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仲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分账时,管 仲总是多拿一些。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为了奉养老母, 而不是贪心; 鲍叔牙听取管仲谋策而遭到失败,鲍叔牙认为 是时机不对,而不是管仲无能; 管仲三次被罢官,鲍叔牙认为是君主不明,而 不是管仲无才。 管仲三次打仗三次逃走,鲍叔牙认为管仲是挂 念老母,而不是怕死; 管仲辅佐的公子纠兵败被杀,别的臣子都自杀 殉主了,管仲却宁可躲进囚笼受辱,鲍叔牙说他不 是无耻偷生,而是忍辱负重以成就宏图大略。
小结
• 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 方面,也是一种宽容.我们都有被冒犯误解的 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 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 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
是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可以谅解的? 如果不是,那么什么事情是不可谅解 的? 一般说来,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 题和大到辱没人格的错误,都是可以谅 解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 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请 问:
这要求我们在交往中注意什么?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 重和友善的态度。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 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 种对待。如果我们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 待别人。

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自己不喜欢的事能强加于人吗? 为什么? 答: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2、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够强加于吗? 为什么?
答:不能。你喜欢,不等于别人也喜 欢,还是应当设身处地的为对方想想, 否则真有可能好心做坏事。
就管鲍之交说说你的看法
•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就是要设身处 地为他人着想,想人之想,理解至上。 如果我们都能够时时处处都能够站在 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谅他人的难 处,我们就能够融洽、友善地与人相 处,赢得真挚的友谊。 •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就是要设身处 地为他人着想,想人之想,理解 至上。
• 引导—我就听过一些好心没好报、好心办 错事的事例, • 1、《一位妈妈的委屈》(“为了孩子专心 读书,我什么家务活都没让他沾,连他喝 的水都是我倒好了端给他的为了节省他的 外出时间,哪怕一本练习册、一支笔、一 包纸巾都是我替他买的。他不仅不感谢, 还怨我管得太多……”) • 2、《给仙人掌喝牛奶》(一个小女孩为了 使心爱的仙人掌“快高长大”,每天把自 己的牛奶剩下一半给仙人掌喝,可是,过 了半个多月,仙人掌却变黄、发烂了 …… )
亭卒觉得宋就的话有道理,就照办 了。楚人发现每天瓜地都被浇过,而且 是梁人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 令听到亭卒的报告后,既感到惭愧又非 常敬佩,把这件事上报给楚王。楚王听 后,深为梁国修睦边邻的诚心所感动, 特备重礼送给梁国,以示自责,表示酬 谢。结果,原本敌对的两国成为友好邻 邦。 这个事例中包含了什么道理?
出谋划策──她该怎么办?
小乔是父母的“掌 上明珠”,衣来伸手、饭 来张口。住进学校的集体 宿舍后,小乔得到同学的 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 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渐 渐疏远了她。 同学疏远小乔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 想得到别人的关 照,应该如何对待他人?
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
同学疏远小乔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因为她对他人漠不关心,只顾自己
• 设疑—好心没好报,为什么? • 带着这样的疑惑看一张图片,也许会有些启示
你看到的是什么?
• 为什么两次看到的会不一样? • 这对我们思考“为什么好心没好报”有什么启示? • 换个角度,也许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多一个角度, 就多一种理解。 • 换个角度再来看自己的“好心”,也许会发现对 别人来说,那并不是好心,那么,也就能理解为 什么对方“不领情”了。 • 看来,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
• 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 他人。我们应时时处处都站 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 验他人的情感世界,融洽、 友善地与人相处。
盲人提灯的故事
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提着一个明亮 的灯笼。别人看到了,很是奇怪,就问他:" 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 那个盲人认真地回答说:“这个道理很 简单,我提灯笼当然不是为自己照亮道路, 而是为了给别人照亮,让他们能看见我,这 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毗邻,两国在边境上 各设界亭,亭卒在各自的地界内种了西瓜,梁 亭的亭卒勤锄草,勤浇水,瓜秧长势很好;楚 亭的亭卒懒惰,瓜秧又细又弱。楚人出于嫉妒, 把凉亭的瓜秧全部扯断,梁人发现后气愤难平, 报告县令宋就,并准备把楚国的瓜秧扯断。宋 就说:“楚人这样很卑鄙。可是我们明明不愿 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要反过来扯断人 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 狭隘了,从今天起,你们每天晚上偷偷给他们 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的好。”
想得到别人的关照,应该如何对待他人 首先应该关心帮助他人,多考虑 他人的利益和需要,努力去满足 他人的利益和需要,才能赢得别 人的友谊,获得真诚的帮助
意思是: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
别人生存与发展。象对待自己那样对待
他人
请 问:
这要求我们在交往中注意什么?
我们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 人的存在,更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 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 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生活大课堂
小组讨论:
(1)“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 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
(2)一般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 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 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 吸引小孩子呢?
(3)这两种现象蕴涵了什么道理?
老师点评:
(1)“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 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 灯。 (2)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轻而易举地解答了 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 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 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 (3)这两种现象蕴涵了这样的道理:换位 思考,将心比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