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pdf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与解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与解读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没有设置专题,而是识字和课文穿插着。
但是,每个单元内涵都比较广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教材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每组包括“识字”“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快乐读吧”。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形式多样,包括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新三字经、对子歌、儿歌、谜语、数量词组成的韵语、谚语等多种形式。
“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表一是要求会认的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本册教材中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
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二、教材特点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4、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5、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下面就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各项内容提出具体建议。
(一)、识字教学本册教材安排了400个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要求写的字。
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
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力求每次写的几个字有一定的规律。
写的都是本课出现的字,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课文中出现的字,便于学生记忆,也便于教师指导。
(二)识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1.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1) 要求认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要求有所不同。
“多认少写”是为了扩大初入学儿童的认字量,提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
所以,只要儿童能够把所学的汉字运用于阅读,就可以了,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对汉字的结构做过细的分析。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教材分析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教材分析清镇市犁倭镇小屯小学罗昌福冬去春来,在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顺利使用半年之后,一年级下册也即将于新学期投入使用。
在一上努力做好幼小衔接的基础上,一下教材继续平稳过渡,螺旋上升,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突出特点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习俗。
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
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
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完整版)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这是本册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4篇识字课。
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等,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
课文编排充满传统文化色彩,富有童趣,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在这个单元中《春夏秋冬》是看图识字;《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改编的韵语识字,将识字与生活紧密结合;《小青蛙》是字族文识字,集中体现了形声字识字的特点;《猜字谜》的内容和前一课的《小青蛙》有密切联系,教学时可以联系前面的内容开展学习,巩固识字效果。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44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28个字和1个新笔画。
(重点)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重点)3.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
(重点)4.朗读课文。
背诵《姓氏歌》。
5.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喜欢之情。
(难点)6.口语交际要求能认真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能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难点)7.学习音序表,为学习音序查字法打好基础。
8.朗读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
三、课时安排(合计12课时)1《春夏秋冬》-----------------2课时2《姓氏歌》-------------------2课时3《小青蛙》-------------------2课时4《猜字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语文园地一--------------------3课时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心愿”这一主题编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4篇课文。
这些课文题材丰富,《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的是革命岁月的故事。
后3篇课文则表达了儿童美好的愿望,这3篇课文具有反复的表现方法,语言浅显,节奏明快,易于学生诵读,所描述的内容能唤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儿童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020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口语交际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在口语交际课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 (2)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勾起话题,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 (3)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中的不足,适时点拨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除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要重视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要引 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 (1)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和浓厚的兴趣。比如,大街 上的招牌、广告,家庭中的电视、电脑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识字的渠道和途径。 (2) 组织各种游戏,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 如,举办“超市”、“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识字活动,甚至可以直 接把孩子带到校园里,带到街道上,引导他们实地认识身边的汉字。方式方法可 以因地制宜,灵活多样。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不一定要按照教材里每组的编排按 部就班地进行,完全可以根据本班情况,打乱顺序,或者改变、增加展示的内容。 教材只是给教师们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鼓励学生课外识字的思路。教师可以不 必完全拘泥于教材。 (3)鼓励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报刊杂志,为孩子打开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 这是尽快识字追求的境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乐趣,他才会更加主动地 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引导学生自己制作“识字课本”。 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活动。学生日常生活常常碰到各种食品的包 装,饮料的包装,家用电器的广告,还有各种报纸杂志的刊头等等。这些都是儿 童识字的最好的资源。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 非常精美的“识字本”。可以结合展示台的内容,把这种“识字本”定期拿到班 上交流,分享成果。 (5)引导儿童讲述自己的识字小故事。 让学生讲讲自己认识某一个字的过程和方法,不但可以扩大识字效果,交流识字 方法,而且分享识字的乐趣,并有效培养了观察的能力,促进了口头表达的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五》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以字族文识字形式呈现“饱、泡、跑、抱、袍、炮”6个形声字,左边偏旁表义,右边部件“包”表音,让学生了解形声字构字规律的同时,感受字族文的有趣。
“我的发现”是三组根据偏旁归类的形声字,旁边有学习伙伴的提示:“口字旁的字多和嘴有关。
”让学生在偏旁归类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形声字同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的内容。
“字词句运用”有两项内容。
第一项是“选一选,填一填”,要求学生能辨别形近字和同音字,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第二项是查字典的练习,让学生继续巩固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四句歇后语,学生在积累歇后语的同时,感受这种特殊的传统语言形式的生动、有趣。
“和大人一起读”安排的是《伊索寓言》中的经典故事《狐狸和乌鸦》,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了解故事的内容,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
二、教学目标
(一)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字族文,认识“饭、能、跑”等8个生字,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二)正确朗读生字,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能适度拓展。
(三)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和同音字,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使用。
(四)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能有一点速度。
(五)熟读成诵,初步了解歇后语这种传统语言形式的特点,对积累其他歇后语有一定兴趣。
(六)和大人一起阅读寓言,了解寓言的内容,明白包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共读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发现识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教材分析:整体框架介绍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教材分析:整体框架介绍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教材分析:整体框架介绍冬去春来,在部编义务教导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顺当使用半年之后,一年级下册也即将于新学期投入使用。
在一上努力做好幼小连接的基础上,一下教材继续平稳过渡,螺旋升高,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同学语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突出特点一、内涵:注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扬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意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行为己任,为同学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养分。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浓厚,源远流长。
针对一年级学校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同学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高雅,富有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逻辑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逻辑,让孩子在好玩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好玩的传统嬉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逻辑。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同学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习俗。
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支配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同学感触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强。
与人教版试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数量虽然大幅削减,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强到了六首。
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突出特点: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习俗。
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
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
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线索。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与解读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与解读本册教材没有专门设置专题,而是将识字和课文穿插在一起。
每个单元内涵都比较广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教材将语文知识、能力、方法、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了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
每组包括“识字”、“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快乐读吧”。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形式多样,包括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新三字经、对子歌、儿歌、谜语、数量词组成的韵语、谚语等多种形式。
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和大人一起读。
最后是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本册教材中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里标明。
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教材特点: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4.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5.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下面就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各项内容提出具体建议。
一、识字教学本册教材安排了400个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要求写的字。
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
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力求每次写的几个字有一定的规律。
写的都是本课出现的字,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课文中出现的字,便于学生记忆,也便于教师指导。
识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1.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2.要求认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要求有所不同。
“多认少写”是为了扩大初入学儿童的认字量,提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
所以,只要儿童能够把所学的汉字运用于阅读,就可以了,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对汉字的结构做过细的分析。
教师不要对认字提出过高的要求,模糊识记;在字形的指导上要从整体出发,不要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可以考虑字形的结构特点,但切忌细致到指导每一个笔画,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见面,让儿童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并通过大量阅读来复和巩固识字。
2021年新版部编版(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最新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力求搞好低幼衔接、稳步推进。
从一年级上册开始适当加大改革力度。
依据这个编写设想,本册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有了更大改进。
(一) 教材内容本册教材没有设置专题,而是识字和课文穿插着。
但是,每个单元内涵都比较广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教材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每组包括“识字”“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快乐读吧”。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形式多样,包括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新三字经、对子歌、儿歌、谜语、数量词组成的韵语、谚语等多种形式。
“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表一是要求会认的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本册教材中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全册要求认识 400 个常用字,会写 200 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
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二)教材特点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4、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5、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下面就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各项内容提出具体建议。
一、识字教学本册教材安排了 400 个要求认识的字,200 个要求写的字。
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
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力求每次写的几个字有一定的规律。
写的都是本课出现的字,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课文中出现的字,便于学生记忆,也便于教师指导。
识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1.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1)要求认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要求有所不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半年语文课程分析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半年语文课程分析引言本文对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半年的语文课程进行分析。
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目标的探讨,旨在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参考,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语文课程。
课程内容小学一年级下半年的语文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识字教学:学习更多的常用字,提高识字能力。
2. 课文学习: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诗歌鉴赏:学习优秀的古今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语法学习:学习基本的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4. 趣味游戏:运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乐趣。
学习目标小学一年级下半年语文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1. 掌握更多的常用字,提高识字能力。
2. 能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欣赏优秀的古今诗歌。
4. 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 能够进行简单的写作训练,培养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结论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半年的语文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学习目标明确。
教师和家长应积极配合,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课程。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习俗。
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
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
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线索。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教材分析
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知识点梳理李慧林冬去春来,在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顺利使用半年之后,一年级下册也即将于新学期投入使用。
在一上努力做好幼小衔接的基础上,一下教材继续平稳过渡,螺旋上升,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力求搞好低幼衔接、稳步推进。
从一年级上册开始适当加大改革力度。
依据这个编写设想,本册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有了更大改进。
(一) 教材内容本册教材没有设置专题,而是识字和课文穿插着。
但是,每个单元内涵都比较广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教材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每组包括“识字”“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快乐读吧”。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形式多样,包括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新三字经、对子歌、儿歌、谜语、数量词组成的韵语、谚语等多种形式。
“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表一是要求会认的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本册教材中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
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二)教材特点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4、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5、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下面就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各项内容提出具体建议。
一、识字教学本册教材安排了400个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要求写的字。
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
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力求每次写的几个字有一定的规律。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教材分析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教材分析清镇市犁倭镇小屯小学罗昌福冬去春来,在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顺利使用半年之后,一年级下册也即将于新学期投入使用。
在一上努力做好幼小衔接的基础上,一下教材继续平稳过渡,螺旋上升,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突出特点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习俗。
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
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
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主要包括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和口语交际等内容。
教材按照难易程度和认知规律进行编排,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二、知识点分布本册教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识字、写字、拼音、词语、句子、阅读和写话等方面。
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生字和基本笔画,能够正确书写。
拼音知识则注重拼音的拼读和书写,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和写话方面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定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笔画顺序,能够规范书写;二是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汉字和词语,了解基本的句型和表达方式;三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四是让学生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培养写话能力。
四、课文选编原则本册教材的课文选编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注重思想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三是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既有童话、寓言、故事,也有诗歌、散文、童谣等;四是语言规范,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五是遵循难易适度、篇幅适宜的原则,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五、练习与活动设计本册教材的练习与活动设计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和实践操作,主要包括朗读、背诵、写话、口语交际等方面的练习。
此外,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汉字书写比赛、词语接龙等,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教学方法建议针对本册教材的特点,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是注重示范与讲解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笔画顺序;二是注重实践与互动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三是注重兴趣与习惯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1.学说普通话, 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 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 努力了解讲话 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 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 态度自然大方, 有礼 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口语交 际。
各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
识字写字 阅读 口语交际 写 话?
课后练习中,基于文本的语境:
1、预习要求:听读课文。会认字,在课文中圈出生字,并且注拼音。 说我的发现(找出本课的词语、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同偏旁、同结构 的字和识字方法)口头组词,并造句。
2、大识字量。养成随时随地识字的习惯。在生活中识字。 3、大阅读。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4、大背诵。课本上的+课外的积累。 5.独立、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及时改正错题。不会的家长做记号。保 持作业本的整洁。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
识字 加油站
(7次)
字词句 运用
(7次)
我的 发现
(2次)
T展E示X台T T(E2次X)T TEXT
书1写
提示
(3次)
日积 月累
(8次)
和大人 一起读
(8次)
三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
各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
识字写字
多管齐下
阅读
三位一体
口语交际
会听会说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 会写汉字200 个。
突出特点:指向核心素养
指向核 心素养
01 有内涵: 浓浓的爱国情怀
02 讲梯度: 有序的螺旋上升
查字典(学习音序查字法)
语文园地一中, 通过大小写 字母对照呈现, 学习并熟记 大写字母。
语文园地三, 正式学习音序 查字法。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习俗。
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
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
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线索。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习俗。
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
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
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线索。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报告
适用标准文档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一、内涵:着重中华优异传统文化的浸透与流传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教材要着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异文化”。
所以,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行为己任,为学生耳濡目染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 . 一应俱全,底蕴深沉,积厚流光。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纪特色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风俗等方面,反应中华传统文化。
比方,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发》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 《春夏秋冬》一课,也表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色,此中的词和短语不单读起来琅琅上口,并且语言典雅,富裕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浸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风趣的儿歌学习中,领会汉字的兴趣与精妙,《猜灯谜》,利用了风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露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学生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风俗。
口语社交、“和大人一同读”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儿歌《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学生感觉传统故事中包含的兴趣和道理,领会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构造美。
古代诗词的采纳量也有所增添。
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对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固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添到了六首。
并且,每一第二天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梯度:顺序渐进,螺旋上涨这套教材的编写环绕人文主题和语文因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楚,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表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合,梯度合理,连接自然。
每个单元的语文因素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着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语文学习因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涨的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力求搞好低幼衔接、稳步推进。
从一年级上册开始适当加大改革力度。
依据这个编写设想,本册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有了更大改进。
(一) 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没有设置专题,而是识字和课文穿插着。
但是,每个单元内涵都比较广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教材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每组包括“识字”“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快乐读吧”。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形式多样,包括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新三字经、对子歌、儿歌、谜语、数量词组成的韵语、谚语等多种形式。
“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表一是要求会认的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本册教材中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
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4、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5、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
下面就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各项内容提出具体建议。
一、识字教学
本册教材安排了400个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要求写的字。
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
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力求每次写的几个字有一定的规律。
写的都是本课出现的字,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课文中出现的字,便于学生记忆,也便于教师指导。
识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1) 要求认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要求有所不同。
“多认少写”是为了扩大初入学儿童的认字量,提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
所以,只要儿童能够把所学的汉字运用于阅读,就可以了,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对汉字的结构做过细的分析。
教师不要对认字提出过高的要求,模糊识记;在字形的指导上要从整体出发,不要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可以考虑字形的结构特点,但切忌细致到指导每一个笔画,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见面,让儿童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并通过大量阅读来复习和巩固识字。
(2)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
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不一定要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
要认识到,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增加学生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相信所有学生最终都会成功地完成识字任务。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恰当运用识字方法。
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尽相同,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尽快地认识汉字。
如,可以让学生交流这些字你认识哪些,是怎么认识的?不认识的字该怎么记?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习生字。
3.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要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依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如,认姓氏字,认各种标牌上的字,从电视、广播中认字,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使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使学生形成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认的字。
4.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我们不反对采用单独的生字卡认记汉字的办法,但建议不把学生认记字卡作为衡量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生字的尺度。
对识字的要求,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就算认识。
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巩固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