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常用词语汇编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六):饮食、器用、建筑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六):饮食、器用、建筑
盆盂,均为盛物之嚣。案,叉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匕,是长柄汤勺;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举,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就是这种境遇。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以上食器的质料均可选用竹、木、陶、青铜等。一般百姓大多用竹、木、陶制成,贵族的食器则以青铜居多。古代统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银或象牙制成。

陶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鬲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热,使食物尽快烂熟。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甗。鬲只用作炊具,故体积比鼎小。炊具可分为陶制、青铜制两大类。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铜炊具为贵族所用。
6.羹(gng)。即肉汁。有两种:一种是纯肉汁,供食饮;另一种是肉羹,制成五味调和的浓肉汤,后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的,贫苦
百姓只能用白水煮菜为羹,这就是所谓的菜羹。
7.脍炙( kui
zh)。脍,切细的鱼、肉:炙,烤肉。古代鲜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干肉则用火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见古代脍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脍炙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来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做脍炙人口。
物。杯的质料有玉、铜、银、瓷器,小杯为盏、盅。卮,也是一种盛酒器,《鸿门宴》中有卮酒安足辞之句。
4.古代家具。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棉、指等。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有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诗中的床指的是坐具。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等。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榻之称。魏晋南北朝以后,床的高度与今天的床差不过,成为专供睡觉的家具。唐宋以来,高型家具厂广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屏风、盆架、镜台等,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各个朝代的家具,都讲究工艺手法,力求图案丰富,雕刻精美,表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棋牌,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独特风格与央视,对世界不少国家产生过深远影响

常用两可字形词语汇编

常用两可字形词语汇编

常用两可字形词语汇编A部哀号(嚎) 八杆(竿)子打不着按捺(纳) 按(案)语B部曝(暴)光卑词(辞) (悖)背晦背(悖)理背(悖)谬背(悖)时百废俱(具)兴般(班)配班(颁、斑)白包含(涵) 必(毕)恭必(毕敬) 荜(筚)路蓝缕比划(画) 笔心(芯)C部承上启(起)下惩一警(儆)百吃里扒(爬)外怵(触)目惊心重振(整)旗鼓掺(搀)兑掺和(搀) 掺(搀)假掺(搀)杂措词(辞) 成阴(荫) 澄澈(彻)踟躇(蹰) 撤消(销) 侈c hǐ靡mǐ(侈糜) 撑杆(竿)跳高姹(奼)紫嫣红筹码(马)匆猝(促)纯(淳)朴醇(淳)厚婥(绰)约词(辞)典辞(词)赋词(辞)令辞(词)讼词(辞)藻词(辞)章仓皇(惶) 串连(联)疮(创)痍D部丁是丁(钉),卯是(铆) 戴(带)孝担(耽)搁搭(耷)拉搭(答)理搭(答)腔搭讪(答汕) 打寒战(颤)德性(行) 捣(倒)腾悼辞(词) 打战(颤)类心(芯) 嘀嗒(答) 独角(脚)戏逗(遛)定势(式) 定(订)户顶真(针)E部娥(蛾)眉F部发人深醒(省)蜚(飞)短流长流言飞(蜚)语付之(诸)一炬飞飏(扬)发奋(愤)返(反)照吩咐(分付)俯首帖(贴)耳幡(翻)然烦(繁)杂蕃(繁)衍繁(烦)冗繁(烦)琐分(份)量丰(风)韵丰(风)姿丰(风)彩忿忿(愤愤)傅(附)会复元(原)拊(抚)掌辐凑(辏)伏贴(帖)服帖敷演(衍) 夫倡(唱)妇随 负隅(嵎) 吠形(影吠声)G 部孤苦伶仃(零丁)⎩⎨⎧归根结底(柢)归根结蒂 ⎩⎨⎧隔三岔五隔三差五⎩⎨⎧根深柢固根深蒂固⎩⎨⎧固步自封故步自封⎩⎨⎧刚风罡风勾心斗角(钩) 勾针(钩)高材生(才) 够呛(戗) 格登(咯噔) 高着(招)瑰伟(玮) 孤负(辜) 圪垯(疙瘩) ⎩⎨⎧哽噎(咽)梗咽轱轳(轱辘) 裹挟(胁) 干号(嚎)鼓惑(蛊)鼓胀(臌)故技(伎)呱呱叫(刮刮叫)H 部环宇(寰)虎踞龙蟠.(盘) 好高骛远(务) 蛤蟆(虾) 号啕(号咷、嚎啕、嚎咷)大哭 红妆(装) 含糊(胡)涵义(含) 寒碜(伧) 皇皇(惶惶、遑遑) 汗毛(寒) 皇历(黄) 弘.论、弘.图、弘.扬、弘.愿、弘.旨(宏) 灰不溜丢.(秋) 浑蛋(混) 浑.水摸鱼(混) 溃(殒)脓 混(浑)浊 火暴(爆) 伙(火)夫 烟波浩淼.(渺) 呵叱(斥)哄.动(轰)J 部嫉.恶如仇(疾) 叽叽(唧)喳喳 金刚努(怒)目 较(叫)真较(叫)劲 较(校)场 狡猾(滑) 脚根(跟) 鉏铻(龃龉) 绝着(招) 张(犟)嘴 绛(酱)紫酒钟(盅)警(儆)戒简截(捷)K 部丝丝入扣 丝丝入筘 夸大其辞 夸大其词 宽洪大量 宽宏大量 宽洪大度勘查 勘察刻版 刻板刻日 克日 刻丝 缂丝L 部屡教不改 累教不改 两相情愿 两厢情愿 落腮胡子 络腮胡子 里勾外连(联) 撩乱 缭乱 厉(利)害 林阴(荫)道 啰嗦(唆) 绿阴(荫) 连(联)袂 连(联)翩 伶仃(零丁)脸型(形)凌(陵)迟卤(鲁)莽零(凌)乱马虎(马糊) 漫道(慢道) 漫说(慢说) 名不副实(名不符实) 门坎(门槛) 朦胧(蒙胧) 猛省(猛醒) 渺远(邈远) 摹仿(模仿) 模拟(摹拟) 蓦效(模效) 摹写(模写) 模糊(模胡) 磨擦(摩擦)磨炼(磨练)磨难(魔难)抹杀(抹煞)莫名奇妙(莫明其妙) 目不暇接(目不睱给j ǐ)N 部那么(那末) 凝练(凝炼) 内讧(内哄) 恼羞成怒(老羞成怒)海(业海)孽障(业障)凝练(凝炼)P 部盘跚(蹒跚) 盘石(磐石) 蟠曲(盘曲) 彷徨(旁皇)佩带(佩戴)辟头(劈头) 片段(片断) 剽pi āo悍(僄pi ào悍)⎩⎪⎨⎪⎧漂浮漂流漂泊=⎩⎪⎨⎪⎧飘浮飘流飘泊 缥缈(漂缈) 飘扬(飏)飘逸/飘溢平空(凭空)Q 部嘁嘁喳喳(嚓嚓) 其它(他)(用于事物) 启(起)程启(起)运 秦镜高悬(明) 牵.(迁)就 遣辞(词)跄踉(蹡踉) 轻扬(飏)清澈(彻)屈服.(伏) 取销(消)R 部融合(和) 入座(坐) 热衷(中) 人才(材) 热乎乎(呼呼)日食(蚀)揉(輮)搓S 部杀(煞)风景 杀(煞)尾 扇(煽)动 死乞白赖(死气白赖) 夙敌(宿敌) 宿仇(夙仇) 夙怨(宿) 夙愿(宿愿) 树阴(荫) 伸(申)冤身份(分) 深省(醒)神(父)甫 神神道道(叨叨)升堂入室(登堂入室)“托辞”也作“托词” “瞳仁”同“瞳人” “统帅”同“统率”“跳梁”也作“跳踉” “亭亭”也作“婷婷” “螳t áng 臂b ì当d āng 车ch ē”也作“螳t áng 臂b ì挡d ǎng 车ch ē” “逃之夭夭”也作“桃之夭夭” “坍t ān 方f āng”同“塌t ā方f āng” “坍t ān 陷xi àn”同“塌t ā陷xi àn”“堨实”同“踏实”W 部於乎(呜呼) 无需(无须) 委蛇(逶迤) 微词(微辞)宛(婉)转 婉词(辞) 唯有(惟有) 惟独(唯独) 惟利是图(唯利是图)惟一(唯一) 委过(诿过) 委靡(萎靡) 委琐(猥琐) 委宛(委婉) 委罪(诿罪) 猥辞(猥词)问询(问讯) 乌七八糟(污七八糟)X 部希奇(稀奇) 希少(稀少) 希世(稀世) 希有(稀有) 唏嘘(欷歔) 嘻皮笑脸(嬉皮笑脸) 噏动(翕动) 消魂(销魂) 消溶(消融) 萧洒(潇洒) 销纳(消纳) 销歇(消歇) 谢辞(谢词) 闲雅(娴雅) 详实(翔实) 想像(想象) 秀外慧中(秀外惠中)叙言(序言) 漩涡(旋涡) 训谕(训喻)希罕(稀罕)Y 部演(衍)变 燕(宴)尔 阳狂(佯狂) 幽闲(娴)悠闲 依(倚)仗 一唱(倡)百和 一曝(暴)十寒 一相(厢)情原 义正词(辞)严 盈(赢)余 荫(阴)翳 盈(赢)利 黝暗(黯) 纡(迂)回 瑜珈(伽) 约摸(莫) 殒(陨)灭 蕴含(涵) 缘(原)故 原(缘)由预(与)会座(坐)位Z 部糟蹋(踏) 澡塘(堂) 祝辞(词) 造形(型) 咋唬(呼) 战栗(颤) 捉摸(琢磨) 孳生(滋生) 仔畜(子畜) 仔鸡(子鸡) 仔细(子细) 籽棉(子棉) 籽实(子实) 佐证(左证) 促弄(作弄) 坐次(座次) 做功(做工) 做秀(作秀) 制服(制伏) 枝捂(枝梧)(支吾) 执着(著) 支招儿(着)振振有词(辞)真珠(珍)珍羞(馐)。

史传类文言文常用词语

史传类文言文常用词语

史传类文言文常用词语1、与官职有关的词语(1)表被任以官职的:荐、举、辟、征、拜、除、授、起、拔、赏、封、进、选、察、当、点、简、就(2)表提升官职的:擢、拔、陟、升、迁、加(3)表调动官职的:转、调徙、补、改、移(4)表兼职代官的:兼、领、权、行、假、署、摄、判(5)表降职免官的:贬、谪、出、罢、免、黜、废、夺、放、绌、革、去、左迁、逐、蠲juān(6)表其他的:乞骸骨、复、下车、用事、赠、视事、退(7)表主管的:知、典、主、宰、掌、行、省、守、制、用事(8)常见的官名、官司府名: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三司:太尉,司徒司空太尉:军事首脑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

知,管理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主簿:秘书郎中:尚书属下部员左右拾遗:唐代谏官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侍郎侍中:官廷侍卫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太史:记史,管文书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知县:县一级行政长官员外部:尚书下属宦官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校尉:汉代军事长官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从事:郡长官之僚属,副职。

古代官职变动习惯用语——巧记顺口溜1、德才兼备遇伯乐,布衣脱下锦衣着“选、察、简、拔、当、起、辟p씓举、荐、征、召、授、封、赏”贤才得“进、拜”伯乐“知”音笑谈阴云“除”(知:主持,掌管)4、代职、兼官“肩”双“摄”(肩:任用。

摄:代理)“兼、领、行、权、署、假、判”5、“左迁”倒运遭降、撤“罢、免、贬、谪zhé、放、逐、夺”(夺:削除)“革、去、废”权“黜、绌、出”(绌:通“黜”chù)2、由低到高官级晋(晋:晋升职位)“迁、加、升、陟zhì”还有“擢zhuó”“拔”“擢”二字同义用(陟:提升)“超擢”用在破格升连升、屡迁用“累迁”(累:连续,屡次)6、若遇贵人把运转(用事:执政‘掌权)“复”职“主”政再“用事”(主:主持,掌管)“下车”初到便“视事”(下车:初到任。

古代汉语名词

古代汉语名词

一、文字部分1、甲骨文:简称甲文,指近代以来发现的商周时期写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贞卜文字、殷墟书契等。

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青铜铭文等。

3、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一带的文字。

4、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后,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国文字而确立的秦国官方文字,也称秦篆。

5、籀文:旧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史籀篇》中的文字,现在一般认为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的大篆。

6、古文:文字学上主要指战国时期流行于东方各诸侯国的文字,后来也叫战国古文。

7、奇字:战国时期六国古文的一种别体,可能是对战国时流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变异而来的。

8、今文:文字学上特指汉代流行的隶书。

9、古文字:指秦代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战国古文等。

10、 今文字:指汉代隶书以后的文字,包括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11、 隶变:指发生秦汉时期由秦国篆文、六国古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

这一过程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2、 隶定:指用隶书(后来也包括楷书)转写战国以前古文字的过程。

13、 小学:原指古代的初等教育机构,后来又指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

14、 六书:指中国古代分析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5、 四体二用: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造字方法,二用指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

16、 初文:文字学上指反映一个字造字本义的初始写法,如“止”是“趾”的初文,“采”是“采”的初文。

17、 本字:指表示本义的字,与“借字”相对。

18、 通假:古代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法,也叫“通借”、“古音通假”。

19、 通假字:用来代替某种意义的本字的音同音近的字,也叫“借字”。

20、 古今字: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一相同意义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21、 异体字:完全同音同义,只有字形不同的字,也叫重文。

22、 重文:即现在所说的“异体字”。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140字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140字

①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 . 140字)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②此殆天之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 .安道 ) 《马说》求其能千里也。

(①安.①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 .) (《曹刿论战》②衣食所安。

.②伐无道。

(《陈涉世家》) .比③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 ①比至陈。

(《陈涉世家》.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 (《隆中对》②每自比于管仲。

.堵环堵萧然。

(《五柳先生传》) .) 《核舟记》者。

(③其两膝相比.而鄙①中峨冠而多髯者。

(《核舟记》).) 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①.②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 .) 《出师表》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兵④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 ) ①行收兵(《陈涉世家》。

..⑤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 《出师表》甲已足。

②兵 (..⑥既而儿醒(《口技》) ) 驱如故。

(《狼》而两狼之并并骨已尽矣,..凡策①凡所应有。

(《口技》) ) 《马说》(执策①而临之。

..②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 )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②..方 )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③.①方其远处海门。

(《观潮》) .诚②荆之地方五百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公) 诚①如是。

(《隆中对》...输》)) ②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③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愚公移山》) .) 。

(《愚公移山》帝感其诚③.④)《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

( .乘奉 ) 《陈涉世家》 (车六七百乘①。

.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鱼我所欲.) 《曹刿论战》 (公与之乘②,战于长勺。

.也》) 从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 .隶而从 (从①先人还家。

《伤仲永》) ..③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曹刿 (。

战则请从《小石潭记》(者。

) .生序》)) 论战》负命夸娥氏父子负二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梦游天姥吟留别》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梦游天姥吟留别》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一、文学文化常识1、文学常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

唐代伟大诗人,有“诗仙”之誉。

李白众体兼善,但最擅长写古风及绝句。

前者多用乐府古题而自出新意,后者多为七绝。

他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其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逸,清新飘逸,气势磅礴。

现存诗千余首,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

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代表人物有屈原、李白等,代表作有《离骚》《蜀道难》等。

2、文化常识五岳:中国五大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青冥:天空。

金银台:金银筑成的楼台,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鸾:传说中的神鸟。

司马: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职权大小不定。

汉武帝时,罢太尉,设大司马。

从隋代始,不再设大司马。

唐代各州置司马,名义为郡守之佐,实为闲职,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管弦:指音乐。

管,箫、笛之类的管乐。

弦,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

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

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

出官: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

迁谪: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左迁: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

二、词语释义1.烟涛微茫信难求古义:难以识别、实在今义:细微、相信2.云霞明灭或可睹古义:暗今义:消灭古义:有时今义:或者3.势拔五岳掩赤城:古义:高出今义:选拔4.湖月照我影:古义:投下今义:照片5.绿水荡漾清猿啼古义:凄凉今义:清洁6.身登青云梯古义:石级今义:楼梯7.千岩万转路不定古义:无数的峰峦、迂回蜿蜓今义:数字、岩石、转弯8.迷花倚石忽已暝古义:不知不觉今义:忽然9.熊咆龙吟殷岩泉古义:震撼今义:殷切10.栗深林兮惊层巅古义:重叠的今义:层次11.水澹澹兮生烟古义:升腾今义:生气12.青冥浩荡不见底古义:空今义:冥想古义:边际今义:底层13.日月照耀金银台古义:宫阙今义:台子14.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古义:神仙今义:君王15.虎鼓瑟兮弯回车古义:运行今义:回归16.别君去兮何时还古义:离开今义:出去1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古义:低头今义:摧残、眉毛18.使我不得开心颜古义:能今义:得到古义:舒畅今义:开关(三)一词多义1.欲我欲因之梦吴越(动词,想)云青青兮欲雨(副词,将要)2.行世间行乐亦如此(实行,在此指“享受”的意思)须行即骑访名山(走)3.忽忽魂悸以魄动(忽然)臣等为宗庙社稷计,不敢忽(不重视,不注意)4.事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5.青云青青兮欲雨(黑沉沉)青冥浩荡不见底(碧)且放白鹿青崖间(青青的)6.来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句中助词,无意义)失向来之烟霞(刚才)古来万事东流水(以来)7.之我欲因之梦吴越(指代“越人谈天姥山的奇观”)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的)8.忽迷花倚石忽己暝(不知不觉)忽魂悸以魄动(忽然)9.行世间行乐亦如此(作)须行即骑访名山(行走)10.摧丘峦崩摧(坍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低)11.开訇然中开(打开)使我不得开心颜(舒畅)(四)词类活用1.对此欲倒东南倾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倾”的趋向,向东南)2.云青青兮欲雨名词作动词(下雨)3.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作动词(弹奏)4.訇然中开方位名词作状语(从中间)5.栗深林兮惊层巅使动用法(栗,使……战栗)(惊,使……震惊)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作动词(侍奉)7.半壁见海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半山腰)8.空中闻天鸡名词作状语(在(高)空中)9.古来万事东流水名词作状语(向东)10.天姥连天向天横形容词作动词(横贯)(五)特殊句式1.(省略句)2.(省略句)3.(省略句)4.(省略句)5.(省略句)6.(定语后置)7.一夜飞度镜湖月。

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有答案)

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有答案)

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40 字)②【鞭打】策之不以其道。

④【计谋】 束手无策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④【如果】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①【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车六七百乘。

③【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⑤【堂房亲属】赠从弟。

②【大概】 此殆天之所以资将军。

道渴而死(在路上) ③【方法、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咨诹善道⑤【施仁政】得道者多助②【越过】关山度若飞②【表承接关系】 温故而知新。

④【表转折关系】而 伯乐不常有。

凡 ①【凡是】凡所应有。

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②【指面积】荆之地方 五百里 ④【正】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太行、王屋二山,方 七百里。

⑤【才】白首方悔读书迟③ 【供养】不知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

负 ①【背】命夸娥氏父子负.二山。

更①【重新】 即更刮目相待。

③【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安 ①【怎么】 ③【安逸】 比 ①【等至叮 ③【靠近】 鄙 ①【鄙陋、 兵 ①【兵士】 安求其能千里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比至陈。

其两膝相比者。

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行收兵。

②【比较】③【军队】上使外将兵衣食所安。

每自比于管仲。

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兵器,武器】兵甲已足。

④【指军事方面】 兵革非不坚利也用兵如神 并 【一起】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驱如故。

并杀两尉 ③并怡然自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虽乘奔御风并有乘骑弄旗标枪①【跟随】 从先人还家。

隶而从者。

战则请从。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奉 ①【侍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②【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

③【记录】策勋十二转诚 ①【果真】 诚如是。

③【诚心】帝感其诚。

旦 ④【顺着】从流飘荡【早晨】晴初霜旦 旦日殆 ①【有害】 死而不学则殆.。

道①【道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

②【道义】伐无道。

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

堵 【墙】 环堵萧然。

度 ①【估计】度已失期度德量力③【量词:次】崔九堂前几度闻 而 ①【表并列关系】中峨冠而多髯者。

官样文章常用词语汇编(根据网络资料整理编辑)

官样文章常用词语汇编(根据网络资料整理编辑)

官样文章常用词语汇编(根据网络资料整理编辑)1、常用词组(1)XX性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可讲性、鼓动性、计划性、敏锐性、有效性、持续性……(2)XX感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认同感、荣誉感、成就感……(3)多XX 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多渠道、多措施、多力量、多元化……(4)XX点出发点、切入点、突破点、落脚点、着眼点、结合点、关键点、着重点、着力点、根本点、支撑点……(5)不XX 不松劲、不懈怠、不退缩、不畏难、不罢手、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不妥协……(6)XX化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集约化、正常化、有序化、智能化、优质化、常态化、科学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7)新XX 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新成效、新方法、新成果、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新关系、新体制、新机制、新知识、新本领、新进展、新实践、新风貌、新事物、新高度……(8)XX力活动力、控制力、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感染力、亲活力……(9)XX心热心、耐心、诚心、决心、核心、内心、外心、中心、甘心、攻心……进取心、责任心、上进心、公仆心……(10)XX意识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学习意识、上进意识、管理意识……(11)XX点立足出发点、把握发力点、明确落脚点、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把握着力点、控制节奏点、调动兴奋点……(12)词句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未来的方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交流经验,研究问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抓到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胸怀全局,拓宽视野……激发巨大热情,凝聚无穷力量,催生丰硕成果,展现全新魅力;当前工作要有新水平、队伍建设要有新面貌、廉政建设要有新举措、自身建设要有新发展、内部管理要有新突破……2、常用语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自觉按规律办事。

古白话词语汇释

古白话词语汇释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古白话词语汇释》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语言学著作,它对古代白话词语进 行了详细的解释和汇编。这本书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白话词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非 常有帮助,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精彩摘录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非常精彩的摘录,以下是其中几个: “云”:在古代白话中,“云”可以表示“说”的意思。比如在《红楼梦》 中,贾宝玉常常说“云什么”、“云来”等,其实就是在表达“说什么”、“来 说”。这样的用法非常生动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代白话的韵味。
目录分析
这本书的目录涵盖了古代白话中常用的词语,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副 词、介词、连词等。每个词语的解释都非常详细,不仅列出了该词语的现代汉语 解释,还列出了该词语在古代白话中的用法和含义。这种全面的解释方式使得读 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白话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目录分析
这本书的目录还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每个词语都附带了出处和例句,使 得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该词语的用法和语境。这本书还提供了索引和关键词索引, 方便读者查找和阅读。这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设计使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有价 值的学术著作,还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
精彩摘录
《古白话词语汇释》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白话词语的平台,让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白话 词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从而更好地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古白话词语汇释》是一本2023年商务印书馆的图书,作者蒋绍愚、李波、 姚英、宋绍年。这本书对于喜欢中国古典文学的我来说,无疑是一本极具吸引力 的读物。书中详细解释了古白话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对于理解古代白话小说、戏 剧等文学作品有着极大的帮助。

(完整版)17史传类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缪整理)讲解

(完整版)17史传类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缪整理)讲解

史传类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缪整理)一、史传类文言文常见官职变动词语集释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拜:授予官职。

如:相如为上大夫。

《廉颇蔺相如列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

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免:罢免。

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陟:进用。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贬:降职。

如:贬连州刺史。

《刘禹锡传》放: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卜居》左迁: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精华篇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精华篇

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知识精华篇1、、“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2、“三教”:儒家、道教、佛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五音不全中的“五音”:宫、商、角、徵、羽。

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双手双脚;五谷指稻、黍、稷、麦、豆。

6、敬佩得顶礼跪拜:五体指四肢加头。

7、中国古代学校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8、《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9、汉字的六种构字方式: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0、“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11、“二十四史” :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册,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

12、《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册。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册。

《战国策》,国别体史册,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3、名:在婴儿出生后由父亲母亲或尊长取名,供尊长叫唤。

人在成年后一般不能够直呼其名,只用于传记、自称或所厌恶的人。

14、字:男 20 岁、女 15 岁也由父亲母亲等尊长取字,称别人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不是每个人都有字,只有有地位、有权力的人才有。

15、号:由自己取定。

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感情;16、谥号:从西周开始,朝廷对皇帝、皇后、贵爵将相、高级官吏、出名文士等死后追加的称号。

谥号有夸奖、同情、批贬几类。

如隋炀帝中的“炀”就是个批贬的谥号;个其他有民间赠予的谥号,比方陶渊明民间赠他为“靖节”。

17、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号。

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18、称籍贯:如柳宗元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

六朝墓志词语零释

六朝墓志词语零释

摘要:六朝墓志语料丰富,时代明确,特色鲜明,具有较重要的词汇研究价值,论文考释其中的词语10条。

这些词语均为诸家所不及,它们又被《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失收,或虽已收释,但义项缺漏。

?关键词:墓志;词语;六朝?中图分类号:h0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5-0132-03?墓志属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主要是用来记录墓主的姓名、籍贯、生平事迹、族系、卒葬时地等。

其中的六朝墓志就因其具有材料丰富、时代明确和一定程度的口语性等特点而成为汉语历史研究词汇的宝贵语料并受到汉语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笔者近来研读六朝墓志,发现有相当数量的词语可补《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阙失,我们兹选释其中的10条。

这些词语均为诸家所不及,它们或被《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失收,或虽已收释,但义项缺漏。

一、悼恻《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1](p1-510)&#8226;魏故使持节都督三洲驻军是骠骑大将军栋梁周东徐州刺史当州大都督仪同三司兖州刺史临济县开国侯叔孙公墓志之铭》:“帝用悼恻,崇以礼数,赠使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本将军仪同三司兖州刺史,谥曰武恭,礼也。

”按:“悼恻”,乃“悲伤”义。

“悼”、“恻”均有“伤痛”义。

《广雅&#8226;释诂二》、《玉篇&#8226;心部》并载:“恻,痛也。

”《集韵&#8226;号韵》、《玉篇&#8226;心部》:“悼,伤也。

”“悼恻”乃近义连文。

其他例如《旧唐书》卷十三本纪第十三《德宗下》:“丁卯,诏:‘君臣之际,义莫重焉,每闻薨殂,良深悼恻。

应文武朝臣薨卒者,其月俸、料宜全给,仍更准本官一月俸料,以为赙赠’。

”《彭惠安集》卷五“碑铭”《陈康懿公尚书神道碑》:“皇情悼恻,恤典优隆。

”《新安文献志》卷九“书”《复表兄朱元晦编修书》:“矧中表子?姻亲契分之厚者,其悼恻之情,宜何如耶?”《汉语大词典》收有近义的“悼怆”,但未收“悼恻”一词。

小学生常用词语大全

小学生常用词语大全

小学生常用词语汇编1、表示"看"的字词:瞥、瞅、望、瞄、瞪、盯观察、凝视、注视、看望、探望、瞻仰、扫视、环视、仰望、俯视鸟瞰、俯瞰、远望、眺望、了望2、表示"说"的字词:讲、讨论、议论、谈论、交流、交谈3、表示"叫"的字词:嚷、吼、嚎、啼、鸣、嘶、嘶叫、嚎叫、叫嚷4、表示"第一"的字词:首、元、甲、子、首先、冠军、魁首、首屈一指、名列前茅5、象声词:吱呀、喀嚓、扑哧、哗啦、沙沙、咕咚、叮当、咕噜、嗖嗖唧唧喳喳、叽叽喳喳、轰轰隆隆、叮叮当当、叮叮咚咚、哗哗啦啦6、表示春的成语:鸟语花香、春暖花开、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风轻拂、春光明媚7、表示夏的成语:烈日当空、暑气逼人、大汗淋漓、挥汗如雨、乌云翻滚、热不可耐8、表示秋的成语: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百花凋谢、天高云淡、落叶沙沙、中秋月圆9、表示冬的成语:三九严寒、天寒地冻、雪花飞舞、寒冬腊月、千里冰封、滴水成冰10、带有人体器官或部位名称的词语:头重脚轻、指手画脚、愁眉苦脸、心明眼亮、目瞪口呆、张口结舌交头接耳、面黄肌瘦、眼明手快、眼高手低、昂首挺胸、心灵手巧摩拳擦掌、摩肩接踵11、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鼠目寸光、胆小如鼠、投鼠忌器、兔死狐悲、杯弓蛇影、管中窥豹与虎谋皮、雄狮猛虎、龙争虎斗、虎背熊腰、谈虎色变、狐假虎威、叶公好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鱼龙混杂、鱼目混珠、声名狼籍、惊弓之鸟、鸟语花香、莺歌燕舞、鸦雀无声、门可罗雀、爱屋及乌画蛇添足、一箭双雕、狗急跳墙、狗尾续貂、螳臂当车、打草惊蛇顺手牵羊、亡羊补牢、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龙马精神、马失前蹄指鹿为马蛛丝马迹、一马当先闻鸡起舞、雄鸡报晓、鹤立鸡群杀鸡取卵、鸡犬不宁、鸡飞蛋打、鸡毛蒜皮、杀鸡儆猴、小试牛刀九牛一毛、牛头马面、牛鬼蛇神、牛马不如、牛角挂书、对牛弹琴牛毛细雨、如牛负重风马牛不相及、初生牛犊不怕虎、九牛二虎之力12、带有颜色的词语:鹅黄、乳白、湖蓝、枣红、雪白、火红、梨黄孔雀蓝、柠檬黄、象牙白、苹果绿金灿灿、黄澄澄、绿莹莹、红彤彤、红艳艳、红通通白茫茫、黑乎乎、黑压压桃红柳绿、万紫千红、青红皂白、黑白分明、绿意盎然、绿树成阴素车白马、万古长青、漆黑一团、灯红酒绿、面红耳赤、青山绿水白纸黑字、青黄不接13、数字开头的成语:一诺千金、一鸣惊人、一马当先、一触即发、一气呵成、一丝不苟一言九鼎、一日三秋、一落千丈、一字千金、一本万利、一手遮天一文不值、一贫如洗、一身是胆、一毛不拔二三其德、两面三刀、两肋插刀、两败俱伤、两情相悦、两袖清风两全其美三生有幸、三思而行、三令五申、三头六臂、三更半夜、三顾茅庐四面楚歌、四面八方、四海为家、四通八达、四平八稳、四分五裂五大三粗、五光十色、五花八门、五体投地、五谷丰登、五彩缤纷五湖四海六神无主、六根清净、六道轮回、六亲不认七零八落、七嘴八舌、七高八低、七窍生烟、七上八下、七折八扣七拼八凑八面玲珑、八面威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九霄云外、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鼎一丝、九牛二虎之力十指连心、十面埋伏、十字街头、十全十美、十年寒窗、十万火急十拿九稳百年大计、百花齐放、百思不解、百家争鸣、百感交集、百读不厌百川归海千方百计、千军万马、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秋万代、千真万确千里鹅毛万无一失、万众一心、万事大吉、万人空巷、万家灯火、万象更新万人瞩目14、表示颜色多的成语: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万紫千红、绚丽多彩、色彩斑斓15、表示形态多的成语:千姿百态、千姿万状、姿态万千、形态多样、形态不一16、表示数量多的成语: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不可胜数、数以万计、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成群结队、人山人海、排山倒海、琳琅满目、车水马龙、铺天盖地满山遍野17、表示变化快的成语:变化多端、变幻莫测、千变万化、瞬息万变日新月异18、表示速度快的成语:一泻千里、一目十行、快如闪电、移步换影、健步如飞19、表示时间快的成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星转斗移、流星赶月20、表示"慢"的词:慢慢、缓缓、冉冉、徐徐、缓慢21、表示时间极短的词语一眨眼、一瞬间、刹那间、顷刻间、霎时间、时而、须臾22、表示"死"的词语:去世、已故、牺牲、阵亡、逝世、与世长辞、为国捐躯23、表示"想"的词语:苦思冥想、静思默想、绞尽脑汁思索沉思24、表示人物品质的:拾金不昧、舍己为人、视死如归、坚贞不屈、不屈不挠25、表示人物外貌的:身材魁梧、亭亭玉立、老态龙钟、西装革履、婀娜多姿26、表示人物动作的:洗耳恭听、昂首阔步、拳打脚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27、表示人物神态的:扬眉吐气、怒目而视、火眼金睛、面红耳赤、热泪盈眶"哭"的词语:泪流满面、泪如雨下、泪眼汪汪、泪如泉涌、嚎啕大哭"笑"的词语:喜笑颜开、眉开眼笑、哈哈大笑、嫣然一笑、微微一笑28、表示"人物心情"的成语:忐忑不安、惊慌失措、闷闷不乐、激动人心、焦急万分表示喜悦的:笑容可掬、微微一笑、开怀大笑、喜出望外、乐不可支表示愤怒的:火冒三丈、怒发冲冠、勃然大怒、怒气冲冲、咬牙切齿表示憎恶的:可憎可恶、十分可恶、深恶痛绝、疾恶如仇、恨之入骨表示悲哀的:伤心落泪、欲哭无泪、失声痛哭、泣不成声、潸然泪下表示忧愁的:无精打采、顾虑重重、忧愁不安、愁眉苦脸、闷闷不乐表示激动的:激动不已、激动人心、百感交集、激动万分、感慨万分表示舒畅的:舒舒服服、高枕无忧、无忧无虑、悠然自得、心旷神怡表示着急的:迫不及待、急急忙忙、急不可待、操之过急、焦急万分表示愧疚的:追悔莫及、悔恨交加、于心不安、深感内疚、羞愧难言表示失望的:心灰意冷、大失所望、灰心丧气、毫无希望、黯然神伤表示害怕的:惊弓之鸟、提心吊胆、惊惶失措、惊恐万状、惶惶不安29、表示形势紧急的成语:迫在眉睫、千钧一发、燃眉之急、十万火急30、带反义词的成语:上行下效深入浅出、借尸还魂、买空卖空、内忧外患、前呼后拥异口同声、声东击西:三长两短、凶多吉少、不进则退、大同小异大公无私、承上启下、天长日久:天崩地裂、天老地荒、理直气壮云开日出、粗细各异、长短不同、黑白相间、表里如一、是非曲直喜怒哀乐、安危冷暖、生死存亡31、含比喻词的词语:月光似水、茫雾似轻、枫叶似火、骄阳似火、秋月似钩、骄阳似火日月如梭、雪花如席、雪飘如絮、细雨如烟、星月如钩、碧空如洗暴雨如注、吉祥如意、视死如归、挥金如土、疾走如飞、一见如故和好如初、心急如焚32、描述性词语山清水秀、早出晚归、眉清目秀、月圆花好、李白桃红、心直口快水落石出、水滴石穿、月白风清、字正腔圆、口蜜腹剑、雨打风吹虎啸龙吟、龙争虎斗、走马观花:废寝忘食、张灯结彩、招兵买马争分夺秒、坐井观天、思前顾后、投桃报李、行云流水、趁热打铁生离死别、舍近求远、返老还童、打草惊蛇33、ABAC式词语:载歌载舞、难舍难分、能屈能伸、蹑手蹑脚、有始有终、若即若离古色古香、无影无踪、无牵无挂、无边无际、无情无义、无忧无虑无缘无故、无穷无尽、不干不净、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不闻不问不伦不类、不吵不闹、不理不睬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自吹自擂自私自利、自高自大、自暴自弃、自给自足时隐时现、时高时低时明时暗、时上时下、半信半疑、半明半昧、半梦半醒、半推半就34、AABB式词语:摇摇摆摆、恍恍惚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干干净净飘飘洒洒、顺顺利利35、ABAB式词语:整理整理、打扫打扫、清扫清扫、舒活舒活、清理清理、忽闪忽闪雪白雪白、碧绿碧绿、金黄金黄、乌黑乌黑、瓦蓝瓦蓝36、AABC式词语:闪闪发光、窃窃私语、津津乐道、欣欣向荣、栩栩如生、滔滔不绝翩翩起舞37、ABCC式词语:神采奕奕、星光熠熠、小心翼翼、炊烟袅袅、白雪皑皑、烈日灼灼赤日炎炎、绿浪滚滚、波浪滚滚、云浪滚滚、麦浪滚滚、热浪滚滚江水滚滚、车轮滚滚果实累累、秋实累累、硕果累累、果实累累尸骨累累、弹孔累累、白骨累累生气勃勃、生机勃勃、生气勃勃朝气勃勃、兴致勃勃、雄心勃勃、野心勃勃38、含有对应词的词语:千辛万苦、千军万马、千言万语、千变万化、千山万水、千秋万代千丝万缕、千奇百怪、千锤百炼、千方百计、千疮百孔、千姿百态前因后果、前呼后拥、前思后想、前赴后继、前仰后合、前倨后恭天经地义、天罗地网、天昏地暗、天诛地灭、天南地北、天荒地老有眼无珠、有气无力、有始无终、有备无患、有恃无恐、有勇无谋有名无实、东倒西歪、东张西望、东奔西走、东拉西扯、东拼西凑东邻西舍、东鳞西爪39、表示声音极响的词语:震耳欲聋、惊天动地、震天动地、响彻云霄40、表示"团结一致"的四字词: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万众一心41、表示"钻研精神"的四字词:废寝忘食、刻苦钻研、争分夺秒、精益求精42、表示思想集中的四字词: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心一意43、描写课堂上讨论场面的四字词: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七嘴八舌、争论不休44、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热闹非凡45、描写体育运动比赛场面的四字词:生龙活虎、人流如潮、振奋人心、异常激烈46、描写洁白纯洁的成语:洁白无瑕、白璧无瑕、冰清玉洁、洁白如玉47、表示"诚信"的成语:言而有信、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信守诺言48、表示"做事果断"的四字词:毅然决然、当机立断、雷厉风行49、表示"从没有过的"词语:前所未有、空前绝后、绝无仅有、史无前例50、表示"做事犹豫"的四字词:犹豫不决、出尔反尔、优柔寡断、狐疑不决51、形容"气势雄伟"的四字词:浩浩荡荡、气势磅礴、气势恢弘、气势非凡52、形容"植物长势很好"的四字词:枝繁叶茂、绿树成荫、绿荫如盖53、表示"有名"的词语:闻名于世、举世闻名、闻名天下、大名鼎鼎、尽人皆知54、表示与"足"有关的词语:手足无措、手忙脚乱、手舞足蹈、足下生辉55、表示"赞扬"的词语:赞不绝口、赞叹不已、连连称赞、叹为观止、交口称赞56、表示"豪言壮语"的词语:慷慨激昂、壮志凌云、铿锵有力、语气坚定57、描写波浪巨大的词语:汹涌澎湃、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惊涛骇浪、浪花飞溅58、描写湖面平静的词语:风平浪静、水平如镜、波光粼粼、微波粼粼、碧波荡漾59、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旭日东升、绵绵细雨、桃红柳绿、艳阳高照60、描写"山岳"的词语:山河壮丽、高山峻岭、危峰兀立、连绵不断、高低起伏61、描写"瀑布"的词语:飞流直下、一泻千里、万丈瀑布、水帘悬挂62、描写"晨"的词语:雄鸡报晓、红日东升、朝霞辉映、金光万道63、描写"午"的词语:中午时分、丽日当空、艳阳高照、当午日明64、描写"暮"的词语:暮色苍茫、夕阳西下、天色模糊、晚风习习、华灯初上65、描写"夜"的词语:月明星稀、灯火通明、漫漫长夜、万家灯火、夜幕降临66、描写"雨"的词语:狂风暴雨、倾盆大雨、瓢泼大雨、大雨淋漓、暴风骤雨秋雨绵绵、绵绵细雨、细雨如烟、淅淅沥沥、暴雨如注67、表示"天气晴朗"的词语:风和日丽、天高云淡、万里无云、秋高气爽、艳阳高照68、与"雪"有关的词语:纷纷扬扬、粉妆玉砌、银妆素裹、白雪皑皑、冰雪消融冰天雪地、白雪皑皑、雪花飞舞、大雪封门、雪中送炭69、描写"风"的词语:和风拂面、风狂雨猛、秋风凉爽、北风呼啸、轻风徐徐70、描写"罪行"的词语:令人发指、丧失人性、灭绝人性、毛骨悚然。

描写诚信的词语

描写诚信的词语

描写诚信的词语导读:1、守口如瓶: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

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

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2、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

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

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3、一诺无辞:一口答应,没有二话。

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四回:“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诺无辞,就同六事鬼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

”4、寡信轻诺: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5、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6、金石不渝: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

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7、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8、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9、履信思顺: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10、背义负信: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11、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

”12、背信弃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

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13、百约百叛:约:约定。

多次订约,多次背叛。

形容毫无信用。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信用。

1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

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15、丹心耿耿:耿耿:诚信的样子。

形容真心实意,非常忠诚。

16、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出处:《左传·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17、正心诚意: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18、赤诚相待:赤诚:极真诚、忠诚。

以至诚之心待人。

19、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20、啮血沁骨:形容极端诚信。

21、一言千金:一句话价值千金。

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故无往不复,何德不报,渔者一言千金归焉。

九上词语及解释

九上词语及解释

九上词语及解释九年级语文上册词语解释汇编第一课《沁园春雪》妖娆yāoráo:娇艳美好。

风骚fēnɡ sāo: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文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红装素裹hóng zhuāng sù guǒ: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一代天骄jiāo: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天公:指天。

折腰zhéyāo:鞠躬,倾倒。

惟余莽莽mǎngmǎng: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上下下。

顿失滔滔tāo tāo :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原驰蜡象:高原(上的丘陵)像(许多)白象在奔跑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

唐宗宋祖: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第二课《雨说》田圃tián pǔ:指天地和园圃。

知悉zhīxī:知道。

喧嚷xuān rǎng:(好些人)大声叫或说。

喧:声音大。

洗礼: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比喻重大斗争的锻炼和考验。

襁褓qiǎng bǎo: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温声细语:说话声音温柔、亲切。

润如油膏rùnrúyóugāo:滋润得像脂肪。

形容土地温润、肥沃。

禁锢jìngù :束缚,强力限制。

喑哑yīnyǎ: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留滞liú zhì:滞留,停留不前。

忍冬:忍受寒冬。

第三课《星星变奏曲》凝望níng wàng :目不转睛地看。

静谧jìng mì :安静。

憧憬chōng jǐng:向往。

劫难jié nàn :灾难,灾祸。

朦胧ménglóng:月光不明。

指不清楚,模糊。

弥足珍贵:更加觉得珍贵。

颤动c hàn dòng: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词语汇编鏖战áozhàn指激烈的战斗,苦战。

败北bàiběi战败,败逃。

后引申为竞赛中失利。

班师bānshī调回出征军队。

后引申为军队凯旋,参赛胜利归来。

鼻祖bízǔ始祖。

后引申为创始人。

睥睨pìnì也作“俾倪”,斜着眼睛看。

有从容、不理不睬之态。

彪炳biāobǐnɡ光辉闪烁。

后引申为功绩卓著。

不齿bùchǐ不准收录,不与同列。

后引申为瞧不起,鄙视。

不啻bùchì不止,不仅,不但。

后引申为如同,无异于。

不佞bùnìnɡ无口才,不善言谈。

后引申为不才(表自谦)。

不虞bùyú意料不到,没有想到。

后引申为不忧虑。

城府ch?nɡfǔ城市和官府。

引申为心机隐深难测。

赤子chìzǐ婴儿。

后引申为百姓,喻真诚、纯洁。

丹青dānqīnɡ绘画用的颜料,后引申指绘画。

丹,丹砂;青,青色土。

饿莩apiǎo也作“饿殍”,指饿死的人。

粉黛fěndài泛指妇女的化妆用品。

后引申为专指美女。

冯妇f?nɡfù古代搏虎名士。

后引申为重操旧业者。

斧钺fǔyua古代两种形状相似的兵器。

后引申为刑罚、杀戮。

腹诽fùfěi也作“腹非”,在心里诽谤。

付梓fùzǐ稿件交付印刷。

高堂ɡāotánɡ高大的厅堂。

后引申指父母。

高足ɡāozú良马。

后引申为品德、学识最优秀的弟子。

乖戾ɡuāilì抵触,相背。

后引申为怪僻,言行不合情理,粗暴,急躁。

挂冠ɡuàɡuān将帽子挂在城门上。

后引申为辞职、弃官。

管窥ɡuǎnkuī也作“管”,从管中看物。

后引申为所见片面,见识狭小。

圭臬ɡuīnia古代天文仪器。

后引申为标准、法度。

国殇ɡu?shānɡ《楚辞》篇名,屈原所作《九歌》之一。

归省ɡuīxǐnɡ回家探亲。

今沿用此义。

翰墨hànm?笔墨。

后引申为诗文,也指书画。

沆瀣hànɡxia夜间的露水。

屈原:“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阴而含朝霞。

”意为:吞食天地之气,渴饮夜间淆露,沐浴朝霞,吸收正气。

唐以后因崔沆主考,崔瀣应考之事,就有了“座主门生,沆瀣一气”之传言。

后引申指臭味相投,相互勾结。

红娘h?nɡniánɡ戏剧《西厢记》侍女名。

后引申为为别人婚姻乃至婚姻以外的他人之事而牵线搭桥的人。

洪乔h?nɡqiáo古人名。

因出任太守,受托带信很多。

中途投信函于江中。

后引申为托人带信被遗误,不可信托的带信人。

虎贲hǔbēn勇士,今同义。

解颐jiěyí即开颜,形容笑貌。

后引申为欢笑,开颜大笑。

金兰jīnlán言情意相投。

今沿用此义并有所发展。

巾帼jīnɡu?一种用蚕丝或发丝制成的头巾和发饰。

后引申为妇女的代称。

泾渭jīnɡwai河水名。

泾水清,渭水浊,故分清浊。

后引申喻人物品德优劣,喻事物是非界限的分明。

巨擘jùb?大拇指。

后引申为杰出人物,多指头面人物。

伉俪kànɡlì妻子,配偶。

后指夫妇。

孔方kǒnɡfānɡ也作“孔方兄”,钱的别称。

今同义。

莅临lìlín也作“涖临”,亲自,亲自到位。

联袂liánmai也作“连袂”,衣袖相连,携手同行。

后引申为共同合作。

耄耋màodi?古耄、耋分用,皆泛指年老,通称八九十岁。

内讧naih?nɡ内部相互倾轧斗争。

宁馨儿nìnɡxīn’?r这样的孩子。

今多指好孩子和有希望的组织机构或科研成果。

滥觞lànshānɡ江河发源之地水量少,仅可浮杯。

引申为喻事物的起源;喻事物泛滥。

期颐jīyí百岁。

今沿此义。

翘楚qiáochǔ高出杂树丛的荆树,喻杰出的人才。

戕害qiānɡhài伤害,残杀。

桑梓sānɡzǐ桑树和梓树。

后引申为故乡。

杀青shāqīnɡ古制作竹简之法。

后引申为书籍定稿或校刻付印。

失怙shīhù失去依靠。

失,丧失。

怙,依靠。

寿考sh?ukǎo九十岁高寿。

莞尔wǎn’ěr微笑的样子。

微辞wēicí也作“微词”。

隐晦而含贬义的指责。

微服wēifú改换常服以避人耳目。

今沿用此义。

致仕zhìshì还禄位于官,即辞官。

相同意思的还有致事、致政、致位、致禄等词。

(“致禄”还有“给予俸禄”的意思。

)致士zhìshì指招致贤士。

请缨qǐnɡyīnɡ自请投军报国。

后又引申为自请担任重任。

人瑞r?nruì人事方面的吉兆,后引申为年寿特高的人。

弹劾tánh?检举官吏的过失、罪状及失职行为。

问鼎wandǐnɡ古代以鼎为立国的重器。

问鼎,即询问鼎的情况。

喻图谋夺取地位或权力,或喻竞争中夺标。

毋宁wúnìnɡ也作“无宁”。

宁可,不如。

今也作“无乃”,岂不是。

戏谑xìxua开玩笑。

唏嘘xīxū也作“欷歔”,叹息。

后引申为抽泣。

效尤xiàoy?u效法学习错误的言行。

悬壶xuánhú悬挂着壶。

行医的代称。

徐娘xúniánɡ古人名。

后喻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

睚眦yázì也作“睚眥”“厓眥”。

瞪眼怒视,借指怨恨。

湮灭yānmia埋没,磨灭。

后引申为消灭、销毁。

伊人yīr?n这人。

指意中人(多指女性)。

翌日yìrì次日,第二天。

轶事yìshì也作“逸事”。

多指不见于史书记载的事。

因应yīnyìnɡ顺应、随机应变。

夤夜yínya深夜。

夤缘yínyuán攀附上升。

后引申为拉关系,向上巴结。

尤物y?uwù特别突出的人物,一般多指绝色美女。

后引申为珍贵的物品。

渊薮yuānsǒu后引申为人或物聚集的处所。

渊,深水,鱼所聚处。

薮,水边草地,兽所聚处。

在野zàiyě不在朝做官。

臧否zānɡpǐ善恶,得失。

后引申为褒贬品评。

造诣zàoyì前往,拜访。

造、诣二字均有“至”“到”的意思。

后引申为学业、技艺所达到的程度。

肇始zhàoshǐ开始,发端。

今沿用本义。

箴言zhēnyán训诫、规劝的言辞。

今沿用本义,并有发展。

整饬zhěnɡchì整顿。

后引申为整齐、严谨。

踯躅zhízhú也作“蹢躅”“踟蹰”。

徘徊不进,踏步不前。

桎梏zhìɡù古代拘系罪人的刑具。

后引申为束缚,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

桎,脚镣。

梏,手铐。

逐鹿zhúlù也作“争鹿”。

古人喻国家分裂之时,各种政治势力和集团争夺政权为“逐鹿”。

引申为夺名次,定高下。

捉刀zhuōdāo握着佩刀。

后引申为代人写文章,舞弄文笔,玩弄文字技巧。

作古zu?ɡǔ也作“做古”。

创始,开先例。

后引申为某人去世为“作古”。

识荆shíjīnɡ敬辞,指初次见面和结识。

入赘rùzhuì男子到女家结婚并成为女家家庭成员。

步韵bùyùn依照别人做诗所用韵脚的次第来和(ha)诗。

伯仲b?zh?nɡ古指兄弟。

后引申为评判人物之等差,竞技排名之次第。

伯,位居长者。

仲,位居次者。

WORD格式垂青chuíqīnɡ即以青眼相看,表示十分重视或见爱。

端倪duānní头绪,眉目。

后引申为推测,捉摸。

“端倪”不可写作“端睨”。

对簿duìbù受审时核对起诉事实。

今同此义。

娥眉?m?i也作“蛾眉”,秀丽的眉毛。

后引申为女子。

多指美女。

二致arzhì不同,不一致。

指不统一的两种意见或主张。

汲汲jíjí虚伪诡诈。

后引申为异常危险,急切追求,惶恐不安。

肯綮kěnqǐnɡ筋骨结合处。

后引申为最重要的关键或要害。

专业资料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