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分级制度及质控标准

合集下载

医院分级护理制度

医院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根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护理分级》(WS/T431-2013)《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规范》等要求,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制定分级护理制度。

Barthe1评分:对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10个项目进行评定,将各项得分相加即为总分。

根据总分自理能力分为:重度依赖(总分W40分)、中度依赖(总分41-60分)、轻度依赖(总分61-99分)和无需依赖(总分100分)四个等级,以下是我科按专科疾病分为以下级别:特级护理:肾上腺嗜辂细胞瘤术后、肾上腺全切术后、全膀胱切除术后、肾外伤保守治疗、经皮肾镜检查术后并发出血、其他手术后病情严重者及未手术改!病情严重病情随时可能加重的患者: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者。

护理标准: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②观察伤口敷料及各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并保持各管路固定及引流通畅,定期挤捏,做好尿管护理。

③根据医嘱正确的实施用药、治疗措施;并观察患者的反应④正确实施压疮预防和护理:每2小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叩背及指导有效咳嗽。

⑤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给予基础护理: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舒适、做好床单元及皮肤、头发等护理;保持患者舒适、清洁。

⑥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⑦根据病情适时实施健康指导。

⑧严格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①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嗜铭细胞瘤术后、全膀胱切除术后、肾上腺全切术后激素替代治疗其他手术后病情严重正处于恢复期、其他手术后病情严重者及未手术患者病情严重病情处于恢复的患者。

②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肾损伤、肾部分切除术恢复期的患者、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肾上腺(嗜格细胞瘤、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后1-2天。

护理标准①每1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

②根据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敷料及各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并保持各管路固定及引流通畅、定期挤捏,做好尿管护理。

医院护理分级制度

医院护理分级制度
2.确保护理设备、药品等物资的充足,满足临床护理需求;
3.优化护理工作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舒适度;
4.合理分配护理工作时间,确保护理人员得到充分休息。
十四、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1.制定各类护理应急预案,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患者病情突变等;
2.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
(3)其他病情需要三级护理的患者。
二、护理措施
1.特级护理措施
(1)24小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2)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3)做好生命体征监测,记录详细病历;
(4)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实施呼吸支持;
(5)保持患者清洁、舒适,预防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
2.一级护理措施
1.加强与其他医学专业的跨学科合作,共同制定患者综合治疗方案;
2.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确保护理信息在医护人员之间的准确传递;
3.参与多学科团队会议,分享护理见解,为患者提供全面照护;
4.与社区医疗机构合作,延伸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
十七、护理绩效评估与激励
1.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绩效评估体系,全面评价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4.定期发布护理质量报告,向全院公示护理工作质量。
十二、患者满意度提升
1.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真实评价;
2.针对调查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患者满意度;
3.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4.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十三、护理资源合理配置
1.根据患者数量和护理级别,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1)每2小时观察一次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护理人员分级标准及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分级标准及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分级标准及管理制度一、目的根据医院护理工作特点、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工作要求结合护士业务能力、工作年限与学历水平等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岗位中设定N0、N1、N2、N3、N4五个技术等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护理人员三、内容(一)N0级(带教级):护理专业全日制中专及以上学历;工作一年内,未取得护士执业证或已取得执业资格证不能独立上岗者。

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能配合上级护士完成护理工作。

(二)N1级(成长期):护理专业全日制中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护士资格执业证,工作满一年且能力评估符合独立上岗标准。

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掌握本专业相关理论,能配合上级护士完成病人抢救及护理工作。

(三)N2级(熟练期):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工作满五年的护士或护师。

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掌握本专业相关理论,具有熟练的抢救技能及护患沟通能力,配合医生完成病人抢救,全年无重大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发生。

(四)N3级(精通型)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工作满5年的高年资护师或主管护师。

工作认真负责,熟练掌握本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能独立解决本专业疑难问题,业务素质、临床带教及护患沟通强;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对患者和蔼可亲,热情周到,乐于奉献,年内无违规违纪行为,无重大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

(五)N4级(专家型)护理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工作满5年的高年资主管护师或高级职称护师或专科护士。

工作认真负责,熟练掌握本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能独立解决本专业疑难问题,业务素质、临床带教及护患沟通强;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对患者和蔼可亲,热情周到,乐于奉献,年内无违规违纪行为,无重大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

说明:有在外院(一级公立医院)工作经验者,有执业证的护士前3个月定级为N1级,3个月后科内根据工作能力进行层级评估,可参照以上条件再次定级。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第一章护理核心制度第一节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

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4个级别。

在住院患者一览表及床头卡上采用不同颜色标识,特级护理用紫色;一级护理用红色;二级护理用黄色;三级护理可不做标识。

一、特级护理(一)分级依据: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1 •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2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3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协助处理。

2.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准确测量出入量。

3 •实施安全措施,预防各种护理并发症。

4 •根据患者病情,完成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1)做好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保持床单位整洁、患者清洁、舒适与安全。

(2)协助禁食患者进食/水或注入鼻饲饮食。

(3)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及卧位舒适。

5.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提供相关的心理与健康指导。

6. 严格实施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一)分级依据: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 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3.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4. 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1. 每1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 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1)做好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保持床单位整洁、患者清洁、舒适与安全。

(2)协助非禁食患者进食/水或注入鼻饲饮食;(3)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及卧位舒适。

护理质控分级管理制度范本

护理质控分级管理制度范本

护理质控分级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护理质控分级管理制度是指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将护理质量控制分为不同级别,各级别按照职责和权限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

第三条护理质控分级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

二、护理质控分级管理组织架构第四条护理质控分级管理组织架构分为四级:护理部、科室质控组、病区质控组、护理单元质控组。

第五条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质量控制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制定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计划和标准,对各级质控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科室质控组:由科室护士长负责,对本科室的护理质量进行日常控制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第七条病区质控组:由病区护士长负责,对病区的护理质量进行日常控制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第八条护理单元质控组:由护理单元负责人负责,对护理单元的护理质量进行日常控制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三、护理质控分级管理职责第九条护理部职责:(一)制定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计划和标准;(二)对各级质控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三)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和总结;(四)组织护理质量改进项目的开展。

第十条科室质控组职责:(一)对本科室的护理质量进行日常控制和监督;(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三)向护理部报告护理质量控制情况。

第十一条病区质控组职责:(一)对病区的护理质量进行日常控制和监督;(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三)向科室质控组报告护理质量控制情况。

第十二条护理单元质控组职责:(一)对护理单元的护理质量进行日常控制和监督;(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三)向病区质控组报告护理质量控制情况。

四、护理质控分级管理措施第十三条护理部定期组织护理质量控制培训,提高各级质控组人员的质量控制能力。

第十四条各级质控组应按照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对护理工作进行日常检查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护理分级制度及质控标准

护理分级制度及质控标准

护理分级制度及质控标准随着社会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护理工作也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采取了护理分级制度及质控标准。

本文将对护理分级制度及质控标准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护理分级制度护理分级制度是指根据患者的疾病状况和护理需求,将护理人员分为不同层级,以确保患者获得适合的护理服务。

1. 护理分级的目的护理分级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通过护理分级可以合理分配护理资源,确保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其次,对一般患者进行分级护理,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2. 护理分级的依据护理分级的依据主要包括患者的疾病状况、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护理干预的复杂度和风险等因素。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将患者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3. 不同级别的护理(1)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为稳定、轻度患者。

护士在此等级下主要负责基本护理工作,如测量体温、血压和记录病情等。

(2)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为复杂、中度患者。

护士在此等级下除了完成一级护理的工作外,还要负责一些技术性护理操作,如插管、护理导管等。

(3)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重度患者。

护士在此等级下需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应对患者病情的急剧变化,进行复杂的护理操作。

二、质控标准为了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质控标准,以规范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

1. 合理分配护理资源质控标准要求医院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合理配备护理人员和设备,并及时进行调配,以满足不同护理分级的需求。

2. 护理记录完整准确护理记录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质控标准要求护士必须认真填写护理记录,确保记录内容完整准确,便于医疗团队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和护理计划的制定。

3. 安全护理操作质控标准要求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必须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保证护理操作的安全性。

例如,在进行静脉采血时,护士应正确选择采血点、采用无菌操作,并严格遵循消毒、封管等程序。

护理分级制度及质控标准

护理分级制度及质控标准

护理分级制度及质控标准护理分级制度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和护理需求,将护理按一定标准分为不同级别,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服务。

在医疗行业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护理分级制度的建立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同时,配套的质控标准能够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从护理分级制度和质控标准两方面展开探讨。

一、护理分级制度1. 一级护理一级护理通常适用于病情较轻、生活自理能力较好的患者。

护士主要进行一般护理工作,如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协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护理,提供营养饮食等基本护理服务。

2. 二级护理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定期监测和护理干预的患者。

护士需要更多地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对患者进行专业护理操作,如导尿、更换伤口敷料等。

3. 三级护理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急、需要专业监护和护理的患者。

护士需要具备较高水准的护理技能和快速反应能力,能够独立应对各种急救情况,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二、质控标准1. 护理操作规范所有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步骤操作,确保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任何护理操作前必须洗手,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2. 检验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在完成护理操作后,应当及时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和病情变化,并在护理记录表上做出详细记录。

这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护理计划。

3. 建立质控小组医院应当建立专门的护理质控小组,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通过建立质控小组,可以有效监督和改善护理服务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结语:护理分级制度和质控标准对于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地划分护理分级,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同时,配套的质控标准能够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医护人员应当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完】。

护士分级护理制度

护士分级护理制度

护士分级护理制度简介:护士分级护理制度是一种将护理人员按照不同的职责和技能水平划分为不同等级,实施相应护理工作的制度。

该制度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护理需求。

一、背景和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护士资源有限,人员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普遍存在,导致护理质量和效率下降。

因此,建立护士分级护理制度旨在合理分配护士资源,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分级标准1. 技能水平:按照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将其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护士。

- 初级护士:具备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执行常见的护理操作。

- 中级护士:在基本护理操作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处理一些常见的护理问题。

- 高级护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处理复杂的护理问题,并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

2. 职责范围:根据护理人员的分级,确定其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

- 初级护士:负责基础护理工作,如测量生命体征、协助病人日常活动等。

- 中级护士:在基础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负责一些常见疾病的护理和协助医生进行简单的医疗操作。

- 高级护士:除了执行基础护理工作外,还负责复杂疾病的护理、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和操作,并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

三、实施步骤1. 制定分级标准:医院管理部门根据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职责范围,制定相应的分级标准,并公布于内部。

2. 护士评估和分类:根据分级标准,对护士进行评估和分类,确定其分级和职责范围。

3. 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根据不同分级护士的职责,合理设置岗位,并进行相应的人员配置。

4. 培训和提升:根据不同分级护士的需求,开展相应的培训和提升计划,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5. 监督和评估:建立监督机制,对护士的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四、效果评估1. 护理质量: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质量评估等方式,评估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

分级护理指标标准

分级护理指标标准

***医院分级护理制度(一)护理分级方法1. 患者入院后医师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2. 护士根据患者Barthel 指数评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

3. 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

4. 临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二)护理分级依据和护理要点1. 特级护理(1)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①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②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③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2)护理要点: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②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③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④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⑥实施床旁交接班。

2. 一级护理(1)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①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②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③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的患者;④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2)护理要点:①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 二级护理(1)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①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②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③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2)护理要点:①每2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分级护理工作制度及相关要求

分级护理工作制度及相关要求

分级护理工作制度及相关要求
一、引言
二、分级护理工作制度的内容
1.护理分级标准: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将护理工作分为初级护理、中级护理和高级护理三个级别。

初级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工作,如协助患者进食、洗漱等;中级护理包括对患者的常规护理,如药物管理、病情观察等;高级护理包括对复杂患者的护理,如病情监测和治疗等。

2.护理人员分级要求:
初级护理由初级护士或护理助理负责,需要具备基础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中级护理由中级护士负责,需要具备一定的护理经验和技能;高级护理由高级护士或专科护士负责,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3.护理工作流程: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按照相应的护理分级标准进行操作。

初级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注患者的基本需求;中级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如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等;高级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复杂的护理操作,如给予患者静脉输液、更换胃管等。

4.护理质量控制:
5.护理人员培训: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护理培训,包括新技术的学习和病情处理的研讨,以保证护理人员能够胜任相应的护理工作。

三、分级护理工作制度的优势
1.提高护理效率:
2.提高护理质量:
3.促进护理人员的专业发展:
四、结论
分级护理工作制度是医疗机构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分配护理工作,落实相关要求和培训,可以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促进护理人员的专业发展。

因此,医疗机构应该重视并推行分级护理工作制度,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护理分级制度

护理分级制度

护理分级制度护理分级制度是一种对医疗机构的护理服务进行分级管理的制度,旨在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该制度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和病情严重程度,将护理服务分为不同的级别,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一、护理分级制度的背景和意义护理分级制度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传统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稳定等。

通过对护理服务进行分级管理,可以使医疗机构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二、护理分级制度的原则和内容1. 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护理分级制度的核心是以患者的护理需求为基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护理需求确定相应的护理级别。

(2)科学合理:护理分级制度应基于科学的依据和标准,确保护理服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3)动态调整:护理分级制度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需求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护理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 内容(1)护理级别划分: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护理需求,将护理服务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如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等。

(2)护理标准制定:针对不同级别的护理服务,制定相应的护理标准,明确护理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指导原则。

(3)护理人员配置:根据不同级别的护理服务需求,合理配置相应的护理人员,确保护理服务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4)护理质量评估:建立护理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护理分级制度的实施和效果1. 实施步骤(1)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建立护理分级制度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明确护理分级的原则、内容和实施步骤。

(2)开展培训和教育: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护理分级制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建立信息系统支持:建立护理分级制度的信息系统,便于对护理服务进行管理和监测。

(4)推广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向患者和社会大众宣传护理分级制度的意义、内容和效果。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全措施;
• 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完整编辑ppt

7
(四)三级护理
• 1)三级护理的确定: •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
级护理: • ①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 ②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完整编辑ppt
8
• 2)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要点: • ①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 ④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 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分 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 和三级护理。
完整编辑ppt
2
(一)特级护理
• 1.特级护理的确定 •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 2)重症监护患者。 •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 2. 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要点 •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
5
(三)二级护理
• 1)二级护理确定 •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
级护理: • ①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 ②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医院的分级护理制度

医院的分级护理制度

医院的分级护理制度医院的分级护理制度(精选5篇)医院的分级护理制度篇1分级护理制度一、特级护理(专护)1、指定护理计划并严格根据计划执行, 严格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变化, 做好重症记录, 准确记录出入量。

2、应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病房, 设专人24小时护理, 准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 随时准备抢救。

3、仔细细致做好基础护理, 严防各种并发症。

二、一级护理1、持续室内清洁, 干净, 空气新鲜, 加强基础护理, 预防并发症。

2、严格观察病情, 每-分钟巡视一次, 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3、制订护理计划, 做好护理记录。

4、病人严格卧床休息。

三、二级护理1、按各科疾病护理常规, 保证病人卧床休息, 根据病情做适当的床上或室内活动。

2、做好病人的病情观察和基础护理, 预防并发症, 每1-2小时巡视病房一次。

3、按医嘱协助病人离床活动, 生活上给予必要的照顾。

四、三级护理1、读出病人遵守院规, 保证休息。

2、掌握病人的病情和思想状况。

3、每日测量体温, 脉搏, 呼吸两次。

4、每日巡视病人两次, 直到病人生活饮食等并进行卫生宣教。

医院的分级护理制度篇2234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是住院患者基础护理的重要资料, 直接反映出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等级分为个性护理、Ⅰ、Ⅱ、Ⅲ级护理, 并分别设有统一的标记。

一、护理等级的确定住院患者的护理等级应与其实际病情对护理工作的需要相贴合, 由床位医生根据病情下达医嘱。

在患者住院期间, 应随着病情的变化, 及时更改护理等级。

二、护理等级的公示(一)公示资料:根据上海市分级护理标准资料公示, 即:个性护理、Ⅰ级护理、Ⅱ级护理、Ⅲ级护理的指征和护理要求。

(二)公示方法:由宣传科按标准资料制成版面, 统一公示。

职责护士根据医嘱落实分管患者护理等级的告知, 并在床头牌和患者一览表上做好标记, 个性护理为红色;Ⅰ级为红色;Ⅱ级为蓝色;Ⅲ级护理为黄色。

护士按分级护理标准具体落实护理巡视和临床护理工作;护理病历书写要求做好相关病情、护理措施和效果的记录。

分级护理工作制度及相关要求

分级护理工作制度及相关要求

分级护理工作制度及相关要求页码:4 生效日期: 年月日修改日期:年月日附件:1 批准人:分级护理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开具等级护理医嘱,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共同确定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为特级、一级A、一级B 二级A、二级B 、三级护理6个等级.在住院患者一览表上采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识,特级和一级护理用红色标志,二级护理用黄色标志,三级护理可不做标识,患者床头卡标注相应的护理级别。

(一)分级护理依据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4。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二)分级护理工作规范和标准责任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

1.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2)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3)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医院分级护理制度

医院分级护理制度

医院分级护理制度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院工作制度》、《卫生行业标准》及相关规范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分级护理管理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护理部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二、护理级别确定原则病人的护理级别以病人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进行确定, 并根据病人的情况变化,动态调整。

三、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内容(-)专业照顾:观察病情,根据病人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二)协助诊疗: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正确实施检查、给药及护理,评价效果。

(三)健康教育: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支持。

(四)沟通协调。

四、分级护理具体规定(-)特级护理分级依据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护理内容1.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病人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质量要求1.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床单元清洁,保证病人体位舒适。

2.保持病人“六洁”(皮肤、发须、口腔、会阴、手足、指/趾甲)。

3.保证各种管道在位、通畅。

4.掌握病人病情(九知道)。

(二)一级护理分级依据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内容1.每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2.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质量要求L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床单元清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分级制度及质控标准护理规章制度意义1、依法规定的规章制度,可以保障医院合法有序地运作,将纠纷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保障医院的动作有序化、规范化,降低经营运作成本,查对制度,分级护理等制度认真执行,可降低护理风险。

3、优秀的规章制度通过合理的设置权利,义务及责任,使护士能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努力的结果,激励员工为医院的目标和使命努力奋斗。

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管理的中药内容,是开展护理工作的准则,是保证病人接受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护理工作的法规性和强制性的依据。

护理分级制度再次完善的背景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需要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等级医院评审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通知明确规定: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关于护理级别由护士确定还是由医师确定的问题,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中规定可以是医师,也可以是护士,但无论是谁来确定,都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使护理的级别与病人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重要意义:它是护理工作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明确了各级护理级别的综合依据与临床护理要求,是护理人员依法实施护理的依据。

它不仅能客观界定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与自理能力以及对护理的不同要求,同时也能够反映护理工作的责任、技能、风险与量的多少。

它不仅对临床护理以及管理工作起着规范性与指导性的作用,同时也是依据护理工作量,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这对保障患者的安全,科学的护士岗位管理者有着重要意义,也同样是保证与持续优质护理的内涵提高的基础与关键。

护理分级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住院患者护理分级的方法依据和实施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护理分级: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

自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个体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人们为了维持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活动。

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进行测量,个体得分取决于对一系列独立行为的测量,总分范围在0—100 自理能力依据采用Barthel(巴塞尔)指数评定量表对日常生活活动(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10个项目)进行评定,将各项得分相加即为总分,根据总分,将自理能力分为4个等级。

自理能力等级评分程度需要照护程度重度依赖总分40分全部需要他人照护中度依赖总分41—60分大部分需要他人照护轻度依赖总分61—90分少部分需要他人照护无需依赖100分无需他人照护护理分级→定义 2009版: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2013版: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四个级别。

表Ⅰ自理能力分级自理能力等级等级划分标准需要照护程度重度依据总分≤40分全部需他人照护中度依据总分41—60分大部分需他人照护轻度依据总分61—99分少部分需他人照护无需依据总分100分无需他人照护护理分级→分级依据(特级护理)2009年版: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013版: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

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护理分级→分级依据(一级护理)2009版: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013版: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手术后或者治疗时期需要严格卧床的病人。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分级→分级依据(二级护理)2009版: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2013版: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分级→分级依据(三级护理)2009版: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013版: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可确定为三级护理。

附录 A Barthel指数评定表序号项目完全独立需部分帮助需极大帮助完全依赖 1 进食 10 5 0 — 2 洗澡 5 0 —— 3 修饰 5 0 —— 4 穿衣 10 5 0 — 5 控制大便 10 5 0 — 6 控制小便 10 5 0 — 7 如厕 10 5 0 — 8 床椅转移 15 10 5 0 9 平地行走 15 10 5 0 10 上下楼梯 10 5 0 —特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一、病情观察(30分)1、专人守护,严密观察,发现问题和病情变化时报告医生,处置抢救及时。

(4分)2、各种风险评估(严重患者、MEWS、压疮、坠床、导管脱落等)及时确认,措施有效。

(4分)3、定期或按需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其他观察指标(4分) 4、及时、准确记录出入量。

(2分)5、掌握患者十知道:姓名、年龄、诊断、主要病情(症状和体征,目前主要阳性检查结果)、治疗(手术名称、主要用药名称、目的、注意事项)、护理措施(护理要点、观察要点、健康指导)、心理状况、饮食、睡眠、排泄、潜在危险及预防措施。

(10分)6、交接班重点突出,符合要求,内容包括病情、治疗、护理、皮肤情况、管道等,记录规范。

(4分)7、记录及时、准确、客观,并能动态反应患者病情变化,护理措施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2分)二、专科护理(50分)1、按病情需要,配备急救药品及器材,护士掌握常用抢救药品的名称、剂量、作用等。

(6分)2、掌握急救仪器(如心电监护仪、呼吸器、输液泵等)的操作流程,识别故障并能及时处理。

(5分)3、医嘱执行正确、及时。

(2分)4、用药及时准确,静脉输液通畅,记录规范,滴速与病情需要或医嘱要求相符,药物治疗及不良反应观察及时,处理到位。

(6分)5、各种治疗(如吸氧、雾化、鼻饲、服药等)护理准确及时。

(4分)6、各类导管标识清楚,妥善固定,按要求更换,保持通畅,及时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准确记录,无护理并发症。

(6分)7、患者卧位舒适安全,符合病情需要,肢体处于功能位。

(3分)8、患者外出检查时有医护人员护送,根据病情需要备急救用物。

(2分)9、急诊标本采集准确,送检及时“危急值”报告管理规范。

(4分)10、根据患者疾病及需求,落实健康教育,患者家属知晓。

(4分) 11、完成患者生活护理。

(4分) 12、专科护理落实到位,无护理并发症。

(4分) 三、安全管理(20分)1、有效落实查对制度,邀请清醒患者主动参与查对。

(4分)2、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的患者进行治疗,处置时必须核对患者腕带信息。

(4分)3、意识障碍患者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无护理不良事件。

(4分)4、患者接受护理有创操作及保护性约束前,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治疗目的及注意事项,并履行书面同意手续。

(3分)5、危重患者用氧,用电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12分)6、告知患者或者家属相关检查,处置护理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3分)一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一)病情观察(30分)1、每小时巡视患者,密切观察,发现问题和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处置及时。

(5分)2、各种风险评估(危重患者、MEWS、压疮、跌倒、坠床、导管脱落等)及时正确,措施有效。

(4分)3、根据患者病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3分)4、掌握患者十知道:姓名年龄、诊断、主要病情(症状和体征,目前主要阳性检查结果)、治疗(手术名称、主要用药名称、目的、注意事项)、护理措施(护理要点、观察要点、健康指导)、心理状况、饮食、睡眠、排泄、潜在危险及预防措施。

(10分)5、交接班重点突出,符合要求,内容包括:病情变化、特殊检查、治疗、护理、皮肤情况、各种管道及情绪波动的患者。

(5分)6、护理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范。

(3分)(二)专科护理(50分)1、按病情需要,配备急救药品与器械。

2、护士熟悉常用仪器。

(如心电监护仪、呼吸器、输液泵等)的操作规程,故障识别并能及时处理。

(5分) 3、用药及时准确,静脉输液通畅,记录规范,滴速与病情需要或医嘱要求相符,药物治疗及不良反应观察及时,处理到位。

(5分)4、各种治疗(如吸氧、雾化、鼻饲、服药等)与护理及时准确。

(6分)5、各种导管标识清楚,妥善固定、按要求更换、保持通畅、及时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准确记录、无护理不发症。

(8分)6、患者卧位舒适安全,符合病情需要,肢体处于功能位。

(6分)7、标本采集准确,送检及时“危急值”报告管理规范。

(2分) 8、根据患者自理能力及需求,完成或协助完成生活护理。

(4分)9、治疗处置过程中患者隐私保护到位。

(2分) 10、了解患者心理需求,针对性进行心理指导及专科健康教育,患者/家属知晓疾病治疗,护理,药物使用,饮食,康复活动。

(三)安全管理(20分)1、有效落实查对制度,邀请患者/家属主动参与查对(4分) 2、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的患者进行治疗,处置时必须核对患者腕带信息。

(4分)3、压疮、跌倒/坠床及管道脱落高风险患者,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无护理不良事件。

(6分)4、患者接受护理有创操作,保护性约束及冷热疗前,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治疗目的及注意事项,并履行书面同意手续。

(4分)5、病区用氧、用电及环境安全管理落实到位,无安全事件发生。

(2分)三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一)病情观察(30分)1、按级别要求,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处置及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