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课件
00054管理学原理 讲义 第四章
![00054管理学原理 讲义 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fe1e1416f90f76c660371ab5.png)
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学习的目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管理道德的概念、特征及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理解培育管理道德的途径,了解社会责任的概念,掌握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明确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的关系,理解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第一节管理道德概述一、管理道德的概念道德,就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人的信念力量去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是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和原则。
一般来说,道德是社会基本价值观一个约定俗成的表现,人们一般都会根据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社会认同的形态,形成与社会大多数人认同的道德观,大多数人能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哪些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
道德一般可分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类。
其中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应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守或履行行为标准和要求,以及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管理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
对管理者自身而言,可以说是管理者的立身之本、行为之基、发展之源;对企业而言,是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价值导向,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所需的一种重要资源,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源泉,可以说管理道德是管理者与企业的精神财富。
二、管理道德的特征(一)普遍性管理道德是人们在参与管理活动中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基本规范为指导而提升、概括出来的管理行为的规范,它适用于各个领域的管理。
无论是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文化管理,还是单位、部门、家庭和邻里的人际关系管理,都应当遵守管理道德的原则和要求。
(二)特殊性管理道德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道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它所调整的关系是管理关系,规范的行为是管理行为。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PPT课件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65bf81f705cc1754270937.png)
学
意
企业及其产品的价值观
义
5
第二节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功利 主义
推己 及人
道德观
权利 至上
公平 公正
社会 契约
6
一、功利主义道德观
• 基本观点: 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 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决策的依据是后果——为尽可能多的人 提供尽可能多的利益。当人与利益发生 冲突时则更多地强调利益
✓自我强度高的管理者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会更 加一致
25
• 自控力:用来度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 己命运的主宰
✓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认为他们控制着自己的 命运,而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则认为命运由 运气和机会决定
✓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更可能对后果负责,并 依赖自己内在的是非标准指导行为
✓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管理者的道德判断和道德 行为更加一致
1、在言行方面,是广大员工的重要表率。 2、通过奖惩机制来影响员工的道德行为 3、要勇于承担责任 (晏子治政的故事)
34
四、设定工作目标
缺乏明确的目标,会使员工感到无所适从。但 另一方面,即使目标明确却有失现实同样有可 能引起道德问题。在不现实的目标压力下,即 使有道德的员工也会持有“不择手段”的态度。 因此,明确和现实的目标可以减少员工的迷惑。
30
第四节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 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 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 • 管理者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 设定工作目标 • 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 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 进行独立社会审计 • 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31
一、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挑选过程被视为是了解个人道德发展水平、 个人价值取向、个性差异的一个重要途径。 (福特应聘的故事)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b91cd13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7.png)
二、管理道德的特征
• (1)普遍性 • 无论是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文化管理,还是单位、
部门、家庭和邻里的人际关系管理,都应当遵守管理道德的原 则和要求
• (2)特殊性 • 管理道德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道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它
所调整的关系Biblioteka 管理关系,规范的行为是管理行为• (3)非强制性
层的沟通渠道,尊重员工的话语权,为员工创造自由的工作环 境。 • 第二,企业应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帮助社会 上的困难群体。 • 第三,企业在生产中也要充分考虑到社会责任。
四、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1、对雇员的责任 •2、对顾客的责任 •3、对竞争对手的责任 •4、对环境的责任 •5、对社会发展的责任
• 2、社会经济观
• 它与“古典观”相对立,它认为,企业处理要赚取合理利 润以外,还应该为相关利益群体(如债权人、供应商、 消费者、员工、所在社区乃至政府等)承担其应该负担 的社会责任。
三、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
• 从长期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小与其经营业绩呈正相关。 •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做得工作: • 第一、企业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建立企业员工与管理
三、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 管理者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一般受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 管理者的个人特征、组织结构变量、组织文化以及道德问题的 强度五种因素的影响。
• 1、道德的发展阶段
• (1)前惯例层次
• 这是道德发展的最低层次,行为者认为:
• (2)惯例层次
• 有良性也有恶性,一些真正为企业整体利益着想的就是良性的。 相反,以个别人期望为是非标准的管理道德就是恶性的
容和形式,这体现了管理道德的 • A.普遍性B.特殊性C.变动性D.社会教化性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f4b9a94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a.png)
THANKS 感谢观看
。
促进可持续发展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实现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 展,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增强员工归属感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增强 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
降低风险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降低 企业面临的环境、社会和法律 等方面的风险,减少潜在的损
失。
04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
公平
对待员工、客户和利益相关者时,应 遵循平等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公正
在决策和分配资源时,应依据客观事 实和标准,不受主观情感或偏见影响 。
尊重与责任
尊重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侵犯他人的权益,维护良好的人 际关系。
责任
勇于承担管理责任,对组织、员工和社会的福祉负责,积极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03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与重要性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6 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后果
法律后果
违反法律法规
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可能违反国 家法律法规,导致罚款、吊销执
照等行政处罚。
合同违约
企业未能履行合同中规定的社会责 任,可能导致合同违约,承担违约 责任。
刑事责任
严重的不履行社会责任行为可能构 成犯罪,企业需承担刑事责任。
声誉损失
消费者权益保护
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企业应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可靠,不欺诈消费者。
保障消费者信息安全
企业应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建立消费者反馈机制
企业应建立消费者反馈渠道,及时回应和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意见 。
05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合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合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98a5c1320912a216147929c8.png)
3、企业组织
巴纳德组织三要素:共同目的、协作的愿望、信息的沟通 4、人文力与企业精神
16
[管理的道德困境] 学生的道德问题
鲁特格尔大学( Rutgers University )调查 了 600 多名学生,发现在打算选择工商业生涯的 学生中,76%承认至少有一次考试作弊;19%则 至少作弊 4次。
10
道:冲动形态或在意志存在的“伦”,其表现形态就是各 种道德规范及其体系,如中国传统伦理中仁义礼智信 的“五常”。“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 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德:是个体透过“理”与“道”对“伦”的内植和内化, 是个体内在的实体性或伦理普遍性,有了“德”,人 便由个体上升为主体。 得:是个体以“德”处理世俗生活中的诸利益关系所达 到的义利合一,得德想通的状态和境界,所谓“得之 有道,取之有理”,“君子取财,得之有道”。
5
重庆一化工厂在排污,电石渣废水一排入龙溪河,河水顿时变色。
6
美国密歇根州铜矿及工厂产生的尾料将湖水染红
பைடு நூலகம்
7
小资料:家乐福中国掀廉政风暴 多名管理人员 涉嫌受贿被拘
家乐福中国新总裁罗国伟掀起的改革风暴开始在家乐福各个环 节显现。 最近,家乐福中国总部以邮件、通告的形式向全国各个地区通 报了一些已被查处的内部腐败事件。家乐福内部掀起的反腐风 暴正在越刮越猛。 家乐福内部通告显示,近期北京CCU(城市采购中心)以及7家 门店生鲜处相关人员被送到司法机关。东北区域几家门店生鲜 处负责人被拿掉,深圳梅林店部分员工也被处理。“总部的决 心很大,反腐败已经确立为今年的工作重点。”
最好动力——道德
两者往往处于矛盾中,最强往往不是最好,最好也非最强。 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的目的,在于将两者有机得匹合,形成 “最强动力—最好动力”的合理体系。 4、竞争力论 国家竞争力: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系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第七版第04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第七版第04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5bfe64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7.png)
公共管理机构应公开透明地运作,接受社会监督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跨国公司的管理道德实践
尊重文化差异
01
跨国公司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差异,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道德
规范,不进行文化侵略。
社会责任
02
跨国公司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和
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诚信合作
03
公平竞争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遵循 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不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 竞争优势。
尊重员工
企业应尊重员工的权利和 尊严,提供安全、健康的 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合 法权益。
公共管理道德实践
服务公众
公共管理机构应以服务公众为宗旨,提供高效、 便捷、优质的服务。
公正廉洁
公共管理人员应公正廉洁,不谋取私利,不受贿 赂,维护公共利益。
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履 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应对国 际竞争和挑战,提升国际 竞争力。
社会责任的历史与发展
社会责任的起源
社会责任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社会责任的发展
随着社会对企业责任的要求不断提高,社会责任的内涵也不断扩展,逐渐涵盖了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等方面。
道德行为的示范作用
企业管理者的道德行为对员工具有示范作用,能够激发员工的道德 意识,进而形成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
道德决策的重要性
在面临社会责任抉择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管理道德能够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避免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
社会责任对管理道德的要求
遵守法律法规
倡导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 规,这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 也是管理道德的体现。
管理学-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管理学-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0d29903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4.png)
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道德管理的因素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道德发展阶段 个人特征 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 问题强度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途径
挑选高道德 建立道德守则 素质的员工 和决策规则
在道德方面 领导员工
设定工作目 标
对员工进行 道德教育
对绩效进行 全面评价
进行独立的 提供正式的
社会审计
保护机制
企业的社会责任
四、社会契约道德观
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这种道德观实质上是功利主义道德观的变种。既不符合权利至上的道德观更不符合公平公正道德观的基本原则,却能大 幅度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 契约论的道德观有其深刻的局限性。因为契约具有很强的情境特征在很多场合是利益博弈的结果,与合理性无关。而且, 契约的对象必须严格限制,哲学家已经多次指出,许多东西,比如人格、道德、婚姻、家庭是绝对不可以契约的。契约主义 的泛滥,会导致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后果。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三、公平公正道德观
这种观点认为,管理者不能因种族、性别、个性、个人爱好、国籍、户籍等因素对部分员工歧视,那些按照同工同酬的 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的行为是善的。
所谓公平公正,主要是指支付薪酬的依据应当只是员工的技能、经验、绩效或职责等因素,而不是其他各种似是而非的 因素。这种道德观在理论上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实践中问题十分复杂。
企业与现代社会
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感谢你们的聆听
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20世纪西方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几个不断递进的解释和实践模式: 1.理想类型论-20世纪20年代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2.文化矛盾论-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贝尔 3.最强动力-最好动力论-20世纪末期德国著名经济伦理学家彼得●科斯洛夫斯基 4.竞争力论-20世纪90年代查尔斯●汉普登-特纳等
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ppt课件
![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6af49ff705cc175427091e.png)
《
蒙牛:请问我们的产品检测出三聚氰胺了吗?
不 差
质检人员:恭喜你,没有! 蒙牛:那请问检测出致癌物质了吗? 质检人员:恭喜你,含量没那么高?
钱 蒙牛:有..有多高?
》 质检人员:不足以致癌,只是有害!
山 寨
蒙牛:有害的物质有..有吗? 质检人员:有还是没有? 蒙牛:你们检验的,有没有你还不知道啊,这又不差钱!
是什么
到如 应何 该从 是是 什什 么么
管理道德 应该是什么
是我 什们 么的
动 机
17
18
(二)道德观
功利观
个人主 义观
道德观
权利观
公平观
19
三、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 更从社会整体角度考 虑问题
以社会利益 为中心
重视利益相 关者利益
遵守道德规范不 仅是获得手段, 更是组织的责任
秩序
后惯例层次
受个人用来辨别是非的道德准则的影 响。这些准则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 律一致,也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律 不一致
5.尊重他人的权利。在自身价值观和 权利的选择上,置多数人的意见于不 顾 6.遵守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即使这 些准则是违背法律的
24
24
2、个人特征
(1)价值观 (2)自我强度:度量一个人的信念强度
一个人的自我强度越高,克制冲动并遵守其信念的可能性越 大
自我强度高的管理者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会更加一致
(3)控制中心:度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认为他们控制着自己的命运,而具有 外在控制中心的人则认为命运由运气和机会决定
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更可能对后果负责,并依赖自己内在 的是非标准指导行为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f9923ac119e8b8f67c1cb93a.png)
第二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第一节道德与崇尚道德的管理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主体判断某种行为时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组织的道德标准要与社会的道德标准相容,否则很难为社会所接纳。
一、四种道德观1.功利观这种观点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做出。
功利主义的目的是为更多的人谋求尽可能多的利益。
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但它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尤其在一些受决策影响的人没有参与决策的情况下;同时,也会导致一些利益相关人的利益被忽视。
2.权利观这种观点认为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做出的。
权利观积极的一面是它保护了个人的自由和隐私。
但它也有消极的一面:接受这种观点的管理者把对个人的保护看得比工作的完成更重要,对效率有不利的影响。
3.公平观这种观点要求管理者按公平的原则行事,如给新来的员工提供高一点的工资,以更好地维持员工的生活。
公平观保护了弱势员工的利益,但不利于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
4.综合观这种观点主张把实证(是什么)和规范(应该是什么)两种方法并入到商业道德中,即契约思想。
其种类有两种:(1)适用于社会公众的一般契约;(2)适用于特殊社团成员的特殊契约。
二、崇尚道德的管理特征1.把遵守道德规范看做责任2.以社会利益为重3.重视相关者的利益4.以人为目的5.超越法律即超越法律的要求,比法律的要求做得更好。
6.自律7.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第二节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一、道德发展阶段表1 道德发展阶段每个人在进入组织时,都带着一套相对稳定的价值准则。
这些准则是个人早年从父母、老师、朋友和其他人那里发展继承来的,是关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基本信念。
它看起来和恶发展阶段非常相似,但实际上不一样,道德发展阶段相对稳定,而价值准则有时会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自我强度用来度量一个人的信念强度。
一个人的自我强度越高,可知冲动并遵守子女年的可能性越大,越会坚持己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管理学》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ppt课件
![《管理学》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ae68e6eefdc8d377ee325b.png)
ppt课件
9
第二节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四、社会契约道德观
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 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这种道德观实质上是功利主义道德观的变种。 既不符合权利至上的道德观, 也不符合公平公正道德观的基本原则,但却能大幅度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的成 本,增加企业的利润。
ppt课件
6
第二节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一、功利主义道德观
这种观点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 的。
合理性:因为人类的行为一般都是基于动机,动机就是期望行为带来某些 有利的结果。 如果该行为能为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当 然就可以认为该行为是善的,必然得到大多数人支持。
➢ 由此可见,伦理与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指评价 人类行为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 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ppt课件
5
第一节 管理与伦理道德
二、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
简单地说,在经营活动中,企业伦理与管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突出表现在 以下几方面。
(一) 经济与经营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财富及其创造活 动的社会性
ppt课件
22
一定的社会责任?
企业好比一块硬币,一面是经济实体,一面是社会公器。
企业家也是由创造利润的创新能力和指向未来的伦理品质两要
素构成的整体。
发现并利用市场机会,不断地“创造性破坏”,这是企业家利
润的源泉,也是企业作为经济实体的存在;
怀着憧憬,完成神圣使命,指向终极关怀,这是企业作为社会
公器的存在。
ppt课件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50449a27647d27284b7351d8.png)
管理道德 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 道德与管理道德
道德
道德通常是指那 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 则或原则。
管理道德
管理道德是管理者的行为准则 与规范的总和,是在社会一般道 德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 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管理道德的 特殊性表现在两点:
一是规范对象的特殊性 二是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加强管理道德教育 重视管理道德规范 完善管理人格
第二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的概念 有关社会责任的两种相反的观点 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 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一、 社会责任的概念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认真考虑企业行为对 社会的影响
二、有关社会责任的两种相反的观点
古典观点 古典观认为:大多数企 业的管理者是职业经理, 他们不具有企业的所有权, 这些企业的经营者向股东 负责,其主要责任是最大 限度地满足股东的利益,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社会经济学观点 社会经济学观认为:企 业不仅仅是经济机构,除了 要赚取合理的利润以外,还 应为基本相关利益群体承担 其应负担的社会责任。
三、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
斯蒂芬通过统计调查证明,在社会责任和经济 绩效之间存在着某些正相关关系。他得出的结论 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一个公司的社会责 任行动明显降低了其长期经济绩效。如果政治和 社会压力迫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这就意味着管 理者在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时必须考虑 社会目标。”。
二、 不同的道德观
公 平 理 论 道 德 观
道 德 的 权 利 观
道 德 的 功 利 观
三、 有道德的管理者
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
管理学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管理学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9d57b329a5e9856a56126072.png)
伤害的严 重性
问题强度
影响的集 中程度
——这种行为导致伤 害的可能性有多 大
伤害的可 能性
这种行为对受—— 害者的影响有 多集中
后果的即 —— 伤害是否会立 时性 与受害者 的密切程 度 —— 与潜在受害者的
关系有多密切 即感觉到
管理学
第四节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8.提供正式 的保护机制 1.挑选高道德 素质的员工 2.建立道德守 则和决策规则 7.进行独立 的社会审计 6.对绩效进 行全面评价 5.对员工进 行道德教育
管理学
第三节 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一、道德管理的特征
合乎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1. 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而 且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 2. 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 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 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及一 般员工内部的关系; 4. 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5. 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 6. 具有自律的特征; 7. 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第五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企业与现代社会
3、从义务到响应到责任
社会义务(social obligation):指的是一家公司由于承担 着履行特定经济和法律责任的义务而从事的社会活动。 社会响应(social responsiveness):指的是公司为应对某 种普遍的社会需要而从事的社会活动。 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定义为一个组织在其法 律和经济义务之外愿意去做正确的事情并以有益于社 会的方式行事的意向。 社会义务主要反映的是传统经济学的观点;社会响应 管理学 和社会责任反映的则主要是社会经济学的观点。
管理学原理课件(PPT172页)
![管理学原理课件(PPT172页)](https://img.taocdn.com/s3/m/3c3ff97355270722192ef79a.png)
2、理论联系实际法 3、系统方法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管理理论产生前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早期的管理实践—— 古代管理实践偏重于宏观行政组织管理
早期的管理思想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管理理论产生前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组织环境综合分析法——SWOT分析 S——优势 W——劣势 O——机会 T——威胁
SWOT分析法
优势
劣势
(1)员工有工作动力 (2)产 品有知名度 (3)良好的企业声 誉 (4)现代生产技术等
(1)士气低落、动力不足 (2 )装备落后 (3)缺乏质量控制 ,导致较多浪费以及消费者对不 合格产品的投管理信息系统不完 善 (4)研究和开发力度不够限 制了产品创新
分类——高、中、低 ——综合、专业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二节 管理者
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角色
2、信息角色 3、决策角色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二节 管理者
管理者的技能 1、技术技能
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二节 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工作多、完成好、下属满意 成功的管理者——晋升快 有效的管理者——有效率 成功的管理者——有效果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节 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战略管理理论 业务流程再造 学习型组织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节 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 人本 跨文化 参与
第三章 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 第一节 组织环境概述
组织环境的概念 组织环境就是指影响组织生成与发展的各种力量和 条件因素的集合。
第04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04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f8d94c3c87c24028915fc366.png)
15 家 企 业 遭 点 名
完达山药业 上海农药厂 玖龙纸业 太阳纸业 云南玉溪维和制药 北青旅 中大恒基 中国一重 九阳豆浆机 宅急送 雪花啤酒 物美大卖场 太极集团 绿谷
引例启示
以上三个案例都反映了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管理道
德。管理道德是表明一个组织在管理过程中遵循的基本价值
和希望其成员遵守的行为准则的规范是否符合道德的要求, 许多人都说,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要 争取赢利最大化,而不顾及其他非经济的问题。实际上,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道德不但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且 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运行所需的一种重要的新型资本形 态,是一个企业精神财富和生命力所在。在深层次上,管理 道德对企业管理进行价值导向,是企业创造财富和提高竞争 力的源泉。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企业的社会责任
引例
案例一:南京冠生园是我国食品行业的名牌企业,2001年8
月,这家企业因为将隔年霉变的月饼加工成新月饼销售,在新闻曝光 后被市场视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并因此导致企业的垮台。
伦理道德是以“善”调节共同体以及共同体中个
人的行为,善,就是个体与共同体统一的价值形
态与精神形态。在企业管理中,个体与共同体统 一的善的价值追求,表现为两大基本结构,及内 部的个体与组织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它所处的更 大的共同体,即企业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两大
结构分别形成企业内部伦理与外部伦理,由此形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具有自律的特征。
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组织价值观不是个人价值观的简单 汇总,而是组织所推崇的并为全体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c8389f10376baf1ffd4fad19.png)
五、推己及人道德观
它是中国儒家道德观的高度概括。 其核心观点:“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恭、宽、信、敏、惠 仁、义、礼、智、信
10
第二节 道德管理的特征 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一、合乎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1. 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 手段,而且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
观点:
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 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契约论的道德观有其深刻的局限性
契约具有很强的情境特征,在很多场合是利益 博弈的结果,与合理性无关;
契约的对象必须严格限制,如价格、道德、婚 姻等是不可以契约的;
契约主义泛滥会导致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后果。
9
友。相对稳定的价值准则 自我强度:度量一个人的信念强度。自
我强度越高,克制冲动并遵 守其信念的可能性越大 控制中心:内在控制中心 外在控制中心
14
3.结构变量
组织的结构设计有助于管理者道德行为的 产
生
正式的规章制度
职务说明书
绩效评估
报酬与分配方式
奖赏与惩罚
15
4.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强度也会影响道德行为
原则层次:受个人用来辨别是 否的道德准则的影响,这些准 则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律一 致,也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 律不一致
5.尊重他人的权利,置多数人的意 见于不顾、支持不相干的价值观和 权利。
6.遵守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即使 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
13
2.个人特征 基本信念: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亲
6.对绩效进 行全பைடு நூலகம்评价
5.对员工进 行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