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永福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永福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固体废物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永福镇垃圾填埋场设计

设计时间:2007年07月14日

目录

1.概论

1.1项目简况 (4)

1.2设计依据及主要设计资料 (4)

1.2.1设计依据 (4)

1.2.2基础资料 (4)

1.2.3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 (4)

1.3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5)

1.3.1城市概况 (5)

1.3.2城市总体规划 (5)

1.3.3自然条件 (6)

1.4城市环卫设施现状 (7)

1.4.1垃圾清运 (7)

1.4.2垃圾成分 (7)

1.4.3现有垃圾堆放场 (7)

1.5建设的必要性 (7)

1.5.1存在的主要问题 (7)

1.5.2建设的必要性 (8)

1.6建设原则及指导思想 (8)

2.总体设计 (8)

2.1工程规模 (8)

2.1.1服务人口及面积 (8)

2.1.2垃圾产率 (8)

2.1.3垃圾产生量预测 (9)

2.1.4工程规模 (9)

2.2处理方法选择 (9)

2.2.1处理方法简述 (9)

2.2.2处理方法选择 (9)

2.3场址选择 (9)

3.垃圾处理场工程设计 (9)

3.1工程内容 (10)

3.2卫生填埋场 (11)

3.2.1库容及使用年限 (12)

3.2.2填埋工艺 (12)

3.2.3覆盖材料 (12)

3.2.4填埋场主要机械设备 (12)

3.2.5防渗工程(水平防渗及垂直防渗) (12)

3.2.6渗滤液收集系统及调节池 (13)

3.2.7地下水层排 (16)

3.2.8填埋气体导排 (17)

3.2.9防洪工程设计(截洪沟) (18)

3.2.10垃圾坝及截污坝 (19)

3.2.11垃圾填埋场终场处理 (19)

4.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 (20)

4.1环境质量现状 (20)

4.2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1)

4.3设计执行的环保标准 (21)

4.4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21)

4.5环境保护措施 (22)

4.6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23)

4.7生态保护(影响及措施) (23)

4.8环境监测 (23)

5.设计计算书 (24)

5.1总体设计 (25)

5.1.1服务人口 (26)

5.1.2垃圾产生量 (26)

5.2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 (26)

5.2.1库容 (26)

5.2.2使用年限 (27)

5.2.3渗滤液及气体的产生量 (27)

5.2.4渗滤液及气体的收集设备 (28)

5.2.5调节池的容积 (29)

5.3防洪工程 (29)

5.4防渗工程 (35)

概论

1.1项目简况

项目名称:永福垃圾填埋场工程

项目业主:永福镇人民政府

1.2设计依据及主要设计资料

1.2.1设计依据

填埋场的设计应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和现行的其他相关的标准,设计前应掌握下列资料:

城市用地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场址周围人群活动分布与城区的关系;

城市环境卫生规划及垃圾处理规划;

地形、地貌及相关地形图;

地层结构、岩石及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条件;

地下水水位深度、流向等场址水文地质资料及利用情况;

夏季主导风及风速;

降水量、蒸发量等气象背景资料;

周围水系流向及用水状况;

洪泛周期(年);

待填埋处理的垃圾总量和日填埋量;

垃圾类型、性质、组成成分;

土石料条件,包括取土石料难易、远近和存储总量;

交通条件及供水供电条件。

1.2.2基础资料

主要基本资料:永福垃圾填埋场周围环境现状、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通过对基本资料的分析讨论来决定后续工作的开展,例如垃圾填埋场的地理位置、形状等感官参数设计,填埋场的处理量等等。根据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来保证运入的垃圾经填埋后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是否符合环境要求。

1.2.3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4)《工业企业场界噪声技术规范》GB12348-90

(5)《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6)《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99-1997

(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7

(8)《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Z/T3037-1995

(9)《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19-87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1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1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15)《防洪标准》GB50201-1994

(16)《九龙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标准》DB35/424-2001

1.3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1.3.1城市概况

永福镇国土面积535.5km2,下辖一个居委会、27个行政村和2个林场,总人口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44万人,非农业人口1600人。

该镇以农业为主,是福建省重点反季节蔬菜基地和花卉基地,2000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3784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0123万元,工业总产值4502万元,财政收入1054万元。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同时,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并初步形成了反季节蔬菜、花卉、芥茉、高山茶和农业生态游观光等具有区域特色的五大产业。农、林、牧、渔产值分别为15366万元、386万元、3170万元和2101万元。

辖区内共有18个骨干企业,全年总产值4000万元。永福现有的乡镇企业主要有:藤木家具厂、老区饲料厂、文星电站、建筑公司、食品厂、竹制品厂以及荣获国家“星火计划”科技项目的无铅皮蛋厂、振福化工厂、外资兴办的“辰峰果蔬有限公司”和“业星蔬菜有限公司”等。

永福镇水利资源丰富,目前已建成水利发电站14处,总装机容量10150千瓦,年发电量7540万kwh。境内储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经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钨、铁、铜、锡煤、石灰石、高岭土、花岗岩、结晶石等,是漳平市重点矿产乡镇之一,目前矿产业以开采钨、锡和高岭土为主。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省道岭和线与围禾线贯穿全境,已实现村村通车。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电力供应充裕、稳定。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网涵盖27个行政村,并且均通上了程控电话。

1.3.2城市总体规划

漳平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漳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和构建生态型经济枢纽的要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立足自身、面向闽南、融入沿海,拼命抓项目,狠心造环境,建设工业基地和生态农业基地,加快富民强市步伐,全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到2010年比2005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漳平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第八部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要内容是: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加大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其中第四点的内容如下: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在“十一五”期间完善水泥企业粉尘治理工作,对热电厂等排放SO2较多的企业进行治理,对机动车产生的大气污染严格控制,实施城区内机动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到2010年,城区和建制镇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城区燃气普及

率95%,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对于水环境,要全面实施九龙江流域漳平段的综合治理,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保持在99%以上,全市95%以上的水系竖断面水质达到功能分区水质标准,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对于固体废弃物,到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50%以上,炉渣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维持在95%,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达100%。对于噪声源,按功能区确定目标:居民、文教区为40-50dB(A),商住区为45-55dB(A)、商业区为50-60dB(A)、工业区为55-65dB(A),交通干道两侧为55-70dB(A)。对于水土流失,要以强化治理为主,以小流域为单位,坚持综合治理和连续治理的方针,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把开发和治理,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促进环境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扎实抓好九龙江污染综合整治、新安溪饮用水源保护、工业污染源控制、区域功能达标治理等环保项目工作。加大环保力度,2010年,水质全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GHZB1-2002)Ⅲ类水质标准以内;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GB3095—96)Ⅱ级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龙岩市下达计划指标之内。

实施“漳平电厂二氧化硫脱硫治理”、“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九龙江流域乡镇垃圾处理场建设”、“城区大气自动测报站建设”、“城区污染监控分中心建设”、“城区噪音监控系统建设”、“重点企业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大深、赤水片区选矿废水治理工程”等项目,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污染源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力度。

1.3.3自然条件

1.3.3.1 地形地貌

镇内地形、地貌复杂,中山、低山、丘陵、盆地互相交错,河流峡谷穿过其间,大部分地区为博平岭山脉所盘踞,地势高峻,四周群山耸峙,下浙溪贯穿全境,形成平均海拔750米左右的山间盆地,向有“永福半空吊”之称。

1.3.3.2垃圾场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垃圾场位于永福镇封候村苦田岭对面公路边的山沟内。两侧山坡陡峭由基岩构成,坡度50°~ 60°,表层风化壳较厚,为强风化花岗岩,坡面植被繁盛。沟长约360m,底宽度5 ~ 19m,纵坡降15%,是一个“V”型谷。截洪沟范围内表面积14707m2,垃圾场长度245m,宽度45 ~ 90m,有效容积12万m3。现场调查初步确定,该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沟口是地下水和地表水排泄的唯一通道。调查时沟内未见地表径流,估计雨后沟内有流水,平时没有水。

1.3.3.3气象与水文

永福镇境内群山重叠、溪流密布,主要河流——永福溪全长52公里,其中4.5公里在华安县境内。该溪上游自南向北流,穿过永福集镇,在文星一带改变流向,自西向东流,经清源村笔架山至华安县汇入九龙江,面积为34.4万平方米,境内有吕坊溪、内洪溪、易坑溪、文星溪和下浙溪等5条支流汇入永福溪,河道坡降18%,天然落差510米,镇域内水能蕴藏量为7.6万千瓦。

垃圾场场址位于永福集镇北部,相距约8km,具体位置在封候村苦田岭对面赴漳平的公路西侧山沟内。沟内地表水排入沟外公路边排水沟,向北经2000 m左右的流程汇入文星溪,再由西向东流3000m左右,在地东坑以东注入永福溪,最终汇入九龙江。文星溪估测的流量为0.5 ~ 4m3/s,永福溪流量3 ~ 20 m3/s。文星溪其水域功能主要是农田灌溉,当地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源主要是地下水和引山泉等地表水。

永福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1740.7小时,干湿季节界线分明。年均气温17.4℃,最高34.8℃,最低气温-6.2℃。年平均降雨量1839.4

mm。据漳平气象站资料,年最大降雨量1986.0mm,最小降雨量999.0mm,降水主要集中在3 ~ 8月份,为年降水量的73.2%。最大月降雨量为475.8mm,最小月降水量仅0.5mm,最大日降雨量209mm。年日照时数1612.1小时,年均蒸发量1481.0mm。年静风频率32%,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风频8%; 次主导风向西北风,风频6%,平均风速0.9m/s。

1.4城市环卫设施现状

1.4.1垃圾清运

城市生活垃圾从收集、运输、中转到处理,构成了生活垃圾的处置系统。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运系统主要是由处置系统中的收集、运输和中转3个环节组成,其硬件主要有各种收集和运输车辆(机械)、输送设备、转运设备及辅助设备(如收集容器等),而相应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作业方式等为该系统的支持软件。

永福是个农业城镇,居民分布相对分散,适合采用流动车辆收集方式。

垃圾流向如下:

生活垃圾→垃圾桶→垃圾收集车→永福垃圾填埋场

1.4.2垃圾成分

永福垃圾填埋场主要的垃圾为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影响生活垃圾成分的主要因素有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居民生活习俗和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气候)和不同的季节等。组成部分主要有有机物、纸、玻璃、金属、塑料、织物、无机废物等,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中可回收部分的含量呈增加趋势,而垃圾中有机成分的含量将逐渐下降。永福镇是以农业为主,是福建省重点反季节蔬菜基地和花卉基地,因此其农业垃圾会占相当的比例,有机废物是主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和振兴阶段,垃圾产生量的年增长率大多为7-11.5%,而欧美各国为6-10%,日本为9%。有报道表明,经济发达设施完善的城市,其生活垃圾的增长率通常为3-5%,如以色列、美国、原西德、荷兰、瑞典依次为5%, 3-4%, 4%、3%, 2%。城市垃圾的增长率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1.4.3现有垃圾堆放场

目前永福镇不存在垃圾填埋场,在漳平市范围内有2处垃圾填埋场,分别是象湖镇垃圾卫生填埋场和东坑垃圾填埋场。象湖镇垃圾卫生填埋场是九龙江流域乡镇垃圾整治规划的建设项目之一,垃圾场场址位于象湖镇西南方的坑内沟西侧的后坑支沟内,距集镇2.2公里,垃圾填埋高度14米,日均进库量16吨,有效容积8万立方米,按服务人口1.2万人、使用年限29年设计。该工程由福州大学开远环境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垃圾渗滤液采用“组合式高效厌氧反应器和美国研发的高效生物膜反应器及土地和植物净化系统,以固定化好氧生物为主”的处理工艺。东坑垃圾填埋场日处理能力80吨。

1.5建设的必要性

1.5.1存在的主要问题

永福镇不存在垃圾填埋场在这次工程建成之前,本镇居民的生活垃圾收集后无处堆放,由此造成的对环境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无法估量。还有的居民将生活垃圾排进了永福溪内,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目前上游水质还是良好,如不加紧解决生活垃圾的问题,后果将是永福溪的污染难以治理。

1.5.2建设的必要性

对于中国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值得我们重视,我们需要抓好大城市的环境问题也需要掌握好小城镇的地方垃圾问题。永福镇目前不存在垃圾填埋场,农村地区垃圾随意堆放的现象比较严重,没有系统得处理好垃圾的最终处理问题,时间一久会对环境及市容美观产生不良的影响。固体废弃物还存在侵占土地、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等弊端,所以建设一个垃圾填埋场来解决固体废弃物是必须的。

1.6建设原则及指导思想

治理垃圾要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就要实现对生活垃圾治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建设原则要达到下面几点要求: (1)规模的合理化; (2)要有经济的可行性;

(3)权衡对环境的贡献与影响能力; (4)建成效果要明显; (5)要进行全程监测;

(6)投产后的使用年限要达到预期。

2.总体设计 2.1工程规模

2.1.1服务人口及面积

永福镇国土面积535.5km2,下辖一个居委会、27个行政村和2个林场,总人口2万人,大多数为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1600人。未来的人口预测采用下公式

n n P A A )1(0+?=

式中

n A :第n 年的服务人口数,人;

A :初始服务人口数,人,本次设计中据永福镇当地的资料取2万人;

P :人口自然增长率,本次设计中据永福镇当地的资料显示,p =0.003。 n :第n 年。

2.1.2垃圾产率

根据当地的调查资料显示,该镇现在的人均垃圾产生率为0.7 kg/(d ·p),当年的垃圾产率为5110t/a 。结合该城市以生产农产品为主的特点,设计该镇的生活垃圾将在未来的几年呈连续增长的趋势,其增长系数取0.01,采用下公式预测该镇垃圾产生量在未来的变化趋势。

n

n a a )01.01(+=

式中a :初始垃圾人均日产生率,kg/(d ·p)

n

a :第n 年的垃圾人均日产率,kg/(d ·p);

2.1.3垃圾产生量预测

随着时间推移,居民按照人口增长速度逐年增加,经济状况也逐年发生变化,垃圾产生量将会增多,成分也逐渐朝有机物增加、可燃物增多、可利用价值提高的趋势发展。在推行生活生活垃圾产生源头的减量化工作时,也许垃圾产生量会下降。因此垃圾产生量不好预测。

2.1.4工程规模

永福垃圾填埋场总库量为12.85万m3,日处理量为15.34t/d 。库容还未达到《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Ⅳ类规模(总容量为100~200万m3),日处理量也没达到Ⅵ级(日处理量为200t/d 以下),此垃圾场的规模是小型的垃圾填埋场。

2.2处理方法选择 2.2.1处理方法简述

目前,国内外对垃圾的处理技术方法主要有焚烧技术、堆肥技术、卫生填埋技术以及由上述三种技术结合起来,使缺点互相抵消,使优点更为显著的垃圾综合处理技术,简述如下:

焚烧技术。焚烧处理是目前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的一种主要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减量化的目的,其方法是采用专用设备如垃圾焚烧炉进行燃烧,但是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同时要求有较大的垃圾量供应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才能采用。

堆肥技术。堆肥技术有敞开式静态堆肥和机械化高温堆肥二种方式,其好处在于能变废为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目的,但是,由于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结构的改变,废旧塑料、废旧玻璃垃圾量剧增,如果没有进行对这种垃圾的分类收集和预分选,很难进行堆肥处理。如果能教育广大居民自觉做好垃圾的分类处理,将各种金属、塑料和有机物区分开来,再将仅含有有机物的垃圾进行堆肥,在我乡竹山公路建设积极开展并日益完善的条件下,将垃圾堆肥用于竹山施肥,既解决了垃圾出路问题,又可以增加竹山地力。

卫生填埋技术。《城市生活垃圾生活填埋技术规范》中对卫生填埋的解释是: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对气体、渗沥液、蝇虫等进行治理的垃圾处理方法。按地形分填埋有三种:山谷填埋、平地填埋、废坑填埋。填埋无法做到垃圾的减量化,但却是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最终手段,方法简便易行,投资较低,能消纳的垃圾量大,比较适应于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和乡村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于山区小集镇来说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2.2.2处理方法选择

由于地形复杂、垃圾产生地相距较远、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所以不适合对垃圾进行集中大规模处理, 只能建设小型垃圾填埋场, 且一般都建在山谷中。我们结合归州镇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 研究采用人工防渗的现代卫生填埋方式, 建设经济技术合理的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选择山谷填埋法。

2.3场址选择

2.3.1填埋场的选址原则

场址的选择是卫生填埋场全面设计规划的第一步。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主要应从工程学、环境学、经济学、法律和社会学等方面来考虑。这些选择要求相辅相成。主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从防止环境污染角度考虑的安全原则,二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经济合理原则。安全原则是选址的基本原则。维护场地的安全性,要防止场地对大气的污染,地表水的污染,尤其是要防止渗滤水的释出对地下水的污染。因此,防止地下水的污染是场地选择时考虑的重点。

经济原则对选址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场地的经济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与场地的规模、容量、征地费用、运输费、操作费等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的选址可充分利用场地的天然地形条件,尽可能减少挖掘土方量,降低场地施工造价。

另外一个必须考虑到的因素是土地的所有权和租期。选址的一个先决条件是要能确定场地中哪一个最能达到“可能选出的最好场地”所要求的标准。

2.3.2场地的勘察

场地的勘察包括现场调查和实地勘测两个方面,勘察的步骤为(1)根据现有资料对场地所在地区进行初步调查;(2)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考察;(3)通过钻探或挖掘技术进行场地水文地质勘测;(4)勘察资料整理,绘制较详细的处置场地地图。

在进行场地选择时,首先要进行现场调查。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文献资料调研和现场实地考察,以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水文条件、工业布局、人口分布等情况,同时进行初步分析,判断该地区是否适合建造填埋场地。

2.3.3场地选择

填埋场地的选择是处置工程设计的第一步,既要满足环保要求,又要经济可行。要从工程学、环境学、经济学及法律和社会等方面考虑。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确定填埋场的面积(2)运输距离(3)土壤与地形条件(4)气象条件

(5)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6)环境条件(7)场地的最后利用。

2.3.4场址确定

最终垃圾场确定位于永福镇封候村苦田岭对面公路边的山沟内,两侧山坡陡峭由基岩构成,坡度50° ~ 60°,表层风化壳较厚,为强风化花岗岩,坡面植被繁盛。沟长约360m,底宽度5 ~ 19m,纵坡降15%,是一个“V”型谷。

3.垃圾处理场工程设计

3.1工程内容

永福垃圾填埋场有垃圾填埋主体工程,防洪工程,渗滤液收集及处理工程,生产、生活设施工程,道路工程,输配电工程等内容组成。

(1)垃圾填埋主体工程填埋工程主要包括对山谷进行部分开挖,以及垃圾分区填埋后进行覆盖。

(2)防洪工程为避免雨水进入填埋场区内,增加渗滤液产生量和处理量,甚至在过大的山洪爆发的情况下发生垃圾被冲走等情况,在垃圾填埋场范围四周设截洪沟,对雨水进行导排。

(3)渗滤液收集及处理工程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采用底部及填埋体内主次芒沟收集并汇集与垃圾坝后调节池供集中处理。

(4)生产、生活设施工程供填埋厂内工作人员日常生活之用。

(5)道路工程利用现有的一段道路从旁边加分支,道路宽5米,为白色混凝土路面。作为垃圾进入填埋场的主干道。

(6)输配电工程由于填埋的规模不大,从节省成本考虑,从最近的电网供电。

3.2卫生填埋场

3.2.1库容及使用年限

3.2.1.1库容

库容计算是采用CAD估算,具体根据填埋高程不同先将总填埋场化为6部分计算,划分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1 库容估算图

总库容为每两条高程线所间的库容之和,库容以绘制面域的方法计算,结果如下表。

序号高程高程差面积库容累计库容

1 750 2.5 74.97 62.48 62.48

2 755 5 757.3

3 1784.30 1846.78

3 760 5 2303.23 7302.13 9148.91

4 76

5 5 4046.00 15669.85 24818.76

5 770 5 5507.90 23790.99 48609.76

6 775 5 5634.21 27854.68 76464.43

7 780 5 5332.80 27414.07 103878.51

8 780 5 2427.49 18930.42 122808.92

9 785 5 252.90 5773.19 128582.12

3.2.1.2使用年限估算

垃圾填埋覆土系数每年产生的垃圾量垃圾质量容量垃圾场的有效容积有效使用年限??=

本次设计中垃圾质量容量取0.86t/m3,垃圾填埋覆土系数取1.3。年均产垃圾量按下表取值反复计算,直至有效使用年限与其所对应的年均产垃圾量大致相当。计算得有效使用年限为15年,即总处置垃圾累积量为12.858万吨。使用年限内填埋场年均处理量为0.56万吨,日均处理量为15.34吨。

3.2.2填埋工艺

本次设计的填埋作业方法为平面作业法、斜坡作业法、沟填法;作业单元采用分层压实方法,垃圾压实密度为860kg/m3;单元每层垃圾厚度为2.5m 。

3.2.3覆盖材料

每层垃圾压实后,采用土壤进行覆盖。

3.2.4填埋场主要机械设备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设备有压实机、推土机、装载机、地磅、挖掘机、运输卡车等。

3.2.5防渗工程(水平防渗及垂直防渗)

根据填埋场防渗设施 (或材料) 铺设方向的不同,可将填埋场防渗分为垂直防渗和水平防渗,根据所用防渗材料的来源不同又可将水平防渗进一步分为自然防渗和人工防渗两种。

3.2.5.1 水平防渗

技术方法:

防渗是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的主要标志,它能防止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填埋气体对填埋场的水体和土壤污染,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并为以后对填埋气体有序、可控制地手机和利用创造空间。防渗的技术关键是防渗层的构造,其结构形式直接决定了防渗效果和工程建设投资。

水平防渗层的构造形式,经历了最初的不加限制到早期的粘土单层设计,直至进气的柔性膜与粘土复合层的发展历程。用于填埋场防渗层的天然材料主要有粘土、亚粘土、膨润土,人工合成材料主要有聚氯乙烯(PVC )、高密度聚乙烯(HDPE ),条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 )、超低密度聚乙烯(VLDPE )、氯化聚乙烯(CPE )和氯磺化聚乙烯(CSPE )。

高密度聚乙烯(HDPE )膜作为一种高分子合成材料,有其抗拉性好、抗腐蚀性强、抗老化性能高等优良的物性、化学性能,使用寿命50年以上。比如防渗功能比最好的压实粘土高107 倍(压实粘土的渗透系数级数为10-7 级,而HDPE 防膜的渗透系数级数为10-14 级);其断裂延伸率高达600%以上,完全满足垃圾填埋运行过程中由蠕变运动所产生的变形;其它有利于施工、填埋运行。 根据地质勘查情况,为达到既保证安全又经济可行的目的,本设计作出三种防渗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便确定最合适的防渗结构体系。 方案一:单层HDPE 膜+粘土复合衬垫

1)竖向结构 其竖向结构构造自上而下分别入图所示

图2 单层膜+粘土复合垫

2)工程造价:HDPE膜选用进口产品,土工网格、土工布选用国内产品,其余按当地市场价格,单位工程造价大概为142.5元/m3。

方案二:双层HDPE膜复合防渗衬垫

1)竖向结构其竖向结构构造自上而下分别如图所示:

图 3双层膜+粘土复合垫

2)工程造价:HDPE膜选用进口产品,土工网格、土工布选用国内产品,其余按当地市场价格,单位工程造价大概为173.1元/m3。

方案三:单层HDPE+膨润土复合防渗衬垫

1)竖向结构其竖向结构构造自上而下分别如图所示:

图4 单层膜+膨润土复合垫

2)工程造价:HDPE膜、含膨润土交织土工布选用进口产品,土工布选用国内产品,其余按当地市场价格,单位工程造价大概为166.1元/m3。

各方案技术经济对比

1)对方案一的评价

A)次方案是三个方案中较经济的一个方案

B)适用性:若在填埋作业是,第一层所填垃圾很有尖锐物或在填埋过程中压实机械操作不当,使单层膜被刺穿,则防渗系统基本失效,造成水体污染。故本方案对填埋作业是的技术要求较高,且发生膜刺穿时造成的危害较大。

2)对方案二的评价

A)次方案造价较贵,并要求较高的监管水平

B)适用性:双层膜具有双保险的作用。若第一层被刺穿,还有下层膜及土工布可阻挡渗滤液进一步向下渗透,因此可将经过上层膜孔洞的渗漏量减至最少,从而可大大减少通过防渗衬垫的渗漏量。

3)对方案三的评价

A)次方案造价在三个方案中相对经济

B)适用性:单层膜+膨润土的复合防渗衬垫最为经济实用。既可解决单层摸的穿刺问题,又可减少造价,不仅防渗效果良好,可靠性、耐久性也好,且施工方便,膨润土能够对局部渗漏点起到补漏的作用。

因此,本设计采用方案三的方案。

施工工艺:

(1)特点和要求

HDPE膜是高密度聚乙烯合成材料,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和良好的防渗性能,但遇尖锐物易破裂。因此,HDPE膜的垫层、铺衬、覆盖及其他相关作业等在施工过程中均应十分严格地加以保护,这是保证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质量的关键。

(2)坡面可分为土质坡面和石质坡面,根据设计规定,坡面放破系数不得德育1:1.25。土质坡面经机械开挖后,用人工整平夯实,彻底清除树根、砾石等尖锐杂物,然后铺垫一层土工布(400g/m2)、铺衬HDPE膜,再在膜上铺垫一层土工布;石质坡面应与周围土质坡面厚度一致,经修凿的石质坡面上用水泥砂浆抹平,然后铺衬HDPE膜,上覆一层土工布。

沟谷一般由数条支沟和1条主干沟组成。支沟上设渗滤液收集沟(下设地下水收集盲沟)和鱼刺状渗滤液收集支沟;主干沟上设汇集渗滤液收集沟的渗滤液主盲沟(下设地下水主干沟)。

场底为垃圾堆填区,场底基础为土方层填筑,机械碾压平整。场底土层(30cm厚)应由人工彻底清除树根、石块等杂物,然后铺筑40cm粗砂层,粗砂层中不得含有粒径>2.5cm 的角砾或其他尖锐物。在粗砂层表面铺垫一层土工布,然后铺衬HDPE膜,上覆50cm过筛的优质粘土保护层,再铺筑40cm粗砂过滤层,才能用于垃圾堆填。

图5 水平防渗结构图

(3)在坡面进行HDPE膜铺衬时,坡面上端应进行锚固,锚固采用锚固沟法,即在坡面上端距破口100cm处开挖宽、深各100cm的矩形沟槽,将HDPE膜和下层土工布沿沟槽底部及边缘铺设,然后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石质坡面的锚固方法与土质基本相同,但锚固沟的尺寸可适当缩小,沟内采用低强度等级素混凝土回填。

HDPE膜的拼接接口采用专用机械熔焊,局部破损也可采用焊接法修补。由于HDPE膜是进口产品,铺衬和焊接施工时应有专家现场指导。

3.2.5.2垂直防渗

填埋场的垂直防渗系统是根据填埋场的工程、水文地质特征,利用填埋场基础下方存在的独立水文地质单元、不透水或弱透水层等,在填埋场一边或周边设置垂直的防渗工程(如防渗墙、防渗板、注浆帷幕等),将垃圾沥出液封闭于填埋场中进行有控制地导出,防止沥出液向周围渗透污染地下水和填埋场气体无控制释放,同时也有阻止周围地下水流入填埋场的功能。

垂直防渗系统在山谷型填埋场中应用较多,在平原区填埋场中也有应用。垂直防渗系统广泛用于新建填埋场的防渗工程和已有填埋场的污染治理工程,尤其对于已有填埋场的污染治理,因目前对其基底防渗尚无办法,因此周边垂直防渗就特别重要。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用于垂直防渗墙工程施工的方法有地基土改性法、打入法和开挖法等。

防渗墙的施工有以下方法:

1 地基土改性法施工防渗墙

地基土改性方法施工防渗墙是通过充填、压密地基土等方法使原土渗透性降低而形成的防渗墙。在填埋场垂直防渗墙施工中主要有注浆法、喷射法和原土就地混合法3种。

(1) 注浆法施工防渗墙

注浆法即注浆帷幕的一种方法,按一定的间距设计钻孔,采用一定的注浆方法和压力把防渗材料通过钻孔注入地层,使其充填地层孔隙,达到防渗的目的。该方法在我国的垃圾填埋场防渗中应用较广泛。

(2) 喷射法施工防渗墙

喷射法施工是指通过高压旋喷或摆喷方法使浆液与地基土搅拌混合,凝固后成为具有特殊结构、渗透性低、有一定固结强度的固结体。该方法可使防渗墙的渗透系数达到10- cm/

s,固结体强度可达到10-20MPa。浆液可使用膨润土—水泥浆液或者化学浆液,如中科院研制的中化-798 注浆材料。

(3) 原土就地混合法施工防渗墙

原土就地混合法施工方法是将欲形成防渗墙位置的原状土用吊铲等工具挖出,并使其与水泥或其他充填材料就地混合后重新回填到截槽中。为了保证切槽的连续施工,采用膨润土浆液护壁。该方法在美国应用较多。这种方法适用于深度较浅的防渗墙。

2 打入法施工防渗墙

打入法施工防渗墙是利用夯击或振动的方法将预制好的防渗墙体构件打入土体成墙 ,或者利用夯击或振动方法成槽后灌浆成墙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施工的防渗墙有板桩墙、复合窄壁墙及挤压灌注防渗墙等。

(1) 板桩墙

板桩墙的施工是将已预制好的板桩构件垂直夯入地层中。常用的板桩有钢板桩和外包铁皮的木板桩,板桩之间要用板桩锁连接 ,两板桩之间要有重叠,间隙要保持闭合或进行密封,防止渗漏。板桩墙还要有耐腐蚀性。板桩墙比较适宜在软弱土层中使用,对于硬塑性土层则由于打夯困难而受到限制。

(2) 复合窄壁墙

复合窄壁墙施工是:首先通过夯击或振动将土体向周围排挤形成防渗墙空间,把防渗板放入已形成的防渗墙空间,然后注浆充填缝隙形成防渗墙体复合窄壁墙的施工有梯段夯入法和振动冲压法等。

梯段夯入法是先夯入厚的夯入件,最后分梯段夯入最薄的夯入件达到预计深度。打夯结束后,把含有膨润土和水泥的浆液注入形成的槽内,硬化后便形成了防渗墙体。

振动冲压法是用振动器把板桩垂直打入土体里,直至进入填埋场基础下方的粘土层里,板桩以外的空隙注浆充填。施工时还要求振动板之间的排列和搭接闭合成一体,两板的间隙要保证闭合和封闭板桩墙通常是耐腐蚀的。

(3) 挤压灌注防渗墙

利用冲击锤或振动器将夯入件打入到所要求的深度,夯入件在土体中排挤出一个槽段空间,一般5 —6 个夯入件循环使用 ,当第 3 个和第 4 个夯入件打入后,前 2 个打入件可起出,向槽段灌注防渗浆材成墙。灌注浆材料可使用由骨料(砂和粒级为 0 —8mm 的砾石) 、水泥、膨润土和石灰粉加水混合而成土状混凝土。土状混凝土各成分配比要根据对防渗墙体要求的渗透性、强度和可施工性等指标而定防渗墙体材料应满足制成防渗墙体的渗透系数(k ≤10 - cm/ s) ,并满足抗腐蚀性、能用泵抽吸、具有流动性、便于填充等要求。

3 开挖法施工防渗墙

开挖方法施工防渗墙是通过挖掘地下土形成沟槽,槽壁的稳定由灌入的泥浆维护,然后在沟槽中灌注墙体材料并将泥浆排挤出而形成的防渗墙。

3.2.6渗滤液收集系统及调节池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是填埋场运行的关键问题。渗滤液的产生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从填埋场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的角度看,渗滤液水量对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规模、处理工艺和填埋场环境评价都是至关重要的。

3.2.6.1渗滤液产量确定:

经过计算,渗滤液产量为每年20528.48m3。

3.2.6.2调节池容积计算:

经过计算,调节池取15000m3 。

3.2.6.3结构设计:

调节池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自然开挖加 HDPE 土工膜防渗结构,这种结构形式主要考虑调节池的容积、场地的地形地貌、场地地址条件、资金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同等容量的钢筋混凝土池和土工膜防渗池结构比较,永福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调节池采用HDPE土工膜防渗结构。调节池的进水处设有人工格栅,可以初步去除大块杂物。出水经过提升泵后送往污水处理厂。调节池的剖面图如图所示。

施工时,粘土层密实度底部为 93 %以上,边坡可为 90 %以上;防渗膜的铺设从低位开始向高位延伸。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此种结构具有防渗性能高、价格便宜、便于施工等优点。

以往的调节池设计通常采用露天敞口形式,导致填埋场及周边地区臭气污染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了控制蚊蝇滋生、臭气外逸,本设计中调节池采用浮盖密封的形式。这种HDPE土工膜浮盖,密度比水低,可浮在渗滤液表面,使得整个调节池呈封闭厌氧状态,在去除臭味的同时,可对COD有一定的去除率,还可以收集沼气用于发电,同时可避免雨季过多的雨水注入调节池。

图 6调节池剖面图

3.2.7 地下水层排

3.2.7.1雨水分流系统

由于垃圾渗滤液主要是垃圾在填埋过程中被压实和有机物降解过程等造成垃圾中水份脱离垃圾而形成的,而大气降雨进入卫生填埋场垃圾内的水量则构成渗滤液的主要来源,因

此垃圾填埋场内必须导排垃圾场内外的雨水,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大气降水进入垃圾内并与之接触后转化而形成的渗滤液,以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雨水分流系统分为三部分,即场外迳流与场内雨水分流系统,作业区域与非作业区域的雨水分流系统,填埋封场后雨水的迳流排出系统。填埋场四周修筑截洪沟沟以拦截场外的雨水汇入场内。将场区分为甲乙两区,各区设独立排渗系统。先期使用甲区时,乙区雨水将通过排渗系统引至场外,不进调节池,实现清污分流,减少污水处理负荷,节省基建投资与运行费用。由于封场后,填埋场顶面形成4% 的平整斜坡。垃圾坝上修筑雨水渠以汇集封场后的场顶迳流水,最终排入湖区。

3.2.7.2垃圾渗滤液的收集系统

盲沟和石笼的布置,为了能够有效地排除填埋场底部的渗滤液,渗滤液收集系统采用纵向主盲沟与横向支盲沟系统和竖向石笼相结合的构造形式,即在场底盲沟内设置水平收排渗管网,垂直方向设置石笼,形成一个纵横相连,上下相接的收排渗系统。排渗管网主、支管分别采用DN 300 与DN 200 的高浓度聚乙烯(YSHDPE C 型)花管。主支管均设于盲沟内,并采用管外壁包缠2002? 型号的水井专用土工布,外填粒径为d12~5 mm的填砾构成的防淤堵的技术措施。石笼直径<1 500 mm,外包钢丝网,其中心设置DN 200 穿孔ABS 管,钢丝网包垫土工布,然后用d20~30 碎石填充于ABS 管与钢丝网间的环状空间内

3.2.8 填埋气体导排

填埋场中有机垃圾的生物降解分为好氧阶段、厌氧阶段,厌氧甲烷不稳定阶段,厌氧甲烷稳定阶段四个过程,前三个阶段的持续时间为180~500 d,而厌氧甲烷阶段的稳定时间可持续多年,这主要取决于垃圾构成、填埋深度、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等条件, 在稳定阶段甲烷爆炸的报道已有多起,从而决定了导气系统的设计便成为垃圾卫生填埋的重要环节。

小型垃圾填埋场采取自然排气法,而本设计属于大型垃圾填埋场,应设置导气管道,为确保该垃圾填埋场的安全运行,仍设置导气系统。场内设置64个导气竖管,每个导气竖管的服务半径为20 m,导气竖管与场底水平收排渗系统相连,起导气及垂直收渗双重作用,导气竖管随着垃圾堆高而加高。为避免操作机械对导气竖管的碰撞,以保护导气竖管的稳定,同时亦为加强导气效果,在导气竖管的外侧设置石笼。导气竖管高出卫生填埋场封场面2 m。

采用石笼导气、并增设小型清洗、过滤装置及燃烧喷咀定期处理产出的沼气,以便为将来气体回收利用打下基础。其简易处理流程如图1 所示。

图7 简易处理流程

3.2.9防洪工程设计(截洪沟)

防洪工程(截洪沟)

为了确保垃圾填埋场的防洪安全,必须截取填埋库区四周山坡的地表径流,尤其是降雨时期产生的地表径流,减少进入填埋库区的水量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负荷,在工程措施上便采取设置截洪沟来进行防洪。

现场地质勘探结果

地形地貌|:

镇内地形、地貌复杂,中山、低山、丘陵、盆地互相交错,河流峡谷穿过其间,大部分地区为博平岭山脉所盘踞,地势高峻,四周群山耸峙,下浙溪贯穿全境,形成平均海拔750米左右的山间盆地,向有“永福半空吊”之称。

垃圾场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垃圾场位于永福镇封候村苦田岭对面公路边的山沟内。两侧山坡陡峭由基岩构成,坡度50°~ 60°,表层风化壳较厚,为强风化花岗岩,坡面植被繁盛。沟长约360m,底宽度5 ~ 19m,纵坡降15%,是一个“V”型谷。截洪沟范围内表面积14707m2,垃圾场长度245m,宽度45 ~ 90m,有效容积12万m3。现场调查初步确定,该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沟口是地下水和地表水排泄的唯一通道。调查时沟内未见地表径流,估计雨后沟内有流水,平时没有水。

排洪方式选择:

由于该区属山地地形,且由高程图可以看出,填埋区坡度从垃圾坝开始延填埋方向逐步升高;整个填埋区呈一口袋形;应此填埋场地区采用环场截洪沟,作业面(坡面)采用排水沟和排洪渠组成的场区排水系统,而污水调节池采用截洪沟方式排除雨水。

截洪沟设计防洪标准以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沿填埋场垃圾最终填埋边界线外侧设置永久截洪沟,沟渠采用混凝土保护层设计,断面形式为等边梯形,沟渠底宽1.0m,沟高0.6m,设计水深0.4m,坡度m=2%。截洪沟总长为430m,通过地形高差较大的地段时,用陡坡连接上下游沟渠,每5m设一陡坡,以调整纵坡,达到效能的目的。水流进入陡坡即成为跌落急流,脉动剧烈,有很大的冲刷能力,常用砌石或混凝土做护面,本设计中采用与截洪沟相同的浆砌块石护面。

截洪沟的设计是根据场区周围的汇水面积、降雨量、地表径流等因素来确定的。通过计算截洪沟的洪峰流量,就可以求出截洪沟的设计尺寸。

3.2.10垃圾坝及截污坝

垃圾坝:填埋区地形为一山沟,呈簸箕形,为增加填埋容量,在沟口设垃圾坝,拦挡和防止垃圾下滑。

可行性研究曾确定此坝为不透水的石坝,坝基采用帷幕灌浆,兼有截污坝作用,经研究,认为截污坝和垃圾坝合并建造虽能节约少量投资,但国内尚无成熟的经验,且存在一定问题。为稳妥可靠,故本设计将垃圾坝与截污坝分别设置。按照填埋场的地形、地质条件,尽量减少坝的长度,确定坝址设在沟下游两山坡接近的沟口处。截污坝要根据产生的渗滤液的量,再根据渗滤液的量算出调节池的容积来确定截污坝的高程和坝高,是防污的重要设施。必须要设置在山谷的狭窄处,其主要作用就是防止调节池内的渗滤液渗出。本工程设计的截污坝的尺寸为25×40×15m。

3.2.11垃圾填埋场终场处理

当填埋场的填埋容量使用完毕后,需要对整个填埋场或填埋单元进行最终覆盖。填埋场最终覆盖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将垃圾与环境分隔离,减轻感官上的不良印象,避免为小动物或细菌提供滋生的场所,便于设备的使用和车辆的行驶,为植被的生长提供土壤,同时控制填埋气体的迁移扩散并使地表水的渗入量最小化从而减少渗滤液的产生。根据垃圾的特性、可获取的覆盖材料及场址情况的不同,最终覆盖系统必须和每一个特定填埋场的特殊情况相适应,因此,和填埋场有关的设计和建设标准所规定的一般性最终覆盖系统只具有指导性意义,当涉及某个具体的场址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技术现状

中国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88)中对垃圾填埋场的终场覆盖处理规定:填埋场上应覆一层20~30cm 厚、渗透率不大于10-7cm/s 的黏土,其上再覆盖45~50cm 厚的自然土,并均匀压实;如果种植浅根系植物,应在最终覆土上加营养土15cm ,如果种植深根系植物,应适应加厚营养土,总覆土厚度应在1m 以上;封场顶面坡度不应大于33%封场顶面坡度超过10%的地方应建造水平台阶。坡度小于20%时,坡度每升2m 建一台阶,坡度大于20%而小于33%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台阶。

中国的垃圾填埋场终场覆盖系统仅采用了单层的防渗系统,且不设导流层和基础层,阻隔层粘土厚度较低。同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垃圾终场覆盖要求偏低,且越来越不适应经济水平的发展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目前中国已逐渐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并开始在实际封场公称中拟采用高标准的覆盖要求。 对策与方案选择

本设计的填埋垃圾属于生活垃圾,应采用多重的覆盖处理系统,并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终场覆盖技术策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制定高标准的技术规范或技术指导,用以指导填埋场的封场工程。

4.设计计算书 4.1总体设计 4.1.1服务人口

4.1.1服务人口及其垃圾产生量

永福镇位于漳平市南部,地处戴云山脉和博平岭山脉结合部,是福建省最南端的高山盆地,东临厦、漳、泉“金三角”,南与南靖县和溪镇毗邻,北可直通永安、三明,西和龙岩市接壤。永福镇国土面积535.5km2,下辖一个居委会、27个行政村和2个林场,总人口2万人,预计未来的人口增长率在3‰左右。 (1)未来的人口预测采用下公式

n

n P A A )1(0+?=

式中

n A :第n 年的服务人口数,人;

A :初始服务人口数,人,本次设计中据永福镇当地的资料取2万人;

P :人口自然增长率,本次设计中据永福镇当地的资料显示,p =0.003。 n :第n 年。

(2)垃圾产率

根据当地的调查资料显示,该镇现在的人均垃圾产生率为0.7 kg/(d ·p),结合该城市以生产农产品为主的特点,设计该镇的生活垃圾将在未来的几年呈连续增长的趋势,其增长系数取0.01,采用下公式预测该镇垃圾产生量在未来的变化趋势。

n

n a a )01.01(+=

式中a :初始垃圾人均日产生率,kg/(d ·p)

固废课程设计: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Content 前言 (1) 1、绪论 (3) 1.1生活垃圾概述 (3)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4) 2、工程概况 (5) 2.1工艺选择 (5) 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6) 2.3项目设计要求 (8) 3、填埋场的选址 (8) 3.1场址禁设地区 (8) 3.2选址条件 (9) 3.3场址比选与场址确定 (9) 3.4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10)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12) 4.1防渗工程 (12) 4.2水平防渗 (12) 4.3垂直防渗 (16)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18) 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18) 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18) 5.3渗滤液收集系统 (19)

5.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19) 5.5工艺选择 (21) 6、填埋气体收集导排及利用 (21) 6.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21) 7、填埋作业设备选择 (22) 7.1推土摊铺设备的选择 (22) 7.2压实设备的选择 (22) 7.3取土设备的选择 (23) 7.4喷药和洒水设备的原则 (23) 7.5其他设备的选择 (23) 8、封场工程 (24) 8.1填埋场的封场系统设计 (24) 8.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25) 9、环境保护与检测 (26) 附图 (27)

前言 一、设计目的 进一步加强对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认识,通过工程设计训练,强化课堂知识,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总体设计(填埋区库区场底工艺平面布置图、库区堆填规划平面布置图); 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包括场底防渗结构布置图、库底与边坡防渗结构布置图、边坡锚固平台处防渗结构布置图、库区周边锚固沟处防渗结构布置图,封场); 3、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包括工艺流程选择、主要构筑物尺寸、主要设备选型)。 三、设计条件 1、设计题目:阳江市600吨/天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主体设计 2、原始数据及操作条件要求:规划用地总面积247400平方米,填埋高度45米。 四、主要工作内容 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总体设计; 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 3、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 4、绘制符合规范的工程图; 5、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崇明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 班级:55388799 学号:05793346 学生姓名:XXX 设计时间:2011.11.5-2011.11.14 指导教师:XX XXX

目录 一■前言------------------------------------------------------ P 1-2 1.1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1.2固体废物的危害 1.3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 二■工程概况--------------------------------------------------- P 2-3 2.1项目背景 22课程设计目的 2.3设计要求 2.4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三■设计计算-------------------------------------------------- P 4-7 3.1填埋场容积计算 3.2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3.3填埋气体产生量的计算 四■卫生填满场的设计------------------------------------------ P 7-8 4.1处理对象 4.2填埋场的选址 五. 填埋场的防渗 ---------------------------------------------- P 8-12 5.1防渗方式 5.2防渗材料 5.3防渗结构 六. ------------------------------------------------------------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P 12-13 6.1渗滤液的特点 6.2渗滤液的收集 6.3渗滤液的处理 七. ------------------------------------------------------------ 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 P 13-14 7.1填埋气的组成 7.2填埋气的收集系统 7.3填埋场气的导排 八■终场覆盖-------------------------------------------------- P 14 8.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8.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目录设计说明书 1、绪论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卫生填埋场概述 2、工程概况 项目背景 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项目设计要求 设计计算书 3、填埋场的选址 选址的考虑因素 选址的程序 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填埋区基底工程 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防渗材料 防渗系统的构造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渗滤液收集系统 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渗滤液调节池设计 6.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 填埋气的组成 填埋气体产生量的预测 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导排 7.终场覆盖 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8.封场后续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主要符号说明 1、绪论 生活垃圾概述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亦称城市固体废物,是由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

业、旅馆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市政环卫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文教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工矿企业等单位所排出的固体废物。其主要组成为:厨余物、废纸屑、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废编织物、废金属、玻璃陶瓷碎片、庭院废物、废旧家用电器、废旧家具器皿、废旧办公用品、废日杂用品、废建筑材料、给水排水污泥等。 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如处理、处置不当,其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体进入生态系统形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不可逆生态变化。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不加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而且如填埋处理不当,不进行严密的场地工程处理和填埋后的科学管理,容易污染土壤环境。 (2)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迁徙落入水体,从而将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杀死水中生物,污染人类饮用水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产生的渗滤液危害很大,它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水资源的水质型短缺。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方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植物衰败;有毒有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危害人体健康。 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

某山谷型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第一部分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许士洪 一、课题名称: 某山谷型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 二、设计任务: 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任务书,拟在某城市新建一座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要求对该填埋场进行工艺设计。 三、工程概况(设计资料): 1、设计数据:该城市现有人口数量85万,根据城市规划,至2030年人口约128万,服务年限20年。我国人均生活垃圾产量约0.8~1.4 kg/(人·d),垃圾容重(压实密度)0.4~0.6t/m3。填埋场覆土与垃圾体积比为1:3.5。 2、工程建设场地概况 本工程建设场址距市中心15km,三面环山,峡谷面积约1km2,地面标高52.0~68.0米。 3、工程水文地质 3.1工程地质 裸露的地层为棕黄色粉质黏土,渗透系数小于1.0×10-5,厚度为2~3m.。 3.2 水文地质 建设场地中含水层主要为黄土层潜水,场地地下水埋深约2~3m,水位年变幅1~2m。 4、气象 工程场地属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长夏短,春秋温凉典型特征。四季分明,春季和冬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天气晴朗,日照充足。 气温: 年平均气温:13.5℃ 极端最低气温:-3℃ 极端最高气温:41℃ 年平均相对湿度:70~85% 降雨: 年平均日降水量:6.9mm/d 日最大降水量:8.6mm/d 日最小降水量:4.2mm/d 风: 冬季平均风速:2.1m/s 夏季平均风速:2.5m/s 主导风向:西南 最大冻土深度:230mm 5、相关规范及标准 (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2)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 113-2007) 四、要求: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 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设计 (45万人口) 院系:生化工程系 学生:朱会朱婷婷 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班级: 09 环监(2)班 学号:0905010239 0905010240 指导老师:于卫东

前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生活垃圾产生量呈迅速上升趋势,为解决堆放问题,筹建一座垃圾卫生填埋场,主要用于填埋生活垃圾,采用厌氧填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程造价低,可回收甲烷等气体,故设计厌填埋方式。 对产生的滤液采用厌氧+MBR+纳滤等工艺,处理后确保出水达标,还能适应不同季节,年份渗滤液浓度波动,工艺流程简单,占地少运行维护费用低,自动控制程度高,对气体进行收集,用于发电或供热。通过卫生填埋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以改善市环境质量现状,快速现代化进程。 某地区垃圾填埋场

目录 1.概论 1.1设计背景…………………………………………………………………… 1.1.城市生活垃圾 1.1.1生活垃圾的定义…………………………………………………………………… 1.1.2生活垃圾的组成………………………………………………………… 1.1.3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特点……………………………………………… 1.1.4城市垃圾处理概论………………………………………………………………… 1.1.5城市垃圾成份…………………………………………………………… 1.1.6城市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1.2.垃圾卫生填埋 1.2.1垃圾卫生填埋的定义……………………………………………………………… 1.2.2垃圾卫生填埋的容……………………………………………………………… 1.2.3垃圾填埋场的分类………………………………………………………………… 1.2.4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 1.3填埋场的防渗 1.3.1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1.3.2渗滤液的产生与污染控制………………………………………………………… 1.3.3渗滤液的处理系统………………………………………………………………… 1.4垃圾填埋气及其利用 1.4.1垃圾填埋气的特点………………………………………………………………… 1.4.2填埋气体的利用…………………………………………………………………… 1.5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管理 1.5.1拉圾卫生填埋场运行前的准备……………………………………………… 1.5.2垃圾填埋操作……………………………………………………………………… 1.5.3垃圾填埋辅助工程………………………………………………………………… 1.5.4垃圾填埋设备……………………………………………………………… 1.6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封场及封场后维护……………………………………… 1.6.1填埋场封场………………………………………………………………………… 1.6.2填埋场封场后的维护……………………………………………………………… 1.6.3防洪、导排系统………………………………………………………………………总结及建议 1.7设计规与注意事项 1.8结论及建议 1.9参考文献 总体设计 2.1总体设计……………………………………………………………………… 2.2.1服务人口……………………………………………………………………………… 2.2.2人均垃圾日产生率……………………………………………………………………

某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优秀设计)

某市第二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工程 方案设计 ****研究院 ***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1、项目概况 2、建设规模及处理程度 3、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4、污水处理厂设计 5、防腐 6、设备的安装、保养及维护 7、环境保护、劳动保护、节能和消防 8、人员编制 9、主要设备材料表 10、工程投资和经济分析 11、工作计划和质量管理措施

1 项目概况 1.1工程概况 1.2编制原则 1) 选择目前国内先进成熟的处理工艺,以保证出水达到标准。 2) 处理工艺所需主要材料选用2003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 3) 自动化控制程度高,并可实现远程监测。 4) 切实从建设方的角度考虑,采用处理效率高、占地少、运行费用低的处理工艺系统,整体运行管理方便,操作可靠,并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 5) 考虑水量和水质的变化,对水力负荷和有机物负荷的适应范围较大,使系统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6) 妥善处理、处臵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污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7) 积极采用先进技术,选择国内外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理方便、维修维护简便的设备。 8) 为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转,供电系统需有较高的可靠性,采用双回路电源,同时运行设备应有足够的备用率。 1.3编制依据 1)《某市市第二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工程招标文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4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固废课设垃圾填埋场设计

固废课设垃圾填埋场设 计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1.选址和计算 填埋场的选址总原则是应以合理的技术、经济方案,尽量少的投资,达到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有:运输距离、场址限制条件、可以使用的土地容积、入场道路、地形和土壤条件、气候、地表和水文条件、当地环境条件以及填埋场封场后场地是否可被利用。 (1)运输距离:运输距离是选择填埋场地的重要因素,对废物管理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尽管运输距离越短越好,但也要综合考虑其他各个因素。 (2)场址限制条件:场址至少应位于居民区1km(参照德国标准)以外或更远。 (3)可用土地面积:填埋场场地应选择具有充足的可使用面积的地方,以利于满足废物综合处理长远发展规划的需要,应有利于二期工程或其他后续工程兴建使用。尽管没有填埋场大小的法律规定,填埋场地也要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包括一个适当大小的缓冲带,并且一个场地至少要运行五年。 (4)出入场地道路:由于通常适合填埋场的场地不再城市已建的道路附近,因此,建设出入填埋场的道路和使用长距离的运输车成为填埋场选址的重要因素。 (5)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不宜选址在地形坡度起伏变化大的地方和低洼汇水处,原则上的地形的自然坡度不应大于5%。 (6)气候条件: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考虑在温和季节的主导风向。 (7)地表水水文:所选场地必须在百年一遇的地表水域的洪水标高泛滥区或最大洪泛区之外,或应在可预见的未来建设水库或人工蓄水淹没和保护区之外。填埋场的场地必须是位于饮用水保护区、水体和洪水区之外,并且必须在春潮区之外、泥炭沉积超过1m 的沼泽区之外。还应建在地下水位以上。最佳的填埋场场址位置是在封闭的流域内,这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风险最小。 (8)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址应选在渗透性弱的松散岩层基础上,天然地层的渗透性系数最好能达到10-8m/s以下,并具有一定厚度。 (9)但地环境条件:填埋场场地位置选择,应在城市工农发展规划区、风景规划区、自然保护区之外;印在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远景规划区之外;应具备较有利交通条件。 (10)地方公众:可通过自发的协议来达到,也可在废物处理合同中加以规定。 选址的程序 (1)资料搜集 (2)野外勘探 (3)预选场地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条件调查 (4)预选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5)预选场地的初堪工作 (6)预选场地的综合地质条件评价技术报告 (7)工程勘察阶段 地址的选定与所需容积 目前该城市人口70万,人口增长率%,垃圾填埋场服务年限为20年,覆土与垃圾压实之比为1:5,填埋高度为10m,地上3m,地下7m,取W为0.6kg/d*人,垃圾增长速率%。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因此生活和管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处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即垃圾填埋场的西北角,以减少对人们的影响。 每年所需的场地体积为: 第n年人口=70*(1+)n 单位:万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 工程设计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姓名:郝飞 麻太刚 王屿

姜浩 指导教师:董军、迟子芳2014 年8 月

目录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1) 一.工程概况 (1) 1.1项目背景 (1) 1.1.1城市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概况 (1) 1.1.2社会经济现状 (1) 1.1.3城市发展基本情况 (3) 1.1.4环境卫生现状 (3) 1.2工程设计主要内容 (4) 1.3方案设计依据和原则 (4) 1.3.1采用主要规范及标准 (4) 1.3.2方案设计原则 (5) 1.4设计特点 (6) 1.4.1总平面布置特点 (6) 1.4.2污染控制技术特点 (6) 1.4.3雨污分流及渗滤液处理技术 (6) 1.4.4卫生填埋工艺 (7) 1.4.5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7) 二.厂址选择与确定 (7) 2.1 厂址选择要求 (8) 2.2 厂址选择与确定 (9) 三.工艺设计 (9) 3.1 建设规模以及服务年限 (9) 3.2 覆盖土来源 (10)

3.3 填埋方案 (10) 四.主体工程设计 (12) 4.1 场底处理及边坡平整 (12) 4.1.1 场地平整 (12) 4.1.2 边坡平整 (12) 4.2 防渗 (12) 4.3.渗滤液收排系统 (13) 4.3.1渗滤液收排系统的作用 (13) 4.3.2渗滤液收排系统的结构 (14) 4.3.3渗滤液收排系统的类型选择 (14) 4.4 场外排水系统 (15) 4.5 场外排水系统 (16) 4.6 垃圾渗滤液处理 (16) 五.辅助设施设计 (16) 5.1 调节池 (16) 5.2 截污坝 (17) 5.3 垃圾拦挡坝 (17) 5.4污水处理站和渗滤液处理站 (17) 5.4.1 污水处理站 (17) 5.4.2 渗滤液处理站 (17) 5.5 垃圾填埋场气体处理 (18) 5.6 覆土备料场地 (21) 5.7地磅站布置 (21) 5.8 道路设计 (21) 六.封场技术方案 (21)

推荐-垃圾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1 精品

《固体废物处理工程》课程设计 某县/市垃圾填埋场设计 班级:环保112班 学生姓名:唐凯峰 学号:27号 指导教师:曾小梅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20XX年6月4日

某县/市垃圾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任务及目的 1、任务:完成某县/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2、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设计的一般方法,锻炼学生工程制图能力,巩固教学中所学知识,并学会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二、设计规模 设计服务人口20万人;平均垃圾产量1-1.5kg/d;人口增长率1.5-5%。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使用年限11年。 三、设计条件 1、该县/市主要气象特征值如下。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丰富,干湿两季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气温变化不定,春末夏初雨水集中,时有冰雹大风;夏季长而炎热,且雨热同步上升,常有干旱;秋季凉爽,空气湿润,时间短;冬季晴冷干燥,大气层结稳定。 1)气温 平均气温在17.5℃,极端最低气温-9.6℃,极端最高气温41.2℃。 2)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1424毫米,最大降雨量2137.6毫米,最低降雨量为963毫米。3)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为1576mm 4)风向风速: 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 年均风速3.9m/s 2、地形地貌: 为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场区为宽缓“U”型,两岸、谷底及岸坡自然稳定,无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填埋区场地稳定,两岸山体雄厚,岩体较完整。填埋垃圾后不会诱发滑坡等灾害地质现象。

3、地质构造: 主河流横贯盆地中部,除沿主河及主要支流等陆续有厚度小于10米的第四系松散层分布外,盆地内主要分布呈梳状丘岗的裸露红色碎屑岩。红色碎屑岩层隶属上白坐统,谓之“衙江群”,详分为四段。第一段以山麓坡洪积相的砂砾岩为主,其有效孔隙度为12-17%;第二段主要为不同粒径的河流相砂岩,其有效孔隙度为8-14%,特征渗透率1.0毫达西左右;第三段主要为湖相沉积物,多见泥、钙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其有效孔隙度为6-8%,特征渗透率小于0.05毫达西;第四段主要为河流相砂岩、粉砂岩等,偶含石膏颗粒,其有效孔隙度为13-18%,特征渗透率为1.0毫达西左右。 4、水文地质条件: 场区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和强风化岩中的孔隙水和基岩分化裂隙水,空隙潜水,水位一般低于地面0.2-0.3米;基岩裂隙水,埋藏了不同深度的节理裂隙中,强风化岩平均为2.0米,弱风化岩平均为8.0米;地下水稳定水位平均位于地层下2.95米,地下水的水力梯度为0.007.填埋区地下水受大气降雨补给,有明显的补给径流,排泄区域和途径。填埋场山谷为一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场区汇水范围内的地表水,地下均由谷口向外排泄。 5、填埋场渗滤液必须经过处理,出水水质必须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 标准》(GB16889-20XX)中的一级标准,紧挨填埋场有水、电源及公路。 四、设计工作量 1、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包括设计手册,技术规范,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资料。 2、垃圾填埋工程设计 包括:库容的计算,填埋场范围确定,截洪沟、垃圾坝、截污坝、浸出液调节池以及浸出液处理厂、气体处理设施、防渗工程的设计、计算,另外还包括填埋场的操作方法、步骤,填埋场地的监测以及其他辅助设施的设计。 五、设计文件的编制 1.绘制A3垃圾卫生填埋场总平面布置图1张,其他图件在说明书中体现。 2、垃圾填埋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3、完成时间:1周,统一上交。

垃圾填埋场设计开题分析报告

垃圾填埋场设计开题报告

————————————————————————————————作者:————————————————————————————————日期:

一、选题依据 1.设计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堰桥地区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急剧增加,日产生活垃圾460吨,年清运生活垃圾17万吨,过去的生活垃圾处理以自然堆放、简易堆肥为主,并且处置设施较滞后,原有的杨楼垃圾堆放场处理工艺及设计规模均不满足现在日产近500t 生活垃圾的需求,并且对地下水、大气、环境等造成的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了周围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势在必行。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使废弃物的处理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要求。为使堰桥城市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成为先进的中等城市,尽快投资兴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2.设计拟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1)场底平整问题。目前对于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场底平整的一般做法是按原有山谷地形对场底进行简单的压实平整。但是, 当山谷的原始坡度比较陡时, 若只对场底进行简单的压实处理, 则由于防渗膜的内摩擦角小、垃圾堆体和中间覆盖层抗剪强度低, 会引起垃圾堆体的滑移或底部防渗层系统的剪切破坏。因此, 对原始坡度较陡的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 可设计成阶梯型场底, 即沿着填埋场谷底方向平整出一段缓坡、一段陡坡相结合的阶梯型场底。 (2)雨水导排和防渗问题。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的降雨汇水,

除了填埋库区面积外, 通常还有比库区面积大得多的场外汇水面积通过设置环库截洪沟, 可以防止场外雨水进入填埋库区, 并及时排放掉库区表面径流, 减少渗滤液产生量当填埋场所在山谷地形较陡时, 可通过逐渐增大截洪沟断面和设置跌水等措施, 确保截洪沟能有效地截流场外雨水。场外雨水经截洪沟截流后汇入填埋库区下游自然冲沟。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主要由填埋库区防渗层和地下水导排层组成, 以尽量减少垃圾渗滤液的渗漏量, 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场内, 造成二次污染。对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来说, 一般采用单复合衬里的防渗结构即可, 地下水可由地下水导排沟排出。 (3)渗滤液和填埋气收集导排问题。山谷型小型垃圾填埋场由于具有良好的自然地形, 且渗滤液量较少, 只要沿填埋场谷底开挖一条渗滤液收集主盲沟, 在两边开挖支盲沟, 盲沟内铺设HDPE 穿孔管, 就能有效地收集和导排渗滤液。在垃圾填埋过程中, 垃圾填埋气体是主要的降解产物之一。填埋气体在垃圾堆体中的无控制迁移, 不仅可造成大气污染, 而且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目前, 大中型垃圾填埋场一般通过设置横向和竖向导气石笼来达到对填埋气体的排放和控制。山谷型小型填埋场由于规模小, 产气量少,可考虑采用水平导气管和边坡石笼相结合的填埋气体排放控制方式。 (4)渗滤液处理问题。垃圾渗滤液具有水质水量变化大、有机污染物浓度大、氨氮含量高和部分COD 难以生物降解等特点, 目前还没有经济有效的处理工艺, 一般采用以生化处理为主, 生化与物化、土地处理法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固废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固废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1010741217 杨菁全一、绪论 (一)服务人口数、生活垃圾产量及特点 上海市奉贤区2012年人口共计112.99万人,根据上海市奉贤区人口调查历年人口调查情况,以6%的人口增长率递增,到2030年有322.51万人左右,按人均垃圾产生量为0.89 kg/(人?d),且该值在15年内保持变化不大,则15年间奉贤区生活垃圾产量为1069.11 万吨。 服务面积人口采用下式计算: \A n=A o x(i + py 式中: A n――第n年的服务人口数,人 A。一一初始服务人口是,人(本区初始服务人口数A0为112.99万人) P ――机械增长率(根据上海奉贤市人口调查历年人口,本次设计中,增长率为6% ) n ------ 第n年,年 历年人口计算结果如下:

其中年的数据明显高于其他年份的原因: 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新校区建成,来了很多师生。 2外来人口占了总人口的48.7%,外来人口的增多导致总人口的增多。 预测人口增长率为6%,其原因: 1外来人口显逐年递增的趋势,由于务工经商,工作调动,学习培训,随迁家属,婚姻 婚嫁等原因来此居住的人越来越多 2南桥新城是上海市"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规划人口为75万,

预计南桥新城建成后将会有更多的入住奉贤。 3随着高校的扩招,学校师生人口数将会增加。 4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单独二胎的新政策实行后,会有更多的新生儿,人口数量随之增加。 垃圾产生量采用下式计算: Wn= (An a)/1000 式中: Wn ――第n年的日产垃圾量,t/d a ------ 第n年的垃圾人均日产率,kg/(d ? p)

课程设计垃圾填埋场设计

目录设计说明书 1、绪论 1.1生活垃圾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3卫生填埋场概述 2、工程概况 2.1项目背景 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2.3项目设计要求 设计计算书 3、填埋场的选址 3.1选址的考虑因素 3.2选址的程序 3.3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4.1填埋区基底工程 4.2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4.3防渗材料 4.4防渗系统的构造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5.3渗滤液收集系统 5.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1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2渗滤液调节池设计 6.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6.1填埋气的组成 6.2填埋气体产生量的预测 6.3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导排 6.3.1填埋场的导排方式及选择 6.3.2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的设计 7.终场覆盖 7.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7.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8.封场后续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主要符号说明

1、绪论 1.1生活垃圾概述 1.1.1生活垃圾的定义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亦称城市固体废物,是由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馆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市政环卫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文教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工矿企业等单位所排出的固体废物。其主要组成为:厨余物、废纸屑、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废编织物、废金属、玻璃陶瓷碎片、庭院废物、废旧家用电器、废旧家具器皿、废旧办公用品、废日杂用品、废建筑材料、给水排水污泥等。 1.1.1生活垃圾的危害 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如处理、处置不当,其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体进入生态系统形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不可逆生态变化。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不加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而且如填埋处理不当,不进行严密的场地工程处理和填埋后的科学管理,容易污染土壤环境。 (2)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迁徙落入水体,从而将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杀死水中生物,污染人类饮用水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产生的渗滤液危害很大,它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水资源的水质型短缺。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方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植物衰败;有毒有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危害人体健康。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2.1焚烧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有还有毒物质在800——1200℃的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资料

呼伦贝尔扎兰屯市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 学校:北京工商大学 学院及院系:食品学院环境系 目录 1.绪论

1.1生活垃圾 1.1.1生活垃圾定义 1.1.2生活垃圾的危害 1.2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方法 1.2.1焚烧 1.2.2堆肥 1.2.3卫生填埋 1.3卫生填埋场概述 2.工程概述 2.1项目背景 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3填埋场的选址 3.1选址的考虑因素 3.1.1运输距离 3.1.2场址限制条件 3.1.3土地面积 3.1.4出入场地道路 3.1.5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 3.1.6气候条件 3.1.7地表水水文 3.1.8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3.1.9地方公众 3.2 选址的程序 3.3地址的选定及其所需容积(未完,根据实际情况)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4.1填埋区基底工程 4.2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4.3防渗材料 4.4防渗系统构造 4.5场地防渗系统方案的选定

5.渗滤液的产生与收集处理5.1垃圾渗滤液的概况及来源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5.3渗滤液收集系统 5.3.1渗滤液收集系统的作用 5.3.2收集系统的构造 5.4渗滤液的计算 5.4.1渗滤液的产生量的计算 6.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6.1填埋气的组成 6.2填埋气体产生量的预测 6.3填埋场的气体收集系统 7.终场覆盖 7.1填埋场的封场系统设计7.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正文: 1.绪论

1.1生活垃圾概述 1.1.1生活垃圾定义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亦称城市固体废物,是由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馆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市政环卫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文教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工矿企业等单位所排出的固体废物。其主要组成为:厨余物、废纸屑、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废编织物、废金属、玻璃陶瓷碎片、庭院废物、废旧家用电器、废旧家具器皿、废旧办公用品、废日杂用品、废建筑材料、给水排水污泥等。 1.1.2 生活垃圾的危害 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如处理、处置不当,其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体进入生态系统形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不可逆生态变化。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不加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而且如填埋处理不当,不进行严密的场地工程处理和填埋后的科学管理,容易污染土壤环境。 (2)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迁徙落入水体,从而将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杀死水中生物,污染人类饮用水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产生的渗滤液危害很大,它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水资源的水质型短缺。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方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植物衰败;有毒有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危害人体健康 1.2 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2.1 焚烧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有还有毒物质在800——1200℃的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1.2.2 堆肥

现代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指导书

现代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适用于环境工程专业 姓名: 学号: 班级: 日期: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题目 现代垃圾填埋场设计 2、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现代垃圾填埋场设计》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通过实际了解现代垃圾填埋场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进行现代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垃圾产生量估算、防渗工程设计、渗滤液产生量及收集导排系统设计、填埋气体产生量及收集导排系统设计、封场工程设计以及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3、原始资料 A市位于我国北方,多年平均气温14.1℃,极端最低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43.0℃。6-8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46.3%,年平均降水量500-580 mm,日最大降雨量180 mm,年平均蒸发量为1840.0mm。冬季主导风向:偏北风,夏季主导风向:偏南风,年均风速3.4m/s,最大风速为22 m/s。 2013城市人口14万人,平均垃圾产量0.8~1.2 kg/d;人口增长率自设,该城市生活垃圾成份见下表。 生活垃圾成份表(%) 有机成份可回收成份无机成份植物木质纤维纸张铁渣塑料玻璃灰渣 22.8 0.9 1.3 3.1 0.6 5.6 1.2 64.5 25.0 10.5 64.5 根据建设部CJJI7—200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和GB1 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对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要求,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了实地反复踏勘,

初步拟定了三处预选地。三处预选场址分别如下: (l)1#垃圾处理场址 该场址位于城西郊,交通方便,离城约3km,在某公路旁,进场公路已修通。山谷中多为荒地,建场过程中不占农田、不毁林。但是,处于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建场后会污染城大气环境。经地质专家实地勘察,场地地质条件差,大部分为强透水层。场址位于某水库附近约0.5km左右。某水库为城及城近郊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垃圾渗沥液会流入该水库内。 (2)2#垃圾处理场址 2#垃圾处理场址位于城东郊,地处某山附近,距城约5公里。位于至某镇的公路旁,交通方便,无需修筑进场道路。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修建垃圾填埋场后不会污染城大气环境。此场址填埋操作面积大,汇水面积小,填埋库容大,建坝容易。此场址内没有成片的森林,基本上以荒地为主,不毁林,距离最近的居民有1km。但是,场址地质条件不很理想,大部分属于较强透水层。 (3)3#原垃圾填埋场 该场址位于城市西郊,离城市约有5km,交通方便。进场公路已修通。山谷中多为荒地,建场过程中不占农田、不毁林。且该处土地贫瘠,征地费用低。该场址处于市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原垃圾场已经对城区大气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场址自1995年开始堆放垃圾以来,填埋容积已经渐趋耗尽,剩余场地最多只能填埋5年的垃圾。 4、设计内容与要求 (1)服务人口及垃圾产生量计算; (2)填埋场址选择确定; (3)填埋库容及使用年限确定; (4)防渗工程设计,包括防渗材料选择、防渗方式及结构等;

某生活垃圾处理填埋场工艺设计

武汉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深圳市某生活垃圾处理填 埋场工艺设计 姓名: 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一、概述 (2) 1.1工程概况 (3) 1.2 设计原则与范围 (3) 1.2.1编制原则 (3) 1.2.2处理方案选择原则 (3) 1.3 设计依据 (4) 二、基础资料 (3) 2.1 城市概况 (3) 2.1.1地理位置 (3) 2.1.2交通运输 (3) 2.2 自然条件 (3) 2.2.1 地质构成 (4) 2.2.2 气候条件 (4) 三、垃圾量及人口数量 (4) 四、场址概况 (4) 4.1填埋场类型 (4) 4.2填埋场等级划分与规模确定 (4) 五、总图布置 (5) 5.1 设计原则 (5) 5.2 场区布置方案及特点 (5) 六、卫生填埋库区工程 (6) 6.1 防渗工程 (6) 6.2 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 (10) 6.3 填埋气体收集导排及利用 (11) 6.4 填埋作业技术 (11) 6.5 防洪工程 (12) 6.6 封场工程 (12) 七、渗沥液处理工程 (14) 7.1 处理工艺 (14) 7.1.1 渗沥液处理方案比较 (15) 7.1.2 渗沥液处理设计水量及水质的确定 (15) 7.1.3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对比 (15) 7.1.4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及选择 (17) 八、环境保护与监测 (19) 8.1 设计依据 (19) 8.2 环境污染来源及污染物分析 (20) 28.3 环境监测 (20) 参考文献 (23)

一、概述 1.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深圳某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 项目场址: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下坪谷地(深圳北部) 总用地:1100亩 总库容:1500万立方米 处理规模:平均1600吨/日 服务年限:14年 1.2 设计原则与范围 1.2.1编制原则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作为城市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项目,应在贯彻国家垃圾处理技术政策和城市总体规划指导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厂址和处理工艺、严格控制二次污染并防止新的污染产生,使工程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标准规定。本项目的编制原则是:1)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城市垃圾处理的法规(条例)和技术标准的同时,结合当地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根据生活垃圾产生情况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对生活垃圾实行安全处置,使之真正达到国家规定的垃圾处理要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总体目标。 2)坚持因地制宜和科学态度,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上成熟的设备,确保各类设施互相协调,技术切实可行,降低垃圾处理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2.2处理方案选择原则 处理方案选择的原则是:技术成熟,工艺简洁,设备可靠,能适

1填埋场工艺设计

1、填埋场工艺设计 1.1 分区设计 本填埋场主体工程主要由填埋区、管理区、沼气发电区、污水处理区和综合用房五部分组成。 整个场区总占地面积约1.0km2,其中垃圾填埋区面积约为0.8km2,其余面积主要用于管理区、沼气发电区、污水处理区和综合用房等建设,详见填埋区平面布置图。整个场区设置一个进出口,在进口处设置地磅台和洗车台。同时建设20m 宽的绿化带将管理区和进填埋场的道路隔开,以吸收污染物,使管理区和填埋区有机地分开。 由于西南风为全年主导风向,为防止填埋区气体污染的影响,将管理区等设置于填埋区的西南方。 根据地形,将整个填埋区分为4个大区,分别为填埋一区、填埋二区、填埋三区和填埋四区。为加快工程的进度,尽快满足接受生活垃圾的要求,将整个填埋库区工程分为二期进行,填埋一期工程包括填埋一区和填埋二区,填埋二期工程包括填埋三区和填埋四区。先进行填埋一期工程的施工,在进行填埋作业的同时,再来考虑填埋二期工程的进行。 1.2填埋作业方法 垃圾在指定的单元作业点卸下,卸车后用推土机推铺,再用压实机碾压。分层压实到需要高度后,再在上面覆盖粘土和聚乙烯膜料,并重复上述的卸料、推铺、压实和覆盖的过程。以一日一层作业单元,每日进行覆盖。垃圾的压实密度约为0.5t/m3。每层垃圾厚度为2.5~3.0m,每层覆土为15~30cm,通常四层厚度组成一个大单元,上面覆土45~50cm之间。每天作业结束时,可在填埋场作业面上喷药,以避免蚊虫滋生及疾病传播。 填埋时先从右到至左推进,然后从前向后推进。左、中、右之间的联线之间呈圆弧形,使覆盖面上排水畅通地流向两侧进入排水沟或边沟等,以减少雨水渗入垃圾体内,前后上部的连线呈一定坡度。外坡为1:3,顶坡不小于2。单元厚度达到设计厚度后,可进行临时封场,在其上面覆盖45~50cm厚的粘土。并均匀压实,再加上15cm厚的营养土,种植浅根植物。最终封场覆土厚度大于1m。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篇一: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第一章概述 项目背景 在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中,填埋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从全球来看,填埋大约占到70%左右,在各发达国家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加拿大1989年卫生填埋处置量占82%;1991年英国、意大利年卫生填埋处置量占其总处置量的90%美国处置量为72%,西班牙处置量为75%,德国1993年卫生填埋处置量占73%。美国联邦环保局(USEPA)和很多州都已详细制定关于填埋场选址、设计、施工、运行、水气监测、环境美化,封闭性监测以及维护年限的法规。而在我国,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等的原因,填埋所占的比例更高,达到90%以上。虽然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20年内,在拟建的垃圾处理项目中,填埋比例会稍有下降,但仍有大约75%的项目采用填埋方式。同时在我国的《城市垃圾处理及其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明确提出:以填埋为主的路线,因此填埋必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许多大中城市新建的垃圾填埋场,其日处理能力都达上千吨,总填埋库容达数千万立方米。 南海市人口40万人,现状垃圾产量/d.人。总垃圾量

很大,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城市有很大的污染。基于对南海市城市生活垃圾的分析,并综合考虑城市整体规划等要求,拟在南海市建一个垃圾卫生填埋场。 项目组成 本设计为初步设计,包括如下内容: 1. 垃圾卫生填埋场:包括总平面布置,填埋工艺,渗滤液收集导排工程,渗滤液处理工程,地下水导排系统,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设计,环境监测设计,封场工程等。 项目概况 2. 垃圾处理场场内相关公用配套工程。例如:道路工程,围墙与绿化工程,给水工程,消防工程,防洪系统工程,通讯工程,电气工程等。 .3服务范围和规模 结合南海市总体规划,本工程服务范围为该市部分城区的生活垃圾。该市垃圾填埋场的服务年限为15年,年均垃圾处理量为万吨/年;填埋场库容:万米3;渗滤液处理规模:米3/天;调节池容积:米3。 .主要工程和技术指标本工程的技术指标见表1-1。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设计原则和依据 设计原则 本工程项目设计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结合该地区环卫事业的实际情况,遵循国家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以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