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作业管理
《生产与作业管理》课件
![《生产与作业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1693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4.png)
种类型。
生产类型特点
03
不同生产类型具有不同的生产工艺、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方式
,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生产过程与生产流程
生产过程定义
生产过程是指企业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 采购、加工、装配、检验和包装等环节。
生产流程定义
生产流程是指企业为完成某项任务或产品而进行的一系列作业活 动的有序集合。
03
生产计划包括产品需求预测、产能规划、生产排程和物料需求计划等 内容。
04
制定生产计划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如市场需求、供应 链状况、企业战略等。
库存管理
01
库存管理是生产与作业管理中的 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原材料、在 制品和成品的管理。
02
库存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库存水平 合理,满足生产和销售需求,同 时避免过多的库存积压和浪费。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 理和员工关系等内容。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员工满意度和绩效水平 。
04
生产与作业管理的技术与 方法
生产调度技术
总结词
生产调度技术是生产与作业管理中的 重要环节,用于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 资源分配,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
生产信息系统
总结词
生产信息系统是实现生产与作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工具,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生产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 持。
详细描述
生产信息系统包括生产计划系统、生产执行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通过实时采集和更新生产数据,对生产过程 进行监控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和改进方向,为持续改进 提供支持。
润空间。
《生产与作业管理》问答题答案
![《生产与作业管理》问答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bf957902d276a201292e81.png)
1.生产与作业管理的概念和任务1)生产与作业管理就是对生产与作业过程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和控制.2)生产管理的任务是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廉价、优质的产品(服务)。
2。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生产过程的比例性、生产过程的节奏性、生产过程的柔性、生产过程的经济性。
3.工艺专业化原则布置生产过程的优点按照工艺专业化形式组成的生产单位,由于将同类的工艺设备和相同的工艺加工方法集中在一起,带来了以下一些优点:(1)产品的制造路线有一定的弹性,比较灵活,能较好地适应产品品种变化的要求。
(2)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个别设备一时出现故障或进行维修,对整个生产进程的影响较小。
(3)工人固定操作某一种设备,有利于提高其专业技能。
4、按照工艺专业化原则布置生产过程的缺点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由于不能独立地完成产品(或零件)的全部加工任务,一件产品必须通过许多生产单位后才能完成,这就造成以下缺点:(1)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运输路线较长,而且路线迁回复杂,造成运送原材料、半成品的工作量较大。
(2)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停放、等待的时间增多,延长了生产周期,增加了在制品,多占用了资金.(3)各生产单位之间的协作、往来频繁,使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在制品管理以及成品的成套性工作比较复杂.5、按照对象专业化原则布置生产过程的优点按照对象专业化形式组织的生产单位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大大缩短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运输距离,节省运输的人力、设备和费用,减少仓库和生产面积的占用。
(2)可以减少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停放、等候时间,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加工过程中的在制品库存,节约资金。
(3)有利于按期、按量、成套地生产完工产品。
(4)便于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如流水生产线、成组加工单元等。
(5)减少了生产单位之间的协作联系,简化了生产作业计划工作和生产控制工作。
西南大学《生产与作业管理》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生产与作业管理》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69d1c4aeaad1f346933fe1.png)
1:[论述题]一、说明流程式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的特点及其生产管理的重点。
二、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买方市场环境下现代企业进行产品开发意义的认识。
三、请分别举例说明什么是独立需求和非独立需求。
四、请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全称并翻译。
ERP MRP MC TQC JIT MTS GT BPR LP SCM AM MTO BTO VRP FMS参考答案:1:[论述题]二、名词解释题:1、POM2、MTS与MTO三、论述题:请结合实例谈谈如何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的效率?参考答案:二、名词解释题:1、POM答:即:Product & Operations Management(POM)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企业生产(或服务)系统的设计、运行与改进的一项职能管理,旨在使企业的各种资源有效地转化为产品和服务。
2、MTS与MTO答:MTS:备货型生产(Make-to-stock MTS),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通过市场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的成品库存来即时满足用户的需要。
MTO: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 MTO),是指以顾客的订单为依据,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的生产。
生产的产品品种、型号规格和花色完全符合顾客的要求,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可以直接发送给顾客,不必维持成品库存,也不必经过分销渠道销售。
三、论述题:请结合实例谈谈如何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的效率?答题要点:(一)联系实际;(二)理论要点明晰,如下:有两大类途径:(1)减少零件变化,主要有三种方式:推行三化(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推行成组技术(GT:Group Technique);推行变化减少办法(VRP:Varieties Reduces Program);(2)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两种办法:硬办法――提高机床的柔性(例如数控机床);软办法――成组技术应用2:[单选题]1、与传统的生产与作业管理相比,现代生产与作业管理的管理()A:界限更明确B:范围更宽阔C:对象更集中D:品种更单一参考答案:B3:[单选题]2、企业是采用新技术、还是采用追随领先者技术的决策属于()A: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决策B:生产与作业计划的决策C: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开发与设计决策D:产品或服务的开发与设计决策参考答案:D4:[单选题]3、对象专业化形式的特点之一是()A:生产周期短B:在制品占有量多C:对品种变换适应性强D:生产管理复杂参考答案:A5:[单选题]4、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分类,加工制造型生产可分为()A:订货生产、备货生产、混合型生产B:通用产品生产、专用产品生产C:流程型生产、加工装配型生产D: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参考答案:C6:[单选题]5、和服务业相比,制造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A:生产率定额不易确定B:质量难于衡量C:销售与生产分离D:消费者干预程度大参考答案:C7:[单选题]6、相对于大规模生产模式而言,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一个特点是()A:多样化成本更高B:生产批量更大C:产品开发周期更长D:满足顾客个性化的要求更好参考答案:D1:[论述题]二、简答题:1、试述缩短产品开发设计周期的重要意义。
全国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b772d4915f804d2a16c174.png)
全国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9题,共38分)1.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实施流程中的五个部分是指定义、度量、分析、改进和()。
A.组织B.协调C.控制D.反馈ABCD正确答案:C2.首创分解动作研究的人物是()。
A.甘特B.泰罗C.梅约D.吉尔布雷斯夫妇ABCD正确答案:D3.下列属于生产运作系统运转主要活动的是()。
A.实施生产作业计划B.制定企业战略C.进行营销策划D.筹措生产资金ABCD正确答案:A4.生产与作业系统中的订单流强调的是()。
A.以利润为导向B.以利润为导向C.以市场为导向D.以成本为导向ABCD正确答案:C5.生产与作业战略属于企业战略的()。
A.总体战略B.经营战略C.竞争战略D.职能战略ABCD正确答案:D6.企业各种要素联合起来配合作用,所产生的合力效应,体现出增量放大的企业战略构成要素是()A.经营范围B.增长向最C.竞争优势D.协同作用ABCD正确答案:D7.以零件的相似性为基础,对零件进行分类编组,按组进行合理的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过程的组织和计划工作的是()。
A.计算机辅助设计B.成组技术C.计算机集成制造D.并行工程ABCD正确答案:B8.某零件投产批量为4件,经过3道工序加工,单件加工时间分别为10分钟、5分钟、20分钟.在顺序移动方式下,该批零件的生产周期为()。
A.35 分钟B.95 分钟C.105 分钟D.140 分钟ABCD正确答案:D9.企业劳动定额常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工时定额和()。
A.产量定额B.人员定额C.设备定额D.物料定额ABCD正确答案:A10.企业对以机械操作为主的工种编制定员的方法宜采用()。
A.按劳动效率定员B.按设备定员C.按岗位定员D.按比例定员ABCD正确答案:B11.与工艺专业化相比,对象专业化的缺点是()。
A.生产管理复杂B.生产周期长C.产品质最不稳定D.产品品种变换适应性差ABCD正确答案:D12.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中期计划的是()。
生产与作业管理培训
![生产与作业管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70ba394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4.png)
生产与作业管理培训1. 引言生产与作业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和运作过程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调度,以达到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目标。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生产与作业管理被认为是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培训内容、方法以及培训效果评估等相关内容,帮助企业为员工提供有效的培训,提高生产与作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 培训内容2.1 基础知识培训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培训是培训的第一步,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供应链管理:介绍供应链的基本概念、流程管理和协调等内容;•生产计划与控制:讲解生产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控制的方法;•质量管理:介绍质量管理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如六西格玛、质量控制图等;•库存管理:讲解库存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如经济订货量模型、ABC 分类法等。
2.2 生产现场管理培训生产现场管理是生产与作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因此需要员工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技能:•生产调度:介绍生产调度的原则、方法和工具,如生产排程、装配线平衡等;•车间布局:讲解车间布局的原则和方法,如流水线布局、单元化布局等;•生产监控:介绍生产监控的方法和工具,如生产报表分析、生产异常处理等;•故障处理:培训员工故障处理的技巧和方法,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3 持续改进培训持续改进是生产与作业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员工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Kaizen理念:介绍Kaizen的概念和方法,鼓励员工不断改善工作和提高效率;•PDCA循环:培训员工PDCA循环(Plan-Do-Check-Act)的理念和应用,推动持续改进;•问题解决方法:讲解常用的问题解决方法,如5W1H分析法、鱼骨图等;•员工参与:培训员工如何有效参与持续改进活动,增强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3. 培训方法为了提高培训的效果和效率,企业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培训方法:3.1 理论讲解理论讲解是最常用的培训方法之一,通过讲解基本理论来传授知识。
简述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内容
![简述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a0137c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d.png)
简述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内容生产与作业管理是指组织和管理企业内部生产和运营活动的过程。
它涵盖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生产计划、物料采购、生产调度、生产控制、质量管理以及设备维护等。
通过有效的生产与作业管理,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实现客户需求的及时交付。
一、生产与作业管理的概述1.1 定义生产与作业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组织和管理企业内部资源,以达到最佳效益的方式进行产品或服务的加工或提供过程。
它涉及到物料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等方面。
1.2 目标生产与作业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交付。
它还包括满足顾客需求、提升竞争力以及持续改进等方面。
二、生产与作业管理的重要内容2.1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情况,制定合理的产品数量和交付时间表。
它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市场预测、销售订单、原材料供应情况等。
2.2 物料采购物料采购是指根据生产计划的需求,确定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并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签订合同以及跟踪交付进度。
它需要考虑到物料质量、价格、供应能力等因素。
2.3 生产调度生产调度是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供应情况,对生产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以保证生产进度和交货期的达成。
它需要考虑到设备利用率、人员配备、工艺流程等因素。
2.4 生产控制生产控制是指通过监控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达标。
它包括设备运行监控、工艺参数调整、异常处理等。
2.5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建立质量体系、执行质量控制计划以及进行质量检测和改进活动,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和标准。
它包括原材料检验、工序检验、最终产品检验等。
2.6 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指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它包括预防性维护、故障修复、备件管理等。
三、生产与作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技术3.1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协调和优化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和协同运作。
2023年4月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真题及答案
![2023年4月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cfc33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7.png)
2023年4月《生产与作业管理》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产品的使用功能、可靠性、寿命、外观等,这是指()A.质量B.数量C.品种D.价格【答案】A2.在生产与作业管理上做出突出贡献并被称之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是()A.亚当·斯密B.泰罗C.梅约D.甘特【答案】B3.属于企业职能战略的是()A.企业总体战略B.企业愿景C.企业目标D.生产与作业战略【答案】D4.生产与作业能力决策中,属于产品设计和工艺方面战略决策的是()A.工程设计形式B.质量控制C.人员组织D.企业选址【答案】A5.与工艺专业化相比,属于对象专业化优点的是()A.品种变换适应性强B.生产能力利用好C.生产周期短D.适用单件小批生产【答案】C6.与订货生产型相比,属于补充存货型特点的是()A.价格事先确定B.以通用设备为主C.价格由订货确定D.管理难度大一些【答案】A7.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符号表示法中,“△”表示制品处于()A.检验状态B.停留状态C.加工状态D.搬运状态【答案】B8.在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组成中,原材料的供应、运输和保管属于()A.基本生产过程B.生产技术准备过程C.辅助生产过程D.生产服务过程【答案】D9.炼油生产类型一般是()A.专用产品,成批生产B.通用产品,大量生产C.专用产品,小批生产D.通用产品,单件生产【答案】B10.作业排序符号n/M/A/B中,M代表()A.任务数B.机器数C.车间类型D.目标函数【答案】B11.MRP是指()A.物料需求计划B.制造资源计划C.采购资源计划D.人力资源计划【答案】A12.JIT(准时生产)的核心是()A.适时适量生产B.尽早生产C.尽晚生产D.少量生产【答案】A13.属于精益生产结构体系三大支撑的是()A.多库存B.少品种C.零缺陷D.早生产【答案】C14.短期和长期的生产能力都大于需求时,企业应该考虑()A.加班加点B.临时性外协C.资产重组D.生产商设备改造【答案】C15.相同产品(或零件)一次投入和出产的数量是()A.批量B.周期C.在制品定额D.产量【答案】A16.物料清单又称为()A.产品结构文件B.辅助报告C.库存处理信息D.输出报告【答案】A17.物与场所结合的关键是场所的状态,场所分为A、B、C三种状态,A状态是()A.需要改善的状态B.良好的状态C.需要彻底改造的状态D.不合格的状态【答案】B18.项目管理中的三维管理不包括...()A.时间维B.知识维C.保障维D.空间维【答案】D19.网络图表示方法中,工作前后序列逻辑关系及活动不确定时间表示的是()A.关键路径法(CPM)B.图示评审技术(GERT)C.计划评审技术(PERT)D.项目风险管理技术(VERT)【答案】C20.在库存管理的ABC分类中,A类物品是()A.品种少,占用资金多B.品种少,占用资金少C.品种多,占用资金多D.品种多,占用资金少【答案】A21.不属于...库存功能的是()A.平衡供求关系B.提高产品质量C.减少运输的复杂性D.降低运输成本【答案】B22.管理供应商关系所必需的所有活动称为()A.生产计划管理B.场地管理C.采购管理D.项目管理【答案】C23.与传统采购相比,属于准时化采购特点的是()A.采购批量大B.文书量大C.送货频率低D.运输准时送货【答案】D24.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和环境的风险,这是()A.敏捷制造B.清洁生产C.准时化生产D.精益生产【答案】B25.不属于...常用绿色设计方法的是()A.回收性设计B.面向拆卸性设计C.冗余设计D.面向制造、装配的设计【答案】C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生产与作业管理名词解释
![生产与作业管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2998f99011ca300a7c39098.png)
生产与作业管理名词解释第一章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1生产与作业系统:是企业员工实施订单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综合运行的过程。
2质量:主要指产品的使用功能、可靠性、寿命、外观等.3数量:指不断满足用户在产品和服务数量方面的需求。
4交货期:主要指在供货时间上的保证能力。
5品种:是企业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差异性的集中体现。
6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化要素:指构成生产系统物质形式的那些硬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7生产技术:指生产工艺技术的特点、工艺技术水平、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等.8生产设施:指生产中的设置,生产装置的构成及规模、设施的布局和布置,并体现出相互联系方式。
9生产能力:指生产与作业系统内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数量及组合关系决定的反映生产系统的能力.10非结构化要素:指在一定的结构化要素组合所形成框架基础上,起支撑和控制生产与作业系统运行作用的要素.11生产与作业管理:指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有效地利用生产资源,对生产与作业过程进行组织、计划、控制,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管理活动的总称。
第二章生产与作业战略12企业战略:指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总体性管理的决策和谋划。
13经营范围:指企业在所处行业中所具有的产品和市场地位、经营的内容与规模等。
14竞争优势:指企业产品与市场的特殊属性,以及这种属性给企业带来的竞争地位。
15生产与作业战略:指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根据目标市场和产品、服务特点,在构造生产与作业系统时确定的指导思想、规划、决策内容及其实现程序。
第三章构建生产与作业运作平台1生产与作业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进入企业,经过生产转化,到形成一种新的使用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过程.2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指在投入正式生产操作前的有关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3并行工程:是将产品设计和制造及其相关过程的多项任务同时交叉进行,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使用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来进行设计。
生产与作业管理名词解释
![生产与作业管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acecfb169dc5022aaea0030.png)
第一章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名词解释1生产与作业系统非结构化要素:指在一定的结构化要素组合所形成框架基础上,其支撑和控制生产与作业系统运行作用的要素。
2生产与作业管理:指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有效地利用生产资源,对生产与作业过程进行组织、计划、控制,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管理活动的总称。
3生产力:指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等,它是输入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
4生产对象:指企业生产与作业活动中的原材料、复制材料等,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和质量。
5生产手段:指作用于生产对象,实现有投入到产出的手段,突出影响着效率,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成本和质量。
6生产信息:包括技术、知识、计划、经验、标准等,决定着生产与作业系统运行过程,是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等最关键的因素。
7生产资金:试运行的基础和保证,它的使用好坏决定着企业获利和持续生存能力。
8生产与作业系统:是企业的一个子系统。
是指由供应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给企业,经过企业的制造过程或服务过程,将生产要素转换为有形产品或无形服务,供给用户,实现价值增值,简答题1简述生产与作业系统面临的问题。
答:(1)市场竞争的国际化(2)市场需求多样化,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急剧加快(3)市场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4)资源紧缺、环境保护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严峻的摆在企业面前(5)信息化的实施给企业生产与作业带来新的冲击(6)不可忽视安全问题。
2简述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对策。
答:(1)要坚定地遵循生产与作业管理以市场为导向、讲求经济效益、科学管理、均衡生产等原则。
(2)要狠抓产品和服务质量(3)把科教兴企防盗企业生产与作业的关键位置。
3简述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内容。
答:(1)明确清晰的生产与作业系统职能战略(2)确定生产与作业组织形式(3)制定科学的生产与作业运行计划(4)试试准确的生产运作系统运转活动(5)提供良好的生产与作业系统维护、改进。
4简述生产与作业管理发展的显著变化。
《生产与作业管理》第一阶段综合练习题
![《生产与作业管理》第一阶段综合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c12ab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46.png)
【生产与作业管理】第一阶段综合练习题【生产与作业管理】综合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用户购置产品的第一需要是〔 D 〕P3A.数量B.交货期C.价格D.质量2.以下属于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化要素的是〔 A 〕P5A.生产技术B.库存控制C.人员组织D.质量管理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进行经营决策、制定经营方针和确定〔 B 〕P12A.经营方案 B.经营目标C.经营方案D.经营方法4.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经营范围、竞争优势、协同作用和〔 A 〕P22A.增长向量B.经营战略C.职能范围D.市场优势5.生产与作业战略中,属于组织与管理方面战略决策的是〔D 〕P26-27A.管理人员的选择B.车间内部布置C.管理监督形式 D.组织形式6.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变换加工对象时,如果设备调整的工作量大,适宜采用〔 C 〕P47A.平行移动方式B.横向移动方式C.顺序移动方式D.纵向移动方式7.从一个工作地承当的工序数目来看,大量生产的工序数目(m1)与单件生产的工序数目(m2)之间的关系为〔 D 〕P41A.m1≥m2B.m1>m2C.m1≤m2D.m1<m28.与流程式生产相比,加工装配式生产〔 C 〕P40A.产品品种数较少B.在制品库存较低C.产品品种数较多D.副产品较多9.大型水轮发电机的生产与作业类型属于〔 B 〕P39A.补充存货生产类型B.订货生产类型C.连续生产类型D.备货生产类型10.假设某产品的工时定额为5分钟/件,那么其产量定额为〔 A 〕P114 A.12件/小时B.14件/小时C.16件/小时D.20件/小时11.在生产与作业方案体系中,产品方案处于〔 C 〕P119A.短期方案层B.中期方案层C.长期方案层D.近期方案层12.以适时适量生产为核心的生产方式是〔 B 〕P163A.敏捷制造B.准时生产C.备货型生产D.流程式生产13.以下属于综合生产方案主要指标的是产品的〔 D 〕P120A.本钱指标B.利润指标C.销售额指标D.质量指标14.在生产间隔期固定的情况下,产品生产批量与平均日产量的关系是〔 B 〕P139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非线性关系D.不相关关系15.物料需求方案的根本原理主要来自〔 C 〕P150A.独立需求B.替代需求C.相关需求D.互补需求16.产品产量指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 A 〕P120-121A.数量B.品种C.价值D.本钱17.精益生产方式结构体系的三大支撑是零库存、多品种和〔 B 〕P137A.零本钱B.零缺陷C.多工种D.多批次18.在箭线式网络图中,某结点的最早开始时间取决于该结点各紧前活动的〔C 〕P194?A.最早开始时间中的最小值B.最迟结束时间中的最小值C.最早开始时间中的最大值D.最迟结束时间中的最大值19.设备维护保养等级的划分依据是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大小和〔 D 〕P269A.本钱B.时间C.人员D.难易程度20.在生产控制与其他活动的关联图中,起中心作用的是〔 C 〕P174A.订货订单B.物料采购C.生产方案D.会计核算21.生产调度组织的总原那么是〔 B 〕P182A.统一领导、统一管理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C.分级领导、统一管理D.分级领导、分级管理22.工程管理目前已开展为三维管理。
生产与作业管理1
![生产与作业管理1](https://img.taocdn.com/s3/m/634ca355312b3169a451a4a0.png)
B.对生产任务作统筹安排
C.确立何种竞争优势的决策
D.控制库存水平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21.第32题
在普通食品中加入某种维生素成分、牙膏中加入药物等属于( )
A.换代新产品
B.全新产品
C.改进新产品
A.一般作业
B.关键路线
C.交叉作业
D.平行作业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4.第21题
哪项属于公司层战略
A.成本领先
B.差异化
C.集中化
D.多元化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B.战术决策
C.操作决策
D.预测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6.第6题
对于不必要的工序、不必要的搬运、不必要的检验、不必要的动作等,一律都应( )
A.合并
B.简化
C.利用
D.取消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标准答案:1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作业总得分:0.0
作业总批注: Βιβλιοθήκη 作 业 1.第1题
( )的出发点是不断消除浪费,进行永无休止的改进。
A.VE
B.MRP
C.ERP
D.JIT
标准答案:D
D.仿制新产品
2020西南大学[0668]《生产与作业管理》
![2020西南大学[0668]《生产与作业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567c4cf61fb7360a4c654f.png)
0668 20202多项选择题1、被称为“动作研究之父”的是:.德鲁克.吉尔布雷斯.泰勒.法约尔2、可以从以下哪几个方面来理解克劳斯比提出的“零缺陷”?.零缺陷.追求.免费.预防3、一家饮料公司,一天生产100箱饮料,产品售价为200元/箱。
为灌装这些饮料,投入了100个标准工时,标准工时费用为20元/小时。
关于正确的有:.0.05箱/工时费用.200元/工时.1箱/工时.10元/工时费用4、系统库存量主要由()组成。
.库存资金.周转库存.保险库存.在途存货5、因果分析图的其他名称包括:.直方图.石川图.帕累托图.鱼刺图6、我国企业在实践中将全面质量管理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其中“三全”包括()。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全员的质量管理.全组织的质量管理7、库存控制中的定期控制模型法具有以下特点()。
.每次订货点不同.每次订货量不同.每次订货间隔期相同.每次订货间隔期不同8、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
.成本管理.库存管理.人事管理.质量管理9、在应用作业流程图进行业务流程优化时,应致力于减少的作业包括:.延迟.储存.操作.搬运10、质量管理体系可以()。
.使管理过程标准化.为组织提供实现持续改进的框架.向顾客提供信任.帮助组织实现顾客满意11、企业质量文化由三个层面组成,包括:.行为层.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12、活动关系图法中的O代表的含义是:.普通的.特别重要.绝对必要.不可接近13、以下选项中,属于竞争力最终表现指标的有:.成本.准时交换率.速度.质量14、下列有关独立需求库存的描述中,正确的是:.用户对这种库存需求具有独立性.用户对这种库存物品的需求与物资无关.是企业不能控制而由市场所决定的需求.这种库存需求是随机的15、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素分析里“有用的动素”的有:.装配.寻找.迟延.定位16、企业组织的三个基本职能是指:.财务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17、下列各项中属于SERVQUAL的“移情性”维度所包含的调查项目有:.公司没有优先考虑顾客的利益.员工并不总是愿意帮助顾客.员工是礼貌的.员工不会给予顾客个别的关心18、最早对相关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这一概念的学者来自哪个国家?.日本.中国.美国.德国19、一般而言,下列各项中哪些工作是由运营职能来实现的?.选址规划.进度安排.质量控制.会计核算20、下列有关工作研究产生与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发端于泰勒在钢铁厂所开展的搬运生铁块试验与铲运试验.越来越重视人类工程学、行为科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统计学的应用奠定了其基础.吉尔布雷斯在建筑行业的砌砖方法研究也是发端之一21、在QFD中,市场评价的主体是:.市场人员.顾客.质量人员.研发人员22、提高流水生产线效率的途径有:.购买新设备.缩短流水线的节拍.减少实际工作站数.在减少实际工作站数的同时缩短节拍23、下列各例中属于连续生产类型的是:.汽车装配.建造大楼.炼钢.化工24、以下各项中属于服务蓝图层次的有:.支持层.顾客层.后台.前台25、影响企业选址的自然资源因素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物产资源.气候条件26、提出“质量三部曲”的是:.克劳士比.朱兰.费根堡姆.戴明27、下列各项中属于SWOT外部环境分析的是:.技术进步.竞争对手的活动.新的市场潜力.企业的优势28、对动图(SIMO Chart)在动作研究中的应用目的是:.减少疲劳.寻找双手同时对称的最佳方案.提高效率.提高动作的稳定性29、最早提出劳动分工概念的是:.福特.亚当.斯密.泰勒.吉尔布雷斯30、工作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类研究:.方法研究.动作研究.操作研究.时间研究31、下列有关拉式生产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信息流方向与物流方向相反.实际生产数量与计划生产数量相一致.信息流方向与物流方向相同.实际生产数量大于计划生产数量32、使命位于战略金字塔的层级是:.第1层级.第2层级.第4层级.第3层级33、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专业化布置的是:.发动机车间.磨工车间/工段.医院的内、外科.玩具生产线34、研究与开发(R&D)的分类有:.新产品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应用研究.基础研究35、下列有关库存成本的各项中,属于库存物资成本的是:.所采购物资的价值.运输费.人工费.销售机会丧失所导致的损失36、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命周期成长期特点的有:.订单赢得要素为配套服务.目标市场是一般顾客.竞争对手数量开始增加.营业收入快速增长37、以下各项中属于质量管理七种老工具的有:.系统图.因果分析图.帕累托图.控制图38、制造业通常有()两种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及答案
![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77218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a.png)
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产与作业管理是指:A. 组织和控制资金的流动B. 管理和提高生产效率C. 制定市场营销策略D. 发展新产品和技术答案:B2. 生产系统的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人、机、料、法、环境B. 设备、原材料、经营政策C. 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协调能力D. 设备、技术、成本、人员答案:A3. 生产计划是指:A. 对实施生产的时间、内容和数量进行的安排B. 对销售业绩进行规划和评估C. 对原材料的采购和使用进行计划D. 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答案:A4. 生产控制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生产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库存控制B. 市场销售控制、人力资源控制、资金控制C. 原材料采购控制、市场需求控制、供应链控制D. 设备维护控制、营销活动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答案:A5. 产量管理的目标是:A.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B. 减少原材料消耗和库存成本C. 增加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D. 降低生产成本和人员培训成本答案:A二、判断题1. JIT生产模式的目标是实现零库存。
答案:对2.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主要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
答案:错3. TPS(丰田生产方式)是一种高效的生产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答案:对4. 生产与作业管理只涉及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不适用于服务业。
答案:错5. 精益生产是一种系统性的生产管理方法,强调消除浪费和不断改进。
答案:对三、问答题1. 解释生产进度控制的概念和作用。
答:生产进度控制是指对生产任务的时间安排和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
其作用包括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避免延误和拖期;提前发现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和障碍;优化资源利用和提高生产效率。
2. 请简要说明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并举例说明。
答: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包括过剩生产、等待、运输、库存、过度加工、不良品和不良流程。
举例来说,过剩生产指生产过多超出需求的产品,造成库存积压和资源浪费;等待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前序工序延误导致后序工序等待,造成生产周期延长和资源闲置;运输指产品或原材料的频繁搬运和运输,增加了物流成本和风险等。
(完整word版)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
![(完整word版)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efc8dd5af45b307e971978c.png)
生产与作业管理1、生产与作业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1)生产及其管理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2)生产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3)企业竞争优势与生产管理状况密切相关2、论述生产战略在企业经营战略中的地位(1)生产战略是企业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和产品特点来构造器生产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规划、内容和程序.(2)作为一系列决策的结果,生产战略是关于生产系统如何成为企业立足于市场、并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计划(3)作为一系列决策的过程,生产战略为实现生产系统在企业重大有性规定了明确的决策内容,程序,原则和模式。
(4)生产战略在整个战略体系中具有贡献性、一致性、操作性的特点3、生产与作业管理的任务生产管理的任务是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有效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廉价、优质的产品.4、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内容其基本内容包括(1)生产准备与组织(2)生产计划:对产品生产的计划和计划任务的分配(3)生产控制:为完成计划任务所作的管理工作5、劳动服务型的生产过程与物质生产型的生产的区别其主要区别是前者的产出不是物质产品而是无形的产品服务,物质生产的产品可以储存、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其绩效指标主要是产品的质量、成本、交货期等可以计量的指标,而劳动服务的产品不可储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其绩效测量以顾客满意度来衡量,难以计量。
6、备货型生产(名词)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补充成品库存。
订货型生产:是指按用户的订单进行生产。
可以进一步划分成订货组装型、订货制造型和订货工程型等三种生产方式.7、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效率途径(老教材第12页)根据实践的经验,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有效途径,可列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工业工程.工业工程是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传统方法论,主要原则是标准化、简单化和专业化,而标准化尤为重要。
东农16秋《生产与作业管理》在线作业
![东农16秋《生产与作业管理》在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d62fa1bba1aa8114431d9ca.png)
东北农业16秋《生产与作业管理》一、单选(共10 道,共50 分。
)1. 在多品种成批轮番生产条件下,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方法宜采用()A. 在制品定额法B. 累计编号法C. 生产周期法标准解:2. 企业的动力供应,工具制造等部门工作属于()A. 生产准备过程B. 辅助生产过程C. 生产服务过程标准解:3. 零件在工序间的各种移动方式中,加工周期最短的是()A. 顺序移动方式B. 平行移动方式C.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标准解:4. ()是以产品(或顾客)为中心组织生产系统。
A. 产品专业化B. 工艺专业化C. 混合组织方式标准解:5. 工艺专业化优点之一是()A. 运输路线短,运输成本低B. 有利于减少在制品数量和流动资金占用量C. 产品品种更换有较强的适应性标准解:6. 成批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不包括()A. 生产节拍B. 生产批量C. 生产周期标准解:7. ______是指设备从开始使用直到报废所经历的时间。
()A. 经济寿命B. 技术寿命C. 物质寿命标准解:8. 汽车及家电的生产,一般属于()A. 大量生产方式B. 成批生产方式C. 单件生产方式标准解:9. 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当产品的结构、工艺和劳动量构成差别较大时,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宜采用()A. 具体产品B. 代表产品C. 假定产品标准解:10. 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上对同一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生产环节,称为()A. 工艺阶段B. 工序C. 基本生产过程标准解:东农16秋《生产与作业管理》二、判断(共10 道,共50 分。
)1. 产品设计有四种形式,即创新设计,改进设计,参数设计和适应性设计。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2. 并行工程的本质之一是强调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和可检测性。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3. 新产品的种类可划分为,全新产品,换代产品,改进产品和变形产品。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4. 产品的生命周期大致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简述生产与作业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简述生产与作业管理的任务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a0ea58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6.png)
简述生产与作业管理的任务和内容生产与作业管理是管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组织实施和监控日常任务调度和维护作业流程的一个系统性过程,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反应期,降低相应的作业成本。
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合理的把握生产活动的方向,把握生产运行的状况,合理分配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充分实现企业收益和价值的最大化。
其主要任务包括:
1、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根据客户的服务活动,制定合理的生产任务、把握生产规模,以确保给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2、生产安排:生产安排是根据生产计划,按照要求有效安排生产计划,并确保每一道生产程序的正确性和顺利完成的过程。
3、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对产品和服务活动通过检查和管理,达到事先设定的质量要求、确保提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程序。
4、生产控制:生产控制是通过各种手段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活动
能够有效顺利进行,按规定的时间完成,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的程序。
5、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对产品和服务活动进行控制和管理,
确保以最低的成本高效实现服务质量要求的过程。
6、运维管理:运维管理是指在执行日常任务调度和维护作业流程
过程中,确保系统正常运行,以及系统软件和硬件安全可靠的过程。
另外,生产与作业管理还需要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管理者应
向相关员工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培训,促进每位员工的专业水平,让员
工充分的发挥本职能,提高生产效率,更好的为企业提供服务。
总之,生产与作业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能,涉及系统的研究,生产的计划及调度,资源的分配与管理,质量和成本的控制,以及人
力资源的管理等,旨在改善企业管理,以更低的成本实现企业生产任
务和服务要求。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d26e76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6.png)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生产与作业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产品的生产过程、资源的合理配置、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生产与作业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我有了以下的笔记总结。
一、生产与作业系统概述生产与作业系统是一个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输入包括人力、物料、设备、资金等各种资源,而输出则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这个系统的目标是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或提供满意服务。
生产与作业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
硬件要素包括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等;软件要素则包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质量管理等。
二、生产过程组织(一)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主要有工艺专业化、对象专业化和混合形式三种。
工艺专业化是按照生产工艺的特点来设置生产单位,优点是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性强,缺点是运输路线长、生产周期长。
对象专业化则是以产品为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其优点是运输路线短、生产周期短,缺点是对品种变化的适应性差。
混合形式则是结合了两者的特点。
(二)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主要有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顺序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长,但设备连续加工,运输次数少;平行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短,但设备有停歇,运输次数多;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则是两者的结合。
三、生产计划与控制(一)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包括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
综合生产计划是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产总量进行规划;主生产计划则是确定具体产品在各时间段的生产数量;物料需求计划是根据主生产计划来确定所需物料的数量和时间。
(二)生产控制生产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
进度控制要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延误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质量控制要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成本控制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
四、库存管理库存管理的目的是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成本。
生产与作业管理
![生产与作业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44506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e.png)
生产与作业管理1. 简介生产与作业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流程和作业流程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管理过程。
它涵盖了生产计划、物料采购、生产调度、库存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2. 生产与作业管理的重要性2.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的生产与作业管理,可以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采用生产线作业模式,将生产过程分解为多个环节,实现流水线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2 降低成本生产与作业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有效控制物料采购、库存和生产调度,避免过多的库存积压和生产过剩,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另外,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和作业安排,还可以避免因生产线空闲导致的资源浪费。
2.3 提升产品质量良好的生产与作业管理可以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进行。
通过建立质量检查机制和质量反馈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中的质量问题,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
3. 生产与作业管理的主要内容3.1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与作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包括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定生产数量、交货期限和生产周期等。
同时,需要考虑生产资源的利用情况,合理安排生产顺序,确保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和达成性。
3.2 物料采购物料采购是生产与作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企业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制定采购计划,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和协商,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和质量可靠。
同时,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管理,建立供应商绩效考核体系,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3 生产调度生产调度是对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配,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生产计划。
它包括工序安排、生产线平衡、物料供应等,旨在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转和生产进度的控制。
通过合理的生产调度,可以避免生产线的拥堵和空闲,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
3.4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对物料和产品库存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它涉及库存的采购、入库、出库以及库存盘点等环节。
业余大学本科生产与作业管理-模拟题
![业余大学本科生产与作业管理-模拟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18296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e.png)
《生产与作业管理》模拟题一,单选题1.工业增加值的算法有().A.支出法和收入法B.生产法C.收入法D.生产法和收入法[答案]:D2.在编制生产计划时,把整个计划期分为几个时间段,把制定或调整计划的时间间隔称为().A.滚动计划量B.计划间隔期C.滚动计划期D.计划周期[答案]:B3.下述选项中,()不是甘特图法的优点.A.简单明了B.有利于计划与实施进度进行比较C.易于绘制D.能直接,清晰地表示出各项作业间的相互关系[答案]:D4.在网络图中,作业用箭线表示,其中箭尾表示作业的().A.结束B.作业名称C.开始D.所需的时间[答案]:C5.库存控制,又称库存管理,是对制造业或服务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产成品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储备量保持在()的水平上.A.合适B.充足C.最低D.经济,合理[答案]:D6.当经济订货批量在一定幅度内左,右偏离时,库存总成本曲线的变化十分平缓,当实际订货量的偏离在-27%≤≤+37%之间时,年库存总成本增加的幅度小于().A.0.05B.0.15C.0.2D.0.17.利用MRP可以制定出零部件的生产作业计划,为了保证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需要(),以期获得一个理想可行的作业计划.A.对实际库存量进行核实B.核算设备和人力的负荷程度,进行能力平衡C.固定周期批量进行核实D.工作中心(能力资源)数据进行核实[答案]:B8.CIMS的两个支持系统是指计算机网络和().A.数据库系统B.决策支持系统C.操作系统D.管理信息系统[答案]:A9.JIT认为,出现库存是()生产操作不良的证明.A.系统缺乏柔性B.机器运转不正常C.生产过程不协调D.工人努力[答案]:C10.利用看板提高管理水平,是一个减少看板的循环过程.每一循环的步骤都应遵循().A.发出看板-暴露出问题-减少看板-解决问题-改善后再继续进行改善活动B.发出看板-暴露出问题-解决问题-减少看板-改善后再继续进行改善活动C.发出看板-减少看板-解决问题-改善后再继续进行改善活动-暴露出问题D.发出看板-减少看板-暴露出问题-解决问题-改善后再继续进行改善活动[答案]:D11.ABC控制的要点是().A.尽可能减少A类物资的库存B.A,B,C三类物资中,应重点管理BC.尽可能增加C类物资库存D.A,B,C三类物资中,应重点管理C[答案]:A12.()是指企业及其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作都能按照计划进度的要求有节奏地进行,不发生忽高忽低,前松后紧的现象.A.平行性B.均衡性C.一体化D.比例性13.工艺专业化在优点之一是()A.运输路线短,运输成本低B.有利于减少在制品数量和流动资金占用量C.产品品种更换有较强的适应性D.以上均正确[答案]:C14.在装配式生产中,若是成批生产,一批零件的移动方式有三种,其中加工周期最长的方式为().A.平行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D.不确定[答案]:B15.某加工件的批量n=4件,需顺序经过4道工序加工,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分别为:t1=10分,t2=5分,t3=20分,t4=15分,若采用顺序移动方式组织生产,则该批加工件的加工总周期为()A.200分B.110分C.125分D.115分[答案]:A16.长期生产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产品决策,生产能力决策以及确立何种竞争优势的决策,是属于()A.战术层计划B.作业层计划C.战略层计划D.以上均不正确[答案]:C17.下列有关期量标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是().A.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产出为止的全部日历时间B.出产提前期是指某一工序制品的出产日期比后一工序投入生产的日期应提前的天数C.最后一道工序的出产提前期为零D.最小批量法是根据允许的设备调整时间损失系数来确定的批量[答案]:C18.采用经济批量法确定的批量,是指().A.最大批量B.最小批量C.总费用最低的批量D.上述说法都不准确[答案]:C19.大量生产类型的企业,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可采用().A.在制品定额法B.累计编号法C.生产周期图表法D.定货点法[答案]:A20.提前期的计算是按工艺过程()的顺序进行的.A.相同B.相反C.交叉D.无关[答案]:B21.生产概念的横向延伸,是指生产的概念().A.由生产延伸到营销B.由制造业扩展到了服务业C.由生产延伸到售后服务D.由制造扩展到销售[答案]:B22.从生产与作业管理的角度,应用工作研究对于发现生产系统运行中的(),克服功能悖论的制约,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有着重要的意义.A.优势环节B.瓶颈环节C.操作标准D.松懈环节[答案]:B23.下列选项中,属于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的是().A.加工B.设备C.工序D.订货[答案]:A24.企业计划的层次,一般可以分为().A.战术层计划和作业层计划两个层次B.战略层计划,战术层计划和生产层计划三个层次C.战术层计划和作业层计划两个层次D.战略层计划,战术层计划和作业层计划三个层次25.中期生产计划属于().其主要任务是在的基础上,对企业在计划年度内的生产任务做出统筹安排.A.战略性计划正确预测市场需求B.作业性计划正确预测市场需求C.战术性计划正确预测市场需求D.战术性计划正确地开发新产品[答案]:C26.生产计划的编制必须贯彻()的原则.A.能力平衡B.产销平衡C.以产定销D.以销定产[答案]:D27.在编制生产计划时,把整个计划期分为几个时间段,把计划编制的总的时间长度称为().A.滚动计划量B.计划间隔期C.滚动计划期D.计划周期[答案]:C28.网络图的基本类型有().A.有箭线式网络图,结点式网络图和无结点网络图三种B.只有箭线式网络图一种C.只有结点式网络图一种D.箭线式网络图和结点式网络图两种[答案]:D29.以产品多样化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最为理想的生产型式是()A.大量生产B.成批生产C.单件生产D.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答案]:D30.某公司对某物料库存的年需求量为76800单位.已知:一次订货成本为18元/次;保管成本为0.04元/单位·月.最佳订货次数是().A.32B.24000C.1333D.66731.在MRP中,采购提前期的组成部分中不包括()A.管理提前期B.供应商提前期C.生产过程中的加工等待时间D.验收等时间[答案]:C32.生产过程控制中,信息反馈的状态报告中不包括()A.拖期任务报告B.工作质量状态报告C.机床状态报告D.材料短缺报告[答案]:B33.JIT生产现场控制技术的核心是().A.全面质量管理B.QC小组C.看板系统D.操作工人的多能化[答案]:C34.一批制品在各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不相同,为使加工过程设备工作不间断,而加工周期尽可能短,问该批制品应采用那种移动方式().A.平行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D.以上均不对[答案]:C35.某拖拉机轴承车间,设有制造轴承所需的各种设备及操作工人,这个车间的组织形式是()专业化.A.工艺B.对象C.混合D.技术[答案]:C36.对于大量生产方式而言,其生产单位布置应采用()原则.A.工艺专业化B.对象专业化C.混合专业化D.定位布置37.某加工中心有2台设备,每天一班,每班8小时,5月份工作天数为23天,设备开动率为90%,该加工中心的设备能力为()A.331.2小时B.165.6小时C.184小时D.368小时[答案]:A38.成批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不包括()A.生产节拍B.生产批量C.生产周期D.生产间隔期[答案]:A39.对于成批生产,在生产任务确定的情况下,批量与生产间隔期的关系是().A.反比B.正比C.正比或反比D.无关系[答案]:B40.前后相邻两批同种产品投入(出产)的时间间隔是()A.生产周期B.生产间隔期C.生产提前期D.在制品定额[答案]:B41.进行库存控制目的,就是要()A.使库存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B.使库存经常保持在最低水平上C.彻底消灭各类物资库存D.尽可能限制各类物资进入库存[答案]:A42.根据ABC分类法,对于B类物资,应实行()A.严格控制B.重点控制C.适当控制D.放宽控制[答案]:C43.下述选项中,()不是工艺专业化的优点.A.产品制造路线有一定的弹性,比较灵活,能较好的适应产品品种变化的要求B.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个别设备一时出现故障或进行维修,对整个生产进程的影响较小C.有利于操作者提高操作技能D.各生产单位间的协作往来频繁,生产作业计划在制品管理以及成品的成套性工作比较复杂[答案]:D44.计算机集成制造(CIM)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纳为().A.把企业的全部活动,视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视整个生产过程的活动为一系列地数据处理过程B.库存是弊病,是生产系统设计的不合理生产过程不协调生产操作不良的表征C.减少物料的搬运可以节省运输的人力设备和费用D.全面质量控制,目标是消除不合格产品,消除可能引起不合格产品的根源[答案]:A45.()又称作业计划标准,是为制造对象(产品,部件,零件等)在生产期限和生产数量方面所规定的标准数据.A.期量标准B.批量C.生产间隔期D.产品的生产周期[答案]:A46.短期生产作业计划又称生产作业计划,属于().它的主要任务是直接依据(),合理的安排生产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使之紧密衔接,以确保用户要求的质量,数量和交货期.A.战术层计划用户的订单B.战略层计划用户的订单C.作业层计划用户的订单D.战术性计划正确预测市场需求[答案]:C47.人-机联合分析,是以观测和分析作业者和机器在同一时间内的工作情况,使人的操作与机器的运转协调配合,以充分().A.减轻劳动强度B.发挥机器的生产能力C.利用人的积极性D.发挥人和机器的效率[答案]:D48.生产过程的节奏性要求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生产大致相同数量或递增数量的产品,避免时松时紧或().A.前松后紧的现象B.后松前紧的现象C.停工D.工人过度疲劳[答案]:A49.在JIT中,作为生产指令的投产顺序计划只下达给().A.第一道工序B.最重要的工序C.最后一道工序D.前一道工序[答案]:C50.在随机性需求的库存控制中,通过设置安全库存来预防和消除缺货,订货点库存量(R)是().A.订货提前期内需求量的期望值与安全库存量(SS)之和B.安全库存量C.订货提前期内需求量的期望值D.订货提前期内发生的对库存的需求量[答案]:A51.缩短总工期,必须在缩短()长度上想办法.A.关键节点时间B.最长作业的时间C.所有作业的时间D.关键路线时间[答案]:D52.绘制网络图的要求().A.简单明了B.正确地标注作业时间C.一要正确,二要简明D.正确地表达作业顺序[答案]:C53.滚动计划是依据规划论的原理,在编制生产计划时,按照()的原则,把整个计划分为几个时间段.A.以销定产B.近细远粗C.以产定销D.由近及远[答案]:B54.()又称生产过程程序图,是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工序作业描述,分析.A.搬运分析B.过程分析C.产品工序分析D.零件加工分析[答案]:C55.按生产专业化程度的高低,可将生产划分为:(),成批生产,单件生产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A.小批量生产B.流程型生产C.大量生产D.备货型生产[答案]:C二,多选题1.下面的选项中,()是工作研究的特点.A.工作研究的指导思想是突破,创新,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B.工作研究具有系统性特征C.工作研究的立足点是致力于企业生存环境的研究D.工作研究致力于工作方法的标准化[答案]:ABD2.采用提前期提法安排车间的生产任务的优点有().A.可同时计算出市场的需求情况B.计划的修正是自动进行的C.有效的保证零件的成套性D.为应用计算机辅助生产作业计划创造了条件[答案]:BCD3.时间优化可采用的措施有().A.取技术措施,压缩关键作业的作业时间B.尽量使工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资源均衡连续地投入,避免资源需求量的骤增骤减C.充分利用时差,从非关键作业上抽调部分资源,集中用于关键作业,以期缩短关键作业的作业时间D.改变作业方式,尽量把顺序作业改变为平行,交叉作业[答案]:ACD4.下述选项中,()不属于库存量过大产生的问题.A.导致产品成本的上升B.使订货(生产)成本提高C.造成产成品和原材料的损耗D.影响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和装配时的成套性[答案]:BD5.在MRP计算中,计划订单的数量并不一定等于净需求量,经常要用一些方法进行调整,常用的方法有().A.固定批量法B.经济订货批量法C.直接批量法D.固定周期批量法[答案]:ABCD三,判断题1.综合计划要求具体制定每一品种的生产数量.[答案]:T2.用收入盈亏法(收入利润顺序法)顺序确定品种,收入少,利润小的老产品不应再生产. [答案]:T3.滚动计划是一种动态编制计划的方法.[答案]:T4.滚动计划的连续性和应变性好,但严肃性差.[答案]:T5.在制品指正在加工的零部件,正在检验的零部件不应计在内.[答案]:F6.流水线上相邻两工序间由于生产效率不平衡而形成的在制品称为保险在制品.[答案]:T7.最小批量法是一种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为目标的制定目标的方法.[答案]:F8.成批生产的生产间隔期一定大于等于生产周期.[答案]:F9.在生产批量不相等情况下,某车间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答案]:F10.生产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答案]:T11.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答案]:T12.企业的生产过程包括:工艺过程,运输过程,自然过程,等待停滞过程.[答案]:F13.当各工序时间相等时,一批零件采用平行移动方式与平行顺序方式下的加工周期相等.[答案]:T14.流水生产实质上是大量生产类型的一种表现形式.[答案]:F15.汽车生产流水线是按工艺布置的例子.[答案]:F四,问答题1.简述生产与作业管理的原则.[答案]:在生产与作业管理中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1).讲求经济效益.传统的观点和做法是把降低成本的重点放在原材料的节省和工时的节约上,现代的观点和做法是把降低成本的重点放在提高生产能力和降低库存上.(2).坚持以销定产.防止盲目生产,提高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发展新产品,确保交货期,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对预测的依赖程度).(3).实行科学管理.建立适宜的生产指挥系统,做好基础工作,包括:数据完整,准确,制度完善,管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以及运用现代的管理思想和方法.(4).组织均衡生产.组织均衡生产既是科学管理的要求,也是建立正常生产秩序和管理秩序,保证质量,降低消耗的前提条件.(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对于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料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的策略指在减少产品在整个生产周期过程中对人类和环境的有害影响.2.库存控制的作用.[答案]:1.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2.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3.减少库存空间占用,降低库存总费用.4.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3.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的相互关系.[答案]: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的相互关系: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是工作研究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方法研究是通过对工作过程和每个细节的系统分析,制订出更合理,更经济,更有效力的工作方法,并使之成为标准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时间研究是在一定的标准测定条件下,对既定作业所消耗的时间进行研究,并制订出时间标准,或定额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联系:方法研究是时间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只有在先进合理的工作方法确定之后,才有可能建立起科学先进的时间定额.而时间研究提供的时间数据,则即是比较工作方法是否合理与优劣程度的重要依据,又是制订标准作业和标准时间的前提.4.试论述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答案]: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是把生产过程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很好的结合起来,使产品以最短的路线,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并使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充分的运用,达到高产,优质,低耗.合理组织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是保证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果的重要前提之一.合理组织生产过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连续性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工序之间的流动,在时间上是紧密衔接,连续不断的.要求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停留和等待时间.(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比例性是指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各道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上要保持必要的比例关系.比例性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有利于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停顿,等待时间,缩短生产周期.(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生产过程的节奏性指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从投料到成品入库,都能保持有节奏地均衡地进行.它要求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生产大致相同的数量或递增数量的产品,以避免前松后紧的现象.生产过程的节奏性应当体现在投入,生产和产出三个方面.(4)生产过程的柔性.生产过程的柔性是指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要具有灵活性,能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市场发生的新需求.由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就给企业的生产过程组织带来了新的问题,即如何朝着多品种,小批量,能灵活转向,应急应变性强的方向发展.上述组织生产过程的四项要求是衡量生产过程组织是否合理的标准,也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5.简述工程项目中时差的种类.[答案]: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整个工程项目完工时间的条件下,某项作业的最迟开始(结束)时间与最早开始(结束)时间之差.计算作业最早时间与最迟时间的目的,就是为了计算作业的时差. 工程项目中的时差有作业时差,结点时差,路线时差.(1)作业时差.作业时差可分为作业总时差和作业单时差:①作业总时差.指在不影响工程项目完工时间的条件下,该项作业可以延迟开始或延迟结束的时间.计算作业总时差应从网络图的终止结点从后向前逆推.各项作业的最早开始(结束)时间和最迟开始(结束)时间确定后,就可计算作业总时差.②作业单时差.指在不影响其紧后作业的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该作业可以延迟开始的时间.(2)结点时差.指该结点最迟结束时间与最早结束时间之差.如果结点时差为零,则该结点为关键结点.从关键结点引出的箭线中,凡作业总时差等于零的作业,即为关键作业.把关键结点和关键作业连接起来,即构成关键路线.(3)路线时差.是指网络图中关键路线延续时间与非关键路线延续时间之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1、()是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
1. D. 并行工程2.定制生产3.柔性生产4.串行生产2、成组生产单元按零件组的()选择设置。
1.工艺路线2.车间大小3.加工工艺4.产品结构3、提出“消除一切浪费”的是()生产技术。
1. JIT2. ERP3. POM4. TQM4、可以起到防止缺货,提高服务水平的库存,称为()。
1.周转库存2.运输库存3.预期库存4.安全库存5、运营战略包括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和()1. A. 产品设计2.工艺设计3.制造柔性4.市场柔性6、质量检验的实质是()。
1. B. 事后把关2. C. 事前预防3.应用统计技术4.全面控制7、流水生产需要两个基本条件:零件要能互换和()1.通用化2.自动化3.模块化4.按节拍生产8、产品开发是一个从产生概念产品开始到制造出()为止的完整过程。
1. E. 物料2.成品3.半成品4.原料9、()生产方式适用于产品体积大、结构复杂、品种数量多、批量小的企业。
1.大规模定制2.单件小批量3.流水线4.批量10、汽车制造厂对汽车轮胎的需求属于哪一类需求?()1.非独立需求/相关需求2.重复性需求3.独立需求/非相关需求4.一次性需求11、1913年,()发明了流水生产线,拉开了现代工业大生产的序幕。
1. F. 梅奥2.福特3.甘特4.泰勒12、以下哪项不属于MRP的输入系统?()1.产品结构文件2.产品出产计划3.库存状态文件4.主生产计划13、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组成中,为正常生产提供动力的生产活动属于()1.生产服务过程2.生产技术准备过程3.辅助生产过程4.基本生产过程14、看板系统是JIT生产现场控制技术的核心,主要用于控制生产现场的()1.资金流2.物流3.时间流4.信息流15、JIT生产方式中,设备的布局通常按()1. O型成组加工单元布局2. S型成组加工单元布局3. U型成组加工单元布局4. T型成组加工单元布局16、ERP的概念源于()1.英国2.德国3.日本4.美国17、全面质量管理在管理方法上使用PDCA循环,其中“P”代表()1.产品2.生产3.计划4.生产地点18、在库存的ABC管理法中,A类物资一般采用的订货方式是()1.定期订货方式2.定量订货方式3.随机订货方式4.确定性订货方式19、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基础和出发点是()1.竞争者2.市场需求3.老产品4.发明创造20、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构成产成品的各种物料的需求属于()1.直接需求2.间接需求3.相关需求4.独立需求21、和服务业相比,制造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1.生产率定额不易确定2.质量难于衡量3.销售与生产分离4.消费者干预程度大22、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分类,加工制造型生产可分为()1.订货生产、备货生产、混合型生产2.通用产品生产、专用产品生产3.流程型生产、加工装配型生产4.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23、在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组成中,实现产品使用价值的最基本阶段是()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2.基本生产过程3.辅助生产过程4.生产服务过程24、与传统的生产作业管理相比,现代生产作业管理()1.界限更明确2.范围更宽阔3.对象更集中4.品种更单一25、为了防止不确定因素而准备的缓冲库存是()1.投机库存2.经常库存3.积压库存4.安全库存26、独立需求是指那些具有不确定性、企业自身()1.迫切需要的需求2.不能控制的需求3.可以控制的需求4.有待明确的需求27、精益生产(LP)源于()1. JIT2. MRP3. MRP-II4. ERP28、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在设置生产单位时宜采用()1.工艺专业化形式2.对象专业化形式3.设备专业化形式4.加工专业化形式29、相对于大规模生产模式而言,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一个特点是()1.多样化成本更高2.生产批量更大3.产品开发周期更长4.满足顾客个性化的要求更好30、与订货型生产相比,备货型生产具有的特点之一是()1.产品库存占用较小2.产品属非标准产品3.产品属专用产品4.产品属标准产品31、JIT生产方式的核心思想是()1.消除一切浪费2.少人化生产3.准时化生产4.质量保证32、以下生产类型中,生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是()1.大量生产2.单件生产3.成批生产4.多品种小批量生产33、在成组技术中,对零件进行分类编组的依据是零件的()1.相似性2.非相似性3.结构复杂程度4.加工难易程度34、ISO9000族为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1.产品质量标准2.产品技术标准3.质量管理标准4.产品设计标准35、()是为基本生产单位提供辅助产品或劳务的生产单位。
1.辅助生产单位2.行政部门3.生产服务部门4.基本生产单位36、“适用性”的观点是由()提出来的。
1.朱兰2.戴明3.休哈特4.费根鲍姆37、()生产类型的特点是品种少,产量高。
1.定制生产2.成批生产3.单件小批生产4.大量生产38、产品开发的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需求的拉动和()1.市场的推动2.技术的推动3.人才的支持4.资金的支持多项选择题39、系统库存量主要由()组成。
1.库存资金2.周转库存3.保险库存4.在途存货40、我国企业在实践中将全面质量管理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其中“三全”包括()。
1.全过程的质量管理2.全方位的质量管理3.全员的质量管理4.全组织的质量管理41、库存控制中的定期控制模型法具有以下特点()。
1.每次订货点不同2.每次订货量不同3.每次订货间隔期相同4.每次订货间隔期不同4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
1.成本管理2.库存管理3.人事管理4.质量管理43、质量管理体系可以()。
1.使管理过程标准化2.为组织提供实现持续改进的框架3.向顾客提供信任4.帮助组织实现顾客满意44、下列运作系统中,与客户接触度较高的有()。
1.汽车制造业2.零售业3.咨询业4.电子产品加工业45、影响企业选址的自然资源因素包括()1.土地资源2.水资源3.物产资源4.气候条件46、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2.全面质量管理阶段3.统计质量控制阶段4.质量改进阶段47、MRP的发展经历了的阶段是()。
1. ERP2. MRPⅡ3.闭环MRP4.基本MRP48、制造业通常有()两种生产组织形式。
1.产品专业化2.顾客定制化3.工艺专业化4.成组化主观题49、JIT生产方式的目标与基本手段是什么?参考答案:JIT生产方式的目标与基本手段是什么?JIT,即Just-in-time,称为准时生产制,又称作无库存生产方式。
其最终目的是消除浪费、获取其基本目标是降低成本,其实现手段包括适时适量生产、弹性配置作业人数和保证质量。
50、简述新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
参考答案:简述新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
新产品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第一次生产和销售的,在原理、用途、性能、结构、材料、技术指标方面或几个方面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提高或独创的产品。
其特点有:(1)具有新的原理、构思计。
(2)采用了新材料,使产品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产品结构有明显改进。
(4)扩大品使用范围。
51、影响生产流程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答:产品/服务需求性质、自制-外购决策、生产柔性、产品/服务质量水平、接触顾客的程度52、什么是装配线(流水线)节拍?参考答案:什么是装配线(流水线)节拍?装配线的节拍是指装配线上连续出产两个相同制品的间隔时间。
它是装配线最重要的工作参数,装配线的基础。
其计算公式为: r=T效/Q(式中:r——装配线节拍;T效——计划期内有效工作Q——计划期制品产量。
)有效工作时间是计划生产的时间,它可以根据制度工作时间和时间有系数求得。
计划期制品产量包括计划产量和预计的废品量。
53、简述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参考答案: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互利的供方关系54、服务运作与制造生产有何不同?参考答案:服务运作与制造生产有何不同?(1)从产出形式看,制造生产是看得见的,服务运作是看不见的;(2)从与顾客的联系程度看生产低,服务运作高;(3)从工作的劳动含量看,制造生产低,服务运作高;(4)从投入的一制造生产高,服务运作低;(5)从生产率测量看,制造生产容易,服务运作难;(6)从交付顾决质量问题的机会看,制造生产多,服务运作少。
55、什么是PDCA循环?它都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什么是PDCA循环?它都有哪些特点?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是: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划的制定;D(Do)——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的内容;C(Check)——检查,就是总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行动(或处理)总结的检查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出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点是:周而复始、大环带小环、阶梯式上升、统计工具。
56、工作扩大化、职务轮换、工作丰富化的职工授权的区别是什么?参考答案:工作扩大化、职务轮换、工作丰富化的职工授权的区别是什么?答:工作扩大化,即扩大员工的工作范围或领域,增加工作的内容,以改变员工对常规性的、重简单工作感到单调乏味的状况,以改善工作和生活质量。
工作扩大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兴趣;从劳动生产率。
工作扩大使员工学到更多的技能和技艺,对于提高员工钻研技术的积极性也是一种段。
工作丰富化,即在规定的作业中增加难度更大、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内容,向员工提供更多的参与决策的机会,使员工在计划和控制等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使员工有更强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创工作丰富化较工作扩大更注重工作的内涵和性质、更注重高级心理需求的满足;而工作扩大则侧般工作范围或领域的扩展和较低级的心理需求的满足。
工作职务轮换,是将员工定期地从一种工作岗位轮换到另一种工作岗位,以使员工对不同的工作的了解,并改变员工长期从事一种单一工作的枯燥乏味的感觉,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57、如何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的效率?参考答案:如何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的效率?途径有:(1)减少零件变化,包括:推行三化(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推行成组技术;推化减少办法;(2)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包括硬办法:提高机床的柔性,例如使用数控机床或柔产系统;软办法:将成组技术使用到生产系统管理中去。
58、常用的质量管理统计方法有哪些?参考答案:常用的质量管理统计方法有哪些?常用的质量管理统计方法主要包括所谓的“QC七种工具”,包括调查表法、分层法、直方图法、散法、排列图法、因果图法和控制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