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项目橡皮泥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
初一等高线模型制作方法
初一等高线模型制作方法
明白了,您希望使用泡沫板和超轻黏土制作一个初一等高线模型,并且使用磁铁将模型固定在黑板上,以便让学生观察。
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等高线的概念和地形地貌。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步骤:材料:
泡沫板
超轻黏土或其他可塑材料
磁铁
黑板或其他磁性表面
制作步骤:
制作山体支撑:使用泡沫板切割成所需的山体形状。
可以根据需要堆叠多层泡沫板以增加高度和形态。
确保泡沫板支撑稳固。
制作等高线:使用不同颜色的超轻黏土或其他可塑材料,根据等高线的数据进行塑型。
每个等高线应该在山体上形成一个连续的环绕线。
可以使用小刀或牙签等工具进行塑型。
添加磁铁:在山体底部和黑板上分别附着磁铁。
可以使用胶水或其他粘合剂将磁铁固定在山体底部,并确保山体能够牢固地吸附在黑板上。
展示模型:将山体模型放置在黑板上,通过磁力吸附使其固定。
可以用主视图和俯视图的方式来展示等高线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形地貌。
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等高线的概念,同时主视图和俯视图的展示方式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地形地貌。
小学地理教学中的地形模型制作
小学地理教学中的地形模型制作在小学地理教学中,地形模型制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地貌特征。
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地理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地形模型制作的步骤以及其在小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地形模型制作步骤地形模型制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材料:制作地形模型所需的材料包括塑料泥、画笔、彩绘颜料、粘合剂、画板等。
根据模型的大小和形状,确定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选择地理要素: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地理要素进行模型制作。
可以选择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地理要素。
3.设计模型布局:根据选定的地理要素,设计模型的布局。
可以使用铅笔在画板上进行草图设计,确保模型布局合理且美观。
4.制作地貌特征:根据地理要素的特征,使用塑料泥进行地貌的塑造。
比如对于山脉,可以将塑料泥塑成山峰的形状,并利用画笔添加细节,如岩石纹理、绿色植被等。
5.彩绘模型:待地貌特征干燥后,使用彩绘颜料进行模型的上色。
如用蓝色代表水域、绿色代表草地、棕色代表山脉等。
通过上色可以使模型更加真实和生动。
6.粘贴地理要素:在制作地貌特征后,可以根据实际地理布局,粘贴相应的地理要素。
如使用蓝色纸张代表河流,绿色软木板代表树林等。
7.完善细节:检查并完善地形模型的细节,如修整模型边缘、涂抹适量的粘合剂使模型更加牢固。
8.完成展示:待地形模型制作完成后,放置在合适的展示架上。
可以将其与地理教材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
二、地理模型在小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1.激发学生兴趣:地形模型制作是一种亲身参与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通过制作模型,学生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变成实际可见的对象,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加深理解: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概念和地貌特征。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操作感受到地理现象的本质,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3.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在地形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地理要素的特征,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模型。
橡皮泥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试验目的试验器材试验步骤与
橡皮泥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与方法学生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后,我让学生用橡皮泥制作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我发现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上学生形象的理解等高线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及等高线的特点。
我用一节课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
一、实验目的:1、突出五种地形形态:山脊、山谷、山顶、陡坡、缓坡。
2、缠上3-5条线,代表山地的等高线。
二、实验器材:剪刀、橡皮泥、纸、彩色线环、纸环、三、实验步骤与方法:1、画出有数条等高线地形图的轮廓,用剪刀顺着最外面的等高线剪去图幅范围以外的部分。
2、将剪下的等高线地形图放置约1厘米厚的橡皮泥块上,沿着纸的边缘将等高线画在橡皮泥上,切去等高线外面的橡皮泥。
3、再用一根彩色的线环放置在上一步做好的橡皮泥上,使线环和橡皮泥的边缘吻合。
4、用剩下的地形图和新的橡皮泥重复步骤2。
5、把第二块橡皮泥叠放在第一块上使它的边缘和第一块上的线环内圈吻合。
6、重复第2步到第5步,直到把所有的橡皮泥块都叠放在一起。
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好了后我让学生评价,组内评价,组之间评价,选出4-5个好的作品。
我有意把起点成绩定高点,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自已的劳动,获得一种成就感,尤其对那些平时笔试中难得考高分,但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来说,无疑是良机。
帮助了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我是借鉴了许多同行和收集来的方法来完成这次地形模型制作的。
发现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学生把线环固定不好,线扯断,也有学生用纸环套在模型上,等高线更清楚。
有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制作特别粗糙,五种地形形态没有完全展示出来,等高线制作不和要求等,这些我在下一次的制作中要注意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加以简化,只要突出其特点就可以了,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正确的审美意识。
同时我在下一次指导制作时,要耐心作好个别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及时开展学生间的相互观摩、评议,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通过这堂实验课,学生和我都有很大的收获。
第2课时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
第2课时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第2课时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势模型教材解读等高线地势图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地图类型,由于在前面差不多学过一样地图的判读方法,因此本节课要紧从用图的角度关心学生把握地表形状与等高线分布特点的关系和等高线地势图的绘制方法。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立体”的地势转化为平面的图形,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采纳由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将三维的地势特点转化为平面的图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利用铁丝、橡皮泥、泥土、土豆、泡沫塑料或其他材料制作简单的地势模型,能用地势图表示地势过程与方法通过用橡皮泥、泥土、土豆、泡沫塑料或其他材料制作简单的地势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新知互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利用模拟的方法去研究一些科学问题,专门是认识建立地势模型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重点难点重点:等高线地势模型的制作难点:等高线地势模型的制作重难点处理策略通过模拟课本第115页活动,引导学生领会简单等高线地势图的判读和绘制,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探究点制作等高线地势模型[情形展现][问题探究] 结合图片内容,你能总结出如何制作等高线地势模型的方法吗?[摸索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归纳提升] 制作地势模型的方法:1.画一张你需要的有山脊、山谷、山顶、鞍部、峭壁任意一种地势模型的等高线图。
2.依照等高线图的每条等高线,用薄胶版制作出每一种地势的等高线平面。
3.将每一种地势的等高线平面,按照相应的高度比例固定在等高线图上。
4.用泥沙、胶泥等填充等高线平面之间的间隙。
等高线山体模型制作方法
等高线山体模型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黏土,刻度尺,牙签,小刀,垫板,彩笔。
①将橡皮泥在垫板上堆成山体状。
要求捏出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
②用手摸拭山体表面,使其光滑。
③将直尺垂直摆放在山体旁,按照相同的高度间隔,用牙签在山体表面不同高度处做上记号,并标出高程。
④小刀小心地沿着记号处将山体水平切开。
将切下的山体块编号后分开摆放。
⑥在山体上表面用水粉涂上不同的颜色。
⑦将山体块根据编号重新摆成山体形状。
①分别将取下的山体块放在白纸上,用笔沿山体块边
缘描线,注出相应的高度,就得到了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在图的左下角把各种颜色所代表的高度范围的图例画出来,这样就得到了用分层设色方法表示的地形图。
分组实验: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含解析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分组实验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01实验报告【实验目标】1.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按照一定的制作流程完成简单地形模型的制作。
2.知道根据不同地形特征区分各类地形的方法,并学会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形特征。
3.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在现实生活中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器材】黏性较好的湿泥土(最好用高岭土,也可用其他黏性较强的泥土)或橡皮泥、尺子、牙签、细线或细钢丝、垫板(木板、硬纸板、泡沫板均可)、盛水的小容器、水粉颜料。
【实验过程】1.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1)将湿泥土或橡皮泥在垫板上堆成山体状。
(2)在手上蘸些水摸拭山体表面,使其光滑。
注意:水不可太多,以免表面太湿影响下一步操作。
用橡皮泥做材料时不可加水。
(3)用牙签在“山体”表面不同高度处做上记号并标出高程。
注意:尺子要垂直摆放。
各记号处的高度间隔要相同。
(4)用细线或细钢丝小心地沿记号处将“山体”水平切开。
(5)将切下的“山体”块编号后分开摆放,并移到通风处晾干。
注意:不宜放在阳光下暴晒,为了加快干燥的速度,可用电风扇吹。
用橡皮泥做材料时不必晾干。
(6)在晾干的“山体”块表面用水粉颜料涂上不同的颜色。
(7)将“山体”块根据编号重新摆成“山体”形状。
2.绘制“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分别将取下的“山体”块放在白纸上,用笔沿“山体”块边缘描线,注出相应的高程。
就得到了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3.将等高线地形图改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
注意:涂色要均匀。
(2)在图的左下角把各颜色所代表的高度范围的图例画出来。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用分层设色方法表示的地形图。
【问题与讨论】1.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有怎样的联系?2.山脊和山谷处的等高线有何特点?3.河流出现在山脊还是山谷?4.峭壁处的等高线有何特点?5.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海拔差值有何特点?6.在实际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其方法和我们现在用的方法有何不同?02实验突破某中学户外训练营举行登山活动。
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
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等高线的知识,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形模型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一些工具如橡皮泥,把枯燥,抽象的理论表现出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2通过此次活动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讲讲有关等高线的知识,我们前面已经讲了等高线的概念,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给我们回忆等高线的概念.学生答回答很好,在我们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这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知识点,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节课我们亲自体验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好不好二.组织指导1.介绍活动时所需的材料:橡皮泥,小木棍,小刀,剪刀,以及先绘制好的等高线地形图,并把全班同学分成11个小组.2.讲解如何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见黑板黑板板式:A.数一数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多少条等高线.B.将橡皮泥压成块状,每块厚1厘米,橡皮泥的块数和等高线的条数相同,大小和等高线地形图图幅大小相当.C.在已经画好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用剪刀顺着最外面的等高线剪去图幅范围以外的部分. D.将剪下的等高线地形图放置在橡皮泥块上,沿着纸的边缘将等高线画在橡皮泥块上,切去等高线外面的橡皮泥.E.再沿着靠近外面的等高线剪纸片,把剪下的纸环放置在上一步中做好的橡皮泥块上,使纸环外圈和橡皮泥块的边缘吻合.F.用剩下的地形图和新的橡皮泥块重复步骤D.E.G..把第二块橡皮泥块叠放在第一块上,使它的边缘和第一块上的纸环内圈吻合.H.重复D和G,直到把所有的橡皮泥块都叠放在一起.3.提出这次活动课的要求.要求在25分钟之内完成作品4.组织教学,强调纪律和安全注意小刀和剪刀三:合作体验同学们分组根据画好的等高线地形图动手制作模型.教师巡视.四:观护评点学生把制作好的模型呈放在讲台上,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制作给予肯定的表扬,同时对于不足的地方也要提出来五:学生情感交流把印好的表发给每个同学,根据上面的问题作出回答,最后教师总结:通过此次活动,一方面对等高线的有关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整个活动比较顺利,各小组都能较好的根据提前绘制好的等高线地形图制作相应的模型.今后,可以通过更多的活动来巩固地理教学中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七年级科学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
实验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按照一定的制作流程完成简单地形模型的制作。
过程与方法:知道根据不同地形特征区分各类地形的方法,并学会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在现实生活中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制作模型。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制作模型。
三、实验准备实验器材:橡皮泥,刻度尺,牙签,细线或细钢丝,垫板(木板、硬纸板、泡沫板均可),水粉颜料。
四、实验预设(一、教学引入)问题: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能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它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问题:各种地形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用等高线的疏密等反映地形特征,不同的地形部位具有不同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例如: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
海拔增高。
鞍部-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
峭壁-等高线重叠处。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二、分析实验过程)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在山体不同高度处做记号时,尺子要垂直摆放。
各记号处的高度间隔要相同。
1、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1)将橡皮泥在垫板上堆成山体状。
要求捏出山峰、山谷、山脊。
(2)用手摸拭山体表面,使其光滑。
(3)将直尺垂直摆放在山体旁,按照相同的高度间隔,用牙签在山体表面不同高度处做上记号,并标出高程。
(4)用细线小心地沿着记号处将山体水平切开。
(5)将切下的山体块编号后分开摆放(6)在山体上表面用水粉涂上不同的颜色。
(7)将山体块根据编号重新摆成山体形状。
2、绘制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1)分别将取下的山体块放在白纸上,用笔沿山体块边缘描线,注出相应的高度,就得到了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在图的左下角把各种颜色所代表的高度范围的图例画出来,这样就得到了用分层设色方法表示的地形图。
实验项目橡皮泥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
实验项目橡皮泥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一、背景介绍地形是地球表面的一个特征,它的高度变化决定了地表的起伏、山脉和河流的形成。
为了更好地理解地形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制作橡皮泥等高线地形模型来将地形的高度信息可视化。
本实验项目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地面高度和等高线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实验材料1.橡皮泥2.平板或平坦表面(如瓦楞纸)3.尺子4.制图纸或透明塑料薄膜5.颜色标记笔或彩色铅笔6.剪刀三、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平板或平坦表面作为工作台。
2.将橡皮泥与空气接触一段时间,使其变得柔软易塑。
3.将橡皮泥搓成一个球状,并在表面压平,形成一个底座。
4.将制图纸或透明塑料薄膜铺在橡皮泥顶部,用剪刀修剪成与橡皮泥相同大小的形状。
5.在制图纸或透明塑料薄膜上以1厘米为单位,用尺子画出一个水平线,并从这条线开始每隔1厘米画出一条平行线。
6.使用颜色标记笔或彩色铅笔,将每一条等高线涂上不同的颜色,以便于区分。
7.用剪刀将等高线剪下来。
8.将橡皮泥的表面涂抹上水,使其变得湿润。
9.将第一条等高线贴在橡皮泥上,并用手指轻轻压实。
10.依次将其他等高线贴在橡皮泥上,并用手指轻轻压实,一个个构建地形模型。
11.完成地形模型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微调,让地形更加精细。
四、实验思考1.在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如何处理的?2.为什么我们需要在制作过程中将橡皮泥表面涂湿?3.在实验过程中,你对地形的高度变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吗?请说明。
五、实验延伸1.如果你想制作一个具有真实地貌特征的地形模型,你会选择使用什么材料?为什么?2.你认为地形模型在哪些领域有应用价值?请列举几个例子。
六、结论通过本实验项目,我们可以利用橡皮泥制作出等高线地形模型,通过观察和制作过程,学生可以加深对地形高度变化的理解。
此外,实验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地形模型的制作有助于加深对地貌特征的理解,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初一地理制作山体模型制作方法
初一地理制作山体模型制作方法稿子一:
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初一地理山体模型的制作方法,超有趣的哦!
先准备材料呀,什么卡纸、泡沫板、黏土、颜料,还有胶水、剪刀这些都不能少。
然后呢,咱们得想想山体的形状。
就像咱平时看到的山,有高有低,有陡有缓。
那咱就用泡沫板或者卡纸剪出大概的山体轮廓。
接着,用黏土把那些不平整的地方给补上,做出山峰、山谷、山脊啥的。
黏土这东西可好用啦,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就像玩泥巴一样,超有意思!
再给山体涂上颜色,山可不是单一的颜色哟,有深绿、浅绿、棕色,让它看起来更逼真。
对啦,还可以在山体上加点小装饰,比如小树、石头,这样就更完美啦!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不难?赶紧动手试试吧!
稿子二:
宝子们,今天咱们一起来琢磨琢磨初一地理山体模型的制作方法哟!
一开始呢,咱们得把材料都找齐喽。
像那种厚厚的卡纸、软软的泡沫板,还有能塑形的黏土,还有画画用的颜料,还有胶水、剪刀,一个都不能少哟!
剪好之后,就轮到黏土登场啦!用黏土把山体变得更有起伏,弄出高高的山峰,深深的山谷,让它看起来有模有样的。
然后,就是给山体化妆啦!用颜料给它涂上美美的颜色,绿色的树,棕色的土地,让它变得五彩斑斓。
还有还有,别忘记在山上加点小玩意儿,像小小的石头,小小的树木,这样看起来就更像真的山啦!
好啦,小伙伴们,赶紧动手做起来,让咱们的山体模型超级棒!。
小学地理教学中的地形模型制作
小学地理教学中的地形模型制作地形模型是小学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具之一,它通过真实地貌的模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和地形变化。
地形模型的制作过程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创造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制作地形模型的方法和技巧,并探讨在小学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地形模型。
一、地形模型的制作方法制作地形模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材料制作地形模型需要准备一些常见的材料,如泥土、纸板、胶水、颜料等。
这些材料可以在学校实验室或附近的手工店购买。
2. 设计地形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进度,设计出地形模型的形状和大小。
可以选择制作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地形特征。
3. 制作底座使用纸板或硬纸板制作地形模型的底座。
可以根据需要剪裁出适当的形状和大小,并用胶水固定在底座上。
4. 塑造地形将泥土加水搅拌均匀,然后在底座上塑造出各种地貌特征。
可以用手捏、刮、刻等方式将泥土塑造成山脉、河流等形状。
5. 干燥和修饰地形模型制作完成后,需要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自然干燥。
干燥后,可以使用颜料上色,增加地形的真实感,并可以用植物、模型动物等装饰来丰富地貌特征。
二、地形模型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1. 观察与分析地形模型制作完成后,可以将其放在课堂上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地形模型上的山脉、河流等地貌特征,了解地形的形成原因和地质变化过程。
2. 实地模拟地形模型可以作为实地考察的替代品。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很难亲身体验到各种地形特征。
通过地形模型的辅助,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地球表面的地貌变化。
3. 学习引导地形模型可以用来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
通过让学生操作地形模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地貌的特点、地形的作用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4. 团队合作制作地形模型需要学生之间互相配合,共同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七年级地理五种地形橡皮泥模型
七年级地理五种地形橡皮泥模型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
本节主要介绍五种地形类型,是地理中最基本的一门学科。
在地理教学中,通过观察地形与地理现象,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地理学习中发现地理现象、学习地理知识、探索地理规律的能力。
这也是地理课程中必备的重要学习工具。
同学们要充分认识到地形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地形与地理现象之间不能割裂开来。
要做到这一点只靠记忆是不够,还要有想象,有动手操作能力。
地理模型给同学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模型吧!用橡皮泥做了一个造型,然后放入一只有水珠且没有露水的盆中浸湿(注意:盆可以取出来并不是一个概念),再用干净的抹布蘸干后放在旁边备用。
一、观察地形一节好的地理模型作品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生动的整体,它不仅是有实物形态的,而且是一个整体的真实场景,有很多可观察的要素及角度要加以分析判断。
所以说景观模型是地理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
但是对景观模型进行观察分析时,要注意空间位置、距离、时间、角度、长度等要素的关系。
我们以六年级下册第1课时《大地母亲》中的地球图为例:1、注意观察地球大图(见图1):地球被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北半球为球形地球,南半球为椭圆形地球。
地球四周环绕着许多像针尖一样细密、坚硬、均匀、呈放射状排列得错综复杂多变、相互交叉的圆盘状东西。
圆盘状东西主要有:长条形、圆锥形、椭圆环、椭圆形等;椭圆形主要有:长条形、长锥形有:圆柱形、椭球形、长圆环等。
2、注意观察地面自然要素与人为要素分布:可以观察地面自然要素分布以及与自然要素关系等情况;可以观察人类活动对自然要素分布等情况;可以从周围景观分析地形与生态环境关系等情况。
二、归纳总结:要想学好地理,同学们一定要认识到各大洲的重要性,它既是世界地图上的一个“大洲”,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图上的“大洲”,它将地理概念体现在地图上,反映了该地区间地理位置上的变化,是联系人类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各大洲之间的重要纽带。
活动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
活动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目标1.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按照一定的制作流程完成简单地形模型的制作。
2.知道根据不同地形特征区分各种地形的方法,并学会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地形特征。
3.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在现实生活中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器材黏性较好的湿泥土(最好用高岭土,亦可用其它黏性较好的泥土)或橡皮泥、尺子、牙签、细线或细钢丝、垫板(木板、硬纸板、泡沫板均可)、盛水的小容器,水粉颜料。
过程1.制作等高线模型:(1)将湿泥土或橡皮泥在垫板上堆成山体状。
(2)在手上蘸些水摸拭山体表面,使其光滑。
(注意:水不可太多,以免表面太湿影响下一步操作。
用橡皮泥做材料时不可加水)(3)用牙签在山体表面不同高度处做上记号并标出高程。
(注意:尺子要垂直摆放。
各记号处高度间隔要相同)(4)用细线或细钢丝小心地沿记号处将山体水平切开。
(5)将切下的山体块编号后分开摆放,并移到通风处晾干。
(注意:不宜放在阳光下暴晒,为了加快干燥的速度,可用电风扇吹。
用橡皮泥做材料时不必晾干)(6)在晾干的山体块表面用水粉颜料涂上不同的颜色。
(7)将山体块根据编号重新摆成山体形状。
2.绘制山体的等高线地图:分别将取下的山体块放在白纸上,用笔沿山体块边缘描线,注出相应的高程。
讨论在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其方法和我们现在用的方法有何不同?拓展一、将等高线地形图改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
(注意:涂色要均匀)2.在图的左下角把各颜色所代表的高度范围的图例画出来。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用分层设色方法表示的地形图。
二、用高岭土制作校园模型。
评价1.将制作好的等高线地形模型在班里展示,请同学参观和议论。
2.选送班级中的优秀制作参加全年级展示。
【校园速递】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
【校园速递】等⾼线地形模型制作最近⼀段时间
同学们独⽴完成了
等⾼线地形模型制作
今天吉奥格拉菲
和⼤家分享其中⼀部分作品
不少同学
选择橡⽪泥、黏⼟等材料
同学们的模型
都准确地体现了
各类地形部位
等⾼线标注⽅式
也是各显其能
还有同学
选择泡沫塑料
作为材料
并且受到教具影响
增加磁铁
体现不同海拔的等⾼线
有好⼏位同学
不谋⽽合
选择纸板制作模型
这位同学
制作得⾮常细致
⼭脊部位准确直观
为了更好地体现
地形部位
有同学在模型中
增加纸壳或吸管
效果是不是特别好?
下⾯这个模型
地形部位表达准确
颜⾊搭配合理
⼀级棒
从侧⾯观察这个模型
对于陡崖的表达
⾮常清晰
这位同学为了制作模型还通过电脑软件
⽣成了3D模型
实际模型与3D模型对⽐效果也不错吧?
下⾯这个模型
更加复杂
也更加贴近实地
还有同学别出⼼裁
选择了⾮常特殊的材料通过积⽊模组
来体现海拔与地形部位
最后送上⼀个彩蛋
这个模型还配有
海洋和美⼈鱼
再来⼀个彩蛋
看着下⾯这个模型
就觉得饿了
要是真的是个
该多好。
七年级科学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
实验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按照一定的制作流程完成简单地形模型的制作。
过程与方法:知道根据不同地形特征区分各类地形的方法,并学会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在现实生活中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制作模型。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制作模型。
三、实验准备实验器材:橡皮泥,刻度尺,牙签,细线或细钢丝,垫板(木板、硬纸板、泡沫板均可),水粉颜料。
四、实验预设(一、教学引入)问题: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能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它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问题:各种地形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用等高线的疏密等反映地形特征,不同的地形部位具有不同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例如: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
海拔增高。
鞍部-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
峭壁-等高线重叠处。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二、分析实验过程)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在山体不同高度处做记号时,尺子要垂直摆放。
各记号处的高度间隔要相同。
1、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1)将橡皮泥在垫板上堆成山体状。
要求捏出山峰、山谷、山脊。
(2)用手摸拭山体表面,使其光滑。
(3)将直尺垂直摆放在山体旁,按照相同的高度间隔,用牙签在山体表面不同高度处做上记号,并标出高程。
(4)用细线小心地沿着记号处将山体水平切开。
(5)将切下的山体块编号后分开摆放(6)在山体上表面用水粉涂上不同的颜色。
(7)将山体块根据编号重新摆成山体形状。
2、绘制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1)分别将取下的山体块放在白纸上,用笔沿山体块边缘描线,注出相应的高度,就得到了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在图的左下角把各种颜色所代表的高度范围的图例画出来,这样就得到了用分层设色方法表示的地形图。
关于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模型制作的探究活动
关于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模型制作的探究活动——“地图”【活动内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模型的制作【活动目的】1.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制作材料及方法】(1)山体模型的制作:用泡沫塑料制作成有缓坡、陡坡的山体。
在绘出等高线图以后,按照一定的高程进行切割。
山体最好切割成六层。
每层穿两个用作固定在底板上的小孔。
(2)木框:用木条制作成木框,呈长方形,每框内安上绷紧的透明塑料薄膜(木框最好制五个),每个塑料薄膜上分别绘有不同高程(100米至500米)的等高线。
(3)底板:用木板作底板,在底板的四角安置四个立柱。
立柱上标高程。
(4)固定山体模型的木柱两根:木柱为圆柱体,长度以略低于山体模型高度为宜。
在底板上开有两个安置木柱的圆孔。
也可不用木柱,而在上下两层之间用磁铁固定。
(5)等高线图的绘制:用同底板大小一致的较厚的白纸,绘出山体模型的等高线图一张,标明高程。
(6)安装:将山体模型的各层和薄膜木框,按由下至上的次序,依次安置在底板上的相应位置。
【使用方法步骤】(1)底板上有山体模型,向学生说明“这是一座山的模型,山的海拔高度为550米。
”让学生形成山体印象。
(2)依次加入每个高程(从100米到500米)相应的薄膜框架。
侧视可见山体,俯视可见等高线图。
(3)将实体模型从底板及木框中取出,让学生观察底板及木框。
这时,侧视仍可显出山体,俯视则可见清晰的等高线图。
(4)再将厚纸绘制的等高线图放到底板上,俯视时薄膜上的等高线与底板上的等高线大体重叠;而后将木框薄膜依次重叠在底板上,则见薄膜上的等高线与底板上的等高线相互重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项目:橡皮泥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
实验目的:通过用橡皮泥捏成不同形态的山体,山体中包含有陡坡、缓坡、山顶、山谷、鞍部、陡崖等山体部位。
观察山体模型,画出相应的地形图,让学生感受山体的整体面貌,
加深对等高线的理解,学会阅读并运用等高线图,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
想象能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实验对象:中学生(2人为宜)
实验过程:1•先用橡皮泥捏出山的主体,再用小刀等工具塑造出陡坡、缓坡、山顶、山谷、鞍部、陡崖。
2.分别用两根竹签从山体模型的两个山峰顶部穿孔至底部。
3•以桌面为“海平面”,用刻度尺量出山体模型的“海拔高度”,并根据一定
的等高距用水彩笔描绘出山体模型的等高线,再用小刀沿着等高线对山体进行
水平切割。
(本实验的山体模型高度为
5cm,以1cm为等高距,对山体模型进行切割,切为5个部分)
4.将切割好的山体模型分层展示到白纸上,从最底层部分开始,沿橡皮泥的切割
线进行等高线绘制,绘制完后,将其取走,对其上一层进行绘制,以此类推,
直到所有等高线绘制完成。
按橡皮泥的形状绘制出等高线。
每次绘等高线时两
孔对齐,据此画出等高线地形图。
注意事项:1.橡皮泥的可塑性很强,切割时注意保持山体模型原有的形状。
2.两个竹签一定要
自山体模型的两山峰顶部竖直穿孔至底部,以确保
绘制等高线时的精确性。
3.小竹签应为有不规则侧面的棱柱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