有效。
A、窒息法B、冷却法C、抑制法D、隔离法5.室内火灾进入充分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是()。
A、闪燃B、轰燃C、爆燃D、自燃6.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
A、自燃点B、闪点C、燃点D、着火点7.木制桌椅燃烧时,不会出现的燃烧方式是()。
A、分解燃烧B、表面燃烧C、熏烟燃烧D、蒸发燃烧8.以下防爆泄压装置中,属于防止化学性爆炸的是()。
A.安全水封B、爆破片C、安全阀D、阻火器9.()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应设法争取尽早发现火灾,把火灾及时控制、消灭在起火点。
A、火灾初期增长阶段B、火灾衰减阶段C、火灾熄灭阶段D、火灾充分发展阶段10.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助燃物以及足够能量引火源,并且三者相互作用,就一定能够发生燃烧B、木炭发生表面燃烧时,通常发光、发热,属于有焰燃烧C、氧气是唯一的助燃物D、所有的燃烧发生和发展都需要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和链式自由基四个条件11.建筑保温材料内部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习题 燃烧基础知识.doc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习题燃烧根底知识1.燃烧产物会对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常见的燃烧产物不包括()。
A.氰化氢B.一氧化碳C.氨气D.氯气2.液体燃烧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气被分解、氧化到达燃点而燃烧,期间不会产生的现象是()。
A.闪燃B.阴燃C.沸溢D.喷溅3.液态烃类物质燃烧具有()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
A.橘色B.无色C.黄色D.蓝色4.醇类液体燃烧具有()火焰,几乎不产生烟雾。
A.橘色B.无色C.黄色D.蓝色5.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和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各不相同,但不包含()。
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闪燃D.阴燃6.表示燃烧发生和开展的必要条件时,“四面体”是指可燃物、氧化剂、引火源和()。
A.氧化反响B.热分解反响C.链传递D.链式反响自由基1.燃烧按照其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可分为()。
A.闪燃B.爆炸C.自燃D.点燃E.着火2.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响,其中大局部燃烧的必要条件有()。
A.可燃物B.氧化剂C.明火D.引火源E.链式反响自由基3.气体燃烧根据在燃烧前可燃气体和氧的混合状况不同,其燃烧方式有()。
A.扩散燃烧B.集中燃烧C.预混燃烧D.闪燃E.爆炸燃烧4.燃烧产物会对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燃烧的主要燃烧产物是()。
A.氰化氢B.一氧化碳C.氨气D.二氧化碳E.二氧化硫。
消防员考试:燃烧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强化练习)
消防员考试:燃烧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强化练习)1、判断题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在燃烧之前混合,并形成可燃混合气体,被引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现象,称为预混燃烧。
正确答案:错2、单选阴燃是()的燃烧特点。
(A)固体(B)液(江南博哥)体(C)气体(D)固体、液体、气体正确答案:A3、多选下列区域中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称的环境敏感区有()。
A.自然遗产地B.所有湿地C.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D.富营养化水域正确答案:A, C, D4、单选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还有三个途径,即传导、对流和()。
(A)照射(B)加热(C)烘烤(D)辐射正确答案:D5、判断题燃烧只能在空气(氧)存在时才能发生,在其他氧化剂中不能发生。
正确答案:错6、单选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统称为()。
(A)引火源(B)助燃物(C)点火能(D)火源正确答案:A7、单选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A.国土资源部B.国务院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水行政主管部门8、单选燃烧是可燃物与()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稳定剂正确答案:A9、单选通过降低火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灭火方式称为()灭火。
(A)冷却(B)窒息(C)稀释(D)乳化正确答案:B10、单选利用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的原理,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筑防火墙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
(A)控制可燃物(B)隔绝空气(C)消除着火源(D)阻止火势蔓延正确答案:D11、单选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都有热传递的性能。
它们的强弱顺序为()。
(A)固体物质最强,液体物质次之,气体物质较弱(B)气体物质最强,液体物质次之,固体物质较弱(C)液体物质最强,固体物质次之,气体物质较弱(D)液体物质最强,气体物质次之,固体物质较弱正确答案:A12、单选搬离可燃物的灭火方法是()。
燃烧学习题 3
燃烧学习题:1-3章一.名词解释:1.燃烧:2.可燃物:3.助燃物:4.点火源:5.热释放速率:6.空气需要量:7.反应速率:8.质量作用定律:9.费克扩散定律:10.热传导:11.热对流:12.热辐射:13.斯流:14.烟囱效应:15.黑体:二.填空题:1.从本质上讲,燃烧是一种反应。
2.根据着火三角形,可以得出、、和四种防火方法。
根据着火四面体,可以得出、、和四种防火方法。
3.燃烧的三要素:,,。
4.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可根据和得出。
5.质量作用定律的表达式,其中a+b称为:。
6.反应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很大,范德霍夫研究发现,对于一级反应,如果初始浓度相等,温度每升高10度,反应速度加快倍。
7.根据可累尼乌斯的研究,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对该方程两边取对数可以得到一条,可以根据求解活化能。
8.根据燃烧反应的速率方程,可燃物燃烧时,活化能越大,燃烧速度,火场温度越低,燃烧速度。
9.根据燃烧反应速度方程的表达式,燃烧反应速度与、、有关。
10.斯忒藩流产生的条件是相分界面存在和。
11.管道温度,管道内外温差,烟囱效应越明显。
3.选择题1.下列物质不可能做助燃物的是()。
A.氧气B.氧气、溴水C.二氧化锰、高锰酸钾D.K. Ca. Na2.下列物质可做还原剂的是()。
A.KClO3、FeCl3B.二氧化锰、高锰酸钾C.浓硫酸、浓硝酸D.Mg、Na3.对于 aA+bB→Ee+Ff 的化学反应,下列系统反应速率表示错误的是()。
A.-dC A/dtB.-dC B/dtC.-dC B/dt4.下列哪个方程没有为燃烧反应速率的求出做出贡献( )A.质量作用方程B.阿累尼乌斯定律C.费克扩散定律5.在火灾现场,影响燃烧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浓度越低,燃烧速度越快。
B.火场温度越低,燃烧速度越快C.可燃物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越低,燃烧速度越快6.碳板在纯氧中燃烧时,斯忒藩流()碳板的燃烧速率。
《消防燃烧学》模拟试卷B答案及评分标准
《消防燃烧学》模拟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评分标准](1)要点正确,得满分。
(2)要点不正确,不得分。
1、标准燃烧热:答:在1atm和指定温度下,l mol某物质完全燃烧时的恒压反应热.称为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
2、热值答:所谓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3、自燃答:依靠自身的氧化反应使得可燃物着火。
4、直链反应答:直链反应在链传递过程中每消耗一个自由基的同时又生成一个自由基,直至链终止。
5、扩散燃烧答:由扩散过程控制的燃烧称扩散燃烧,其火焰称扩散火焰。
6、闪燃答:在可燃液体的上方,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的一闪即灭的瞬间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7、沸程答:不同比重不同沸点的所有馏分转变为蒸气的最低和最高沸点的温度范围。
8、表面燃烧答:可燃固体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称为表面燃烧。
9、氧指数答:在规定条件下,刚好维持物质燃烧时的混合气体中最低氧含量的体积百分数。
10、爆炸极限答:可燃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最低浓度(用体积百分数表示),称爆炸下限,可燃气最高浓度称爆炸上限。
二、简答(每题7分,共56分)[评分标准](1)要点回答准确完整,可得满分。
(2)要点回答不够准确完整,可根据评分标准酌情扣分。
(3)观点有严重错误,该题不得分。
1、什么叫做放热速度?什么叫做散热速度?用公式如何表达它们?并利用放热曲线和散热曲线的位置关系,分析说明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中着火的临界条件.答:见作业。
2 在低压(低于大气压)下,向预混气中加入惰性气体反而能改善着火(不着火变成着火),请依据链式着火理论加以解释?答:低压时,自由固相销毁速度快。
如果想预混气中加入惰性气体,则能阻止自由基向器壁的扩散,降低固相销毁速度。
3、何谓阴燃?它与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有什么区别?它与自燃有什么关系?答: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物质发生的持续、有烟、无焰的燃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