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1 目的对产品实现的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避免由于各个环节风险估计不足或考虑不充分造成日后对患者或其他相关方的伤害,确保产品安全有效。
2 适用范围涉及本公司医用压缩式雾化器、一次性使用泪道引流管、气动雾化吸入器、氧气雾化面罩、口鼻气雾剂给药器、医用冲洗头、负压引流(吸引)接管等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
3 职责3.1技术部负责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对产品进行安全特征分析、风险的分析,提出风险控制措施的安排,组织风险管理评审活动;3.2管理者代表负责风险管理计划和报告的审核,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3.3总经理负责提供控制风险的资源、制定风险管理方针、批准风险管理计划和报告;3.4技术部负责风险管理文件的归口管理。
4 工作程序4.1技术部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4.1.1明确公司各类产品的风险周期阶段;4.1.2规定各个风险阶段和过程中各个部门或人员的职责;4.1.3制定不同产品风险可接受准则。
4.2发生概率的评价准则:4.2.1产品伤害概率不能低于三个级别,概率的规定应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外部获得信息等制定,同时符合不同产品的特点。
针对具体产品的发生概率应在风险计划中明确。
4.2.2概率的制定可定性或半量化方式,如下:4.3严重程度评价准则4.3.1风险造成伤害的严重程度不能低于三个等级,造成的伤害要符合具体产品的特点,不能夸大和缩小。
针对具体产品的伤害严重程度应在具体产品风险计划中体现。
4.3.2 定性规定伤害严重度时,应明确不同严重度造成的影响,如:4.4风险可接受的准则:伤害发生的概率P和伤害严重度S,利用该两项判定风险等级,按照风险方针要求判定可接受性(提示使用),如下:4.5风险管理过程按以下四个方面要素:4.5.1风险分析4.5.2风险评价4.5.3风险控制4.5.4生产和生产后信息4.6风险分析包括以下内容:适用产品的范围、安全特征分析、危险源的判定和风险的估计。
医疗器械产品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依据YY/T 0316-20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标准的要求对产品风险管理,将按产品预期用途时,对患者或使用者的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2适用范围适用产品的风险分析及风险分析报告的编制。
3职责3.1CEO3.1.1风险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制定;3.1.2为风险管理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3.1.3负责风险管理计划和报告的审批;3.2PMO承担公司各种产品风险管理的总负责人,并按计划时间对产品风险管理组织评审;3.3其他部门协助PMO部门完成产品风险分析,并形成风险分析报告。
4工作程序4.1实施风险管理活动的人员要求4.1.1CEO指定部门或人员承担某产品的风险管理具体实施活动;4.1.2具体负责的人员和实施人员应熟悉其工作范围内的产品功能、用途和安全特性,应有一定技术背景,并了解YY/T0316-2016和相关产品安全标准中的要求。
4.1.3针对某一具体产品可以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指定组长,明确该风险管理过程中人员的职责,这些具体职责应写于《风险管理计划》中。
4.1.4对参加风险管理人员应进行能力评价,并记录在《人员评价记录》中,这些人员涉及计划编制、特征、危险(源)识别、组织评审、评价、分析、报告编制,评价的角度主要以技术能力为主。
某具体产品的风险管理活动负责人(组长)应是中层以上人员。
4.1.5风险管理活动不限于本公司人员,也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
4.2风险分析的基本流程图见附图1。
4.3风险管理计划项目经理应针对具体类别产品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4.3.1风险管理的活动范围,包括产品范围和本次计划的阶段范围,可以用概述、综述的形式进行说明;4.3.2针对该类产品风险管理方针、目标、引用标准;4.3.3风险管理部门/人员的职责、权限,可成立风险管理小组;4.3.4风险管理活动各个阶段具体工作要求,可以是产品全周期计划,也可以是某一个阶段计划,如是定制阶段计划,各个阶段计划的叠加应该覆盖产品全周期,明确各项要求完成时间;4.3.5适当安排各阶段评审活动、验证活动要求,可集中实施,也可分散实施;根据产品的安全特性的复杂程度进行安排;4.3.6应规定或引用风险可接受准则,但不要和公司的风险管理方针相矛盾;4.3.7针对该类产品,对生产和生产后信息收集、分析进行安排,可引用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
ISO14971-2019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ISO14971-2019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1.0目的为了确保产品安全性,依据标准 ISO14971:2019《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对产品风险控制,使产品风险可控,根据《管理手册》要求,制定本控制程序。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仅限于与人体健康、环境或财产的侵害相关的风险,不涉及对动物侵害的相关的风险,也不涉及商业、技术、项目等方面的风险管理活动。
3.0职责3.1总经理3.1.1提供适当的资源和人员;3.1.2批准风险管理计划与安全风险分析报告;3.1.3按照计划的间隔组织评审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宜性,以保证风险管理过程的持续有效性。
3.2研发部门3.2.1按照计划组织、领导和协调风险管理活动;3.2.2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并组织评审;3.2.3组织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并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分配;3.2.4通过安全风险分析报告记录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组织安全风险分析报告的评审;3.2.5需要时更新安全风险分析报告;3.2.6通知相关人员关于安全风险分析报告的更新。
3.3相关部门参与分险管理活动。
4.0工作程序4.1风险管理涉及医疗器械整个寿命周期,从产品策划开始,到有效期结束,包括设计开发和生产后阶段的风险管理。
4.2风险管理应当符合ISO14971:2019标准的要求,且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4.3研发部门对本部门研发的产品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并对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风险管理,质量管理部按风险管理计划对生产和生产后阶段进行风险管理。
4.4风险管理计划4.4.1对于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应在立项时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计划应制定风险管理的工作路线,描述风险管理的目标、过程和方法。
计划应覆盖产品有效期。
4.4.2指定的风险管理负责人负责完成风险管理计划并组织评审,由相关责任人审核后批准实施。
风险管理负责人负责对风险管理计划进行维护,在适用时进行更新。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编制:审核:批准:实施日期: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规定公司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方针、风险可接收准则和风险管理过程要求,规范公司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活动,确保医疗器械产品使用安全。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以下简称:风险管理)。
3职责3.1常务总经理a)制定公司风险管理方针;b)为风险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和有资格能胜任的人员;c)主持公司风险管理评审,评价公司风险管理活动的适宜性,以确保风险管理过程持续有效;3.2副总经理a)确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和保持;b)对本单位风险管理过程的实施和效果进行监督;b)主持评审产品的风险管理过程;c)批准风险管理计划;d)批准产品风险管理报告。
3.4技术部a)制定《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以下简称:风险管理计划);b)组织风险管理小组实施风险管理活动;c)跟踪相关活动,包括生产和生产后信息;d)对涉及重大风险的评价和措施,可直接向技术部经理汇报;e)组织风险管理过程评审,编写风险管理报告;f)整理风险管理文档,确保风险管理文档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7风险管理小组所有新产品设计开发项目都应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风险管理小组以设计开发项目组成员为基础,根据需要可邀请制造、检验、服务和临床人员参加。
a)对产品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价;b)分析、制定风险控制措施;c)实施、记录和验证风险控制措施;d)对剩余风险、是否产生新的风险、风险控制的完整性以及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进行评价;e)建立和保存必要的风险管理文档;f)参与风险管理过程的评价。
3.8产品负责人对已上市产品,应指定一名技术人员,负责产品的风险管理(简称“产品负责人”),其职责如下:a)收集产品生产和生产后信息;b)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价,对与安全性相关的信息评价是否有新的或不可接受的风险出现;c)对不可接受的风险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d)更新风险管理报告。
YYT03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YY/T0316-20081. 目的本程序依据YY/T0316-2008对医疗器械产品的要求,规定了与我公司产品安全相关的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和方法,使其降低到患者或使用者可接受水平。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医疗器械产品的产品实现过程、产品销售服务过程以及产品过期报废处置过程的风险管理活动。
本程序规定了与本公司产品的安全相关的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方法,包括与产品相关危害的识别,评价和控制其风险。
对于已生产的和在进行临床试验的产品,进行更改时要执行此程序中规定的相关风险管理过程。
3. 职责总经理负责制定本公司的风险管理方针,为风险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和有资格能胜任的人员。
评审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宜性,以保证风险管理过程的持续有效性,对风险管理报告进行审批。
由各相关部门组成风险管理小组,完成风险分析、评价、控制和售后信息的收集;售后信息由销售部收集相关客户反馈的信息,以质保部为主编制风险管理报告和整理风险管理报告,并监控实施的有效性。
4. 工作程序4.1人员资格风险管理工作的执行者由技术部、生产部和质保部的负责人担任,必要时可增加车间的相关生产人员以及销售部的相关销售人员。
4.2风险管理计划4.2.1风险管理小组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该项计划应包括:计划的范围,判定和描述适用于计划的医疗器械和寿命周期阶段;职责和权限的分配;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包括危害概率不能估计时的可接受风险准则;验证活动;有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收集和评审的活动。
见《产品风险管理计划》4.2.2如果在产品的寿命周期内计划有更改,更改的记录应保持在相应的风险管理文件中。
4.3风险管理档案4.3.1质保部针对每一个医疗器械建立和保持完整的风险管理档案。
风险管理档案提供每一个判定危害的追溯性信息,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和验证、任何剩余风险可接受性的估计。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
1目的本程序依据YY/0316-2008的要求,规定了与产品安全相关的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医疗器械有效开展风险分析和减低风险措施工作,消除潜在缺陷,促进产品质量提高。
2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产品实现过程、产品销售服务过程以及产品报废处置过程的风险管理活动。
本程序规定了与本公司产品的安全相关的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方法,包括与产品相关危害的识别,评价和控制其风险。
对于已经发布的和在进行临床评估的产品,进行更改时要执行此程序中规定的相关风险管理过程。
3职责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作为本公司产品风险的负责人,负责:制定本公司的风险管理方针。
为风险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和有有资格能胜任的人员。
规定风险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授权综合办确定风险管理小组成员。
主持每年的风险管理活动评审。
批准《风险管理报告》。
3.2综合办公室综合办作为本公司风险管理的主管部门,为确保在计划的规定阶段完成风险管理活动:负责指定各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负责批准风险管理计划;负责组织协调风险管理活动;负责跟踪检查风险管理活动实施情况。
3.3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负责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负责组织风险管理小组实施风险管理活动;负责跟踪相关活动,包括生产和生产后的信息,对涉及风险管理活动的内容,必要时执行风险管理活动;对涉及重大风险的,可直接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负责整理风险管理文档,确保风险管理文档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4风险管理小组风险管理小组的构成必须包括熟悉产品原理及功能的成员(如设计工程师),熟悉产品制造的成员,以及熟悉产品的应用的成员(如医师或临床专家),以及法律顾问。
需要掌握所应用的风险分析工具。
4工作程序建立风险管理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充分评价外部及内部相关信息,制定本公司的风险管理方针。
最高管理者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管理活动进行评审,必要时可增加评审的次数。
最高管理者对新产品上市前的风险管理评审活动形成的结果《风险管理报告》进行审批。
ISO14971-2019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ISO14971-2019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1.0目的为了确保产品安全性,依据标准 ISO14971:2019《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对产品风险控制,使产品风险可控,根据《管理手册》要求,制定本控制程序。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仅限于与人体健康、环境或财产的侵害相关的风险,不涉及对动物侵害的相关的风险,也不涉及商业、技术、项目等方面的风险管理活动。
3.0职责3.1总经理3.1.1提供适当的资源和人员;3.1.2批准风险管理计划与安全风险分析报告;3.1.3按照计划的间隔组织评审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宜性,以保证风险管理过程的持续有效性。
3.2研发部门3.2.1按照计划组织、领导和协调风险管理活动;3.2.2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并组织评审;3.2.3组织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并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分配;3.2.4通过安全风险分析报告记录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组织安全风险分析报告的评审;3.2.5需要时更新安全风险分析报告;3.2.6通知相关人员关于安全风险分析报告的更新。
3.3相关部门参与分险管理活动。
4.0工作程序4.1风险管理涉及医疗器械整个寿命周期,从产品策划开始,到有效期结束,包括设计开发和生产后阶段的风险管理。
4.2风险管理应当符合ISO14971:2019标准的要求,且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4.3研发部门对本部门研发的产品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并对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风险管理,质量管理部按风险管理计划对生产和生产后阶段进行风险管理。
4.4风险管理计划4.4.1对于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应在立项时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计划应制定风险管理的工作路线,描述风险管理的目标、过程和方法。
计划应覆盖产品有效期。
4.4.2指定的风险管理负责人负责完成风险管理计划并组织评审,由相关责任人审核后批准实施。
风险管理负责人负责对风险管理计划进行维护,在适用时进行更新。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五个流程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五个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其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可能影响医疗器械使用安全和有效性的风险。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1 目的本程序依据GB/T 42062-2022(ISO14971:2019)的要求,规定了与产品安全相关的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和方法,以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从而确保医疗器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中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的风险管理活动。
3 职责3.1 总经理Ø为风险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保证;Ø制定风险管理方针,指导风险评估标准的建立;Ø定期评审风险管理活动的结果,以确保风险管理活动的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
3.2 研发注册部负责人Ø研发注册部作为本公司风险管理主管部门,为确保在计划的规定阶段完成风险管理活动;Ø负责指定各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Ø负责批准风险管理计划/风险管理报告,主持评审产品的风险管理过程;3.3 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Ø负责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编制风险管理报告;Ø负责组织风险管理小组实施风险管理活动;Ø负责跟踪相关活动,包括生产和生产后信息;对于受委托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要及时反馈给委托方;Ø组织风险管理过程评审,编写风险管理报告;Ø对涉及重大风险的,可直接向最高管理者汇报;Ø整理风险管理文档,确保风险管理文档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4 风险评估小组风险评估小组是一个多学科、跨职能的团队,包括:a) 熟悉器械原理和功能,产品制造以及产品使用的成员;b) 具有特定医疗器械(或类似的医疗器械)及其使用、所涉及的技术或采用的风险管理技术方面的知识和经验;c) 熟知风险管理过程,例如熟知GB/T 42062/ISO 14971标准,熟悉特定医疗器械的相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d) 风险管理团队必要时需要特设专家,对产品的用户需求/预期用途、临床反馈、产品性能风险进行评估。
3.5 生产和生产后风险管理职责3.5.1对已上市产品,指定一名QA,负责上市后产品的风险管理,其职责如下:a) 组织收集产品生产和生产后信息;b) 组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价,对与安全性相关的信息评价是否有新的或不可接受的风险出现;c) 对不可接受的风险监督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d)更新风险管理报告。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为保证本公司产品在生产和使用全过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受到识别、评估,从而制定、实施适应的应对措施,并监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进一步降低风险损害发生的概率.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风险管理过程。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制订一个决策可接受风险的准则,确保提供充分的资源和分配有资格的人员.3.2技术部负责策划风险管理过程,并组织对产品进行风险分析、评价、控制等活动。
3.3技术部依据风险可接受准则,最终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并最终形成风险管理报告. 4内容4.1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建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风险管理小组,由于风险管理贯穿产品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因此,风险管理小组应该包括医学专家、生产、技术、质检、销售、产品使用以及能够获得产品使用信息的相关人员。
其中至少有一名医学专家。
4.2风险管理流程4.2.1风险分析包括预期用途与安全有关的特征的判断和危害的判定。
4.2.2风险评价包括分析损害发生的概率和严重度,并对风险可接受性进行判断。
4.2.3风险控制包括方案分析、控制措施和措施实施效果验证。
4.2.4综合剩余风险评价包括综合剩余风险评价和决定需公开的剩余风险信息。
4.2.5生产后信息收集、评审生产后信息。
4.3风险管理计划4.3.1技术部负责编制公司产品的《风险管理计划》,内容应包括:◆计划范围——判断和描述适用于计划的医疗器械和寿命周期阶段;◆职责和权限的分配;◆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风险可接受准则;◆风险控制;◆风险管理活动的验证要求;◆综合剩余风险分析;◆与收集和评审相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相关的活动。
如在产品寿命周期内计划有所改变,要保留更改的记录。
4.3.2技术部负责保管风险管理的文档,包括:◆公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风险活动的记录;◆风险管理所引用的国际标准的相关文件。
4.4风险分析4.4.1风险分析过程是一个风险信息的收集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分级、归纳;4.4.2风险分析必须基于事实、理论。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医疗器械有效开展风险分析和减低风险措施工作,消除潜在隐患,促进产品质量提高。
2.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实现全过程风险评估活动。
3.职责3.1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风险评估小组进行风险分析工作,并负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3.2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参与风险分析工作,并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3 经理负责风险评估报告的批准和预防措施的批准。
4.工作程序4.1组织准备4.1.1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风险评估小组负责开展产品的风险分析的评估工作。
4.1.2风险评估小组负责确定并编写《风险分析---预期用途/目的的特征表》和《风险分析---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表》。
4.2风险管理过程和程序4.2.1风险分析a)判定和安全性有关的定性和定量特征;b)判定已知的和可预见的危害;c)估计每种危害的风险。
4.2.2风险评价评价风险是否可接受;4.2.3风险控制a)识别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方案分析;b)实施风险控制措施;c)剩余风险评价;d)风险/受益分析;e)判断是否有其它危害产生;f)风险评价的完整性,对所有危害进行评价。
4.2.4全部剩余风险评价a)全部剩余风险评价;b)完成风险管理报告。
4.2.5销售后信息销售后信息评审,风险是否需要重新评价。
4.3风险评价时机和方法4.3.1在下列情况下,风险评估小组应针对整个产品及各过程进行风险评估。
a)开发新产品/产品更改;b)销售过程更改;c)销售环境/加工条件发生变化;d)材料或零部件变化。
4.3.2风险评估小组根据医疗器械可能发生的危害进行评估。
4.3.3对仓储和运输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由风险评估小组确定分析项目及其失效模式、影响后果、失效原因、发生频率、风险系数。
4.3.4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对风险分析中的严重程度、频率、可发现度进行打分。
4.3.5风险评估——风险等级(RL)、严重度(S)、发生频率(O)、可发现度(D)联合构成对涉及和过程质量的风险评估:RL = S × 0 × Da)RL值越大,意味着设计和过程的风险越大,越需要采取措施。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流程、常用工具及技术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流程、常用工具及技术一、什么是医疗器械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贯穿于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活动,对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9号)明确规定,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并将产品风险分析资料作为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和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应当提交的技术文件之一。
二、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相关法规及标准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标准为YY/T 0316-20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等同采用ISO 14971:2007更正版。
欧盟MDR附录Ⅰ第一章给出了风险管理的详细要求。
201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第三版风险管理标准ISO 14971:2019,同年,欧盟不做任何修订的采用该标准为协调标准EN ISO 14971:2019。
三、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流程3.1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只有准确、全面的分析产品的风险才可能制定出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降低产品的风险。
风险的识别可参照YY/T 0316-2016附录C。
除了判定已知和可预见的风险,怎样识别更多的风险?简单说就八个字:事无巨细,抓大放小。
事无巨细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有潜在风险的可能,不管它藏在什么犄角旮旯,拿着放大镜甚至显微镜都得把它搜罗出来。
在搜罗风险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用的原则叫:假设我们什么也不做原则。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的产品是一个穿刺针。
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那么使用穿刺针会给患者带来侵入性细菌感染的风险。
为了消除这个风险,我们设定了灭菌控制程序,并严格监控了微生物残余量,以确保穿刺过程带给患者的外来病菌数量达到最小化和安全化。
要做到事无巨细地揪风险,除了需要对自家产品了如指掌的认知外,还需要一颗追求完美的心。
不擅长此道的亲们,需要多跟身边处女座的朋友们取取经哦。
3.2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就是根据我们风险管理计划中规定的准则对分析出的风险源进行判定,判定准则一般是由损害的发生概率与损害严重程度相结合。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第一步:建立风险管理团队在开始风险管理程序之前,机构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
这个团队应该由医疗器械使用者、技术专家、临床医生、护士、管理员等多个角色组成。
他们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有效地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
第二步:识别潜在风险风险管理团队应该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
这可以通过对患者报告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了解各种医疗器械可能存在的问题来实现。
同时,团队还应该参考国际和国内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来帮助识别潜在的风险。
第三步: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一旦潜在的风险被识别出来,风险管理团队应该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
这可以通过使用风险评估工具和方法来实现,如风险矩阵或逻辑树。
评估的结果应该以量化或定性的方式表达,以便进一步的分析和控制。
第四步: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在评估了风险的严重程度之后,风险管理团队应该确定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改变设计、引入新的技术、加强培训和教育、改进操作程序等。
控制措施应该能够有效地降低潜在的风险,提高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五步:实施风险控制措施一旦风险控制措施被确定,风险管理团队应该把他们付诸实施。
这可能需要协调不同的部门、培训员工、更新操作程序等。
控制措施的实施应该被记录下来,并且要确保所有相关的人员都意识到并遵守这些措施。
第六步:监测和评估控制效果一旦控制措施被实施,风险管理团队应该定期监测和评估其效果。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患者报告等方式来实现。
如果控制措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团队应该重新评估控制措施并进行调整。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团队、识别潜在风险、评估风险严重程度、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措施、持续监测和评估以及不断改进,机构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医疗器械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
1目的本程序依据YY/0316-2008的要求,规定了与产品安全相关的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医疗器械有效开展风险分析和减低风险措施工作,消除潜在缺陷,促进产品质量提高。
2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产品实现过程、产品销售服务过程以及产品报废处置过程的风险管理活动。
本程序规定了与本公司产品的安全相关的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方法,包括与产品相关危害的识别,评价和控制其风险。
对于已经发布的和在进行临床评估的产品,进行更改时要执行此程序中规定的相关风险管理过程。
3职责3.1 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作为本公司产品风险的负责人,负责:制定本公司的风险管理方针。
为风险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和有有资格能胜任的人员。
规定风险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授权综合办确定风险管理小组成员。
主持每年的风险管理活动评审。
批准《风险管理报告》。
3.2综合办公室综合办作为本公司风险管理的主管部门,为确保在计划的规定阶段完成风险管理活动:负责指定各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负责批准风险管理计划;负责组织协调风险管理活动;负责跟踪检查风险管理活动实施情况。
3.3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负责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负责组织风险管理小组实施风险管理活动;负责跟踪相关活动,包括生产和生产后的信息,对涉及风险管理活动的内容,必要时执行风险管理活动;对涉及重大风险的,可直接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负责整理风险管理文档,确保风险管理文档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4风险管理小组风险管理小组的构成必须包括熟悉产品原理及功能的成员(如设计工程师),熟悉产品制造的成员,以及熟悉产品的应用的成员(如医师或临床专家),以及法律顾问。
需要掌握所应用的风险分析工具。
4工作程序4.1 建立风险管理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充分评价外部及内部相关信息,制定本公司的风险管理方针。
最高管理者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管理活动进行评审,必要时可增加评审的次数。
最高管理者对新产品上市前的风险管理评审活动形成的结果《风险管理报告》进行审批。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
1、目的宇文皓月本程序依据ISO14971:2007对医疗器械产品的要求,规定了与我公司产品平安相关的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和方法,使其降低到患者或使用者可接受水平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医疗器械产品的产品实现过程、产品销售服务过程以及产品过期报废处置过程的风险管理活动。
本程序规定了与本公司产品的平安相关的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方法,包含与产品相关危害的识别,评价和控制其风险。
对于已生产的和在进行临床试验的产品,进行更改时要执行此程序中规定的相关风险管理过程。
3,定义无4、职责4.1管理者代表负责制定本公司的风险管理方针,为风险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和有资格能胜任的人员。
评审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宜性,以包管风险管理过程的持续有效性,对风险管理陈述进行审批。
4.2品管部负责体系性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的组织实施,控制以及相关记录的汇总。
4.3其他部分负责本职责范围内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的组织实施,完成风险分析、评价、控制和售后信息的收集;售后信息由销售部收集相关客户反馈的信息,以品管部为主编制风险管理陈述和整理风险管理陈述,并监控实施的有效性。
5、内容4.1人员资格风险管理工作的执行者由管理部、项目部、生产部和品管部的负责人担任,需要时可增加车间的相关生产人员以及业务部的相关业务人员。
4.2风险管理计划4.2.1风险管理小组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该项计划应包含:计划的范围,判定和描述适用于计划的医疗器械和寿命周期阶段;职责和权限的分配;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包含危害概率不克不及估计时的可接受风险准则;验证活动;有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收集和评审的活动。
见《产品风险管理计划》4.2.2如果在产品的寿命周期内计划有更改,更改的记录应坚持在相应的风险管理文件中。
4.3风险管理档案4.3.1品管部针对每一个医疗器械产出和坚持完整的风险管理档案。
风险管理档案提供每一个判定危害的追溯性信息,包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和验证、任何剩余风险可接受性的估计。
医疗器材风险管理制度范本
医疗器材风险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器材风险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器材的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医疗器材风险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风险控制、全程管理、协同监管的原则。
第二章风险识别与评估第四条医疗器材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建立医疗器材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度,明确风险识别与评估的程序、方法和责任。
第五条医疗器材风险识别与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产品设计、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二)可能影响医疗器材安全、有效的因素;(三)医疗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四)其他可能影响医疗器材安全的因素。
第六条医疗器材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根据风险识别与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第三章风险控制与处理第七条医疗器材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材风险控制制度,明确风险控制的责任、程序和方法。
第八条医疗器材风险控制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二)经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三)使用过程中的监测与评估;(四)对风险事件的应对与处理。
第九条医疗器材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材风险处理制度,明确风险处理的程序、方法和责任。
第十条医疗器材风险处理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对风险事件的报告与通报;(二)对风险事件的调查与分析;(三)对风险事件的处理与整改;(四)对风险事件的跟踪与评估。
第四章风险信息公开与沟通第十一条医疗器材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材风险信息公开与沟通制度,明确信息公开的内容、途径和责任。
第十二条医疗器材风险信息公开与沟通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医疗器材风险评估结果的通报;(二)医疗器材风险控制与处理情况的公示;(三)医疗器材风险事件的信息公开;(四)其他需要公开的信息。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三条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医疗器材风险管理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反本制度的行为。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
产品风险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本程序依据YY/0316-2008的要求,规定了与产品安全相关的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医疗器械有效开展风险分析和减低风险措施工作,消除潜在缺陷,促进产品质量提高。
2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产品实现过程、产品销售服务过程以及产品报废处置过程的风险管理活动。
本程序规定了与本公司产品的安全相关的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方法,包括与产品相关危害的识别,评价和控制其风险。
对于已经发布的和在进行临床评估的产品,进行更改时要执行此程序中规定的相关风险管理过程。
3职责3.1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作为本公司产品风险的负责人,负责:制定本公司的风险管理方针。
为风险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和有有资格能胜任的人员。
规定风险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授权综合办确定风险管理小组成员。
主持每年的风险管理活动评审。
批准《风险管理报告》。
3.2综合办公室综合办作为本公司风险管理的主管部门,为确保在计划的规定阶段完成风险管理活动:负责指定各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负责批准风险管理计划;负责组织协调风险管理活动;负责跟踪检查风险管理活动实施情况。
3.3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负责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负责组织风险管理小组实施风险管理活动;负责跟踪相关活动,包括生产和生产后的信息,对涉及风险管理活动的内容,必要时执行风险管理活动;对涉及重大风险的,可直接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负责整理风险管理文档,确保风险管理文档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4风险管理小组风险管理小组的构成必须包括熟悉产品原理及功能的成员(如设计工程师),熟悉产品制造的成员,以及熟悉产品的应用的成员(如医师或临床专家),以及法律顾问。
需要掌握所应用的风险分析工具。
4工作程序4.1建立风险管理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充分评价外部及内部相关信息,制定本公司的风险管理方针。
最高管理者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管理活动进行评审,必要时可增加评审的次数。
最高管理者对新产品上市前的风险管理评审活动形成的结果《风险管理报告》进行审批。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1.风险识别:通过收集、整理相关的临床、流行病学和其他科学数据,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产品设计不合理、材料选择不当、生产工艺不可靠和人为误操作等。
2.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通过定量或定性方法,评估风险对患者和使用者的影响,并判断是否接受该风险。
3.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对于高风险的医疗器械,要求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改进,增加警告标识和说明书;对于中低风险的医疗器械,要求建立合理的操作程序和培训计划,减少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性。
4.风险监控:对已上市的医疗器械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包括定期召回检查、不良事件报告分析和用户意见反馈等。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的目标是保障患者和使用者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制定和执行程序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并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审核、检验和评估等手段,来审核和改进程序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以下是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的一般步骤:1.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范围、计划和流程,确定责任和任务分工。
2.风险识别: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识别风险。
3.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4.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产品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等。
5.风险监控:监控已上市产品的风险,包括召回检查、不良事件报告和用户反馈等。
6.风险修订:根据监控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风险管理计划和控制措施。
7.内部审核和评估:定期对风险管理程序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是保证医疗器械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必须遵守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通过正确执行风险管理程序,可以及时识别和控制潜在风险,提高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和使用者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本程序依据YY/0316-2008的要求,规定了与产品安全相关的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医疗器械有效开展风险分析和减低风险措施工作,消除潜在缺陷,促进产品质量提高。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产品实现过程、产品销售服务过程以及产品报废处置过程的风险管理活动。
本程序规定了与本公司产品的安全相关的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方法,包括与产品相关危害的识别,评价和控制其风险。
对于已经发布的和在进行临床评估的产品,进行更改时要执行此程序中规定的相关风险管理过程。
3职责
3.1 最高管理者
最高管理者作为本公司产品风险的负责人,负责:
制定本公司的风险管理方针。
为风险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和有有资格能胜任的人员。
规定风险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授权综合办确定风险管理小组成员。
主持每年的风险管理活动评审。
批准《风险管理报告》。
3.2综合办公室
综合办作为本公司风险管理的主管部门,为确保在计划的规定阶段完成风险管理活动:负责指定各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
负责批准风险管理计划;
负责组织协调风险管理活动;
负责跟踪检查风险管理活动实施情况。
3.3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
负责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负责组织风险管理小组实施风险管理活动;
负责跟踪相关活动,包括生产和生产后的信息,对涉及风险管理活动的内容,必要时执行风险管理活动;对涉及重大风险的,可直接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负责整理风险管理文档,确保风险管理文档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4风险管理小组
风险管理小组的构成必须包括熟悉产品原理及功能的成员(如设计工程师),熟悉产品制造的成员,以及熟悉产品的应用的成员(如医师或临床专家),以及法律顾问。
需要掌握所应用的风险分析工具。
4工作程序
4.1 建立风险管理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充分评价外部及内部相关信息,制定本公司的风险管理方针。
最高管理者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管理活动进行评审,必要时可增加评审的次数。
最高管理者对新产品上市前的风险管理评审活动形成的结果《风险管理报告》进行审批。
4.2 风险管理过程和程序
风险管理活动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综合剩余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受益分析。
应记录风险管理活动结果并纳入相关文档。
风险管理过程见图7.1-02-01
4.3 风险管理活动
4.3.1 风险管理计划
原则上,每一规格型号的产品都应建立风险管理计划,如果相似产品使用同一份计划时,应说明适应性。
计划至少应包括:
a)策划的风险管理活动范围:判定和描述医疗器械和适用于每个要素的生命周期阶段;
b)职责和权限的分配;
c)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
d)基于制造商决定可接受风险方针的风险可接受性准则,包括在损害发生概率不能估计
时的可接受风险的准则;
e)验证活动;
f)相关的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收集和评审的有关活动。
4.3.2 风险管理过程
4.3.2.1 设计和开发过程
公司对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划分见《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过程风险管理应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风险管理进行策划。
设计和开发过程风险管理流程见图7.1-02-02
在设计和开发策划阶段,新品项目负责人和风险管理负责人组织风险管理小组并制定产品《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计划应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
风险管理小组按照风险管理计划要求,进行初始风险分析(包括《初始安全特征判定》、《危害判定和初始风险控制方案分析》)。
此次风险分析的结果应形成记录,作为风险管理文档保存。
风险分析的结果还应作为设计和开发输入的一部分,并在对设计和开发输入阶段评审时对此进行评审。
项目人员在开始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时,必需了解所负责设计和开发部分的风险,并获得相关的风险管理文档,同时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在具体的设计和开发方案中。
设计和开发阶段包括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工艺设计开发。
在此阶段项目开发人员应分别采用DFMEA和PFMEA,对涉及有关安全性问题的失效,特别是对风险设计和开发输入阶段尚未识别的风险做进一步的风险分析。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文件其中包括最终确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及相关设计文档。
应对风险控制措施实施评审,评价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后的剩余风险以及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后是否会引发新的风险。
评审结果记录在《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记录表》。
设计和开发验证应包括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记录在风险管理文档。
设计和开发确认阶段,风险管理小组应结合临床试验或临床研究分析最终判断产品的综合剩余风险是否可接受,医疗受益是否大于风险,为产品最终是否可以上市作出初步判断。
项目开发人员将根据设计和开发计划安排是否需要试生产,在试生产阶段有关安全性的问题应予以记录,并进行评审以决定是否需要执行相关的风险管理流程。
4.3.2.2 风险管理报告
在产品上市销售前,风险管理小组应对已往的风险管理活动进行评审,必要时可补充确定评审人员。
评审内容包括:对风险管理计划实施情况的评审;对综合剩余风险是否可接受的判断;是否已有适当的方法获得相关生产的生产后信息。
上述评审的结果应作为《风险管理报告》予以记录,该报告最终由最高管理者审批通过,作为产品能否申报上市的最终结论依据。
设计和开发过程风险管理流程见图7.1-02-02
4.3.2.3生产和生产后的风险管理
公司建立收集和评审医疗器械信息的系统时,尤其应当考虑:a)由医疗器械的操作者、使用者或负责医疗器械安装、使用和维护人员所产生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机制;b)新的或者修订的标准。
另外,也应当将最新技术水平因素和对其应用的可行性考虑在内。
并应注意该系统不仅应当收集和评审本企业类似产品的相关信息(即内部信息),也应当收集和评审市场上其他类似医疗器械产品的公开信息(即外部信息)。
4.3.2.3.1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收集
4.3.2.3.2 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评审
相关人员在收到信息后,应及时与风险管理负责人沟通,风险管理负责人将视具体情况召集风险管理小组,执行相关的风险管理活动,见图3。
对分析结果可能涉及安全性的信息,应评价是否存在下列情况:
——是否有先前没有认识的危害或危害处境出现,或
——是否由危害处境产生的一个或多个估计的风险不再是可接受的。
如果上述任何情况发生,一方面,应对先前实施的风险管理活动的影响进行评价,作为一项输入反馈到风险管理过程中,并且应对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文档进行评审。
如果评审的结果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剩余风险或其可接受性已经改变,应对先前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的影响进行评价,必要性进一步采取措施以使风险可接受。
然后,应根据前面分析和评审结果,寻找产品改进方向,重复和完善适当的风险管理过程,修改相应的风险管理文档和风险管理报告。
图3 生产和生产后风险管理流程
4.4风险评价和风险可接受标准
本公司虽然针对涉及的产品,在风险管理方针的基础上,制定了风险评价和风险可接受标准。
但针对每一特定的产品,在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时,仍须对此风险可接受标准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如不适宜应重新制定。
表1 风险的严重度(S)评价准则
表2 风险发生频率(O)评价准则
注:频次是指产品每年发生或者预期发生的事件次数。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程序
说明:A:可接受的风险;
R:合理可行降低(ALARP)的风险;
U:不经过风险/收益分析即判定为不可接受的风险。
4.4.1 产品安全标准的应用
在有适用的产品安全标准时,应通过符合安全标准的要求来降低产品的安全风险。
即使产品有相关的安全标准,也必须风险管理规定的流程。
因为符合安全标准并不能保证产品是安全的。
评价产品的安全风险时总是需要考虑标准之外的因素。
产品必须在设计和开发阶段输入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已上市的产品若发生相关安全标准的变化,应作出评价,必要时进行设计更改以符合标准要求。
如果安全标准中规定了结构上的安全规范和/或规定了安全指标的限制,必须在风险控制措施中引入,并实施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的验证。
对该风险的初始风险估计可以省略,且采取该风险措施后,可认为损害发生的概率为最低,剩余风险可接受;除非有进一步的数据和资料显示须对风险重新评价。
5相关文件
5.1过程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QP/ RP 7.3-01
5.2改进控制程序 QP/ RP 8.5-01
5.3记录控制程序 QP/ RP 4.2.4-01
6相关记录
6.1风险分析---预期用途/目的的特征表 QR/ RP
7.1b-01
6.2风险分析---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表 QR/ RP
7.1b-02
6.3风险管理报告 QR/ RP
7.1b-03
6.4《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记录表》QR/ RP
7.1b-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