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中国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胸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查
胸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查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重要方法,阳性率超过80%。胸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查呈阳性,且胸膜间皮瘤细胞呈巢状、腺样排列,可诊断为胸膜间皮瘤。
胸腔积液肿瘤标记物检查
胸腔积液肿瘤标记物检查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重要方法,阳性率超过70%。胸腔积液肿瘤标记物检查呈阳性,且胸膜间皮瘤细胞呈巢状、腺样排列,可诊断为胸膜间皮瘤。
影响因素
肿瘤分期
晚期肿瘤患者发生恶性胸腔积液的风险更高。
病理类型
特定类型的肺癌,如小细胞肺癌,具有更高的恶性胸腔积液发生风险。
其他因素
患者年龄、性别、一般健康状况等也可能影响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风险。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y
定期检查
01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情进展。
xx年xx月xx日
中国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CATALOGUE
目录
引言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预后和随访总结与展望
引言
01
恶性胸腔积液(MPE)是恶性肿瘤累及胸膜或胸膜原发性肿瘤导致的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
MPE可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患者多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胸水以淋巴细胞为主,胸水ADA(腺苷脱氨酶)活性升高。
结核性胸膜炎
患者多有发热、咳嗽、咳痰等表现,胸水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胸水ADA(腺苷脱氨酶)活性升高。
肺炎旁胸腔积液
鉴别诊断
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03
包括全身化疗、胸腔内化疗、生物靶向治疗和激素治疗等。
药物治疗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 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03
目录
• 引言 •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概述 •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原则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不良反应及风险管理 • 专家共识对临床实践指导意义及挑战 • 总结与展望
01
报告范围与目的
报告范围
本共识涵盖了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分 类、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报告目的
通过解读本共识,帮助临床医师更好 地了解和应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提 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02
促血小板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药物概述
药物定义与分类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定义
专家共识核心内容解读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详细阐述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种类,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泊帕等,以及它们的作用机 制和适应症。
临床应用规范
明确了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应用规范,包括用药时机、剂量调整、疗程管理等,为临床医生提供了 明确的指导。
安全性评估及监测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不良反应及风 险管理
常见不良反应类型及表现
肝功能异常
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黄疸等。
血液系统异常
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 等。
过敏反应
包括皮疹、瘙痒、荨麻疹、呼 吸困难等。
肾功能异常
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
其他不良反应
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 道症状,以及头痛、发热等全 身症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简化的治疗方案 ,减少用药种类和次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2023年临床质谱相关专家共识指南标准盘点

2023年临床质谱相关专家共识指南标准盘点

2023年临床质谱相关专家共识指南标准盘点随着临床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临床质谱已经成为临床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在临床医学诊断、药物治疗以及疾病预防方面,临床质谱技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临床质谱相关领域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临床质谱相关专家共识指南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标准。

本文将对2023年临床质谱相关专家共识指南进行盘点,介绍其内容和意义。

一、专家共识指南的背景1.1 临床质谱技术的发展随着质谱仪器的不断更新换代和临床实践的深入,临床质谱技术在医学诊断、药物研发、疾病预防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也使得临床质谱相关专家共识指南的制定和更新变得至关重要。

1.2 专家共识指南的作用专家共识指南是由临床质谱领域的专家们根据临床实践、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所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其目的在于规范临床质谱领域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推动临床质谱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二、2023年临床质谱相关专家共识指南内容概述2023年的临床质谱相关专家共识指南内容丰富,涵盖了临床质谱技术在医学诊断、药物研发、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应用,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质谱样本采集和处理规范该部分内容包括质谱样本的采集方法、样本运输、保存和处理等规范,旨在保证样本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后续的质谱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2.2 临床质谱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指南详细说明了临床质谱技术在各类疾病诊断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标准,如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等方面。

2.3 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物监测标准中还包括了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监测方面的应用规范,致力于推动临床质谱技术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并为药物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2.4 临床质谱技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在专家共识指南中,还详细介绍了临床质谱技术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具体要求,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5 临床质谱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专家共识指南中还对临床质谱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以及标准的更新和完善等。

胸腔积液诊断的中国专家共识

胸腔积液诊断的中国专家共识

胸腔积液诊断的中国专家共识摘要:胸腔积液是多种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其病因诊断具有挑战性。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胸膜与纵隔疾病学组(筹)组织专家,充分评估了胸腔积液诊断领域最新的研究结果,基于GRADE证据分级的原则,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和修订,最终形成了胸腔积液诊断的专家共识。

本共识分为三章:胸腔积液的评估和检测、常见病因胸腔积液的诊断、其他类型胸腔积液的诊断。

第一章主要推荐意见如下:(1)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怀疑为胸腔积液的患者,推荐行胸部CT和(或)胸腔超声检查明确有无胸腔积液。

(2)有条件情况下,推荐在超声引导下行胸腔穿刺。

诊断性胸腔穿刺,建议至少检测胸腔积液总蛋白、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细胞分类计数和细胞病理。

(3)建议用Light标准来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部分漏出液经Light标准可能被误判为渗出液;如果存在心脏疾病,而胸腔积液判断为渗出液,建议检测胸腔积液N-端脑钠肽前体或血清-胸腔积液白蛋白梯度协助判断。

(4)针对胸腔积液样本检测未能明确病因的患者,推荐行胸膜活检,CT或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准确性更高。

经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测和(或)胸膜活检未能明确病因者,建议行胸腔镜检查。

第二章主要推荐意见如下:(1)胸腔积液细胞病理显示为异型细胞、可疑恶性或恶性细胞,建议获取更多样本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协助确诊及分型。

(2)建议用液体培养基进行结核分枝杆菌(MTB)培养以提高阳性率。

推荐在疑诊结核性胸腔积液时进行分子诊断(核酸扩增或Xpert MTB/RIF)。

疑诊结核性胸腔积液而胸腔积液检查未能确诊者,推荐行CT或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或胸腔镜获取胸膜组织行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扩增和培养。

(3)推荐检测胸腔积液C反应蛋白协助鉴别非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PPE)和复杂性PPE。

对PPE和脓胸患者,建议将胸腔积液接种到血液培养瓶中,或将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的标本进行培养,提高培养阳性率。

第三章主要推荐意见如下:(1)如果胸腔积液不能用常见病因解释,建议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积(2)液特征和活检病理结果等,以排查少见和罕见病因。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要点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要点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要点摘要恶田匈腔积液(MPE)是指胸膜原发恶呾中瘤或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引起的胸腔积液,MPE患者的预后差。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胸膜与纵隔疾病学组(筹)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归纳遴选MPE治疗的临床问题,进行证据检索和评价,并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和修订,形成推荐意见。

本共识适用对象为年龄�18周岁,除恶性胸膜间皮瘤以外的各种恶性肿瘤导致的MPE。

共识分为四章:MPE的发病机制、MPE的预后评估、胸腔局部治疗、针对MPE的全身抗肿瘤治疗。

本共识主要推荐意见如下:1.MPE的预后评估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参考价值,建议结合患者的体力状态评分、肿瘤类型和实验室指标来综合评估患者预后。

2.对有症状的MPE,推荐尽早进行胸腔局部治疗,治疗性胸腔穿刺术可作为初始的治疗措施;穿刺排液后评估肺是否可复张,并据此制定后续的治疗措施。

3.无论肺是否可复张,推荐将胸腔置管引流作为MPE的一线治疗方法,置管后尽量每日引流。

对肺可复张的MPE,在有条件的单位,推荐行滑石粉胸膜固定术,经胸腔镜滑石粉微粒喷洒或经胸腔置管滑石粉匀浆灌注均可;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可选择聚维酮磺、博来霉素、多西环素等胸膜硬化剂。

4胸腔置管引流后建议酌情注入铅类药物行胸腔内化疗,或注入抗血管生成药物(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或贝伐珠单抗)单药或联合胸腔化疗。

胸腔介入治疗(电刀、氮气刀、冷冻、激光、射频消融等)能使部分MPE 患者获益,但缺乏高质量的证据,建议有条件的单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清况酌渭开展,或开展严格的临床研究。

对千有症状的分隔性MPE,建议胸腔内注射纤维蛋白溶解剂(如链激酶、尿激酶)来促进积液排出。

5.对不同恶性肿瘤继发的MPE,若患者体力状态评分良好,推荐针对原发肿瘤进行全身抗肿瘤治疗。

恶性胸腔积液(MPE)是指胸膜原发恶呾中瘤或其他部位恶阳忡瘤转移至胸膜引起的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样本或胸膜活检组织证实存在恶性肿瘤细胞可确诊。

中国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与治疗专 家共识》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恶性胸腔积液的概述 • 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 • 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 恶性胸腔积液的预后和随访 • 共识的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 恶性胸腔积液(MPE)是恶性肿瘤累及胸膜或胸膜原发肿瘤的并发症 ,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MPE常引起呼吸困难、胸 痛、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针对MPE的诊断 与治疗,国内外虽已有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不 足。因此,为了规范MPE的诊断与治疗,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制定一部全面、实用、具有指导意义的《中国 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十分必要。
共识的目的和意义
• 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MPE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方案 ,提高MPE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通过本共识的制定 和推广,我们希望减少MPE患者的误诊、误治和不必要的 痛苦,同时为推动中国MPE诊疗水平的提高和患者获益提 供指导和参考。
共识的制定方法和流程
• 本共识的制定采用了文献检索、临床调研和专家讨论相结合 的方法。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共识进行文献综述 和分析,结合临床调研和专家意见,初步形成了本共识的草 案。接着,将草案进行多轮专家讨论和修订完善,最终形成 了本共识的终稿。在制定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国内外最 新的研究成果、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需求,力求使本共识更加 科学、实用和具有可操作性。
预后评估和预测模型
传统评估方法
采用胸部CT、超声心动图等传 统评估方法,可以了解胸腔积 液的程度、肺实变程度和心脏
功能等。
血清肿瘤标志物
通过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

恶性胸腔积液(MPE)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恶性胸腔积液(MPE)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恶性胸腔积液(MPE)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指由于肺癌、乳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累及胸腔脏器引起的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其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主要有临床症状与体征、胸部X线/CT、胸腔积液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等。

临床症状与体征方面,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气促,严重者可有胸痛、乏力等症状。

体格检查中可发现受限的胸廓活动度、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

胸部X线/CT检查可以作为初步筛查的手段,但是对于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较低。

更加敏感且可定位病变的检查方法是胸腔积液检查和组织学检查。

一般来说,经超声引导下行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同时,如发现胸腔积液为混浊液、白细胞计数增高、胸水蛋白占血浆蛋白的比值增加、梅毒螺旋体等特定微生物的检出,可对病因有一定的提示。

当单纯检测胸腔积液无法确定病变的部位和性质时,可以通过胸腔镜直视下活检或者胸腔镜下引导组织活检的方法获得组织学证据。

对于MPE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病变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引流胸腔积液、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膜粘连剂治疗、胸腔腔内注药治疗和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等。

引流胸腔积液是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胸腔穿刺或者胸腔引流管引流。

但是,单纯引流可能不能有效控制积液的复发,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胸腔闭式引流术可以将积液引流到负压瓶中连续引流,有效减少胸腔积液的复发。

胸膜粘连剂治疗通过引起胸腔内发炎反应,使胸腔膜粘连,阻止胸腔积液的再次积聚。

胸腔腔内注药治疗可以将抗肿瘤药物直接注入胸腔腔内,局部治疗的效果较好。

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包括胸腔镜下胸膜去除术、胸腔镜下胸膜粘连剂注入术等,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的优点。

此外,对于无法进行积液引流或者无法控制积液的患者,可以考虑行胸膜导管或者胸膜造口术。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

胸腔穿刺通常在局麻下进行, 通过胸壁插入穿刺针到胸腔内 积液处,抽取积液并送检。
如果胸腔穿刺后症状没有明显 缓解,应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如置管引流、胸腔内化疗等。Βιβλιοθήκη 05全身抗肿瘤治疗
非鳞NSCLC的化疗方案
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或 卡铂治疗,是MPE患者的推荐
化疗方案。
在以上方案中,顺铂联合培美曲 塞或多西他赛被认为是最有效的
肿瘤细胞释放促血管生成 因子,促进血管新生并增 加血管通透性,导致血液 成分渗出到胸腔内形成胸 腔积液。
02
发病机制
肿瘤细胞破坏胸膜屏障功能
• 肿瘤细胞通过直接侵犯或释放一些生物活性物质来 破坏胸膜屏障功能,从而导致胸腔积液的形成。这 些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蛋白水解酶、生长因子和细胞 因子等。
淋巴管阻塞和血管新生
04
胸腔局部治疗
胸腔穿刺
MPE治疗共识
预后评估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胸腔内化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考虑胸腔穿刺术。这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 以迅速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没有症状,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监测病情进展和症状变化 是重要的,因为许多患者可能由于其他原因(如心力衰竭或肺部感染)出现呼吸困难或胸痛等症状。
预后评估
• MPE的预后评估主要包括体力状态和症状、肿瘤类型及病理特征、LENT模型等因素。胸膜间皮瘤的预后相对较好,而肺癌 的预后最差。
治疗共识
01
02
03
04
05
胸腔穿刺和置管 引流
胸腔内化疗
肿瘤细胞破坏胸 膜屏障功能
淋巴管阻塞
血管新生
MPE患者应考虑进行胸腔 穿刺以缓解症状。无症状 的患者无需进行治疗。治 疗性胸腔穿刺简单安全, 可以缓解症状,如果首次 穿刺无效,应进一步排查 病因。

急性肺栓塞多学科团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要点

急性肺栓塞多学科团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要点

急性肺栓塞多学科团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要点急性肺栓塞多学科团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要点急性肺栓塞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在心血管死亡原因中位列第3,仅次于冠心病和卒中。

新近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30d病死率达22%,尽早给予最佳治疗有望改善预后。

2000年以来,在心内科、呼吸科、急诊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共同努力下,我国在肺栓塞流行病学研究、早期救治、医院内VTE防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我国急性肺栓塞的早期救治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重视程度不够,多学科参与度不高。

(2)重症患者救治手段单一,高级别治疗开展不足。

(3)早期救治效率低下,缺乏有效团队协作。

肺栓塞救治团队(PERT)的建设与运行一、XXX的核心理念为了改善严重肺栓塞(包括高危和部分中危)患者的临床结局,借鉴复杂冠心病和瓣膜病的“心脏团队”模式,在建立肺栓塞多学科快速反应团队的基础上,通过专家面对面会诊或实时线上会议等形式,为严重肺栓塞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二、XXX的学科构成PERT可涉及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呼吸科、血液科、介入放射科、血管外科、体外循环科、放射影像科、超声科、核医学科、麻醉科、XXX等10余个专科。

在PERT中心,应尽可能由首诊医师完成危险分层等初始评估。

三、XXX的组织架构参与急性肺栓塞救治的学科≥3个、能常规开展静脉溶栓、具有开展经皮肺动脉内导管参与和/或外科取栓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都可组建PERT。

PERT的范围和结构可根据医院条件、学科设置、患者数量等举行调解。

XXX总监建议由心内科、呼吸科或急诊科专家担任,负责PERT的日常运行管理。

为了明确组织合作,建议联合具体条件建立流程制定组、临床工作组、数据与质控组、教育培训组等。

四、XXX的工作流程1.PERT工作平台:PERT值班医师应使用专用电话号码,并完成7d、24h值班。

2019改良电休克治疗专家共识

2019改良电休克治疗专家共识

2019改良电休克治疗专家共识为提高电休克治疗的安全性、疗效和舒适性,规范操作及管理流程,相关专家曾共同制定并发表了《电休克治疗方法专家共识(2017版)》。

经过反复讨论,专家们认为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内容,部分内容需要更新,特别是无麻醉的传统电休克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医疗需求,应明确废止。

现将更新后的专家共识予以公布。

1 共识共识1: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可译为电休克治疗、电抽搐治疗,临床上称为电休克治疗。

在使用镇静药和肌松剂使患者意识消失后进行的电休克,称改良电休克治疗(modern ECT或modified ECT,简称MECT)。

ECT与MECT概念的内涵一致。

共识2:MECT的安全性已被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前提是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共识3:传统ECT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医护人员形象,已经不符合新时代下的医疗需求,应予废止。

共识4:MECT控制精神症状的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治疗过程中诱导出有效的全脑痫波发放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共识5:临床实践证实,针对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抑郁障碍/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和精神分裂症,MECT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MECT 不能用作控制暴力或厌恶行为,除非患者有ECT治疗有效的精神症状或精神障碍。

共识6:MECT临床适应证正逐渐扩展,如非器质性的慢性疼痛、难治性抑郁障碍、难治性强迫症、伴有严重焦虑情绪的部分心身疾病等。

2 定义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是传统电休克治疗(ECT)的改进,是指在使用静脉麻醉药和肌松剂使患者意识消失后,以一定量电流通过患者头部导致大脑皮质癫痫样放电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

MECT能克服传统ECT 的不足,已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3 MECT原则遵循收益风险评估的原则,最大程度增加舒适性及安全性,降低患者风险。

4 操作前评估全面了解现病史、既往史、药物史、过敏史、治疗史(是否接受过MECT,治疗次数及效果等)、家族史等。

优势技术 诊疗方案(指南) 专家共识 团体标准

优势技术 诊疗方案(指南) 专家共识 团体标准

优势技术诊疗方案(指南) 专家共识团体标准
优势技术是指在某一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的技术或方法。

在医疗领域中,优势技术通常指的是在诊断或治疗某种疾病或病症时,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效果更好或更安全的技术或方法。

诊疗方案是指在医疗实践中,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医学知识和经验,制定出的一系列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这些方案通常包括病情评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用药方案等等。

专家共识是指在某一领域或特定问题上,由一群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讨论、研究和总结,形成的一致意见或共同认可的意见。

专家共识通常基于各种研究数据、临床试验结果、专家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团体标准是指由某一团体或组织制定的在特定领域中的一系列规范、标准或指南。

团体标准通常基于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旨在规范和提高该领域的服务质量和效果。

在医疗领域中,优势技术、诊疗方案、专家共识和团体标准往往是科学研究、临床实践和医疗行业的重要参考和指导,可以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准确、安全和有效的诊疗方案。

骨髓瘤性胸腔积液6例临床分析

骨髓瘤性胸腔积液6例临床分析

骨髓瘤性胸腔积液6例临床分析应双伟;胡敏利;邵燕萍;郭群依;罗文达【摘要】目的探讨骨髓瘤性胸腔积液(MPE)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例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MPE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MPE患者中位发病年龄69(39~82)岁,男女发病无差异,轻链型多见,4例结合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FCM)诊断.MPE多出现于MM终末期,治疗疗效不佳,中位总生存期仅2.5个月.结论 MPE作为MM的一种少见并发症,胸腔积液FCM有助于提高阳性率,系统化疗联合胸腔局部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治疗反应率低,预后极差,新药及细胞免疫治疗有望改善预后.【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9(041)004【总页数】3页(P365-367)【关键词】骨髓瘤性胸腔积液;多发性骨髓瘤;预后【作者】应双伟;胡敏利;邵燕萍;郭群依;罗文达【作者单位】317000 台州医院血液肿瘤内科;317000 台州医院血液肿瘤内科;317000 台州医院血液肿瘤内科;317000 台州医院血液肿瘤内科;317000 台州医院血液肿瘤内科【正文语种】中文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疾病,目前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位居第二[1]。

MM的病灶多局限于骨髓,约13%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髓外侵犯[2]。

骨髓瘤性胸腔积液(MPE)作为一种少见的髓外并发症,其发生率<1%,一旦出现往往预示不良预后[3]。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6例MM合并MPE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8年7月我科收治的387例MM患者中,共有6例合并MPE,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39~82岁,中位年龄69岁。

1例为初诊时发现;余5例MPE发生于难治复发阶段,MPE发生距MM初诊时间为0~39个月,中位时间17.5个月。

美国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患者围术期处理专家共识解读(最全版)

美国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患者围术期处理专家共识解读(最全版)

美国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患者围术期处理专家共识解读(最全版)随着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CIED)的广泛应用,外科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中遇到已经植入CIED的患者越来越多,该类患者的围术期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CIED的围术期管理是外科医师、麻醉医师甚至普通心血管内科医师的知识盲区,往往导致处理不到位或过于积极。

因此,美国心律学会和美国麻醉科医师学会联合颁布了《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起搏器和心律失常检测器患者的围术期处理专家共识》[1](以下简称"共识")。

由于该领域缺少相关的临床研究,本共识内容多基于专家组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病例报道撰写,本文将围绕该共识进行相关解读。

"共识"提出,CIED管理团队应在充分评估手术本身和患者潜在风险的基础上,术前应尽可能获取患者植入时的相关信息,必要时重新评估患者后,再与手术团队进行充分交流,为手术团队拟定周密的处方。

"共识"也特别强调,受雇于CIED厂家的专业人士(industry-employed allied professional,IEAP)不能单独决定CIED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方案。

一、CIED患者术中可能的电磁干扰及其相关问题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可能引起起搏器和ICD功能障碍,是CIED患者术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

围术期的CIED患者常暴露于各种EMI中,可引起一系列问题,如起搏器抑制、不恰当的噪声跟踪、电极-组织接触面损伤、脉冲发生器损坏和电子装置重置等。

1.外科电刀:最常见的EMI来源是外科电刀的应用(表1)。

外科电刀的原理是应用聚焦射频电流对组织进行干燥、切割和凝固,其电流特征可分为单极和双极两种。

双极电刀手术(如眼科和微创手术)对CIED产生的干扰和不良影响极小[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胸腔积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恶性胸腔积液(MPE)是指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或肿瘤转移到胸膜所引起的胸腔积液。

几乎所有种类的恶性肿瘤都会发生MPE,肺癌是最常见的病因,大约占所有MPE 的三分之一。

乳腺癌次之;淋巴瘤(包括Hodgkin’s病和非-Hodgkin’s淋巴瘤)也是MPE 的重要原因;较少出现MPE的肿瘤是卵巢癌和胃肠道癌症等。

5% ‒10%的MPE找不到原发肿瘤病灶。

一项尸检发现15%的肿瘤患者出现MPE。

目前尚缺乏流行病学的研究资料,据估计美国每年MPE的发病人数超过150,000人。

MPE的出现表明肿瘤播散或已进展至晚期,患者预期寿命降低。

MPE从确立诊断开始计算,中位生存期为3 ‒12个月,这与原发肿瘤类型与分期有关。

肺癌所致MPE 患者生存期最短,卵巢癌所致MPE患者生存期最长,而没有找到原发灶的MPE患者生存期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一、诊断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可以成为诊断MPE的重要线索。

大部分MPE患者都有临床症状,约25%患者无症状,通过体检或X线胸片检查偶然发现。

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这反映出胸壁顺应性下降、同侧膈肌活动受限、纵隔移位和肺容积下降。

胸痛不常见,通常与恶性肿瘤累及壁层胸膜、肋骨及其他肋间组织结构有关。

除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胸闷、气短等之外,常伴有包括体重减轻、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晚期可出现恶病质。

其他临床症状可能与特定疾病相关。

胸痛常常在胸膜间皮瘤患者发生,并局限在病变部位,表现为钝痛。

胸液患者出现咯血高度提示为支气管源性癌。

既往病史也很重要,比如吸烟史、职业暴露史尤其是石棉或者其他致癌物质的接触史。

绝大多数MPE患者的胸液可以较多,此时胸部体检可以发现异常。

2.影像学检查绝大多数MPE患者胸部X线检查一般都能看到中等至大量的胸液,量500-2000 ml,其中大约10%的患者表现为大量胸液(胸液占了一侧胸腔的一半)以上,大约15%患者的胸液量< 500 ml并无症状。

大量MPE的患者如果不出现对侧纵隔移位则提示纵隔固定、支气管主干被肿瘤(常是肺鳞状细胞癌)堵塞、或胸膜广泛浸润(常见于恶性间皮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有助于诊断恶性肿瘤患者以前未被发现的少量MPE,有助于对判断MPE有否纵隔淋巴结转移,并能对潜在的肺实质病变进行评估,还可以发现胸膜、肺内或远处转移病灶。

CT发现胸膜斑的出现提示有石棉暴露史。

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MPE患者的胸膜损伤并有助于少量胸液患者胸腔穿刺术的定位从而减少胸腔穿刺的并发症。

磁共振(MRI)在MPE诊断的作用有限,但MRI可能有助于对肿瘤的胸壁转移范围进行评估。

目前尚缺乏关于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CT扫描(PET-CT)在MPE患者使用的文献报道。

3.诊断性胸腔穿刺术进行胸腔穿刺没有绝对的禁忌症,相对禁忌症包括胸液量过小(单侧卧位胸液平面距离胸壁< 1 cm)、出血体质、抗凝治疗和机械通气。

胸腔穿刺不会增加轻中度凝血障碍或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的机会。

胸腔穿刺术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气胸、出血、感染和脾或肝的刺伤。

考虑MPE时应该进行胸液检查:常规检测项目包括有核细胞计数和分类、总蛋白、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pH、淀粉酶和细胞学。

几乎所有的MPE都是渗出液,但也有极少数是漏出液。

肿瘤旁胸液是纵隔淋巴结受累、肺膨胀不全的支气管阻塞或合并非恶性疾病引起的,绝大多数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

这并不表明每一例漏出性胸液患者都应该进行细胞学检查;在临床缺乏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胸液LDH浓度接近漏出液的情况下,则应该进行胸液细胞学检查。

其它方法(如用单克隆抗体对肿瘤标志物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以及染色体分析)有助于进一步诊断。

由于它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因此不能单靠这些方法确诊。

使用流式细胞术对DNA非整倍体鉴别可能在初次检查时为常规细胞学发现假阴性,由细胞病理学家进一步确诊。

染色体分析可能有助于淋巴瘤和白血病的诊断。

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Leu-1和粘蛋白可能有助于诊断,这是因为这些标志物在腺癌的阳性率达50%-90%,然而间皮细胞或者间皮瘤细胞的阳性率只有0%-10%。

胸液细胞学是诊断MPE最简单的方法,其诊断效率与疾病的程度以及原发性肿瘤的类型有关,常波动在62%-90%之间。

细胞学对间皮瘤的诊断率为58%。

4.闭式胸膜活检术闭式胸膜活检术对MPE的敏感性低于细胞学检查,其诊断率为40%-75%。

如果CT扫描发现胸膜异常(如间皮瘤),建议在超声或CT引导下进行胸膜活检。

胸膜活检的诊断率相对低与下列几个因素有关:疾病早期胸膜累及范围较小、胸膜活检未能取到肿瘤部位、以及操作者经验不足等。

然而,研究显示细胞学检查阴性的MPE患者仍有7%-12%可通过胸膜活检术确诊。

胸膜活检术的禁忌症包括出血体质、接受抗凝治疗、胸壁感染以及患者不配合。

主要的并发症有气胸、血胸和胸膜反应。

气胸常常是由于活检时空气经穿刺针进入胸腔,一般不需要处理。

5.内科胸腔镜检查内科胸腔镜检查主要用于诊断目的,其应用主要包括对不明原因的胸腔渗出液进行评估、对恶性间皮瘤或者肺癌进行分期;也可通过内科胸腔镜行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对恶性或者复发性胸腔渗出液进行治疗。

与外科胸腔镜检查相比,内科胸腔镜检查具有某些优势,只需要进行局部麻醉或镇静,比外科胸腔镜检查创伤性小且价格便宜。

该技术与用套管针进行胸腔导管插入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胸腔镜可以通过视频探查,还可以对胸壁、膈膜、纵隔、心包膜、及肺的病灶进行活检。

内科胸腔镜检查结果出现假阴性的原因包括活检组织太少或者没有活检到病变组织,这主要取决于胸腔镜检查医生的经验,另外可能胸腔内出现组织粘连导致无法到达肿瘤组织部位。

内科胸腔镜检查对肺癌和弥漫性恶性间皮瘤的分期可能比开胸术更有价值。

胸腔镜可以确定肺癌患者的胸液是MPE还是肿瘤旁胸液,可以避免由于肿瘤的分期不确定而进行开胸探查术。

由于内科胸腔镜检查可以进行获得更大的、更有代表性的病变组织,因此比闭式胸膜活检更易于对弥漫性恶性间皮瘤患者做出较早期的诊断、较好的组织学分类以及较精确的分期。

另外,还可以发现毛玻璃样改变或者钙化、胸膜肥厚、胸膜串珠样病变,此时可考虑良性石棉性胸液并排除间皮瘤或者其他恶性疾病。

内科胸腔镜检查在转移性肿瘤方面的更多优势在于对脏层胸膜和纵隔胸膜的活检都可以在直视下进行。

经过内科胸腔镜检查之后,只有不到10%的胸液患者不能确诊;而进行胸液分析以及闭式胸膜活检则有20%以上的胸液患者不能确诊。

有极少数患者胸腔镜不能确诊(或者胸腔镜检查后仍难以确诊),这种情况下应该进行外科胸腔镜或者开胸探查术。

6.外科活检术外科胸腔镜术常常要求全身麻醉并进行单侧肺通气。

外科胸腔镜可视范围比内科胸腔镜广阔,常可同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当患者不能进行单侧肺通气时是不能进行外科胸腔镜的,此时应进行开胸活检术。

胸膜腔有粘连时进行胸腔镜检查是不安全的,尤其是缺乏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时尤应格外注意。

术前胸部X检查或胸腔超声检查发现明显的胸膜粘连则应该进行开胸活检术。

7.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对未确诊MPE的诊断价值不大,因此不应该作为常规检查。

然而,当怀疑存在出血、肺膨胀不全引起的支气管内膜损伤或者大量胸液而不出现纵隔移位时则应该进行支气管镜检。

支气管镜检查也可以在进行胸膜固定之前用于排除胸膜固定术后肺膨胀不全的支气管内阻塞。

二、治疗MPE的诊断一旦明确,就应该考虑姑息治疗。

对患者的症状、一般健康和功能状况以及期望生存进行必要的评估,然后再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进行胸膜固定术之前,应该首先确保肺完全膨胀。

肿瘤导致主支气管阻塞或者广泛浸润胸膜可引起肺膨胀不全。

如果X线胸片看到大量胸液的同时无对侧纵隔移位或胸腔引流后肺膨胀不全,那么应该怀疑支气管内阻塞或者肺塌陷,此时可分别通过支气管镜或者胸腔镜确诊。

在不存在支气管内阻塞的情况下,抽取胸液500 ml胸腔压力下降≥ 19 cmH2O或抽取胸液1 L胸腔压力下降≥ 20 cmH2O则提示肺塌陷。

MPE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症状和体力状况、原发肿瘤类型及对全身治疗的反应、胸液引流后肺复张程度等。

治疗方法包括临床观察、治疗性胸腔穿刺、肋间插管引流、胸腔注射硬化剂、胸腔镜及胸膜固定术或留置胸腔引流管。

关于MPE管理的流程见图1。

1.临床观察临床观察的意思就是针对MPE本身不作任何治疗干预,推荐用于原发肿瘤已明确但无症状的MPE患者。

对有相关症状的MPE患者,需咨询呼吸科专科医生的意见,决定是否适合于采取单纯的观察。

随着疾病的进展,绝大多数MPE患者到某一阶段都会出现症状而需进一步治疗。

尚无证据表明早期胸腔穿刺术会影响导管引流后胸膜固定术的疗效,但反复胸腔穿刺易导致壁层及脏层胸膜粘连而影响胸腔镜的操作视野。

2.治疗性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术后1月内MPE复发率较高,因此不推荐用于预期寿命大于1个月的患者。

反复行治疗性胸腔穿刺引流可以暂时缓解患者症状,使预期生存期短、体力状况差的患者避免住院,适用于体质虚弱和终末期患者。

小口径的胸腔引流管因疗效明显、不适感轻微而更受青睐。

胸腔穿刺引流胸液的量取决于患者的症状(咳嗽、胸部不适),一次穿刺引流量应控制在1.5 L内。

单纯胸腔穿刺抽液或留置肋间引流管而不注射硬化剂,胸液复发率高而医源性气胸或脓胸风险低。

建议治疗性胸腔穿刺术应在超声引导下进行。

穿刺后胸液迅速恢复提示需要马上治疗。

如果胸腔穿刺后呼吸困难不缓解,则要考虑淋巴管扩散、肺膨胀不全、肺栓塞和肿瘤栓塞等情况。

3.肋间插管引流及胸腔注射硬化剂如果肺脏无明显萎陷,肋间导管引流后应行胸膜固定术以防MPE复发。

胸膜固定的发生机制是胸膜弥漫性炎症反应及局部凝血系统的激活伴纤维蛋白沉积等因素导致壁层和脏层胸膜相黏贴,最终导致胸膜腔消失。

肿瘤广泛胸膜转移可使胸膜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加,造成胸膜固定术失败。

单纯肋间引流术而不实施胸膜固定术的患者MPE 复发率高,所以应避免单纯行肋间插管引流术。

对于那些预期寿命极短的患者一般不推荐反复行胸腔穿刺术,可以于肋间置入小口径胸腔引流管引流胸液以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大量MPE的引流量应逐步增加,首次排液不应超过1.5 L。

随后每隔2 h可引流1.5 L,抽液过程中患者一旦出现胸部不适、持续性咳嗽或血管迷走神经性症状应停止引流。

复张性肺水肿是一种非常严重但很罕见的并发症,其往往由于一次引流胸液量过大或早期过度使用胸膜腔负压吸引使萎陷的肺脏快速复张所致胸膜固定术成功的最重要条件为影像学证实脏壁层胸膜闭锁满意。

肺复张不全可能是由于脏层胸膜过厚(肺萎陷所致)、胸膜多发小腔形成、近端大气道阻塞或持续漏气。

此外,注射硬化剂后反应不佳也是肺复张不全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