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语文-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_二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_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_二年级语文教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生活中失去了想象,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源泉,一个没有想象力的人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儿童是富有想象的,世界在孩子的想象中,充满着奇异的色彩。
孩子的想象,是创造活动的萌芽。
人的一生中最具想象力的阶段是孩童时期,孩子们可以恣意放飞自己想象的翅膀,任一些神奇中蕴涵着伟大的画面和点子毫无顾忌地浮现在他们小小的脑瓜子里,给接受了丰富的知识,逻辑严密的大人们带来意外的惊喜以及不可思议的吃惊。
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已成为所有语文教师的共识,很多语文教师早已提出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广阔的语文课堂上。
《想上屏幕的小花猫》通过生动的图片,富有创造力的想象,引人的情节,使学生的情感跌宕起伏。
学生阅读、创作的激情不断涌动。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中可根据故事情节,让学生想象当时的环境气氛;可根据课文描写的人物的神情动作,想象人的言和心理活动。
可根据课文中心,想象可能发生的情节和和多种结局。
可根据事物的状态,想象它的过去、推测它的未来……这样在理解课文中发展想象,又通过想象进一步理解课文,使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
在这样天长地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便会得到很好的培养与发展。
《想上屏幕的小花猫》首先通过说话训练,出示画面,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而后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让学生把这个小花猫的动作说出来,然后教师出示问题:这只小花猫在想什么?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猫比较熟悉,所以他们肯定会说的有条有理,那么案例的开始三个画面设计巧妙,从多角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样教师引入课题,激起了学生探求的欲望,他们喜欢上了小花猫,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课堂。
其次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文章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教师这一问题的提出,目的是想让学生自己叙述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教案】插上想象的翅膀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想象力的重要性,并能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 学生能够参与各种有趣的想象力锻炼,如写作、画画、游戏、演讲等。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想象力对于个人成长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 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各种有趣的想象锻炼活动,帮助学生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1 画个大家一起想象的圆形:要求同学们在脑海中想象出一个完整的圆形,这个圆形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可以是一只球,也可以是一个煎饼、一个硬币等等。
让同学们先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在这个圆形里面画一些他们想象出来的东西。
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想象和表现力,帮助他们提高想象和表现能力。
2. 学习2.1 阅读一篇跟想象有关的文章让同学们阅读一篇相关内容的文章,帮助他们了解想象的重要性,同时也可加深同学们对于想象的认识。
2.2 相关理论的探讨教师针对同学们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帮助他们理解想象的真正意义、作用和实现方法。
通过这个环节,同学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想象力对于个人成长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3 各种有趣的想象锻炼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会为同学们提供各种有趣的想象锻炼活动,如写作、画画、游戏、演讲等。
教师会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操作性好、简单易行的想象力锻炼活动,同时也会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想象水平和兴趣,设定不同的任务与要求。
3. 总结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将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以及同学们所进行的想象力锻炼活动,让他们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个人想象力对于成长和创新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式和手段:1. 联合体组织方式在这个教学方法中,教师会把同学们分为不同的小组,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可以互相合作、交流与分享,锻炼想象力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互动能力。
2. 展示式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会采用展示式教学方式来进行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掌握各类想象类文章的写作技巧与策略,包括神话、童话、科幻等。
3.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自我观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5.通过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与创作分享,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6.掌握不同年龄段与背景下的素材运用与创新点挖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7.设计团队分享与互动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8.掌握多元化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反思能力。
9.提供课后延伸阅读及实践活动建议,丰富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经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和提问,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情境式教学: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深入角色,体验生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3.合作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团队讨论、合作学习和分享,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挖掘素材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5.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6.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7.阅读与写作: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和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8.创新点挖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挖掘素材的创新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9.同理心培养:通过了解不同年龄段和背景下的生活经历,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关怀。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1.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测试和作品展示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3.学生自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越来越趋向于理性思维,很多人的想象力也逐渐被压抑或锁定在一个范围内。
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启蒙和培养却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想象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创新思考,增强创造力,甚至可以使我们生活更愉快。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想象被限制在了课外阅读中,而在课堂上却往往缺乏足够的发挥空间。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诗歌等方式唤醒学生的想象力。
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带有强烈的想象力,通过故事、诗歌等方式讲述,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世界。
例如,可以通过讲述一个神奇的故事或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参与其中,让学生通过听、看、想象等多种方式感受故事带来的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受感刺激,帮助学生树立想象的信心,激活他们的想象力。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有趣的情境体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比如,可以让学生走进一个梦境中,让他们尽情地发挥想象,创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学生可以自由地想象他们想要的一切,并以此编织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想象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所学的知识。
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呈现出更加真实、生动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更直观、更真实的语文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例如,通过一段描述自然风光的文章,呈现出清晨的阳光,山林间的鸟语花香,让学生想象这幅画面,这样大大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创意写作等方式,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有时候,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思维训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创意写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象。
第16课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学设计)

第16课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学设计)在这篇教学设计中,我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第16课的内容,同时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以下是我为这节课设计的教学步骤和活动。
一、热身为了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课堂状态,我将准备一张图片并在屏幕上展示。
这张图片将是一个幻想城市的概念图。
我将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并在5分钟之内分享他们对这座城市的想象和感受。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后面的课堂活动做好铺垫。
二、新知引入接下来,我将启动PPT,并进入第16课的内容。
在讲解完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语法结构之后,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这些图片将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
例如,一幅展示茫茫星空的画面,一幅展示未来机器人城市的画面,等等。
我会要求学生根据这些图片,发挥他们的想象,将城市变成一个幻想的城市,让他们描述自己设计的城市的特点和特色。
三、听说课堂活动接下来,我将让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个活动中,我将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5人。
我会给每组一张图画和一组任务。
其中一组需要讲述这张图画所代表的场景,另一组则需要根据所给的三个单词,编排一段短对话。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互动中自由运用语言,更好地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点。
同时,这样的互动交流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写作活动完成听说活动后,我将分组指导学生写作。
我要求学生自行想象一个幻想城市,然后写出城市的简要介绍。
在学生开始写作前,我将向他们介绍一些句型和词汇,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
我也会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例如城市美景的相关图片和图示,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
这样,学生将更好地理解课文,并通过对其个人幻想城市的描述,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课堂总结最后,在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之前,我将邀请学生将他们的故事分享给同学。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再次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技巧,在课堂中互相分享和交流。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理解想象的含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的概念和作用。
2. 如何培养和运用想象力。
3. 生活中的想象实践案例。
三、教学重点:1. 想象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和运用想象力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丰富想象力。
2.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培养和运用想象力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想象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象实践经验,互相启发和借鉴。
4. 实践操作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和实践。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插上想象的翅膀》相关内容。
2. 课件:展示想象的概念、作用和培养方法。
3. 案例材料:收集生活中的想象实践案例。
4. 作业模板:为学生提供创作的模板和素材。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想象力测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想象力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生活中的想象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想象力。
4. 方法讲解:介绍培养和运用想象力的方法,如观察、思考、创新等。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实践经验,互相启发。
6. 实践环节: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和实践。
八、课后作业:1. 结合自己的生活,运用想象力创作一个故事或画作。
2. 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记录下来。
九、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想象力创作的质量和创新性。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了解学生对想象力的认识和运用程度。
3.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展开想象的翅膀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能够通过生活学习,自主发现成长。
3、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树立自信、勇气、快乐、合作、社会责任感。
4、了解不同的情感体验与情绪表达,培养自我调节能力。
5、了解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关心他人,营造和谐、友好、平等的人际关系。
6、感知自然美、人文美和艺术美,建立敬畏自然、欣赏美学、认识社会文化的态度。
7、了解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及应对能力。
【教学内容】本次课程为二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教师将通过“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探索自我内心,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表达,以及自我认知、自我调节、人际交往、道德修养、欣赏美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学生听课时将会了解生命中的多样性,探索多样性与包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共同创造美好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同时,学生还将会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学习如何避免安全隐患,并且增强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课程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其中包括故事、游戏、演讲、影片等形式,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教育感受。
【教学过程】1. 开场白:本次课程的主题是“展开想象的翅膀”,它今天会带领我们探索这个美好的世界,同时还会学习安全知识及准备应对安全问题。
2. 故事:老师将会通过故事的形式,引出教学主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关系。
3. 游戏:通过游戏,教师会将学生带入角色,让学生体验到不同角色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表达,进而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4. 演讲:通过演讲,学生将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以及欣赏他人的发言。
5. 影片观影:展示一些关于美好世界、人文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影片,通过影片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 安全知识学习:通过图片和实例介绍在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让学生学会注意安全并增强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
插上想象的翅膀

插上想象的翅膀
教学内容:插上想象的翅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想象的重要性。
2、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想象的方法,提高想象力水平。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想象的方法,提高想象力水平。
教学难点:想象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方法:讲故事、游戏、角色扮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幻灯片、练习纸、拼图用具。
教学过程:
一、七彩镜
1、教师带领学生做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的游戏。
2、小结:想象的用途很多,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培养想象的
方法,在想象的王国里飞翔。
二、童心广场
1、放录音《牛顿的故事》,同时配放幻灯片。
2、小结:不仅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用到想象,想象对人类
如此重要,我们要努力培养想象力,把祖国变得更美丽。
三、直通车
1、绘画接龙
1)幻灯呈现不完整图形。
2)学生在练习纸上补充做画,做画时播放心理调节音乐,激发学生想象力。
3)教师总结。
2、拼图游戏
1)幻灯呈现五个简单图形,教师讲拼图要求。
2)学生独立拼图,同时播放心理调节音乐。
3)学生间讨论、交流。
3、文字接龙
1)教师宣布规则。
2)学生游戏。
四、总结(略)
五、板书
插上想象的翅膀
六、课后回顾。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想象的概念,认识到想象在创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进行创意写作和绘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的概念及其作用2. 想象训练的方法3. 创意写作与绘画实践4. 文学作品鉴赏与分析5.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想象的概念、作用及训练方法,能够运用想象进行创意写作和绘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想象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想象的概念、作用及训练方法。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和绘画实践。
3. 欣赏法:鉴赏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想象相关理论知识资料、创意写作与绘画指导书籍。
2. 教具:黑板、投影仪、画纸、画笔、文学作品样本。
3.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便于学生进行创作和展示。
教案第一课时:想象的概念及其作用一、导入(5分钟)1. 提问:请大家谈谈对想象的理解。
2. 总结:想象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对已知事物的重新组合和创造。
想象在我们的生活和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想象的作用:丰富思维、激发创造力、提高创新能力。
2. 讲解想象的分类: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幻想。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案例: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想象在解决问题、创新等方面的应用。
2. 讨论: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运用想象解决问题的经历。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想象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2. 强调想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兴趣。
第二课时:想象训练的方法一、导入(5分钟)1. 提问:请大家谈谈对想象训练的理解。
2. 总结:想象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思维活动,通过特定方法培养和提高想象力。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学设计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学设计小榄丰华学校张佩霞【理论依据】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1],集中表现在想象的主动性、丰富性、鲜明性和新颖性上[2]。
想象力是创造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进行创造力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小学阶段是想象力迅速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无论是创造性想象,还是再生想象,对于培养学生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3]。
小学生具有旺盛的精力、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小学阶段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享受快乐。
【学情分析】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同时,美国一个权威咨询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1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
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4%。
我们常说要让孩子获得生存技能,生存的技能最根本的就是学习的能力,而学习的能力,最根本的就是孩子的想象能力。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处于本阶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的特征: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对于周围的事物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参与性,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的最佳时期。
四年级的小学生再造想象更富有创造性成分,而且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想象日益发展起来[4]。
让学生了解想象、学会想象、享受想象,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想象、会想象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想象力的奇特,感知想象的魅力。
技能目标:创设情境,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掌握想象的两个法宝。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创新探索的态度,体验想象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两个想象法宝。
10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童话类想象作文教学设计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童话类想象作文教学设计想象作文的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展开创造性想象,使学生头脑中产生丰富的日常生活的表象。
(2)让学生领悟童话语言的特点,初步掌握比喻、拟人、夸张等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同学们,童话是通过做梦一样的想像来编写的新奇有趣的故事。
同学们都爱听童话、爱读童话,你们心里装着很多童话故事:什么白雪公啦,灰姑娘啦;什么狼和小羊啦,什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啦……真是离奇有趣,为了协助同学们练就一双想像的翅膀,在神奇美妙的童话世界里飞翔,让我们一起来试着编童话吧!看谁编的童话离奇有趣。
二、领悟写法规律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童话类课文中领悟写法同学们学过很多相关童话的课文,想一想:在这些童话中,哪些事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这些事物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同桌先讨论一下,然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引导学生从课外读过或听过的童话中领悟写法同学们在课外读过或听过很多相关童话的故事,想一想:在这些童话中,哪些事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童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编写童话的基本规律都是应用生动的描述性语言,让学生从中领悟其规律:即童话的三大特点:一是采用夸张的手法;二是采用拟人的手法;三是童话里的事物都有象征意义。
在学生眼里,夸张、拟人、象征不是什么修辞手法,而是他们语言表达的方式。
在引导学生领悟童话构思表达的规律时,都是可作这样的提示:同学们听过或读过的一个个脍炙人口的童话为什么都那么生动有趣,并能给人以某种启迪呢?其中的奥秘在于:一是童话里的事物(包括动物、植物、非生物、自然现象等)都具有和人一样的思想感情、行为和语言水平,让人读了感到特别亲切;二是作者为了强调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常常通过想像把童话中的事物有意扩大或缩小,甚至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变得离奇古怪,让人读了产生新奇有趣的感觉;三是童话里的事物常常暗示它能代表生活中的某种人或某种现象,让人读了能从中受到某种启迪。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想象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的概念和作用2. 想象的方法和技巧3. 想象的应用实例4. 文学作品中的想象5.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想象的概念、作用、方法和技巧,以及想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想象的概念、作用、方法和技巧,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想象。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想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 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想象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讲解想象的方法和技巧,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想象。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分析实例,理解想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练习,培养运用想象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他们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他们对想象的应用能力。
3. 创作展示:评估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教材,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
2.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文学作品和实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创作工具:为学生提供创作工具,如纸张、画笔等,以便他们能够进行创作练习。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讲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想象的重要性。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想象的概念,认识到想象力在创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和思考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激发和运用想象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的概念与作用:介绍想象的定义,举例说明想象力在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2. 想象力的培养:探讨如何通过锻炼、积累知识和打破思维定式来提高想象力。
3. 想象与创新:分析想象力在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推动作用。
4. 想象力的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训练,如联想、幻想、创意写作等。
5. 想象与现实:讲解如何在保持现实意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新和创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想象的概念、作用及培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想象力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想象力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想象力在创新、创作等方面的应用,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想象力的PPT,包含图片、案例和练习题等。
2. 教材或相关资料:提供想象力相关的文章、书籍或视频等,供学生课后阅读和观看。
3. 练习题:设计想象力训练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发言和练习环节的积极性。
2. 想象力训练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练习中的表现,检查想象力运用和创意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创新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实践,观察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想象力游戏或故事,引发学生对想象力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想象力概念:介绍想象力的定义,解释想象力在个人发展和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性。
3. 分享想象力案例:分析一些成功的创新者和艺术家如何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和创新的案例。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教案标题:发挥想象力: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想象力的概念;2.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和练习,培养和发展想象力;3.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4.学生能够欣赏他人的创造力,并学会尊重和赞扬。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通过问答方式,回顾想象力的定义和意义。
2.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别列举一些需要想象力的活动或场景,并展示给全班。
第二步:发展(30分钟)1.以音乐的形式,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一片美丽的花海中。
然后请学生表述他们的感受和所见到的画面。
2.以图画为切入点,展示一系列有趣的场景或画面,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力,编写一个与此相关的情节。
3.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一张图片,要求学生围绕图片进行头脑风暴,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与图片内容相关的故事。
4.以教师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表达他们的想象力。
第三步:创造(40分钟)1.学生自由发挥,创造一个他们自己设计的想象力游戏或挑战。
2.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游戏或挑战,并进行口头演示。
第四步:总结(15分钟)1.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创作和想法,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赞赏。
2.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这个活动中学到了什么,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相联系。
教学资源:1.图片(用于发展和创造阶段)2.音乐(用于导入阶段)评估: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各种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评估学生在创造阶段中设计的游戏或挑战的创意和可行性。
扩展活动:1.学生可以用写作的方式来发挥和培养想象力。
2.学生可以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想象力。
3.学生可以组织一次小型的想象力艺术展览,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备注:这份教案适用于中等年级的学生,比如四年级或五年级。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教师可以对活动中的时间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此外,要鼓励学生勇敢地发挥想象力,不要害怕犯错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插上想象的翅膀 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活动设想爱因斯坦说:“想象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社会科学上重要的理论提出,自然科学上重大的发明创造,期中想象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切创造力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先导。
初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还未发展成熟,形象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受思维定向的影响比较小,容易激发和训练。
本课主要通过一些典型题目的训练,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激发,同时掌握相关的思考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活动目标1、让学生认识想象的重要性,充分体验想象的乐趣。
2、激发学生积极展开合理想象的兴趣,并掌握提高想象力的几种方法。
活动准备学生每人一张B4纸,教师带一瓶墨水及课件制作。
活动过程导入: 谜语一、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日出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请打一自然现象答案:霜问题:请问你根据谜语中的哪些内容找到答案的?(学生讨论后回答)师过渡:由此可见,猜对这个谜语并不容易,它需要我们对涉及到的事物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及具备各种事物之间的链接想象能力。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今天的课堂吧!由此引入课题插上想象的翅膀1、热身--趣味想象1)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对折后展开,在纸张的任意地方第一两滴墨水,按旧折痕对折,用手压一下,然后展开纸张,一副生动有趣的墨渍图便出现了。
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在PPT上直接呈现一副墨迹图。
看看你的作品,你觉得这幅图像什么?教师:什么是想象力?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得出结论:想象力是人将头脑中已有的客观事物形象重新组合成某种事物新形象的过程的能力。
中国神话中的天宫、海外仙山、阎罗世界都是虚构想象的结果。
发明创造知多少猜猜以下发明创造是受到什么东西的启发而发明的?飞机~小鸟,核潜艇~ 鱼小结:想象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
过渡:想象力不仅是发明创造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还可以解决一些实在的问题,大家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2、心情树故事一天日出时,和尚开始沿盘旋的山路上山,目的地是山顶的寺庙。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推荐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推荐《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推荐《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推荐《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一、设计理念:1、主体性原则: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2、趣味性原则: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愉快作文;3、发散性原则:大胆想象,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作文教案2。
二、学习目标:开拓思维,学习写想象作文。
三、学习重点:想象要合理;想象要有新意。
四、学习难点:想象要有新意。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歌曲,《隐形的翅膀》2、郑渊洁和他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3、这一节作文课我听取了我班罗龙伟同学的建议,咱们写想象作文,那么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前行吧,相信大家一定能带给老师惊喜。
(二)、想象作文的四种类型:(课件出示)(三)出示作文题指导:今天我们来写一写《魔力衣橱》要求:必须以魔力衣橱为线索来进行合理的想象。
600字以上,有一个完整明确的.中心。
主人公可以是"我"也可以是"她"或者"他"。
也可以用拟人的写法写主人公是"小鸡"、"小鹿"等小动物,教案《作文教案2》。
请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扬起你想象的风帆,大胆的想象,尽情的想象。
只不过,有两句话不要忘记:想象要合理,更要有新意。
(四)学生写作20分钟。
(教师巡视、筛选、记录;指出学生有新意的地方。
差的:不合理之处明显的。
中等:缺乏新意的。
好的:想象合理,有新意,语言表达流畅、生动。
(五)、组评。
(10')1.好了,多数同学已经写完了,没有写完的也先停笔,咱们写就写到这儿吧。
下面,咱们分组讨论交流一下。
第一步,轮流读自己的文章。
读的同学要求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别的同学要认真的听。
听他是不是做到了想象既合理有又新意,最好把自己的意见在本子上记一记。
第二步,选出最好的一篇。
明白了吗?开始。
2.教师继续巡视、筛选、记录。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1)

睿源标准教案校区陇西班级新六龙班教师教材华章作文课时 2 日期10.11备注教学目标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⑵让学生掌握想象作文的要点;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的想象作文。
教学考点、突破点培养学生美好、积极的想象力教学步骤与方法课前前测①古诗选字组古诗;方式或方法观察法知识呈现①确定好文章中心;②要大胆想象;③想象要合情合理④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方法或方式讲授法任务教学法练习与操练根据图片内容发挥想象力,口述童话故事;步骤与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想象作文并不难,展开想象是关键,丰富想象又合理,生活积累是源泉。
方式与方法归纳法知识迁移与延伸科幻小说要注意具体、详实。
方式与方法讲授法作业设计以“梦想”为题,三十分钟之内完成一篇想象作文。
课后过关方式与方法教学后记《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授课教师:尚论鸳授课班级:新六龙班【教学目标】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⑵让学生掌握想象作文的要点;【重、难点】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的想象作文。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讨论法【教学对象】新六龙班【教学用具】教案、ppt、白板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从前有个画家,画了一幅画,上面是一家当时人们想都不敢想的飞机,但是后人真的造出了和画上一模一样的飞机。
为什么这位画家在当时能画出这样一幅画呢?对了,就说明这位画家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其实,不光画画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作文也是如此。
一位作家曾说过:“一个会回忆,会联想,会想象的人,才是会构思的人。
”由此可见,想象对我们学习、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写好想象作文,会提高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会成为我们一生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的。
下面,老师先考察一下你们的观察力:从下列词语中,各挑出一个字,连成一句古诗。
不远万里舍近求远高瞻远瞩低声下气各抒己见不约而同异口同声诗句:远近高低各不同二、知识呈现想象作文就是对大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再用凝炼的笔触表现出来。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

《插上想象的翅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2)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2)运用思维导图、故事创作等方法,培养学生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想象的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的概念与作用(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想象?”(2)讲解想象的定义和作用。
2. 想象力的培养(1)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关于想象的经历和感受;(2)思维导图:绘制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想象力导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想象力培养的方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想象?”2. 新课讲解:讲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关于想象的经历和感受;4. 实践活动:运用思维导图,绘制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想象力导图;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想象的看法,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发挥想象力。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想象力的短文;2. 设计一个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情境,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想象的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3. 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4. 学生对想象与现实关系的认识,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2.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3. 采用实践活动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插上想象的翅膀》;2. 课件:想象的概念和作用、想象力培养的方法等;3. 思维导图工具:纸张、彩笔等;4. 故事创作素材:图片、音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
膀
[片断一]
师:种葫芦的人由于不听邻居的劝告,结果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
请小朋友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种葫芦的人看到自己种的葫芦都落了,他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唯恐老师不点他回答。
)
生:他会这样想:我早就应该听邻居的劝告,不然的话,我可爱的小葫芦就不会掉。
生:早听邻居的劝告,不就没事了吗?
生:如果我听了邻居的话,我的小葫芦肯定会赛过大南瓜的。
(边说边得意地用手比划着大南瓜。
)
生:(一脸的迷惑)我的小葫芦怎么会掉了呢?
师:是呀,你的小葫芦怎么会掉了呢?小朋友们能告诉他吗?
生:到现在还不知道呀,你没有听邻居的劝告呗。
生: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大得很!可你不知道呀。
师:(对刚才迷惑的同学说)你现在明白了吗?(学生点点头)(师接着说)发挥你的想象接着说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落了,他还会想些什么?
生:(长叹一口气)唉!我真后悔。
原来蚜虫有那么厉害呀!
生:我喷了药就好了。
唉!
生:还有下一次的话,我一定要听邻居的劝告。
生:看来,邻居说的话一点也没错。
生:我怎么这么笨呢,早问一问邻居怎么治蚜虫就得了。
生:哦原来叶子与葫芦之间有这么大的联系。
师:好!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象真丰富呀!在学习中,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想象,多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反思]
此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联系上文,发挥想象力,从中了解种葫芦的人错在哪个地方。
同学们的想象不仅进一步理解了课文,而且又对课文有深一层的认识。
那稚气的充满了想象的话语足以让老师感到欣喜若狂。
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生活紧密联系。
[片断二]
师:(启发引导)那个种葫芦的人由于不知道叶子与果实的关系,还不听邻居的劝告,没有得到可爱的小葫芦。
假如你明年种了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你会怎么做呢?
生:我会用药打死虫子。
生:还不能随便买药,要不然会伤害叶子和葫芦。
生:我使用杀虫剂。
师:看来,大家懂得的知识可真多呀。
把我们的语文教学联想到实际生活中去了。
真值得夸一夸。
(全班夸奖说得好的同学)
生:老师,我会听邻居的意见或去问别人。
生:让爸爸妈妈帮忙。
师:你们在课文中受到的启发可真不小哇。
生:我用开水把虫子烫死。
(教室哗然一片,议论纷纷:那不把叶子烫熟了吗?葫芦与叶子可是有很大联系的。
)
生:我会网很多的七星瓢虫,放到叶子上去吃蚜虫。
师:你的想象真是与众不同。
夸夸他。
(全班一起夸)
生:我用手捉虫子,然后踩死。
(众多学生反问:你捉得完吗?)
生:(说捉虫的学生发言)我天天去捉,总有一天会捉完的。
生:我发明一种吸虫的机器,专门吸叶子上的蚜虫。
生:我用烂菜叶去引走蚜虫。
师:蚜虫也想美味一吨,吃到新鲜可口的嫩叶,你的烂菜叶它感兴趣吗?
生:(摇摇头)那我就用新鲜的嫩叶去引走蚜虫。
生:我重新种葫芦。
部分学生笑着说:你重新种葫芦,那叶子上又生了蚜虫怎么办呢?(说要重新种葫芦的学生耷拉着脑袋。
)
师:老师知道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肯定还会想出更好的办法。
生:我找专门消灭蚜虫的书帮忙。
师:(称赞)你真是一个肯钻研的学生呀!
[反思]
人们都说,孩子就是天生的幻想家。
与成人相比,儿童是充满想象和幻想的时代,而且儿童的想象总能给人以美妙神奇的感觉。
我以为,儿童在想象中应该是自由的,在儿童的字典里是没有不可能一词的,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用想象力去创造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
所以,在上述的片断中,我放手让学生去想,放手让学生去说,虽然他们的想象有些是不切合实际的,但我认为,儿童的想象是不能以合理来衡量的,而是在于他们敢不敢去想象。
语文课堂首先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孩子们敢于想,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向属于他们的王国。
语文课堂教学是儿童心灵成长的反映,它是童眼观察世界、童心感悟世界、童言描绘世界的自然产物。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自由的、宽泛的,是没有什么规矩可言的。
语文是一个灵动的,充满激情的世界,教与学的探索永无止境。
让语文成为我们一个心灵的栖息地,精神的家园;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益人心智的天地;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更多的想象,创造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