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简介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安排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安排引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物理理论知识的应用与验证过程。
一个科学合理的物理实验课程安排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物理知识,掌握实验技巧,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从实验的教学目标、实验的难易程度、实验课程的内容、实验课程的设备与材料、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教学的方法、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实验成绩的评定标准、实验课程的改进措施以及实验课程的总结等角度展开回答。
实验的教学目标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掌握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验,学生应该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提高自己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的难易程度物理实验课程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水平的不同,合理设置实验的难度。
在初级实验中,可以选择一些简单而基础的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物理现象和实验方法的基本认识。
而在高级实验中,可以选择一些复杂而有挑战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研思维。
实验课程的内容物理实验课程的内容应该全面覆盖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可以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多个领域的实验。
同时,还可以根据学校和专业的特点,增加一些与应用相关的实验内容,如电子技术实验、材料科学实验等,以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实验课程的设备与材料物理实验课程需要相应的实验设备与材料支持。
学校应该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购置先进、完善的实验仪器,以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同时,要确保实验材料的供应充足,以避免实验中的耽搁。
实验的操作步骤物理实验具有一定的操作性,需要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在实验之前,学生需要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在实验中,学生要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注意实验仪器的使用,当遇到问题时,要灵活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解决。
实验结束后,学生还需要进行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与总结,形成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简介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工科类通用学制:四年本科学时:60学时学分:石家庄经济学院教务处审定二零零五年三月编写朱孝义张素萍审定张道明讨论朱孝义张素萍赵惠裘平一郭涛目录一.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4)二.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4)三.实验课程安排及课时分配 (7)四.对各个实验的具体教学要求 (8)本大纲是依据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一、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任务和作用物理实验是对高等工业学校学生进行科学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的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工科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既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和配合,又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本课程应在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基本任务: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其中包括:(1)能够自行阅读实验教材和资料,作好实验前的准备。
(2)能够借助教材或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3)能够应用物理学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判断。
(4)能够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说明实验结果,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5)能够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3.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学生具有对待科学实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二、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1.绪论:教学内容(教师讲授)(1)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任务、教学方式、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及实验室规则。
(2)介绍测量误差、有效数字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测量分类、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系统误差的分析、偶然误差的估计、直接测量结果的误差表示、间接测量的误差计算。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名称(英文):Experiment Course of Physics课程编号:Z860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理工科必修学时:60 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全校各专业先修课程:无一、本课程的地位、目的、作用和任务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一般规律及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它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整个自然科学,而且对人类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乃至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物理学的研究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必须依靠观察和实验。
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和直接的作用。
实验可以发现新事实,实验结果可以为物理规律的建立提供依据。
归根结底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无论物理概念的建立还是物理规律的发现都必须以严格的科学实验为基础,并通过今后的科学实验来证实。
实验物理与理论物理相辅相成。
规律、公式是否正确必须经受实践检验。
只有经受住实验的检验,由实验所证实,才会得到公认。
物理学又是当代技术发展最主要的源泉。
物理实验的方法、思想、仪器和技术已经被普遍地应用在各个自然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以及其他学科领域。
本课程是高校各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实验课,它与普通物理理论课程既有紧密的联系,又互相独立。
它不同于一般的探索性的科学实验研究,每个实验题目都经过精心设计、安排,实验结果也比较有定论。
它不仅可以加深大家对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使同学获得基本的实验知识,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诸方面得到较为系统、严格的训练,是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新训练及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同时在培养科学工作者的良好素质及科学世界观方面,物理实验课程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即“三基”能力);并能运用物理学原理和物理实验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1、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介绍

记忆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判断要求:
思考现象的原因
客观地分析 理智地思考
筛选相关的信息
实验分析要求:
冷静思考 全面分析 理性推敲
实验结论要求:
比较培养可贵的想象力 成功的秘诀:想象力+用心做事
感谢各位同学! 祝各位同学能在大学物理实验中
收获新知识,好习惯,提高综合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介绍
主要内容
1. 课程简介 2. 课程内容 3. 教学特色 4. 虚拟仿真必要性与特色 5. 课程基础 6. 课程评价 7. 课程教学环节
1. 课程简介
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包含众多物理学思想、研究方法和解决问 题手段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而独立设置的必 修课,是学生进入大学接受系统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4. 虚拟仿真必要性与特色
1、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需求学科专业与 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线平台课程建设是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重 点建设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
2、物理实验实践教学需求:物理实验室时空的延申、物理实验教 学手段多样化;
3、互联网+物理实验课程教学 (1)学生学习时空得到延展 (2)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 (3)学生学习情况测评便捷
内容 教学视频学习 虚拟仿真平台完成实验 操作、实验报告、实验
考试 讨论区交流
期末考试 总分
分值 10分 50分
5分 35分 100分
7. 课程教学环节
1、实验预习 2、实验操作—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3、完成实验报告 4、讨论区交流 5、考试
1、 实验预习
明确该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原理、要测量的物理 量及测量方法,认真阅读讲义中有关使用仪器的介绍, 弄清构造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简介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简介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702111007课程名称: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s学分:1 总学时:28讲课学时:0 实验学时:12 上机学时:0 课外学时:16适用对象:四年制本科工科各类专业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开课单位:数理部二、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物理演示实验课程以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定性或半定量分析为主,不深究严格的物理理论,不要求对实验结果做出准确的定量分析,以便充分展示演示实验的趣味性和在描述物理概念上的直观性、易接受性,使理工科的学生能够加深和巩固对已学物理概念的理解,对尚未学到的物理知识能建立一个直观的、定性的物理概念,以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文科的学生,通过观察神奇的物理演示现象,聆听老师对相应物理知识的介绍,能够使他们更容易地理解物理、了解自然科学,了解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三、对教学方式、实践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采用启发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据实验室提供的资料、仪器、设备,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所具备的物理知识,选择要做的演示实验。
上课时,老师首先对相关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和演示仪器作简单介绍和初步演示,然后让同学们自已操作演示仪器,包括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和优化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报告。
课程自主前期学习阶段要求学生在线了解和学习各类演示实验基础知识,后期自主学习阶段要求学生积极探索并形成创新创意,完成一篇课程论文。
四、考核方式与学习成绩评定(请注明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实验成绩等各部分占比)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
平时成绩由出勤、作业、课堂测验、学习主动性等构成。
论文成绩由课外论文成绩构成。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 课程名称(中文):物理实验英文名称:Physics Experiments2. 课程编码:010001023. 课程类别:基础独立设课4. 课程要求:必修基础实验5.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6. 课程总学时:7. 实验学时:51 学时8. 应开实验学期:第2 学期至第3 学期总学分:总学分: 1.5 学分9.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
10.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11. 编写人:徐子湘俸永格编写日前:2005 年9 月1 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程简介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研究都是以严格的实验为基础,实验与数学分析相结合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特点。
物理实验是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理论的运用与现象的观测分析,充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本实验课程需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大学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1、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1)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物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典型的实验方法及其物理思想。
(2)获得必要的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
2、本实验课程应达到下列要求:(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大学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实验方法与基本要求实验教学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计算机多媒体演示与计算机仿真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实验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思维、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在物理学科以及其他理工科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分析技巧。
2、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3、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涵盖以下内容:1、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实验方法的选择等。
2、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如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电流等。
3、力学实验:包括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等。
4、热学实验:研究热力学过程,如热传导、热辐射等。
5、电学实验:研究电路特性,如电阻、电容、电感的测量等。
6、光学实验:研究光的传播、干涉、衍射等规律。
7、现代物理实验:涉及量子力学、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等领域。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实验原理、目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实验操作: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教师现场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讨论与总结: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进行课堂汇报,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评估方式1、实验操作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
2、实验报告评价:根据实验报告的完整性、逻辑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
3、课堂讨论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度、思考深度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价。
六、课程安排本课程安排为12周,每周一次,每次2学时,共计24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第1周:课程介绍与实验安全教育。
2、第2-3周:基本物理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大学 物理实验课程

系统误差 误差 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 定义:在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绝对值和符号
保持恒定或随测量条件的改变而按确定的规律变化。
• 产生原因:由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环境带入。 • 分类及处理方法:
(1) 已定系统误差:必须修正
电表、螺旋测微计的零位误差; 测电压、电流时由于忽略表内阻引起的误差。
x
f ( x)为x的分布函数
(3) 具有抵偿性
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有利于消减随机误差。
标准差表示测量值的离散程度
f(x)
С
´ó
x 标准差小:表示测得值很密集,随机误差分布范围窄, 测量的精密度高; 标准差大:表示测得值很分散,随机误差分布范围宽, 测量的精密度低。
• 任意一次测量值落入区间 [ , + ] 的概率为
• 特点:
(1) 小误差出现的概率比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2) 无穷多次测量时服从正态分布;
f(x)
1 x 2 1 f x exp 2 2
С
( x x)
i 1 i
n
2
n 1
+
为真值 为标准差
的基础。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 在物理学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起
着重要作用。
• 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引入物理学,使 物理学最终成为一门科学。 • 经典物理学规律是从实验事实中总 结出来的。 • 近代物理学是从实验事实与经典物 理学的矛盾中发展起来的。 • 很多技术科学是从物理学的分支中 独立出去的。
6.合成不确定度 u x 2A +;2B
7.表示测量结果。
x x ux ux urx 100% x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一)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一)一、课程简介《大学物理实验》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础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课。
它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方面有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将为学生终生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必要基础。
该门课程是原国家教委设立的六门重点课程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和方法,得到实验技能的训练,从而初步了解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物理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1)通过阅读实验教材和对照实物做实验前的准备。
(2)通过阅读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3)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拟定合格的实验报告。
(4)通过拟定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科技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4、能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要求:1.能够完成预习,进行实验和撰写报告等主要实验程序。
2.能够调整常用实验装置,并基本掌握常用的操作技术。
例如:零位调整;水平、铅直调整;光路的共轴调整;消视差调节;逐次逼近调节。
3.了解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方法。
例如:比较、放大、转换等方法。
4.能够进行常用物理量的一般测量。
5.了解常用仪器的性能,并学会使用方法。
6.能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学习计算机仿真实验。
7.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数据的初步能力。
其中包括: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直接测量量的误差计算;数据处理的一些基本方法。
三、实验项目绪论目的、任务:使学生了解实验的要求,掌握实验数据测量、处理的有关理论。
基本要求:了解物理实验的要求,学习误差理论及有效数字处理,对本学期的实验内容做初步的了解,重点难点:误差理论,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及过程。
实验报告的一般格式。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分: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0 实验学时:48一、课程简介大学物理实验是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础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课,它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方面的基础实验内容,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它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将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本课程以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基本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常用测量仪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性运用能力进行严格的培养。
本课程分两学期进行,每学期24学时。
二、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实验教学目的:它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方面的基础实验内容,通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现象及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
旨在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将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实验教学要求:1. 掌握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知识。
2. 熟练掌握某些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常用的测量方法;正确选择与使用实验仪器,合理拟定实验程序和步骤;能准确完成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3. 培养学生严格、细致、实事求是、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科学实验态度。
4.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科学、合理地绘制实验图表的能力;科学规范地撰写实验报告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注:实验类型为选做和必做;实验类别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验证性、演示性等。
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8个必做实验计24学时,从19个选做实验中选择8个实验计24学时。
物理学实验课程描述

物理学实验课程描述物理学实验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他们在理论课程中学到的物理知识和理解而设计的。
实验课程通过进行物理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课程中,学生将有机会亲自操作实验仪器、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并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实验课程通常包含多个实验项目,涵盖了物理学的不同领域,例如力学、电磁学、光学和热学等。
每个实验项目都有具体的实验目标和要求,学生需要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
在实验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使用实验仪器、进行测量和观察、记录数据等。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设计和安排实验,以及如何准确地测量和分析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将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实验课程的内容和难度逐渐递增,以适应不同学年和学生的需求。
在初级实验课程中,学生将进行一系列基础实验,例如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物体的长度、观察物体的运动等。
这些实验将帮助学生建立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的基础。
在高级实验课程中,学生将进行更复杂和综合的实验项目,例如测量物体的加速度、研究光的干涉和衍射、研究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等。
这些实验将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巧,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推导。
在实验课程中,学生还将学习如何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对实验过程、结果和分析的总结和记录。
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学生将培养科学写作和科学沟通的能力,并学会用准确、清晰和系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除了基础实验和高级实验,实验课程还可能包括一些特殊主题的实验,例如量子物理实验、核物理实验、固体物理实验等。
这些实验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研究特定物理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方法。
总之,物理学实验课程是物理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将在实践中深化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并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简介
及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工科类通用
学制:四年本科
学时:60学时
学分:
石家庄经济学院教务处审定
二零零五年三月
编写朱孝义张素萍
审定张道明
讨论朱孝义张素萍赵惠
裘平一郭涛
目录
一.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4)
二.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4)
三.实验课程安排及课时分配 (7)
四.对各个实验的具体教学要求 (8)
本大纲是依据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一、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物理实验是对高等工业学校学生进行科学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的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工科类专业
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既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和配合,又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本课程应在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基本任务: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其中包括:
(1)能够自行阅读实验教材和资料,作好实验前的准备。
(2)能够借助教材或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3)能够应用物理学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判断。
(4)能够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说明实验结果,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5)能够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3.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学生具有对待科学实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二、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1.绪论:
教学内容(教师讲授)
(1)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任务、教学方式、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及实验室规则。
(2)介绍测量误差、有效数字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测量分类、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系统误差的分析、偶然误差的估
计、直接测量结果的误差表示、间接测量的误差计算。
有效数字
的性质和运算。
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重要方法,例如:列表法、
作图法、逐差法和简单线性函数的最小二乘法等。
基本要求:
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明确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作用、任务和应遵守的规则。
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会初步区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了解偶然误差的统计意义,掌握正确计算单次测量、多次测量和间接测量结果的标准误差。
了解有效数字位数的意义,能正确使用有效数字记录实验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
了解科学处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及有关重要方法。
2.力学、热学实验:
实验内容:
(1)物体密度的测量
(2)用自由落体测重力加速度
(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和测定加速度
(4)用光杠杆法测杨氏模量
(5)用三线摆测定转动惯量
(6)刚体转动定律的验证
(7)超声声速测定
(8)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9)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
基本要求:
(1)学生能自行完成预习、实验操作,并写出合格的预习和实验报告。
(2)能正确的用有效数字记录数据、计算偶然误差(主要是标准误差)、表达实验结果。
注重系统误差的分析,不仅能找出其发生的原因,而且
要讨论减小或消除的方法。
熟练掌握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及其他几种数
据处理方法的具体应用。
(3)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能按要求调整好常用的力、热实验装置,并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例如:零位校准,水平和铅直调整、视差消除等。
(4)掌握光杠杆法、光电法等基本的测量方法、能进行有关力、热物理量的一般测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力、速度、加速度、动量、
转动惯量、温度等。
(5)了解和熟悉常用力、热实验仪器的原理、性能、调节和使用方法,例如: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秒表、数字毫秒计、温度计、望
远镜、光杠杆、天平、读数显微镜、气垫导轨、三线摆仪、刚体转动
实验仪、超声声速测定仪、焦利称等。
(6)培养学生严格、严肃、严谨的“三严”作风。
3.电磁学实验:
实验内容
(1)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
(2)惠斯登电桥测电阻
(3)模拟法测绘静电场分布
(4)示波器的使用
(5)RC、RL电路的暂态过程
(6)用补偿法测电动势
(7)双臂电桥测低值电阻
(8)用冲击电流计测定螺线管磁场
(9)利用霍尔效应测磁场
(10)电子射线的电偏转和磁偏转
基本要求:
(1)进一步巩固力、热实验部分的各项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