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20170410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报告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报告一、引言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报告是对企业或组织是否符合相关环境法规和政策的一种评估和检测工具。
本文将对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报告进行详细介绍。
二、背景和目的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报告旨在评估企业或组织在运营过程中是否遵守了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
通过对企业或组织的环境管理、废物排放、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土壤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发现存在的环境问题和不合规行为,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三、评价方法和内容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报告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进行评估。
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管理体系评估:评估企业或组织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政策、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环境责任和组织架构等;2.废物排放评估:评估企业或组织的废物处理和排放情况,包括废物产生、储存、处理和处置等环节;3.能源消耗评估:评估企业或组织的能源使用情况,包括能源消耗量、能源效率和能源节约措施等;4.水资源利用评估:评估企业或组织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用水量、水资源的保护和回收利用等;5.土壤保护评估:评估企业或组织在生产活动中对土壤的保护情况,包括土壤污染防治、土地利用和土壤保持等。
四、评价结果和改善建议根据对企业或组织的评估结果,可以得出相应的评价结论和改善建议。
评价结果可以分为符合法规和政策要求、不符合法规和政策要求、存在潜在风险等。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环境政策和目标,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2.加强废物管理,改善废物处理和排放情况;3.优化能源消耗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采取节约措施;4.优化水资源利用,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回收利用;5.加强土壤保护措施,防止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
合规性评价报告2017

合规性评价报告
评价人:
评价时间:
一、法律法规收集情况
本企业自建立管理体系以来,一直致力于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标准的收集,各相关部门根据自身业务要求,收集了一定数量的与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于2017年1月4日前送报企业办公室,办公室统一编制了《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并进行了合规性评价,目前共收集了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共计67件。
二、法规遵守情况
本企业自建立以来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未发生违法事件;遵守城市各级噪声控制规定,噪声排放检测合格;生活和生产固、液、气体垃圾分类管理,按规定处理,合规排放;企业对耗能的设备定期维护检查,控制能源消耗;机动车按时年检,尾气排放符合要求。
企业建有完整的安全规程,并且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安全消防培训,制定了完善可行的培训计划;公司制定了消防安全相关的管理程序,按要求配置了消防器材,定期对器材及器材周边的安全环境进行安全巡检;企业的生产设备使用及安全维护均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企业建立了劳动保护制度,按规定配发劳保用品,遵守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规定,各种防护措施到位,并定期检查;生产部门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安全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对责任人员严肃处理并下令整改。
企业采取各种劳动保护措施,迄今为止,未发现因职业导致的疾病或后遗症。
三、守法评价
通过以上守法情况,全体评价人员一致认为我企业在法律法规相关要求方面,遵守了相关的要求,不存在违法现象。
评价人签字:
日期:。
合规性评价报告2017(5篇)

合规性评价报告2017(5篇)第一篇:合规性评价报告2017合规性评价报告一、评价目的*****电子有限公司在EHMS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对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评价。
二、评价范围公司内部管控及厂区管理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环境因素。
三、评价准则1、ISO14001:2015/OHSAS18001:2007标准;2、公司一体化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制度;3、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B/T28001-201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四、评价时间二〇一七年二月十日五、评价过程综述:(一)污水排放:公司存在的生活废水、车辆清洁废水环境因素,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江苏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各单位都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生活废水都排入当地排水管道。
(二)固体废弃物排放:存在办公垃圾、生活垃圾、生产的边角料等环境因素。
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各单位定点存放,执行本公司垃圾存放、运输管理规定;部分废弃物甲方回收,可回收废弃物进行定期回收、不能回收的委托环卫单位分类处理。
(三)危险废弃物办公室存在旧日光灯管废弃、废电池、废日光灯管等环境因素,生产部门存在废油抹布、废油桶等危险废弃物,管理部均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合法处置。
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化学危险品管理条例》。
管理部建立了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由公司统一回收处理;禁止提供或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储存、利用、处置。
(四)噪声排放在生产中存在运输、加工设备噪声排放、各岗位噪声、厂界噪声等环境因素。
厂内噪声符合标准要求。
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职业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
公司噪声由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监测,检测结果符合并满足法规要求。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评估企业的合规性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档将对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规范。
二:评价目的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各项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通过评价,可以发现企业在环境保护合规性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三:评价内容1.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1.1 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1.2 确定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1.3 评价企业在法律法规合规性方面的表现2. 环境管理体系评价2.1 确定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2.2 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情况2.3 提出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议3. 环境风险评价3.1 确定企业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3.2 评价企业对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3.3 提出改进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建议4. 环境监测评价4.1 确定企业的环境监测措施4.2 评价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3 提出改进环境监测措施的建议五:评价方法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可采用以下方法:1. 文件资料审查:对企业的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审查,了解企业的环境保护情况;2. 现场调查:实地调查企业的环境保护设施和管理情况;3. 数据统计分析:对企业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其合规性;4. 问卷调查:向企业的员工和相关部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管理水平。
六: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评价目的和范围的说明;2. 评价方法的描述;3. 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的总结;4. 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的详细列表;5. 评价的结论和建议。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有:(列出附件名称及说明)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法律名词1:(注释)2. 法律名词2:(注释)3. 法律名词3:(注释)。
环境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记录

环境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一、评价目的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对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评价分析。
二、评价范围在办公和餐饮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因素。
三、评价依据1、 ISO14001:20162、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3、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四、评价时间2017年10月30日五、评价过程综述(一)评价组成员针对本公司《环境因素清单》,尤其是《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中的4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了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合规性评价。
1、固体废弃物排放:存在的固体废弃物排放有:日常办公和生活垃圾、废旧设备、餐食废弃物、废弃的办公纸制品、废办公文具的废弃等环境因素。
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技术质检部制定了《固体废弃物管理办法》,在办公区域和餐饮生产现场都设立了分类排放场所,垃圾排放委托相关方进行,环境因素控制有效,符合要求。
2、危险化学品的贮存和排放:危险化学品的贮存有:无危化品储存,主要是使用天然气作为生产燃料。
危险废弃物的排放有:废日光灯管、食用油污排放、汽车尾气排放、废墨盒、硒鼓、磁盘等环境因素。
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污水与废气排放标准》。
制定了《危险化学品控制管理办法》,技术质检部编写控制化学品的泄漏的管理方案,设置了化学危险品的购置和发放记录,电脑复印机耗材由供应商负责回收,环境因素控制有效,符合要求。
3、噪声排放:噪声排放有:使用煤气灶、洗碗机等设备产生的噪音、车辆运行噪声排放等环境因素。
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机动车辆允许噪声》。
方舟大厦食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噪声控制管理办法》,均未发生噪声扰民事件,环境因素控制有效,符合要求。
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合规性评价报告

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合规性评价报告范本一(正式、正规风格):一、概述本文档旨在对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合规性进行评价,以确保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二、背景1.1 企业简介对企业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公司名称、注册信息、所属行业等。
1.2 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性阐述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对企业的重要性,涉及员工生产效率、企业形象、法律风险等方面。
三、法律法规3.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企业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排放标准、废物处理规定等。
3.2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劳动合同、安全生产法等。
四、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4.1 排污管理对企业的排污管理进行评价,包括废水处理、废气排放等。
4.2 固体废物处理对企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回收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废纸、塑料等废物的处理方式。
4.3 能源消耗评估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如电力、燃气等的使用情况。
五、职业健康安全合规性评价5.1 工作场所安全评估企业的工作场所安全性,如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紧急逃生通道是否畅通等。
5.2 员工培训与意识评估企业的员工培训与意识情况,包括培训计划、安全意识培养等。
5.3 职业病防护评估企业对职业病的防护措施,如防尘、防辐射等。
六、结论与建议对企业的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合规性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附件: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企业相关资料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2.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等。
范本二(简洁、通俗风格):一、简介本文档对企业的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合规性进行了评价,以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员工健康与安全。
二、背景2.1 企业介绍简要介绍企业的名称、注册信息、所属行业等。
2.2 为何重视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说明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对企业的重要性,涉及员工效率、企业形象、法律风险等方面。
2017合规性评价报告

年度合规性评价报告
2017-02-22
为了确认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保证体系运行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规避法律风险,根据标准和公司体系文件要求,组织开展合规性评价工作。
一、评审时间:2017年2月22日。
二、参加人员:李二飞等。
三、评价目的:
对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对法律法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
四、评价范围:
公司管理和运营活动中涉及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
五、评价依据:
1、GB/T24001:2015标准
2、公司体系文件;
3、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六、评价结论:我公司没有违法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方面的规定,密切关注法
律法规的变化,并适时调整,严格按体系标准执行。
公司能够有效遵循法律法规进行生产,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未发生环境扰民事件,无个人或单位投诉,无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各项目的环境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环境要求,对于合规性评价分析所确定的薄弱环节,分公司将制定改进措施,以持续改进分公司的安全管理绩效。
对在合规性证据收集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各项目均能够及时组织原因分析,立即制定措施和组织实施纠正,通过对纠正结果的考核,表明纠正措施制订是适宜的,执行结果是有效的。
对公司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附:评价记录综述:
2017年度合规性评价综述
2017年度合规性评价综述
2017年度合规性评价综述。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报告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报告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报告一:背景介绍1.1 评价目的本评价报告旨在评估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规性,并提供建议和措施以解决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1.2 评价范围本次评价涵盖了组织在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标准和承诺方面的合规性,包括但不限于环境管理体系、污染物排放、废物处理、能源消耗等方面的内容。
二:评价方法2.1 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通过收集组织的相关文件、报告和记录等,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合规性进行初步评估和分析。
2.2 现场调查与检查对组织的生产设施、工艺流程、废物处理设施等进行实地访察和检查,以了解现场环境保护管理的情况。
2.3 数据分析与统计对组织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包括污染物排放数据、废物产生和处理数据等,以评估组织的环境风险和合规性水平。
三:评价结果3.1 环境管理体系评估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包括政策与目标制定、组织和责任、培训和沟通等方面的内容,评估结果显示组织在环境管理体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明确的环境政策和目标;(2)组织架构不完善,责任不明确;(3)培训和沟通机制不健全。
3.2 污染物排放评估针对组织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组织在以下方面存在潜在的问题:(1)某些排放口的污染物超标;(2)某些污染物的排放数据缺乏准确性;(3)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和报告的制度不完善。
3.3 废物处理评估对组织的废物产生与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组织在以下方面存在潜在的问题:(1)废物的分类和分拣工作不到位;(2)某些废物未经合规处理;(3)废物处理设施缺乏维护和管理。
四:改进建议4.1 环境管理体系改进建议(1)建立明确的环境政策和目标,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共同认同和遵守;(2)优化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职责;(3)加强培训和沟通工作,提升员工的环境意识和合规性水平。
4.2 污染物排放改进建议(1)制定清晰的排放标准,确保污染物排放不超标;(2)加强数据监测和记录,确保排放数据的准确性;(3)建立完善的排放监测和报告制度。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1. 简介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是指对企业、项目或政府政策等进行环境保护法规及相关标准的遵守情况进行评估和审查的过程。
通过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可以发现和解决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推动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合规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2.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的目的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2.1 评估环境保护法规的遵守情况环境保护法规和相关标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法律依据。
通过评估环境保护法规的遵守情况,可以发现企业或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2 发现和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可以发现和解决企业、项目或政府政策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排放污染物超标、水资源浪费、原材料使用不合理等,从而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改进和提升。
2.3 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可以促使企业、项目或政府政策在环境保护方面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规划和实施,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融合。
3.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的内容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环境管理体系评价企业或政府部门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并是否符合相关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例如ISO 14001等。
3.2 环境法规合规评价企业、项目或政府政策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规要求,包括排放标准、废物处理要求、环境报告要求等。
3.3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企业、项目或政府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否真实准确,是否充分考虑了环境风险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3.4 环境责任与回报评价企业、项目或政府政策的环境责任意识和环境回报行为,例如企业的环境损害赔偿能力、环境保护投资等。
3.5 环境监测与报告评价企业、项目或政府政策的环境监测与报告体系的完善程度,是否做到了实时监测、及时报告和信息公开。
4.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的程序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资料收集和调查收集相关的企业、项目或政府政策的资料和信息,包括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监测数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获取实际情况。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合规性评价报告

人力资源行政中心存档一份。
编制:审核:批准:
符合
要求
5
消防管理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制定了《火灾应急预案》等安全制度,明确职责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各区域按要求配备了相应的消防器材、紧急出口指示灯等,定期对消防器材和消防隐患进行检查,并分别于6、11月组织生产等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消防理论知识的培训和应急疏散、灭火演练;全年未发生重大消防安全事件。
的执行
1、符合《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对绿化进行严格管理,加强绿化的管护;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编制各项应急预案,应急措施到位,自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以来未发生重大事件。
符合
要求
评价结论
综合本次评价的整体情况,从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有关意识、表现和业绩,遵循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情况是较好的;环境管理意识较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职业健康安全合规性评价报告
序号
评价项目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遵循情况
评价
6
安全生产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制定了各类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所有员工上岗前均经安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经上级有关部门培训并持证上岗,证书均在有效期内,定期对设备、线路等进行检查,未发生轻伤以上的伤亡事件或职业病事件。
符合
要求
7
固体废弃物管理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立了固体废弃物存放点,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定点收集、明确标识,并有相应的回收记录。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报告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报告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报告1、简介1.1 评价目的1.2 评价范围1.3 评价标准1.4 报告结构2、企业概况2.1 企业基本信息2.2 生产规模和产能2.3 生产工艺流程2.4 主要产品和产量3、环境法律法规与政策3.1 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概述3.2 当地环保法律法规概述3.3 相关环境保护政策4、环境管理体系4.1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情况4.2 环境管理责任分工4.3 环境目标及管理措施4.4 环境监测与评估5、环境风险评估5.1 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5.2 环境风险评估方法5.3 环境风险评估结果5.4 风险控制措施6、环境污染物排放情况6.1 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6.2 水污染物排放情况6.3 噪声、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排放情况7、环境应急管理7.1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7.2 应急演练与评估7.3 应急处置情况8、社会责任与公众参与8.1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立情况8.2 公众参与方式与反馈机制8.3 邻里关系与公众满意度调查9、回顾与改进9.1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9.2 环境管理工作总结9.3 环境管理改进措施附件:附件1:环境监测报告附件2:应急预案备案证明附件3: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保法律法规:指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当地环保法律法规:指所在地或经营地的地方颁布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和法规。
3、环境管理体系:指企业为有效管理和控制环境影响而建立的组织、职责、程序、流程和资源的整体。
4、环境风险评估:指对企业生产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评估及分析。
5、应急预案:指在环境突发事件发生时,为及时控制和减轻环境风险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
6、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指企业建立和实施社会责任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7、公众参与:指社会公众在企业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中的参与,包括信息公开、投诉反馈等方式。
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

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1. 引言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是为了评估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从而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本将对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进行详细评价,以供参考和参考。
2. 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2.1 国家环境保护法国家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法律,本章节将对该法律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包括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等方面。
2.2 企业环境保护责任企业环境保护责任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承担的环境保护义务,本章节将对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法律要求进行细化,并对企业应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详细说明。
2.3 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是对新建、改建、扩建重大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性法律,本章节将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法律要求进行详细解读,并对企业在项目申报、评价过程中应遵循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细化说明。
3. 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评价方法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规性的核心,本章节将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并对评价指标的设置和权重进行合理性解释。
3.2 评价方法的具体步骤评价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资料采集与整理、企业现场检查和数据分析等,本章节将对评价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详细阐述,并给出相应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
4. 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实施4.1 评价范围和对象评价范围主要包括企业环境保护措施的合规性、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合规性、环境监测和报告的合规性等方面,本章节将对评价范围和对象进行细化说明,并对不同类型企业评价的重点进行阐述。
4.2 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判断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判断主要是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本章节将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并对评价结果的不同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说明。
5. 评价报告的撰写与提交评价报告是对综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结果的正式呈现,本章节将对评价报告的撰写要求和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并提供相应的报告模板供参考。
环境保护设施合规性检查评分标准

环境保护设施合规性检查评分标准1. 背景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工厂和企业应该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为了监督和评估工厂和企业的环境保护设施的合规性,制定了此检查评分标准。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确保环境保护设施的合规性,并提供一套评分标准以帮助监管部门、评估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对信达性程序进行评估和监督。
3. 评分标准对环境保护设施的合规性进行评分,主要依据以下因素:3.1 设施的存在评分标准根据环境保护设施的存在与否进行评定。
设施是否具备完善的环保设备,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 完全不存在(0分):环境保护设施完全缺失或不符合基本环保设备要求。
- 部分存在(5分):环境保护设施只具备部分合规要求。
- 全部存在(10分):环境保护设施完全符合所有合规要求。
3.2 设施的稳定性评分标准根据环境保护设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进行评定。
设施是否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是否能够持续有效运行。
- 不稳定(0分):环境保护设施不稳定且经营管理不当。
- 一般稳定(5分):环境保护设施基本能够保持稳定状态。
- 非常稳定(10分):环境保护设施非常稳定且经营管理良好。
3.3 设施的效果评分标准根据环境保护设施的效果进行评定。
设施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环境保护效果,并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 无效(0分):环境保护设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 部分有效(5分):环境保护设施只能部分达到预期效果。
- 完全有效(10分):环境保护设施能够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3.4 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评分标准根据环境保护设施的维护与管理情况进行评定。
设施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并进行规范管理。
- 未维护(0分):环境保护设施经常出现问题,未得到及时维护与管理。
- 一般维护(5分):环境保护设施能够得到基本维护和管理。
- 良好维护(10分):环境保护设施得到定期及时的维护与管理。
4.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一套环境保护设施合规性检查评分标准,对环境保护设施的存在、稳定性、效果和维护与管理等因素进行评分,可帮助评估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评估和监督。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合规性评估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合规性评估1. 简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合规性评估是指对已建成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验收评估,以确保项目的建设过程和运营符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合规性评估的背景和重要性,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流程,以及如何提升评估工作的效果。
2. 背景和重要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建设项目涌现出来,这些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为了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合规性评估的目的就是确保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能够按照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合规性评估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它不仅能够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存环境,还有助于加强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提高项目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同时,评估的结果也可以作为项目运营管理的参考,为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3. 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流程3.1 环境影响评价的合规性评估在建设项目的前期阶段,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合理。
环境影响评价的合规性评估就是对这一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检查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3.2 建设和运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评估在建设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如污染防治、废水处理、噪声控制等。
评估的内容包括措施的合理性、执行力度以及效果等方面。
3.3 监测数据的合规性评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合规性评估中还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评估,包括监测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报告等环节,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和合规性。
1.确定评估的范围和目标;2.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等;3.进行实地勘察,了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情况;4.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5.编写评估报告,总结评估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6.报送评估报告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批准。
环境合规性评价

环境合规性评价首先,对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估。
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按照环境法律法规要求建立的一套组织、责任、标准、程序和方法等,用于保证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评估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运行情况,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环境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环境管理工作。
其次,对企业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
包括企业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的处理和排放情况,以及企业的环境监测和溯源工作等。
通过对企业环境保护措施的检查和评估,可以了解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存在环境污染隐患,以及是否存在环境排放超标等问题。
再次,对企业在环境事故应急管理和环境风险防控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估。
环境事故应急管理是企业在环境事故发生时采取的措施和应对能力的评估,环境风险防控是企业在环境污染风险方面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的评估。
通过对企业的环境事故应急管理和环境风险防控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在环境事故应急管理和环境风险防控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高环境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最后,对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道德责任进行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企业规划和实施重大项目时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审查,并提出相应的环保建议和要求。
环境道德责任是指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表现。
通过对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道德责任进行评估,可以评估企业在环境方面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水平,识别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环境道德责任。
环境合规性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评估和检查,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环境合规隐患和问题,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和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通过环境合规性评价,企业可以规范自身的环境管理行为,遵守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要求,保护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环境合规性评价也可以增加企业的社会声誉和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价值。
因此,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环境合规性评价,主动参与和推动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环境保护法》合规性评价

法律条款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 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 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 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 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 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 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 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五条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 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 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 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 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 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第七条 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 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 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
第四十四条 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 制制度。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 院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 。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 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 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 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 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 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评价文件。 第四十五条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 管理制度。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 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 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第四十六条 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 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 /设备和产品。 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技术/设 备/材料和产品。 第四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 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 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 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 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环境受到污 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 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 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 关部门备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 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 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报告

序号
评价项目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评价内容
执行情况
评价结果
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辽宁省危险废物管理暂行办法
1.控制要求是否得到落实
2.实施的效果是否能够满足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对固体废物按照一般固废和危险固废进行了分类收集。一般固废交由综合办公室统一收集并处理。对于危险固废,办公场所的危险固废,项目部综合办公室统一收集、整理、密封之后,交由该物品的供应单位进行回收处理。通过以上措施,项目部确保了固体废物的有效处理率达到了100%。
满足要求
2.
大气污染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囯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法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全国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管理制度
GB14761-93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
关于在非必要场所停止再配置哈龙灭火器的通知
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辽宁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
1.控制要求是否得到落实
2.实施的效果是否能够满足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大气污染主要的主要来源有粉尘、焊接烟尘、、食堂油烟、车辆尾气等。采取的措施包括:生产现场区、电焊、气割场所增加通风,、采用半密闭模式,并集中回收;减少冰箱、空调的使用量,降低氟利昂的排放;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禁止焚烧垃圾;按照规定对车辆尾气检测,确保车辆尾气排放达标;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配备了符合标准的GB4402—1998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项目部的大气污染物能够做到达标排放。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20170410

序号 环境许可
第9 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 响登记表。 第12 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 、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 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自批准之日起满5 年,建设项目方开工建设 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应当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
企业现状 第9 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必须经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并按照 相关规定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网。 第11 条: 所有从事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操作和管理人员,应当经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中介机 构进行岗位培训,能正确、熟练地掌握有关仪器设施的原理、操作、使用、调试、维修和更换等技能。 第14 条: 运行单位应当保持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 第15 条: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维修、更换,必须在48 小时内恢复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设施不能正常 运行期间,要采取人工采样监测的方式报送数据,数据报送每天不少于4 次,间隔不得超过6 小时。 重点重点监控企业需要安装在线监控设施。重点排污企业名单由市环保局公布。
法规 类别
法规名称
生效时间
适用 范围
适用条款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实施 细则(试行)(1996 年 发布)
1996/7/1
全国
7
环保标识 排污口规范化政治技术 要求 (试行) 备注
1996/5/20
全国
(1) 噪声超过85 分贝时,使用警告性图形标志牌(参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4 部分:噪声》GBZ/T 229.4-2012) (2) 重点排污单位,以设置立式标志牌为主;一般排污单位可设置立式和平面固定式标志牌 (3) 提示性的图形标志和警告性的图形标志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环境安全体系合规性评价报告

合规性评价报告1.评价目的:评价公司体系运行活动遵循法律法规的情况2.评价依据:适用国家、国家、地区法律法规要求、当地政府部门要求、顾客合同协议要求、相关方要求等3.评价时间:2017年12月20日4.评价地点:会议室5.评价人员:总经理、体系负责人、EHS部及各部门经理6.评价具体内容:6.1环境安全方针及目标执行情况评价我公司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紧紧围绕环境安全方针(严守环保法律法规;开展文明清洁生产;秉承持续绿色发展;预防治理环境污染。
)要求进行开展,我公司建立环境安全过程绩效,从环境安全绩效的监测结果来看,环境安全绩效均达到目标管控要求,本年度未发生过火灾、重大环境安全事故及违法事件、环境安全处罚等。
6.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遵守情况评价根据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对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识别评价,共识别法律法规9个,按照新法律法规要求,确认我公司的生产运行情况符合要求,为了进一步宣传、学习新的法律法规,总务部安排了相应的培训计划,确保公司各级人员知法、懂法、守法;2017年度至今未发生一例违反环境及安全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方投诉事件。
6.3 公司体系文件及各项制度执行情况评价公司建立环境安全运行过程文件8 个,制度8个,运行记录8个,各项规章制度都能按照要求贯彻实施,如《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过程文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过程文件》《合规义务与合规性评价过程文件》、《应急准备和响应过程文件》、《安全生产管理控制规定》、《事件调查处理过程文件》《大气污染管理控制规定》、《废水污染管理控制规定》、《噪声污染管理控制规定》、《废弃物污染管理控制规定》、《资源、能源管理控制规定》、《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定》、《化学危险品管理规定》、《消防管理规定》、《节能降耗管理规定》、《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规定》以及与外部供方签订的《环境协议》等,均以满足实际生产和法律法规需求。
按照地区规定我公司进行了三级安全标准化认证。
综上,我公司建立的各项过程文件及制度均满足公司实际要求并贯彻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
第9 条: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第4 章第一节:禁止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一般规定 第13 条: 向已有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备注
执行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家标准
企业现状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
备注
淘汰工艺和名录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版)》
企业现状
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 (DB4/26-2001)
2002/1/1
广东省 全文参考:标准分年限规定了74 种水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也规定了执行标准中的各种要求。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 防治 废水排放 法(2008 年发布)
2008/6/1
2010/9/28
全国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 例 ( 2003 年发布) 10 排污费
2003/7/1
全国
第12 条: 排污者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缴纳排污费: (一)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向大气、海洋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 数量缴纳排污费。 (二)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向水体排 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加倍缴纳排污费。 (三)依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没有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者处置的设施、场 所,或者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者处置的设施、场所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 排污费;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 。 (四)依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产生环境噪声污染超过国家环境噪声标准的,按照排放噪声的超标声 级缴纳排污费。 排污者缴纳排污费,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赔偿污染损害的责任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生效时间
适用 范围
适用条款
第7 条: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编制环境 应急预案。 第8 条: 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应急预案包括综合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 第15 条:企业事业单位编制的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实施之日起30 日内报所在地环境 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4
环保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 管理办法( 2001 年发 布)
2002/2/1
全国
备注 企业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护法 ( 2014 年修订)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 条例》(2013 年发布) 5 排污许可 《广东省排污许可管理 办法》(2014 年发布) 备注 企业现状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 例(2003 年发布) 2003/7/1 全国 第6 条:排污者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申报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并提供有关资料。 2014/4/1 第45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 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第21 条:从事工业、建筑、餐饮、医疗等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下称排水户)向城镇排水设 施排放污水的,应当向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
企业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护法( 2014 年修订) 2 三同时 备注 企业现状
2015/1/1
全国
第41 条: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 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管理办法( 2001年 发布) 3 试生产 备注 企业现状
法规 类别
法规名称
生效Hale Waihona Puke 间适用 范围适用条款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实施 细则(试行)(1996 年 发布)
1996/7/1
全国
7
环保标识 排污口规范化政治技术 要求 (试行) 备注
1996/5/20
全国
(1) 噪声超过85 分贝时,使用警告性图形标志牌(参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4 部分:噪声》GBZ/T 229.4-2012) (2) 重点排污单位,以设置立式标志牌为主;一般排污单位可设置立式和平面固定式标志牌 (3) 提示性的图形标志和警告性的图形标志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法规 类别
法规名称
生效时间
适用 范围
适用条款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条例( 1998 年发布)
1998/11/29
全国
1
环评 备注
(1)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确认建设项目是编制相应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还是填报环境影响 登记表 (2) 2002 年之前的建设项目没有环评,只有准建证;2002 年之后的建设项目都要有环评及环评批复
2015/1/1
全国
2014/1/1
全国
第13 条:排污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5 年。试生产或者试运行项目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1 广东省 年 第17 条:排污许可证正本应当悬挂于排污单位主要办公场所或者主要生产经营场所
6
排污申报 备注
从2015 年1 月1 日开始,全部采用新修订的系列《排放污染物申报表(试行)》。排污单位初次申报或者基本情况发生变更时,提交 相关《排放污染物基本信息申报表(试行)》。取消年度预申报,试行按月或者季度填写相关《排放污染物动态申报表(试行)》, 在每月或者每季度结束7 个工作日内进行申报(关于排污申报与排污费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2014 年发布)
企业现状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
序号 环境管理
第3 条:制作单位必须持有国家环境保护局签发的生产许可证或生产委托书。未经许可,任何地方和单位不得 自制标志牌,也不得使用未经国家环境保护局统一监制的标志牌 第4 条:一切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口(源)和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必须在实行规范化整治的同时,设置与 之相应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第6 条: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设置的位置应于污染物排放口(源)较近且醒目处,并能长久保留。要求设置高 度为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上缘距离地面2 米。 第7 条:一般性污染物排放口(源)或者固体废物贮存场,设置提示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选用立式或者平 面固定式。排放剧毒、致癌物及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物质的排放口(源)或危险废物贮存场,设置警告性环境保 护图形标志牌,选用立式或平面固定式。 第9 条: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设置、安装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移动或涂改。 第11 条:排污口位置和污染物种类等有变化时,使用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的排污单位应及时报告当地环境保 护部门,经批准后变更标志牌和登记证相应的内容。 4.2.2:《中华人民共和国规范化排污口标志登记证》与标志牌配套使用,由各地环境保护部门签发给有关排 污单位。登记证的一览表中的标志牌编号及登记卡上标志牌的编号应与标志牌辅助标志上的编号相一致。
企业现状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
序号 法规 类别 法规名称 生效时间 适用 范围 适用条款 水及废水管理
第41 条:国家对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限期禁止采用的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艺名录和限期禁止 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的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设备名录。 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或者使用者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列入前款规定的设备 名录中的设备。工艺的采用者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采用列入前款规定的工艺名录中的工艺。依照本条第二 款、第三款规定被淘汰的设备,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 防治法(2008 年发布)
2008/6/1
全国
11
废水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 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 年发布)
2000/3/20
全国
第5 条:企业事业单位需要拆除或者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必须事先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 保护部门申报,并写明理由。环境保护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之日起1个月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并予 以批复;逾期不批复的,视为同意。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 行管 理办法(2008年发布) 8 污染监控
2008/5/1
全国
备注 企业现状
环境保护合规性评价
序号 法规 类别 法规名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管理 暂行办法(2010 年发 布) 9 环境应急 备注 企业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护法 ( 2014 年修订) 2015/1/1 全国 第43 条: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
2002/2/1
全国
第8条:试生产申请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建设单位方可进行试生产。 第10 条: 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自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先行政主 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对试生产3 个月确不具备环境保护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 应当在试生产的3个月内,向有审批权的环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延期验收申请, 说明延期验收的理由及拟进行验收的时间。经批准后建设单位方可继续进行试生产。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 一年。核设施建设项目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年。
备注
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值高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或者企业污染物排放量高于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的,按照各省(区、 市)规定的征收标准加一倍征收排污费;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情况的,加二倍征收排污费。企业生产工艺装备或产品属于《产业结构调整 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规定的淘汰类的,也要按照各省(区、市)规定的征收标准加一倍征收排污费。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值低 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50%以上的,减半征收排污费