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动力学第二章 运动方程的建立

合集下载

结构动力学_运动控制方程_分段解析法

结构动力学_运动控制方程_分段解析法

结构动力学运动控制方程分段解析法1. 引言1.1 概述在工程领域中,结构动力学是研究结构物体受外界力或激励下的响应和振动特性的一门学科。

结构动力学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飞机等领域,对于确保结构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运动控制方程在结构动力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运动控制方程,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和预测结构物运动的规律,并为其设计合适的控制策略。

因此,研究和解析这些方程是结构动力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组织和阐述: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简要介绍结构动力学的定义和原理,以及涉及到的动力学方程。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分段解析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求解方法,包括其基本原理、算法步骤以及相关应用案例。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描述所设计实验的参数设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结构动力学和运动控制方程的介绍,以及分段解析法的应用案例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同时,希望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框架,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内容。

鉴于分段解析法在结构动力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和良好效果,本文还旨在为读者提供相关方法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指导参考。

2. 结构动力学2.1 定义和原理结构动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在受到外部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领域。

它主要涉及质点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以及刚体与弹性体的运动特性。

在结构工程中,结构动力学用于分析和预测建筑物、桥梁、飞机等工程结构在自然环境或人为作用下的响应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设计依据。

2.2 动力学方程结构动力学理论通过牛顿定律和哈密顿原理等基本原理推导出结构系统的运动方程。

这些方程描述了结构物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包括质量、刚度、阻尼等参数。

根据实际工程问题,可以选择合适的数值解法求解这些方程,从而得到结构系统随时间变化的运动状态。

结构动力学第二章

结构动力学第二章

∂T ∂V d ∂T ( )− + = Pncj (t ), & dt ∂u j ∂u j ∂u j
其中: T —— 体系的动能;
j = 1,2,L , N
V —— 体系的位能,包括应变能及任何保守力的势能; Pncj ——与 uj 相应的非保守力(包括阻尼力及任意外荷载)。
– 红色部分为引入动力自由度概念的目的,蓝色部分为实 现此目的的手段。 – 概念中的“全部”、“独立”两个条件非常关键。
• 严格来说,所以结构体系质量都是连续分布的,为无限自 由度体系,研究比较困难。但许多情况下,可以作一定的 简化,变为有限自由度体系。 • 简化并确定结构动力自由度最典型的方法:集中质量法
动能
1 & mu 2 转动质量 2
T =
1 &2 Jθ 2
1 2 V = ku 转动弹簧 2
1 &2 V = kθ θ 2
位能
1 1 & & &j T = ∑ ∑ mij u i u j = ∑ m j u 2 2 i j 2 j
V =
1 ∑ ∑ kij ui u j 2 i j

1 体系的动能:T = mu 2 & 2
粘滞(性)阻尼力可表示为:
& f D = -cu
D — 表示阻尼(damping) c — 阻尼系数(Damping coefficient)
k c
u m
f S(t) m f D(t) f I (t)
& u — 质点的运动速度
阻尼系数 c 的确定:
• 不能像结构刚度 k 那样可通过结构几何尺寸、构件尺寸等 来获得,因为 c 是反映了多种耗能因素综合影响的系数, 阻尼系数一般是通过结构原型振动试验的方法得到。 • 粘性(滞)阻尼理论仅是多种阻尼中最为简单的一种。 • 其它常用的阻尼:

结构动力学

结构动力学

第一章概述1.动力荷载类型:根据何在是否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变化速率的不同,荷载分为静荷载和动荷载根据荷载是否已预先确定,动荷载可以分为两类:确定性(非随机)荷载和非确定性(随机)荷载。

确定性荷载是荷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已预先确定,是完全已知的时间过程;非确定性荷载是荷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预先不可以确定,是一种随机过程。

根据荷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动荷载可以分为两类:周期荷载和非周期荷载。

根据结构对不同荷载的反应特点或采用的动力分析方法不同,周期荷载分为简谐荷载(机器转动引起的不平衡力)和非简谐周期荷载(螺旋桨产生的推力);非周期荷载分为冲击荷载(爆炸引起的冲击波)和一般任意荷载(地震引起的地震动)。

2.结构动力学与静力学的主要区别:惯性力的出现或者说考虑惯性力的影响3.结构动力学计算的特点:①动力反应要计算全部时间点上的一系列解,比静力问题复杂且要消耗更多的计算时间②于静力问题相比,由于动力反应中结构的位置随时间迅速变化,从而产生惯性力,惯性力对结构的反应又产生重要的影响4.结构离散化方法:将无限自由度问题转化为有限自由度问题集中质量法:是结构分析中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把连续分布的质量集中到质点,采用真实的物理量,具有直接直观的优点。

广义坐标法:广义坐标是形函数的幅值,有时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但是比较方便快捷。

有限元法:综合了集中质量法与广义坐标法的特点,是广义坐标的一种特殊应用,形函数是针对整个结构定义的;有限元采用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参数作为广义坐标,形函数是定义在分片区域的。

①与广义坐标法相似,有限元法采用了形函数的概念,但不同于广义坐标法在全部体系(结构)上插值(即定义形函数),而是采用了分片的插值(即定义分片形函数),因此形函数的公式(形状)可以相对简单。

②与集中质量法相比,有限元法中的广义坐标也采用了真实的物理量,具有直接直观的优点。

5.结构的动力特性:自振频率、振型、阻尼第二章分析动力学基础及运动方程的建立1.广义坐标:能决定质点系几何位置的彼此独立的量;必须是相互独立的参数2.约束:对非自由系各质点的位置和速度所加的几何或运动学的限制;(从几何或运动学方面限制质点运动的设施)3.结构动力自由度,与静力自由度的区别:结构中质量位置、运动的描述动力自由度:结构体系在任意瞬间的一切可能的变形中,决定全部质量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参数的数目静力自由度:是指确定体系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参数的数目为了数学处理上的简单,人为在建立体系的简化模型时忽略了一些对惯性影响不大的因素确定结构动力自由度的方法:外加约束固定各质点,使体系所有质点均被固定所必需的最少外加约束的数目就等于其自由度4.有势力的概念与性质:有势力(保守力):每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只决定于体系所有各质点的位置,体系从某一位置到另一位置所做的功只决定于质点的始末位置,而与各质点的运动路径无关。

刘晶波结构动力学课件21w

刘晶波结构动力学课件21w
线弹性体系:由线性弹簧(或线性构件)组成的体 系。
—最简单的理想化力学模型。
阻尼弹性体系:当线弹性系统中进一步考虑阻尼 影响时
15/45
2.1 基本概念
阻尼系数 c 的确定: 不能像结构刚度k那样可通过结构几何尺寸、构件尺寸和
材料的力学性质等来获得,因为c是反映了多种耗能因 素综合影响的系数,阻尼系数一般是通过结构原型振 动试验的方法得到。 粘性(滞)阻尼理论仅是多种阻尼中最为简单的一种。 其它常用的阻尼: 摩擦阻尼:阻尼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一般为常数; 滞变阻尼:阻尼力大小与位移成正比(相位与速度相同); 流体阻尼:阻尼力与质点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方向指向体系的平衡位置。
fs ku
fs
k
1
a
d
-u0
O
b
u u0
fs k
1
u
s— 表示弹簧(Spring)
c
(a)
k— 弹簧的刚度(Spring Stiffness)
u— 质点位移
(b)
11/45
2.1 基本概念
2.1.5 惯性力(Inertial Force)
惯性: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能力。 惯性力: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动力自由度的定义:结构体系在任意瞬时的一切可能的 变形中,决定全部质量位置所需的独立参数的数目称 为结构的动力自由度(数)。
4/45
2.1.1 广义坐标与动力自由度
静力自由度:确定结构体系在空间中位置所需的独立参 数的数目称为结构的自由度。
动力自由度:决定结构体系质量位置所需的独立参数的 数目称为结构的动力自由度(数)。
结构动力学
教师:刘晶波 助教:王东洋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2015年秋

【结构动力学】第1章 运动方程 2020

【结构动力学】第1章 运动方程 2020
12
承受动力荷载的任何线性结构体系的主要物理特性是体系的质量、弹 性特性(刚度或柔度)、能量耗散机理或阻尼、以及外部扰力或荷载
单自由度
c
体系模型
k
y (t )
F(t) m
▪ 质量块m,用来表示结构的质量和惯性特性 ▪ 自由度只有一个:水平位移 y(t) ▪ 无重弹簧,刚度为 k,提供结构的弹性恢复力 ▪ 无重阻尼器,阻尼系数c,表示结构的能量耗散,提供结
y P (FI FD )
改写成:
FI
FD
1
y
P
28
位移方程:
FI
FD

1
y
P
其中:
p为动荷载 q(t) 引起的质量沿y方向的位移:
q (t)y(t )
P
5l 4 384 EI
q(t )
惯性力: FI my 阻尼力: FD cy
为自由度方向加单位力所引起的位移,即柔度: 由此得到体系的运动方程:
my cy ky F(t) (2-3)
y(t )
EI l 1
my
cy
12EI
l13
12EI l23
y
FP (t)
12EI 12EI
令: k FS1 FS 2 l13 l23
;k 为(等效)刚度系数。
由此得到体系的运动方程: my cy ky FP (t)
运动方程与(2-3)的形式是一样的!
my cy ky F(t)
(2-3)
14
直接平衡法(达朗贝尔原理)
直接平衡法,又称动静法,将动力学问题转化为任 一时刻的静力学问题:根据达朗贝尔原理,把惯性 力作为附加的虚拟力,并考虑阻尼力、弹性力和作 用在结构上的外荷载,使体系处于动力平衡条件, 按照静力学中建立平衡方程的思路,直接写出运动 方程。

第2章——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运动方程建立方法0425

第2章——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运动方程建立方法0425

船体振动基础1第章多自由度系统的振第2章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一、引言二、两自由度系统的振动三、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四、振动方程建立的其他方法2有阻尼的多自由度系统振动1、拉格朗日方程式1、拉格朗日方程式P38拉格朗日法是建立微分方程一种简单的方法:先求出系统的动能、势能,进而得出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优点:系统的动能和势能都是标量,无需考虑力的方向。

141、拉格朗日方程式P38拉格朗日第二类方程式适用于完整约束的系统。

完整约束完整约束:当约束方程本身或约束方程通过积分后可以下式所示的形式表示时,称为完整约束。

不完整约束:当约束方程本含有不能积分的速度项时,系统的约束称为不完整约束。

具有不完整约束的系统,系统的自由度不等于广义坐标数自由度数小于广义坐标数于广义坐标数,自由度数小于广义坐标数。

151、拉格朗日方程式P3811•位移方程和柔度矩阵P40对于静定结构,有时通过柔度矩阵建立位移方程比通过对于静定结构有时通过m1x1x2以准静态方式作用在梁上。

梁只产生位移(即挠度),不产生加速度。

的静平衡位置为坐标P1=1 f11 f21 f12P2=1 f22(1)P1 = 1、P2 = 0 时 m1 位移:x1 = f11 m2 位移:x2 = f 21 (3)P1、P2 同时作用 m1 位移: 位移 x1 = f11 P 1 + f12 P 2 m2 位移:x2 = f 21 P 1 + f 22 P 2(2)P1 = 0、P2 = 1 时 m1 位移:x1 = f12 m2 位移:x2 = f 22P1 m1 x1 x2 P2 m2P1=1 f11 f21 f12 P1 m1 x1P2=1 f22 P2 m2 x2P 同时作用时 1、P 2 同时作用时:x1 = f11P 1 + f12 P 2 x2 = f 21P 1 + f 22 P 2矩阵形式 X = FP 矩阵形式:⎡ x1 ⎤ X =⎢ ⎥ ⎣ x2 ⎦f ij 柔度影响系数f12 ⎤ f 22 ⎥ ⎦⎡ f11 F=⎢ ⎣ f 21⎡P 1⎤ P=⎢ ⎥ ⎣ P2 ⎦物理意义: 系统仅在第 j 个坐标受到 单位力作用时相应于第 i 个坐标上产生的位移柔度矩阵P1 m1 x1P2 m2 x2P1(t) m1 m2P2(t)&1 m1 & x&2 m2 & xX = FP⎡ x1 ⎤ ⎡ f11 ⎢x ⎥ = ⎢ f ⎣ 2 ⎦ ⎣ 21 f12 ⎤ ⎡ P 1⎤ ⎢P ⎥ f 22 ⎥ ⎦⎣ 2 ⎦当P 1、P 2 是动载荷时 集中质量上有惯性力存在⎡ x1 ⎤ ⎡ f11 ⎢x ⎥ = ⎢ f ⎣ 2 ⎦ ⎣ 21 f12 ⎤ ⎡ P && 1 (t ) − m1 x1 ⎤ ⎢ P (t ) − m & ⎥ f 22 ⎥ & x 2 2⎦ ⎦⎣ 2⎡ x1 ⎤ ⎡ f 11 ⎢x ⎥ = ⎢ f ⎣ 2 ⎦ ⎣ 21位移方程:f 12 ⎤⎛ ⎡ P1 (t ) ⎤ ⎡m1 ⎜⎢ −⎢ ⎥ ⎥ ⎜ f 22 ⎦⎝ ⎣ P2 (t ) ⎦ ⎣ 0&1 ⎤ ⎞ 0 ⎤⎡ & x ⎟ ⎥ ⎢ ⎥ &2 ⎦ ⎟ m2 ⎦ ⎣ & x ⎠&& ) X = F ( P − MXP1(t) m1 m2P2(t)⎡ x1 ⎤ X =⎢ ⎥ ⎣ x2 ⎦⎡P 1 (t ) ⎤ P=⎢ ⎥ P ( t ) ⎣ 2 ⎦&1 m1 & x&2 m2 & x位移方程 位移方程:&& ) X = F ( P − MX也可按作用力方程建立方程:&& + KX = P MX刚度矩阵&& + X = FP FMX柔度矩阵与刚度矩阵的关系 柔度矩阵与刚度矩阵的关系:&& KX = P − MX若K非奇异F=K−1FK = I&& ) X = K −1 ( P − MX应当注意:对于允许刚体运动产生的系统(即具有刚体自由度的系统) , 柔度矩阵不存在。

结构动力学 -单自由度体系的振动

结构动力学 -单自由度体系的振动
负号表示等效力的方向和地面加速度方向相反。
13
§2.2 无阻尼自由振动
自由振动(free vibration) :无外界干扰的体系振动形 态称为自由振动(free vibration)。振动是由初始位 移或初始速度或两者共同影响下所引起的。 无阻尼自由振动:如果阻尼系数等于零,则这种自由 振动称为无阻尼自由振动(undamped free vibration)。 假设由于外界干扰,质点离开平衡位置,干扰消失后, 质点将围绕静力平衡点作自由振动。
或:m y ( t) c y ( t) k ( t) y m y g ( t) P e( f t) f
Peff (t ) :等效荷载,即在地面加速度yg (t )影响下,结构的响
应就和在外荷载p (t )作用下的响应一样,只是外荷载 p (t )
等于质量和地面加速度的乘积。
干扰力的大小只能影响振幅A的大小,而对结构自
振周期T的大小没影响。
(2)自振周期与质量平方根成正比,质量越大,则
周期越大;自振周期与刚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刚度
越大,则周期越小。要改变结构的自振周期,只有
改变结构的质量或刚度。
24
§2.2 无阻尼自由振动
k g
m
st
(3)把集中质点放在结构上产生最大位移的地方,则可
1、位移以静力平衡位置作为基准的,而这样确定的位移 即为动力响应。
2、在求总挠度和总应力时,要把动力分析的结果与静
力分析结果相加。
9
§2.1运动方程的建立
3、支座运动的影响 结构的动位移和动应力既可以由动荷载引起,也
可以由结构支座的运动而产生。 1)由地震引起建筑物基础的运动; 2)由建筑物的振动而引起安置在建筑物内的设备 基底的运动等等。

《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2)

《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2)

为最大的动力位移与静力位移之比,称为位移动力系数。
简谐荷载作用下, 与 之间关系曲线分析。
1、无阻尼条件
(1) 0 时, 5.0
1, ymax ( t ) yst。
4.0
(2)0 1 0 时,
随着 增加 增大,
3.0
0
FP ( t ) FP sint。 y( t ) yst sint。
(3)当ξ=1时的阻尼称为临界阻尼;相应的 值称为
临界阻尼系数,用cr 表示,则
cr 2mk 2m ,
k 2mk 2m cr
阻尼比 即为阻尼系数 与临界阻尼系数 cr 之比。
§14-4 单自由度结构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
当干扰力 F(t) 直接作用在质点上,质点的受力将如图14-10所示,
且 y( t )与FP ( t ) 同步。
2.0
(3) 1 时, 1.0
, ymax ( t ) , 共振。
(4)1 时,
1.0 2 2.0
3.0
随着 增加 减小,且 y( t )与 FP ( t ) 反向。
(5) 时, 0, 在静平衡位置附近作微小
振动 。
y0
cos 't
y0
ky0
'
sin
't
y bekt sin( 't ')
其中
b
y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y0
ky0
'
)2
tan ' ' y0
/ 为有阻尼自振频率。
y0 ky0
令 k ,称为阻尼比。
' 2 k2 1 ( k )2 1 2
通常当ξ<0.1时,则 ' 和 的差别很小。

结构动力学-2(哈工大结构动力学)

结构动力学-2(哈工大结构动力学)

m y(t)
cy(t)
my(t) k11 y(t )
运动方程 my cy k11y 0
令 c / 2m y 2y 2 y 0
设 y(t) Aet
2 2 2 0 特征方程
根为 i 1 2 由初始条件
小阻尼情况
y(0) y0 , y(0) v0
1 (c 2m)
c1 (v0 y0 ) / D , c2 y0
k
k
k
PROBLEMS:
3.A mass m is at rest,partially supported by a spring and partially by stops.In the position shown,the spring force is mg/2. At time t=0 the stops are rotated,suddenly releasing the mass.Determine the motion of the mass.
第二章单自由度体系的振动分析
§2.1 自由振动
一. 无阻尼体系 运动方程
y(t) 11[my(t)] k11y(t) my(t) 令 2 k11 1
m m11
y(t) 2 y(t) 0
二阶线性齐次常微分方程
m
my(t)
y(t)
l EI
km
运动方程的通解 y(t) c1 cost c2 sin t
令 D 1 2
方程的通解为
y(t) Aet sin( Dt D )
A
y02
( v0
y0 D
)2
y(t) et (c1 sin Dt c2 cosDt) tan D y0D /(v0 y0 )

结构动力学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结构动力学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2)任意时刻,各质点位移的比 值保持不变
几点说明: 1.按振型作自由振动时,各质点的 速度的比值也为常数,且与位移 比值相同。
1 (t ) Y111 cos(1t 1 ) Y11 y 2 (t ) Y211 cos(1t 1 ) Y21 y
2.发生按振型的自由振动是有条件的.
2 2
I 2 m
若为自由振动则有
Fp (t ) 0 ,于是:
1 (t ) k11 y1 (t ) k12 y2 (t ) 0 m1 y 2 (t ) k21 y1 (t ) k22 y2 (t ) 0 m2 y
或记作
k y 0 m y
k11 k12 m1 0 k 22 [ ] m22 [ ] k 21 k 22 0 m2 1 y 0 y1 21 [ ] y y 21 [ ] 021 [ ] 2 y2 0 y
y1 (0) Y11 , y2 (0) Y21
1 (0) Y11 y 2 (0) Y21 y
y1 (t ) Y11 sin( 1t 1 ) Y11 y2 (t ) Y21 sin( 1t 1 ) Y21
3.振型与频率是体系本身固有的属性, 与外界因素无关.
定义:体系上所有质量按相同频率作自由振动时 的振动形状称作体系的主振型。
(k11 m1 )
2
k12 (k22 m2 )
2
2
k21
0 ---频率方程
展开上式可得到一个关于 的二次方程
(k11 m1 2 ) k21
展开 整理后有:
k12 (k22 m2 )
2
0
---频率方程
2
(k11 m1 )(k22 m2 ) k12 k21 0

(完整版)结构动力学基础

(完整版)结构动力学基础

my cy ky FP (t)
§2-5 广义单自由度体系:刚体集合
➢刚体的集合(弹性变形局限于局部弹性 元件中)
➢分布弹性(弹性变形在整个结构或某些 元件上连续形成)
➢只要可假定只有单一形式的位移,使得 结构按照单自由度体系运动,就可以按 照单自由度体系进行分析。
E2-1
x
p( x,t
)
=p
x a
作用时间: 恒载 活载 作用位置: 固定荷载 移动荷载 对结构产生的动力效应: 静荷载 动荷载
静荷载: 动荷载: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不随时间变 化或变化很缓慢的荷载。
大小、方向或作用点随时间变化 很快的荷载。
快慢标准: 是否会使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
显著标准: 质量运动加速度所引起的惯性力 与荷载相比是否可以忽略
FP (t ) FI FD FS1 FS2 0
其中各力的大小:
惯性力: FI my 弹性力Fs=Fs1+Fs2: 位移法:柱子一端产生单位平移时的杆端剪力
1
12i
l2
柱端发生平移 y 时产生的梁-柱间剪力:
EI
12 EI FS1 l13 y
12EI
FS 2
l
3 2
y
l
等效粘滞阻尼力: FD cy
大型桥梁结构 的有限元模型
第二章 运动方程的建立
定义
在结构动力分析中,描述体系质量运动规律的数学 方程,称为体系的运动微分方程,简称运动方程。
▪ 运动方程的解揭示了体系在各自由度方向的位移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建立运动方程是求解结构振动问题的重要基础。 ▪ 常用方法:直接平衡法、虚功法、变分法。
8
比较:
c k

清华大学结构动力学2-1

清华大学结构动力学2-1
对如下图所示结构体系,用虚位移原理建立方程更简便一些
2.2 运动方程的建立 4. Hamilton原理
可以应用变分法(原理)建立结构体系的运动方程。 体系的平衡位置是体系的稳定位置,在稳定位置,体系 的能量取得极值,一般是极小值。 Hamilton原理是动力学中的变分法(原理)。
2.2 运动方程的建立 4. Hamilton原理(积分形式的动力问题的变分方法)

t2 t1
用 Hamilton 原理推导 Lagrange 方程 对于有 N 个自由度的结构体系,体系的动能和位能分别为:
& & & T = T ( u1 , u 2 , L u N , u1 , u 2 , L u N ) V = V ( u1 , u 2 ,L u N )
(a) (b)
因此动能和位能的变分为:


t2 t1
t2
t1
& & & [ muδu − cuδu − kuδu + p(t )δu]dt = 0
对上式中的第一项进行分部积分
& & & muδudt = ∫ mu(δ
t2 t1 t t t t d d & & & && && u )dt = ∫ mu (δu )dt = ∫ mud (δu ) = muδu tt − ∫ δu ⋅ mudt = − ∫ muδudt t t t t dt dt
结构动力学
(2004秋)
结构动力学
第二章
运动方程的建立
运动方程: 描述结构中力与位移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有时称动力方程) 运动方程是进行结构动力分析的基础 运动方程的建立是结构动力学的重点和难点

刚度法求运动方程

刚度法求运动方程

刚度法是一种用于建立结构动力学运动方程的方法,它基于力的平衡条件来建立运动微分方程。

以下是使用刚度法求解结构运动方程的基本步骤:
1. 确定自由度:需要确定结构的独立位移数目,即自由度。

每个自由度对应一个广义坐标。

2. 列出平衡方程:对于每个自由度,根据达朗贝尔原理列出力的平衡方程。

这包括惯性力、弹性恢复力和阻尼力等。

3. 计算刚度系数:刚度系数是指结构在单位位移下产生的力。

对于多自由度体系,需要计算刚度矩阵,其中每个元素代表结构在某一点单位位移引起的力的变化。

4. 建立运动方程:将刚度系数与质量、阻尼系数结合,得到运动方程。

对于单自由度体系,运动方程通常形式为( m\ddot{y}(t) + c\dot{y}(t) + ky(t) = P(t) \),其中\( m \) 是质量,\( c \) 是阻尼系数,\( k ) 是刚度系数,( P(t) \) 是外部荷载。

5. 求解方程:最后,通过适当的数学方法求解运动方程,得到结构响应的时间历程。

第二章结构动力学分析动力学基础及运动方程的建立

第二章结构动力学分析动力学基础及运动方程的建立
1 (t ) c1 c2 m1 0 u 2 (t ) c2 0 m2 u 1 k1 k 2 c2 u 2 k2 c2 u k 2 u1 0 k 2 u 2
K u P M u
动力平衡法的步骤
1)分析体系各质点所受的真实力和假想惯性力; 2)沿质点各自由度方向列出平衡方程。
动力平衡法的优点
把动力问题变成了人们所熟悉的静力问题。
2.2 运动方程的建立
2.2.2 虚位移原理
虚位移原理:如果一个平衡的体系在一组力的作用 下承受一个虚位移,即体系约束所允许的任何微小 位移,则这些力所作的总功等于零。 虚位移:满足体系约束条件的无限小位移。 理想约束:在任意虚位移下,约束反力所作虚功之 和等于零。
描述体系在运动过程中任意时刻全部质点的位置所需要的独 立几何参数的数目。
y2
y1
平面上的质点 W=2
非刚性悬臂 W=2
EI
刚性梁 W=1
四层结构 W=4
图2.1 动力自由度的确定
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 弹性体系的振动自由度
描述体系的振动,需要确定体系中全部质量在任一瞬 时的位置,为此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就是弹性体系振动的 自由度。值得注意的是:体系中集中质量的个数不一定等 于体系振动的自由度,自由度数目与计算假定有关,而与 集中质量数目和超静定次数无关。
d T T V ( ) Q j (t ) , j 1, 2, , n dt q j q j q j

t2
t1
(T V )dt

t2
t1
Wnc d建立体系的运动方程 体系的动能
T

1 2 12 m2 u 2 m1u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框架结构的高度 E—弹性模量 Ib和Ic—梁和柱的截面惯性矩
ρ→∞:
k
24EIc h3
ρ→0

k
6EIc h3
2.1 基本动力体系
3. 阻尼力(Damping Force)
阻尼:引起结构能量的耗散,使结构振幅逐渐变小的一种作用 阻尼来源(物理机制): (1)固体材料变形时的内摩擦,或材料快速应变引起的热耗散; (2)结构连接部位的摩擦,结构构件与非结构构件之间的摩擦; (3)结构周围外部介质引起的阻尼。例如,空气、流体等。
非保守力做功的变分等于0。
t2 (T V )dt t2 Wncdt 0
t1
t1
Wnc Pncju j
j
其中:
T —— 体系的总动能; V —— 体系的位能,包括应变能及任何保守力的势能; Wnc—— 作用于体系上非保守力(包括阻尼力及任意外荷载)所做的功; δ —— 指(在指定时间段内)所取的变分。
p(t) fI fD fs 0 fI mu fD cu fs ku
mu cu ku p(t)
图2.8 单质点体系的受力分析
2.2 运动方程的建立
3. 虚位移原理
虚位移原理的优点:虚位移原理是建立在对虚功分析的基础之 上,而虚功是一个标量,可以按代数方式运算,因 而比Newton第二定律,或D’Alembert原理中需要采 用的矢量运算更简便。
对如下图所示结构体系,用虚位移原理建立方程更简便一些
2.2 运动方程的建立
4. Hamilton原理
应用变分法来建立结构体系的运动方程。 动力学中广泛应用的变分法是Hamilton原理 体系的平衡位置是体系的稳定位置,在稳定位置,体系的能量取得极值, 一般是极小值。
Hamilton原理:在任意时间区段[t1, t2]内,体系的动能和位能的变分加上
图2.1 结构动力分析中常用的单自由度体系力学模型
2.1 基本动力体系
(a)单层框架结构 (b)弹簧―质点体系
两个典型的单自由度体系
物理元件: 质量
阻尼器 弹簧
集中质量m 阻尼系数c 弹簧刚度k
两个力学模型完全等效
两个体系的运动方程相同
2.1 基本动力体系
1. 惯性力(Inertial Force)
粘滞(性)阻尼力可表示为:
fD cu
D — 阻尼(damping)
uc
— —
阻尼系数(Damping 质点的运动速度
coefficient)源自2.1 基本动力体系 4. 非弹性体系 (Inelastic System)
结构构件的力—变形关系为非线性关系,结构刚度不再为常数。 构件(或弹簧)的恢复力可表示为
mu cu ku p(t)
单质点体系运动时要满足的控制方程—运动方程
2.2 运动方程的建立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的优点 牛顿第二定律是基于物理学中已有知识的直接应用 以人们最容易接受的知识建立体系的运动方程
2.2 运动方程的建立
2. D’Alembert原理(直接动力平衡法)
D’Alembert原理:在体系运动的任一瞬时,如果除了实际作用结构的主动力 (包括阻尼力)和约束反力外,再加上(假想的)惯性力, 则在该时刻体系将处于假想的平衡状态(动力平衡)。
D’Alembert原理的贡献:建立了动力平衡概念
2.2 运动方程的建立
3. 虚位移原理
虚位移原理:在一组外力作用下的平衡系统发生一个虚位移时, 外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虚功总和恒等于零。
虚位移是指满足体系约束条件的无限小位移。
设体系发生一个虚位移δu,则平衡力系在δu 上做的总虚功为:
p(t)u fIu fDu fsu 0
2
转动质量 T 1 J2
2
位能:拉伸弹簧 V 1 ku2
2
对弹性体系也被称为弹性恢复力 弹性恢复力:大小等于弹簧刚度与位移(弹簧变形)的乘积,
方向指向体系的平衡位置。
fs ku
s— 表示弹簧(Spring) k— 弹簧的刚度(Spring Stiffness) u— 质点位移
2.1 基本动力体系
单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刚度
k
24EIc h3
3 3
1 4
Ib / Ic
惯性: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能力 惯性力: 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fI mu
I — 惯性(Inertial); m— 质量(mass) ; ü — 质点的加速度。
坐标方向:向右为正
2.1 基本动力体系
2. 恢复力(Resisting Force of Spring)
结构动力学
第二章 运动方程的建立
运动方程:描述结构中力与位移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有时称动力方程)
运动方程是进行结构动力分析的基础 运动方程的建立是结构动力学的重点和难点
2.1 基本动力体系
单自由度体系:SDOF(Single-Degree-of-Freedom-System)
结构的运动状态仅需要一个几何参数即可以确定
fs fs(u ,u)
Fs 是位移和速度的 非线性函数。
图2.6 非弹性体系中结构构件的力与位移关系
2.2 运动方程的建立
1. 利用牛顿(Newton)第二定律
F ma
F p(t) fD fs
图2.7单质点体系的受力分析
ma fD fs p(t)
a u fD cu fs ku
2.2 运动方程的建立
4. Hamilton原理(积分形式的动力问题的变分方法)
Hamilton原理的优点:不明显使用惯性力和弹性力,而分别用 对动能和位能的变分代替。因而对这两项来讲,仅涉及处理 纯的标量,即能量。
而在虚位移中,尽管虚功本身是标量,但用来计算虚功的力和 虚位移则都是矢量。
动能:集中质量 T 1 mu2
图2.8 单质点体系的受力分析
p(t) fI fD fs 0
fI mu fD cu
fs ku
mu cu ku p(t)
2.2 运动方程的建立
2. D’Alembert原理(直接动力平衡法)
D’Alembert原理的优点:静力问题是人们所熟悉的,有了
D’Alembert 原理之后,形式上动力问题就变成了静力问题, 静力问题中用来建立控制方程的方法,都可以用于建立动力 问题的平衡方程,使对动力问题的思考有一定的简化。对很 多问题,D’Alembert原理是用于建立运动方程的最直接、最 简便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