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66e78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b.png)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物精神的概念,认识到人物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的精神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人物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学内容1. 人物精神的定义与特点2. 人物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3. 观察与分析人物精神的方法4. 写作表达人物精神的技巧5. 实践练习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精神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人物精神的定义与特点,分析人物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3. 示范: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精神的表达方式。
5. 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解答,提出改进意见。
7. 展示: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评价与反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分析、表达等方面。
2. 学生作品的内容完整性、结构合理性、语言准确性等方面。
3. 学生对人物精神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优秀文学作品示例2. 人物精神分析表格3. 写作评价标准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精神的定义与特点,分析人物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2. 示范法: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精神的表达方式。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位同学进行观察与分析。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精神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人物精神的定义与特点,分析人物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3. 示范: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精神的表达方式。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位同学进行观察与分析。
5. 指导:教师解答学生练习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7. 展示: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评价与反馈。
九、课后作业十、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人物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精神的表现和描绘方法。
2.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分析人物精神,互相学习和借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741da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1.png)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3.在练习中提升写出人物精神的能力。
2课时第1课时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基本方法。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老师描述,你们来猜。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有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头上戴着一顶青色帽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生:猜不出来)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生:猪八戒)为什么同学们猜不出前一句描写的人物,却能猜出后一句描写的人物呢?因为后一句描述了这个人最典型的特征: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此处利用外貌描写突出了猪八戒的外貌特征,这正好符合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写人要抓住特点”。
此外我们还掌握了一些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但是我们写人物,除了要抓住其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
那么,如何在写作中将人物的内在精神刻画出来呢?(板书文题)【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导入和七年级上学期的写作练习衔接,既复习了之前学过的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本次的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学习中,有利于激起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习得方法1.回顾课文,掌握方法。
师:我们刚刚学完的第一单元,就有四篇写人的名作,请同学们回顾这四篇课文,看看作者分别展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预设《邓稼先》展现了邓稼先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展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于学术研究、不畏艰辛、大义凛然、无私无畏的精神品质。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展现了鲁迅先生乐观开朗、平易近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1baba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f.png)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物的精神是指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品质和个性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的精神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人物的精神,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人物的精神概念及其重要性2. 观察人物的方法与技巧3. 分析人物的精神特点4. 写作表达人物的精神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名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起学生对人物精神的关注。
2. 讲解:介绍人物的精神概念,阐述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及重要性。
3. 示范:教师展示分析人物精神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人物观察,分析人物的精神特点,并进行讨论。
5. 写作:学生根据观察分析的结果,写作表达人物的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分组讨论的积极性和合作性3. 学生写作表达人物精神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创造性五、教学资源1. 名篇作品选段2. 人物精神分析案例3. 写作素材库六、教学建议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名篇作品选段和人物精神分析案例。
2. 课堂氛围: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见解。
3. 学生指导: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写作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扩展活动1. 举办人物精神写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写作能力。
2. 邀请作家或文学爱好者分享他们分析人物精神的经验和技巧。
3. 组织学生参观展览或观看戏剧表演,加深对人物精神理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关注他们在表达人物精神方面的进步。
3. 根据学生的反馈,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难点:学生难以准确地表达人物精神。
解决策略:教师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实例,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人物,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人物精神。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4e1a8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6.png)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物内心的感悟。
3. 提升学生写作技巧,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有关人物精神描写的理论知识。
2. 分析优秀作品中人物精神的表现手法。
3. 进行人物精神描写的实践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进行生动的人物精神描写。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的人物精神描写,让学生从中领悟写作技巧。
2. 实践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人物精神描写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优秀作品,用于分析和讲解人物精神描写的方法。
2. 准备实践训练素材,引导学生进行人物精神描写。
3. 准备课堂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生动有趣的人物描写案例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写出人物的精神》。
2. 讲解:分析优秀作品中的人物精神描写方法,讲解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精神的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进行人物精神描写的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
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物精神描写的重要性和技巧。
七、教学案例:1. 案例一:《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通过对其外貌、举止、言谈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性格和的精神世界。
2. 案例二:《草原》中的小草,通过对其生长过程的描绘,表现了其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
八、课堂实践:1. 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尝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其精神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外貌、举止、言谈等方面的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心世界。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精神》教案-实中-李清波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精神》教案-实中-李清波](https://img.taocdn.com/s3/m/ff503087482fb4daa58d4bab.png)
《写出人物精神》教案卢氏县实验中学李清波【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
同时要突出读写结合,把阅读教学与“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围绕人物描写,读中有写,写中有读。
【学情分析】写人记事文章是初一学生学习写作的重点,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写作中,我们学习了“写人要抓住特点”,本课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如何深入到写出人物精神。
【教学目标】1.回顾、讨论例文,明确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性格与品质的方法,进一步把人物写生动。
3.积极参与写作训练,能够按要求写出较完好的片段或作文,突显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描写、用议论或抒情句点睛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
写人时,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如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都可以起到揭示和突显人物精神的作用。
如《邓稼先》一文,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邓稼先忠厚朴实的气质和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品格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3.妙用抒情议论记叙人物,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战士”,“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对闻一多先生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这些精彩的抒情和议论,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对文章的主旨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写作指导文题一: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质,并不排斥对他进行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内容上可以叙述和他相处的时光、共同经历的事情,在描写和叙述中展现人物的性格品质。
文题二:抓住争论者的不同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展开描摹,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刻画人物,写出他们在争吵中的不同表现,想象并尝试进行鲜活的心理描写。
文题三:“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某一类的人。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141dac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0.png)
七年级下册语文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辨析气质,明确内涵”活动,引导学生明晰“人物精神”的内涵。
2.通过“链接课文,范本名家”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选典型事例、抓细节描写”的方法。
3.通过“情境练习,写作热身”活动,指导学生在指定情境中运用写作支架尝试微型写作。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学会“选典型事例,抓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2.指导学生在指定情境中运用写作支架尝试微型写作。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发现并积累写作素材,运用写作支架尝试微型写作。
教学过程活动一、辨析气质,明确内涵(一)赏图片,辨气质师:有人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爱过的人,走过的路。
”今天老师准备了两幅图片,图片里是两个同时代的大诗人,想请同学们分辨一下他俩的气质里藏着什么?屏显(李白与杜甫的图片):预设:生1:第一张图片里是李白,他的气质的浪漫飘逸的。
生2:第二张图片里是杜甫,他的气质是深沉忧郁的。
师:你是通过观察哪些细节作出的判断?预设:生1:第一张图片里面是李白举杯邀明月的场景,李白是“酒中仙”,“李白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酒是一个很明显的信息,而且“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是李白的名句。
师:原来你是通过“李白爱喝酒,酒后诗百篇”这个典型事件得出的结论。
(板书:典型事件)生2:第二张图片里的杜甫眉头紧锁,神情严肃,双目望向远方,若有所思,这很符合杜甫诗歌中表达的忧国忧民。
杜甫晚年生活漂泊动荡,图片中的人物脸颊凹陷,很清瘦,也能看出生活的艰辛。
师:原来你是通过观察人物的神态、外貌来得出结论的。
(板书:外貌、神态)(二)析成语,明内涵师:同学们说得特别好,气质虽然是一种内在精神状态,但它会通过人物的典型事件、外貌、神态等外显出来,只要我们细致观察,就能判断出来。
(板书:外在特点、内在精神)请同学们看两组词语,请大家分辨一下,这些成语哪些表示外在特点,哪些表示内在精神?屏显:①骨瘦如柴、唇红齿白、大腹便便②面红耳赤、眉开眼笑、含情脉脉③鞠躬尽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④手舞足蹈、左顾右盼、支支吾吾预设:生1:“鞠躬尽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描写人物内在精神的词语。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faa72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8.png)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方式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物的刻画和描绘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外貌描写: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2. 动作描写: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状态。
3. 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语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4. 心理描写: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通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方式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描写手法,使人物的精神风貌得以生动展现。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品中的描写手法,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2. 实践指导法:引导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练习,培养学生动手写作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教学进程:1. 导入:教师通过优秀作品示例,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手法,并结合示例进行讲解。
3. 实践练习:教师布置人物描写练习,学生进行动笔写作。
4. 讨论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教师进行指导。
5. 总结与提升: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精神品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人物描写练习中的表现,关注学生在描写手法上的掌握程度。
3. 讨论参与:关注学生在讨论环节的发言,了解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优秀作品示例:提供一些优秀的人物描写作品,供学生分析和借鉴。
2. 写作辅导资料:整理一些关于人物描写的写作技巧和指导资料,供学生自学。
第一单元作文《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作文《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b95e7c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5.png)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下第一单元:作文写出人物的精神单元要求1.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2.运用对比、烘托、正侧面结合等写作手法来揭示和突显人物精神的作用。
3.借助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写作指导本单元的作文训练是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刻画人物由表及里的挖掘,重在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写人要抓住特点”主要侧重于“形”,是对人物进行素描,而“写出人物的精神”则侧重于“神”,是一种意会。
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无论是突出人物特点,还是人物精神,都必须借助具体的事例。
突显人物精神,还需要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法,比如正侧面结合、欲扬先抑等。
要写出人物的精神,重要的是要弄清楚什么是“人物精神”,像“苗条”“魁梧”等词是突出人物的外貌特征的,“摇头晃脑”“左顾右盼”等词是表现人物动作的,这些都不在“精神”的范畴。
人物精神包括人物的性格、品质、气质、个性等,比如开朗乐观、风趣幽默、善良无私、舍己为人、温文尔雅、吃苦耐劳等。
那么,如何表现一个人的精神呢?首先,可以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细节就是事物、人物在细小环境、细微之处的表现。
可以说,细微之处显精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内心变化。
比如鲁迅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
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
比如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像水晶一样”,而老人的眼睛则或是饱经沧桑,或是平和慈祥,或是睿智深邃。
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则眼光躲躲闪闪、游离不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
行动描写生动,能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65103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e.png)
1.教学重点
(1)人物描写方法: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准确表达人物的精神风貌。
举例:以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为例,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塑造出于勒叔叔的形象,展现其精神特质。
(2)细节刻画:指导学生关注细节,通过对人物动作、表情、语言等方面的细腻描绘,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举例:分析《背影》一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动作描写,如何表现了父爱的深沉。
(3)对比、Leabharlann 托手法: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突显人物的精神特点。
举例:通过对比《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与其他角色的描写,展现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经验。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如何写出人物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我考虑在下次课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们自己来分析案例,并分享他们的观点。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写作练习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潜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运用描写方法时仍显得有些拘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鼓励学生们大胆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加生动、有精神内涵的作品。
2.教学难点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3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58cf6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a.png)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内容: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达人物的精神特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要点,包括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心理等方面。
2. 分析案例,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描写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
三、示范与实操(15分钟)1. 展示一篇写人的范文,解读作者如何运用描写手法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
2.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根据已经给出的人物素材,写一篇关于人物精神特点的短文。
四、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1.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修改自己的作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优秀的作品,展示不同思路和表达方式。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2.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期待。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人物素材,写一篇关于人物精神特点的短文。
2. 提醒学生在写作时注意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并且合理运用修辞手法。
教学评估:课后布置的作业是对学生掌握程度的一种评估方式。
可以根据学生的作文内容和表达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描写人物精神特点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来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描写人物的文学作品,以提升对人物心理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抓住细节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通过练习,提高抓住细节的能力。
《写出人物精神》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写出人物精神》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92760e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8.png)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写出人物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在写人物时,写出其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并且把握好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
2.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1.在写人物时,写出其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并且把握好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
2.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教学方法】品读法、练习法【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精神品质,因此我们在描写人物时要抓住人物独特的地方,写出人物的精神。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一下。
二、话题一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并不太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一)作文提示1.注意,这次重点是要写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
当然,也需要对他进行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写,这些方法运用得好,可以有效凸显人物的精神气质。
2.可以借助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手法,注意在细节中展现他的性格品质。
(二)审题指导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质,并不排斥对他进行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内容上可以叙述和他相处的时光、共同经历的事情,在描写和叙述中展现人物的性格品质。
(三)范文《我的好朋友》友谊,是一把雨伞下的两个影子,是一张桌子上的两对明眸,并不仅仅是在不幸中才需要朋友,因为幸福的人也要朋友来共享自己的幸福。
月亮代表我的心,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忘的。
进入人生又一起起点——初中,有许多朋友是是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关心,照顾。
来初中第一天,我就遇见了黄丹,我们只聊了几句话,就成了铁朋友,她虽然比我年龄大,却比我矮,眼角上翘并且狭长。
其典型特征是内眼角朝下,外眼角朝上,极具美感。
眉毛高高在上,鼻子不大也不小,她的嘴巴很有特色,一般人上嘴唇中间是凹的,但她是平的,而且极平。
她有一个毛病就是上课总要上厕所(下课也要),总是催着我跟他一起去,最令人忍无可忍的,使它不停在你耳边说:我要上厕所,我要上厕所。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作文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作文教案设计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ac241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a.png)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作文教案设计范文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导游词、学科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our guides, subject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作文教案设计范文3篇七年级之后学生的写作要慢慢开始变难了,今天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作文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教学案(含范文点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教学案(含范文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0bcf623fbe1e650e53ea9949.png)
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目标1.学习选取具体事例、典型的细节表现人物精神风貌。
2.学习借助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正侧面描、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写突出强调人物精神。
3.在典型事件的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升华文章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1.围绕中心事件来写人物。
2.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文章要想突出人物,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写出人物的精神境界。
怎样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运用典型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其次要借助一些巧妙的表现手法来突出强调,如对比衬托、正侧面描写等;最后是运用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概括。
二、精彩回顾(一)首先,可以抓住具体事例、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1)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2)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刻画闻一多先生:专注认真、锲而不舍、废寝忘食(二)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
如《邓稼先》一文,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1)职务、功劳、技术水平——相当(2)国籍、文化背景、性格——不同(3)最不引人注意、忠厚平实、“纯”——奉献精神表现了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质和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
(三)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1.如《邓稼先》中:(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2)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
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这些句子深刻而准确地点出了邓稼先的精神品格。
2.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中:“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第1课时)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6ec4d4c844769eae009ed85.png)
《写出人物的精神》名师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将阅读与写作打通,为学生写作提供具体化的知识与策略。
在阅读中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借鉴描写、猜想与相关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突出人物的特性与精神。
2.借助问题设置与比较阅读,辅以说说、比比等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内化知识与方法的作用。
3.在具体的学习中,感受人物的独特精神,领悟形式为内容、技巧为人物精神服务的宗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首歌叫《读你》,其中有句歌词,“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我们现在的“读”就是阅读,“你”就是佳作中的人物。
写好了一个人,写出了他的精神,也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邓稼先》《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中的“传主”是值得一读再读的。
今天的“读你”更是为了“我写”,我们要从中获得一些感悟,借鉴一些方法,写出自己的佳作,写出人物的精神,也让别人读起来不厌倦。
二、阅读借鉴1.阅读《邓稼先》徊忆鲁迅先生(节选)》,分别找出最能体现主要人物精神的几个典型事例,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设计意图:典型事例或大或小,或庄严或生动,是表现人物精神、典型风貌的需要。
设计前者在大事(大是大非)中重点体现一位科学家的理性精神与中国“奇丈夫”气质,后者特意在细小中展现一位你并不熟知的“温暖”版的鲁迅。
这两种写法都值得学生借鉴。
2.阅读《邓稼先》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说说下面几处描写(猜想)可否体现主要人物的精神?并指出其传神之处。
《邓稼先》【心理】“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请猜读此时邓稼先的心情。
猜读:因痛失同事与朋友而悲痛万分;除了痛,更多的应该是决心,因为只有核武器实验成功了,才能告慰亡灵;心中还陡然生出英雄气。
【动作】“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请猜读此时邓稼先的动作。
猜读:不会颤抖,他大智大勇,有自信心;或:他也是人,肯定也有颤抖的时候,因为前文不是说“理论的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吗?通过“颤抖”一词的探讨,我们感受到了邓稼先肩上山一般的责任,时时刻刻面临的挑战。
七年级语文《写出人物的精神》一等教案
![七年级语文《写出人物的精神》一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e398f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5.png)
七年级语文《写出人物的精神》一等教案《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一、训练目标1.通过二三事记述人物;2.用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
二、目标导引㈠什么是人物的精神?人物的精神是指人物在思想、品质、言行、习惯等方面与众不同的特征。
㈡为什么要写出人物的精神?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写出了人物的精神,才能表现这一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区别,从其种意义上来说,表现了人的的精神,也就是表现了这个人物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
写人的记叙文是以表现人的精神为目的的,写出了人物的精神,也才体现出了写作的价值。
人物的精神是由不同的社会背、人际环境、人生经历、学识、年龄等诸多因素决定的,而且精神有一个产生、变化、发展到定性的过程,写出人物精神也才能拓宽写作思路,使人物形象丰满,使文章的内容多姿多彩,使写作的人物展示出普遍的社会意义。
㈢怎么样才能写出人物的精神?通过言行、心理、肖像描写等都可以表现人物精神,但本单元的重点是通过二三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精神,故只从这两方面谈一谈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
1.善于通过二三事从多角度表现人物精神。
一个人的精神,即使是某一方面的精神,也往往不是一件事就能写清楚、写深刻的,用二三事来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离不开事,事也不能脱离人而独立。
不同的人对事的态度不同,对同一事的做法也不同。
我们能写出不同人身上发生的不同的事,或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的不同态度,也就表现了人物的精神。
用二三事表现人物与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用什么样的二三事要有选择,每件事要是人物生平中的重要片断,组合起来要能表现人物的主要方面。
通过二三表现人物要与表达人物的精神结合起来考虑,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①表达的中心包含了人物的两三个方面的品质,让每件事或片断表现其中的一点。
②只表达其方面的精神,每件事或片断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
2.善于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
细节描写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故选材一定要典型。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69d22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7.png)
在讲授重点难点时,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讲解,并通过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有些知识点仍需进一步巩固。因此,我决定在下一节课前,设计一份针对性的复习资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并分析教材中的人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的内在精神,培养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人物写作技巧,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人物,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创造力,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创作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的人物写作作品。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细节,学会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3.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尝试以身边的人或熟悉的人物为原型,进行写作练习,注重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4.通过课堂讨论、互评、修改等环节,提高学生对人物写作的认识和技能,激发创作潜能。
二、核心素养目标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4.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通过学习人物描写,了解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文化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5.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互评等环节,促进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提升人际沟通与协作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写作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质。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 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 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219987a8856a561252d36ffa.png)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1.掌握写出人物的精神的方法。
2.梯度练习,提高人物习作的水平。
课前准备:1.回顾七年级上学期学过的《写人要抓住特点》。
2.回忆本单元前几课的内容,尝试自己归纳总结一下写人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咱们写作课的课题是“写出人物的精神”,老师让大家进行了课前准备,现在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你认为如何才能写出一个人的精神呢?明确: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选取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角度进行精当的描写。
除了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
二、写法指导1.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往往通过他所做的事情得以彰显。
如:《邓稼先》一文中,通过“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在戈壁滩坚持研究”等典型事例,突出邓稼先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的品格,人物形象丰满而鲜明。
2.抓住人物的特征描摹人物,体现人物的思想品格。
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
如:《回忆鲁迅先生》开头:“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这是萧红用自己心灵感受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
但不要面面俱到,因为面面俱到就失去了人物独有的个性和精神。
3.借助合理的写作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品质。
侧面描写、对比、衬托等都可以。
如:《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运用了侧面描写,写出了鲁肃的吃惊与赞叹,从侧面反映出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4.恰当使用抒情或议论,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作文训练:“写出人物精神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
2、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进行人物片段描写。
3、学生通过写作训练,能够写出较完好的习作。
教学课时:
二课时(一课时指导,一课时写后评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语文课本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各有特色,各具性格,给我们这些小读者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而我们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千
篇一律,如:老师都有着满头白发,小伙子都是浓眉大眼,人物缺少活动,缺少人物
特征,所以针对学生刻画人物形象的单一性,空泛性,我设计了这节课的主题:观察
人物的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我确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肖像描写,语言
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去体现人物的人性特点。
同学们,老师曾经也给同学讲过写人作文的基本步骤,现在我们回忆一下:
第一、细心审题,弄清题意。
(审题)
第二、确定好所写人物的思想品德。
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立意)
第三、依据要表现的品德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事例进行具体描写。
选典型的材料:最
能说明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的材料。
(选材)
第四、据所选材料的情况,按时间或材料类别布局。
采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选择最能表现突出人物形象的来
写(布局)
第五:修改、交流欣赏。
(总结全文,点题照应)(点题)
今天,我们一起继续探究如何写好人物作文。
二、新课:学习“肖像描写,写出人物精神”。
(一)、导入:
(1)展示照片,设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肖像描写:就是给人物画像,即把人物的外部特征――身材、容貌、服饰、姿态、神情、气质、风度等,像静物写真那样的写出来。
(3)肖像描写的目的:以“形”传“神”在写作过程中,准确的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加以描画,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精神世界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在写肖像时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写出了人物的个性。
什么是个性呢?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个性就是与众不同。
主要表现在人的语言,外貌,思想,动作等方面。
(二)、阅读片断、展开课题:
1.朗读下面文段。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
●思考问题
(1).写的是谁?从哪些方面写的?
明确:写得是鲁迅,从脸、头发、长衫、胡须、烟嘴这几个方面写的。
(2)特点分别是什么?
明确:脸:黄里带白,很瘦很瘦。
头发:寸把长,直竖着。
长衫:牙黄色,羽纱做的。
胡须:隶书“一”字形烟嘴:安烟的一头己经熏黑了
(3).从鲁迅的外貌特点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是个具有什么个性的人?
正直、严肃、倔强。
我们一起来看下鲁迅笔下的一个人物形象杨二嫂。
多媒体展示:
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回答问题
(1)这个人物形象是谁?凸颧骨,薄嘴唇。
可以用哪个成语形容她的外貌?尖嘴猴腮。
(2)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一句写的杨二嫂的什么?体态。
(3)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个什么个性的人?刁钻、刻薄
刚才我们选取的都是现代著名作家的作品,下面我们来看看古典名著里的人物形象。
多媒体展示: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条柳叶吊梢眉,身材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1)这是哪部作品里的人物,作者是谁?写的是谁?
(2)找一位同学分析一个这段话描写了这个人物的什么方面?这些方面有什么特点?体现出这个人物的什么个性特征。
眼睛:丹凤眼,三角眼眉毛:柳叶、吊梢眉
身材:苗条体格:风骚脸:粉面唇:丹唇
从丹凤眼、柳叶眉、身材苗条、粉面、丹唇我们可以看出王熙凤是个漂亮的女子。
但三角眼、吊梢眉、威而不露又说明她是一个很凶、很泼辣的人物。
丹唇未启,笑先闻,这一切都说明她是笑里藏刀的个性。
(3)“风骚”该怎么解释?
“风骚”在这里是指轻浮、轻桃,说明作者对王熙凤这个人物所持有的感情态度是不喜欢,所以一些评说家就说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是“明似一盆火,暗似一把刀”,
刻画出一个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
(4)以上我们所选的三个人物的肖像片断,从头到脚基本上都描绘到了,这是从人物肖像的哪一方面来写的?整体。
是不是只有写出人物肖像方方面面的特征,才能全面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呢?
生:不是。
三、肖像描写的技巧(阅读范例讲练结合)
练习准备:仔细观察班级里你比较熟悉的同学或老师,找到人物外貌的主要特点并构
思外貌描写。
1、粗描细摩
肖像描写最常用的笔法是写实,有蜻蜓点水的粗描淡写,有细致入微的工笔描绘。
示例一:
“客人年过半百,瘦削,脸上皱纹不很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形似刀刻。
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眼。
一件半袖浅灰衬衣,看样子穿
在身上足有三四年了,洗得却透亮,规规整整地扎束在腰里。
客人没带什么东西,只
有一只深蓝色的尼龙方便袋,空空瘪瘪的,绾了袋口放在腿上。
”
〔点评〕在这里,作者采用工笔描绘的方法,对主人公的进行刻画:年事稍长皱纹
却似刀刻,可见其蹉跎半生历尽风雨,脸上印满了岁月的苍桑;衣着简朴行囊空瘪,
则见其风尘落魄亡命天涯;衣服破旧却干净整齐,可猜出他是一个精细严谨之人。
作
者抓住主人公的肖像特征,写得真实自然,在文字的背后包蕴着读者能隐隐察觉的潜
台词。
示例二:
两只红眼边,一副锅铁脸,几根黄胡子,歪戴着瓦愣帽,身上青皮衣服就如油篓一样;手里拿一根赶驴的鞭子,走进门来,和众人拱拱手,一屁股就坐上座。
〔点评〕这里作者用了简笔勾勒的手法出一位无赖的丑恶嘴脸。
2、善用比喻、夸张
3、侧面衬托
示例: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
〔点评〕秦氏采桑女子之美,使得耕者锄者归来彼此抱怨,因为看罗敷耽误了劳作。
作者不直接写罗敷之花容月貌,而是细述观者之反应,烘云托月,衬出罗敷的光彩照人。
四、布置成篇训练作业。
自拟一个题目或参考下面题目,结合提示写一篇写人文章,突出人物的精神,500字
以上。
提示:要注重人物外貌特征的描绘。
可以采用集中一处描写,也可以在时间、情景变
化中作逐步加深式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